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卷一

《明太祖实录》卷一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郲(同“莱”古国名),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高祖、德祖、曾祖、懿祖、(祖)熙祖累世积善,隐约田里。宋季时,熙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父仁祖讳世珍,元世又徙居钟离之东乡,勤俭忠厚,人称长者。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常遭疾,抱之佛寺,寺无僧。复抱归,见室东檐下一僧面壁坐顾,仁祖曰:“来。”乃以手抚摩,上顶旦日,疾遂愈。。后复疾,仁祖念前梦之异,欲俾(使)从释(佛门)氏,不果。既而徙居钟离之西乡,后迁太平庄之孤庄村。太后常谓仁祖曰:“人言吾家当生好人,今吾诸子皆落落不治产业,”指上曰,“岂在此乎?”

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既就学,聪明过人,事亲至孝,侍奉左右,不违意。 一日黎明,仁祖坐于东室檐下,上侍侧。有道士,长髯、朱衣,持简排垣栅直入,遽揖仁祖,曰:“好个公公,八十三当大贵。” 仁祖初见道士突入,颇不悦,闻其言异,乃留之茶。道士不顾而去,既出门,不见,时莫知所谓。 及上即位,追上遵号,推其年数,适符其言。。c 岁甲申,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饥,疾疬大起。。 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 九日戊辰,皇长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 上连遭三丧,又值岁歉,与仲兄极力营葬事。既葬,念仁祖、太后常许从释氏,乃谋于仲兄。以九月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散遣其徒游四方。。 上遂西游,至合肥界,遇两紫衣人欣然来就,约与俱西。数日,上忽病寒热,两人解衣履,上身夹侍而卧,调护甚至。 病少差,复强起,行行数日,至一浮图下,两人者辞去,谓上曰:“姑留此,待我三日。”后三日,疾愈,两人亦不至。上心异之,及行至六安,逢一老儒,负书箧(xia),力甚困。上闵(通“悯”)其老,谓曰:“我代翁负。”老儒亦不让,偕行。 至朱砂镇,共息槐树下,老儒谓上曰:“我观贵相非凡,我善星历,试言汝生年月日,为推之。”。 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无如贵命,愿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东南,因历告以未然事甚悉。” 上辞谢之,老儒别去,问其邑里,姓宇,皆不答。上遂历游光固汝颖诸州,凡三年。 时泗州盗起,列郡骚动,复还皇觉寺。上所居室,夜复数有光,僧皆惊异。 辛卯五月,汝颖兵起。。 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远人郭子兴、孙得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辛丑,乱兵焚皇觉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 日暮,上归,念无所逃难,甚忧之,乃祷于神曰:“今兵难如此,吾欲出避兵,志无所定。愿于神卜之,出与处孰吉?明以告我。”祝已,投卜凡三,俱不吉。。 上曰:“出与处俱不吉,无乃欲吾从雄而后昌乎?”一投卜而吉。。2 上自念曰:“今豪杰纷纷,孰堪与御乱者?况从雄非易事,”乃复祝曰,“兵凶,事从雄,吾甚恐,盍许以避兵。”复投卜,珓(jiao)跃而立。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固守以待。 未旬日,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召,曰:“今四方兵乱,人无宁居,非田野间所能自保之时也。盍从我以自全。”。 。e820a上览毕,既焚之。 数日复有来告,曰:“前日人以书召公,傍有知音欲觉其事,当奈何?”上慨然太息曰:“吾惟德、命于天耳。”。 后三日,其人果至,与语,辞色无相害意,乃谢遣之。 复旬日,又有来告,曰:“先欲觉者,不欲自为,今属他人发之,公宜审祸福决去就。” 是时,元将澈里不花率兵欲来复濠城,惮不敢进。惟日掠良民为盗,以邀赏。民皆忷忷相扇动,不自安。。 上以四境逼迫,讹言日甚,不获已。。 乃以闰三月甲戌朔旦抵濠城,入门,门者疑以为谍,执之欲加害,人以告子兴,子兴遣人追至。 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之左右,寻命长九夫。常召与谋事,久之,甚见亲爱,凡有攻讨,即命以往,往辄胜。子兴由是兵益盛。。 初,宿州闵子乡人马公,素刚直,重然诺,爱人喜施,避仇定远,与子兴为刎颈交。 马公有季女,甚爱之,常言术者谓此女当大贵。及遇乱,谋还宿州,起兵应子兴,以女儿托子兴,曰:“幸公善抚视。”子兴许诺,与妻张氏抚之,如己子。。 已而,马公死,子兴感念不已。。 上时未有室,子兴欲以女妻上,与张氏谋曰:“昔马公与吾相善,以女托我,今不可负。当为择良配,然视众人中未有当吾意者,”因言上“度量豁达,有智略,可妻之。” 张氏曰:“吾意亦如此,今天下乱,君举大事,正当收集豪杰,与成功业。一旦彼或为他人所亲,谁与共成事者?”。 子兴

