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丨企业运营阶段隐藏哪些刑事法律风险

点击上方“律海扬帆”可订阅哦!

  —刑事风险       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运营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种正常的商业活动,这一过程涉及生产、销售、上市融资、贷款、用工、纳税等各个环节。因而,违反刑事法律的可能性也最大,触犯的刑法罪名也最多。律海扬帆律师梳理出一些隐藏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刑事法律风险,供大家学习。企业用工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争议一般属于民事范畴,通过调解、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发生刑事犯罪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对于这方面的犯罪,主要有强迫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等用工犯罪。刑法第244 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或者明知他人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而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构成强迫劳动罪;刑法第244 条之一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高空、井下作业,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企业合同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签订、履行合同,是企业日常重要的业务活动,在这方面的刑事法律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可能被诈骗或一时冲动,诈骗他人。现实中,合同方面的刑事风险主要有合同诈骗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刑法第224 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167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企业税务管理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在履行这种义务过程中,经常出现偷漏税款现象,性质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主要有逃税罪等。我国刑法第201 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缴纳额10% 以上的,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逃税罪。另外,涉税犯罪的还有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等。企业产品质量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企业的主要活动是生产,活动对象主要是产品,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但是,在现实中,为了减少成本,一些企业偷工减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充当合格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或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这类犯罪主要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刑法第140 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 万元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另外,刑法第140 条至第148 条还分别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等罪。企业会计管理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会计管理是企业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工作,而在会计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刑事风险也较大,涉及的罪名主要有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刑法第162 条规定,隐匿、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另外,还会涉及到如下罪名: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企业知产管理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虽然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可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甚至在某些地方达到猖獗的程度,因而,关于商标、专利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的犯罪也越来越多。这些犯罪主要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和侵犯著作权罪等。刑法第213 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6 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专利罪;第217 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另外,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的还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点击上方“律海扬帆”可订阅哦!

  —刑事风险       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运营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种正常的商业活动,这一过程涉及生产、销售、上市融资、贷款、用工、纳税等各个环节。因而,违反刑事法律的可能性也最大,触犯的刑法罪名也最多。律海扬帆律师梳理出一些隐藏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刑事法律风险,供大家学习。企业用工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争议一般属于民事范畴,通过调解、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发生刑事犯罪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对于这方面的犯罪,主要有强迫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等用工犯罪。刑法第244 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或者明知他人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而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构成强迫劳动罪;刑法第244 条之一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高空、井下作业,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企业合同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签订、履行合同,是企业日常重要的业务活动,在这方面的刑事法律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可能被诈骗或一时冲动,诈骗他人。现实中,合同方面的刑事风险主要有合同诈骗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刑法第224 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167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企业税务管理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在履行这种义务过程中,经常出现偷漏税款现象,性质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主要有逃税罪等。我国刑法第201 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缴纳额10% 以上的,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逃税罪。另外,涉税犯罪的还有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等。企业产品质量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企业的主要活动是生产,活动对象主要是产品,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但是,在现实中,为了减少成本,一些企业偷工减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充当合格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或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这类犯罪主要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刑法第140 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 万元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另外,刑法第140 条至第148 条还分别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等罪。企业会计管理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会计管理是企业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工作,而在会计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刑事风险也较大,涉及的罪名主要有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刑法第162 条规定,隐匿、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另外,还会涉及到如下罪名: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企业知产管理涉及刑事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虽然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可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甚至在某些地方达到猖獗的程度,因而,关于商标、专利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的犯罪也越来越多。这些犯罪主要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和侵犯著作权罪等。刑法第213 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6 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专利罪;第217 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另外,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的还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相关内容

  •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西方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企业并购也如火如荼地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着.不论是通过政府出面的"拉郎配",还是带有行政色彩的"搭售",最终无不落脚于企业.只要是企业的并购行为就存在着企业的财务风险.那么, ...

  • 财务管理历年真题
  • 2012年 全国统一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根据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承担最大风险并可能获得最大报酬的是( ). A. 股东 B. 债权人 C. 经营者 D. 供应商 错题反馈 收藏试题 隐藏答案 正确 ...

  • 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漫谈
  • 提到风险,给人感觉是无从察觉而又无处不在,发展顺风顺水时风险隐藏其中,看似一派和谐,但这颗"定时炸弹"可不是安生的主儿,不定哪根稻草就引爆了它.风险一事,不可不察. 何为风险 风险源于不确定性或信息不对称,但风险可以某一概率预估损失,是可测度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并不必然意味着风险 ...

  • 安然事件及启示
  • 安然事件及其启示 一.安然事件的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等一批企业巨擘纷纷承认存在财务舞弊,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批大的上市公司遭投资者抛弃,宣布破产.这些企业的造假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也使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损害了资本 ...

  • 工程风险分析
  • 工程风险分析 --以PPP 模式及万达为例 风险管理理论的萌芽首先是来自于保险业.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个经济单位一直把保险作为处理风险的唯一方法,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在美国才开始发展为一门学科,到了70年代的时候进而渗透到企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80年代中期,我国才引进项目风险管理. ...

  • 股票上市的意义
  • 股票上市的意义 一.获取资金二.赢得声望三.价值重估四.流动性增强五.促进公司治理六.便于合并及收购 公司股票上市的主要途径 一.A股主板市场二.创业板市场 三.香港H股市场四.境外上市 股票上市的条件与程序 一.股票上市的条件 1.主体资格. 2.公司治理.3.独立性.4.同业竞争.5.关联交易. ...

  • 选写融资担保项目调查报告的方法与步骤
  • 选写融资担保项目调查报告的方法与步骤 融资担保公司接到客户要求提供担保的申请后,根据客户提供的书面材料对客户形成初步印象.但是这只是最基本的一步.此后的现场调查更为重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地调查不仅可以核实客户先前提供的资料是不是真实可信,而且还能获得新的直观可靠的信息 ...

  • 用人单位裁员操作指南 | 强烈建议收藏
  • 当前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下滑,各大企业纷纷祭出"裁员"利器,以期缩减人工成本,应对经济"寒冬".但裁员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裁员工作顺利,可以起到优化人力结构.缩减开支的作用,但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时间,如年初沃尔玛"撤店事件"所引发的员工 ...

  • 抢劫案件现场勘查及办案程序讲解
  • 第一章 抢劫案件现场勘查 第一节 抢劫犯罪案件的现场访问 一.抢劫犯罪案件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抢劫犯罪案件的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在抢劫案件现场勘查过程中 依法对被害人和证人进行正面查询的一项侦查活动.现场访问是发现.收集抢劫犯罪线索和证据的重要途径.现场访问要以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为对象,通过对案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