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林场森林植被恢复项目

新疆*****山区林场

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

实施方案

(送审稿)

*****勘察设计所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项目名称 ........................................................... 1

1.2项目建设单位 ....................................................... 1

1.3项目主管单位 ....................................................... 1

1.4项目性质 ........................................................... 1

1.5项目区范围 ......................................................... 1

1.6项目建设规模 ....................................................... 1

1.7项目建设期限 ....................................................... 1

1.8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2

1.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 2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 3

2.1自然地理情况 ....................................................... 3

2.2社会经济情况 ....................................................... 7

2.3森林资源情况 ....................................................... 7

2.4历年来营造林建设情况 ............................................... 9

2.5营造林建设成就与问题 ............................................... 9

第二章 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 10

2.1设计原则 .......................................................... 10

2.2设计依据 .......................................................... 10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布局 ................................................. 12

3.1建设规模 .......................................................... 12

3.2建设布局 .......................................................... 12

第四章 生物治理工程 .................................................. 13

4.1人工造林设计 ...................................................... 13

4.2 封山育林设计 .................................................... 19

第五章 非生物治理工程 ................................................. 24

5.1河道治理工程 ...................................................... 24

5.2泥石流治理工程 .................................................... 25

第六章 监测体系建设 ................................................... 27

6.1建设监测体系 ...................................................... 27

6.2监测站建设标准 .................................................... 28

6.3监测内容 .......................................................... 28

第七章 森林保护设计 .................................................. 29

7.1森林防火设计 ...................................................... 29

7.2森林病虫害防治设计 ................................................ 29

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 31

8.1招标依据及原则 .................................................... 31

8.2招投标方案 ........................................................ 32

第九章 项目管理 ...................................................... 33

9.1管理形式 .......................................................... 33

9.2管理机构 .......................................................... 33

9.3项目管理 .......................................................... 34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6

10.1投资估算依据 ..................................................... 36

10.2投资估算 ......................................................... 36

10.3资金筹措 ......................................................... 39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 40

11.1生态效益 ......................................................... 40

11.2社会效益 ......................................................... 41

11.3经济效益 ......................................................... 42

11.4效益综合评价 ..................................................... 43

附表:

1、*****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2、*****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3、*****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分年度建设任务明细表

3-1、各林场人工造林工程分年度建设任务表

3-2、各林场封山育林工程分年度建设任务表

3-3、非生物治理工程及检查体系分年度建设任务表

4、*****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4-1、各林场人工造林工程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4-2、各林场封山育林工程分年度投资估算汇总表

4-3、各林场非生物治理工程及监测体系建设分年度投资汇总表

附图:1、新疆*****山区*****、*****、*****、*****林场位臵图

2、*****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3、*****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4、*****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5、*****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6、*****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2年人工造林区域布局图

7、*****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2年封山育林区域布局图

8、*****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人工造林区域布局图

9、*****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封山育林区域布局图

10、*****林场非生物治理工程区域布局图

11、*****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人工造林区域布局图

12、*****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封山育林区域布局图

13、*****林场非生物治理工程区域布局图

14、封山育林围栏示意图

15、河道疏浚与岸坡治理典型设计图

16、河道裁弯取直典型设计图

17、典型山体护坡挡土墙设计图

18、重力式挡土墙剖面图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

新疆*****山区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

1.2项目建设单位

新疆*****山区林场管理站

1.3项目主管单位

博州林业局

1.4项目性质

新建

1.5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选择在*****管理站辖区的*****林场、*****林场、*****林场、*****林场。

1.6项目建设规模

生物治理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4676.48hm2,人工造林353.77hm2。非生物治理工程包括修建铅丝笼导流堤45km,道路挡土墙1.2km。

1.7项目建设期限

工程建设期为5年,即2011—2015年。

1.8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包括生物治理工程和非生物治理工程两部分:

生物治理工程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监测体系建设三项,其中人工造林353.77hm2,配套机械围栏、灌溉和输水渠道建设;封山育林14676.48hm2,配套护林站、交通工具、调查通讯设备;建设县级监测站1处,配备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设备、交通工具等。

非生物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治理修建铅丝笼导流堤45km,建设工程量34000 m3;泥石流治理工程山体边坡处理修建道路挡土墙4处,处理长度共计1.2km,浆砌石2550m3。

1.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为公益性建设项目,按事权划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306.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845万元,占总投资80%;自筹资金1461.44万元,占总投资20%。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情况

2.1.1地理位臵

*****林场位于**市以南,东与*****林场毗邻,西与*****林场相接,南与蒙马拉、伊宁、霍城林场相连,北以森林分布下线的低山丘陵为界。地理位臵东径80°45'—82°30',北纬44°14'—44°32',东西长约123km,南北宽约28km。

*****林场属北天山中的别珍套山。其地理坐标东径80°45′—81°32′,北纬44°39′—44°56′。林场跨两个行政区域(温泉县与**市),其四邻:北面为低山丘陵,及前山平原农牧区,南邻高山湖泊—赛里木湖,西面接别珍套山。

*****林场就处于*****县的南部山区,位于天山山脉中西部交叉地段的北坡,其地理坐标东径81°46′—83°32′,北纬44°02′—44°28′。林场东与*****林场交界,西与乌苏市交界,南与伊宁、尼勒克林场相连,北面为低山丘陵,及前山平原农牧区。

*****林场位于**市北部,地处天山北麓西北段。北以阿拉套山山脊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接温泉县的玉什布拉克,东至**市的喀拉达坂,南以温泉的查干屯格乡、哈日布呼镇和**市小营盘镇境内的山下平原区为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81°21′—82°20′,北纬45°07′—45°19′之间,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0km。

2.1.2地形地貌

*****林场处于天山支脉婆罗克努尔山西段,属于山中部地貌区。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山势陡峭,地形复杂,最高海拔3450m,最低海拔800m。在森林集中分布区,侵蚀地貌相当发育,以河谷侵蚀为主,水蚀、剥蚀并存。在赛里木湖附近山势平缓,切割轻微,相对高度在400m~500m的区域为残积,堆积物覆盖,而在库色木契克河流两岸,河谷切割较深,山坡陡险,基岩外露,形成“V”型谷地。阳坡土层薄,时有岩石裸露,阴坡土壤较肥沃,适于林木生长。

*****林场西高东低,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地势起伏不大,坡度一般为26~35‰之间。别珍套山山脉主峰在国境界线外,在*****林场内暗渐特格希峰,海拔高3562m。林区森林分布一般在海拔1700m~2700m之间,由于整个林区高山部分终年受到冰雪水侵蚀,大部分岩石裸露形成陡壁尖峰,而低山部分则受到强烈干旱风吹蚀,多见槽等明显风蚀痕迹。

*****林场位于*****县境内天山山脉中西部交叉地段的北坡,场区缺乏前山带,只有古老的岩石组成的山地,基岩大面积裸露,山地陡峭,起伏较大,林区内坡度陡急,以30°~40°最为常见,坡向以北坡居多,林区海拔一般为1200m~3500m,最高海拔山峰为4356m。

*****林场山地海拔大多在2000m以上,中低山山体散落,坡降平缓,地势北高南低,山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最低海拔900m,最高为3855m。

2.1.3土壤

*****、*****、*****、*****林场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臵,随着海拔的升高变化,山地生物、气候条件以及水热条件变化较大,形成了异常明显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着常年积雪区域内的高原原始石质残积物、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因受水热条件的制约,不同区域的土壤在淋沐溶和粘化作用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异差。由上至下分布如下:永恒雪线—高山漠土(3200m以上)—亚高山草旬土(2750~3200m)—山地草甸森林土(2700~2750m)—山地淋溶灰褐色土(2350~2700m)—山地典型灰褐色土(1750~2350m)—山地碳酸盐灰褐土(1450~1750m)—山地栗钙土(1450m以下)。土壤主要成土母质为:残积物、堆积物、坡积物和冲积物。林场境内土壤主要分为两个土壤亚类,一是普通森林灰褐土,主要分布在北坡有林地上,面积最大;二是生草灰褐土,分布在北坡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疏林地上。

2.1.4水文

*****林场内主要河流为库色木契克河,由50多条溪流汇集而成。库色木契克河总长度约107km,流域总面积1820km2,年径流量达1.384×108m3。与林场相连的赛里木湖,为新疆较大的内陆湖之一,总水量为210×108m3,是著名的高山湖泊。

*****林场境内有八条不同流量的河流,其中沃托格赛尔河是林区内最长的一条常年流水河系,该河年径流量0.9×108m3,全长101km,流域面积225km2。发源于界外西端雪山,东西流向通过林区,注入博尔塔拉河,最后流入艾比湖,对下游区的农业灌溉及农牧区生

产、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林场内河流、湖泊、山溪和泉流分布较多,*****县境内的*****河、大海沿子河、阿恰勒河、托托河以及胡斯台沟、百棵树沟等9条山溪水均发源于*****林场林区,是*****县农业灌溉用地表水的主要水源。林区还分布有查干淖尔、哈尔淖尔、迭兰淖尔、闹尔淖尔等湖泊。

*****林场境内分布有4条主要的河流,分别为哈拉吐鲁克河、阿尔夏提河、保尔德苏河和阿勒坦特布什河等,是当地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其中哈拉吐鲁克河是林区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该河年均径流量1.29×108m3,全长54km,流域面积183km2。

2.1.5气候

*****管理站所辖的*****、*****、*****、*****林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炎热而短促,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较迅速。具有年日温差变化大,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大风日数较多等特点。历年光照2800—3100h,日照率66.7%。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9~137.4kcal/cm2。历年平均气温5-6℃,7月最热, 1月最冷,极端最高温度39.5℃,极端最低温度-36.2℃,>10℃年积温3000℃,>5℃的年积温3400℃。历年无霜期149—183d,初霜在9月底至10月初,终霜日在4月中旬。历年降水180mm左右,主要集中在4~8月份,5~7月份的降水占全年的5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相对变率26~30%,最大达60~80%。蒸发量历年平均1500mm以上,冬季积雪厚度20~30cm之间。常年风速2.3m/s,4~9月常有8

级大风。

2.2社会经济情况

*****隶属于博州林管站、农牧局、农林局。四个山区林场总人口共865人,其中*****林场372人,*****林场121人,*****林场175人,*****林场197人。四个林场共有在职职工163人。林区内主要民族是哈萨克族,其次为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及营林、护林、多种经营等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交通、通讯条件较差,严重影响着职工的生产、生活。

2.3森林资源情况

2.3.1森林资源

*****林地面积193036.9hm2,其中:有林地59413.3hm2,占30.8%;疏林地4919.7hm2,占2.5%;灌木林地118745.1hm2,占61.5%;宜林地6359hm2,占3.3%。灌丛地2839 hm2,占1.5%;未成林地737.93 hm2,占0.4%;苗圃地23 hm2。详见下表:

表1森 林 资 源 统 计 表

2

2.3.2树种资源

山区林场主要树种有天山云杉(Picea asperata)、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inn.)、密叶杨(Populus talassica Kom.)、苦杨(Populus laurifolia Ledeb.)、天山桦(Betula tianschanica Ruprecht)、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下木有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 Rupr.)、忍冬(Lonicera tatarica L.)、小蘖(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兔儿条(Spiraea hypericifolia L)、天山圆柏(Juniperus semiglobosa)、黒果茶蔗子(Ribes odoratum)、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 (Amm.) Lam.)、红柳(Tamarix leptostachys Bge.)、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蔷薇(Rosa centifolia Linn.)、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栒子(Cotoneaster rubens W. W. Smith)、木蓼(Actinidia kolomikta)、白柳(Salix alba L.)等。

2.3.3野生动物及药用植物资源

山区林场主要野生动物有雪豹、北山羊、盘羊、猞猁、马鹿、雪鸡、兔狲、紫貂、雪兔、白肩雕、玉带海雕、胡兀鹫、金雕、黑鹳、灰鹤、天鹅、哦喉羚、野猪、熊、松鼠、狐狸、狼、雪鸡、秃鸡、野兔、崖鸡、野鸭、早獭及高山无鳞鱼等。珍稀野生动物有3纲10目17科3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35种、自治区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有贝母、甘草、党参、麻黄、紫草、苍耳、车前子、兔丝子、蔓陀罗、肉苁蓉、琐阳等各类植物资源有10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2种。

2.4历年来营造林建设情况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狠抓保护管理、巩固建设成果、提高林分质量、强化生态效能”的工作要求,通力协作,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2004年以来,按照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的有关要求,共完成林业厅下达的重点公益林营造计划任务4687.73hm2,其中*****林场完成413.33hm2;*****林场完成116.67hm2;*****林场完成4157.73hm2;*****林场2004、2005年2年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06.6hm2。

在建设中山区林场能够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能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在建设资金使用上能够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资金。

2.5营造林建设成就与问题

2004年区划界定公益林以来,按照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保护管理的有关要求,山区林场设立多个管护所,把管辖区的管护责任,以合同书、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了山头地块,进一步明确了管护责任和工作任务,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管理。修建森林管护站10处,管护站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

有以上成就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给生态公益林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2、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在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3、公益林均靠近牧区,林牧矛盾十分突出。

第二章 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2.1设计原则

2.1.1坚持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2.1.2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谷地森林破坏严重、减少趋势快、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大和相对易于实施工程的区域,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

2.1.3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循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乔则乔的原则,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2.1.4 坚持科技为先导、科学治理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1.5 坚持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原则

2.1.6 坚持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

2.2设计依据

2.2.1 《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一)》 GB/T 18337—2001

2.2.2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1999

2.2.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2.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61号

2.2.5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2.2.6 《新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DB65/T2202-2005

2.2.7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2.2.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5/T2519—2004

2.2.9 《新疆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DB65/T2521-2005

2.2.10 《博州山区云杉人工更新造林技术细则》

2.2.11 自治区林业厅《关于组织编制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林计字„2010‟438号

2.2.12《新疆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布局

3.1建设规模

到2015年,生物治理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4676.48hm2,人工造林353.77hm2。

非生物治理工程为修建完成导流堤45km、档土墙1.2km。*****林场境内的哈拉吐鲁克苏河修建导流堤30km,山体边坡处理修建挡土墙4处,处理长度共计1.2km。*****林场库色木契克河修建导流堤15km,其中河道弯曲段治理1处,长度0.2km。

表2:生物治理工程建设规模统计表

23.2建设布局

生物治理工程分为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具体布局为:在中高山区河谷两侧第一层山脊两侧的阴坡、半阴坡及林缘以下150m范围内的宜林地中实施人工造林;在森林资源清查和现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具备封育条件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修建围栏进行封育。非生物治理工程安排在*****林场境内的哈拉吐鲁克苏河、*****林场内的库色木契克河两侧。

工程具体建设小班地块详见附表1、2。

工程具体建设布局情况详见附图。

第四章 生物治理工程

4.1人工造林设计

人工造林是以人工整地、植苗的方式在林缘下150m内和宜林地内进行造林,并通过后期抚育及管护保证苗木成活率及造林面积保存率,从而增加山区林场人工造林地面积,提高幼林比重,促进后备资源的培育措施。

4.1.1造林地选择

造林区域选择在中高山区河谷两侧第一层山脊两侧的阴坡、半阴坡及林缘150m范围内的宜林地林下空地中实施人工造林,中高山治理区(海拔1600~3000m),中低山治理区(海拔1000~1600m),造林总面积353.77hm2。其中:中高山区人工造林面积303.77hm2,中低山区人工造林面积50hm2。

*****林场造林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9个林班21个小班,合计169.77hm2。*****林场造林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6个林班15个小班,合计50hm2。*****林场造林作业区选择在冬都精经营区,共8个林班17个小班,合计134hm2。

详见附表1: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4.1.2立地条件

工程区共有四种立地类型。即中山带下段平缓陡坡中厚层土立地类型、低中山带阴坡平缓斜陡坡中厚层土立地类型、谷地坡麓立地类型、河滩阶地立地类型。

4.1.3林种、树种的确定

4.1.3.1 林种确定

根据工程区自然灾害特点、防护作用、森林主要功能的需要,确

定林种为水源涵养林。

4.1.3.2 树种选择

根据各造林区立地条件及各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选择树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用乡土树种,所选树种必须对工程区造林小班立地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需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不会对造林区域的生物群落产生干扰。结合工程区历年人工造林成果,确定造林树种。中高山区造林选择云杉,中低山区造林选择俄罗斯大果沙棘。

天山云杉(Picea screnk iana var. tianschanica) 是新疆天山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天山云杉寿命长,生长旺盛,速生期长,树体高大,干形端直,立材率高达70%左右,树冠小,枝细叶茂,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容量较大。自然更新的云杉,10—15年生以前生长较慢,总高43—138cm,20—25年后进入速生阶段,年生长高达48—81cm,最高达1m以上,速生期延续80—10O年,径生长旺盛期持续至18O一25O年不等,之后进入衰老阶段。在天山中部林区, 天然分布在海拔1500~2700m, 其最适宜的生长区海拔在2000m左右。新疆境内的天山云杉林资源,占全疆山地森林总资源62%左右,占天山林区总资源95%以上,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士、保护山区牧业基地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又名醋柳、酸刺、黑刺、酸不溜等,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 L.),是一种生长能力很强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的生长能力很强,耐干寒贫瘠、耐水湿盐碱,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大果沙棘在我国北纬42°以北适宜种植,适应极端最低温度可达-50°C,年降水量500mm以上,土壤选择沙壤土,PH值6.5-7最为适宜。大果沙棘一

般树高2-3m,属于雌雄异株植物,花芽在枝条上互生排列,一个叶腋只着生一个花芽,风媒传粉。大果沙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浆果植物。它的营养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和生理功能,超过许多水果、蔬菜及其他植物,可以称它为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之一。

4.1.4造林技术措施

4.1.4.1 整地

整地方式要根据选择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采用的灌溉方式来确定。

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主要是靠天然降水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cm,穴状整地为圆形,穴口径50-60cm。

林缘以下中低山区,降水量较小,需修建渠道引水进行灌溉的造林小区,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地形、水源供应情况等确定整地方式,为将工程造林整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化降到最低,本项目中低山区人工造林整地方式全部选择局部水平沟整地。沿等高线开沟,沟上口宽80-90cm,沟底宽30cm,沟深40-50cm。

整地时要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处臵,同时将土中的砾石、草根杂物等清理干净,土质不好时,须更换土壤,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原土。

4.1.4.2 造林方式和季节

根据造林区立地条件,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采用大苗植苗造林,挖鱼鳞坑定植。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采用挖水平沟沟植造林。造林季节根据天山北坡气候条件和造林树种特性,采用春秋两季造林,以春季为主,土壤解冻后至树液流动前(4月底)栽植。

4.1.4.3 栽植与配臵方式

1、中高山区种植区配臵方式

营造云杉纯林,株行距2m×3m,单位面积需苗量为2000株/hm2。栽植前一周在整理好的鱼鳞坑内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30×30×40cm,挖穴时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处臵。必须注意在苗木移植前在苗木的南侧做标记,以便栽植时按原方位人坑,可以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夏季日灼(原阴面树皮)和冬季冻伤(原阳面干皮),缩短适应期。

栽植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栽植,深浅适宜,苗木地径要低于穴面1-2cm。扶正、踩实、不窝根、不漏根,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为防止水分蒸发,要在穴面上撒一层表层虚土。

2、林缘以下中低山区造林配臵方式

林缘以下中低山区,造林树种选择俄罗斯大果沙棘,在已经整理好的水平沟底部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40×40×50cm,株行距2m×3m,单位面积需苗量为2000株/hm2。

栽植时要保持苗干竖直,苗木根系伸展充分舒展,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4.1.4.4 抚育管理

1、灌溉:

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种植区降水量在400mm左右无需灌溉。林缘以下中低山区种植大果沙棘的造林小班采取水平沟沟灌,修建引水渠系进行灌溉。全年平均灌溉3次,灌水定额为1500 m3/hm2·次,灌量为4500m3/hm2·年。

2、松土和除草保墒

每年对定植穴内进行松土和除草,松土能够有效保持土壤墒情,

提高土温,增加土壤透气性,利于根系生长。除草能有效减少杂草与目的树种争水、争肥、争阳光,影响树木生长。松土除草总次数为7次,既造林当年1次,次年及第三年分别2次,第四年、第五年分别1次。

3、病虫鼠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科学防控、促进健康”的方针,本项目建设要加强对苗木的检疫和检查,防止病原物进入林区,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对于已发生的森林病虫鼠害需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提倡病虫害综合治理,作到有虫不成灾,有病不成灾。对林木进行病虫鼠害监测。一旦发现,应及早防治,使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点。

在春季和深秋时期,及时使用BT生物乳剂、防啃剂、投放诱饵溴鼠灵等药剂防治鼠害。

4.1.5 苗木组织设计

4.1.5.1 苗木的选择标准

工程的实施必须选择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发病率,增加生长量的必须条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苗木的引进上,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灾害性病虫害进入项目区。本项目所使用的造林树种,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二级以上的种子苗木。使用的种苗应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检验合格,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标准,并附有标签和质量合格证,跨县调运的应具有检疫合格证。

4.1.5.2 苗木规格

云杉选用苗龄3-5年生,Ⅰ、Ⅱ级合格移栽苗,苗高60—80cm。

要求必须为生长旺盛,根系完整,无偏头,断头现象的优质壮苗。

大果沙棘选用苗龄1-0年生,Ⅰ、Ⅱ级合格播种苗,苗高60—80cm,要求根系完整,生长旺盛。

苗木在作业中要尽可能做到随起、随选、随运、随栽。

4.1.5.3 种苗供求平衡分析

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株行距、配臵方式等测算,工程建设共需54万株,其中:云杉61万株,沙棘苗10万株。