意遂决,乃以女妻上,即孝慈高皇后。。江 时孙得崖等四人起自农亩,性鲁戆,智识皆出子兴下。。 子兴易视之,每议事,独与四人异,四人多不悦,协谋倾子兴。子兴时多家居,少公会,每视事,四人当先至,待子兴。。 及子兴至,谋不合,辄起去,四人乃专决之。。 自是会集日简,或数日始一会,会则四人瞠目视子兴。子兴不自安,谓上曰:“诸人若此奈何?” 上曰:“此无他,乃简会至是耳。”。 子兴曰:“然,明日即出,同视事。”未数日,复家居不出。自是,意欲不协,互相猜防。

是岁九月,元兵复徐州。 徐帅彭早注、赵均用率众奔濠,德崖等纳之。二人本以穷蹙来奔德崖等,四人与子兴反屈己下之事皆禀命,遂为所制。。 早注颇有智,数临权专决,均用但唯唯而已。。 子兴礼早注而易均用,均用亦衔之。德崖等四人遂与均用谋,伺子兴出,执之通衢(qu)(四通八达的道路),械于孙氏。将杀之,上时在淮北,闻难亟归,道遇故人,止之曰:“郭公已被执,并欲执公,且勿往。” 上曰:“郭公于我恩厚,有难不救非义也!何丈夫之为?”乃驰。。 至郭氏,惟见其妇女,问其诸子安在?妇疑,不以告。。 上曰:“我岂外人?而乃疑我!今来谋脱公难也。”诸妇乃告以实。 上曰:“我公素厚彭而薄赵,祸必赵发,此非彭不可解!”乃与子兴二子往诉于早注,早注怒曰:“我在此,谁敢尔?!”即会左右,呼兵以出。。 上亦披甲持短兵,与俱至孙氏,围其家,发屋而入,见子兴钳紧,幽窖中,肌肉皆伤,乃破其械,使人负以归,子兴遂得免。 是冬,元将贾鲁与月哥察儿围濠城,城中极力拒守。。 癸巳春,元将贾鲁死。。 夏五月壬午,元兵解围去。城中乏粮,人艰食。。 上以盐易米于怀远,归,赡(供给)子兴家。。 乙未,张士诚据高邮,彭、赵二帅既据濠州,挟德崖等为己用。 是春,早注自称“鲁淮王”,均用称“永义王”。 六月丙申朔,濠城自元兵退,军士多死伤。上乃归乡里募兵,得七百余人以还。子兴喜,以上为镇抚。 是时,彭、赵二人驭下无道,所部多暴横,上观其所为,恐祸及己,乃以七百人属他将,而与徐达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远,中途遇疾,复还。 半月,疾始愈,间闻户外有杖策啧叹而过者,上问故,左右告曰:“定远张家堡,有民兵号‘驴牌寨’者,孤军乏食,且无所属,欲来降,犹豫未决。主帅将遣人召之,念无可行者,故惋恨耳。” 上矍然曰:“此机不可失也。”即强起,诣子兴,请行。子兴喜曰:“吾固知非尔不能办此,然尔疾方愈,奈何?” 上曰:“此岂高枕养病时耶?今失机不图,将为他人所得。” 子兴曰:“须人几何?” 上曰:“人多则彼疑,十人足矣。”乃选骑士费聚等二人,步卒等九人,从行至定远界。 上病暑,再越六日,至宝公河,隔水望其营。 营中见上至,勒兵以待。。 步卒惧,欲走还。上谓曰:“彼众我寡,走将安之?且彼纵骑以蹑我后,必不能免。汝等且勿恐,但随我入其营,观其从、违。” 顷之,营中遣二将出,逆(迎着上前)举手大呼曰:“来者为何? 上遣人答曰:“自濠来与主帅议事。”。 二将归,告其帅,复出曰:“请下马。”。 上下马,以久病,步行甚艰,前阻水,费聚见彼疑虑有他,欲代上渡水而往。上曰:“今与君至此,福祸共之,岂可代耶?”乃同往。 既至,其帅出,逆曰:“公远来,郭公必有所命。”。b 上曰:“郭公与足下有旧,闻足下军艰食,他敌欲来攻,特遣吾相报,能相从,即以俱往,否则移兵避之。” 其帅许诺,请留物为信,上解所佩香囊与之,彼以牛脯为献,谓上曰:“请帅(率)从者先还,俟诸军去装,即叩军门。”。5 上将还,虑其不诚,留费聚伺之。后三日,聚还,告曰:“事不谐矣,彼且欲他往。” 上即率兵三百人,复抵其营,谓之曰:“汝为人所凌,怨尚未复。今从我而北,恐不能释憾于彼,我助汝兵,可以报之。”。 帅且诺且疑,然设备甚至。。 上观其情状,非可以言喻,谋以计取之。。 适里人有勇力者在行,上谓曰:“吾欲用而,能乎?” 曰:“惟命是听。” 乃密告以计,使往诱其帅来会;潜约我众,俟其至则聚而观之,既聚复开,如是者三,即于众中缚之。。 既而,其帅至,众如约,遂缚之,令壮士五十人拥之以行,其营中不知也。行十余里,乃遣人喻其营中曰:“尔帅已往观营地,可移军来就。”于是营中兵皆出,即焚其营垒,悉驱其众以还,得壮士三千人。 后七日,率之而东,夜袭元知院老张于横涧山,黎明入其营,老张遁去。降其民兵,男女七万,得精壮二万,悉加训练。。 上喻之曰:“尔众初非不多,一旦为我所有,何也?盖将无纪律、士不素练故尔!今练习尔等者,欲令知纪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业!”。 众皆罗拜曰:“唯公所命!”于是率之南略滁阳。。55 道遇定远人李善长来谒,上与语,悦之留置幕下,俾掌书记。语之曰:“方今群雄并争,非有智者不可与谋议,吾观群雄中持案牍及谋事者多毁左右将士,将士弗得效其能,以至于败其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独存?故亦相继而亡。汝应鉴其失,务协诸将以成功,毋效彼所为也。” 善长顿首谢曰:“谨受命。”。 遂与俱攻滁阳,下之未逾月,彭早注、赵均用遣人邀上,将兵守盱泗。

