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乡XX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县**乡**村2012年——2014年发展规划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驻**村工作队)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2011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我区实际,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障改善民生的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在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中共**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意见》和《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帮助**村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经过深入调研,在充分征求**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及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东南部70公里处,平均海拔4500米。下辖玛尼当、帕仓和前当三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5户,其中农村低保贫困户121户,五保户6户。总人口702人,劳动力415人。有中共党员39名,入党积极分子19名,共青团员7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人,妇女1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一肩挑”。全

村耕地面积684.1亩,草场面积379,798.7亩,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行政村。2011全村实现生产总值350万元,粮食总产量90吨,各类牲畜存栏量10358头(只、匹),农牧民人均收入3049.44元,其中,现金收入1612元。

二、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讲,**村作为自治区级贫困村,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改变**村贫困落后面貌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当前,**村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但实事求是地讲,**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既面临着全区农牧区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的相同困难和问题,又面临着自身发展能力弱、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差等突出问题,与全区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和具体措施,为**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增加收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通过多年的努力,**村已建成一批高寒牧区牲畜暖棚圈、网围栏草场、灌溉水渠等基础设施,已建立草场承包

经营责任制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这是**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畜牧特色产业的坚实基础。

3、**村境内拥有丰富的锑、金、地热等矿产资源,这些有待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将是**村乃至**县增强经济实力的巨大潜力。

4、通过实施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90%以上的家庭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群众出行、安全饮水、照明、通讯、通邮、听广播、看电视等基本得到保障,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事业有长足进步,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思稳定、盼富裕、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为**村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5、**村基层组织较为健全,社会局势基本稳定,被评定为**县“平安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和“十星模范村”创建活动扎实有序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这是**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长治久安的坚强保证。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路不畅”

给群众生产劳作、上学就医、商品交易、外出务工等带来极大不便。**村地处偏僻,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城70余公里,距泽当140多公里,多数路面为砂石路,道路通行条件差且没有公共交通。再就是**村主要放牧点都在山上,有时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趟水过河,村民们仅靠简易的人畜通道和人畜便桥通行,生产极为不便。二是电力短缺,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乡有一座16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受气候、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仅在每年5至10月可季节性供电,其他时候村民只能依靠户用太阳能逆变电源用于基本照明。三是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村大多数村民和耕地分布在**河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一到雨季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但**河至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防洪设施,给村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2、农牧业基础薄弱。**村可耕地少,土地贫瘠,农田灌溉渠道设施不配套且年久失修,农业产业停留在低水平耕作阶段。虽牧业比重大,但草场沙化,畜种退化现象较为严重,饲养方式传统落后,影响牧区生态平衡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现有的牲畜暖圈、放牧人员居住点不能满足防寒抗冻、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畜产品缺乏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低。

3、群众增收基础不稳固。全村农牧民收入主要是依靠畜产品、外出务工和政府的各类补贴,收入结构较为单一。

多数群众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外界之间少有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局限,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淡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等、靠、要”思想严重,培育村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发展缓慢,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不牢固。

4、村级公共服务不完备。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牧区特别是乡、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但由于自身财力有限、村民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水、电、路、气、讯、邮、广播电视、优美环境的覆盖面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新增农户安居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医疗卫生条件、公共文化服务、科学技术普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

5、基层组织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两委”成员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不多、积极性不够,在履行职责和执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基本制度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小组活动室亟需维修改造。

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区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

基础惠民生活动的决策部署,以推动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为主线,以促进基层发展、维护基层稳定、加强基层建设为主题,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把村情民意摸头,把发展思路理清,把稳定基础打牢,把基层组织建强,把基础工作做实,促进**村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奋斗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勤劳致富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民生状况显著改善。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牢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民族团结巩固发展,构建起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村基本达到“经济健康发展、生活比较宽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

四、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根据**村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结合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目标任务,明确**村2012—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坚强战斗堡垒

1、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突出抓好“一把手”建设,针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实际,

协助县、乡党委做好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针对村委会成员中的三个村民小组组长均不是中共党员的实际,在各村民小组建立党小组并从该组的优秀党员中选配党小组组长同时作为村民小组的副组长。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锻炼,为改变村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进一步细化村“两委”职责和分工,建立起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2、加强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基本职责、“三会一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监督机制等规章制度,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突出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牧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政策法规、社会管理、农业科技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政策水平,提高致富本领,增强法制观念。