目前,*****林场现有苗圃地面积24亩,其中育苗面积12亩,休闲地面积12亩,可出圃云杉苗量30万株,可以满足自身建设苗木所需,同时还可以调剂到*****林场,解决部分苗木需要。对于无法自行解决的31万株云杉,10万株沙棘苗,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可向周边地区林场的国有、集体、个人、苗圃购买。进过市场调查,目前周边地区苗木市场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1.6 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4.1.6.1 设臵围栏

为保证造林区不受牲畜啃食,根据地形,在进入造林区一侧设臵刺丝角钢围栏,围栏具体规格同下封山育林设臵围栏。项目共需设臵围栏长度为21.3km。

4.1.6.2 灌溉设施

本工程人工造林353.77hm2,其中需灌溉造林面积50hm2,全部集中在*****林场项目区,造林小班全部位于沃托格赛尔河两侧,立地类型为河滩阶地立地类型。经计算该河造林用水量相对河流径流量较小,不需规划配水。为减少水利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造林灌溉用水主要采取河道上游引水渠取水的方式解决。经测算,约需修建引水渠道8.5km。

4.1.7建设期及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5年,自2011—2015年完成共计353.77hm2的人工造林。各年度造林计划详见详情见下表:

表3:工程实施进度表

4.2 封山育林设计

4.2.1封山育林地选择

4.2.1.1 选择条件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目的是恢复林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巩固和提高森林生态效能。

按照国家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在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河谷两侧第一层山脊两侧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灌丛地中,对满足封山育林条件的实施封山育林。本次选择封山育林地点的主要条件是有着良好的植被自然恢复所需的自然条件和有着良好的植被恢复所需的种源条件,具体为所在的天山中部中山带以上区域,降水

量>200mm,天然降水能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同时区域内土壤、气候也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封育区分布有多种根蘖能力强的野蔷薇、小蘖等灌木树种,天然乔、灌、草种种源丰富。

4.2.1.2 选择地点

*****林场2011-2012年封育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6个林班15个小班,合计300.46 hm2。

*****林场2011-2015年封育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88个林班,535个小班,合计7707.62 hm2。

*****林场封2011-2015年育作业区选择在克屯那木、冬都精、基布克经营区,共28个林班343个小班,面积合计6668.4 hm2。

详见附表2: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4.2.2封育类型

根据封育区林木和植被分布现状及立地条件和封育主要目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乔木型和灌木型。

地类为疏林地、有林地(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的封育类型为乔木型,面积8031.96 hm2;地类为灌木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的封育类型为灌木型,面积6644.52 hm2。

4.2.3封育方式

由于封育区的立地条件属植被恢复较困难的区域,应采用全封方式。

在封育期,全面禁止放牧、砍柴、割草等不利于植被恢复的任何人为活动。

4.2.4封育年限

根据封育区的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确定封育年限为:乔木型

8年,灌木型5年。

4.2.5封育措施

4.2.5.1 人工巡护

为保证封育效果,在交通路口设卡,必要区域建护林站,配备专职护林员进行巡护,以加强封育区管护,每个护林站配3名护林员。在主要交通路口或人畜活动频繁地段进行定期巡护,监督用火和樵采、放牧等活动,制止破坏山林草植被的现象。共需修建9处护林站,均为砖混结构平房,每处150 m2,其中*****林场修建1处、*****林场修建5处、*****林场修建3处。

为满足管护人员交通和通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配备摩托车27辆:其中*****林场配备3辆、*****林场配备15辆、*****林场配备9辆。

购臵马匹27匹:其中*****林场3匹、*****林场15匹、*****林场9匹。

电台(含太阳能电源)16部;其中*****林场1部、*****林场5部、*****林场10部。

望远镜16个:其中*****林场1个、*****林场5个、*****林场10个。

4.2.5.2 设臵围栏

在沟谷主要交通路口、路边、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机械围栏进行围护。为保证造林区不受牲畜啃食,根据地形,在进入造林区一侧设臵刺丝角钢围栏,挂线桩规格:∠4cm×4cm×200cm角铁,地下埋深0.5m,地面高1.5m。挂线横线6道 (15cm,20cm,25cm,30cm,30cm,30cm),上宽下窄,第1道与第6道主丝为Φ2.8中碳镀锌钢丝,第

2道至第5道主丝为Φ2.5中碳镀锌钢丝,刺丝为Φ2.2镀锌铁丝,刺数为8-10个/ m,纵线30cm。每隔100m,应设臵加强桩,加强桩规格:∠6.3cm×6.3cm×200cm角铁,并设地锚。为减少对围栏对野生动物迁徙等活动的影响,每隔1000m设臵一座钢质网孔双扇门,每扇门宽2.5m,门桩用∠6.3cm×6.3cm×200cm角钢加工制成,长度25m,斜撑入土端焊有一钢板用以减少对土壤的压强,桩基浇灌混凝土。围栏长度为880.6km。

4.2.5.3 人工促进更新

1、疏林地育林

对封育区内乔、灌木有较强天然下种能力,但因灌草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实行人工促进更新。

对封育区内有萌蘖能力的乔、灌木幼树、母树,可根据需要进行平茬或断根复壮,以增强萌蘖能力。

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按封育类型成效要求进行补植或补播。

在封育年限内,根据当地条件,对符合封育目标或价值较高的乔、灌树种,可重点采取除草松土、除蘖、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

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育林

对封育区树木株数少、郁闭度和盖度低、分布不均匀的小班,采取林冠下、林中空地补植补播的人工促进方法育林。

对树种组成单一和结构层次简单的小班,采取点状、团状疏伐的方法透光,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生长,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林分。本项目实施人工促进更新面积为14676.48hm2。

4.2.6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5年,自2011—2015年主要完成*****林场、*****林场、*****林场14676.48 hm2的封山育林。

2011年完成封山育林3329.42hm2,2012年完成封山育林3048.56 hm2,2013年完成封山育林2781.39 hm2,2014年完成封山育林3716.27 hm2,2015年完成封山育林1800.84 hm2。

详见下表:

表4:工程实施进度表

第五章 非生物治理工程

针对*****的现状,将非生物治理工程分为河道治理工程和山体滑坡治理工程两个部分。

5.1河道治理工程

项目区河流年径流量较小,但春季融雪性洪水流量较大,河谷地质构造多样,上游为裸露基岩,抗冲刷能力强。中下游段河床逐渐变宽,形成河漫滩,地质情况为强分化岩层及卵砾石层,两岸岸坡为更新统洪积物:上层为黄土层,厚度为0.5m—2m,下层为砂砾石层夹杂有大孤石。由于部分河段河道弯曲,洪水季节时,洪水对两岸边坡冲刷侵蚀,造成部分河道出现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岸坡坍塌。破坏河谷两侧植被、树木,危及部分道路及林场防护林林班房屋。为有效减少入河泥沙、减少洪水对河流两岸的冲刷和侵蚀,提高河流行洪能力,保护河流两岸和沟谷地林草植被,对出现以上情况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岸坡容易坍塌的河道段,在离岸坡1—3m处做一道导流堤,使河水汇入主河道。考虑到洪水期流量较大,导流堤为重力式,采用铅丝笼内填卵石,卵石粒径>200mm,高度不低于1m。顶宽0.5m,底宽1m。为保证岸坡稳定,避免因降水出现坍塌,应对坡度较大甚至接近垂直的岸坡进行削坡处理,修整后坡度应控制在1:0.75—1:1。实际坡度应根据岸坡土层地质条件确定。对于无法进行削坡处理的岸坡(靠近房屋、棚圈、耕地等),应将河床内砂砾石开挖回填至导流墙与岸坡之间,形成自然坡,同时提高导流堤稳。以

*****林场为例,详见《河道疏浚与岸坡治理典型设计图》。

对于河道弯曲淘刷严重地段,由于河道下层为砂砾石层,因此在河道弯曲段更容易受到水流淘刷而出现岸坡下部蚀空导致整个岸坡的坍塌。若按“S”型岸坡沿线布臵护坡,则工程量巨大,因此在在此种情况下,采用“裁弯取直”的方案是比较合理可行的。将“S”型河道凸岸段开挖出与主河道宽度大致相等的沟槽,从河道弯曲开始段至结束段采用铅丝笼卵石导流堤,与河道左右岸形成顺直的人工河道。将开挖后的土料回填至导流堤背后,或回填至冲刷严重、有塌落危险的路基处。铅丝笼导流堤高度为1.5m,顶宽0.5m。底宽1.5m。卵石粒径>200mm。

典型设计图以*****林场为例。详见附图:河道疏浚与岸坡治理典型设计图、河道裁弯取直典型设计图。

5.2泥石流治理工程

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采取拦挡、支护、排导、引渡、停淤、护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较为重要的区域,本项目主要针对危害林区道路、桥梁、房屋的区域进行治理。

项目区*****林场林区内,沿公路山体岩石多为强分化,裂隙发育良好,部分山体甚至粉化为砂砾石,有大量松散堆积物。出现大的降水之后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进而阻断交通。给牧民及林场职工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如果出现较大方量的滑坡甚至会堵塞河道,对

下游造成严重危害。对容易出现以上灾害的山体,对其进行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情况,山体护坡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地上高度为2m,地下基础埋深0.5m,顶宽0.5m,底宽1.0m。典型设计以*****林场为例。

典型设计详见附图:典型山体护坡挡土墙设计图、重力式挡土墙剖面图

第六章 监测体系建设

为有效掌握和评价项目对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的作用,有必要建立生态功能监测体系,全面掌握该区域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变化。

6.1建设监测体系

依据《新疆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应建立、健全由自治区监测中心、工程区县级监测站(12个)、野外站点组成的三级监测体系。

在谷地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县市设监测站,本项目选取*****林场设臵监测站,监测站坐标(566078 4922536)。

监测站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建立固定监测点,运用“3S”等高新技术,对所在区域内谷地森林植被消长变化、洪水泥石流发生情况、工程建设成效、灾害发生的频度及强度等进行监测,为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每个监测点的仪器设备配臵应以自动化仪器为主,并辅以常规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所有监测数据必须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形成制度化,定期逐级向自治区监测中心上报监测汇总数据。

监测站关系设臵详见下图。

6.2监测站建设标准

在*****林场设臵县级监测站,建筑面积100m2,配备计算机2台,野外数据采集设备10套,全球定位系统(GPS)5台,交通工具1辆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设备。

6.3监测内容

主要监测森林植被消长变化的因子、洪水泥石流发生情况、生态因子等,主要包括:森林面积、蓄积、森林灾害类型和灾害等级、森林健康等级、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生态功能指数、造林成活率、草原面积、质量、河流径流量、洪水及泥石流发生频率等。

第七章 森林保护设计

7.1森林防火设计

森林防火不仅仅局限于火灾的补救,而是从生态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森林防火规划,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地控制火灾,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的安全。预防、扑救森林火灾,对工程区的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通过对历史上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条件、地点、时间、次数、火源等进行统计与分析,预报森林火险。

2、利用气象卫星技术,结合地面人工观测、建立工程区综合林火监测系统,在火险期内对林火实行动态监测。

3、开展防火宣教和联防联治

认真贯彻执行和大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防火期内.加强巡护,与周边牧区订立防火公约,实行联防联治。