上以二人鲁暴浅谋,不可与共事,辞弗往。。 未几,二人自相吞并,战士多死,早注亦亡。惟均用专兵柄,狠戾益甚。子兴势孤,上闻而忧之,遣人说均用曰:“方今共守,以抗元兵,郭公开门,延纳推诚相待,既不见疑,又屈己以事公,郭公之德于公甚大,公乃不思报反听左右之言,欲先图之,是自翦其羽翼,失豪杰心。且吾闻之,有德不酬,是谓悖德;有恩不报,是谓孤恩。悖德孤恩,丈夫不为!又况人心难以逆料。郭公虽或可图,其部属犹众,万一事有不然,公亦岂能独安?莫若善待之,使各守其所,唇齿相依,计之上也;不然,唇亡齿寒,吾窃为公不取。”。 时均用闻上入滁州,兵势甚盛,心颇恐,待子兴稍以礼。上又使人赂其左右以解之,子兴乃得免。江 遂将其所部万人至滁州,阅上所将兵三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乃大悦。居再阅月,子兴惑于谗意,始疑上。悉夺左右任事者,又欲拔李善长置麾下,善长弗肯行,涕泣诉于上。上曰:“主帅之命,弗可违也。”善长终不肯去,久之,复召乃止。 自是四方征讨总兵之权,上皆不得与。上虽见踈远,而事子兴愈恭,未尝有怨言。 既而元兵围滁,有任某者忌上功,譛(jia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于子兴,云上每战不力,子兴颇信之,令与任某俱出城接战。任出城未十步,即被(同“披”)矢走还,上犹直前奋击,众皆披靡。上徐还,了无所伤,子兴乃愧叹。 又常与三百人出城,顾闻鹁鸽声,飞矢堕空中,心异之,遽还。俄而,敌兵骤至,无所获而去。 上每遇敌,智勇奋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凡军中有所得,上皆无取,辄令分给群下他将;有所获,辄以献子兴。 子兴以上无所献颇不悦,故谗言得以间之。 孝慈皇后知其意后,将士有献者,后悉以遗子兴妻张氏,张氏喜。后又和顺以事之,由是疑衅渐释。。 甲午春正月甲子朔,张士诚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祐”。 秋七月,滁大旱,上忧之。滁人杨元杲曰:“滁之西南,丰山阳、谷栢子潭有龙祠,水旱祷之辄应。既祷,或鱼跃、或鼋鼍浮,皆雨兆也。”。 上闻,即斋沐往祷,祷毕,立渊西崖,久之无所见,乃弯弓注矢,祝曰:“天旱如此,吾为民致祷,神食兹土,岂可不恤民?吾今与神约三日必雨,不然,神恐不得祠于此也!”

