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是指将新鲜植物体的全株或一部分经过特殊处理(物理或化学方法)以便长期保存和进行教学与研究的植物实物样本。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及研究活动,采集、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也可反映出植物生长生境中诸如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的生态因子的特性,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的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资料。同时还是进行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植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行业工作和学科研究的必要资料。

植物标本按照制作和保存方法的差异通常可以分为腊叶标本、浸制标本、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这里介绍高等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

(一)采集用具

进行标本采集前先要做好材料用具的准备工作。

1.吸湿草纸(废旧报纸和吸水纸均可)足量,用于干燥植物标本。其大小规格应与标本夹相配套(42×29cm为宜)。

2.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纸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标本的花叶不致皱缩凋落,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标本夹可用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厘米,宽30厘米,用宽3厘米、厚约5~7毫米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厘米)嵌实。

3.枝剪: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4.采集箱或背篓:临时收藏采集品用。

5.小锄头(或掘铲):用来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记录薄、小标签、铅笔:用以野外记录用。

7.纸袋:用牛皮纸制成,10cm×7cm,用于盛取种子及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鳞茎、块根等

8.钢卷尺:用来测量植物的高度、胸高、直径等。

9.其它:海拔仪、GPS定位仪、照相机、放大镜以及必要的安全防护和生活用品等。

(二)采集方法

采集选材应以“最小的面积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为原则,即选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体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的标本。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茎或树皮,也必须同时选取少许压制。每种植物要采2-多个复份。要用枝剪采取标本,不能用手折,因为手折容易伤树,压成标本也不美观。不同的植物标本应用不同的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应以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采取典型、有代表性特征、带花或果的枝条。对先花后叶的植物,应先采花,后采枝叶,应在同一植株上,雌雄异株或同株的,雌雄花应分别采取。一般来说,没有花或果的标

本不能作为鉴别种类的根据,所以必须采叶、花(或叶、果)齐全的枝条,同时最好带有二年生的枝条,因为当年生枝条可能有较大的变异。

2.草本及矮小灌木:部分高大的草本植物采集方法同木本植物,要采取叶、花、果等,且要尽可能采集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枝、块茎、块根或根系等;矮小的草本和灌木采集开花或结果的全株。

3.藤本植物:应剪取有代表性的中间一段,剪取的部分要能显示出其藤本性状。

4. 寄生植物:须连同寄主一起采取。并且,寄主的种类、形态、同寄生的关系等记录在采集标签上。

5. 水生植物:很多有花植物生活在水中,有些种类具有地下茎,有些种类的叶柄和花柄是随着水的深度而增长的,因此采集这种植物时,有地下茎的应采取地下茎,这样才能显示出花柄和叶柄着生的位置。但采集时必须注意有些水生植物全株大都很柔软而脆弱,一提出水面,它的枝叶便会彼此粘贴重叠,携回室内后常失去其原来的形态。因此,采集这类植物时,最好整株(或成束)捞取,用草纸包好,放在采集箱里,带回室内立即将其放在水盆中,等到植物的枝叶恢复原来形态时,用旧报纸一张,放在浮水的标本下轻轻将标本提出水面后,立即放在干燥的草纸里好好压制。

6.蕨类植物:应采着生有孢子囊群的植株或叶,连同根状茎一起采集。

7.特殊植物:某些植物叶柄过长、叶片过大(如棕榈科、芭蕉科植物),采集时只能采集其叶、花、果、树皮等的一小部分。要求采集时一定要将它们的高度、茎直径、叶的长宽和裂片数目、叶柄和叶鞘的长度和形态等特征进行详细记录。

另外,药用、食用等资源植物,还要采集它的应用部分,如皮、果实、地下根茎、块茎、鳞茎、块根等,并编号保存。

(三)记录方法

进行植物标本野外采集时要作好详细记录。野外采集时往往只能采集植物体的一部分,同时植物进行压制后又往往与自然生活状态的的颜色、气味等有较大差别,如果所采回的标本没有详细记录,日后记忆模糊,就难以对这一种植物标本进行正确完全了解,也会对鉴定植物造成困难。因此,记录工作在野外采集是极重要的,而且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到野外前必须准备足够的采集记录纸(样式见附1),熟练地掌握野外采集、记录的方法,随采随记,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标本要有一张记录纸,并进行唯一的编号。记录时必须注意:有关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习性,叶、花、果的颜色、有无香气和乳汁,采集日期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号等必须记录。记录时还应该注意观察,有些植物同一株植物上有两种叶形,如果采集时只能采到一种叶形的话,还需要作相关说明记录。此外如禾本科植物、芦苇等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采集时只能采到其中的一部分,记录时必须将它们的高度、地上及地下茎的节的数目、颜色等记录下来。这些对植物分类工作都极为重要。

