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_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语言科学         

/ISSN1671-9484 CN32-1687G011年11月          2

第1总第50卷第6期(5期)586-592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李 艳1 李葆嘉2

            

10062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2

10097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

提要

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无论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一直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界所关注。19世纪到

对考证古代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吐火罗文的年20世纪初在新疆发现的吐火罗语,

代太晚,现存资料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和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汉语中的吐火罗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为汉语和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接触提供了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和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关键词

汉语-印欧语关系 吐火罗语 残留词 借源词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11)06-0586-07

1引言

,汉语与印欧语关系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北欧学者R他发现汉语与哥特语存在某udbeck(1717)(些相似性。此后,等学者都认为汉语与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德国华裔学者CEdkins1871)hang(、论证了汉语与日尔曼语的远古亲缘关系。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周及徐(谈济1988)2001,2002,2003)

民(以及在爱沙尼亚的高晶一(也涉足了这一领域。2001)2008)

迄今为止,学界已经发现上古汉语(原始汉藏语)与印欧语之间存在几百对的对应词(包括基本词汇,和词族)特别是上古汉语与原始日尔曼语关系密切,此外还有史前考古文化学、史前人口迁徙和历史文献学的一些关键证据,这为汉语与印欧语亲缘关系假说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可以,不可能有直接语言材料,其过程轨迹还相当模糊,需要继续挖掘和发现新的证上溯到距今10000年)据,包括考古文化学、人种基因学、文献语言等方面的证据。其中,如果能够有一些中间环节的可靠证据,无疑对这一假说的探讨非常有益。

欧洲学者在西域发现了一些陌生的印欧语写本,其中在新疆西南角于阗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地发现的写本能够确定为伊朗语,但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库车、焉耆一带发现的写本,则是一种特殊的古印欧语。经考释,德国学者S将这种古印欧语划分为吐火罗语A(焉耆语)和吐火罗ie1931)g等(

[收稿日期]定稿日期]2010年9月6日  [2011年10月2日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10XJA740002)

)、)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谨此致谢。感谢《语10SZYB0709SZD04言科学》匿审专家及编辑部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李 艳等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后来,语B(龟兹语)英国学者B指出在鄯善发现的写本,应称为吐火罗语C。这些写本urrow(1935))使用的是婆罗米笈多(斜体字母,为6-8世纪的遗物。Gutap

尽管P曾试图通过吐火罗语证明汉语与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吐火罗文的ulleblank(1966)y年代太晚,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与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通过汉语中的吐火罗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却可以为汉语与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的接触提供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与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2吐火罗文明和吐火罗语言

(《)、先秦两汉时期,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吐火罗,在汉语文献中被称为“禺氏”逸周书·王会解》“(《)、“(《)。公元前2世纪,禺知”穆天子传》月氏”史记·匈奴列传》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被称为“大月),,氏”的一部西迁,先是占领粟特(然后越过阿姆河征服巴克特里亚(即大夏)建立了SodianaBactria,g,。贵霜帝国(KushanEmire1-5世纪) p

,()这部分“大月氏”印度人、粟特人、波斯人则用另一个名称,即“吐火罗”来称呼他们,在梵Toxr(。在古希腊学者S语佛典中写为T吐火罗斯坦”ukhra。而巴克特里亚也被称为“Toxristn)trabo(。自4世纪始,前1世纪)的《地理学》中﹐吐火罗记为T西方文献称贵霜治下的大夏故地为ocharoi自东晋(时起﹐中国文献亦称该地为“兜呿罗、吐呼罗、吐豁罗、睹货Tocharestan。与之同期,316-420)

/,、《逻”等﹐这些都是T魏书·西域传》以及《隋书》唐书》的《西域ocharoiTukhra的异译。在北朝《。传》中都有《吐火罗国传》

(认为,原始吐火罗文明也许就兴盛于公元前3出现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叶尼塞Mallor1989)0世纪,y

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当欧库米努辛斯克盆地(MinusinskBasin)Afanasievo)0世纪初, 尼沃文化(取代阿凡纳谢沃文化之时,吐火罗人迁移到塔里木盆地一带,与新疆出土的欧罗巴Okunevo)人种的木乃伊的年代(公元前2相吻合。000年)

早期印欧人,主要是吐火罗人抵达新疆之后,一直向东拓展。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他们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甚至进入中原地区。吐火罗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东亚地区金属时代的到来。在史前和上古时期,吐火罗就与中原华夏有着密切的交往。在1随着突厥和蒙古的0世纪以后,崛起,生活在中国西北新疆的吐火罗人开始逐步融入到当地其他民族中去。

(作为一支特殊的古印欧语,吐火罗语与临近的印度-伊朗语言差别很大。A运用统计dams1984)与吐火罗语最接近的是日耳曼语,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和拉丁语。方法研究发现,

吐火罗语的元音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辅音有喉音、腭音、顶音、齿音、唇音、半元音,以及流音、咝声门音和塞擦音。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印欧语言的辅音都存在清、浊配对,而吐火罗语的辅音却音、

,。吐火罗语的名词、并非如此,如没有与p,形容词等有阳性、阴tk相对的三个浊音(Laneetal.1938)  

性、中性三种性范畴;数范畴有单数、对数、双数、复数、多数五种。吐火罗语的格范畴形态分为两个层下层格是基础格,包括主格、间接格、所有格和呼格,上层格是派生格,包括具格、越格、随格、向格、从面,

依格等。吐火罗语在动词变位方面,有基础动词和致使动词。语态有主动态与中动态两种。时态有格、

未完成时、加重过去时和过去时四种。语气有虚拟、愿望和命令三种。(转引自季羡林1现在时、989)

在词汇方面,吐火罗语多与希腊语、拉丁语等相同,更接近于西部欧洲人使用的西部印欧语。表“、,的形式是k与拉丁语c而与东部印欧语,如梵语'立陶100”ntkanteentum的起首辅音k相同,satam、

,宛语火,焉耆语pimtas的起首辅音形成区别。吐火罗语保留了一些印欧语的古老词汇。如:1)or 

语言科学 2011年11月

,,(,;龟兹语p希腊语p试比较汉语的“火”上古汉语*h汉藏语*m狗,焉耆-龟兹语uwarrme2)yjy)