4、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发展党员“五项制度”的落实,在保证质量、严格程序的前提下,把那些善于致富、乐于奉献、公道正派的群众优先发展成党员、培养成干部,

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生力军。

5、切实抓好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加强团组织和妇女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

6、抓好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搞好村党支部(村委会)活动场所、村民小组活动室维修改建,配备必要的设施。

(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1、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抓实抓好。认真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地区维护稳定工作十条规定》,统筹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符合**村实际的维稳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维稳措施,确保**村持续稳定。配合拉顶寺、让中寺管委会,加强对寺庙和僧人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开展好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模范寺庙。突出抓好重大节日、敏感节点的维稳防控,实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

2、深入持久地开展政策宣传和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指导思想以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让**村各族群众进一步明白“惠从何来、惠在

何处”,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祖国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开展“感党恩、算富帐、要稳定、求发展”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揭批达赖集团和十四世达赖的反动本质,深刻阐释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落后,教育群众认清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在**村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县创建国家级平安县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认真排查化解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及时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人口管理和信访工作,切实摸清外来人员情况和外出村民去向,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文明村”和“文明户”创建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引导村民知法、懂法、守法,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良好风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青

少年明辨大是大非,反对分裂破坏,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热爱国家、服务社会、建设家乡。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向农牧业和农牧区投资倾斜力度的政策,紧紧抓住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启动交通、水利、扶贫农发、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计划和援藏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大好机遇,坚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的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切实解决影响基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驻村工作队要发挥自身优势,协助乡、村选准选好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落实到位,主动参与项目实施和项目监督,建立和完善已建成项目的维护管理办法,确保其良性运行和发挥正常效益。主要项目包括:1、在完善道路、电力、防洪体系方面,与县、乡政府一起搞好基础调研,积极呼吁上级相关部门尽早实施**乡通乡油路、藏中电网向**县延伸工程、**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建设项目,从根本上缓解**乡和**村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2、抓好**村村组间道路整治,提升道路等级和防灾减灾能力,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村到**县城的客运班线,方便村民出行。3、完成草场网圈栏、牲畜暖棚圈、饲草料储备库、放牧人员居住点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快果木放牧点、卡若放牧点道路改扩建和人畜过往桥建设,进一步

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4、实施周唐水渠、金珠萨罗水渠、昂巴水渠、扎玛布水渠渠道硬化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田灌溉保障率。5、实施马扎拉矿点、江常矿点道路整治和改扩建。

(四)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产业建设,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形成“稳粮、兴牧、促商”的村级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对种植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形成“稳粮为主、兼种饲草、特色种植、蔬菜生产”的多元格局,加强荒地开垦和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面积和质量。加大青稞良种种植,发展大棚蔬菜。在牧业生产方面,加大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畜种改良、短期育肥、饲草圈养,鼓励和引导村民建立生产、销售的合作化、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效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在特色养殖业方面,严格藏獒优良品种保护,稳步增量提质,扶持群众扩大藏鸡养殖规模。在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上要有新举措。教育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勤劳致富的观念。积极争取资金,扶持**村村委会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村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组建**村运输队、施工队、建筑队,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开发、推广**村牦牛奶产品(黄酥油)、绵羊奶产品(白酥油)、臭奶渣、藏葱(野

山韭)等农畜产品,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建立**村羊毛加工场,发展卡垫、氆氇等优势民族手工业。加强村民劳动能力培训,组织和服务好群众外出务工增加现金收入,每年组织外出务工人员不少于150人次。依据**县相关政策,适时参与开发当地优势矿产资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开发利用当地地热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防灾减灾设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灾致贫返贫。

(五)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大《**自治区农牧民享受财政补助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兑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群众对各项政策的知晓率,提升乡、村基层组织兑现各项政策的执行率和群众的满意率。二是加快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村新增农户安居工程建设。三是实施村教学点规范化建设项目,开办幼儿学前双语教育,巩固和提升适龄儿童入学率,督促落实好教育“三包”经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四是按照“一室两医”的要求,新建村医务室,协调县卫生局配齐配强医务人员,普及健康教育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好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政策,建立村民健康档案,为重症患者、残疾人外出就医提供方便和服务。五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村民小组(自然村)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不具备条件的改造提升现有集中供水点的保温设施标准,确保饮用水安全。六是建设村文化活动