采集标本时,每一标本都要即时系上标好采集号的小标签(小标签需要打孔并系好细线,样式见附2),采集号要与标本记录纸上的编号一致。同一采集人采集号要连续不重复,同种植物的复份标本要编同一号。进行编号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保证记录表上的情况要与所采的标本一致,如果其中发生错误,就失去标本的价值。

二、标本制作

(一)压制

1.整形:对采到的标本根据有代表性、面积要小的原则作适当的修理和整枝,剪去多余密迭的枝叶,以免遮盖花果,影响观察。如果叶片太大不能在夹板上压制,可沿着中脉的一侧剪去全叶的百分之四十,保留叶尖;若是羽状复叶,可以将叶轴一侧的小叶剪短,保留小叶的基部以及小叶片的着生位置,保留羽状复叶的顶端小叶。对肉质植物如景天科、天南星科、仙人掌科等先用开水杀死。对球茎、块茎、鳞茎等除用开水杀死外,还要切除一半,再压制,以促使干燥。

2.压制:整形、修饰过的标本及时挂上小标签。将有绳子的一块标本夹板做底板,上置吸湿草纸4—5张。然后将标本逐个与吸湿纸相互间隔,平铺在平板上,铺时须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在一张吸湿纸上放一种或同一种植物,若枝叶拥挤、卷曲时要拉开伸展,叶要正反面都有,过长的要作“N”、“V”、“M”、“W”形的弯折,最后将另一块木夹板盖上,用绳子缚紧。

3.换纸(干燥):标本压制头两天要勤换吸湿草纸。每天早晚二次换出的湿纸应晒干或烘干,以便重复使用。换纸是否勤和干燥,对压制标本的质量关系很大。如果换纸不及时,可能导致标本颜色转暗,花、果及叶脱落,甚至发霉腐烂。

标本在第二、三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使枝叶展开,不折皱。易脱落的果实、种子和花,要用小纸袋装好,以免翻压时丢失。标本干后,可从吸湿草纸中取出,放入旧报纸内暂时保存。

条件允许或需要快速干燥标本时,也可用便携式标本烘干机烘干标本,快速烘干的标本可以很好地保持标本颜色。

(二)杀虫与消毒

为防止害虫蛀食标本,必需进行消毒,通常用升汞(即氯化汞)配制0.5%的酒精溶液,倾放平底盆内,将标本浸入溶液处理1~2分钟,再拿出夹入吸草纸内干燥。此外,也可用二硫化碳或其他药剂熏蒸消毒杀虫。

(三)上台

把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上(一般用250克或350克白板纸),台纸大小通常为42×29cm。为减少浪费,也可以根据纸张裁剪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台纸大小(如大小为36×27cm比较节省纸张,也同样可用)。一张台纸上只能订一种植物标本,标本的大小、形状、位置要适当的修剪和安排,然后用棉线或纸条订好,也可用胶水粘贴。标本装订好后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一张鉴定名签(附3),左上角贴上野外采集记录签,脱落的花、果、叶等,装入小纸袋,粘贴于台纸的右上角。

三、保存

装订好的标本,经定名后,都应放入标本柜中保存,标本柜应有专门的标本室放置,注意干燥、防蛀(放入樟脑丸等驱虫剂)。标本室中的标本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通常按分类系统排列,也有按地区排列或按科名拉丁字母的顺序排列;属、种一般按学名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附1 采集记录签(简明样本)

( 单位名称 )

附2 小标签样本

附3 鉴定名签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是指将新鲜植物体的全株或一部分经过特殊处理(物理或化学方法)以便长期保存和进行教学与研究的植物实物样本。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及研究活动,采集、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也可反映出植物生长生境中诸如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的生态因子的特性,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的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资料。同时还是进行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植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行业工作和学科研究的必要资料。

植物标本按照制作和保存方法的差异通常可以分为腊叶标本、浸制标本、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这里介绍高等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

(一)采集用具

进行标本采集前先要做好材料用具的准备工作。

1.吸湿草纸(废旧报纸和吸水纸均可)足量,用于干燥植物标本。其大小规格应与标本夹相配套(42×29cm为宜)。

2.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纸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标本的花叶不致皱缩凋落,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标本夹可用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厘米,宽30厘米,用宽3厘米、厚约5~7毫米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厘米)嵌实。

3.枝剪: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4.采集箱或背篓:临时收藏采集品用。

5.小锄头(或掘铲):用来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记录薄、小标签、铅笔:用以野外记录用。

7.纸袋:用牛皮纸制成,10cm×7cm,用于盛取种子及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鳞茎、块根等