(;希腊语k试比较汉语的“犬”中古汉语k上古汉语*k汉藏语<*k大地,ku,ōn,hwien,hin,w3)y)y(、“(焉耆语t龟兹语k赫梯语t希腊c试比较汉语的“土”上古汉语*t坎”古汉kam,em,ekan,hthōn,h)《。语*k周易》以坎属水,水就下处卑下之地)am;

3汉语中的吐火罗语遗留词

所谓汉语中的吐火罗语残留词,即该地区当时的居民是吐火罗人,通行的是吐火罗语,一些吐火罗词语由此通过汉字记音方式出现在汉语文献中。吐火罗人曾经生活在河西走廊和新疆一带,用汉字记音的吐火罗人族称、地名,与其他语言中所记录的吐火罗语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祁连”祈罗漫”与k3.1“iilien、lomo- y

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的南部边缘,将“祁连”的古汉语形式构拟为*Pulleblank(1966)iilien或*- y。在已知的吐火罗语词汇中并没有这个表“天堂)天堂”的词,ilin(Pulleblank寻找的相关线索i- yy

。其早期形式*k,有,焉耆语k龟兹语k神圣的、光荣的)与梵语k高贵、lom,lomo(ilomontalna(yyyy

、/善良)希腊语k美德、荣誉)等对应。alskaln(

*(美国汉学家M发现,拉丁语的C天空、天堂)和汉语的“祁连”air1991:932)aelum(iilien音近义- 

。那同,他由此认为,汉语的“祁连”应译自与拉丁语C林梅村,aelum同源的某个吐火罗语的词(1994)

/对应吐火罗语的//,/则对应拉丁语的//。么,古汉语的/吐火罗语的/kkcg

。林梅村(汉文史籍记载,吐火罗人称“天山”为“祈罗漫山、初罗漫山、折罗漫山”认为,这些译1994)“,名来自焉耆语k祁连”的唐代译名为“祈罗漫、析罗漫”与之相互lom或龟兹语klomo。巧合的是,yy。“验证。先秦时代,祁连山被称为“昆仑”昆仑”应是吐火罗语*k的最早汉语记音词。大概ilom(o)y

/的影响,。受*k中/该词第一个音节k所以汉字记音为“昆”ilom(o)liilkin-读成k-/-,y敦煌”3.2“dwnwanrn、druma-”ω”g与δg

设立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其中张掖、武威、敦煌都是吐火罗语的汉字记音。  汉代在河西地区,“(,作为地名,敦煌”始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是张骞出使西域dwnwantwnwan-”-”g、g)归来后向武帝介绍大月氏时提及的。在敦煌长城烽燧下发现的粟特语信札(里的“敦煌”名,写作313)((在《地理学导言》约1第六卷记载rn或δrn。古罗马的地理学家C.Ptolemaeus90-168)58年)δω”ω’

。吐火罗语的“,(的中国西北部地名Θ可能就是指“敦煌”敦煌”匈牙利伊朗学家Harmatta1979)oava,p;认为来自伊朗语的*Θ宏大建筑,城堡)英国伊朗学家B主张来自伊朗语的*ruvan(aile1979)y(

*。近些年来,(“(围绕、坚固之地,城堡)美国汉学家M有提出,敦煌”druvnaair1991:932)T-(ωаη-ωаη,

))高本汉*t来自佉卢文俗语(的d可以上推到原始印欧语的*DwrxwnKharosthīrakritruma,her--Pg

(。稳固)

(),《水经注》里地名“敦薨”既指焉耆北部的山,又指贝加尔湖。(与twnwnPulleblank,1966)-hgy““”、“敦煌”不同,敦薨”的第二个音节“薨”的首辅音是清送气音h,元音是央化的“敦煌”敦薨”可能是同源词。

,“张掖”为“昭武”的同名异译。在敦煌粟特文书上多次发现的γ一般认为就是“昭武”意为“城βω,,。月氏人占领河西走廊后,主”用来称呼首领(赵超1在张掖建立昭武,作为月氏的都城。“昭武”986)

李 艳等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大月氏西迁至中亚阿姆河流域,与“张掖”在吐火罗语中也都指“王郡”至唐朝时仍以“昭武”为姓。

*“(。“(武威”的原名是“姑臧”姑臧”与“高昌”维吾尔语Q在西域外族语言文献kuzan)araoa,-hj

,高昌的名字长期是C意为“秦城”即中国城)同源,都是吐火罗人的活动区域。中,inackand及其变体,。高昌的原居民车师人,与楼兰、龟兹、焉耆等地的居民都为吐火罗人(Pulleblank1966) y

*()月氏”与g3.3“niwatietiwat - -gg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吐火罗人的称呼中也反映出来。据荀悦《前汉纪·  吐火罗人与中原的早期接触,

,孝武皇帝纪三》月氏是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在河西走廊敦煌、祁连山之间的游牧民族。据《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印度学者N认为,月氏arain(1990:174-175)最初的”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纪,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被称为大月氏的一部西迁,先是是历史上“

。从此,占领粟特,然后越过阿姆河征服巴克特里亚,建立了贵霜帝国(西迁的被称为1世纪至5世纪)大月氏,留在河西及西域一带者统称小月氏。月氏在河西走廊游牧时尚无文字,因此他们的早期语言只能在历史记载中寻找蛛丝马迹。

,、(作为吐火罗语的“月氏”可与龟兹语的y焉耆语的w统率、管辖)比较。高本汉(atku1957:atikor

()。公元前2世纪,,构拟的“月氏”上古音*n第一个音节的形式应是g第二个134)iwatiewat或gut - gg

或。亨宁(音节里的-月氏”的整个名称是g认为,塔里木盆地的吐tigti1992)watut--g尾已经脱落。“古火罗人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阿卡德人称其为“(,()。高本汉假定的外语形式有g/,/亚述人谓之“古提”提姆”Gutium)Gutititititi或watwotatot----ggg

(。亨宁(。亨宁统计了4世纪以后文转引自亨宁1推测“月氏”上古音为*nutti992)1992)iutie(-- gg)g )月氏”词形,解释了*G献中出现的“u(tti如何演变为Yuechih的过程。- -

**((),)、、从河西走廊的“姑藏”到西域的“车师”到“龟兹(库车(曲先(kuzan)kushikucikucha)ku-



”,(,乃至远达中亚费尔干的古都“贵山”再到贵霜帝国,这些地名的发音与“月氏”的古音*san)kusan)

/*k/*k(“,在新巴比伦和新亚述时期,由于词首清音的强化,古提”大多被读成k而非kushiusiutiuti,。参见加姆克列利则等,都很相似(耿世民2Guti1998)004)