4、防火队伍建设

由管护实施单位管护人员及牧区的牧民组成护林防火联防队伍,定期进行火险预报及灭火知识培训,适时进行灭火演练,做到技术过硬、反应迅速,建立起先进的林火预测预报、通讯指挥和快速扑救体系。

7.2森林病虫害防治设计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

防治工作按《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开展,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知识培训,要查清区域内主要病虫鼠害种类、发生期、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

编制公益林区内森林病虫鼠害名录。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关系,以生物防治为主,其它器械手段为辅.控制危害,保护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手段。当疫情严重、危害面积大时,应采取有效的化学防治手段,就地消灭。在用药选择上要使用低毒、高效、专一药品,防止污染,危害天敌。平常把森林病虫害工作纳入林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管理。一旦发生疫情,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

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8.1招标依据及原则

8.2.1 招标方案执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2001年原国家计委9号令)

8.2.2 招标原则及要求

1、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竞争和择优定标的原则。每项招标应有三家以上(含三家)投标单位参加。招标工作小组要对投标者进行资质审查;坚持以方案可行性、质量可靠性、技术先进性、报价合理性和售后服务质量等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评标程序和定标应参照国家有关法规进行,签订的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严格招标工作纪律。参加招标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不经招标或不经集体讨论而确定施工和供货单位;严禁明招暗定,泄漏标底,招标走过场。

3、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项目,审计部门不予审计或审签,财务部门不予付款。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4、建设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和执行实行终身责任制,凡参与了相关项目的组织、论证、评标、审批、经办、监督的人员要对该项目终身负责。

8.2招投标方案

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是招标方和投标方法人之间的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本项目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要求至少要有三家三级以上(含三级)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投标方持有《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具备有关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均可参加其资质相适应的工程施工招标。

分项目招投标范围、方式详见下表。

表5:分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九章 项目管理

9.1管理形式

博州林业局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常年负责项目实施各项工作。由州林业局与林场签订责任书,各负其责,将工程项目实施成效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

实行博州林业局山区林场管理站——*****、*****、*****、*****林场——管护站(监管员) ——管护员分层级管理。监管员是联系林场与管护人员的桥梁,负责与各林场的沟通与协调以及信息的上传下达,各林场是项目区内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实施单位。

9.2管理机构

9.2.1 机构设臵

为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博州林业局需成立了相应的工程管理机构,即“ *****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 周文泽 (博州林业局书记)

副组长: 吴加清 (*****管理站站长)

成 员: 朱满江 (*****林场场长)

伊仁其 (*****林场场长)

艾斯哈提 (*****林场场长)

欧 尤 (*****林场场长)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程的宏观管理,研究解决工程建设的重大

问题;对工程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对工程组织竣工验收和分阶段进行审计,做好项目监督、检查、监测评价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和协调,并做好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9.2.2机构职责

(1)规划项目实施区域位臵、规模、范围。

(2)按政府采购程序组织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

(3)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4)负责项目建成后的日常管护(包括森林防火)(有害生物调查防治等)。

(5)建立专门项目档案,记录项目建设及实施后资源消长情况。

9.3项目管理

9.3.1 计划管理

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具体落实项目建设内容,严格遵守营造林工程实施计划和技术规程要求不得擅自变更实施地点、规模、标准及工程内容。

9.3.2 工程管理

项目要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对各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理。项目建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质量监督、设计等有关部门组成工程验收组,对工程完成情况、建设

质量情况进行全面验收。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及有关技术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和工程质量验收办法,验收程序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法人合同进行。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相应的责任。建立项目档案。对工程项目建设、抚育和封育管护情况及措施等相关内容建立完整档案,为管护成效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9.3.3 资金管理

要严格遵守相关财金制度,加强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严禁将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挪作他用,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

9.3.4 档案管理

由各项目建设林场负责建立工程档案,包括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实际造林工程量和用工量、自查报告、上级检查验收报告、资金使用情况等,建立工程造林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录和资料的数据库,作为工程建设、制定经营措施、分析建设成效和评价建设效果以及检查验收的基本依据。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依据

10.1.1国家林业局《林业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办法》LDB206—87 10.1.2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2006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0.1.3国家林业局2008年《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

10.1.4《博州建筑工程单位估价汇总表》

10.1.5自治区林业厅《关于组织编制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林字[2010]438号。

10.2投资估算

*****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总投资为7306.4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755.8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7.79万元,预备费212.81万元。

投资估算定额详见下表:

表6投资估算定额表

10.2.1工程建设费用

10.2.1.1 生物治理工程 1、人工造林投资

共需投资554.71万元,包括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造林两部分。 中低山区人工作林面积50hm2,建设机械围栏3km,灌溉面积50 hm2,修建输水渠道8km,建设总投资62.33万元。

中高山区人工作林面积303.77hm2,建设机械围栏18.2km,建设总投资469.96万元。

2、封山育林投资

封山育林面积14676.48 hm2,人工促进更新面积14676.48hm2,修建护林站9处,购臵摩托车27辆,马匹27匹,望远镜16个,太阳能发电设备16台,电台16部,建设总投资5407.53万元。

10.2.1.2非生物治理工程

河道治理修建铅丝笼导流堤45km,需建设重力式铅丝笼34000 m3,需投资612万元;泥石流治理工程山体边坡处理修建挡土墙4处,处理长度共计1.2km,浆砌石2550m3,需投资81.6万元。合计非生物治理工程693.6万元

10.2.1.3监测体系建设投资

计划在*****林场建设监测站1个,建设投资100万元。 10.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101.34万元,勘察设计费101.34万元,工程监理费101.34万元,招标投标费33.78万元,总计投资337.79万元。

表7各林场分年度投资估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项目投资估算详见附表4:*****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10.3资金筹措

本工程为公益性建设项目,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306.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845万元,占总投资80%;自筹资金1461.44万元,占总投资20%。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11.1生态效益

11.1.1 保持水土,改善水质

森林系统中不同层次对水的截留、蒸发、吸渗作用,能够有效减弱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土壤拦蓄量,同时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抗冲、抗蚀性能,加之植被的根系作用,综合表现为水源涵养、保土固肥、改善水质等效益。本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5030.25hm2,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新增水源涵养林353.77hm2,同时通过围栏封育和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可恢复和保护面积14676.48hm2。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计量化评价”研究成果和《生态环境规划》相关数据参数,森林平均固土量为30t/hm2·a,保肥量为2.5t/hm2·a,折合人民币为1459元/hm2·a。据此指标测算,工程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净增15030.25hm2,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45万t,年保肥量3.75万t,折合人民币每年2190万元。

11.1.2 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多项措施,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改善,恢复山区天然植被,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和试验表明,森林草地等绿色植被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湿度、降低气温、调节气候、增加大气负离子含量等多种功效。

据科学估算,整个地球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的有机物约为8.3×1010t,其中陆地为5.3×1010t,约占64%。本工程规划恢复和保

护的1.5万hm2森林,每年可生产有机物质6.8×104t。从能量转换方面看,据计算,每年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约为2.09×1021kj,森林可储蓄的能量约为9.76×104kj/hm2,据此测算,本项工程1.5万hm2森林,相当于储存了1.46×109kj的能量,相当于每年同化二氧化碳1.565×105t。

据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测定,每公顷森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0.7t,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本项目人工造林353.77hm2,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353t,释放氧气247t。森林绿地还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滞、过滤和吸附作用,从而减轻大气污染。高大的森林其叶面积的总和可比其占地面积大75倍,对吸滞粉尘有很强的能力。

因此项目工程的实施将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逐渐降低。

11.1.3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林场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各类植物资源有100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2种;珍稀野生动物有3纲10目17科3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35种、自治区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本项目通过的山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恢复,能够使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增强,不仅有效地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而且为物种的恢复、种群数量的增加及群落的演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和强化生态系统各环节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转化和交流,最终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11.2社会效益

11.2.1 促进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所属*****、*****、*****、*****林场是博州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关系到**地区工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尤其是**地区灌溉农业为主,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环境污染具有累加性。改善山区林场水源涵养林就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促进**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1.2.2 解决林牧业发展的矛盾,推动林场生产方式转变

通过围栏封育措施,对自然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干扰严重的区域实行禁牧、限牧、封牧等措施,逐步改变原有畜牧业经营方式,逐步减轻畜牧业对林地的影响,减少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养殖、沙棘种植等,对吸纳畜牧业富余人员,解决林场职工就业,推进林场生产方式的转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1.2.3 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场所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最适宜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在原始谷地森林里有野生动物的足迹。随着项目的实施和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谷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有了植被又有自然环境为屏障,逐渐会成为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该项目的建成与实施,对保护森林资源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栖息、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1.3经济效益

11.3.1 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区水土条件较为适宜的区域选择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在*****林场种植沙棘50hm2,保守估计达到稳产后年沙棘总产量300t,沙棘销售价格按2200元/t计算,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6万元。项目将带动林场闲散职工进行沙棘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林场森林的保护与恢复,能够有效的增加山区林场的植被生长量,逐渐恢复林场脆弱的生态系统,有效减弱过度放牧、樵采等人为活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逐步营造出原生态的山地森林景观,为发展森林旅游塑造优质的旅游资源。

通过发展沙棘种植和森林旅游能够带动相关投资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能够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渐改善当前 国有林场生产经营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交通不便,经营结构单一,经营机制落后的现状。致富林场职工群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1.3.2 间接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的15030.25 hm2的水源涵养林进行保护和恢复,能够有效增强森林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等能力,有利于保护山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项目实施建设区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5×105t,年保肥量3.75×104t,折合人民币每年2190万元。同时每年还可生产有机物质6.8×104t,储存1.46×109kj的太阳能,同化二氧化碳1.565×105t,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11.4效益综合评价

通过对本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可

以看出,据此指标测算,工程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净增15030.25hm2,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45t,年保肥量3.75万t,折合人民币每年2190万元。种植沙棘50hm2,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6万元。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和强化生态系统各环节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转化和交流,能够最终促进生态系统得平衡。而项目区通过进行种植沙棘和森林旅游等经营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范围,各种自然灾害将有所缓解,有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森林的产量、生物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改善博州地区工农业生产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为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疆*****山区林场

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

实施方案

(送审稿)

*****勘察设计所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项目名称 ........................................................... 1

1.2项目建设单位 ....................................................... 1

1.3项目主管单位 ....................................................... 1

1.4项目性质 ........................................................... 1

1.5项目区范围 ......................................................... 1

1.6项目建设规模 ....................................................... 1

1.7项目建设期限 ....................................................... 1

1.8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2

1.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 2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 3

2.1自然地理情况 ....................................................... 3

2.2社会经济情况 ....................................................... 7

2.3森林资源情况 ....................................................... 7

2.4历年来营造林建设情况 ............................................... 9

2.5营造林建设成就与问题 ............................................... 9

第二章 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 10

2.1设计原则 .......................................................... 10

2.2设计依据 .......................................................... 10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布局 ................................................. 12