祝毕,连发三矢而还。 后三日,大雨如注,上即乘雨诣祠谢,是岁滁大熟。 冬十月,元将脱脱攻高邮,分兵围六合。六合遣使求救。其使者与上有故,中夜至,上闻之即起,隔门与语。请诸子兴开门纳之。子兴与其帅有隙,怒不发兵,使者诉其情甚急,子兴不答。 上谓子兴曰:“六合受围,无救必毙。六合既毙,次将及滁,岂可以小憾而弃大事?” 子兴闻上言,意少解,欲遣他将率兵以行。 时元兵号百万,诸将畏之,莫敢往,皆托以祷神弗吉为辞。子兴乃召上将兵往,亦令祷于神,上曰:“事之可否,当断之于心,何必祷也?!” 于是率师东之六合,与耿再成守瓦梁垒。元兵攻之急,每日暮攻垒,垂陷,复去之。明旦,复完垒与战,如是数四。上以计绐(dai哄骗)之,乃敛兵入舍,备糗粮,遣妇女倚门,戟手大骂。元兵相视错愕,环垒不敢逼。遂列队而出,牛畜妇女居前,丁壮异之,徐引而去。元兵不敢近,遂还滁州。。ee 既而元兵大至,欲攻滁,上乃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度涧,伏发,皆下马走,城中鼓噪而出,元兵大败,获其马甚众。是时虽胜,然元兵尚强,恐益兵来攻。。740 上谋款其师,乃具牛酒,敛所获马,遣父老送还。令告其帅曰:“城主老病,不任行,谨遣犒军。城中皆良民,所以结聚,备他盗耳!将军以兵欲狝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也。将军幸抚存之,惟军需是供。今高邮巨冦(指张士诚)未灭,非并力不可,奈何舍寇分兵攻良民乎?” 其帅信之,谓其众曰:“非良民,岂肯还马?!”即日解去,由是滁城得完。 上以四方割据称雄者众,战争无虚日,又旱蝗相仍,人民饥谨,死者相枕藉,心甚忧之,乃祷于天曰:“今天下纷纷,群雄并争,迭相胜负,生民皇皇,隳(同“毁”)于塗炭,不有所属物类尽矣!愿天早降大命以靖祸乱,茍元祚未终,则群雄宜早息,某亦处群雄中,请自某始!若元祚已终,群雄之中当应天命者,大命早归之,无使生民久阽(dian面临)危苦!存亡之机,验于三月!” 及踰三月,上兵益盛,时子兴名称尚微,且无意远略,但欲据滁自王。。0 上察知其意,因说曰:“滁,山城也,舟楫不通,商贾不集,无形胜可据,不足居也。”子兴默然,事遂止。。 上姊夫李贞携其子保保自淮东来见,上以姊早殁,见之甚喜,因养为己子,俾姓朱氏,更名文忠。教之读书,常使居左右隨侍。出入虽马上,亦隨事诲之。文忠时年始十四。

《明太祖实录》卷一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郲(同“莱”古国名),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高祖、德祖、曾祖、懿祖、(祖)熙祖累世积善,隐约田里。宋季时,熙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父仁祖讳世珍,元世又徙居钟离之东乡,勤俭忠厚,人称长者。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常遭疾,抱之佛寺,寺无僧。复抱归,见室东檐下一僧面壁坐顾,仁祖曰:“来。”乃以手抚摩,上顶旦日,疾遂愈。。后复疾,仁祖念前梦之异,欲俾(使)从释(佛门)氏,不果。既而徙居钟离之西乡,后迁太平庄之孤庄村。太后常谓仁祖曰:“人言吾家当生好人,今吾诸子皆落落不治产业,”指上曰,“岂在此乎?”

