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2003年lo月第别卷第5期

—~业竺!兰塑婴!型!!!!兰!!!竺!i竺!型!兰-!!!型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kt.2∞3

型望型!:!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涛1。康

松2

(1.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2.南昌太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并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土地抛荒造成上地资源浪费,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抛荒原闻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因素有关,也与觋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关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营遍实行,形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关键词]土地抛荒;土地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中圈分类号]F30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38(20∞)05一0028一05

Ⅸ鲫璐i帆帆n咄妇EaboutAlHI正吣耐nmlIan凼a柚‘j帕lIa蜘n0fR讪t

KANG

1aD‘,KANG

0f

U斑喀hm-蛐凼

Son聋

(1.Yichunh硌tltule.Yichun336㈨O,China;

2.&}l。【1l

of‰(m前器aTIdManag㈣t,NanchangUniv∽1fy,Nanchang33∞47,C址Ⅺ)

[A蛔她羽h1th删wsLa壮ofag^cLllLu刊dcvdopmen“th目t’sse而0usextendedtrer】dofabandonedfamdandsw}lich∞us舒ah岖e忡sfe。fJa几ds8ndhjnde措fk(酬c咿menf0f卿c出fL胛a州c。unt毋r’se[D∞m弘削thoL孵h

lowpayandhadwork锄d11i∞。andt11edenckncyofc0曲Ⅱ,famr1andslmⅥslab】e肥l乱ionshipswiththefactorssuch

ahnd涮fa曲一

a5

landssvscem.

0ne

Inorderto

solve仆Iese舯Hems,wesholll【|^】nh盯耐。丌“钾n】llural

farndmd&1飞ecircu】ationof—ghl。f

s}D“drake

up

s”l邮l

LIslng

as

wd】as

to口mno忙tImdrculationofdgh【ofus抽g

vanous

f酬ands

current南州ands

rhedrcLlla—

ispopular价atlina

训lh

tlon

fonⅢandg(x)deff刚&AIming甜ltspr。bl鲫H,we

strong

rr瑚乩Ⅱ孙and衄prove

syst锄topmnDtejtsh髓hhydevdopⅡl‘mtandfoundati("lallys()lveltspmblerrR

[KeyⅥbr凼]a}蛐出m。dfamdands;thecirculationof^ghtofusmgfamdands;famdand

作者暑似期间从城市回到农村老家,见到昔日惜土如金的家乡竟有大片太片土地抛荒,引起了作者的关注。虽然早知中国农村存有土地抛荒现象,但没有想到竞有如此严重。

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6蹦}据杨涛、王雅鹏调查,湖北省荆州市现有家庭承包户94.3万户,承包耕地594.3万亩,1999年抛荒50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8.4%,2000年初抛荒面积扩大到93万卣.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5.6“。近两年,随着农村外出打工队伍的扩大和工农比较收益差距的拉大.耕地抛荒现象变得更加严重,抛荒面积呈增长趋势。u一

(二)农村土地抛荒的原因

农村普遍出现土地抛荒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深

(一)农村土地抛荒严重

土地抛荒,当今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并已从非农产业高度发达、“农民”早已普遍“离土”的沿海富裕地区蔓延到非农产业井不发达的粮食主产区;从产出率低的边际农田蔓延到旱涝保收的高产农田;从季节性抛荒发展到常年抛荒。据嗣查统计,安徽省巢湖市∞oO年农村土地抛荒面积达24万亩・[收稿日期卫003

05一08

这跟农业比较效益低浓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问胚有关,

血水排除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联系。

一、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状况、原区和危害

层次问题的综台反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

一,j面农业本身效益低,而种植业又是在农业中效益最低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存在价格剪刀差及产业利润率比差,加上近年来农产品又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和低水平过剩.加剧了农业的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偏低且持续下跌。谷

【作者简介]康涛(1943),男.江西安福人,宜誊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帆事农业经济教学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

第5期

康涛,康松:沧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七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29.

贱伤农,严垂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农民种田效益进一步降低,甚至出现投人多于产出一种田越多亏得越多的现象。这是土地抛荒最根本的原因。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受自然制约程度大。近年来旱、

涝、风、雹灞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向农业基础设施多

年未修,抗御灾害能力非常薄弱,社会化服务又跟不上,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程度。特别是耕作条件较差的地厦,投人多产出少,甚至有投入无产出.土地大面积成片抛荒。

3.流转机制不健奎,土地承包管理不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转向二、三产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大量耕地无人种植。然而,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灵活性.可操作性不强,多数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而基层乡村干部在上地承包管理工作中缺乏力度,存在畏难情绪,不愿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致使太片大片的土地抛荒。

4.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离农人口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

土地是我国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强化。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基本社会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离农农民不愿轻易放弃土地,仍然把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既无力耕种义不愿转让,这是土地抛荒叉一重要原因。

(三)农村土地抛荒造成的危害

近年来.农村土地抛荒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干扰了社会稳定。

1.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d.3亿亩,人均不足1.2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据有关专家预测,在现有科技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即现在的土地承载力已接近极限。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人均耕地面积低于o.8亩(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的有666个,其中低于o.5亩有463个。且大部分耕地分布于水源不足地区,有水源保障和灌溉设施的只占39.8%,约有30%的耕地饱受水土流失的危害。。。然而,全国各地耕地抛荒或半抛荒的现象随处可见,令人十分痛心。例如安徽省巢湖市人均只有1.1亩耕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为珍贵,而农村出现的大面积抛荒.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有些地方即使是耕种,土地资源利用率也很低.投入不足,很大程度是粗放经营一甚至是掠夺式经营,造成生产力、耕作水平F降。据庐江县词查测算,全县因上地抛荒一年造成经济损失达2913万元。“1

