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ActaAgriculturaeZhejiangensis15(4):237~240,2003                       

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

戚行江1,梁森苗1,周利秋1,柴雪芹2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2舟山市定海区农林局,浙江定海316000)

摘 要:杨梅微容气调贮藏处理可明显抑制乙烯释放,降低果实的霉变率,延缓杨梅果实软化。贮藏温度5±1℃,对照在采收后2,3,6d乙烯释放量分别为处理的8.87,5.32,6.22;22d果实软化率比对照降低67个百分点,3.8%处理9个百分点,14d下降57.7个百分点。在2±1℃条件下,9的试验范围内,浓度越低,关键词:杨梅;微容;;;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1004-1524(2003)04-0237-04

Studyofsmallcontrolled2atmosphereenvironmentonkeepingbayberryfruitsfresh:QIXing2jiang1,LIANGShen2miao1,ZHOULi2qiou1,CHAIXue2qing2(1TheHorticulturalInstitute,Zhejia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angzhou310021,China;DinhaiDistrictBureauofAgricultureandForestry,ZhoushanZhejiang316000,China)

2

Abstract:Whenbayberryfruitsstoredinsmallcontrolled2atmosphere(CA)room,itwouldobviouslyinhibitthereleaseofethylene,whichresultingindeclineintherateofmustyfruitandspeedoffruitsoftening.Undertheconditionofstoragetemperatureat5±1℃,theethyleneconcentrationsinCKtreatmentwas8.87,5.32,6.22timeshigherthanthatinthetreatmentofcontrolled2atmosphere(CA)storage2,3,and6daysafterhar2vesting.Theratesofsoftfruitandmustyfruitwerereducedby57.7percentpoints14daysafterharvestingandtheratesofmustyfruitwerereducedby67percentpoints22daysafterharvesting.Optimumstorageatmosphereofkeepingfruitfreshwas2±1℃.Thestudyshownthattheloweroxygenconcentrations,thebettertheeffectsofinhibitingmicroorganismsandkeepingfruitsfresh

Keywords:bayberry;smallstorageroom;controlled2atmosphere(CA);keepingfresh;mustyfruitrate;rateoffruitssoftening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佳果,果实甜酸适口、风味独特,成熟期又适逢初夏水果短缺时期,所以很受欢迎。但因其果实外无果皮包

收稿日期:2002-12-26

作者简介:戚行江(1963-),男,浙江诸暨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科学研究。

裹、柔软多汁,成熟期又恰在炎热季节,果实极不耐贮运,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杨梅保鲜贮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开发出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杨梅保鲜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1~3]。席屿芳、罗自生等虽就气调贮藏对杨梅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

・238・浙江农业学报 第15卷(2003)

究[4],但尚未涉及杨梅果实气调贮藏保鲜的

具体方法。为了明确杨梅气调保鲜贮藏的效果,探索简单易行的保鲜贮藏方法,作者于2000—2002年作了些探索研究。现报道如下。

面腐烂面积≤10%;Ⅱ级:果实中度腐烂,果面腐烂面积10%~25%;Ⅲ级:果实严重腐烂,果面腐烂面积≥25%。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容气调对杨梅鲜果的保鲜效果

200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气调处理对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梅果实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可减缓因呼吸消耗而导致的衰败的进程,从而减少果实的软化率。图1显示,经气调微容处理的炭梅果实软化率明显下降。贮藏7d对照与处理,7,8%选用浙江省杨梅主产区炭梅为试材,分

别于2000年和2001年,在杨梅成熟期,将当天采收的无明显病变、充分成熟的果实,直接从产地舟山运送到杭州,于采收后12h内处理完毕。2002年则直接在产地进行处理。1.2 微容气调方法

容器采用小型塑料泡沫箱(长×宽为62cm×30cm×30),左右。(,通过充生产,μ

,不同处理的氧气

浓度保持在3.8%~719%。然后,把供试材料放置在5±1℃的冷库中。2002年试验则在2±1℃低温下进行。设重复3次。1.3 乙烯测定分析方法

取500g杨梅果实,密闭于1000ml玻璃瓶中,放置温度为5±1℃。采用山东鲁南生产的SP26800气相测谱仪测定瓶内乙烯浓度,检测器为FID,数字处理机为CR22A。测定衰减为2,误差低于1%。采取直接进样测定,进样量为1ml。测定时柱温为80℃,检测器温度为100℃,进样温度为120℃;纸张速度为10mm/min,氮气流速为40ml/min,氢气流速为50ml/min,空气流速为500ml/min。1.4 腐烂果与软化果的识别