指出,月氏的一些部落名和头衔是吐火罗语词。公元前1小月氏首领“若Pulleblank(1966)08年,y

*“苴”臣服于中国。在汉代,汉语的塞擦齿音常用来记录外族的腭音。由此,若苴”naktsa就可与焉-y

、“,()(、(,耆语龟兹语神”的派生神的)进行比较。而焉耆语龟兹神)可能nktnaktenkcinkcinktnakteey

、()。荷马时代希腊语的(国王,圣王)同源(加姆克列利则等,与迈锡尼时代希腊语的waaaw)anax1998-n-k

此外,乌孙曾是月氏东边的邻国。《汉书·西域传》记载,春秋时乌孙占据着整个河西走廊。据《汉,月氏人要到此定居,将乌孙王难兜靡斩杀于马下。乌孙人只得抱着尚在襁褓中的王子骄书·张骞传》

。《、《靡投靠匈奴。“乌孙”之名,见于汉武帝时期,在此之前自号为“昆”史记》汉书》记载,乌孙王号“昆

*。乌孙王的名字后面都附缀“(,或“昆弥、昆莫”靡”如“难兜靡、军须靡、翁归靡、泥靡、元贵靡”maδ)

。地处新疆的“等,可能源于焉耆语的w¨国王)昭苏”为乌孙西迁后所建乌孙国靡”ɑl或龟兹语的walo(。之故地,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起,统属西域都护府。“昭苏”与“昭武”同源,意为“城主、首领”0年)

与龟兹”3.4“kuikusi-c '

:“龟兹”最早见于班固《汉书》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南与精绝、东南与  “

”在龟兹文中,“,西南与酐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龟兹”为k生格为k且末、usiusin。吐火罗语中常  ''

语言科学 2011年11月

’,,见的硬腭化现象:在方言中存在也反映在龟兹语的自称k龟兹人”及形容词tc>sucanne“>c  ()、、“,龟兹的”中。“龟兹”的梵文k古回鹘文kkusinneuci古汉语*kuci古突厥语küsüsnankua、wc      y 

这些词形都可为相应音变作佐证。(加姆克列利则等,上文提及河西走廊的“姑臧”1998)kuzan与西

“域的“高昌”同源。高昌的原居民车师人,与龟兹、焉耆、楼兰等地的人都为吐火罗人。其中,车师”的上

。“)(),((古汉语为*k构拟为*k可能是“龟兹”iosiirHennin1992)üsi车师”kuci的一种方音。 -  g

焉耆”3.5“Ieni与rki-k’

“在汉语历代文献中,焉耆”的记音有:焉支、燕支、烟支、胭脂、胭支、燕脂、烟肢、燃支、焉耆、焉提。“,“”“焉支”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焉支山”是居住《,《在该地的月氏命名的。地处西域的焉耆,汉唐时有三种写法:两汉书》等为“焉耆”佛国记》等为“乌,《。彝”大唐西域记》为“阿耆尼”

“,。据戴希龙(考证,焉耆”等同于“月氏”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焉耆(绿洲城市)的古音是*a2006)rig“,(认为,从词源上来看,焉耆”一名与焉耆语的龟兹语的白色)可能有关,Pulleblank(1966)rkirkwiy

、(、“而闪亮的)银色”同源。rkirkwi与希腊语的ssαργοαργυρο'

,(;加姆克列利则等(认为“焉耆”与焉耆语的如阿尔西语”1998)Ienirsirsiantwa“rsie-k’  -k  -y'''p“)““,阿尔西国”有关。亨宁(认为,焉耆”与伊朗语中的a阿尔格国”一致,在梵文中是a这些1992)rnigg

。地名都是指“绿洲”

大宛”3.6“diwan与taxwar-’

“(“大宛”汉语中古音d也是吐火罗在西域建立的国家之一。据《史记·大宛传》载:大宛iwan)-’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扞”、(弥、于阗。希腊语有两个形式т大宛)对应。axwarοχαροιтαχοροι与*t''

《“”康居与大宛为邻,史记·大宛传》载: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与其他吐。西早先的康居原在西域东边,后在匈奴压力下西迁伊朗地境(火罗游牧民族一样,Pulleblank1966) y“汉时,康居位于锡尔河的塔什干地区,康居”上古汉语构拟*k指出,hiaile1979)kh-k 。By(-可

()。突厥语称t,能记录的吐火罗语k康居”为“石国”石城)即把nkashend(-石。上古汉语文献又称“-k

(。突厥语的t石)和借自粟特语的k城)结合成词。唐朝时,康居被称为S康国)ash(ntamarkand(

4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

,所谓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是指通过文化交流,吐火罗人借用中原汉语并用吐火罗文记录的词语。总体而言,吐火罗语受汉语影响较少,主要表现在度量衡和年月的表示上。比如:

〔1〕百磅”k      汉语“          龟兹语c

龟兹语c汉语“钱”ne

龟兹语tau汉语“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词汇也来自古汉语。比如:焉耆语的k龟兹语的k口”与古汉o,oy“

〔),“原文中没有标出该词的汉语意思,百磅”为作者后加。1〕此语料转引自季羡林(1998

李 艳等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焉耆语的t语的*k龟兹语的y借自古汉语的“邑”借自古汉语的e、aoo对应。焉耆语的ysem,ppy,

“。龟兹语的,(。青”借自古汉语的“烧酒”转引自季羨林1sakse998:192)'

()(。该词从古汉语里的吐火罗语借源词,最典型的是“蜜”蜂蜜)miietit<上古汉语*m<龟兹语m。此外,公元前1在汉语中出现(加姆克列利则等1汉语中的一些佛教词语,季羨0世纪后半期起,998)“,林(认为借自吐火罗语,如“沙门”借自焉耆语c须弥”借自焉耆-龟兹语的S1998:191)mam,umer“弥勒”借自焉耆语M龟兹语的Metrak、aitrk。

关于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与汉语中的吐火罗语借源词,研究得还很不充分。这需要吐火罗语还只能证明汉语和吐火罗语曾经有过紧密接触关系。专家提供新的成果。根据目前知道的这些证据,

要想证明汉语-印欧语的亲缘关系,还得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尤其是需要更多的可靠材料。

参考文献

))——浅论语言的微观变化,《戴希龙 2乎?月氏(乎?—湖南大学学报》第6期,006 月氏(YuèzhīRòuzhī101-108页。》(,高本汉 1汉文典(修订本)潘悟云等译1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957 《997)