2.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地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太受影响,农村经济举步维艰。大量土地抛荒不仅使我国原本紧缺的农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大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昔长期放空,而且出使十地肥力下降,丰度裒退,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重地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重了农民负扣,增加了乡村两级债务。由于上地抛荒,造成农村税费征收困难,有的地方把抛荒土地的税费负担转嫁到其他农户身上而JJⅡ重农民负担。有的地方为完成上面下达的税赞任务.乡村嘣级不得不承于日高息,四方举债.致使乡村两级债务不断增加。二是加大了基层工作的难度,激化了干群矛盾。由于土地抛荒的农户有褶当一部分是举家外出和主要劳动力二、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对簧

(一)解决农村土地抛荒一般对策和所做的工作

前些年,为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1.大力提高对抛荒的认识,增强解决抛荒的紧迫感通过宣传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土地抛2.加太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针对农业比较效益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农民种田无利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为了减少因生产条件差而导致抛荒的影响,各地大外出,乡村干部找不到,抓不着,给基层的税费收取、水利兴修等工作增加r难度。

采取了许多对策措施,也做了许多工作,为扼制土地抛荒蔓延起到了很大作用。

荒问题,切实把解决抛荒问题当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来抓,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可图的现状,各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多层次和生态发展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第二,各地在结构凋整中结台本地实际,把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第三.为了农民获得更大利益,使农产品增值,各地重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互补”机制.使农业能够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业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太大地减少r土地抛荒。

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管理体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使农业生产遇早能灌,遇涝能排,同时为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做了大量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第二.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行保护和扶持政策,各级政府针对农业效益低的现状.发挥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主导作用,加大农业投人力度,同时引导和促进社会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从而减少土地抛荒。第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备地认真贯彻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政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对现行的农村税贵征管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调整和降低农民种地的税费负

——————————…—————~————————————一——————~———————————~

‘30’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年

担-河动农民舯生产积极性,减少抛荒现象。

(二)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治本之策

上述对策措施对治理抛荒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抛荒问题。作者认为解决农村土地抛荒要从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着眼.要从建立合理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着手。

1.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

20世纪70年代束.我国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丫大变革,取消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了土地社区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次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取得丁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又运步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农民家庭人口为基础,农户对土地占有经营的规模极小而且分散,只能选择传统的精耕细作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是以劳动力的高投入为代价的.阻碍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土地实际上成了拴住农民的绳索。其次,长期以来,土地被看作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

征浓民对土地的依赖和眷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农民

除了土地则一无所有.土地成了农民的最后保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加上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现实.使得中国农民一方面不得不流动,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无法割断与土地的脐带,更何况城镇对流动农民并未完全开放,因而使得农民不得不选择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的转移方式,不得不“心挂两头”,这无疑是产生土地抛荒或半2.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治本之策~v改革现行土地制

目前.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土地虚包权,放活使用权,加速土地流转,宴现适度的规模经

营。

三、推动农村使用权流转,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一)农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成果和存在问题

所谓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民与集体的承包关系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承包者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人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l-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加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土地经营收A为主要来源的农民收A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使土地经营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奏要性有所下降,非农产业高收入产生的“拉力”和土地经营低收入产生的“推力”使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有所加快.并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土地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根据四川省20个市、地、州的;田查统计,截止2001年10月底,四川土地流转总面积为503.9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5%fo浙江到2001年4月流转土地300万亩,比1997年增长11%,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4%;湖北刊2001年12月土地流转达331.9万亩,占垒省耕地的8.44%。Ⅲ二是土区向内地扩张趋势十分明显.江西土地流转面积达31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9.3蹦,黑龙江流转土地9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的6,8%。6三是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使用权流民自发流转构成了土地使用权流转主体,主要以转包、租赁、自发流转向组织化、有序化流转发展,土地流转的流人对象由a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效果

现在看来,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和效果远远超过原来地流转区域不断扩张。最近两年,土地使用权流转由沿海地转有转包、转让、租赁、互换、人股、拍卖、委托等多种形式,农转让形式为主,据统计,四川省转包、租赁、转让分别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2.5“、28.9%、13,9%。K四是土地流转从农民原来的种田大户为主逐渐向工商企业转移。【7一

的愿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丁土地抛荒问题,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在其他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是使生产要素特别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最佳配置和利用。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过去的依附关系变成具有相对弹性的分离关系,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既可以让“种田好手”多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叉可让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农民减轻责任田的压力,放心地从事非农产业。从而解决了“多种不能,少种不行”的矛盾,最终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二是加速了农业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农业许多领域如购销、价格等遥步走向市场,但土地制度仍然是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均田制”,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从根本上向市场经济迈出的关键一步,为发展高效市场农业创造了有利的基本条件。随着土地等生产要索向优势企业集中,

抛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央,承包的土地无人要.转不出去、退不掉,所以部分转移出去的农民所承包的土地只好抛荒。

度,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进一步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延长土地承包期,甚至可以土地使用永久化;另一种是强化土地集体所有,减缓家庭承包地块不断细化的趋势,组织集体农场或农业股份合作社,期望获得规模效益。这两种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道理,但又存在不足。前一种意见片面夸大了承包期长短对农民经营土地行为的影响,忽视了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经营土地比较收益也在变化,即使农民获得了长期甚至永久的土地使用权,也未必愿意对土地长期投入。后一种意见片面夸大了集体经营的规模经济.忽视了中国农业生产长期习惯于家庭生产这种方式,盲目冒进地推进集体经营,不适应农民自身的意愿和要求。没有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甚至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Ⅱ3就现阶段来讲,受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问题,既满足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之情,实现农地的保摩功能,又让一部分有条件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民无后顾之忧地脱离土地,形成促使农业人口不断转移和流动的动力机制,必须稳定

第5期

康涛.康松: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十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31.