果面上可见明显霉斑的为腐烂果;果面无明显霉变迹象,但软化呈水渍状,已失去食用价值的为软化果。1.5 腐烂果实分级标准

0级:果实完好;Ⅰ级:果实轻度腐烂,果

%,对照为;d处理为15%,而对照已达;贮藏16d果实软化率为17%,但对照

已高达为85%;试验最后一天,即第22天,处理为25%,对照为92%,相差67个百分点。

气调贮藏7,22d的可食果率(好果率)处理分别为93%,75%,下降了19.4%,而对照则从92%降至8%,降幅达91.3%。

根据2002年贮藏试验,杨梅贮藏后第25天的考查结果(表1):处理组的可食果率达96.3%,比对照83.8%提高了14.9%,其中

Ⅰ级变质果对照和处理分别为2.3%与

图1 气调处理对杨梅果实的保鲜效果

Fig.1 Effectofcontrolled2atmospheretreatmentonkeep2ingbayberryfruitsfresh

戚行江等: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239・

)下气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表1 低温(2±1℃Table1 Effectofcontrolled2atmospheretreatmentonkeepingbayberryfruitfreshat2±1℃

项目调查0ⅠⅡⅢⅠ+Ⅱ+Ⅲ

总数

/个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处理60057896.3

CK60050383.8

142.3518.5

5

0.8

3

0.5

223.69716.2

254.2

213.5

2.2.2 不同气体比例对杨梅果实霉变的影

响 由图2得知,气调贮藏可以明显降低杨梅果实霉变率,但气体的比例对其有显著的影响,在氧气浓度3.8%~719%的试验范围内,浓度越低,对杨梅果实霉变的抑制效果越好。处理A,B,C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分别为719%,5.2%,3.8%。试验7d氧气浓度最低的处理C的霉变率为5.7%,与对照4216%相比下降36.9个百分点,与A,B相比较也分别降低8.6与5.6个百分点。14d对照霉变率为75.6%,处理C比对照下降57.7个百分点,比处理A、B17.4,11.37天增加,但越到贮藏后,,各处理间的差异也更。2.3 气调对杨梅乙烯产生的影响

从图3可见,气调处理组的乙烯释放较为平稳,采收当天为最高,达0.08μl・kg-1・h-1,而对照在采收后2d乙烯释放量急剧上升,高达0.55μl・kg-1・h-1,为处理的6.88倍,采收后3d与6d分别为处理的5.32倍和6.22倍。气调处理8d后已检测不到乙烯,而对照仍为2.35μh-1。说明气l・kg-1・

调保鲜通过抑制乙烯的释放,

降低贮藏过程

815%,Ⅱ级为0.83%和4.2%,Ⅲ级为015%

与315%。可见,2±1℃低温条件下气调处理对杨梅的保鲜效果更佳,可有效抑制杨梅果实霉变和软化,也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组的微生物活性和果实本身的呼吸作用已经很小。

2.2 性状的变化

2.2.1 贮藏中,降。表2,7d容器中氧气浓度为413%,而11,15,19d的浓度则分别为317%,315%,3.2%,19d与7d相比,氧气降

低了25158%,这主要是杨梅果实本身呼吸作用消耗02产生CO2所致。TSS在气调环境下从7d至19d只下降了1度,果实霉变率仅增加到2.8个百分点,而果实的软化率增幅较大,达7.6个百分点,这除果实因呼吸作用消耗养分外,还可能与气调环境下酵母菌繁衍增殖较快有关。

表2 微容气调处理氧气浓度、TSS及果实性状的变化

Table2 Changesinoxygengasconcentrations,TTS,andcharactersofbayberryfruitsinsmallcontrolled2atmo2sphereroom

保鲜天数氧气浓TSS

度/%/%/d 7

111519

4.33.73.53.2

11.010.810.210.0

保鲜效果/%

霉变率果实软化率好果率

3.13.94.85.9

3.34.14.810.9

93.692.690.483.2

图2 不同气体比例对杨梅鲜果霉变的影响

Fig.2 EffectofdifferentgasratiosonthemustyrateofbayberryfruitsinsmallCAroom

・240・浙江农业学报 第15卷(2003)