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既就学,聪明过人,事亲至孝,侍奉左右,不违意。 一日黎明,仁祖坐于东室檐下,上侍侧。有道士,长髯、朱衣,持简排垣栅直入,遽揖仁祖,曰:“好个公公,八十三当大贵。” 仁祖初见道士突入,颇不悦,闻其言异,乃留之茶。道士不顾而去,既出门,不见,时莫知所谓。 及上即位,追上遵号,推其年数,适符其言。。c 岁甲申,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饥,疾疬大起。。 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 九日戊辰,皇长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 上连遭三丧,又值岁歉,与仲兄极力营葬事。既葬,念仁祖、太后常许从释氏,乃谋于仲兄。以九月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散遣其徒游四方。。 上遂西游,至合肥界,遇两紫衣人欣然来就,约与俱西。数日,上忽病寒热,两人解衣履,上身夹侍而卧,调护甚至。 病少差,复强起,行行数日,至一浮图下,两人者辞去,谓上曰:“姑留此,待我三日。”后三日,疾愈,两人亦不至。上心异之,及行至六安,逢一老儒,负书箧(xia),力甚困。上闵(通“悯”)其老,谓曰:“我代翁负。”老儒亦不让,偕行。 至朱砂镇,共息槐树下,老儒谓上曰:“我观贵相非凡,我善星历,试言汝生年月日,为推之。”。 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无如贵命,愿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东南,因历告以未然事甚悉。” 上辞谢之,老儒别去,问其邑里,姓宇,皆不答。上遂历游光固汝颖诸州,凡三年。 时泗州盗起,列郡骚动,复还皇觉寺。上所居室,夜复数有光,僧皆惊异。 辛卯五月,汝颖兵起。。 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远人郭子兴、孙得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辛丑,乱兵焚皇觉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 日暮,上归,念无所逃难,甚忧之,乃祷于神曰:“今兵难如此,吾欲出避兵,志无所定。愿于神卜之,出与处孰吉?明以告我。”祝已,投卜凡三,俱不吉。。 上曰:“出与处俱不吉,无乃欲吾从雄而后昌乎?”一投卜而吉。。2 上自念曰:“今豪杰纷纷,孰堪与御乱者?况从雄非易事,”乃复祝曰,“兵凶,事从雄,吾甚恐,盍许以避兵。”复投卜,珓(jiao)跃而立。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固守以待。 未旬日,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召,曰:“今四方兵乱,人无宁居,非田野间所能自保之时也。盍从我以自全。”。 。e820a上览毕,既焚之。 数日复有来告,曰:“前日人以书召公,傍有知音欲觉其事,当奈何?”上慨然太息曰:“吾惟德、命于天耳。”。 后三日,其人果至,与语,辞色无相害意,乃谢遣之。 复旬日,又有来告,曰:“先欲觉者,不欲自为,今属他人发之,公宜审祸福决去就。” 是时,元将澈里不花率兵欲来复濠城,惮不敢进。惟日掠良民为盗,以邀赏。民皆忷忷相扇动,不自安。。 上以四境逼迫,讹言日甚,不获已。。 乃以闰三月甲戌朔旦抵濠城,入门,门者疑以为谍,执之欲加害,人以告子兴,子兴遣人追至。 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之左右,寻命长九夫。常召与谋事,久之,甚见亲爱,凡有攻讨,即命以往,往辄胜。子兴由是兵益盛。。 初,宿州闵子乡人马公,素刚直,重然诺,爱人喜施,避仇定远,与子兴为刎颈交。 马公有季女,甚爱之,常言术者谓此女当大贵。及遇乱,谋还宿州,起兵应子兴,以女儿托子兴,曰:“幸公善抚视。”子兴许诺,与妻张氏抚之,如己子。。 已而,马公死,子兴感念不已。。 上时未有室,子兴欲以女妻上,与张氏谋曰:“昔马公与吾相善,以女托我,今不可负。当为择良配,然视众人中未有当吾意者,”因言上“度量豁达,有智略,可妻之。” 张氏曰:“吾意亦如此,今天下乱,君举大事,正当收集豪杰,与成功业。一旦彼或为他人所亲,谁与共成事者?”。 子兴

意遂决,乃以女妻上,即孝慈高皇后。。江 时孙得崖等四人起自农亩,性鲁戆,智识皆出子兴下。。 子兴易视之,每议事,独与四人异,四人多不悦,协谋倾子兴。子兴时多家居,少公会,每视事,四人当先至,待子兴。。 及子兴至,谋不合,辄起去,四人乃专决之。。 自是会集日简,或数日始一会,会则四人瞠目视子兴。子兴不自安,谓上曰:“诸人若此奈何?” 上曰:“此无他,乃简会至是耳。”。 子兴曰:“然,明日即出,同视事。”未数日,复家居不出。自是,意欲不协,互相猜防。