——汉语与乌拉尔语言及印欧语言同源探究》,高晶一 2汉语与北欧语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08 《《耿世民 2民族语文》第6期,004 吐火罗人及其语言,29-31页。

,《亨宁,徐文堪译注)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W.B.992 历史上最初的印欧人(23-24页。 1《季羡林 1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989 吐火罗语,25-26页。

季羡林 1载《季羡林全集》第十二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98 吐火罗文研究,

,《加姆克列利则,吐火罗人在古代中东的祖先(杨继东译,徐文堪校)西北民族T.V.等 1998 历史上最初的印欧人:

研究》第1期,51-70页。

《林梅村 1敦煌研究》第4期,994 祁连与昆仑,113-116页。,谈济民 2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北京:原子能出版社。001 《

《赵 超 1文物》第1986 对史道德墓志及其族属的一点看法,2期,87-89页。,周及徐 2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002 《

,D.Q.Adams1984.ThePositionofTocharianamontheOtherIndouroeanLanuaes.Journalothe American      -E  gpggf  

:OrientalSociet04(3)395-402. y1

:1979.DictionaroKhotan Saka.CambrideCambrideUniversitPress.Bail ggyy,H.W.yf   

1935.TokharianelementsintheKharosthidocumentsfrom ChineseTurkestan.Journalothe Roal Asi-Burrow,T.        fy 



:aticSociet4)667-675. y2(

,’J.1871.ChinasPlaceinPhiloloAn Attemtto Show thatthe LanuaesoEuroeand Asia Havea Com-Edkins        gy.pggf p

mon Oriin.London:Trübner.g

,”,HarmattaJ.1979.TheArchaeoloicalEvidencefortheDateoftheSodian“AncientLettersStudiesintheSources            gg

:Athe HistoroPre-Islamic Central Asia,75-91,BudaestkadémiaiKiadó.on  pyf  ,G.:LaneS.1938.ProblemsofTocharianPhonoloLanuae14(1)20-38.    gy.gg

,V.H.,载李铮等编《季羡林教授1991.ReflectionsontheOriinsoftheModernStandardPlaceName“dunhuanMair         gg”

(,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卷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901-954页,

MallorJ.P.1989.In SearchotheIndo-Euroeans.London:ThamesandHudson.    y,fp 

语言科学 2011年11月

(),Narain,A.K.1990.Indouroeansininneraisa.InD.Sinored.The Cambride HistoroEarlInner Asia.-E    pgyf y  

:CambrideCambrideUniversitPress. ggy 

:Pulleblank,E.1966.ChineseandIndouroeans.Journalothe Roal AsiaticSociet1-2)9-39.  -E  ypfyy2( 

1717.Secimen UsusLinuae Gothcae,Addita Analoia Linuae Gothicae Cum Sinica,Necnon Finnoni-Rudbeck,O. pggg:cae Cum Unarica,Cum Thesauro Linuarum Asiaeet Euroae.UsalaJoh.Henr.Werner. ppggpE.&SieinW.1931.Tocharische Grammatik.Gottinen:Vandenhoeck &Rurecht.Siegg gpg,

:ATsununChan1988.IndouroeanvocabularinOldChinesenewthesisontheemerenceofChineselanuae-T-E           gggpyggg   

,),andcivilizationinthelateNeolithicae.In MairV.H.(ed.Sino-Platonic Paers7,1-60,Philadelhia[www.       gpp.sinolatonic.or-pg]

作者简介

李艳,女,湖北宜昌人。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陕1970年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比较语言学。

李葆嘉,男,江苏东台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兼南京师范大学语1951年生,亲缘比较语言学。言科技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

TheRoleofTocharianinEstablishintheRelationshi      gp 

betweenChineseandIndoEuroeanLanuaes   - pgg

12

LiYaniBaoia  L j

1 2 

’Shanxi NormalUniversitXian Shanxi10062  7y,

NaninNormalUniversitNaniniansu 210097 jg y,jg Jg

AbstractherelationshibetweenChineseandIndoEuroeanlanuaeshasattractedattention T    -    ppgg 

th 

ofscholarsofcomarativehistoricallinuistics.ThediscoverofTocharianinXinianfrom19to          pgyjg  th 

beinninof20centurheledalotinestablintherelationshiofthesetwo.SinceTocharianthe          ggypgp    

,existedsoancientlitcouldn’trovideevidencetorovetheeneticrelationshibetweenChinese           ppgyp IndoEuroean.ButthenamesoftribesandlacesofTocharianremainedinChineseandChineseand -             pploanwordsinTocharianofferconcretefortheevidenceforclosecontactbetweenChineseandIndoEu              --roean.ThatalsosueststherelationshibetweenEastAsianlanuaesandProtoCaucasian.         -pggpgg 

KewordsrelationshibetweenChineseandIndoEuroeanocharianremainsloanwords    - T  ppy 

语言科学         

/ISSN1671-9484 CN32-1687G011年11月          2

第1总第50卷第6期(5期)586-592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李 艳1 李葆嘉2

            

10062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2

10097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

提要

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无论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一直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界所关注。19世纪到

对考证古代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吐火罗文的年20世纪初在新疆发现的吐火罗语,

代太晚,现存资料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和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汉语中的吐火罗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为汉语和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接触提供了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和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关键词

汉语-印欧语关系 吐火罗语 残留词 借源词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11)06-0586-07

1引言

,汉语与印欧语关系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北欧学者R他发现汉语与哥特语存在某udbeck(1717)(些相似性。此后,等学者都认为汉语与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德国华裔学者CEdkins1871)hang(、论证了汉语与日尔曼语的远古亲缘关系。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周及徐(谈济1988)2001,2002,2003)

民(以及在爱沙尼亚的高晶一(也涉足了这一领域。2001)2008)

迄今为止,学界已经发现上古汉语(原始汉藏语)与印欧语之间存在几百对的对应词(包括基本词汇,和词族)特别是上古汉语与原始日尔曼语关系密切,此外还有史前考古文化学、史前人口迁徙和历史文献学的一些关键证据,这为汉语与印欧语亲缘关系假说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可以,不可能有直接语言材料,其过程轨迹还相当模糊,需要继续挖掘和发现新的证上溯到距今10000年)据,包括考古文化学、人种基因学、文献语言等方面的证据。其中,如果能够有一些中间环节的可靠证据,无疑对这一假说的探讨非常有益。