损伤和运输中的振动胁迫所致[7]。气调处理

可阻止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说明无论杨梅果实属于哪一类呼吸模式,气调环境都有利于降低杨梅的呼吸强度,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从本试验还可以看出,杨梅果实必须在采收的当天进行气调处理,如果在出现乙烯高峰后处理则会影响保鲜效果。

从本试验结果还可看出,气调保鲜均有一个最适的氧气比例,过高的氧气浓度收不到贮藏保鲜效果,过低反而有利于厌氧微生

图3 杨梅气调保鲜对乙烯发生的影响

Fig.3 Effectofcontrolled2atmospheretreatmentonthereleaseofethylenefromthefruits

物的繁殖并引发厌氧呼吸,使果实产生酒精

味,失去食用价值。所以:

的呼吸强度,],王定祥.杨梅[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3   ,杨梅贮藏保鲜过程中发霉是果实失去食用价值的一个重要

因素,而其本身衰败所引发的果实软化变质远高于微生物引起的腐烂。因此,如何降低果实自身的呼吸消耗强度是杨梅贮藏保鲜的关键。

席屿芳、郑永华、应铁进等研究认为,杨梅果实采后内源乙烯的释放量呈下降趋势,表现为非跃变型果实的模式[5];胡西琴等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而表现出跃变型果实的特点[6]。从本试验结果可知:未采用气调处理的果实在采收后的第2天即出现明显的乙烯释放高峰,可能是因采收时的机械

社,1987.

[2] 应铁进,席屿芳,郑永华,等.杨梅鲜果简易低温运输

模拟试验[J].食品科学,1994,15(4):58-60.

[3] 席屿芳,郑永华,钱冬梅,等.温度对杨梅果实采后营

养物质变化和腐烂的影响[J].科技通报,1993,9(4):

254-256.

[4] 席屿芳,罗自生,徐程,等.气调贮藏对杨梅品质的影

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1,(6):291-293.

[5] 席屿芳,郑永华,应铁进,等.杨梅果实采后的衰老生

理[J].园艺学报,1994,21(3):213-21.

[6] 胡西琴,余歆,陈力耕,等.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若干生

理特性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01,27(2):

179-182.

[7] 郑永华,应铁进,席屿芳,等.振动胁迫对杨梅果实采

后衰老生理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6,23(3):231-234.

(责任编辑 陈华平)

浙江农业学报ActaAgriculturaeZhejiangensis15(4):237~240,2003                       

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

戚行江1,梁森苗1,周利秋1,柴雪芹2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2舟山市定海区农林局,浙江定海316000)

摘 要:杨梅微容气调贮藏处理可明显抑制乙烯释放,降低果实的霉变率,延缓杨梅果实软化。贮藏温度5±1℃,对照在采收后2,3,6d乙烯释放量分别为处理的8.87,5.32,6.22;22d果实软化率比对照降低67个百分点,3.8%处理9个百分点,14d下降57.7个百分点。在2±1℃条件下,9的试验范围内,浓度越低,关键词:杨梅;微容;;;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1004-1524(2003)04-0237-04

Studyofsmallcontrolled2atmosphereenvironmentonkeepingbayberryfruitsfresh:QIXing2jiang1,LIANGShen2miao1,ZHOULi2qiou1,CHAIXue2qing2(1TheHorticulturalInstitute,Zhejia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angzhou310021,China;DinhaiDistrictBureauofAgricultureandForestry,ZhoushanZhejiang316000,China)

2

Abstract:Whenbayberryfruitsstoredinsmallcontrolled2atmosphere(CA)room,itwouldobviouslyinhibitthereleaseofethylene,whichresultingindeclineintherateofmustyfruitandspeedoffruitsoftening.Undertheconditionofstoragetemperatureat5±1℃,theethyleneconcentrationsinCKtreatmentwas8.87,5.32,6.22timeshigherthanthatinthetreatmentofcontrolled2atmosphere(CA)storage2,3,and6daysafterhar2vesting.Theratesofsoftfruitandmustyfruitwerereducedby57.7percentpoints14daysafterharvestingandtheratesofmustyfruitwerereducedby67percentpoints22daysafterharvesting.Optimumstorageatmosphereofkeepingfruitfreshwas2±1℃.Thestudyshownthattheloweroxygenconcentrations,thebettertheeffectsofinhibitingmicroorganismsandkeepingfruitsfresh

