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总结

绪论部分:

①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分支②自然地理学的任务(其中有一简答题) 地理学的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 部的地球表层。

学科分支:①综合自然地理学②部门地理学:气候学 地貌学 土壤地理学 地植物学 动物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③动态过程, 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

④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⑤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⑥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一、地球章节

天体的分类: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星际物质。

星系大小分类:恒星——星系——星系群——星系团——总星系

月球表面形态(月球环形山,月海,陆) :月球表面是有裸露的岩石和疏松的尘土共同构成荒凉死寂的外貌,表面也有山脉、丘陵、平原和洼地,由火山作用和陨石冲击形成的环形山分布尤为广泛,数量惊人。月球表面上比较阴暗的部分叫做月海(可见半球大约有十个),比较明亮的部分是月陆。

几个概念(参考了解不需要背)

恒星月: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所需时间:27天7小时43分 塑望月:月心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的时间称为塑望月,29天12小时44分。 交点月:月心两次通过黄道与白道两交点之一成为交点月:27天5小时0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意义(有一简答题,侧重其意义)

地球形状: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大地测量学中所说的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精密测量告诉我们,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一个两级比较扁平,赤道部分相对突出的椭球体。

地球形状意义:①日地距离适中,可认为投射到地球的太阳光线为平行光线,当光线照射到地球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同。②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大小(由于都是数字,应该不会考):赤道,极半径,总面积,总体积,总质量。大小分别为:6378140m ,6356755m ,5.1×108km2,10 820×108km3,

5.98×1027g 。

地球大小意义:①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的大气圈。②没有现在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江河,湖泊,没有风,没有生命。

地球运动(主要考虑地球自转,公转)(综合题,较重要,其中的恒星年和回归年有一名词解释)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周期,叫做一日。 方向(在图上应该是判断方向):自西向东(符合右手定则:右手拇指指向北极,则四指环绕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周期:①恒星日:如果去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②太阳日:如果去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的连线所需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角速度w=15°/h;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地球自转速度有变化:①长期变化(主要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表现为速度减慢)②季节变化(气团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③不规则变化。

注:地轴进动:以黄赤交角为角半径绕黄轴自东向西的旋转运动。

意义:①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②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③是所有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南半球则向左偏。④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⑤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产生潮汐,地球自转产生与之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形成摩擦阻力,是地球一昼夜40000年延长一秒,对地球长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⑥地球整体自传运动,对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海水,大气)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洋流等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补充: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

D =2v w sinA v 为运动物体的速度;w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A 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特点:只影响运动物体的方向,而不影响其速率。

影响:对其团,洋流,流水的运动方向有明显的影响。

地球公转: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

太阳的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黄赤交角,为23°27′。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为春分点和秋分点 。

方向:自西向东。1月初(约1月3号)通过近日点,七月初(约7月4号)通过远日点,近日点每年东旋11°。

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周期:恒星年和回归年(有一名词解释)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与地球轨道的交点称为恒星年; 一恒星年=365天6时9分9.5秒。

回归年: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平均时间称为回归年。

一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四季的更替:由于地轴的倾斜方向固定不变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光只能直射到地球上南纬23°27`和北纬23°27`之间的地方,由于地球公转,太阳光线在其直射范围内做周期性变化所以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太阳高度角(关于它的应该是重点):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H ;H 的纬度分布;H 的季节变化;

H 的纬度分布:①二分日,H 有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②夏至日:H 由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③冬至日:H 由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昼夜交替,长短是有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影响。

晨昏线,晨昏判断(应该是重点)

参考:

二、大气圈与气候系统(相当重要,1个简答题,3个名词解释)

1、大气热能(太阳常数——名词解释)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 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大气热能主要由三个方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上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

1)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S0)即1367W/平方米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可照时数。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过程:①大气吸收②大气的散射和反射

反射作用最主要,其次是散射,吸收作用最小,他们共同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了约一半。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两方面: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太阳总辐射有日变化、年变化和纬度变化。

::地面对太阳辐射(指到达地面的那一部分)的反射:反射占总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性质(水面、陆面),地面状态(粗滑,干湿))陆面反射率约10—30%,洁白的新雪反射率可达90—95%;水面反射率平均约10%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与放射辐射而增温,夜晚没有太阳,地面因辐射而降温。