——————————————————————~一—————————————————————————————————————————————————————————————————一

大量先进技术得到推广,一大批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企业悄然必起,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领先和样板作用。三是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农户、村集体来说,最丰富的资源莫过于土地资源,然而过去却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守着“金饭碗”而受穷,集体守着“金矿”而了空,农民上交难、集体经济空,村绒债务重成为困扰基层干部、影响摹层稳定的三大难题。如今,土地一动,全盘皆活,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r农业经济效益,增加r农民收人,一方面土地流出的农户可以得到士地租金,例如四川省土地流转租金每卣平均约500元;r‘1另一方顽,土地洫人的农户通过规模经营同样可以增加农业收人,例如.四川省t工油市永胜镇有二户农民,以租赁形式取得10年土地使用权的100。亩地用于成片种植西瓜,2001年平均每亩产300。公斤,亩产值1800元,比过去的分散种植西瓜最好的亩产值650元增加1】50元。n1同时,一些负债沉重的村可以将农民抛荒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开发,引进大户承包种植,既壮大r村级经济实力,化解了村级债务,又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乡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例如.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鸡公岭村将农民抛荒的2500亩低湖田,投资80万元改造成高标准精养鱼池,然后出租给江苏一个体经营者,2001年实现水产纯收入2∞多万元。…

3.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目前指导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缺乏,全国性的可上升到法律地位的文件更少,个男Ⅱ文件虽然提及到土地使用权流转,也只是笼统地讲了一句话,因此.各地的土地流转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对于士地流转中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处理起来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刹益补偿的标准,转包、转让价格的确定,都存在较大的髓意性i土地流转合同的鉴证、仲裁主体不明,不便于土地流转的规范运作。

②流转程序不规范.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化。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不少地方仍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害农民利益,背离党的土地{饱政策}有些地方把土地流转作

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或者作为领导者的形象工程}有些地③缺少中介组织服务,流转交易成本高。当前由于土地围,减少了土地流转的数量。

(二)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索,只有流转中才能实现价值增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值.提高其边际敢益。为了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序.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必须建立和完善上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具体要做好如F几项工作:

1_制定相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明确分离农村土地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

产权明晰,是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而在现有承包制下,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因此,要制定有关法规,将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分离开来,实行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农民私有的土地政策。明确规定村集体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明确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土地使用者必须向集体交地租.维护土地所有者扳益,不得破坏耕地,不得将耕地转作他用,不得撂荒,土地发生流转时,原使用者对土地的投资应得到相应的补偿;强调土地所有者所在的村集体不得随意抽调农民承包的土地,不得干预农民对土地的经营,如果依法要征用农民使用的土地,必须按合理价格给使用权以补偿。

2.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做到流转程序规范化首先,要明确认识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和受让方或受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

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扣缴。第二.土地

流转中必须坚持有偿原则,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第三,无论是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流向业主开发,都必须明确土地雾包权最终还是农民的。第四,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规范交易行为。

3.建立土地租赁市场,通过土地粗赁实现农村土地使用

权流转

唯有农户拥有真正的土地承包使用权.才艏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机制形成,而最能体现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是土地使用权租赁市场的完善,也就是说,培育土地租赁市场是比较现实可行的促使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思路。¨1通过土文献资料表明,土地租赁市场可以规避风险、使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形成规模经营。同时,土地租赁通常提供了一4.政府支持,配套政策协助,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枉流转政府要转变职能,一方面,要为市场交易提供便利,降低动力转移和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要把功夫放在发展有效的引导和规范f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并将流转收益仅给承包农民部分“补偿”,损

地租赁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世界上通行的作法。大量的个可供选择的配置机制,在自由市场中可以使土地交易效率提高。显然,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最有效、最方便和最规范的还算土地租赁形式,它容易采用,便于推广。

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有义务减少或消除农村土地交易过程中各种不良外部影响。特别要提出,要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还必须剥离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在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等方面逐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还要解决农村剩余劳非农产业和促进城镇化上,为农民平稳转移出农业和农村刨

方推进土地流转,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未来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些地方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工作方式过于简单,甚至有的村组织在无承包户任何委托情况下,代替承包户对外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违背农户意愿。

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缺乏,土地流转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缺乏中介服务,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同时因“有买找不到卖,有卖找不到买”,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区域范

————————————~——————一——一

’32‘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

造条件。实际上,这电就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200l,‘10).

[4]李燕琼.范高林.四川农村上地使崩权流转的现状、问题

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2)

[5]刘友儿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J].中国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邾鼎玖.许大文.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农

业经济问题,2000,(12).

[2]印墼华.邓伟,孟聪峰等.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

发展模式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l,(2).

[3]季虹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J].农业经济问题,

2001,(10).

L6j张红宁.中国农地凋整与使用权流转的几点评论[Jj.管

理世界.2。02,(5).

[7j蒋文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情况和新思考[J].中国农村

经济,20。1.(10).