3.1建设规模 .......................................................... 12

3.2建设布局 .......................................................... 12

第四章 生物治理工程 .................................................. 13

4.1人工造林设计 ...................................................... 13

4.2 封山育林设计 .................................................... 19

第五章 非生物治理工程 ................................................. 24

5.1河道治理工程 ...................................................... 24

5.2泥石流治理工程 .................................................... 25

第六章 监测体系建设 ................................................... 27

6.1建设监测体系 ...................................................... 27

6.2监测站建设标准 .................................................... 28

6.3监测内容 .......................................................... 28

第七章 森林保护设计 .................................................. 29

7.1森林防火设计 ...................................................... 29

7.2森林病虫害防治设计 ................................................ 29

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 31

8.1招标依据及原则 .................................................... 31

8.2招投标方案 ........................................................ 32

第九章 项目管理 ...................................................... 33

9.1管理形式 .......................................................... 33

9.2管理机构 .......................................................... 33

9.3项目管理 .......................................................... 34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6

10.1投资估算依据 ..................................................... 36

10.2投资估算 ......................................................... 36

10.3资金筹措 ......................................................... 39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 40

11.1生态效益 ......................................................... 40

11.2社会效益 ......................................................... 41

11.3经济效益 ......................................................... 42

11.4效益综合评价 ..................................................... 43

附表:

1、*****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2、*****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3、*****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分年度建设任务明细表

3-1、各林场人工造林工程分年度建设任务表

3-2、各林场封山育林工程分年度建设任务表

3-3、非生物治理工程及检查体系分年度建设任务表

4、*****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4-1、各林场人工造林工程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4-2、各林场封山育林工程分年度投资估算汇总表

4-3、各林场非生物治理工程及监测体系建设分年度投资汇总表

附图:1、新疆*****山区*****、*****、*****、*****林场位臵图

2、*****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3、*****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4、*****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5、*****林场森林资源分布图

6、*****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2年人工造林区域布局图

7、*****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2年封山育林区域布局图

8、*****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人工造林区域布局图

9、*****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封山育林区域布局图

10、*****林场非生物治理工程区域布局图

11、*****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人工造林区域布局图

12、*****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2011-2015年封山育林区域布局图

13、*****林场非生物治理工程区域布局图

14、封山育林围栏示意图

15、河道疏浚与岸坡治理典型设计图

16、河道裁弯取直典型设计图

17、典型山体护坡挡土墙设计图

18、重力式挡土墙剖面图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

新疆*****山区林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

1.2项目建设单位

新疆*****山区林场管理站

1.3项目主管单位

博州林业局

1.4项目性质

新建

1.5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选择在*****管理站辖区的*****林场、*****林场、*****林场、*****林场。

1.6项目建设规模

生物治理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4676.48hm2,人工造林353.77hm2。非生物治理工程包括修建铅丝笼导流堤45km,道路挡土墙1.2km。

1.7项目建设期限

工程建设期为5年,即2011—2015年。

1.8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包括生物治理工程和非生物治理工程两部分:

生物治理工程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监测体系建设三项,其中人工造林353.77hm2,配套机械围栏、灌溉和输水渠道建设;封山育林14676.48hm2,配套护林站、交通工具、调查通讯设备;建设县级监测站1处,配备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设备、交通工具等。

非生物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治理修建铅丝笼导流堤45km,建设工程量34000 m3;泥石流治理工程山体边坡处理修建道路挡土墙4处,处理长度共计1.2km,浆砌石2550m3。

1.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为公益性建设项目,按事权划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306.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845万元,占总投资80%;自筹资金1461.44万元,占总投资20%。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情况

2.1.1地理位臵

*****林场位于**市以南,东与*****林场毗邻,西与*****林场相接,南与蒙马拉、伊宁、霍城林场相连,北以森林分布下线的低山丘陵为界。地理位臵东径80°45'—82°30',北纬44°14'—44°32',东西长约123km,南北宽约28km。

*****林场属北天山中的别珍套山。其地理坐标东径80°45′—81°32′,北纬44°39′—44°56′。林场跨两个行政区域(温泉县与**市),其四邻:北面为低山丘陵,及前山平原农牧区,南邻高山湖泊—赛里木湖,西面接别珍套山。

*****林场就处于*****县的南部山区,位于天山山脉中西部交叉地段的北坡,其地理坐标东径81°46′—83°32′,北纬44°02′—44°28′。林场东与*****林场交界,西与乌苏市交界,南与伊宁、尼勒克林场相连,北面为低山丘陵,及前山平原农牧区。

*****林场位于**市北部,地处天山北麓西北段。北以阿拉套山山脊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接温泉县的玉什布拉克,东至**市的喀拉达坂,南以温泉的查干屯格乡、哈日布呼镇和**市小营盘镇境内的山下平原区为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81°21′—82°20′,北纬45°07′—45°19′之间,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0km。

2.1.2地形地貌

*****林场处于天山支脉婆罗克努尔山西段,属于山中部地貌区。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山势陡峭,地形复杂,最高海拔3450m,最低海拔800m。在森林集中分布区,侵蚀地貌相当发育,以河谷侵蚀为主,水蚀、剥蚀并存。在赛里木湖附近山势平缓,切割轻微,相对高度在400m~500m的区域为残积,堆积物覆盖,而在库色木契克河流两岸,河谷切割较深,山坡陡险,基岩外露,形成“V”型谷地。阳坡土层薄,时有岩石裸露,阴坡土壤较肥沃,适于林木生长。

*****林场西高东低,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地势起伏不大,坡度一般为26~35‰之间。别珍套山山脉主峰在国境界线外,在*****林场内暗渐特格希峰,海拔高3562m。林区森林分布一般在海拔1700m~2700m之间,由于整个林区高山部分终年受到冰雪水侵蚀,大部分岩石裸露形成陡壁尖峰,而低山部分则受到强烈干旱风吹蚀,多见槽等明显风蚀痕迹。

*****林场位于*****县境内天山山脉中西部交叉地段的北坡,场区缺乏前山带,只有古老的岩石组成的山地,基岩大面积裸露,山地陡峭,起伏较大,林区内坡度陡急,以30°~40°最为常见,坡向以北坡居多,林区海拔一般为1200m~3500m,最高海拔山峰为4356m。

*****林场山地海拔大多在2000m以上,中低山山体散落,坡降平缓,地势北高南低,山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最低海拔900m,最高为3855m。

2.1.3土壤

*****、*****、*****、*****林场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臵,随着海拔的升高变化,山地生物、气候条件以及水热条件变化较大,形成了异常明显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着常年积雪区域内的高原原始石质残积物、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因受水热条件的制约,不同区域的土壤在淋沐溶和粘化作用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异差。由上至下分布如下:永恒雪线—高山漠土(3200m以上)—亚高山草旬土(2750~3200m)—山地草甸森林土(2700~2750m)—山地淋溶灰褐色土(2350~2700m)—山地典型灰褐色土(1750~2350m)—山地碳酸盐灰褐土(1450~1750m)—山地栗钙土(1450m以下)。土壤主要成土母质为:残积物、堆积物、坡积物和冲积物。林场境内土壤主要分为两个土壤亚类,一是普通森林灰褐土,主要分布在北坡有林地上,面积最大;二是生草灰褐土,分布在北坡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疏林地上。

2.1.4水文

*****林场内主要河流为库色木契克河,由50多条溪流汇集而成。库色木契克河总长度约107km,流域总面积1820km2,年径流量达1.384×108m3。与林场相连的赛里木湖,为新疆较大的内陆湖之一,总水量为210×108m3,是著名的高山湖泊。

*****林场境内有八条不同流量的河流,其中沃托格赛尔河是林区内最长的一条常年流水河系,该河年径流量0.9×108m3,全长101km,流域面积225km2。发源于界外西端雪山,东西流向通过林区,注入博尔塔拉河,最后流入艾比湖,对下游区的农业灌溉及农牧区生

产、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林场内河流、湖泊、山溪和泉流分布较多,*****县境内的*****河、大海沿子河、阿恰勒河、托托河以及胡斯台沟、百棵树沟等9条山溪水均发源于*****林场林区,是*****县农业灌溉用地表水的主要水源。林区还分布有查干淖尔、哈尔淖尔、迭兰淖尔、闹尔淖尔等湖泊。

*****林场境内分布有4条主要的河流,分别为哈拉吐鲁克河、阿尔夏提河、保尔德苏河和阿勒坦特布什河等,是当地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其中哈拉吐鲁克河是林区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该河年均径流量1.29×108m3,全长54km,流域面积183km2。

2.1.5气候

*****管理站所辖的*****、*****、*****、*****林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炎热而短促,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较迅速。具有年日温差变化大,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大风日数较多等特点。历年光照2800—3100h,日照率66.7%。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9~137.4kcal/cm2。历年平均气温5-6℃,7月最热, 1月最冷,极端最高温度39.5℃,极端最低温度-36.2℃,>10℃年积温3000℃,>5℃的年积温3400℃。历年无霜期149—183d,初霜在9月底至10月初,终霜日在4月中旬。历年降水180mm左右,主要集中在4~8月份,5~7月份的降水占全年的5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相对变率26~30%,最大达60~80%。蒸发量历年平均1500mm以上,冬季积雪厚度20~30cm之间。常年风速2.3m/s,4~9月常有8

级大风。

2.2社会经济情况

*****隶属于博州林管站、农牧局、农林局。四个山区林场总人口共865人,其中*****林场372人,*****林场121人,*****林场175人,*****林场197人。四个林场共有在职职工163人。林区内主要民族是哈萨克族,其次为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及营林、护林、多种经营等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交通、通讯条件较差,严重影响着职工的生产、生活。

2.3森林资源情况

2.3.1森林资源

*****林地面积193036.9hm2,其中:有林地59413.3hm2,占30.8%;疏林地4919.7hm2,占2.5%;灌木林地118745.1hm2,占61.5%;宜林地6359hm2,占3.3%。灌丛地2839 hm2,占1.5%;未成林地737.93 hm2,占0.4%;苗圃地23 hm2。详见下表:

表1森 林 资 源 统 计 表

2

2.3.2树种资源

山区林场主要树种有天山云杉(Picea asperata)、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inn.)、密叶杨(Populus talassica Kom.)、苦杨(Populus laurifolia Ledeb.)、天山桦(Betula tianschanica Ruprecht)、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下木有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 Rupr.)、忍冬(Lonicera tatarica L.)、小蘖(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兔儿条(Spiraea hypericifolia L)、天山圆柏(Juniperus semiglobosa)、黒果茶蔗子(Ribes odoratum)、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 (Amm.) Lam.)、红柳(Tamarix leptostachys Bge.)、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蔷薇(Rosa centifolia Linn.)、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栒子(Cotoneaster rubens W. W. Smith)、木蓼(Actinidia kolomikta)、白柳(Salix alba L.)等。

2.3.3野生动物及药用植物资源

山区林场主要野生动物有雪豹、北山羊、盘羊、猞猁、马鹿、雪鸡、兔狲、紫貂、雪兔、白肩雕、玉带海雕、胡兀鹫、金雕、黑鹳、灰鹤、天鹅、哦喉羚、野猪、熊、松鼠、狐狸、狼、雪鸡、秃鸡、野兔、崖鸡、野鸭、早獭及高山无鳞鱼等。珍稀野生动物有3纲10目17科3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35种、自治区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有贝母、甘草、党参、麻黄、紫草、苍耳、车前子、兔丝子、蔓陀罗、肉苁蓉、琐阳等各类植物资源有10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2种。