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而使本身温度升高再以长波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8.4—12㎛的部分可以穿过大气层逃逸到宇宙空间,称此波段为“大气窗”)

::大气的能量来源一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二是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主要来源)。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小取决于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天状况。

3)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几乎全部为地面所吸收,这对地面因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所以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或温室效应。

大气保温效应:四个方面

①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②对地面的辐射吸收 ③潜热输送 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交替进行。④感热输送 陆面,水面,低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有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当地表温度高于低层大气,将出现指向大气的感热输送,反之相反。感热交换结果总是由地表向大气输送能量。

4)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图较重要)

2、气温(气温垂直分布,逆温部分必考)

定义: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即空气冷热程度)的数量度量。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指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两小时)和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过程是一条正弦曲线。

日较差(?名词解释):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日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指一年内气温的高低变化,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7月,海洋上多出现在8月;气温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2月。

年较差(?名词解释):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年较差。

(与地理纬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地表性质(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地形(大陆大,海洋小;内陆大,沿海小))

2)气温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重点)

::水平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影响。

::垂直分布

气温直减率:每上升单位距离的气温降低值,称为气温直减率。对流层大气平均r = 0.65 ℃/100m 。(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5°)气温直减率一般夏季和白天大,冬季和夜晚小。

逆温(重点):指对流层内发生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局部反常现象。出现逆温的气层称为逆温层,他的状态稳定,会阻止下层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因此又叫阻挡层。

成因: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融雪逆温

辐射: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形成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层。

平流: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地面或气层之上,其下层受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顺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空气下沉:常发生在山地。山坡上的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影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使能见度变坏,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3)地球上的热量带

从全球范围来看,热量分布总趋势仍然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向高纬呈带状分布。10°S-10°N 赤道带 10°-25°热带 25°-35° 亚热带

35°-55° 中纬度带 55°-极圈 亚极地带 极圈内 极地带

3、大气水分和降水

1)大气湿度(表示方法!!比较重要)

::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概念: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散布到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度。 表示方法: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气温高相对湿度小,气温低相对湿度大。因为气温增高时,饱和水汽压增大比水汽压增大要快得多,气温降低时相反。因此,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清晨气温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时。(沿海地区相反,沿海地区白天盛行海风,水汽含量较多,故最大值出现在午后,晚间盛行陆风,水汽含量明显减少最小值出现在日出之前)

年变化: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季风气候区相反, 夏季大冬季小,因为夏季风来自海洋,而冬季风来自大陆。

::空间分布——取决于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

2)蒸发和凝结

::什么是潜热?水相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这种能量称为潜热 ::蒸发面上出现蒸发还是凝结取决于实际水汽压e 与饱和水汽压E 的关系。当eE,则出现凝结。

::凝结条件 空气中的水的凝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空气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途径:增加空气中的含水量;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之达到露点)②要有凝结核(只具有吸湿性,可作为水汽凝结的核心微粒)

大气降温过程:①绝热冷却②辐射冷却③平流冷却④混合冷却

3)水汽凝结现象

::地表的凝结现象——霜与露;雾凇与雨凇

::大气中的凝结现象——雾(低空近地面层水汽凝结现象),云(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

云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分;足够的凝结核;要有使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冷却过程,特别是要有使空气上升运动引起的绝热冷却过程。

4)大气降水(降水的形成,冷暖型人工降水必考)

什么是降水?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

基本条件: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至于被蒸发掉。

降水的形成,必须经历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

::云滴增长主要有两个过程

①云滴凝结(凝华)增长

过冷水滴蒸发→冰晶凝华增长;小水滴蒸发→大水滴凝结增长;暖水滴蒸发→冷水滴凝结增长。(冰水云滴共存作用最重要——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在温度相同条件下,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

冰晶效应是冷云云滴增长的主要过程;而小(暖)水滴蒸发变小、大(冷)水滴凝结增大却是暖云云滴增长的主要方式。

水面饱和水汽压, 水滴不断蒸发变小,而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

②云滴冲并增长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滴相碰合并而增大的过程。下降时,大水滴追上 小水滴;上升时,小水滴追上大水滴,都会发生碰并,使云滴迅速增大。 在云滴增长过程中,上述两种过程共同作用,初期以凝结(凝华)增长 为主,后期则以碰并增长为主,尤其在低纬度地区的暖云降水,碰并增长 更为重要。