[责任编辑]邓

刚[责任校对]谢闰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释义

邓琳

Hi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29)

韩斑《码漫》有遗样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对其中的第二个“有”宁几乎所有注奉都不去探究其为何意,大概以为不注自盟吧!人们一般都按“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去理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便译为“世上(或‘世间’j有了伯乐t拣后才(或‘才会’)有千堪马”。这样解释.在宁面上似乎投有问题,但从情理上分析并不是没有坷题。因为依此解,则有“世上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魁马”。这样解瞳然于理不台。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并非从属于伯乐而存在。有伯乐时有之,无伯乐时亦有之。下支“下堪马常有・而伯乐车常有”便说明r这个问题.

蛋准确理解此甸,关键在于对“有”的意望的理解.实际上,此第二个“有”宇当训如“得”,“取”。《r雅・释诂一§:“有,取也。”《五篇・内部》:“有.得也.取也.”《qt史形聋义综台大字典》:“有,得,收得。”《占书虚字集释》:‘有,犹撙也。”徐仁时《广释坷》:“有”,犹“得”r动浏。可见,“有”右“取”,“褥”之望。《诗经・周南・荤苡》:“采果苯苡.薄言有之。”朱熹《诗集f《》:“真,既得之也。”£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上“取也”条:‘按《诗》之用词.币嫌于复.有.亦取也。首章泛言取之,扶则言其取之之事,率乃南既取%麻盛之以lu耳.”此可证“有”即“取”之义。“有”枷为“取”、。褥”.在占藉中不乏其证,如:

(1)《诗经・太雅.瞻日】篇,云:“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是“有”为。取”也.马瑞辰:“按(广雅・释诂):‘有,取也.’有之.扰取之也。”

(2)《周易・帅.六五):“田有禽.”谓田猎得禽也.犹言“田获二孤”耳.高亨《周易太传令注》:”田有禽者,田猎而获吗兽也.”(3)《论语・述而,(缘氏已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W史记・孔子世家》作:“必得我师蜡。”(4)<左传・僖公十五年》:“大夫其何有嫱.”杜预注日;一何有’犹‘何褥’也。”

(印《左传・昭公一_卜二年k“伯父若肆大唐,复二支之业,弛周摩之优,散文武之描,以周盟主,宣昭令名,则予一人有大愿矣.”杜预注日:H‘有’犹‘得’也.”

(6)《盂子・公孙丑,(馀氏已举):“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壬人之一体。”《论衡‘刺孟篇玛|“有”作“得”。(7)《韩非于・扔见辜),“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遒.天下Ⅱf有。州天下可有”即”天下可得”也。

(8)《陶语・鲁语下)(徐氏已举):“肥堪有问于主。”韦注觊得~言可行者也.卫《晋语九》:“而有鬼臣也。”韦注:“而得若此之臣乎・”韦以

“橹”释“有”,“有”犹‘得”也.

(9)杜甫《率和贾至台A早柳大明宫't“池上于今有凤毛”,‘有”一作“得”。(10)杜甫《江村》;“但有故人供禄米,徽驱此外更何求?”滑。但得故人供禄米”也.以上皆“有”犹“得“之左证.“有”犹“橹’|还见于“有”与“得”为互史的情形中,如:

(】)《管子・明法解》,“如此者,则邪臣无功而得赏,忠正无罪而有罚”.(。有”与“搿”为互文)

(2)《汉书・冯唐传》,(馀氏已举)“唐日,陛下虽有廉颇李牧小能用也……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币能用也.”前用“虽有”,后用“虽得”,是“有”与“得”互换.《史记・冯唐传)皆作。虽得”。

其实,“有一的造字之义即“取得”、“得到”.其字形。从义(手),从肉”.用手电持肉表示取得・得剜。王筠《说文释倒》云:“有字,从叉・从肉,会意。一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引棘灞五:“有,从内t古者来知稼穑,食鸟兽之肉-故从义持|期为有也・”

(说文解字》谋以“从肉”为4从月”,又在“月”后立“有”部云:“商.不宜有也。”林义光雌为“有”非‘不宜有’之义;有,持有也……从卫持内;不从月.

由此可知,一取得”,“得到”乃“有”之本望,以手持幽谓之“有”,因以为有无之“有”,既有所得・故右所发现・则兑有“发现”之义・。然后有千里码”之“有”即。得到”,“发现”之义。

据此,此哺句当释为。世上有丁相马的伯乐.然后爿能得到(或“发现”)千里’}。”这样训释比较台适恰当・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3年lo月第别卷第5期

—~业竺!兰塑婴!型!!!!兰!!!竺!i竺!型!兰-!!!型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kt.2∞3

型望型!:!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涛1。康

松2

(1.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2.南昌太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并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土地抛荒造成上地资源浪费,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抛荒原闻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因素有关,也与觋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关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营遍实行,形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关键词]土地抛荒;土地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中圈分类号]F30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38(20∞)05一0028一05

Ⅸ鲫璐i帆帆n咄妇EaboutAlHI正吣耐nmlIan凼a柚‘j帕lIa蜘n0fR讪t

KANG

1aD‘,KANG

0f

U斑喀hm-蛐凼

Son聋

(1.Yichunh硌tltule.Yichun336㈨O,China;

2.&}l。【1l

of‰(m前器aTIdManag㈣t,NanchangUniv∽1fy,Nanchang33∞47,C址Ⅺ)

[A蛔她羽h1th删wsLa壮ofag^cLllLu刊dcvdopmen“th目t’sse而0usextendedtrer】dofabandonedfamdandsw}lich∞us舒ah岖e忡sfe。fJa几ds8ndhjnde措fk(酬c咿menf0f卿c出fL胛a州c。unt毋r’se[D∞m弘削thoL孵h

lowpayandhadwork锄d11i∞。andt11edenckncyofc0曲Ⅱ,famr1andslmⅥslab】e肥l乱ionshipswiththefactorssuch

ahnd涮fa曲一

a5

landssvscem.