2.4历年来营造林建设情况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狠抓保护管理、巩固建设成果、提高林分质量、强化生态效能”的工作要求,通力协作,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2004年以来,按照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的有关要求,共完成林业厅下达的重点公益林营造计划任务4687.73hm2,其中*****林场完成413.33hm2;*****林场完成116.67hm2;*****林场完成4157.73hm2;*****林场2004、2005年2年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06.6hm2。

在建设中山区林场能够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能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在建设资金使用上能够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资金。

2.5营造林建设成就与问题

2004年区划界定公益林以来,按照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保护管理的有关要求,山区林场设立多个管护所,把管辖区的管护责任,以合同书、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了山头地块,进一步明确了管护责任和工作任务,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管理。修建森林管护站10处,管护站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

有以上成就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给生态公益林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2、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在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3、公益林均靠近牧区,林牧矛盾十分突出。

第二章 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2.1设计原则

2.1.1坚持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2.1.2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谷地森林破坏严重、减少趋势快、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大和相对易于实施工程的区域,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

2.1.3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循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乔则乔的原则,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2.1.4 坚持科技为先导、科学治理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1.5 坚持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原则

2.1.6 坚持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

2.2设计依据

2.2.1 《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一)》 GB/T 18337—2001

2.2.2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1999

2.2.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2.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61号

2.2.5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2.2.6 《新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DB65/T2202-2005

2.2.7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2.2.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5/T2519—2004

2.2.9 《新疆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DB65/T2521-2005

2.2.10 《博州山区云杉人工更新造林技术细则》

2.2.11 自治区林业厅《关于组织编制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林计字„2010‟438号

2.2.12《新疆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布局

3.1建设规模

到2015年,生物治理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4676.48hm2,人工造林353.77hm2。

非生物治理工程为修建完成导流堤45km、档土墙1.2km。*****林场境内的哈拉吐鲁克苏河修建导流堤30km,山体边坡处理修建挡土墙4处,处理长度共计1.2km。*****林场库色木契克河修建导流堤15km,其中河道弯曲段治理1处,长度0.2km。

表2:生物治理工程建设规模统计表

23.2建设布局

生物治理工程分为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具体布局为:在中高山区河谷两侧第一层山脊两侧的阴坡、半阴坡及林缘以下150m范围内的宜林地中实施人工造林;在森林资源清查和现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具备封育条件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修建围栏进行封育。非生物治理工程安排在*****林场境内的哈拉吐鲁克苏河、*****林场内的库色木契克河两侧。

工程具体建设小班地块详见附表1、2。

工程具体建设布局情况详见附图。

第四章 生物治理工程

4.1人工造林设计

人工造林是以人工整地、植苗的方式在林缘下150m内和宜林地内进行造林,并通过后期抚育及管护保证苗木成活率及造林面积保存率,从而增加山区林场人工造林地面积,提高幼林比重,促进后备资源的培育措施。

4.1.1造林地选择

造林区域选择在中高山区河谷两侧第一层山脊两侧的阴坡、半阴坡及林缘150m范围内的宜林地林下空地中实施人工造林,中高山治理区(海拔1600~3000m),中低山治理区(海拔1000~1600m),造林总面积353.77hm2。其中:中高山区人工造林面积303.77hm2,中低山区人工造林面积50hm2。

*****林场造林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9个林班21个小班,合计169.77hm2。*****林场造林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6个林班15个小班,合计50hm2。*****林场造林作业区选择在冬都精经营区,共8个林班17个小班,合计134hm2。

详见附表1: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4.1.2立地条件

工程区共有四种立地类型。即中山带下段平缓陡坡中厚层土立地类型、低中山带阴坡平缓斜陡坡中厚层土立地类型、谷地坡麓立地类型、河滩阶地立地类型。

4.1.3林种、树种的确定

4.1.3.1 林种确定

根据工程区自然灾害特点、防护作用、森林主要功能的需要,确

定林种为水源涵养林。

4.1.3.2 树种选择

根据各造林区立地条件及各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选择树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用乡土树种,所选树种必须对工程区造林小班立地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需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不会对造林区域的生物群落产生干扰。结合工程区历年人工造林成果,确定造林树种。中高山区造林选择云杉,中低山区造林选择俄罗斯大果沙棘。

天山云杉(Picea screnk iana var. tianschanica) 是新疆天山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天山云杉寿命长,生长旺盛,速生期长,树体高大,干形端直,立材率高达70%左右,树冠小,枝细叶茂,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容量较大。自然更新的云杉,10—15年生以前生长较慢,总高43—138cm,20—25年后进入速生阶段,年生长高达48—81cm,最高达1m以上,速生期延续80—10O年,径生长旺盛期持续至18O一25O年不等,之后进入衰老阶段。在天山中部林区, 天然分布在海拔1500~2700m, 其最适宜的生长区海拔在2000m左右。新疆境内的天山云杉林资源,占全疆山地森林总资源62%左右,占天山林区总资源95%以上,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士、保护山区牧业基地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又名醋柳、酸刺、黑刺、酸不溜等,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 L.),是一种生长能力很强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的生长能力很强,耐干寒贫瘠、耐水湿盐碱,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大果沙棘在我国北纬42°以北适宜种植,适应极端最低温度可达-50°C,年降水量500mm以上,土壤选择沙壤土,PH值6.5-7最为适宜。大果沙棘一

般树高2-3m,属于雌雄异株植物,花芽在枝条上互生排列,一个叶腋只着生一个花芽,风媒传粉。大果沙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浆果植物。它的营养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和生理功能,超过许多水果、蔬菜及其他植物,可以称它为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之一。

4.1.4造林技术措施

4.1.4.1 整地

整地方式要根据选择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采用的灌溉方式来确定。

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主要是靠天然降水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cm,穴状整地为圆形,穴口径50-60cm。

林缘以下中低山区,降水量较小,需修建渠道引水进行灌溉的造林小区,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地形、水源供应情况等确定整地方式,为将工程造林整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化降到最低,本项目中低山区人工造林整地方式全部选择局部水平沟整地。沿等高线开沟,沟上口宽80-90cm,沟底宽30cm,沟深40-50cm。

整地时要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处臵,同时将土中的砾石、草根杂物等清理干净,土质不好时,须更换土壤,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原土。

4.1.4.2 造林方式和季节

根据造林区立地条件,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采用大苗植苗造林,挖鱼鳞坑定植。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采用挖水平沟沟植造林。造林季节根据天山北坡气候条件和造林树种特性,采用春秋两季造林,以春季为主,土壤解冻后至树液流动前(4月底)栽植。

4.1.4.3 栽植与配臵方式

1、中高山区种植区配臵方式

营造云杉纯林,株行距2m×3m,单位面积需苗量为2000株/hm2。栽植前一周在整理好的鱼鳞坑内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30×30×40cm,挖穴时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处臵。必须注意在苗木移植前在苗木的南侧做标记,以便栽植时按原方位人坑,可以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夏季日灼(原阴面树皮)和冬季冻伤(原阳面干皮),缩短适应期。

栽植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栽植,深浅适宜,苗木地径要低于穴面1-2cm。扶正、踩实、不窝根、不漏根,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为防止水分蒸发,要在穴面上撒一层表层虚土。

2、林缘以下中低山区造林配臵方式

林缘以下中低山区,造林树种选择俄罗斯大果沙棘,在已经整理好的水平沟底部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40×40×50cm,株行距2m×3m,单位面积需苗量为2000株/hm2。

栽植时要保持苗干竖直,苗木根系伸展充分舒展,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4.1.4.4 抚育管理

1、灌溉:

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种植区降水量在400mm左右无需灌溉。林缘以下中低山区种植大果沙棘的造林小班采取水平沟沟灌,修建引水渠系进行灌溉。全年平均灌溉3次,灌水定额为1500 m3/hm2·次,灌量为4500m3/hm2·年。

2、松土和除草保墒

每年对定植穴内进行松土和除草,松土能够有效保持土壤墒情,

提高土温,增加土壤透气性,利于根系生长。除草能有效减少杂草与目的树种争水、争肥、争阳光,影响树木生长。松土除草总次数为7次,既造林当年1次,次年及第三年分别2次,第四年、第五年分别1次。

3、病虫鼠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科学防控、促进健康”的方针,本项目建设要加强对苗木的检疫和检查,防止病原物进入林区,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对于已发生的森林病虫鼠害需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提倡病虫害综合治理,作到有虫不成灾,有病不成灾。对林木进行病虫鼠害监测。一旦发现,应及早防治,使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点。

在春季和深秋时期,及时使用BT生物乳剂、防啃剂、投放诱饵溴鼠灵等药剂防治鼠害。

4.1.5 苗木组织设计

4.1.5.1 苗木的选择标准

工程的实施必须选择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发病率,增加生长量的必须条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苗木的引进上,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灾害性病虫害进入项目区。本项目所使用的造林树种,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二级以上的种子苗木。使用的种苗应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检验合格,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标准,并附有标签和质量合格证,跨县调运的应具有检疫合格证。

4.1.5.2 苗木规格

云杉选用苗龄3-5年生,Ⅰ、Ⅱ级合格移栽苗,苗高60—80cm。

要求必须为生长旺盛,根系完整,无偏头,断头现象的优质壮苗。

大果沙棘选用苗龄1-0年生,Ⅰ、Ⅱ级合格播种苗,苗高60—80cm,要求根系完整,生长旺盛。

苗木在作业中要尽可能做到随起、随选、随运、随栽。

4.1.5.3 种苗供求平衡分析

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株行距、配臵方式等测算,工程建设共需54万株,其中:云杉61万株,沙棘苗10万株。

目前,*****林场现有苗圃地面积24亩,其中育苗面积12亩,休闲地面积12亩,可出圃云杉苗量30万株,可以满足自身建设苗木所需,同时还可以调剂到*****林场,解决部分苗木需要。对于无法自行解决的31万株云杉,10万株沙棘苗,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可向周边地区林场的国有、集体、个人、苗圃购买。进过市场调查,目前周边地区苗木市场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1.6 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4.1.6.1 设臵围栏

为保证造林区不受牲畜啃食,根据地形,在进入造林区一侧设臵刺丝角钢围栏,围栏具体规格同下封山育林设臵围栏。项目共需设臵围栏长度为21.3km。

4.1.6.2 灌溉设施

本工程人工造林353.77hm2,其中需灌溉造林面积50hm2,全部集中在*****林场项目区,造林小班全部位于沃托格赛尔河两侧,立地类型为河滩阶地立地类型。经计算该河造林用水量相对河流径流量较小,不需规划配水。为减少水利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造林灌溉用水主要采取河道上游引水渠取水的方式解决。经测算,约需修建引水渠道8.5km。

4.1.7建设期及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5年,自2011—2015年完成共计353.77hm2的人工造林。各年度造林计划详见详情见下表:

表3:工程实施进度表

4.2 封山育林设计

4.2.1封山育林地选择

4.2.1.1 选择条件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目的是恢复林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巩固和提高森林生态效能。

按照国家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在林缘以上的中高山区河谷两侧第一层山脊两侧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灌丛地中,对满足封山育林条件的实施封山育林。本次选择封山育林地点的主要条件是有着良好的植被自然恢复所需的自然条件和有着良好的植被恢复所需的种源条件,具体为所在的天山中部中山带以上区域,降水

量>200mm,天然降水能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同时区域内土壤、气候也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封育区分布有多种根蘖能力强的野蔷薇、小蘖等灌木树种,天然乔、灌、草种种源丰富。

4.2.1.2 选择地点

*****林场2011-2012年封育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6个林班15个小班,合计300.46 hm2。

*****林场2011-2015年封育作业区选择范围包括88个林班,535个小班,合计7707.62 hm2。

*****林场封2011-2015年育作业区选择在克屯那木、冬都精、基布克经营区,共28个林班343个小班,面积合计6668.4 hm2。

详见附表2: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4.2.2封育类型

根据封育区林木和植被分布现状及立地条件和封育主要目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乔木型和灌木型。

地类为疏林地、有林地(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的封育类型为乔木型,面积8031.96 hm2;地类为灌木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的封育类型为灌木型,面积6644.52 hm2。

4.2.3封育方式

由于封育区的立地条件属植被恢复较困难的区域,应采用全封方式。

在封育期,全面禁止放牧、砍柴、割草等不利于植被恢复的任何人为活动。

4.2.4封育年限

根据封育区的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确定封育年限为:乔木型

8年,灌木型5年。

4.2.5封育措施

4.2.5.1 人工巡护

为保证封育效果,在交通路口设卡,必要区域建护林站,配备专职护林员进行巡护,以加强封育区管护,每个护林站配3名护林员。在主要交通路口或人畜活动频繁地段进行定期巡护,监督用火和樵采、放牧等活动,制止破坏山林草植被的现象。共需修建9处护林站,均为砖混结构平房,每处150 m2,其中*****林场修建1处、*****林场修建5处、*****林场修建3处。

为满足管护人员交通和通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配备摩托车27辆:其中*****林场配备3辆、*****林场配备15辆、*****林场配备9辆。

购臵马匹27匹:其中*****林场3匹、*****林场15匹、*****林场9匹。

电台(含太阳能电源)16部;其中*****林场1部、*****林场5部、*****林场10部。

望远镜16个:其中*****林场1个、*****林场5个、*****林场10个。

4.2.5.2 设臵围栏

在沟谷主要交通路口、路边、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机械围栏进行围护。为保证造林区不受牲畜啃食,根据地形,在进入造林区一侧设臵刺丝角钢围栏,挂线桩规格:∠4cm×4cm×200cm角铁,地下埋深0.5m,地面高1.5m。挂线横线6道 (15cm,20cm,25cm,30cm,30cm,30cm),上宽下窄,第1道与第6道主丝为Φ2.8中碳镀锌钢丝,第

2道至第5道主丝为Φ2.5中碳镀锌钢丝,刺丝为Φ2.2镀锌铁丝,刺数为8-10个/ m,纵线30cm。每隔100m,应设臵加强桩,加强桩规格:∠6.3cm×6.3cm×200cm角铁,并设地锚。为减少对围栏对野生动物迁徙等活动的影响,每隔1000m设臵一座钢质网孔双扇门,每扇门宽2.5m,门桩用∠6.3cm×6.3cm×200cm角钢加工制成,长度25m,斜撑入土端焊有一钢板用以减少对土壤的压强,桩基浇灌混凝土。围栏长度为880.6km。

4.2.5.3 人工促进更新

1、疏林地育林

对封育区内乔、灌木有较强天然下种能力,但因灌草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实行人工促进更新。

对封育区内有萌蘖能力的乔、灌木幼树、母树,可根据需要进行平茬或断根复壮,以增强萌蘖能力。

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按封育类型成效要求进行补植或补播。

在封育年限内,根据当地条件,对符合封育目标或价值较高的乔、灌树种,可重点采取除草松土、除蘖、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

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育林

对封育区树木株数少、郁闭度和盖度低、分布不均匀的小班,采取林冠下、林中空地补植补播的人工促进方法育林。

对树种组成单一和结构层次简单的小班,采取点状、团状疏伐的方法透光,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生长,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林分。本项目实施人工促进更新面积为14676.48hm2。

4.2.6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5年,自2011—2015年主要完成*****林场、*****林场、*****林场14676.48 hm2的封山育林。

2011年完成封山育林3329.42hm2,2012年完成封山育林3048.56 hm2,2013年完成封山育林2781.39 hm2,2014年完成封山育林3716.27 hm2,2015年完成封山育林1800.84 hm2。

详见下表:

表4:工程实施进度表

第五章 非生物治理工程

针对*****的现状,将非生物治理工程分为河道治理工程和山体滑坡治理工程两个部分。

5.1河道治理工程

项目区河流年径流量较小,但春季融雪性洪水流量较大,河谷地质构造多样,上游为裸露基岩,抗冲刷能力强。中下游段河床逐渐变宽,形成河漫滩,地质情况为强分化岩层及卵砾石层,两岸岸坡为更新统洪积物:上层为黄土层,厚度为0.5m—2m,下层为砂砾石层夹杂有大孤石。由于部分河段河道弯曲,洪水季节时,洪水对两岸边坡冲刷侵蚀,造成部分河道出现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岸坡坍塌。破坏河谷两侧植被、树木,危及部分道路及林场防护林林班房屋。为有效减少入河泥沙、减少洪水对河流两岸的冲刷和侵蚀,提高河流行洪能力,保护河流两岸和沟谷地林草植被,对出现以上情况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岸坡容易坍塌的河道段,在离岸坡1—3m处做一道导流堤,使河水汇入主河道。考虑到洪水期流量较大,导流堤为重力式,采用铅丝笼内填卵石,卵石粒径>200mm,高度不低于1m。顶宽0.5m,底宽1m。为保证岸坡稳定,避免因降水出现坍塌,应对坡度较大甚至接近垂直的岸坡进行削坡处理,修整后坡度应控制在1:0.75—1:1。实际坡度应根据岸坡土层地质条件确定。对于无法进行削坡处理的岸坡(靠近房屋、棚圈、耕地等),应将河床内砂砾石开挖回填至导流墙与岸坡之间,形成自然坡,同时提高导流堤稳。以

*****林场为例,详见《河道疏浚与岸坡治理典型设计图》。

对于河道弯曲淘刷严重地段,由于河道下层为砂砾石层,因此在河道弯曲段更容易受到水流淘刷而出现岸坡下部蚀空导致整个岸坡的坍塌。若按“S”型岸坡沿线布臵护坡,则工程量巨大,因此在在此种情况下,采用“裁弯取直”的方案是比较合理可行的。将“S”型河道凸岸段开挖出与主河道宽度大致相等的沟槽,从河道弯曲开始段至结束段采用铅丝笼卵石导流堤,与河道左右岸形成顺直的人工河道。将开挖后的土料回填至导流堤背后,或回填至冲刷严重、有塌落危险的路基处。铅丝笼导流堤高度为1.5m,顶宽0.5m。底宽1.5m。卵石粒径>200mm。

典型设计图以*****林场为例。详见附图:河道疏浚与岸坡治理典型设计图、河道裁弯取直典型设计图。

5.2泥石流治理工程

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采取拦挡、支护、排导、引渡、停淤、护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较为重要的区域,本项目主要针对危害林区道路、桥梁、房屋的区域进行治理。

项目区*****林场林区内,沿公路山体岩石多为强分化,裂隙发育良好,部分山体甚至粉化为砂砾石,有大量松散堆积物。出现大的降水之后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进而阻断交通。给牧民及林场职工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如果出现较大方量的滑坡甚至会堵塞河道,对

下游造成严重危害。对容易出现以上灾害的山体,对其进行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情况,山体护坡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地上高度为2m,地下基础埋深0.5m,顶宽0.5m,底宽1.0m。典型设计以*****林场为例。

典型设计详见附图:典型山体护坡挡土墙设计图、重力式挡土墙剖面图

第六章 监测体系建设

为有效掌握和评价项目对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的作用,有必要建立生态功能监测体系,全面掌握该区域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变化。

6.1建设监测体系

依据《新疆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应建立、健全由自治区监测中心、工程区县级监测站(12个)、野外站点组成的三级监测体系。

在谷地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县市设监测站,本项目选取*****林场设臵监测站,监测站坐标(566078 4922536)。

监测站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建立固定监测点,运用“3S”等高新技术,对所在区域内谷地森林植被消长变化、洪水泥石流发生情况、工程建设成效、灾害发生的频度及强度等进行监测,为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每个监测点的仪器设备配臵应以自动化仪器为主,并辅以常规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所有监测数据必须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形成制度化,定期逐级向自治区监测中心上报监测汇总数据。

监测站关系设臵详见下图。

6.2监测站建设标准

在*****林场设臵县级监测站,建筑面积100m2,配备计算机2台,野外数据采集设备10套,全球定位系统(GPS)5台,交通工具1辆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设备。

6.3监测内容

主要监测森林植被消长变化的因子、洪水泥石流发生情况、生态因子等,主要包括:森林面积、蓄积、森林灾害类型和灾害等级、森林健康等级、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生态功能指数、造林成活率、草原面积、质量、河流径流量、洪水及泥石流发生频率等。

第七章 森林保护设计

7.1森林防火设计

森林防火不仅仅局限于火灾的补救,而是从生态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森林防火规划,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地控制火灾,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的安全。预防、扑救森林火灾,对工程区的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通过对历史上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条件、地点、时间、次数、火源等进行统计与分析,预报森林火险。

2、利用气象卫星技术,结合地面人工观测、建立工程区综合林火监测系统,在火险期内对林火实行动态监测。

3、开展防火宣教和联防联治

认真贯彻执行和大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防火期内.加强巡护,与周边牧区订立防火公约,实行联防联治。

4、防火队伍建设

由管护实施单位管护人员及牧区的牧民组成护林防火联防队伍,定期进行火险预报及灭火知识培训,适时进行灭火演练,做到技术过硬、反应迅速,建立起先进的林火预测预报、通讯指挥和快速扑救体系。

7.2森林病虫害防治设计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

防治工作按《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开展,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知识培训,要查清区域内主要病虫鼠害种类、发生期、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

编制公益林区内森林病虫鼠害名录。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关系,以生物防治为主,其它器械手段为辅.控制危害,保护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手段。当疫情严重、危害面积大时,应采取有效的化学防治手段,就地消灭。在用药选择上要使用低毒、高效、专一药品,防止污染,危害天敌。平常把森林病虫害工作纳入林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管理。一旦发生疫情,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

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8.1招标依据及原则

8.2.1 招标方案执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2001年原国家计委9号令)