::人工降水(!!!重点)

◆冷云催化:

人工增加冰晶,产生冰晶效应。 AgI HgCl

方法:① +干冰(降温→自生冰晶);

② +人工冰核(碘化银、氯化汞等);

◆暖云催化:

提供大水滴,促进凝结、碰并增长。

方法:+氯化钠、氯化钾等吸湿性物质

4、大气运动

1)大气的水平运动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四种力

气压梯度力G (原动力);地转偏向力A (改变方向);惯性离心力C (改变方向); 摩擦力(减速、改变方向)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空气的垂直运动称为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形式以水平运动最为广泛和持久。

::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①地转风(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又,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称为白贝罗风压定律)②梯度风③热成风

2)大气环流(全球环流,季风环流 局地环流

定义: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1,全球环流

全球7个纬向气压带①赤道低压带;②极地高压带;③副热带高压带;④副极地低压带————南北半球分布对称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行星风系:行星风系是指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等的影响,全球性的低层盛行风带。

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①信风带②盛行西风带③极地东风带

::经向三圈环流:地球不停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 地转偏向力便随之 发生作用。在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下, 南北半球分别形 成三圈环流

2季风环流:

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是由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冬季风。

3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热岛风,焚风画图):由于局部环境的影响,如地表受热的不均、地形的起伏以及人类的活动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运动,称为局地环流

分类:海陆风,山谷风,高原风,热岛风,焚风。

焚风:当流经山地的湿润气流受到山地阻挡时,被迫沿坡绝热爬升,这时按照干绝热递减率降温。当达到水汽凝结高度时,形成云,此后按照湿绝热递减率降温,逐渐形成降水,空气继续沿坡上升,降水也不断发生。当越过山顶以后,空气沿坡下沉增温,水汽含量大为减少,按照干绝热递减率下沉压缩升温。由于干绝热温度变化率比湿绝热温度变化率大。过山后的空气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空气的温度要高得多,湿度也小得多,形成了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既热且干的风,称为焚风

焚风效应 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的现象

有利的方面:1、初春促使积雪消融。2、夏末促使粮食和水果早熟。

不利的方面:强大的焚风易造成北方小麦空瘪粒现象,在林区易造成森林火灾

5、主要天气系统(参见天气系统总结)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

6、

7、气候的形成

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首先是概念的不同(天气:一个地区大气中的风雨雷电、冷热阴晴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的综合状况。);其次是时间尺度不同;稳定性不同。

气候的组成:大气圈;海洋;冰雪;陆地面;生物圈;

三、海洋和陆地水

1、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水循环的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

::水循环的原理:①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规律;②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③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同时通过无数条路线实现循环和相变;④从全球看,水循环是个闭合系统,但从局部地区看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⑤地球上的水在循环过程中,总携带着一些物质一起运动,不过这些物质并不像水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因此通常讲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的循环,简称水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简答)①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而且在循环过程中渗入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②地球上的水循环是巨大约物质和能量流动,是具有全球意义的能量传输过程。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到缓解。③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⑤由于存在水循环,水才能周而复始地被重新利用,成为可再生资源 ::水平衡:根据质量守衡规律,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在任何一时段内,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水平衡规律:(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2、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又叫大洋环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由于因洋流在大范围水域常构成圆环状,故又称环流。 ::洋流分类:按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温度:暖流,寒流 ::洋流的意义(?简答题)①巨大的大洋洋流系统可以促进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②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世界渔场的地理分布都有显著的影响。③洋流对海洋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④陆地上的许多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海洋,洋流又把污染物携带到更加广阔的海洋中,从而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

5、河流(!! 水情要素——较重要) ::水情要素

①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②流速: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等流速公式(薛齐公式) 计算某一时段的平均流速:V=C(RI)1/2

R :水力半径,为过水断面面积与水浸部分弧长之比;I :河流纵比降; C :待定系数

③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计算式为:Q=Av;A 为断面积,v 为平均流速 ::河川径流