0ne

Inorderto

solve仆Iese舯Hems,wesholll【|^】nh盯耐。丌“钾n】llural

farndmd&1飞ecircu】ationof—ghl。f

s}D“drake

up

s”l邮l

LIslng

as

wd】as

to口mno忙tImdrculationofdgh【ofus抽g

vanous

f酬ands

current南州ands

rhedrcLlla—

ispopular价atlina

训lh

tlon

fonⅢandg(x)deff刚&AIming甜ltspr。bl鲫H,we

strong

rr瑚乩Ⅱ孙and衄prove

syst锄topmnDtejtsh髓hhydevdopⅡl‘mtandfoundati("lallys()lveltspmblerrR

[KeyⅥbr凼]a}蛐出m。dfamdands;thecirculationof^ghtofusmgfamdands;famdand

作者暑似期间从城市回到农村老家,见到昔日惜土如金的家乡竟有大片太片土地抛荒,引起了作者的关注。虽然早知中国农村存有土地抛荒现象,但没有想到竞有如此严重。

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6蹦}据杨涛、王雅鹏调查,湖北省荆州市现有家庭承包户94.3万户,承包耕地594.3万亩,1999年抛荒50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8.4%,2000年初抛荒面积扩大到93万卣.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5.6“。近两年,随着农村外出打工队伍的扩大和工农比较收益差距的拉大.耕地抛荒现象变得更加严重,抛荒面积呈增长趋势。u一

(二)农村土地抛荒的原因

农村普遍出现土地抛荒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深

(一)农村土地抛荒严重

土地抛荒,当今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并已从非农产业高度发达、“农民”早已普遍“离土”的沿海富裕地区蔓延到非农产业井不发达的粮食主产区;从产出率低的边际农田蔓延到旱涝保收的高产农田;从季节性抛荒发展到常年抛荒。据嗣查统计,安徽省巢湖市∞oO年农村土地抛荒面积达24万亩・[收稿日期卫003

05一08

这跟农业比较效益低浓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问胚有关,

血水排除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联系。

一、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状况、原区和危害

层次问题的综台反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

一,j面农业本身效益低,而种植业又是在农业中效益最低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存在价格剪刀差及产业利润率比差,加上近年来农产品又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和低水平过剩.加剧了农业的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偏低且持续下跌。谷

【作者简介]康涛(1943),男.江西安福人,宜誊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帆事农业经济教学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

第5期

康涛,康松:沧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七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29.

贱伤农,严垂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农民种田效益进一步降低,甚至出现投人多于产出一种田越多亏得越多的现象。这是土地抛荒最根本的原因。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受自然制约程度大。近年来旱、

涝、风、雹灞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向农业基础设施多

年未修,抗御灾害能力非常薄弱,社会化服务又跟不上,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程度。特别是耕作条件较差的地厦,投人多产出少,甚至有投入无产出.土地大面积成片抛荒。

3.流转机制不健奎,土地承包管理不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转向二、三产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大量耕地无人种植。然而,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灵活性.可操作性不强,多数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而基层乡村干部在上地承包管理工作中缺乏力度,存在畏难情绪,不愿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致使太片大片的土地抛荒。

4.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离农人口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

土地是我国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强化。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基本社会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离农农民不愿轻易放弃土地,仍然把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既无力耕种义不愿转让,这是土地抛荒叉一重要原因。

(三)农村土地抛荒造成的危害

近年来.农村土地抛荒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干扰了社会稳定。

1.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d.3亿亩,人均不足1.2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据有关专家预测,在现有科技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即现在的土地承载力已接近极限。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人均耕地面积低于o.8亩(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的有666个,其中低于o.5亩有463个。且大部分耕地分布于水源不足地区,有水源保障和灌溉设施的只占39.8%,约有30%的耕地饱受水土流失的危害。。。然而,全国各地耕地抛荒或半抛荒的现象随处可见,令人十分痛心。例如安徽省巢湖市人均只有1.1亩耕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为珍贵,而农村出现的大面积抛荒.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有些地方即使是耕种,土地资源利用率也很低.投入不足,很大程度是粗放经营一甚至是掠夺式经营,造成生产力、耕作水平F降。据庐江县词查测算,全县因上地抛荒一年造成经济损失达2913万元。“1

2.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地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太受影响,农村经济举步维艰。大量土地抛荒不仅使我国原本紧缺的农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大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昔长期放空,而且出使十地肥力下降,丰度裒退,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重地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重了农民负扣,增加了乡村两级债务。由于上地抛荒,造成农村税费征收困难,有的地方把抛荒土地的税费负担转嫁到其他农户身上而JJⅡ重农民负担。有的地方为完成上面下达的税赞任务.乡村嘣级不得不承于日高息,四方举债.致使乡村两级债务不断增加。二是加大了基层工作的难度,激化了干群矛盾。由于土地抛荒的农户有褶当一部分是举家外出和主要劳动力二、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对簧

(一)解决农村土地抛荒一般对策和所做的工作

前些年,为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1.大力提高对抛荒的认识,增强解决抛荒的紧迫感通过宣传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土地抛2.加太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针对农业比较效益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农民种田无利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为了减少因生产条件差而导致抛荒的影响,各地大外出,乡村干部找不到,抓不着,给基层的税费收取、水利兴修等工作增加r难度。