欧洲学者在西域发现了一些陌生的印欧语写本,其中在新疆西南角于阗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地发现的写本能够确定为伊朗语,但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库车、焉耆一带发现的写本,则是一种特殊的古印欧语。经考释,德国学者S将这种古印欧语划分为吐火罗语A(焉耆语)和吐火罗ie1931)g等(

[收稿日期]定稿日期]2010年9月6日  [2011年10月2日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10XJA740002)

)、)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谨此致谢。感谢《语10SZYB0709SZD04言科学》匿审专家及编辑部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李 艳等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后来,语B(龟兹语)英国学者B指出在鄯善发现的写本,应称为吐火罗语C。这些写本urrow(1935))使用的是婆罗米笈多(斜体字母,为6-8世纪的遗物。Gutap

尽管P曾试图通过吐火罗语证明汉语与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吐火罗文的ulleblank(1966)y年代太晚,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与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通过汉语中的吐火罗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却可以为汉语与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的接触提供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与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2吐火罗文明和吐火罗语言

(《)、先秦两汉时期,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吐火罗,在汉语文献中被称为“禺氏”逸周书·王会解》“(《)、“(《)。公元前2世纪,禺知”穆天子传》月氏”史记·匈奴列传》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被称为“大月),,氏”的一部西迁,先是占领粟特(然后越过阿姆河征服巴克特里亚(即大夏)建立了SodianaBactria,g,。贵霜帝国(KushanEmire1-5世纪) p

,()这部分“大月氏”印度人、粟特人、波斯人则用另一个名称,即“吐火罗”来称呼他们,在梵Toxr(。在古希腊学者S语佛典中写为T吐火罗斯坦”ukhra。而巴克特里亚也被称为“Toxristn)trabo(。自4世纪始,前1世纪)的《地理学》中﹐吐火罗记为T西方文献称贵霜治下的大夏故地为ocharoi自东晋(时起﹐中国文献亦称该地为“兜呿罗、吐呼罗、吐豁罗、睹货Tocharestan。与之同期,316-420)

/,、《逻”等﹐这些都是T魏书·西域传》以及《隋书》唐书》的《西域ocharoiTukhra的异译。在北朝《。传》中都有《吐火罗国传》

(认为,原始吐火罗文明也许就兴盛于公元前3出现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叶尼塞Mallor1989)0世纪,y

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当欧库米努辛斯克盆地(MinusinskBasin)Afanasievo)0世纪初, 尼沃文化(取代阿凡纳谢沃文化之时,吐火罗人迁移到塔里木盆地一带,与新疆出土的欧罗巴Okunevo)人种的木乃伊的年代(公元前2相吻合。000年)

早期印欧人,主要是吐火罗人抵达新疆之后,一直向东拓展。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他们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甚至进入中原地区。吐火罗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东亚地区金属时代的到来。在史前和上古时期,吐火罗就与中原华夏有着密切的交往。在1随着突厥和蒙古的0世纪以后,崛起,生活在中国西北新疆的吐火罗人开始逐步融入到当地其他民族中去。

(作为一支特殊的古印欧语,吐火罗语与临近的印度-伊朗语言差别很大。A运用统计dams1984)与吐火罗语最接近的是日耳曼语,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和拉丁语。方法研究发现,

吐火罗语的元音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辅音有喉音、腭音、顶音、齿音、唇音、半元音,以及流音、咝声门音和塞擦音。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印欧语言的辅音都存在清、浊配对,而吐火罗语的辅音却音、

,。吐火罗语的名词、并非如此,如没有与p,形容词等有阳性、阴tk相对的三个浊音(Laneetal.1938)  

性、中性三种性范畴;数范畴有单数、对数、双数、复数、多数五种。吐火罗语的格范畴形态分为两个层下层格是基础格,包括主格、间接格、所有格和呼格,上层格是派生格,包括具格、越格、随格、向格、从面,

依格等。吐火罗语在动词变位方面,有基础动词和致使动词。语态有主动态与中动态两种。时态有格、

未完成时、加重过去时和过去时四种。语气有虚拟、愿望和命令三种。(转引自季羡林1现在时、989)

在词汇方面,吐火罗语多与希腊语、拉丁语等相同,更接近于西部欧洲人使用的西部印欧语。表“、,的形式是k与拉丁语c而与东部印欧语,如梵语'立陶100”ntkanteentum的起首辅音k相同,satam、

,宛语火,焉耆语pimtas的起首辅音形成区别。吐火罗语保留了一些印欧语的古老词汇。如:1)or 

语言科学 2011年11月

,,(,;龟兹语p希腊语p试比较汉语的“火”上古汉语*h汉藏语*m狗,焉耆-龟兹语uwarrme2)yjy)

(;希腊语k试比较汉语的“犬”中古汉语k上古汉语*k汉藏语<*k大地,ku,ōn,hwien,hin,w3)y)y(、“(焉耆语t龟兹语k赫梯语t希腊c试比较汉语的“土”上古汉语*t坎”古汉kam,em,ekan,hthōn,h)《。语*k周易》以坎属水,水就下处卑下之地)am;

3汉语中的吐火罗语遗留词

所谓汉语中的吐火罗语残留词,即该地区当时的居民是吐火罗人,通行的是吐火罗语,一些吐火罗词语由此通过汉字记音方式出现在汉语文献中。吐火罗人曾经生活在河西走廊和新疆一带,用汉字记音的吐火罗人族称、地名,与其他语言中所记录的吐火罗语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祁连”祈罗漫”与k3.1“iilien、lomo- y

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的南部边缘,将“祁连”的古汉语形式构拟为*Pulleblank(1966)iilien或*- y。在已知的吐火罗语词汇中并没有这个表“天堂)天堂”的词,ilin(Pulleblank寻找的相关线索i- yy

。其早期形式*k,有,焉耆语k龟兹语k神圣的、光荣的)与梵语k高贵、lom,lomo(ilomontalna(yyyy

、/善良)希腊语k美德、荣誉)等对应。alskaln(

*(美国汉学家M发现,拉丁语的C天空、天堂)和汉语的“祁连”air1991:932)aelum(iilien音近义- 

。那同,他由此认为,汉语的“祁连”应译自与拉丁语C林梅村,aelum同源的某个吐火罗语的词(1994)