径流:指大气降水到达陆地后,除了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下,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河川径流:指从地表和地下汇入河川后,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

径流计算单位(!!重点):①流量Q ②径流总量W 在一特定时间内通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 ③径流深度(R )指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即把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单位为 mm 计算公式:

④径流模数(m ):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单位为dm3 / (s · km2 ) ⑤模比系数:指某一时段径流值(mi ,Qi ,Ri 等),与同期的多年平均径流值(m0,Q0,R0等)之比。⑥径流系数( а )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 ::地下水(岩石的水理性质——持水性(较重要))

——岩石的水理性质有 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

——容水性:容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 为岩石的容水度。

——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 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持水性。以持水度表示。在重力影响下岩石空隙保持的水量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就是持水度

——给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

——透水性: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 (分为三类:透水岩石;半透水岩石;不透水岩石)

6、土壤圈(名词解释,填空,选择) 1) 土壤含义(重要):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肥力的薄的疏松物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2) 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 四大肥力(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3) 土壤形态(重要):指土壤与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度等。 1. 颜色

2. 质地:指土壤组合特征;

3. 结构:指土壤颗粒胶结情况,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枝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4. 松紧度:疏松和紧实程度; 5. 孔隙:颗粒之间的空间;

W 1W 径流总量;F 流域面积;

R =⨯ 1/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

F 1000

6. 干湿度:水分含量情况;

7. 新生体:指土壤发育过程中物质重新淋溶定积和聚积的产物; 8. 侵入体: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 土壤剖面(重要):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由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有机层(O ) 腐殖质层(A ) 淋溶层 (

E) 淀积层(

B )

母质层(C ) 母岩层(R )——————一般从A 开始

土壤成分:土壤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7.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 生态系统平衡?组成?

生态系统的平衡: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与协调,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明显变化,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大致相等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佳协调关系。,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 ——四类成分

1. 非生物成分 包括太阳辐射能、H2O 、CO2、O2、各种无机盐类和蛋白质、脂肪、糖类、腐殖质等有机质。

2. 生产者 绿色植物蓝藻和为数不多的光和细菌与化能合成细菌。 3. 消费者 包括各类动物 ,分类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4. 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看看):光气温对生物的影响 光。。。光的波长对植物生态作用最明显。如花朵艳丽多彩与紫外光较丰富有关。 光照强度及其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如晨昏性动物,蝙蝠。 日照长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温度适应范围 温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影响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什么是地带性分异规律

第三节 自然区划:

补充; ;;

1,地貌的成因,,,,构造运动 气候因素(高寒,冰川冰缘作用为主

温湿 流水作用为主 干旱 风,间歇性洪流为主) 岩性 生物 人类活动

2,洋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对降水影响,海雾现象(空气+寒流)降水(空气+暖流)

气温随海拔升高降低

高大的山体阻碍气流运行,不利于寒潮或热浪推进,使山地两

侧温度悬殊

迎风坡上,降水随海拔升高时先增后减

3,潮汐,,,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成为潮汐 4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

流动,这就是潮流

5,成土因素学说,,,母质因素

气候因素

生物 地形 时间

绪论部分:

①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分支②自然地理学的任务(其中有一简答题) 地理学的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 部的地球表层。

学科分支:①综合自然地理学②部门地理学:气候学 地貌学 土壤地理学 地植物学 动物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③动态过程, 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

④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⑤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⑥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一、地球章节

天体的分类: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星际物质。

星系大小分类:恒星——星系——星系群——星系团——总星系

月球表面形态(月球环形山,月海,陆) :月球表面是有裸露的岩石和疏松的尘土共同构成荒凉死寂的外貌,表面也有山脉、丘陵、平原和洼地,由火山作用和陨石冲击形成的环形山分布尤为广泛,数量惊人。月球表面上比较阴暗的部分叫做月海(可见半球大约有十个),比较明亮的部分是月陆。

几个概念(参考了解不需要背)

恒星月: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所需时间:27天7小时43分 塑望月:月心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的时间称为塑望月,29天12小时44分。 交点月:月心两次通过黄道与白道两交点之一成为交点月:27天5小时0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意义(有一简答题,侧重其意义)