室,管好用好农家书屋,组织好爱国主义影片播映活动,建立**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安臵全民户外健身器材,为村委会和三个村民小组订阅党报党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是做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八是协调有关部门,在**乡设立邮政、银行网点,增设万村千乡便民连锁商店,实现广播、电视和电话信号全覆盖。九是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解决好五保户、贫困户、“三老”人员等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十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卫生清洁制度,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打造环境整洁的新村庄。

五、规划的实施

(一)本规划报经**县人民政府、**县强基惠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审批后,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共同组织实施。

(二)驻村工作队根据本规划,主动加强与**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汇报衔接、沟通协调,于当年11月中旬制定下一年度计划,商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共同推进规划实施。

**县**乡**村2012年——2014年发展规划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驻**村工作队)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2011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我区实际,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障改善民生的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在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中共**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意见》和《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帮助**村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经过深入调研,在充分征求**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及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东南部70公里处,平均海拔4500米。下辖玛尼当、帕仓和前当三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5户,其中农村低保贫困户121户,五保户6户。总人口702人,劳动力415人。有中共党员39名,入党积极分子19名,共青团员7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人,妇女1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一肩挑”。全

村耕地面积684.1亩,草场面积379,798.7亩,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行政村。2011全村实现生产总值350万元,粮食总产量90吨,各类牲畜存栏量10358头(只、匹),农牧民人均收入3049.44元,其中,现金收入1612元。

二、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讲,**村作为自治区级贫困村,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改变**村贫困落后面貌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当前,**村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但实事求是地讲,**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既面临着全区农牧区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的相同困难和问题,又面临着自身发展能力弱、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差等突出问题,与全区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和具体措施,为**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增加收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通过多年的努力,**村已建成一批高寒牧区牲畜暖棚圈、网围栏草场、灌溉水渠等基础设施,已建立草场承包

经营责任制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这是**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畜牧特色产业的坚实基础。

3、**村境内拥有丰富的锑、金、地热等矿产资源,这些有待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将是**村乃至**县增强经济实力的巨大潜力。

4、通过实施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90%以上的家庭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群众出行、安全饮水、照明、通讯、通邮、听广播、看电视等基本得到保障,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事业有长足进步,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思稳定、盼富裕、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为**村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5、**村基层组织较为健全,社会局势基本稳定,被评定为**县“平安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和“十星模范村”创建活动扎实有序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这是**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长治久安的坚强保证。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路不畅”

给群众生产劳作、上学就医、商品交易、外出务工等带来极大不便。**村地处偏僻,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城70余公里,距泽当140多公里,多数路面为砂石路,道路通行条件差且没有公共交通。再就是**村主要放牧点都在山上,有时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趟水过河,村民们仅靠简易的人畜通道和人畜便桥通行,生产极为不便。二是电力短缺,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乡有一座16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受气候、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仅在每年5至10月可季节性供电,其他时候村民只能依靠户用太阳能逆变电源用于基本照明。三是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村大多数村民和耕地分布在**河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一到雨季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但**河至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防洪设施,给村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2、农牧业基础薄弱。**村可耕地少,土地贫瘠,农田灌溉渠道设施不配套且年久失修,农业产业停留在低水平耕作阶段。虽牧业比重大,但草场沙化,畜种退化现象较为严重,饲养方式传统落后,影响牧区生态平衡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现有的牲畜暖圈、放牧人员居住点不能满足防寒抗冻、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畜产品缺乏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低。

3、群众增收基础不稳固。全村农牧民收入主要是依靠畜产品、外出务工和政府的各类补贴,收入结构较为单一。

多数群众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外界之间少有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局限,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淡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等、靠、要”思想严重,培育村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发展缓慢,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不牢固。

4、村级公共服务不完备。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牧区特别是乡、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但由于自身财力有限、村民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水、电、路、气、讯、邮、广播电视、优美环境的覆盖面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新增农户安居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医疗卫生条件、公共文化服务、科学技术普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

5、基层组织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两委”成员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不多、积极性不够,在履行职责和执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基本制度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小组活动室亟需维修改造。

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区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