/对应吐火罗语的//,/则对应拉丁语的//。么,古汉语的/吐火罗语的/kkcg

。林梅村(汉文史籍记载,吐火罗人称“天山”为“祈罗漫山、初罗漫山、折罗漫山”认为,这些译1994)“,名来自焉耆语k祁连”的唐代译名为“祈罗漫、析罗漫”与之相互lom或龟兹语klomo。巧合的是,yy。“验证。先秦时代,祁连山被称为“昆仑”昆仑”应是吐火罗语*k的最早汉语记音词。大概ilom(o)y

/的影响,。受*k中/该词第一个音节k所以汉字记音为“昆”ilom(o)liilkin-读成k-/-,y敦煌”3.2“dwnwanrn、druma-”ω”g与δg

设立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其中张掖、武威、敦煌都是吐火罗语的汉字记音。  汉代在河西地区,“(,作为地名,敦煌”始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是张骞出使西域dwnwantwnwan-”-”g、g)归来后向武帝介绍大月氏时提及的。在敦煌长城烽燧下发现的粟特语信札(里的“敦煌”名,写作313)((在《地理学导言》约1第六卷记载rn或δrn。古罗马的地理学家C.Ptolemaeus90-168)58年)δω”ω’

。吐火罗语的“,(的中国西北部地名Θ可能就是指“敦煌”敦煌”匈牙利伊朗学家Harmatta1979)oava,p;认为来自伊朗语的*Θ宏大建筑,城堡)英国伊朗学家B主张来自伊朗语的*ruvan(aile1979)y(

*。近些年来,(“(围绕、坚固之地,城堡)美国汉学家M有提出,敦煌”druvnaair1991:932)T-(ωаη-ωаη,

))高本汉*t来自佉卢文俗语(的d可以上推到原始印欧语的*DwrxwnKharosthīrakritruma,her--Pg

(。稳固)

(),《水经注》里地名“敦薨”既指焉耆北部的山,又指贝加尔湖。(与twnwnPulleblank,1966)-hgy““”、“敦煌”不同,敦薨”的第二个音节“薨”的首辅音是清送气音h,元音是央化的“敦煌”敦薨”可能是同源词。

,“张掖”为“昭武”的同名异译。在敦煌粟特文书上多次发现的γ一般认为就是“昭武”意为“城βω,,。月氏人占领河西走廊后,主”用来称呼首领(赵超1在张掖建立昭武,作为月氏的都城。“昭武”986)

李 艳等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大月氏西迁至中亚阿姆河流域,与“张掖”在吐火罗语中也都指“王郡”至唐朝时仍以“昭武”为姓。

*“(。“(武威”的原名是“姑臧”姑臧”与“高昌”维吾尔语Q在西域外族语言文献kuzan)araoa,-hj

,高昌的名字长期是C意为“秦城”即中国城)同源,都是吐火罗人的活动区域。中,inackand及其变体,。高昌的原居民车师人,与楼兰、龟兹、焉耆等地的居民都为吐火罗人(Pulleblank1966) y

*()月氏”与g3.3“niwatietiwat - -gg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吐火罗人的称呼中也反映出来。据荀悦《前汉纪·  吐火罗人与中原的早期接触,

,孝武皇帝纪三》月氏是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在河西走廊敦煌、祁连山之间的游牧民族。据《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印度学者N认为,月氏arain(1990:174-175)最初的”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纪,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被称为大月氏的一部西迁,先是是历史上“

。从此,占领粟特,然后越过阿姆河征服巴克特里亚,建立了贵霜帝国(西迁的被称为1世纪至5世纪)大月氏,留在河西及西域一带者统称小月氏。月氏在河西走廊游牧时尚无文字,因此他们的早期语言只能在历史记载中寻找蛛丝马迹。

,、(作为吐火罗语的“月氏”可与龟兹语的y焉耆语的w统率、管辖)比较。高本汉(atku1957:atikor

()。公元前2世纪,,构拟的“月氏”上古音*n第一个音节的形式应是g第二个134)iwatiewat或gut - gg

或。亨宁(音节里的-月氏”的整个名称是g认为,塔里木盆地的吐tigti1992)watut--g尾已经脱落。“古火罗人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阿卡德人称其为“(,()。高本汉假定的外语形式有g/,/亚述人谓之“古提”提姆”Gutium)Gutititititi或watwotatot----ggg

(。亨宁(。亨宁统计了4世纪以后文转引自亨宁1推测“月氏”上古音为*nutti992)1992)iutie(-- gg)g )月氏”词形,解释了*G献中出现的“u(tti如何演变为Yuechih的过程。- -

**((),)、、从河西走廊的“姑藏”到西域的“车师”到“龟兹(库车(曲先(kuzan)kushikucikucha)ku-



”,(,乃至远达中亚费尔干的古都“贵山”再到贵霜帝国,这些地名的发音与“月氏”的古音*san)kusan)

/*k/*k(“,在新巴比伦和新亚述时期,由于词首清音的强化,古提”大多被读成k而非kushiusiutiuti,。参见加姆克列利则等,都很相似(耿世民2Guti1998)004)

指出,月氏的一些部落名和头衔是吐火罗语词。公元前1小月氏首领“若Pulleblank(1966)08年,y

*“苴”臣服于中国。在汉代,汉语的塞擦齿音常用来记录外族的腭音。由此,若苴”naktsa就可与焉-y

、“,()(、(,耆语龟兹语神”的派生神的)进行比较。而焉耆语龟兹神)可能nktnaktenkcinkcinktnakteey

、()。荷马时代希腊语的(国王,圣王)同源(加姆克列利则等,与迈锡尼时代希腊语的waaaw)anax1998-n-k

此外,乌孙曾是月氏东边的邻国。《汉书·西域传》记载,春秋时乌孙占据着整个河西走廊。据《汉,月氏人要到此定居,将乌孙王难兜靡斩杀于马下。乌孙人只得抱着尚在襁褓中的王子骄书·张骞传》

。《、《靡投靠匈奴。“乌孙”之名,见于汉武帝时期,在此之前自号为“昆”史记》汉书》记载,乌孙王号“昆

*。乌孙王的名字后面都附缀“(,或“昆弥、昆莫”靡”如“难兜靡、军须靡、翁归靡、泥靡、元贵靡”maδ)

。地处新疆的“等,可能源于焉耆语的w¨国王)昭苏”为乌孙西迁后所建乌孙国靡”ɑl或龟兹语的walo(。之故地,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起,统属西域都护府。“昭苏”与“昭武”同源,意为“城主、首领”0年)

