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

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下面我引用了彭氏军史评论里对法正的评价:

因为刘封、孟达不发救兵,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欲擒故纵,先调刘封守绵阳;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关羽和荆州以后的损失。法正若在这一切是否还会发生?

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最大功绩是在献计取汉中。当时曹操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张鲁后,没有趁胜夺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守汉中,曹操自己北还是迫不得已,可见取汉中机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渊、张郃的才能难堪镇守汉中的大任。

夏侯渊、张郃是有勇无谋的煞将,曹操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有张辽、曹仁、于禁、曹休、司马懿、曹彰等,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当,利用这么难得的机会,主公亲统大军前往征讨,一定能击败曹军。

而且夺取汉中有三点好处:① 能击败曹军,得到东汉王室的褒奖和欢心。 ② 占领汉中后可以蚕食雍州、凉州,开疆拓土。③ 占领汉中可以巩固益州,是立国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极力主张下,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拒绝谋士周群等劝阻,毅然进兵汉中。在具体的指挥战斗中,法正的出谋划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协助老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正的计谋击破夏侯渊军,使他的对手曹操都为之叹服,诸葛亮也常常为法正的智慧和计谋所折服。刘备夺取汉中,其兴汉的大业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刘备即位汉中王时,就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惜法正命薄,年仅四十五岁就死了。刘备为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刘备后来追封法正为翼侯,赐爵于其子孙。

《三国志》记载,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彝陵惨败后,诸葛亮慨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才干要远胜过诸葛亮,一代妖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三国志里还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形势非常不利,后退是最佳的选择,但刘备大怒不肯后退,没有谁敢劝说。这时候,箭若飞蝗。法正于是站到刘备的前面,刘备说:“孝直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得说“孝直,我和你一起走。”于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许靖〔许邵之堂弟〕原本不为刘备所喜爱,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厚待许靖,封许靖为太傅。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意见是相当尊重的。

陈寿对法正的评价是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优秀的谋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给蜀汉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法正若在,孟达就不用担心刘备会加害自己而反叛,上庸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就不会落到曹魏手里,也就不存在刘备甚怒之下斩掉虎将刘封;法正若在,也许他真能阻止刘备的东征,即使东征,以法正的才华,是不会让刘备犯下在彝陵那样的低级错误,而导致惨败;三国鼎立最终局面会是怎样呢?法正若在…… ”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

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下面我引用了彭氏军史评论里对法正的评价:

因为刘封、孟达不发救兵,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欲擒故纵,先调刘封守绵阳;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关羽和荆州以后的损失。法正若在这一切是否还会发生?

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最大功绩是在献计取汉中。当时曹操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张鲁后,没有趁胜夺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守汉中,曹操自己北还是迫不得已,可见取汉中机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渊、张郃的才能难堪镇守汉中的大任。

夏侯渊、张郃是有勇无谋的煞将,曹操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有张辽、曹仁、于禁、曹休、司马懿、曹彰等,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当,利用这么难得的机会,主公亲统大军前往征讨,一定能击败曹军。

而且夺取汉中有三点好处:① 能击败曹军,得到东汉王室的褒奖和欢心。 ② 占领汉中后可以蚕食雍州、凉州,开疆拓土。③ 占领汉中可以巩固益州,是立国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极力主张下,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拒绝谋士周群等劝阻,毅然进兵汉中。在具体的指挥战斗中,法正的出谋划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协助老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正的计谋击破夏侯渊军,使他的对手曹操都为之叹服,诸葛亮也常常为法正的智慧和计谋所折服。刘备夺取汉中,其兴汉的大业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刘备即位汉中王时,就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惜法正命薄,年仅四十五岁就死了。刘备为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刘备后来追封法正为翼侯,赐爵于其子孙。

《三国志》记载,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彝陵惨败后,诸葛亮慨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才干要远胜过诸葛亮,一代妖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三国志里还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形势非常不利,后退是最佳的选择,但刘备大怒不肯后退,没有谁敢劝说。这时候,箭若飞蝗。法正于是站到刘备的前面,刘备说:“孝直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得说“孝直,我和你一起走。”于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许靖〔许邵之堂弟〕原本不为刘备所喜爱,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厚待许靖,封许靖为太傅。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意见是相当尊重的。