基础惠民生活动的决策部署,以推动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为主线,以促进基层发展、维护基层稳定、加强基层建设为主题,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把村情民意摸头,把发展思路理清,把稳定基础打牢,把基层组织建强,把基础工作做实,促进**村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奋斗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勤劳致富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民生状况显著改善。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牢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民族团结巩固发展,构建起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村基本达到“经济健康发展、生活比较宽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

四、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根据**村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结合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目标任务,明确**村2012—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坚强战斗堡垒

1、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突出抓好“一把手”建设,针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实际,

协助县、乡党委做好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针对村委会成员中的三个村民小组组长均不是中共党员的实际,在各村民小组建立党小组并从该组的优秀党员中选配党小组组长同时作为村民小组的副组长。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锻炼,为改变村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进一步细化村“两委”职责和分工,建立起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村级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2、加强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基本职责、“三会一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监督机制等规章制度,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突出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牧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政策法规、社会管理、农业科技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政策水平,提高致富本领,增强法制观念。

4、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发展党员“五项制度”的落实,在保证质量、严格程序的前提下,把那些善于致富、乐于奉献、公道正派的群众优先发展成党员、培养成干部,

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生力军。

5、切实抓好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加强团组织和妇女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

6、抓好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搞好村党支部(村委会)活动场所、村民小组活动室维修改建,配备必要的设施。

(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1、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抓实抓好。认真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地区维护稳定工作十条规定》,统筹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符合**村实际的维稳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维稳措施,确保**村持续稳定。配合拉顶寺、让中寺管委会,加强对寺庙和僧人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开展好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模范寺庙。突出抓好重大节日、敏感节点的维稳防控,实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

2、深入持久地开展政策宣传和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指导思想以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让**村各族群众进一步明白“惠从何来、惠在

何处”,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祖国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开展“感党恩、算富帐、要稳定、求发展”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揭批达赖集团和十四世达赖的反动本质,深刻阐释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落后,教育群众认清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在**村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县创建国家级平安县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认真排查化解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及时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人口管理和信访工作,切实摸清外来人员情况和外出村民去向,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文明村”和“文明户”创建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引导村民知法、懂法、守法,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良好风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青

少年明辨大是大非,反对分裂破坏,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热爱国家、服务社会、建设家乡。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向农牧业和农牧区投资倾斜力度的政策,紧紧抓住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启动交通、水利、扶贫农发、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计划和援藏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大好机遇,坚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的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切实解决影响基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驻村工作队要发挥自身优势,协助乡、村选准选好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落实到位,主动参与项目实施和项目监督,建立和完善已建成项目的维护管理办法,确保其良性运行和发挥正常效益。主要项目包括:1、在完善道路、电力、防洪体系方面,与县、乡政府一起搞好基础调研,积极呼吁上级相关部门尽早实施**乡通乡油路、藏中电网向**县延伸工程、**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建设项目,从根本上缓解**乡和**村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2、抓好**村村组间道路整治,提升道路等级和防灾减灾能力,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村到**县城的客运班线,方便村民出行。3、完成草场网圈栏、牲畜暖棚圈、饲草料储备库、放牧人员居住点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快果木放牧点、卡若放牧点道路改扩建和人畜过往桥建设,进一步

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4、实施周唐水渠、金珠萨罗水渠、昂巴水渠、扎玛布水渠渠道硬化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田灌溉保障率。5、实施马扎拉矿点、江常矿点道路整治和改扩建。

(四)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产业建设,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形成“稳粮、兴牧、促商”的村级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对种植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形成“稳粮为主、兼种饲草、特色种植、蔬菜生产”的多元格局,加强荒地开垦和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面积和质量。加大青稞良种种植,发展大棚蔬菜。在牧业生产方面,加大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畜种改良、短期育肥、饲草圈养,鼓励和引导村民建立生产、销售的合作化、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效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在特色养殖业方面,严格藏獒优良品种保护,稳步增量提质,扶持群众扩大藏鸡养殖规模。在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上要有新举措。教育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勤劳致富的观念。积极争取资金,扶持**村村委会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村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组建**村运输队、施工队、建筑队,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开发、推广**村牦牛奶产品(黄酥油)、绵羊奶产品(白酥油)、臭奶渣、藏葱(野

