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文化漫谈(一):围棋的起源

垂柳对弈

方寸棋盘黑白子

纵横阴阳五行戏

变幻玄妙在道中

直叫神仙乐不疲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在琴、棋、书、画中,又以围棋最为特别,它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

围棋历史悠远,有关围棋起源的传说甚多,比较公认的是最早起源于尧帝。“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宋代罗泌《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见《历代神仙通鉴》)。

另一种传说称,尧帝遇仙人伊蒲子拜他为师。因儿子丹朱不贤,尧向其请教帝位继承人一事,伊蒲子以诗暗示,举荐善贤隐士舜。尧遂将帝位禅让于舜,并将两女娥皇、女英嫁给他,后来舜成为一代圣帝,这就是著名的“禅让”。

尧虽未将把帝位传于丹朱,但教他围棋以“究天文、易祭”。自古“祭政一致”,讲究“天时、地理、人和”,故尧把“祭”法传给丹朱。

近代围棋泰斗吴清源也认为围棋本不是胜负之争的游戏,而是占卜天象易理的工具。

他的依据是中国文字创于殷商时代,然在此之前,有关天象节气的研究就已很深入了,因没有文字,无法查书或留下记录,古人只有使用棋盘藉黑子白子来测知阴阳之动,研究天象,而且尧帝就是一个优秀的卜者。

据此,他推断围棋盘象征着宇宙,由三百六十个天体组成,而围棋盘纵十九乘横十九,共三百六十一个棋点,多余的中心一点天元即为太极,代表宇宙的中心。三百六十的目数在旧历中为一年的日数,将此一分为四,四隅就是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为昼和夜,如此这般便把天地象征化了。

从《周易本义》卷首所载《河图》与《周易本义》卷首所载《洛书》之黑白圆点的布局来看,围棋与他们也可能有些渊源。

据说围棋盘面效《洛书》,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八个方位星、周边七十二个交叉点与三百六十周天、八卦、七十二候相应。棋子扁圆形,上突下平,分黑白两色象征阴阳。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棋经》中,也载有“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

从修炼人的角度来看,围棋与《周易》、《河图》、《洛书》、八卦等一样,不是这一期人类文明所创造出的文化,而是史前文化,其实都是神传给人类的文化,难怪民间有“此物只应天上有”之说。

又如《梨轩曼衍》云:“围棋初非人间之事:始出于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继出于石室,又见于商山,乃仙家养性乐道之具。”

围棋形式简单,只有黑白两种棋子,规则也很简单,但是它的玄妙却是任何其他棋类所不能比超。围棋只有三百六十一个棋点,但却变幻无穷,若以一秒钟数过一种棋形变幻,要把全部的棋形数完,大约要数亿年的时间。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围棋的变幻数量时,称“大约连书万字四十三,即是局之大数”,为3的361次方,这里的四十三个万可不是指四十三万。因而有“千古无同局”的说法。

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神留给人的文化,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垂柳对弈

方寸棋盘黑白子

纵横阴阳五行戏

变幻玄妙在道中

直叫神仙乐不疲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在琴、棋、书、画中,又以围棋最为特别,它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

围棋历史悠远,有关围棋起源的传说甚多,比较公认的是最早起源于尧帝。“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宋代罗泌《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见《历代神仙通鉴》)。

另一种传说称,尧帝遇仙人伊蒲子拜他为师。因儿子丹朱不贤,尧向其请教帝位继承人一事,伊蒲子以诗暗示,举荐善贤隐士舜。尧遂将帝位禅让于舜,并将两女娥皇、女英嫁给他,后来舜成为一代圣帝,这就是著名的“禅让”。

尧虽未将把帝位传于丹朱,但教他围棋以“究天文、易祭”。自古“祭政一致”,讲究“天时、地理、人和”,故尧把“祭”法传给丹朱。

近代围棋泰斗吴清源也认为围棋本不是胜负之争的游戏,而是占卜天象易理的工具。

他的依据是中国文字创于殷商时代,然在此之前,有关天象节气的研究就已很深入了,因没有文字,无法查书或留下记录,古人只有使用棋盘藉黑子白子来测知阴阳之动,研究天象,而且尧帝就是一个优秀的卜者。