是岁九月,元兵复徐州。 徐帅彭早注、赵均用率众奔濠,德崖等纳之。二人本以穷蹙来奔德崖等,四人与子兴反屈己下之事皆禀命,遂为所制。。 早注颇有智,数临权专决,均用但唯唯而已。。 子兴礼早注而易均用,均用亦衔之。德崖等四人遂与均用谋,伺子兴出,执之通衢(qu)(四通八达的道路),械于孙氏。将杀之,上时在淮北,闻难亟归,道遇故人,止之曰:“郭公已被执,并欲执公,且勿往。” 上曰:“郭公于我恩厚,有难不救非义也!何丈夫之为?”乃驰。。 至郭氏,惟见其妇女,问其诸子安在?妇疑,不以告。。 上曰:“我岂外人?而乃疑我!今来谋脱公难也。”诸妇乃告以实。 上曰:“我公素厚彭而薄赵,祸必赵发,此非彭不可解!”乃与子兴二子往诉于早注,早注怒曰:“我在此,谁敢尔?!”即会左右,呼兵以出。。 上亦披甲持短兵,与俱至孙氏,围其家,发屋而入,见子兴钳紧,幽窖中,肌肉皆伤,乃破其械,使人负以归,子兴遂得免。 是冬,元将贾鲁与月哥察儿围濠城,城中极力拒守。。 癸巳春,元将贾鲁死。。 夏五月壬午,元兵解围去。城中乏粮,人艰食。。 上以盐易米于怀远,归,赡(供给)子兴家。。 乙未,张士诚据高邮,彭、赵二帅既据濠州,挟德崖等为己用。 是春,早注自称“鲁淮王”,均用称“永义王”。 六月丙申朔,濠城自元兵退,军士多死伤。上乃归乡里募兵,得七百余人以还。子兴喜,以上为镇抚。 是时,彭、赵二人驭下无道,所部多暴横,上观其所为,恐祸及己,乃以七百人属他将,而与徐达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远,中途遇疾,复还。 半月,疾始愈,间闻户外有杖策啧叹而过者,上问故,左右告曰:“定远张家堡,有民兵号‘驴牌寨’者,孤军乏食,且无所属,欲来降,犹豫未决。主帅将遣人召之,念无可行者,故惋恨耳。” 上矍然曰:“此机不可失也。”即强起,诣子兴,请行。子兴喜曰:“吾固知非尔不能办此,然尔疾方愈,奈何?” 上曰:“此岂高枕养病时耶?今失机不图,将为他人所得。” 子兴曰:“须人几何?” 上曰:“人多则彼疑,十人足矣。”乃选骑士费聚等二人,步卒等九人,从行至定远界。 上病暑,再越六日,至宝公河,隔水望其营。 营中见上至,勒兵以待。。 步卒惧,欲走还。上谓曰:“彼众我寡,走将安之?且彼纵骑以蹑我后,必不能免。汝等且勿恐,但随我入其营,观其从、违。” 顷之,营中遣二将出,逆(迎着上前)举手大呼曰:“来者为何? 上遣人答曰:“自濠来与主帅议事。”。 二将归,告其帅,复出曰:“请下马。”。 上下马,以久病,步行甚艰,前阻水,费聚见彼疑虑有他,欲代上渡水而往。上曰:“今与君至此,福祸共之,岂可代耶?”乃同往。 既至,其帅出,逆曰:“公远来,郭公必有所命。”。b 上曰:“郭公与足下有旧,闻足下军艰食,他敌欲来攻,特遣吾相报,能相从,即以俱往,否则移兵避之。” 其帅许诺,请留物为信,上解所佩香囊与之,彼以牛脯为献,谓上曰:“请帅(率)从者先还,俟诸军去装,即叩军门。”。5 上将还,虑其不诚,留费聚伺之。后三日,聚还,告曰:“事不谐矣,彼且欲他往。” 上即率兵三百人,复抵其营,谓之曰:“汝为人所凌,怨尚未复。今从我而北,恐不能释憾于彼,我助汝兵,可以报之。”。 帅且诺且疑,然设备甚至。。 上观其情状,非可以言喻,谋以计取之。。 适里人有勇力者在行,上谓曰:“吾欲用而,能乎?” 曰:“惟命是听。” 乃密告以计,使往诱其帅来会;潜约我众,俟其至则聚而观之,既聚复开,如是者三,即于众中缚之。。 既而,其帅至,众如约,遂缚之,令壮士五十人拥之以行,其营中不知也。行十余里,乃遣人喻其营中曰:“尔帅已往观营地,可移军来就。”于是营中兵皆出,即焚其营垒,悉驱其众以还,得壮士三千人。 后七日,率之而东,夜袭元知院老张于横涧山,黎明入其营,老张遁去。降其民兵,男女七万,得精壮二万,悉加训练。。 上喻之曰:“尔众初非不多,一旦为我所有,何也?盖将无纪律、士不素练故尔!今练习尔等者,欲令知纪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业!”。 众皆罗拜曰:“唯公所命!”于是率之南略滁阳。。55 道遇定远人李善长来谒,上与语,悦之留置幕下,俾掌书记。语之曰:“方今群雄并争,非有智者不可与谋议,吾观群雄中持案牍及谋事者多毁左右将士,将士弗得效其能,以至于败其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独存?故亦相继而亡。汝应鉴其失,务协诸将以成功,毋效彼所为也。” 善长顿首谢曰:“谨受命。”。 遂与俱攻滁阳,下之未逾月,彭早注、赵均用遣人邀上,将兵守盱泗。