地球形状: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大地测量学中所说的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精密测量告诉我们,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一个两级比较扁平,赤道部分相对突出的椭球体。

地球形状意义:①日地距离适中,可认为投射到地球的太阳光线为平行光线,当光线照射到地球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同。②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大小(由于都是数字,应该不会考):赤道,极半径,总面积,总体积,总质量。大小分别为:6378140m ,6356755m ,5.1×108km2,10 820×108km3,

5.98×1027g 。

地球大小意义:①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的大气圈。②没有现在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江河,湖泊,没有风,没有生命。

地球运动(主要考虑地球自转,公转)(综合题,较重要,其中的恒星年和回归年有一名词解释)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周期,叫做一日。 方向(在图上应该是判断方向):自西向东(符合右手定则:右手拇指指向北极,则四指环绕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周期:①恒星日:如果去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②太阳日:如果去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的连线所需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角速度w=15°/h;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地球自转速度有变化:①长期变化(主要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表现为速度减慢)②季节变化(气团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③不规则变化。

注:地轴进动:以黄赤交角为角半径绕黄轴自东向西的旋转运动。

意义:①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②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③是所有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南半球则向左偏。④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⑤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产生潮汐,地球自转产生与之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形成摩擦阻力,是地球一昼夜40000年延长一秒,对地球长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⑥地球整体自传运动,对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海水,大气)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洋流等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补充: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

D =2v w sinA v 为运动物体的速度;w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A 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特点:只影响运动物体的方向,而不影响其速率。

影响:对其团,洋流,流水的运动方向有明显的影响。

地球公转: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

太阳的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黄赤交角,为23°27′。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为春分点和秋分点 。

方向:自西向东。1月初(约1月3号)通过近日点,七月初(约7月4号)通过远日点,近日点每年东旋11°。

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周期:恒星年和回归年(有一名词解释)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与地球轨道的交点称为恒星年; 一恒星年=365天6时9分9.5秒。

回归年: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平均时间称为回归年。

一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四季的更替:由于地轴的倾斜方向固定不变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光只能直射到地球上南纬23°27`和北纬23°27`之间的地方,由于地球公转,太阳光线在其直射范围内做周期性变化所以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太阳高度角(关于它的应该是重点):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H ;H 的纬度分布;H 的季节变化;

H 的纬度分布:①二分日,H 有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②夏至日:H 由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③冬至日:H 由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昼夜交替,长短是有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影响。

晨昏线,晨昏判断(应该是重点)

参考:

二、大气圈与气候系统(相当重要,1个简答题,3个名词解释)

1、大气热能(太阳常数——名词解释)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 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大气热能主要由三个方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上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

1)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S0)即1367W/平方米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可照时数。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过程:①大气吸收②大气的散射和反射

反射作用最主要,其次是散射,吸收作用最小,他们共同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了约一半。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两方面: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太阳总辐射有日变化、年变化和纬度变化。

::地面对太阳辐射(指到达地面的那一部分)的反射:反射占总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性质(水面、陆面),地面状态(粗滑,干湿))陆面反射率约10—30%,洁白的新雪反射率可达90—95%;水面反射率平均约10%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与放射辐射而增温,夜晚没有太阳,地面因辐射而降温。

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而使本身温度升高再以长波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8.4—12㎛的部分可以穿过大气层逃逸到宇宙空间,称此波段为“大气窗”)

::大气的能量来源一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二是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主要来源)。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小取决于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天状况。

3)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几乎全部为地面所吸收,这对地面因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所以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或温室效应。

大气保温效应:四个方面

①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②对地面的辐射吸收 ③潜热输送 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交替进行。④感热输送 陆面,水面,低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有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当地表温度高于低层大气,将出现指向大气的感热输送,反之相反。感热交换结果总是由地表向大气输送能量。

4)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图较重要)

2、气温(气温垂直分布,逆温部分必考)

定义: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即空气冷热程度)的数量度量。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指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两小时)和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过程是一条正弦曲线。

日较差(?名词解释):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日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指一年内气温的高低变化,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7月,海洋上多出现在8月;气温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2月。