据此,他推断围棋盘象征着宇宙,由三百六十个天体组成,而围棋盘纵十九乘横十九,共三百六十一个棋点,多余的中心一点天元即为太极,代表宇宙的中心。三百六十的目数在旧历中为一年的日数,将此一分为四,四隅就是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为昼和夜,如此这般便把天地象征化了。

从《周易本义》卷首所载《河图》与《周易本义》卷首所载《洛书》之黑白圆点的布局来看,围棋与他们也可能有些渊源。

据说围棋盘面效《洛书》,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八个方位星、周边七十二个交叉点与三百六十周天、八卦、七十二候相应。棋子扁圆形,上突下平,分黑白两色象征阴阳。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棋经》中,也载有“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

从修炼人的角度来看,围棋与《周易》、《河图》、《洛书》、八卦等一样,不是这一期人类文明所创造出的文化,而是史前文化,其实都是神传给人类的文化,难怪民间有“此物只应天上有”之说。

又如《梨轩曼衍》云:“围棋初非人间之事:始出于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继出于石室,又见于商山,乃仙家养性乐道之具。”

围棋形式简单,只有黑白两种棋子,规则也很简单,但是它的玄妙却是任何其他棋类所不能比超。围棋只有三百六十一个棋点,但却变幻无穷,若以一秒钟数过一种棋形变幻,要把全部的棋形数完,大约要数亿年的时间。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围棋的变幻数量时,称“大约连书万字四十三,即是局之大数”,为3的361次方,这里的四十三个万可不是指四十三万。因而有“千古无同局”的说法。

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神留给人的文化,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相关内容

  • 中日两国围棋的起源.发展及交流
  • [摘 要]围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起源于中国,逐步传入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本文旨在从历史角度分别对围棋在中日两国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进行一次简略的回顾,并对中日两国在围棋领域的交流与共同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及总结,以期为中日两国今后在围棋领域的合作交流提供一个有利的参考. [关键字]中 ...

  • 围棋的起源
  • 第一堂课: 围棋的起源以及最基本的一些认识 一.围棋的起源 1.我国最早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是"尧舜以棋教子"的故事. (大家知道尧是谁吗). 当时尧的儿子丹朱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他的母亲很着急,找到尧.尧就对丹朱说:"你不愿学打猎,就学行兵征战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学会了, ...

  •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
  • 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 第1课 <三字经>(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背诵能力. 2.教育孩子克服外界干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难点:本段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 ...

  • 漫谈风筝的发明及起源-潍坊九天风筝厂
  • 漫谈风筝的发明及起源 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风筝"这个名字,大约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 ...

  • 家乡名胜古迹.txt
  • 一. 棋子山棋子山位于陵川县城东 20 公里处的冶头.古郊和侯庄3乡交界地带,海拔1488米,面积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盛夏气温一般不超过24℃ ,气候凉爽宜人.在南北走向的谋棋岭上,十分奇特而显著地在山的中心部位构成了面积达60000余平方米的天然棋石世界.天然棋石的外观为扁圆形, ...

  • 围棋的起源和发展
  • 第一课 围棋的起源和发展 围棋,是中国传统"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中的一种.古时候把围棋称为"弈". 人们有时候将一个人会不会下围棋,看作其是否优雅.多才的标志之一.现在,围棋这个古 老的游戏不仅在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在世界其他范围内也逐渐得到普 ...

  • 中国围棋史话
  • 也说围棋 摘要:本学期所选修的围棋课,老师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实践演练和教学视频将围棋的的常识简单明了的展示出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围棋的入门基础.围棋课上,老师通过对围棋的历史和棋盘的相关介绍开始讲起,带领我们入门:然后再通过对<中国围棋史话>的略读,我对围棋这门选修课的课程意义和价 ...

  • 11.围棋课程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 运河小学校本课程 围棋课程实施纲要 一. 基本项目 1. 主讲教师:李军 2. 教学材料:选编 3. 课程类型:选修课 4. 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 5. 授课对象:一至四年级选修本课程学生 二. 具体内容 1.课程性质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娱乐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其得以 ...

  • 中华孝文化漫谈
  • 中华孝文化漫谈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孝的起源,有其思想.认识.物质基础和制度环境.孝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历史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搞清孝的起源,对于研究孝的发展.内涵和社会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