采取了许多对策措施,也做了许多工作,为扼制土地抛荒蔓延起到了很大作用。

荒问题,切实把解决抛荒问题当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来抓,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可图的现状,各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多层次和生态发展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第二,各地在结构凋整中结台本地实际,把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第三.为了农民获得更大利益,使农产品增值,各地重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互补”机制.使农业能够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业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太大地减少r土地抛荒。

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管理体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使农业生产遇早能灌,遇涝能排,同时为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做了大量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第二.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行保护和扶持政策,各级政府针对农业效益低的现状.发挥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主导作用,加大农业投人力度,同时引导和促进社会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从而减少土地抛荒。第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备地认真贯彻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政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对现行的农村税贵征管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调整和降低农民种地的税费负

——————————…—————~————————————一——————~———————————~

‘30’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年

担-河动农民舯生产积极性,减少抛荒现象。

(二)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治本之策

上述对策措施对治理抛荒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抛荒问题。作者认为解决农村土地抛荒要从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着眼.要从建立合理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着手。

1.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

20世纪70年代束.我国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丫大变革,取消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了土地社区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次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取得丁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又运步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农民家庭人口为基础,农户对土地占有经营的规模极小而且分散,只能选择传统的精耕细作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是以劳动力的高投入为代价的.阻碍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土地实际上成了拴住农民的绳索。其次,长期以来,土地被看作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

征浓民对土地的依赖和眷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农民

除了土地则一无所有.土地成了农民的最后保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加上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现实.使得中国农民一方面不得不流动,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无法割断与土地的脐带,更何况城镇对流动农民并未完全开放,因而使得农民不得不选择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的转移方式,不得不“心挂两头”,这无疑是产生土地抛荒或半2.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治本之策~v改革现行土地制

目前.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土地虚包权,放活使用权,加速土地流转,宴现适度的规模经

营。

三、推动农村使用权流转,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一)农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成果和存在问题

所谓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民与集体的承包关系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承包者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人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l-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加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土地经营收A为主要来源的农民收A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使土地经营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奏要性有所下降,非农产业高收入产生的“拉力”和土地经营低收入产生的“推力”使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有所加快.并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土地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根据四川省20个市、地、州的;田查统计,截止2001年10月底,四川土地流转总面积为503.9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5%fo浙江到2001年4月流转土地300万亩,比1997年增长11%,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4%;湖北刊2001年12月土地流转达331.9万亩,占垒省耕地的8.44%。Ⅲ二是土区向内地扩张趋势十分明显.江西土地流转面积达31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9.3蹦,黑龙江流转土地9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的6,8%。6三是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使用权流民自发流转构成了土地使用权流转主体,主要以转包、租赁、自发流转向组织化、有序化流转发展,土地流转的流人对象由a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效果

现在看来,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和效果远远超过原来地流转区域不断扩张。最近两年,土地使用权流转由沿海地转有转包、转让、租赁、互换、人股、拍卖、委托等多种形式,农转让形式为主,据统计,四川省转包、租赁、转让分别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2.5“、28.9%、13,9%。K四是土地流转从农民原来的种田大户为主逐渐向工商企业转移。【7一

的愿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丁土地抛荒问题,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在其他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是使生产要素特别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最佳配置和利用。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过去的依附关系变成具有相对弹性的分离关系,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既可以让“种田好手”多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叉可让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农民减轻责任田的压力,放心地从事非农产业。从而解决了“多种不能,少种不行”的矛盾,最终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二是加速了农业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农业许多领域如购销、价格等遥步走向市场,但土地制度仍然是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均田制”,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从根本上向市场经济迈出的关键一步,为发展高效市场农业创造了有利的基本条件。随着土地等生产要索向优势企业集中,

抛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央,承包的土地无人要.转不出去、退不掉,所以部分转移出去的农民所承包的土地只好抛荒。

度,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进一步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延长土地承包期,甚至可以土地使用永久化;另一种是强化土地集体所有,减缓家庭承包地块不断细化的趋势,组织集体农场或农业股份合作社,期望获得规模效益。这两种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道理,但又存在不足。前一种意见片面夸大了承包期长短对农民经营土地行为的影响,忽视了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经营土地比较收益也在变化,即使农民获得了长期甚至永久的土地使用权,也未必愿意对土地长期投入。后一种意见片面夸大了集体经营的规模经济.忽视了中国农业生产长期习惯于家庭生产这种方式,盲目冒进地推进集体经营,不适应农民自身的意愿和要求。没有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甚至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Ⅱ3就现阶段来讲,受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问题,既满足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之情,实现农地的保摩功能,又让一部分有条件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民无后顾之忧地脱离土地,形成促使农业人口不断转移和流动的动力机制,必须稳定

第5期

康涛.康松: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十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31.

——————————————————————~一—————————————————————————————————————————————————————————————————一

大量先进技术得到推广,一大批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企业悄然必起,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领先和样板作用。三是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农户、村集体来说,最丰富的资源莫过于土地资源,然而过去却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守着“金饭碗”而受穷,集体守着“金矿”而了空,农民上交难、集体经济空,村绒债务重成为困扰基层干部、影响摹层稳定的三大难题。如今,土地一动,全盘皆活,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r农业经济效益,增加r农民收人,一方面土地流出的农户可以得到士地租金,例如四川省土地流转租金每卣平均约500元;r‘1另一方顽,土地洫人的农户通过规模经营同样可以增加农业收人,例如.四川省t工油市永胜镇有二户农民,以租赁形式取得10年土地使用权的100。亩地用于成片种植西瓜,2001年平均每亩产300。公斤,亩产值1800元,比过去的分散种植西瓜最好的亩产值650元增加1】50元。n1同时,一些负债沉重的村可以将农民抛荒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开发,引进大户承包种植,既壮大r村级经济实力,化解了村级债务,又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乡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例如.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鸡公岭村将农民抛荒的2500亩低湖田,投资80万元改造成高标准精养鱼池,然后出租给江苏一个体经营者,2001年实现水产纯收入2∞多万元。…