上以二人鲁暴浅谋,不可与共事,辞弗往。。 未几,二人自相吞并,战士多死,早注亦亡。惟均用专兵柄,狠戾益甚。子兴势孤,上闻而忧之,遣人说均用曰:“方今共守,以抗元兵,郭公开门,延纳推诚相待,既不见疑,又屈己以事公,郭公之德于公甚大,公乃不思报反听左右之言,欲先图之,是自翦其羽翼,失豪杰心。且吾闻之,有德不酬,是谓悖德;有恩不报,是谓孤恩。悖德孤恩,丈夫不为!又况人心难以逆料。郭公虽或可图,其部属犹众,万一事有不然,公亦岂能独安?莫若善待之,使各守其所,唇齿相依,计之上也;不然,唇亡齿寒,吾窃为公不取。”。 时均用闻上入滁州,兵势甚盛,心颇恐,待子兴稍以礼。上又使人赂其左右以解之,子兴乃得免。江 遂将其所部万人至滁州,阅上所将兵三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乃大悦。居再阅月,子兴惑于谗意,始疑上。悉夺左右任事者,又欲拔李善长置麾下,善长弗肯行,涕泣诉于上。上曰:“主帅之命,弗可违也。”善长终不肯去,久之,复召乃止。 自是四方征讨总兵之权,上皆不得与。上虽见踈远,而事子兴愈恭,未尝有怨言。 既而元兵围滁,有任某者忌上功,譛(jia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于子兴,云上每战不力,子兴颇信之,令与任某俱出城接战。任出城未十步,即被(同“披”)矢走还,上犹直前奋击,众皆披靡。上徐还,了无所伤,子兴乃愧叹。 又常与三百人出城,顾闻鹁鸽声,飞矢堕空中,心异之,遽还。俄而,敌兵骤至,无所获而去。 上每遇敌,智勇奋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凡军中有所得,上皆无取,辄令分给群下他将;有所获,辄以献子兴。 子兴以上无所献颇不悦,故谗言得以间之。 孝慈皇后知其意后,将士有献者,后悉以遗子兴妻张氏,张氏喜。后又和顺以事之,由是疑衅渐释。。 甲午春正月甲子朔,张士诚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祐”。 秋七月,滁大旱,上忧之。滁人杨元杲曰:“滁之西南,丰山阳、谷栢子潭有龙祠,水旱祷之辄应。既祷,或鱼跃、或鼋鼍浮,皆雨兆也。”。 上闻,即斋沐往祷,祷毕,立渊西崖,久之无所见,乃弯弓注矢,祝曰:“天旱如此,吾为民致祷,神食兹土,岂可不恤民?吾今与神约三日必雨,不然,神恐不得祠于此也!”

