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船长》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威尔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持在船长的岗位上,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哈威尔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在面临危急时“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着眼整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二类字,理解“井然有序、做人之

道”等词语,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 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品读、感悟;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甚至小辩论)、班级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3、观看媒体展示的惊险现场,理解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三)情感与态度

自主研读课文,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还能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体会船长哈尔威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情感激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置悬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

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速读课文,说说在这件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并提炼出研读专题: 你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教师推荐研读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一划描写船长的句子。

(2)自由选择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会船长的伟大形象 。

(3)可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自己独立研究。

4、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交流,集体讨论。(以下按学情展开)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

①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②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

的?(读相关句子)

③出示课件:倾听一段音频资料,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随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④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2)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①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

② 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③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

(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① 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②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

③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④指名学生回答。

(4)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①这仅仅只是船长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吗?还是话中有话?

② 师生参与讨论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③面对猝然而来的灾难,可以说是死亡,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体会人物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

④船长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结合课堂的需要,适时展开小型辩论)

⑤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对话或表演。

四、创设情境,激情品味。

1、师小结后,诵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创设情境:看着船长渐渐消失的身影,这一刻你的心里又会有怎么的疑问呢?(学生质疑)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谁能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各种可能性)

4、师小结:危难中出英雄。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让我们再看看船长吧!

5、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进行角色转换,想像说话。

假如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

假如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 假如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拿笔写下你想说的吧)

6、让我们将无穷的敬意化为美妙的旋律,献给他吧!(学生配乐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五、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像哈尔威船长这样的伟人,并介绍他们的事例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忠于职守——高度责任

6.船长(英雄)

做人之道——舍已为人

《船长》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威尔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持在船长的岗位上,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哈威尔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在面临危急时“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着眼整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二类字,理解“井然有序、做人之

道”等词语,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 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品读、感悟;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甚至小辩论)、班级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3、观看媒体展示的惊险现场,理解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三)情感与态度

自主研读课文,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还能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体会船长哈尔威崇高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情感激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置悬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

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速读课文,说说在这件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并提炼出研读专题: 你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教师推荐研读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一划描写船长的句子。

(2)自由选择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会船长的伟大形象 。

(3)可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自己独立研究。

4、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交流,集体讨论。(以下按学情展开)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

①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②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

的?(读相关句子)

③出示课件:倾听一段音频资料,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随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④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2)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①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

② 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③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

(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① 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②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

③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④指名学生回答。

(4)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①这仅仅只是船长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吗?还是话中有话?

② 师生参与讨论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③面对猝然而来的灾难,可以说是死亡,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体会人物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

④船长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结合课堂的需要,适时展开小型辩论)

⑤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对话或表演。

四、创设情境,激情品味。

1、师小结后,诵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创设情境:看着船长渐渐消失的身影,这一刻你的心里又会有怎么的疑问呢?(学生质疑)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谁能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各种可能性)

4、师小结:危难中出英雄。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让我们再看看船长吧!

5、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进行角色转换,想像说话。

假如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

假如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 假如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拿笔写下你想说的吧)

6、让我们将无穷的敬意化为美妙的旋律,献给他吧!(学生配乐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五、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像哈尔威船长这样的伟人,并介绍他们的事例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忠于职守——高度责任

6.船长(英雄)

做人之道——舍已为人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船长]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船长>教学设 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节选于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船长>.课文讲的是薄雾笼罩的大海上,客轮"诺曼底"号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即将沉没,"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 ...

  • 船长第一课时
  • 7.船长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勺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 ...

  • 苏科版小学语文船长
  • 船长 一.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主要讲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如,指挥60名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船一起沉人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 ...

  • 船长.说课稿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船长>说课稿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船长>,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 <船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小说.课文叙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 ...

  • 五年级语文跳水2
  • 8. 跳水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模仿"."显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 ...

  • 等待,只为与"你"相遇
  • 清晰记得热恋时等待对方的情景,那时候的等待总是甜蜜的,温馨的,充满期待的.课堂教学时也需要这样的等待,我们要怀着一颗期待.欣赏的心去等待学生,等待他们出现时的精彩. 一.静心等待,收获精彩,守得云开见月明 让学生去阅读的目的就是去思考.理解,这都需要时间.所以请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 ...

  • [你是你的船长--寄语十五岁]教案
  • 周霄 崔卫平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演讲思路.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 教学重点: 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知心姐姐(卢勤)在<写给世纪父母>一书中谈到,由于社会.家庭 ...

  •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低是在阅读教学中遇见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试做浅析. 一. 创设情境,感受生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产生身临 ...

  • 六年级语文船长教案
  • 六年级上册第7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六合区横梁中心小学 陈 云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通过文中重点段落的研读,逐渐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并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