Keywords:bayberry;smallstorageroom;controlled2atmosphere(CA);keepingfresh;mustyfruitrate;rateoffruitssoftening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佳果,果实甜酸适口、风味独特,成熟期又适逢初夏水果短缺时期,所以很受欢迎。但因其果实外无果皮包

收稿日期:2002-12-26

作者简介:戚行江(1963-),男,浙江诸暨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科学研究。

裹、柔软多汁,成熟期又恰在炎热季节,果实极不耐贮运,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杨梅保鲜贮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开发出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杨梅保鲜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1~3]。席屿芳、罗自生等虽就气调贮藏对杨梅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

・238・浙江农业学报 第15卷(2003)

究[4],但尚未涉及杨梅果实气调贮藏保鲜的

具体方法。为了明确杨梅气调保鲜贮藏的效果,探索简单易行的保鲜贮藏方法,作者于2000—2002年作了些探索研究。现报道如下。

面腐烂面积≤10%;Ⅱ级:果实中度腐烂,果面腐烂面积10%~25%;Ⅲ级:果实严重腐烂,果面腐烂面积≥25%。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容气调对杨梅鲜果的保鲜效果

200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气调处理对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梅果实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可减缓因呼吸消耗而导致的衰败的进程,从而减少果实的软化率。图1显示,经气调微容处理的炭梅果实软化率明显下降。贮藏7d对照与处理,7,8%选用浙江省杨梅主产区炭梅为试材,分

别于2000年和2001年,在杨梅成熟期,将当天采收的无明显病变、充分成熟的果实,直接从产地舟山运送到杭州,于采收后12h内处理完毕。2002年则直接在产地进行处理。1.2 微容气调方法

容器采用小型塑料泡沫箱(长×宽为62cm×30cm×30),左右。(,通过充生产,μ

,不同处理的氧气

浓度保持在3.8%~719%。然后,把供试材料放置在5±1℃的冷库中。2002年试验则在2±1℃低温下进行。设重复3次。1.3 乙烯测定分析方法

取500g杨梅果实,密闭于1000ml玻璃瓶中,放置温度为5±1℃。采用山东鲁南生产的SP26800气相测谱仪测定瓶内乙烯浓度,检测器为FID,数字处理机为CR22A。测定衰减为2,误差低于1%。采取直接进样测定,进样量为1ml。测定时柱温为80℃,检测器温度为100℃,进样温度为120℃;纸张速度为10mm/min,氮气流速为40ml/min,氢气流速为50ml/min,空气流速为500ml/min。1.4 腐烂果与软化果的识别

果面上可见明显霉斑的为腐烂果;果面无明显霉变迹象,但软化呈水渍状,已失去食用价值的为软化果。1.5 腐烂果实分级标准

0级:果实完好;Ⅰ级:果实轻度腐烂,果

%,对照为;d处理为15%,而对照已达;贮藏16d果实软化率为17%,但对照

已高达为85%;试验最后一天,即第22天,处理为25%,对照为92%,相差67个百分点。

气调贮藏7,22d的可食果率(好果率)处理分别为93%,75%,下降了19.4%,而对照则从92%降至8%,降幅达91.3%。

根据2002年贮藏试验,杨梅贮藏后第25天的考查结果(表1):处理组的可食果率达96.3%,比对照83.8%提高了14.9%,其中

Ⅰ级变质果对照和处理分别为2.3%与

图1 气调处理对杨梅果实的保鲜效果

Fig.1 Effectofcontrolled2atmospheretreatmentonkeep2ingbayberryfruitsfresh

戚行江等:微容气调环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研究・239・

)下气调对杨梅的保鲜效果表1 低温(2±1℃Table1 Effectofcontrolled2atmospheretreatmentonkeepingbayberryfruitfreshat2±1℃