年较差(?名词解释):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年较差。

(与地理纬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地表性质(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地形(大陆大,海洋小;内陆大,沿海小))

2)气温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重点)

::水平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影响。

::垂直分布

气温直减率:每上升单位距离的气温降低值,称为气温直减率。对流层大气平均r = 0.65 ℃/100m 。(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5°)气温直减率一般夏季和白天大,冬季和夜晚小。

逆温(重点):指对流层内发生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局部反常现象。出现逆温的气层称为逆温层,他的状态稳定,会阻止下层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因此又叫阻挡层。

成因: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融雪逆温

辐射: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形成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层。

平流: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地面或气层之上,其下层受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顺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空气下沉:常发生在山地。山坡上的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影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使能见度变坏,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3)地球上的热量带

从全球范围来看,热量分布总趋势仍然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向高纬呈带状分布。10°S-10°N 赤道带 10°-25°热带 25°-35° 亚热带

35°-55° 中纬度带 55°-极圈 亚极地带 极圈内 极地带

3、大气水分和降水

1)大气湿度(表示方法!!比较重要)

::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概念: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散布到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度。 表示方法: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气温高相对湿度小,气温低相对湿度大。因为气温增高时,饱和水汽压增大比水汽压增大要快得多,气温降低时相反。因此,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清晨气温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时。(沿海地区相反,沿海地区白天盛行海风,水汽含量较多,故最大值出现在午后,晚间盛行陆风,水汽含量明显减少最小值出现在日出之前)

年变化: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季风气候区相反, 夏季大冬季小,因为夏季风来自海洋,而冬季风来自大陆。

::空间分布——取决于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

2)蒸发和凝结

::什么是潜热?水相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这种能量称为潜热 ::蒸发面上出现蒸发还是凝结取决于实际水汽压e 与饱和水汽压E 的关系。当eE,则出现凝结。

::凝结条件 空气中的水的凝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空气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途径:增加空气中的含水量;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之达到露点)②要有凝结核(只具有吸湿性,可作为水汽凝结的核心微粒)

大气降温过程:①绝热冷却②辐射冷却③平流冷却④混合冷却

3)水汽凝结现象

::地表的凝结现象——霜与露;雾凇与雨凇

::大气中的凝结现象——雾(低空近地面层水汽凝结现象),云(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

云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分;足够的凝结核;要有使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冷却过程,特别是要有使空气上升运动引起的绝热冷却过程。

4)大气降水(降水的形成,冷暖型人工降水必考)

什么是降水?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

基本条件: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至于被蒸发掉。

降水的形成,必须经历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

::云滴增长主要有两个过程

①云滴凝结(凝华)增长

过冷水滴蒸发→冰晶凝华增长;小水滴蒸发→大水滴凝结增长;暖水滴蒸发→冷水滴凝结增长。(冰水云滴共存作用最重要——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在温度相同条件下,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

冰晶效应是冷云云滴增长的主要过程;而小(暖)水滴蒸发变小、大(冷)水滴凝结增大却是暖云云滴增长的主要方式。

水面饱和水汽压, 水滴不断蒸发变小,而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

②云滴冲并增长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滴相碰合并而增大的过程。下降时,大水滴追上 小水滴;上升时,小水滴追上大水滴,都会发生碰并,使云滴迅速增大。 在云滴增长过程中,上述两种过程共同作用,初期以凝结(凝华)增长 为主,后期则以碰并增长为主,尤其在低纬度地区的暖云降水,碰并增长 更为重要。

::人工降水(!!!重点)

◆冷云催化:

人工增加冰晶,产生冰晶效应。 AgI HgCl

方法:① +干冰(降温→自生冰晶);

② +人工冰核(碘化银、氯化汞等);

◆暖云催化:

提供大水滴,促进凝结、碰并增长。

方法:+氯化钠、氯化钾等吸湿性物质

4、大气运动

1)大气的水平运动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四种力

气压梯度力G (原动力);地转偏向力A (改变方向);惯性离心力C (改变方向); 摩擦力(减速、改变方向)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空气的垂直运动称为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形式以水平运动最为广泛和持久。

::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①地转风(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又,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称为白贝罗风压定律)②梯度风③热成风