与龟兹”3.4“kuikusi-c '

:“龟兹”最早见于班固《汉书》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南与精绝、东南与  “

”在龟兹文中,“,西南与酐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龟兹”为k生格为k且末、usiusin。吐火罗语中常  ''

语言科学 2011年11月

’,,见的硬腭化现象:在方言中存在也反映在龟兹语的自称k龟兹人”及形容词tc>sucanne“>c  ()、、“,龟兹的”中。“龟兹”的梵文k古回鹘文kkusinneuci古汉语*kuci古突厥语küsüsnankua、wc      y 

这些词形都可为相应音变作佐证。(加姆克列利则等,上文提及河西走廊的“姑臧”1998)kuzan与西

“域的“高昌”同源。高昌的原居民车师人,与龟兹、焉耆、楼兰等地的人都为吐火罗人。其中,车师”的上

。“)(),((古汉语为*k构拟为*k可能是“龟兹”iosiirHennin1992)üsi车师”kuci的一种方音。 -  g

焉耆”3.5“Ieni与rki-k’

“在汉语历代文献中,焉耆”的记音有:焉支、燕支、烟支、胭脂、胭支、燕脂、烟肢、燃支、焉耆、焉提。“,“”“焉支”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焉支山”是居住《,《在该地的月氏命名的。地处西域的焉耆,汉唐时有三种写法:两汉书》等为“焉耆”佛国记》等为“乌,《。彝”大唐西域记》为“阿耆尼”

“,。据戴希龙(考证,焉耆”等同于“月氏”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焉耆(绿洲城市)的古音是*a2006)rig“,(认为,从词源上来看,焉耆”一名与焉耆语的龟兹语的白色)可能有关,Pulleblank(1966)rkirkwiy

、(、“而闪亮的)银色”同源。rkirkwi与希腊语的ssαργοαργυρο'

,(;加姆克列利则等(认为“焉耆”与焉耆语的如阿尔西语”1998)Ienirsirsiantwa“rsie-k’  -k  -y'''p“)““,阿尔西国”有关。亨宁(认为,焉耆”与伊朗语中的a阿尔格国”一致,在梵文中是a这些1992)rnigg

。地名都是指“绿洲”

大宛”3.6“diwan与taxwar-’

“(“大宛”汉语中古音d也是吐火罗在西域建立的国家之一。据《史记·大宛传》载:大宛iwan)-’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扞”、(弥、于阗。希腊语有两个形式т大宛)对应。axwarοχαροιтαχοροι与*t''

《“”康居与大宛为邻,史记·大宛传》载: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与其他吐。西早先的康居原在西域东边,后在匈奴压力下西迁伊朗地境(火罗游牧民族一样,Pulleblank1966) y“汉时,康居位于锡尔河的塔什干地区,康居”上古汉语构拟*k指出,hiaile1979)kh-k 。By(-可

()。突厥语称t,能记录的吐火罗语k康居”为“石国”石城)即把nkashend(-石。上古汉语文献又称“-k

(。突厥语的t石)和借自粟特语的k城)结合成词。唐朝时,康居被称为S康国)ash(ntamarkand(

4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

,所谓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是指通过文化交流,吐火罗人借用中原汉语并用吐火罗文记录的词语。总体而言,吐火罗语受汉语影响较少,主要表现在度量衡和年月的表示上。比如:

〔1〕百磅”k      汉语“          龟兹语c

龟兹语c汉语“钱”ne

龟兹语tau汉语“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词汇也来自古汉语。比如:焉耆语的k龟兹语的k口”与古汉o,oy“

〔),“原文中没有标出该词的汉语意思,百磅”为作者后加。1〕此语料转引自季羡林(1998

李 艳等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焉耆语的t语的*k龟兹语的y借自古汉语的“邑”借自古汉语的e、aoo对应。焉耆语的ysem,ppy,

“。龟兹语的,(。青”借自古汉语的“烧酒”转引自季羨林1sakse998:192)'

()(。该词从古汉语里的吐火罗语借源词,最典型的是“蜜”蜂蜜)miietit<上古汉语*m<龟兹语m。此外,公元前1在汉语中出现(加姆克列利则等1汉语中的一些佛教词语,季羨0世纪后半期起,998)“,林(认为借自吐火罗语,如“沙门”借自焉耆语c须弥”借自焉耆-龟兹语的S1998:191)mam,umer“弥勒”借自焉耆语M龟兹语的Metrak、aitrk。

关于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与汉语中的吐火罗语借源词,研究得还很不充分。这需要吐火罗语还只能证明汉语和吐火罗语曾经有过紧密接触关系。专家提供新的成果。根据目前知道的这些证据,

要想证明汉语-印欧语的亲缘关系,还得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尤其是需要更多的可靠材料。

参考文献

))——浅论语言的微观变化,《戴希龙 2乎?月氏(乎?—湖南大学学报》第6期,006 月氏(YuèzhīRòuzhī101-108页。》(,高本汉 1汉文典(修订本)潘悟云等译1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957 《997)

——汉语与乌拉尔语言及印欧语言同源探究》,高晶一 2汉语与北欧语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08 《《耿世民 2民族语文》第6期,004 吐火罗人及其语言,29-31页。

,《亨宁,徐文堪译注)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W.B.992 历史上最初的印欧人(23-24页。 1《季羡林 1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989 吐火罗语,25-26页。

季羡林 1载《季羡林全集》第十二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98 吐火罗文研究,

,《加姆克列利则,吐火罗人在古代中东的祖先(杨继东译,徐文堪校)西北民族T.V.等 1998 历史上最初的印欧人:

研究》第1期,51-70页。

《林梅村 1敦煌研究》第4期,994 祁连与昆仑,113-116页。,谈济民 2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北京:原子能出版社。001 《

《赵 超 1文物》第1986 对史道德墓志及其族属的一点看法,2期,87-89页。,周及徐 2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002 《

,D.Q.Adams1984.ThePositionofTocharianamontheOtherIndouroeanLanuaes.Journalothe American      -E  gpggf  

:OrientalSociet04(3)395-402. y1

:1979.DictionaroKhotan Saka.CambrideCambrideUniversitPress.Bail ggyy,H.W.yf   

1935.TokharianelementsintheKharosthidocumentsfrom ChineseTurkestan.Journalothe Roal Asi-Burrow,T.        fy 