项目调查0ⅠⅡⅢⅠ+Ⅱ+Ⅲ

总数

/个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处理60057896.3

CK60050383.8

142.3518.5

5

0.8

3

0.5

223.69716.2

254.2

213.5

2.2.2 不同气体比例对杨梅果实霉变的影

响 由图2得知,气调贮藏可以明显降低杨梅果实霉变率,但气体的比例对其有显著的影响,在氧气浓度3.8%~719%的试验范围内,浓度越低,对杨梅果实霉变的抑制效果越好。处理A,B,C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分别为719%,5.2%,3.8%。试验7d氧气浓度最低的处理C的霉变率为5.7%,与对照4216%相比下降36.9个百分点,与A,B相比较也分别降低8.6与5.6个百分点。14d对照霉变率为75.6%,处理C比对照下降57.7个百分点,比处理A、B17.4,11.37天增加,但越到贮藏后,,各处理间的差异也更。2.3 气调对杨梅乙烯产生的影响

从图3可见,气调处理组的乙烯释放较为平稳,采收当天为最高,达0.08μl・kg-1・h-1,而对照在采收后2d乙烯释放量急剧上升,高达0.55μl・kg-1・h-1,为处理的6.88倍,采收后3d与6d分别为处理的5.32倍和6.22倍。气调处理8d后已检测不到乙烯,而对照仍为2.35μh-1。说明气l・kg-1・

调保鲜通过抑制乙烯的释放,

降低贮藏过程

815%,Ⅱ级为0.83%和4.2%,Ⅲ级为015%

与315%。可见,2±1℃低温条件下气调处理对杨梅的保鲜效果更佳,可有效抑制杨梅果实霉变和软化,也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组的微生物活性和果实本身的呼吸作用已经很小。

2.2 性状的变化

2.2.1 贮藏中,降。表2,7d容器中氧气浓度为413%,而11,15,19d的浓度则分别为317%,315%,3.2%,19d与7d相比,氧气降

低了25158%,这主要是杨梅果实本身呼吸作用消耗02产生CO2所致。TSS在气调环境下从7d至19d只下降了1度,果实霉变率仅增加到2.8个百分点,而果实的软化率增幅较大,达7.6个百分点,这除果实因呼吸作用消耗养分外,还可能与气调环境下酵母菌繁衍增殖较快有关。

表2 微容气调处理氧气浓度、TSS及果实性状的变化

Table2 Changesinoxygengasconcentrations,TTS,andcharactersofbayberryfruitsinsmallcontrolled2atmo2sphereroom

保鲜天数氧气浓TSS

度/%/%/d 7

111519

4.33.73.53.2

11.010.810.210.0

保鲜效果/%

霉变率果实软化率好果率

3.13.94.85.9

3.34.14.810.9

93.692.690.483.2

图2 不同气体比例对杨梅鲜果霉变的影响

Fig.2 EffectofdifferentgasratiosonthemustyrateofbayberryfruitsinsmallCAroom

・240・浙江农业学报 第15卷(2003)

损伤和运输中的振动胁迫所致[7]。气调处理

可阻止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说明无论杨梅果实属于哪一类呼吸模式,气调环境都有利于降低杨梅的呼吸强度,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从本试验还可以看出,杨梅果实必须在采收的当天进行气调处理,如果在出现乙烯高峰后处理则会影响保鲜效果。

从本试验结果还可看出,气调保鲜均有一个最适的氧气比例,过高的氧气浓度收不到贮藏保鲜效果,过低反而有利于厌氧微生

图3 杨梅气调保鲜对乙烯发生的影响

Fig.3 Effectofcontrolled2atmospheretreatmentonthereleaseofethylenefromthefruits

物的繁殖并引发厌氧呼吸,使果实产生酒精

味,失去食用价值。所以:

的呼吸强度,],王定祥.杨梅[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3   ,杨梅贮藏保鲜过程中发霉是果实失去食用价值的一个重要

因素,而其本身衰败所引发的果实软化变质远高于微生物引起的腐烂。因此,如何降低果实自身的呼吸消耗强度是杨梅贮藏保鲜的关键。

席屿芳、郑永华、应铁进等研究认为,杨梅果实采后内源乙烯的释放量呈下降趋势,表现为非跃变型果实的模式[5];胡西琴等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而表现出跃变型果实的特点[6]。从本试验结果可知:未采用气调处理的果实在采收后的第2天即出现明显的乙烯释放高峰,可能是因采收时的机械

社,1987.