8.钢卷尺:用来测量植物的高度、胸高、直径等。

9.其它:海拔仪、GPS定位仪、照相机、放大镜以及必要的安全防护和生活用品等。

(二)采集方法

采集选材应以“最小的面积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为原则,即选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体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的标本。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茎或树皮,也必须同时选取少许压制。每种植物要采2-多个复份。要用枝剪采取标本,不能用手折,因为手折容易伤树,压成标本也不美观。不同的植物标本应用不同的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应以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采取典型、有代表性特征、带花或果的枝条。对先花后叶的植物,应先采花,后采枝叶,应在同一植株上,雌雄异株或同株的,雌雄花应分别采取。一般来说,没有花或果的标

本不能作为鉴别种类的根据,所以必须采叶、花(或叶、果)齐全的枝条,同时最好带有二年生的枝条,因为当年生枝条可能有较大的变异。

2.草本及矮小灌木:部分高大的草本植物采集方法同木本植物,要采取叶、花、果等,且要尽可能采集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枝、块茎、块根或根系等;矮小的草本和灌木采集开花或结果的全株。

3.藤本植物:应剪取有代表性的中间一段,剪取的部分要能显示出其藤本性状。

4. 寄生植物:须连同寄主一起采取。并且,寄主的种类、形态、同寄生的关系等记录在采集标签上。

5. 水生植物:很多有花植物生活在水中,有些种类具有地下茎,有些种类的叶柄和花柄是随着水的深度而增长的,因此采集这种植物时,有地下茎的应采取地下茎,这样才能显示出花柄和叶柄着生的位置。但采集时必须注意有些水生植物全株大都很柔软而脆弱,一提出水面,它的枝叶便会彼此粘贴重叠,携回室内后常失去其原来的形态。因此,采集这类植物时,最好整株(或成束)捞取,用草纸包好,放在采集箱里,带回室内立即将其放在水盆中,等到植物的枝叶恢复原来形态时,用旧报纸一张,放在浮水的标本下轻轻将标本提出水面后,立即放在干燥的草纸里好好压制。

6.蕨类植物:应采着生有孢子囊群的植株或叶,连同根状茎一起采集。

7.特殊植物:某些植物叶柄过长、叶片过大(如棕榈科、芭蕉科植物),采集时只能采集其叶、花、果、树皮等的一小部分。要求采集时一定要将它们的高度、茎直径、叶的长宽和裂片数目、叶柄和叶鞘的长度和形态等特征进行详细记录。

另外,药用、食用等资源植物,还要采集它的应用部分,如皮、果实、地下根茎、块茎、鳞茎、块根等,并编号保存。

(三)记录方法

进行植物标本野外采集时要作好详细记录。野外采集时往往只能采集植物体的一部分,同时植物进行压制后又往往与自然生活状态的的颜色、气味等有较大差别,如果所采回的标本没有详细记录,日后记忆模糊,就难以对这一种植物标本进行正确完全了解,也会对鉴定植物造成困难。因此,记录工作在野外采集是极重要的,而且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到野外前必须准备足够的采集记录纸(样式见附1),熟练地掌握野外采集、记录的方法,随采随记,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标本要有一张记录纸,并进行唯一的编号。记录时必须注意:有关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习性,叶、花、果的颜色、有无香气和乳汁,采集日期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号等必须记录。记录时还应该注意观察,有些植物同一株植物上有两种叶形,如果采集时只能采到一种叶形的话,还需要作相关说明记录。此外如禾本科植物、芦苇等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采集时只能采到其中的一部分,记录时必须将它们的高度、地上及地下茎的节的数目、颜色等记录下来。这些对植物分类工作都极为重要。

采集标本时,每一标本都要即时系上标好采集号的小标签(小标签需要打孔并系好细线,样式见附2),采集号要与标本记录纸上的编号一致。同一采集人采集号要连续不重复,同种植物的复份标本要编同一号。进行编号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保证记录表上的情况要与所采的标本一致,如果其中发生错误,就失去标本的价值。

二、标本制作

(一)压制

1.整形:对采到的标本根据有代表性、面积要小的原则作适当的修理和整枝,剪去多余密迭的枝叶,以免遮盖花果,影响观察。如果叶片太大不能在夹板上压制,可沿着中脉的一侧剪去全叶的百分之四十,保留叶尖;若是羽状复叶,可以将叶轴一侧的小叶剪短,保留小叶的基部以及小叶片的着生位置,保留羽状复叶的顶端小叶。对肉质植物如景天科、天南星科、仙人掌科等先用开水杀死。对球茎、块茎、鳞茎等除用开水杀死外,还要切除一半,再压制,以促使干燥。