山韭)等农畜产品,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建立**村羊毛加工场,发展卡垫、氆氇等优势民族手工业。加强村民劳动能力培训,组织和服务好群众外出务工增加现金收入,每年组织外出务工人员不少于150人次。依据**县相关政策,适时参与开发当地优势矿产资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开发利用当地地热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防灾减灾设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灾致贫返贫。

(五)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大《**自治区农牧民享受财政补助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兑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群众对各项政策的知晓率,提升乡、村基层组织兑现各项政策的执行率和群众的满意率。二是加快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村新增农户安居工程建设。三是实施村教学点规范化建设项目,开办幼儿学前双语教育,巩固和提升适龄儿童入学率,督促落实好教育“三包”经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四是按照“一室两医”的要求,新建村医务室,协调县卫生局配齐配强医务人员,普及健康教育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好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政策,建立村民健康档案,为重症患者、残疾人外出就医提供方便和服务。五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村民小组(自然村)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不具备条件的改造提升现有集中供水点的保温设施标准,确保饮用水安全。六是建设村文化活动

室,管好用好农家书屋,组织好爱国主义影片播映活动,建立**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安臵全民户外健身器材,为村委会和三个村民小组订阅党报党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是做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八是协调有关部门,在**乡设立邮政、银行网点,增设万村千乡便民连锁商店,实现广播、电视和电话信号全覆盖。九是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解决好五保户、贫困户、“三老”人员等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十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卫生清洁制度,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打造环境整洁的新村庄。

五、规划的实施

(一)本规划报经**县人民政府、**县强基惠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审批后,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共同组织实施。

(二)驻村工作队根据本规划,主动加强与**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汇报衔接、沟通协调,于当年11月中旬制定下一年度计划,商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共同推进规划实施。


相关内容

  •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_现状_问题与重构_王向东
  • DOI:10.15957/j.cnki.jjdl.2012.05.002 第32卷第5期经济地理Vol.32,No.5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王向东,刘卫东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中国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 ...

  • 规划存在的问题
  • 规划体制和规划工作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彭木生 彭亮 徐斌 李全军 (2002年国家发改委课题) 规划体制是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规划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规划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规划工作也还需要改进.深入揭示现 ...

  • 城市规划设计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和收费标准
  • 2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3 第二章 城镇体系规划„„„„„„„„„3 第三章 城市总体规划„„„„„„„„„5 第四章 村镇规划„„„„„„„„„„„6 第五章 城市分区规划„„„„„„„„„14 第六章 专项规划„„„„„„„„„„„16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 交通规划原理第一章
  • 2013-3-5 教学目的 交通规划原理 Traffic Planning 授课教师:吴戈 办公地点:行政楼420号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全面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规划 过程,学习交通规划的体系方法与技能, 重点掌握交通需求分析的四阶段法的基础 知识与理论. 2 教学目标 ...

  •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城乡规划篇)
  •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城乡规划篇 第1节 术 语 1.1 "六线"控制体系 指在分区规划中通过确定紫线.红线.绿线.蓝线.黄线.黑线的控制线范围,并制定相关规划控制导则,形成规划引导和控制的体系. 1.1.1 紫线 即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指规划用于界定广州市内 ...

  • 浅谈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 乡村规划 乡村规划是(rural planning)乡村的社会.经济.科技等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内容主要有:①乡村自然.经济资源的分析评价:②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其地区布局:③乡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投资与效益:④定现乡村规划的措施与步 ...

  •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 刘 婧,徐承华,杨晓岚 [摘 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自2009年10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正式实行,引起国内规划设计人员的普遍重视.规划涉及面极广,从城市规划角度,探讨国内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关键词]规划环 ...

  •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2010年12月27日 17时55分 61 主题分类: 建设建筑 "城乡规划"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0号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已经2010年12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现 ...

  • 文章编号1002
  • 城市规划CITYPLANNINGREVIEWVol127No112Dec12003 [文章编号]1002-1329(2003)12-0041-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图则编制研究 ---基于城市规划管理单元的新模式 王朝晖 师雁 孙翔 [摘要]回顾和总结了 ...

  • 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重点的转移
  • 王唯山"三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重点的转移 画 I........................一 提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发挥了共同和不同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相互脱节现象.在国家严格实行城市土地使用指标配给政策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