8.2.2 招标原则及要求

1、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竞争和择优定标的原则。每项招标应有三家以上(含三家)投标单位参加。招标工作小组要对投标者进行资质审查;坚持以方案可行性、质量可靠性、技术先进性、报价合理性和售后服务质量等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评标程序和定标应参照国家有关法规进行,签订的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严格招标工作纪律。参加招标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不经招标或不经集体讨论而确定施工和供货单位;严禁明招暗定,泄漏标底,招标走过场。

3、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项目,审计部门不予审计或审签,财务部门不予付款。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4、建设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和执行实行终身责任制,凡参与了相关项目的组织、论证、评标、审批、经办、监督的人员要对该项目终身负责。

8.2招投标方案

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是招标方和投标方法人之间的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本项目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要求至少要有三家三级以上(含三级)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投标方持有《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具备有关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均可参加其资质相适应的工程施工招标。

分项目招投标范围、方式详见下表。

表5:分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九章 项目管理

9.1管理形式

博州林业局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常年负责项目实施各项工作。由州林业局与林场签订责任书,各负其责,将工程项目实施成效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

实行博州林业局山区林场管理站——*****、*****、*****、*****林场——管护站(监管员) ——管护员分层级管理。监管员是联系林场与管护人员的桥梁,负责与各林场的沟通与协调以及信息的上传下达,各林场是项目区内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实施单位。

9.2管理机构

9.2.1 机构设臵

为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博州林业局需成立了相应的工程管理机构,即“ *****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 周文泽 (博州林业局书记)

副组长: 吴加清 (*****管理站站长)

成 员: 朱满江 (*****林场场长)

伊仁其 (*****林场场长)

艾斯哈提 (*****林场场长)

欧 尤 (*****林场场长)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程的宏观管理,研究解决工程建设的重大

问题;对工程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对工程组织竣工验收和分阶段进行审计,做好项目监督、检查、监测评价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和协调,并做好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9.2.2机构职责

(1)规划项目实施区域位臵、规模、范围。

(2)按政府采购程序组织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

(3)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4)负责项目建成后的日常管护(包括森林防火)(有害生物调查防治等)。

(5)建立专门项目档案,记录项目建设及实施后资源消长情况。

9.3项目管理

9.3.1 计划管理

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具体落实项目建设内容,严格遵守营造林工程实施计划和技术规程要求不得擅自变更实施地点、规模、标准及工程内容。

9.3.2 工程管理

项目要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对各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理。项目建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质量监督、设计等有关部门组成工程验收组,对工程完成情况、建设

质量情况进行全面验收。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及有关技术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和工程质量验收办法,验收程序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法人合同进行。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相应的责任。建立项目档案。对工程项目建设、抚育和封育管护情况及措施等相关内容建立完整档案,为管护成效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9.3.3 资金管理

要严格遵守相关财金制度,加强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严禁将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挪作他用,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

9.3.4 档案管理

由各项目建设林场负责建立工程档案,包括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实际造林工程量和用工量、自查报告、上级检查验收报告、资金使用情况等,建立工程造林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录和资料的数据库,作为工程建设、制定经营措施、分析建设成效和评价建设效果以及检查验收的基本依据。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依据

10.1.1国家林业局《林业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办法》LDB206—87 10.1.2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2006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0.1.3国家林业局2008年《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

10.1.4《博州建筑工程单位估价汇总表》

10.1.5自治区林业厅《关于组织编制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林字[2010]438号。

10.2投资估算

*****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总投资为7306.4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755.8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7.79万元,预备费212.81万元。

投资估算定额详见下表:

表6投资估算定额表

10.2.1工程建设费用

10.2.1.1 生物治理工程 1、人工造林投资

共需投资554.71万元,包括中低山区和中高山区造林两部分。 中低山区人工作林面积50hm2,建设机械围栏3km,灌溉面积50 hm2,修建输水渠道8km,建设总投资62.33万元。

中高山区人工作林面积303.77hm2,建设机械围栏18.2km,建设总投资469.96万元。

2、封山育林投资

封山育林面积14676.48 hm2,人工促进更新面积14676.48hm2,修建护林站9处,购臵摩托车27辆,马匹27匹,望远镜16个,太阳能发电设备16台,电台16部,建设总投资5407.53万元。

10.2.1.2非生物治理工程

河道治理修建铅丝笼导流堤45km,需建设重力式铅丝笼34000 m3,需投资612万元;泥石流治理工程山体边坡处理修建挡土墙4处,处理长度共计1.2km,浆砌石2550m3,需投资81.6万元。合计非生物治理工程693.6万元

10.2.1.3监测体系建设投资

计划在*****林场建设监测站1个,建设投资100万元。 10.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101.34万元,勘察设计费101.34万元,工程监理费101.34万元,招标投标费33.78万元,总计投资337.79万元。

表7各林场分年度投资估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项目投资估算详见附表4:*****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10.3资金筹措

本工程为公益性建设项目,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306.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845万元,占总投资80%;自筹资金1461.44万元,占总投资20%。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11.1生态效益

11.1.1 保持水土,改善水质

森林系统中不同层次对水的截留、蒸发、吸渗作用,能够有效减弱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土壤拦蓄量,同时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抗冲、抗蚀性能,加之植被的根系作用,综合表现为水源涵养、保土固肥、改善水质等效益。本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5030.25hm2,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新增水源涵养林353.77hm2,同时通过围栏封育和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可恢复和保护面积14676.48hm2。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计量化评价”研究成果和《生态环境规划》相关数据参数,森林平均固土量为30t/hm2·a,保肥量为2.5t/hm2·a,折合人民币为1459元/hm2·a。据此指标测算,工程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净增15030.25hm2,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45万t,年保肥量3.75万t,折合人民币每年2190万元。

11.1.2 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多项措施,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改善,恢复山区天然植被,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和试验表明,森林草地等绿色植被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湿度、降低气温、调节气候、增加大气负离子含量等多种功效。

据科学估算,整个地球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的有机物约为8.3×1010t,其中陆地为5.3×1010t,约占64%。本工程规划恢复和保

护的1.5万hm2森林,每年可生产有机物质6.8×104t。从能量转换方面看,据计算,每年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约为2.09×1021kj,森林可储蓄的能量约为9.76×104kj/hm2,据此测算,本项工程1.5万hm2森林,相当于储存了1.46×109kj的能量,相当于每年同化二氧化碳1.565×105t。

据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测定,每公顷森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0.7t,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本项目人工造林353.77hm2,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353t,释放氧气247t。森林绿地还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滞、过滤和吸附作用,从而减轻大气污染。高大的森林其叶面积的总和可比其占地面积大75倍,对吸滞粉尘有很强的能力。

因此项目工程的实施将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逐渐降低。

11.1.3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林场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各类植物资源有100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2种;珍稀野生动物有3纲10目17科3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35种、自治区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本项目通过的山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恢复,能够使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增强,不仅有效地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而且为物种的恢复、种群数量的增加及群落的演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和强化生态系统各环节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转化和交流,最终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11.2社会效益

11.2.1 促进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所属*****、*****、*****、*****林场是博州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关系到**地区工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尤其是**地区灌溉农业为主,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环境污染具有累加性。改善山区林场水源涵养林就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促进**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1.2.2 解决林牧业发展的矛盾,推动林场生产方式转变

通过围栏封育措施,对自然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干扰严重的区域实行禁牧、限牧、封牧等措施,逐步改变原有畜牧业经营方式,逐步减轻畜牧业对林地的影响,减少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养殖、沙棘种植等,对吸纳畜牧业富余人员,解决林场职工就业,推进林场生产方式的转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1.2.3 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场所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最适宜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在原始谷地森林里有野生动物的足迹。随着项目的实施和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谷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有了植被又有自然环境为屏障,逐渐会成为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该项目的建成与实施,对保护森林资源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栖息、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1.3经济效益

11.3.1 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区水土条件较为适宜的区域选择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在*****林场种植沙棘50hm2,保守估计达到稳产后年沙棘总产量300t,沙棘销售价格按2200元/t计算,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6万元。项目将带动林场闲散职工进行沙棘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林场森林的保护与恢复,能够有效的增加山区林场的植被生长量,逐渐恢复林场脆弱的生态系统,有效减弱过度放牧、樵采等人为活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逐步营造出原生态的山地森林景观,为发展森林旅游塑造优质的旅游资源。

通过发展沙棘种植和森林旅游能够带动相关投资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能够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渐改善当前 国有林场生产经营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交通不便,经营结构单一,经营机制落后的现状。致富林场职工群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1.3.2 间接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的15030.25 hm2的水源涵养林进行保护和恢复,能够有效增强森林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等能力,有利于保护山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项目实施建设区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5×105t,年保肥量3.75×104t,折合人民币每年2190万元。同时每年还可生产有机物质6.8×104t,储存1.46×109kj的太阳能,同化二氧化碳1.565×105t,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11.4效益综合评价

通过对本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可

以看出,据此指标测算,工程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净增15030.25hm2,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45t,年保肥量3.75万t,折合人民币每年2190万元。种植沙棘50hm2,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6万元。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和强化生态系统各环节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转化和交流,能够最终促进生态系统得平衡。而项目区通过进行种植沙棘和森林旅游等经营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范围,各种自然灾害将有所缓解,有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森林的产量、生物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改善博州地区工农业生产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为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

  •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山西省实施方案
  •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山西省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 论 1.1 工程名称: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黄河上中游) 1.2 主管部门:山西省林业厅 1.3 承办单位:山西省林业厅天然林保护办公室 1.4 工程性质:新建 1.5 工程建设宗旨:依靠中央政策指导,利用国家投资优势,对我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进 ...

  • 关于加快我市山区绿化的调查与建议
  • 山区绿化作为我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发展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体现我市后发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对我市的山区绿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 山区绿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烟台市后花园.胶东半岛最大的 ...

  • 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
  • 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苗圃.自然保护 ...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 二00三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技术标准 第三章 森林经营区划 第四章 调查方法 第五章 统计与成图 第六章 质量管理 第七章 调查成果 附表格式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3.林种统计表 4.乔木林面积 ...

  • 林场场长述职报告
  • 20xx年本人在区委.区政府.区林业局和场党支部的领导下,我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维护场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全体职工,抓住森林防火和林木管护这一中心,绿化美化森林公园,擦亮森林公园这一窗口,全心为开发商搞好服 ...

  • 造林学作业设计
  •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包头市土右旗九峰山林场造林作业设计 1.2 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铁牛(林学院院长) 1.4 项目性质:新建 1.5项目建设地点:包头市土右旗九峰山林场 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工程建设总规模5.0亩,营造水源涵养林,主要树种 ...

  •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 二00三年四月)  来源:国家林业局   录入:admin   时间:2006-11-06    目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技术标准 第三章  森林经营区划 第四章  调查方法 第五章  统计与成图 第六章  质量管理 第七章  调查成果 附 ...

  • 滁州市全椒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滁州市全椒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县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县人民和全体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工作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

  • 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报告
  • 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报告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陇南武都.文县,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山峦河谷交错,动物.植物种类多样.为了解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类利用资源的状况,考察期间,我们在白马河保护站和大熊猫驯养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山林和村寨,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获得了初步的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