3.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目前指导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缺乏,全国性的可上升到法律地位的文件更少,个男Ⅱ文件虽然提及到土地使用权流转,也只是笼统地讲了一句话,因此.各地的土地流转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对于士地流转中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处理起来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刹益补偿的标准,转包、转让价格的确定,都存在较大的髓意性i土地流转合同的鉴证、仲裁主体不明,不便于土地流转的规范运作。

②流转程序不规范.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化。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不少地方仍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害农民利益,背离党的土地{饱政策}有些地方把土地流转作

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或者作为领导者的形象工程}有些地③缺少中介组织服务,流转交易成本高。当前由于土地围,减少了土地流转的数量。

(二)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索,只有流转中才能实现价值增

万 万方数据

方数据值.提高其边际敢益。为了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序.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必须建立和完善上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具体要做好如F几项工作:

1_制定相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明确分离农村土地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

产权明晰,是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而在现有承包制下,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因此,要制定有关法规,将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分离开来,实行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农民私有的土地政策。明确规定村集体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明确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土地使用者必须向集体交地租.维护土地所有者扳益,不得破坏耕地,不得将耕地转作他用,不得撂荒,土地发生流转时,原使用者对土地的投资应得到相应的补偿;强调土地所有者所在的村集体不得随意抽调农民承包的土地,不得干预农民对土地的经营,如果依法要征用农民使用的土地,必须按合理价格给使用权以补偿。

2.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做到流转程序规范化首先,要明确认识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和受让方或受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

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扣缴。第二.土地

流转中必须坚持有偿原则,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第三,无论是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流向业主开发,都必须明确土地雾包权最终还是农民的。第四,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规范交易行为。

3.建立土地租赁市场,通过土地粗赁实现农村土地使用

权流转

唯有农户拥有真正的土地承包使用权.才艏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机制形成,而最能体现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是土地使用权租赁市场的完善,也就是说,培育土地租赁市场是比较现实可行的促使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思路。¨1通过土文献资料表明,土地租赁市场可以规避风险、使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形成规模经营。同时,土地租赁通常提供了一4.政府支持,配套政策协助,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枉流转政府要转变职能,一方面,要为市场交易提供便利,降低动力转移和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要把功夫放在发展有效的引导和规范f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并将流转收益仅给承包农民部分“补偿”,损

地租赁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世界上通行的作法。大量的个可供选择的配置机制,在自由市场中可以使土地交易效率提高。显然,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最有效、最方便和最规范的还算土地租赁形式,它容易采用,便于推广。

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有义务减少或消除农村土地交易过程中各种不良外部影响。特别要提出,要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还必须剥离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在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等方面逐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还要解决农村剩余劳非农产业和促进城镇化上,为农民平稳转移出农业和农村刨

方推进土地流转,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未来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些地方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工作方式过于简单,甚至有的村组织在无承包户任何委托情况下,代替承包户对外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违背农户意愿。

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缺乏,土地流转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缺乏中介服务,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同时因“有买找不到卖,有卖找不到买”,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区域范

————————————~——————一——一

’32‘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

造条件。实际上,这电就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200l,‘10).

[4]李燕琼.范高林.四川农村上地使崩权流转的现状、问题

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2)

[5]刘友儿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J].中国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邾鼎玖.许大文.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农

业经济问题,2000,(12).

[2]印墼华.邓伟,孟聪峰等.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

发展模式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l,(2).

[3]季虹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J].农业经济问题,

2001,(10).

L6j张红宁.中国农地凋整与使用权流转的几点评论[Jj.管

理世界.2。02,(5).

[7j蒋文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情况和新思考[J].中国农村

经济,20。1.(10).

[责任编辑]邓

刚[责任校对]谢闰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释义

邓琳

Hi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29)

韩斑《码漫》有遗样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对其中的第二个“有”宁几乎所有注奉都不去探究其为何意,大概以为不注自盟吧!人们一般都按“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去理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便译为“世上(或‘世间’j有了伯乐t拣后才(或‘才会’)有千堪马”。这样解释.在宁面上似乎投有问题,但从情理上分析并不是没有坷题。因为依此解,则有“世上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魁马”。这样解瞳然于理不台。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并非从属于伯乐而存在。有伯乐时有之,无伯乐时亦有之。下支“下堪马常有・而伯乐车常有”便说明r这个问题.

蛋准确理解此甸,关键在于对“有”的意望的理解.实际上,此第二个“有”宇当训如“得”,“取”。《r雅・释诂一§:“有,取也。”《五篇・内部》:“有.得也.取也.”《qt史形聋义综台大字典》:“有,得,收得。”《占书虚字集释》:‘有,犹撙也。”徐仁时《广释坷》:“有”,犹“得”r动浏。可见,“有”右“取”,“褥”之望。《诗经・周南・荤苡》:“采果苯苡.薄言有之。”朱熹《诗集f《》:“真,既得之也。”£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上“取也”条:‘按《诗》之用词.币嫌于复.有.亦取也。首章泛言取之,扶则言其取之之事,率乃南既取%麻盛之以lu耳.”此可证“有”即“取”之义。“有”枷为“取”、。褥”.在占藉中不乏其证,如:

(1)《诗经・太雅.瞻日】篇,云:“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是“有”为。取”也.马瑞辰:“按(广雅・释诂):‘有,取也.’有之.扰取之也。”

(2)《周易・帅.六五):“田有禽.”谓田猎得禽也.犹言“田获二孤”耳.高亨《周易太传令注》:”田有禽者,田猎而获吗兽也.”(3)《论语・述而,(缘氏已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W史记・孔子世家》作:“必得我师蜡。”(4)<左传・僖公十五年》:“大夫其何有嫱.”杜预注日;一何有’犹‘何褥’也。”

(印《左传・昭公一_卜二年k“伯父若肆大唐,复二支之业,弛周摩之优,散文武之描,以周盟主,宣昭令名,则予一人有大愿矣.”杜预注日:H‘有’犹‘得’也.”