[2] 应铁进,席屿芳,郑永华,等.杨梅鲜果简易低温运输

模拟试验[J].食品科学,1994,15(4):58-60.

[3] 席屿芳,郑永华,钱冬梅,等.温度对杨梅果实采后营

养物质变化和腐烂的影响[J].科技通报,1993,9(4):

254-256.

[4] 席屿芳,罗自生,徐程,等.气调贮藏对杨梅品质的影

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1,(6):291-293.

[5] 席屿芳,郑永华,应铁进,等.杨梅果实采后的衰老生

理[J].园艺学报,1994,21(3):213-21.

[6] 胡西琴,余歆,陈力耕,等.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若干生

理特性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01,27(2):

179-182.

[7] 郑永华,应铁进,席屿芳,等.振动胁迫对杨梅果实采

后衰老生理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6,23(3):231-234.

(责任编辑 陈华平)


相关内容

  • 杨梅的储运保鲜
  • 杨梅的储运保鲜技术 摘要: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佳果,其营养成分丰富,但由于杨梅果实无外皮包裹,且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因此杨梅保鲜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杨梅的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杨梅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杨梅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梅 保鲜技术 储藏 ...

  • 杨梅的MAP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5卷第4期,2003年12月 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15No.4,Dec.2003 杨梅的MAP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沈莲清1,2 (1.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12;2.,310012) ...

  • 杨梅的保鲜与加工
  • 杨梅的保鲜与加工 一.杨梅的保鲜 1.与杨梅保鲜相关的重要生理变化据研究,杨梅果实的超氧物岐化酶(SOD)具有维持活性氧化代谢平衡.保护膜结构的功能,起到保护新鲜果实的作用:但丙二醛(MDA)则是膜脂过氧化的中间产物,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和正常生理代谢,不利于杨梅的保鲜.在杨梅果实上试验表明,采收后6天 ...

  • 水果保鲜方法
  • 一.柑桔保鲜方法 柑桔种类及品种繁多,一般都比较耐藏,但不同种类.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也较大.一般来说,柠檬类最耐贮藏:其次是甜橙类,如四川的锦橙.实生甜橙,湖南的大红甜橙,福建的雪柑等,可贮藏半年左右:再次是柑类,如蕉柑.温州蜜柑:宽皮桔的耐藏性最差,尤其是四川的红桔.当然,在每个桔种群中,自然也有耐 ...

  • 葡萄的采后保鲜与贮藏现状及展望
  • 葡萄的采后保鲜与贮藏现状及展望 食品科学与工程092班 谢巧奇 [1**********]0 摘要: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葡萄贮藏生理生化的特性,以及采后葡萄的主要病害等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几年来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葡萄无害贮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葡萄:生理生化特征:贮藏保鲜:臭氧 ...

  • 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 课程论文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 题 目: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任课教师: 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朱彦林 工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机93 30109313 龚红菊 2012年 5 月 1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 30109313 朱彦林 摘要:面 ...

  • 香蕉保鲜技术的资料综述
  • 香蕉保鲜技术的资料综述 香蕉为跃变型果实,盛夏,高温多湿采下的香蕉易黄熟甚至腐败,为使香蕉 采后保持较长时间不失去经济价值,进行香蕉保鲜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香蕉保鲜方法有低温冷藏,化学药剂防腐,气调保鲜等.本综述就从香蕉采后 的技术处理和具体的保鲜技术研究两个方面,阐释香蕉保鲜技术的发展和运 ...

  • 冰箱保鲜技术探讨 冰箱
  • 冰箱保鲜技术探讨冰箱保鲜技术探讨 保鲜技术探讨 姜波 姜波 王滨后 王滨后 王滨后 王丽燕 王丽燕 王丽燕 摘要 摘要 本文分析了冰箱保险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种保鲜技术,阐述了各种保鲜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提出今后的研究针对用户差异化的需求进行. 1.前言1. 前言 前言 ...

  • 三天学会荔枝保鲜技术
  • 三天学会荔枝保鲜技术 刚采收的荔枝果实有"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之说,保鲜难度较大.随着生产的发展,荔枝运销量逐年增大.因此,掌握荔枝保鲜原理,采用先进保鲜技术已势在必行. 1 荔枝贮藏保鲜原理及条件 1.1 贮藏生理特性荔枝属无呼吸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