2)大气环流(全球环流,季风环流 局地环流

定义: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1,全球环流

全球7个纬向气压带①赤道低压带;②极地高压带;③副热带高压带;④副极地低压带————南北半球分布对称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行星风系:行星风系是指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等的影响,全球性的低层盛行风带。

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①信风带②盛行西风带③极地东风带

::经向三圈环流:地球不停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 地转偏向力便随之 发生作用。在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下, 南北半球分别形 成三圈环流

2季风环流:

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是由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冬季风。

3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热岛风,焚风画图):由于局部环境的影响,如地表受热的不均、地形的起伏以及人类的活动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运动,称为局地环流

分类:海陆风,山谷风,高原风,热岛风,焚风。

焚风:当流经山地的湿润气流受到山地阻挡时,被迫沿坡绝热爬升,这时按照干绝热递减率降温。当达到水汽凝结高度时,形成云,此后按照湿绝热递减率降温,逐渐形成降水,空气继续沿坡上升,降水也不断发生。当越过山顶以后,空气沿坡下沉增温,水汽含量大为减少,按照干绝热递减率下沉压缩升温。由于干绝热温度变化率比湿绝热温度变化率大。过山后的空气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空气的温度要高得多,湿度也小得多,形成了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既热且干的风,称为焚风

焚风效应 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的现象

有利的方面:1、初春促使积雪消融。2、夏末促使粮食和水果早熟。

不利的方面:强大的焚风易造成北方小麦空瘪粒现象,在林区易造成森林火灾

5、主要天气系统(参见天气系统总结)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

6、

7、气候的形成

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首先是概念的不同(天气:一个地区大气中的风雨雷电、冷热阴晴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的综合状况。);其次是时间尺度不同;稳定性不同。

气候的组成:大气圈;海洋;冰雪;陆地面;生物圈;

三、海洋和陆地水

1、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水循环的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

::水循环的原理:①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规律;②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③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同时通过无数条路线实现循环和相变;④从全球看,水循环是个闭合系统,但从局部地区看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⑤地球上的水在循环过程中,总携带着一些物质一起运动,不过这些物质并不像水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因此通常讲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的循环,简称水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简答)①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而且在循环过程中渗入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②地球上的水循环是巨大约物质和能量流动,是具有全球意义的能量传输过程。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到缓解。③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⑤由于存在水循环,水才能周而复始地被重新利用,成为可再生资源 ::水平衡:根据质量守衡规律,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在任何一时段内,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水平衡规律:(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2、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又叫大洋环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由于因洋流在大范围水域常构成圆环状,故又称环流。 ::洋流分类:按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温度:暖流,寒流 ::洋流的意义(?简答题)①巨大的大洋洋流系统可以促进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②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世界渔场的地理分布都有显著的影响。③洋流对海洋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④陆地上的许多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海洋,洋流又把污染物携带到更加广阔的海洋中,从而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

5、河流(!! 水情要素——较重要) ::水情要素

①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②流速: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等流速公式(薛齐公式) 计算某一时段的平均流速:V=C(RI)1/2

R :水力半径,为过水断面面积与水浸部分弧长之比;I :河流纵比降; C :待定系数

③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计算式为:Q=Av;A 为断面积,v 为平均流速 ::河川径流

径流:指大气降水到达陆地后,除了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下,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河川径流:指从地表和地下汇入河川后,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

径流计算单位(!!重点):①流量Q ②径流总量W 在一特定时间内通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 ③径流深度(R )指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即把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单位为 mm 计算公式:

④径流模数(m ):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单位为dm3 / (s · km2 ) ⑤模比系数:指某一时段径流值(mi ,Qi ,Ri 等),与同期的多年平均径流值(m0,Q0,R0等)之比。⑥径流系数( а )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 ::地下水(岩石的水理性质——持水性(较重要))

——岩石的水理性质有 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

——容水性:容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 为岩石的容水度。

——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 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持水性。以持水度表示。在重力影响下岩石空隙保持的水量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就是持水度

——给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

——透水性: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 (分为三类:透水岩石;半透水岩石;不透水岩石)