(6)《盂子・公孙丑,(馀氏已举):“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壬人之一体。”《论衡‘刺孟篇玛|“有”作“得”。(7)《韩非于・扔见辜),“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遒.天下Ⅱf有。州天下可有”即”天下可得”也。

(8)《陶语・鲁语下)(徐氏已举):“肥堪有问于主。”韦注觊得~言可行者也.卫《晋语九》:“而有鬼臣也。”韦注:“而得若此之臣乎・”韦以

“橹”释“有”,“有”犹‘得”也.

(9)杜甫《率和贾至台A早柳大明宫't“池上于今有凤毛”,‘有”一作“得”。(10)杜甫《江村》;“但有故人供禄米,徽驱此外更何求?”滑。但得故人供禄米”也.以上皆“有”犹“得“之左证.“有”犹“橹’|还见于“有”与“得”为互史的情形中,如:

(】)《管子・明法解》,“如此者,则邪臣无功而得赏,忠正无罪而有罚”.(。有”与“搿”为互文)

(2)《汉书・冯唐传》,(馀氏已举)“唐日,陛下虽有廉颇李牧小能用也……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币能用也.”前用“虽有”,后用“虽得”,是“有”与“得”互换.《史记・冯唐传)皆作。虽得”。

其实,“有一的造字之义即“取得”、“得到”.其字形。从义(手),从肉”.用手电持肉表示取得・得剜。王筠《说文释倒》云:“有字,从叉・从肉,会意。一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引棘灞五:“有,从内t古者来知稼穑,食鸟兽之肉-故从义持|期为有也・”

(说文解字》谋以“从肉”为4从月”,又在“月”后立“有”部云:“商.不宜有也。”林义光雌为“有”非‘不宜有’之义;有,持有也……从卫持内;不从月.

由此可知,一取得”,“得到”乃“有”之本望,以手持幽谓之“有”,因以为有无之“有”,既有所得・故右所发现・则兑有“发现”之义・。然后有千里码”之“有”即。得到”,“发现”之义。

据此,此哺句当释为。世上有丁相马的伯乐.然后爿能得到(或“发现”)千里’}。”这样训释比较台适恰当・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相关内容

  • 农村耕地抛荒成因及其对策(论文)
  • 农村耕地抛荒成因及其对策 2004年上半年舟山市结合春耕粮食生产检查,就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的耕地抛荒现象,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项调研.根据调查情况,现对耕地抛荒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作粗浅探讨. 一.耕地抛荒现状 据调查统计,当前全市耕地抛荒面积在5600公顷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1.6%,其中全年性抛 ...

  • 农业专项调研报告
  • 吴子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进一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促进义乌市现代农业发展,日前,义乌市组织50多人分成13个组,分赴13个镇.街道开展以法律法规宣传.春耕备耕情况调查.低丘缓坡开发农业.耕地抛荒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农业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抛荒.低丘缓坡开发等实地勘察,详细掌握 ...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法律分析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法律分析 2009-09-10 09:17:50 (已经被浏览814次) 姚彬 孙勤虎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的资源配置性的基础作用日益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集约.高效.现代农业的方向流转,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但在土地流 ...

  • 抛荒土地开发项目计划书
  • 陕西****公司 陕西省上珍子农场土地开发项目计划书 一. 集团公司定位: 集团计划下设一个投资公司.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一个农产品深加工公司.一个休闲度假公司:发展出一个以土地战略贮备资源作为集团的核心.以土地承包权换取商品房作为衔接.以获得的土地为中心发展战略物资作杠杆.以农产品深加工作竞争作伏 ...

  • 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选择
  • 作者:陈成文 湖南社会科学 2012年07期 制度缺失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最主要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制定平衡农村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的可行性政策方案,是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公平.有序.高效.快速进行的关键环节和制度条件. 一.区分阶层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加速农村土地 ...

  • 农村发展大棚蔬菜工作情况汇报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双星村位于姜堰市沈高镇,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97亩,辖21个村民小组,1016户,3213人.从xx年起,我村从探索种植大棚西瓜开始,积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走上了高效农业发展之路.201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村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调高发展目标,提出打 ...

  • 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报告
  •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洗礼,目前农村经济已进入不断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实践阶段.分析这个阶段的新实践,农村经济已逐步出现这样一个明显特点:土地活则经济活,土地流转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兴奋点". 我县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如何紧紧把握农崐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积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成因及解决路径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成因及 解决路径 李春苗 杨 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成因及解决路径 李春苗﹡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承包土地纠纷逐年大量增长,随着此纠纷的不断扩张,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纠纷成为当前农村的热 ...

  • 人尽其才,地尽其"财"
  • 一.农地利用的现状 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在不到10%的土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而近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土地利用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农村耕地,由于土地抛荒.土地退化.建设用地明显增多等原因,近十年耕地面积以79.57万hm2的速度锐减. 二.土地流转市场化的重要性 土地是穷人的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