陈寿对法正的评价是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优秀的谋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给蜀汉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法正若在,孟达就不用担心刘备会加害自己而反叛,上庸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就不会落到曹魏手里,也就不存在刘备甚怒之下斩掉虎将刘封;法正若在,也许他真能阻止刘备的东征,即使东征,以法正的才华,是不会让刘备犯下在彝陵那样的低级错误,而导致惨败;三国鼎立最终局面会是怎样呢?法正若在…… ”


相关内容

  • 三国谋臣:诸葛亮.庞统和法正
  • 诸葛亮·庞统·法正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刘备.曹操.孙权,在东汉末年群雄争路之中,逐渐形成三股强大的割据势力,最后又形成蜀汉.曹魏.孙吴三个政权,故被当时著名历史学家陈寿称之为"三国",并著<三国志>以记其史. 陈寿<三国志& ...

  • 刘备的军师有谁刘备的手下大将有哪些
  • 刘备的军师有谁刘备的手下大将有哪些 刘备的军师有哪些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导致很多人们认为刘备麾下的军师当属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是也.如果不深究真正的历史,只聊<三国演义>的话,刘备的军师不止诸葛亮,他也不是刘备的第一个军师.真正意义上的军师,在刘备处共有四人. 诸葛 ...

  • 三国演义的题目
  • 1,曾经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做过总盟主的是?(袁绍,字本初) 2,曹操曾把他手下一大将比作"吾之樊哙",这位大将军是谁?(许禇) 3,曾经镇守在长沙,日后成为西蜀五虎上将中的一员,他是谁?(黄忠) 4,许诺刘备,虽身在曹营,但"终身不设一谋"的谋士是谁?(徐庶) ...

  • 将神答题器
  • 1.请问,以下所列战役中,不属于<三国演义>三大战役的是哪一个? 答案:虎牢关之战 2.<三国演义>书中,头顶嵌宝紫金冠,身披璎珞红锦袍,腰系碾玉狮子带,骑一匹卷毛赤兔马的人物是谁? 答案:孟获 3.赤壁之战被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其最重要的意义是? 答案 ...

  • 曹操戎马一生最赏识的谋士是谁
  • 曹操戎马一生最赏识的谋士是谁?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其中最为倚重的谋士有五位: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 这五位谋士,堪称曹操的左膀右臂,是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股肱之臣.虽然这五位都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但五个指头也能分出长短高低,在曹操的心目中,这五人虽然都是难得的人才,但要说曹操心目中的NO1,非 ...

  • 刘巴为何不受信任 刘巴的文才为什么会被埋没
  • 刘巴为何不受信任 刘巴的文才为什么会被埋没 刘巴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 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 ...

  • 吕布战败的历史真相,重新认识三国第一猛将
  • 因为<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凡事谈三国人物,我们总会遇到一个问题,因为人们先入为主的习惯和民间流传的深广,所以三国人物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被固化为一种固定的绝对形象.比如谈关羽,那就是忠义的化身,谈刘备,那就是大汉正统,谈张飞就是一个粗鲁的武将,谈赵云,就是一个长得不仅帅而且武功了得的武将 ...

  • 郭嘉(1)
  • 鬼才郭嘉 学号 姓名 学院 班级 摘要: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颇受曹操赏识,他与曹操的友情也成为了硝烟中的一段佳话.文章首先对郭嘉的身世做了简单介绍,而后对他在战争中的智慧做了介绍,最后对郭嘉做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郭嘉 三国 谋士 三国时期武将频出如漫天繁星,武有无人能敌的吕布,七进七 ...

  • 张飞横矛当阳桥,为何不过桥追杀?原来是担心打不过赵云!
  • 刘备在新野的势力日益壮大,被曹操视为心腹之患,于是,就派大将夏侯惇前去征讨.此时刘备已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诸葛亮巧设计谋,将夏侯惇打得残败.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拍案而起,亲率大军讨伐刘备.诸葛亮知道以目前刘备的实力是无法与曹操抗衡的,如果应战只能是以卵击石,于是,就建议刘备放弃新野撤退,保存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