2.压制:整形、修饰过的标本及时挂上小标签。将有绳子的一块标本夹板做底板,上置吸湿草纸4—5张。然后将标本逐个与吸湿纸相互间隔,平铺在平板上,铺时须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在一张吸湿纸上放一种或同一种植物,若枝叶拥挤、卷曲时要拉开伸展,叶要正反面都有,过长的要作“N”、“V”、“M”、“W”形的弯折,最后将另一块木夹板盖上,用绳子缚紧。

3.换纸(干燥):标本压制头两天要勤换吸湿草纸。每天早晚二次换出的湿纸应晒干或烘干,以便重复使用。换纸是否勤和干燥,对压制标本的质量关系很大。如果换纸不及时,可能导致标本颜色转暗,花、果及叶脱落,甚至发霉腐烂。

标本在第二、三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使枝叶展开,不折皱。易脱落的果实、种子和花,要用小纸袋装好,以免翻压时丢失。标本干后,可从吸湿草纸中取出,放入旧报纸内暂时保存。

条件允许或需要快速干燥标本时,也可用便携式标本烘干机烘干标本,快速烘干的标本可以很好地保持标本颜色。

(二)杀虫与消毒

为防止害虫蛀食标本,必需进行消毒,通常用升汞(即氯化汞)配制0.5%的酒精溶液,倾放平底盆内,将标本浸入溶液处理1~2分钟,再拿出夹入吸草纸内干燥。此外,也可用二硫化碳或其他药剂熏蒸消毒杀虫。

(三)上台

把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上(一般用250克或350克白板纸),台纸大小通常为42×29cm。为减少浪费,也可以根据纸张裁剪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台纸大小(如大小为36×27cm比较节省纸张,也同样可用)。一张台纸上只能订一种植物标本,标本的大小、形状、位置要适当的修剪和安排,然后用棉线或纸条订好,也可用胶水粘贴。标本装订好后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一张鉴定名签(附3),左上角贴上野外采集记录签,脱落的花、果、叶等,装入小纸袋,粘贴于台纸的右上角。

三、保存

装订好的标本,经定名后,都应放入标本柜中保存,标本柜应有专门的标本室放置,注意干燥、防蛀(放入樟脑丸等驱虫剂)。标本室中的标本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通常按分类系统排列,也有按地区排列或按科名拉丁字母的顺序排列;属、种一般按学名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附1 采集记录签(简明样本)

( 单位名称 )

附2 小标签样本

附3 鉴定名签


相关内容

  • 生物标本制作教案
  •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物标本的制作,在自然科学中,常常提到生物标本这个词,我们也都或 多或少的见到过生物标本,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做过这件事:就是把好看的叶子或者花 夹到书里面,等过些日子拿出来,就变干变硬,然后在上面写上好朋友的名字保留起来当作 纪念,这些叶子或花就可以称之为标本,那到底什么是生物标 ...

  • 植物标本的制作
  • 植物标本的制作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两种简便易行的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由生物老师带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以及科研素质.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外生活. 关键词: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能较长时间保持植物原本身的形态.色泽,可完好展示植物花.果.叶不同部分细微的 ...

  • 蓟马采集和玻片标本的制作
  • 200643(5) 昆虫知识 Chi 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725 蓟马采集和玻片标本的制作 张宏瑞 Okajima Sh U ^ji Laurence A. Mound 3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澳大利亚堪培拉 2601) 1 2 3 * (1 云南农业 ...

  • 小牛群初中动植物标本制作方案
  • 小牛群初中 <动植物标本制作>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及审美情趣,培养爱自然爱家乡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活动目的任务: ...

  • 实验指导6 种子植物标本制作
  • 实验六 种子植物标本制作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并了解其在植物分类学中重要作用,为以后独立工作打好基础. 2.了解标本的消毒和保存的基本知识. 3.植物检索表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用品 1.野外采集及记录用品:海拔仪.枝剪.小锄头.小标签.采集箱(塑 ...

  • 生物课外植物标本的制作
  • 生物课外植物标本的制作 肖明 李勃 王长晔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两种简便易行的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由生物老师带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以及科研素质.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外生活.关键词: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能较长时间保持植物原本身的形态.色泽,可完好展示 ...

  • 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 在教师里永远也学到真正的土地植物原理,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植物成长的原理。作为一名植物病理专业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永远不能完全的了解植物,必须要走进田地,开始工作! 在为期四天的实习中,我感受到农民才是真正的农业专家。书本上知识再正确,真正运用到现实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点 ...

  •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 一.实习目的:本次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二.指导教师:高克祥 李安娜三.实习时间: ...

  • 植物标本采集
  • 植物标本采集 一.活动准备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若干).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 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