6、土壤圈(名词解释,填空,选择) 1) 土壤含义(重要):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肥力的薄的疏松物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2) 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 四大肥力(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3) 土壤形态(重要):指土壤与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度等。 1. 颜色

2. 质地:指土壤组合特征;

3. 结构:指土壤颗粒胶结情况,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枝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4. 松紧度:疏松和紧实程度; 5. 孔隙:颗粒之间的空间;

W 1W 径流总量;F 流域面积;

R =⨯ 1/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

F 1000

6. 干湿度:水分含量情况;

7. 新生体:指土壤发育过程中物质重新淋溶定积和聚积的产物; 8. 侵入体: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 土壤剖面(重要):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由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有机层(O ) 腐殖质层(A ) 淋溶层 (

E) 淀积层(

B )

母质层(C ) 母岩层(R )——————一般从A 开始

土壤成分:土壤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7.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 生态系统平衡?组成?

生态系统的平衡: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与协调,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明显变化,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大致相等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佳协调关系。,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 ——四类成分

1. 非生物成分 包括太阳辐射能、H2O 、CO2、O2、各种无机盐类和蛋白质、脂肪、糖类、腐殖质等有机质。

2. 生产者 绿色植物蓝藻和为数不多的光和细菌与化能合成细菌。 3. 消费者 包括各类动物 ,分类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4. 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看看):光气温对生物的影响 光。。。光的波长对植物生态作用最明显。如花朵艳丽多彩与紫外光较丰富有关。 光照强度及其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如晨昏性动物,蝙蝠。 日照长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温度适应范围 温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影响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什么是地带性分异规律

第三节 自然区划:

补充; ;;

1,地貌的成因,,,,构造运动 气候因素(高寒,冰川冰缘作用为主

温湿 流水作用为主 干旱 风,间歇性洪流为主) 岩性 生物 人类活动

2,洋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对降水影响,海雾现象(空气+寒流)降水(空气+暖流)

气温随海拔升高降低

高大的山体阻碍气流运行,不利于寒潮或热浪推进,使山地两

侧温度悬殊

迎风坡上,降水随海拔升高时先增后减

3,潮汐,,,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成为潮汐 4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

流动,这就是潮流

5,成土因素学说,,,母质因素

气候因素

生物 地形 时间


相关内容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报送资助项目2005年度进展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的通知 浙科金办发[2005]007号 各项目依托单位: 根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有关管理规定,现将报送资助项目2005年度进展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特别注意事项: 1.项目负责人应详尽填写研究工 ...

  • 权威[道家智慧与现代社会]期末考题及答案
  • [由于文件小了不能上传,所以--]理解并解释1.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根据课件总结,无确定答案]意思:坚持以无私的心态,反而成就了个人.事物的表象与内涵有时并不一致.广为施与反而更加富足.人们的行为应该顺乎自然,不要刻意追求.2.景无情不活.[同上]意思是:美丽的景物若没有人的情感融入,就不会显得 ...

  • 教案自然灾害与防治1.1初识自然灾害
  • 第一单元 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 第一节 初识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1.认识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2.掌握自然灾害的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方面:结合实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学会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会辩证的认识自然的力量. [教学重点] 1. ...

  • 高三地理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一.课标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 ...

  •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网络交互式教学设计
  •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网络交互式教学设计 杨京举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 244100)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教师在教学时还应适当兼顾对模块的总结.生物多 ...

  • 2014-2015综合实践课教案
  • 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乔 集 六 庄 小 学 高 文 栋 2014-----2015 第一课时 保护眼睛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情感态度与价 ...

  • 经济地理学 第二版 李小建 复习要点总结(完整)
  •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答: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一)史志描述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 (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海经>.<禹贡>.<地理学>等(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 ...

  • [拣麦穗]教案
  • <拣麦穗>学案 东埔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作品结构,把握细节描写,体会其所表达的真挚情感:②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作品语言,欣赏其巧妙的写作手法,学会运用对比.衬托.象征.铺垫等手法,表情达意. 3.情感态度价值:体会作品蕴 ...

  • 20.故宫
  •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作者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行文,清晰有序地介绍了被誉为"人类的遗产,中国的骄傲"的北京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自然 ...

  • 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 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1.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2.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从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