祝毕,连发三矢而还。 后三日,大雨如注,上即乘雨诣祠谢,是岁滁大熟。 冬十月,元将脱脱攻高邮,分兵围六合。六合遣使求救。其使者与上有故,中夜至,上闻之即起,隔门与语。请诸子兴开门纳之。子兴与其帅有隙,怒不发兵,使者诉其情甚急,子兴不答。 上谓子兴曰:“六合受围,无救必毙。六合既毙,次将及滁,岂可以小憾而弃大事?” 子兴闻上言,意少解,欲遣他将率兵以行。 时元兵号百万,诸将畏之,莫敢往,皆托以祷神弗吉为辞。子兴乃召上将兵往,亦令祷于神,上曰:“事之可否,当断之于心,何必祷也?!” 于是率师东之六合,与耿再成守瓦梁垒。元兵攻之急,每日暮攻垒,垂陷,复去之。明旦,复完垒与战,如是数四。上以计绐(dai哄骗)之,乃敛兵入舍,备糗粮,遣妇女倚门,戟手大骂。元兵相视错愕,环垒不敢逼。遂列队而出,牛畜妇女居前,丁壮异之,徐引而去。元兵不敢近,遂还滁州。。ee 既而元兵大至,欲攻滁,上乃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度涧,伏发,皆下马走,城中鼓噪而出,元兵大败,获其马甚众。是时虽胜,然元兵尚强,恐益兵来攻。。740 上谋款其师,乃具牛酒,敛所获马,遣父老送还。令告其帅曰:“城主老病,不任行,谨遣犒军。城中皆良民,所以结聚,备他盗耳!将军以兵欲狝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也。将军幸抚存之,惟军需是供。今高邮巨冦(指张士诚)未灭,非并力不可,奈何舍寇分兵攻良民乎?” 其帅信之,谓其众曰:“非良民,岂肯还马?!”即日解去,由是滁城得完。 上以四方割据称雄者众,战争无虚日,又旱蝗相仍,人民饥谨,死者相枕藉,心甚忧之,乃祷于天曰:“今天下纷纷,群雄并争,迭相胜负,生民皇皇,隳(同“毁”)于塗炭,不有所属物类尽矣!愿天早降大命以靖祸乱,茍元祚未终,则群雄宜早息,某亦处群雄中,请自某始!若元祚已终,群雄之中当应天命者,大命早归之,无使生民久阽(dian面临)危苦!存亡之机,验于三月!” 及踰三月,上兵益盛,时子兴名称尚微,且无意远略,但欲据滁自王。。0 上察知其意,因说曰:“滁,山城也,舟楫不通,商贾不集,无形胜可据,不足居也。”子兴默然,事遂止。。 上姊夫李贞携其子保保自淮东来见,上以姊早殁,见之甚喜,因养为己子,俾姓朱氏,更名文忠。教之读书,常使居左右隨侍。出入虽马上,亦隨事诲之。文忠时年始十四。


相关内容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77--明朝皇陵孝陵十三陵简介
  •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主要组成部分,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孝陵[明]-基本简介 孝陵[明]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洪武十四年( ...

  • 清朝纪传体国史十帝[本纪]纂修考
  • 摘要:清朝官修史学繁盛,纪传体国史纂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史纂修以<本纪>为纲,有清一代,国史馆史官先后为十位帝王纂修<本纪>.<本纪>的史料来源有历朝<实录>及各部院衙门提供的档案文献.国史<本纪>的纂修经历了征集史料.拟定<凡例& ...

  • "史失则求诸野":晚明在野力量的野史撰述活动
  • 作者:单磊 中国文化研究 2015年11期 晚明野史笔记恢宏旷达.跌宕奇崛.躁急奔竞,种类之繁多.题材之广泛.叙事之详尽.笔法之恣肆.评论之任情,一时蔚为大观,历代罕见.何谓野史笔记?谢国桢先生早有明确定义:"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 ...

  •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
  • 临床治疗的目的是在确诊疾病后,通过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不局限于药物治疗),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临床是指实践经验,相对于书本上的理论来说的. 虽然,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药品和治疗手段并非多多益善,但个体化用药.对难治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是取得疗效的有效手段.然而,临床研究的目的则是探索和评价一种新的治疗方 ...

  •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9册)
  •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中华书局.1980092015-07-29 10:44上传 积分:300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中华书局.1980082015-07-29 10:43上传 积分:300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中华书局.1980072015 ...

  • 再论宋太宗即位大赦诏
  • 作者:苗润博 中国史研究 2014年04期 宋太祖.太宗兄弟间的皇权授受问题,历来受到宋史学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此间的一大关节,太宗的即位大赦诏自然备受瞩目.然而传世文献有关该赦书内容的记载差异极大,这使得本就聚讼纷纭的"斧声烛影"一案更加扑朔迷离. 目前所见这一赦书主要有四种版本 ...

  • 多媒体使用记录
  • 黄官营学校多媒体设备使用记录 教师姓名使用日期 年级资料类型设备运行状况 张少华刘昆平彭宏殷建国倪春红宋丽黄明忠黄明忠程爱斯郭瑞琼陈石乔栾春林程爱斯保红莲郭燕黄明忠保红莲高琼娥保红莲倪春红沈孟宋丽郭燕杜春艳曾冲平徐丽满红财王光荣保红灿宋丽郭瑞琼张少华郭燕 2015.92015.92015.92015 ...

  •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合集.吴晗(6册)
  •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合集 004.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中华书局.19...2015-08-27 11:58上传 积分:600 004.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中华书局.19...2015-08-27 11:57上传 积分:600 004.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吴晗.中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