:aticSociet4)667-675. y2(

,’J.1871.ChinasPlaceinPhiloloAn Attemtto Show thatthe LanuaesoEuroeand Asia Havea Com-Edkins        gy.pggf p

mon Oriin.London:Trübner.g

,”,HarmattaJ.1979.TheArchaeoloicalEvidencefortheDateoftheSodian“AncientLettersStudiesintheSources            gg

:Athe HistoroPre-Islamic Central Asia,75-91,BudaestkadémiaiKiadó.on  pyf  ,G.:LaneS.1938.ProblemsofTocharianPhonoloLanuae14(1)20-38.    gy.gg

,V.H.,载李铮等编《季羡林教授1991.ReflectionsontheOriinsoftheModernStandardPlaceName“dunhuanMair         gg”

(,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卷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901-954页,

MallorJ.P.1989.In SearchotheIndo-Euroeans.London:ThamesandHudson.    y,fp 

语言科学 2011年11月

(),Narain,A.K.1990.Indouroeansininneraisa.InD.Sinored.The Cambride HistoroEarlInner Asia.-E    pgyf y  

:CambrideCambrideUniversitPress. ggy 

:Pulleblank,E.1966.ChineseandIndouroeans.Journalothe Roal AsiaticSociet1-2)9-39.  -E  ypfyy2( 

1717.Secimen UsusLinuae Gothcae,Addita Analoia Linuae Gothicae Cum Sinica,Necnon Finnoni-Rudbeck,O. pggg:cae Cum Unarica,Cum Thesauro Linuarum Asiaeet Euroae.UsalaJoh.Henr.Werner. ppggpE.&SieinW.1931.Tocharische Grammatik.Gottinen:Vandenhoeck &Rurecht.Siegg gpg,

:ATsununChan1988.IndouroeanvocabularinOldChinesenewthesisontheemerenceofChineselanuae-T-E           gggpyggg   

,),andcivilizationinthelateNeolithicae.In MairV.H.(ed.Sino-Platonic Paers7,1-60,Philadelhia[www.       gpp.sinolatonic.or-pg]

作者简介

李艳,女,湖北宜昌人。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陕1970年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比较语言学。

李葆嘉,男,江苏东台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兼南京师范大学语1951年生,亲缘比较语言学。言科技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

TheRoleofTocharianinEstablishintheRelationshi      gp 

betweenChineseandIndoEuroeanLanuaes   - pgg

12

LiYaniBaoia  L j

1 2 

’Shanxi NormalUniversitXian Shanxi10062  7y,

NaninNormalUniversitNaniniansu 210097 jg y,jg Jg

AbstractherelationshibetweenChineseandIndoEuroeanlanuaeshasattractedattention T    -    ppgg 

th 

ofscholarsofcomarativehistoricallinuistics.ThediscoverofTocharianinXinianfrom19to          pgyjg  th 

beinninof20centurheledalotinestablintherelationshiofthesetwo.SinceTocharianthe          ggypgp    

,existedsoancientlitcouldn’trovideevidencetorovetheeneticrelationshibetweenChinese           ppgyp IndoEuroean.ButthenamesoftribesandlacesofTocharianremainedinChineseandChineseand -             pploanwordsinTocharianofferconcretefortheevidenceforclosecontactbetweenChineseandIndoEu              --roean.ThatalsosueststherelationshibetweenEastAsianlanuaesandProtoCaucasian.         -pggpgg 

KewordsrelationshibetweenChineseandIndoEuroeanocharianremainsloanwords    - T  ppy 


相关内容

  • 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联合考察答问
  • [文明碎片]Civilization Debris 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联合考察答问 陈保亚刘青 今年夏天,我们计划在中国西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考察.就<科学中国人>记者刘青提出的问题,及其他关注此次考察活动的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在此一并作答. 问:您们今年夏天计划在中国西部 的大规模考察有三 ...

  • 蒙古人种与印欧人种
  • ---夷夏先后说之体质人类学论证 1995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执委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通过<关于人种概念的声明>,明确宣布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拥有共同的血统,属于同一物种智人(Homo sapiens).[1]这是体质人类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达成的唯一学术共识.早在十八世纪林奈< ...

  • 世界语系谱图
  • 世界语系谱图[参考] 语系  + - 世界语系 o + - 汉藏语系   汉语族 + - 藏缅语族  + - 喜马拉雅语支 (Himalayish languages)   Mahakiranti languages 藏语群 (Tibeto-Kanauri languages)  + ...

  • 世界语言语系分类详说
  • 语言系属分类 语言系属分类是指根据语言的发展和演变.直接而明显的关联,对语言进行归类的方法. 语言系属分类主要依据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某些对应关系,把具有相似的语言归于同一类语群,这种语群称为同族语言即"语族":按"语族"之间的某些对应关系,又归在一起 ...

  • 文哲季羡林-阅读理解
  • (一)阅读<文哲季羡林> 文哲季羡林① ①认识季羡林先生,完全出于偶然. ②1996年6月,我客居京城.一天早晨,我的朋友苏东河找我说:"我约好去北京大学看望季羡林先生,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听到季羡林的名字,我怦然心动,脱口说道:"去!当然去." ...

  • 历史层次分析法
  • 作者:戴黎刚 当代语言学 2007年07期 近年,汉语方言的层次问题逐渐得到语言学界重视,吸引了众多学者参与讨论,比如,Jerry Norman(罗杰瑞1979:268-73),郑张尚芳(1983:108-20),丁邦新(2004:1-9).梅祖麟(2001:3-15),王福堂(2003:1-10) ...

  • 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
  • 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4期(总第86期) 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 贺 阳* 提要 本文依据五四以来汉语语法所受印欧语言.特别是英语影响的事实, 探讨欧化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以及汉语语法欧化的方式和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 对间接语言接触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一些讨论.本文认为, 五四以来, 现代汉语 ...

  • 汉字是中华文化诞生的慧智性文字
  • 汉字是中华文化诞生的慧智性文字 苏君韬 内容摘要:世界上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在自己民族形成的早期,都曾经产生过象形文字,但是现在中国汉字是唯一幸存的象形表意文字.表意为主的文字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被科学证明优越于表音文字,并且越来越被各民族共享.被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长期诵读经典能开启大脑智 ...

  • 张信刚: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第三讲)
  • 2009年09月07日 15:56:00   来源:中国出版网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 主题讲坛之三: 中国文化导读--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一 我今天的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文化导读>,选取的角度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主办方规定的,也是我们协商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