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掌握线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3. 教学用具

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1.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2.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3.问: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4.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5.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6.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板书课题: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比一比:哪种颜色的毛线最长?

我们可以拉直比较他们的长短

【设计意图】: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很多线段,比如数学书的这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演示)你知道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吗?请小朋友们也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找一找它的哪条边可以也看成线段? 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欢的图形的线段分别是哪几条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并且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电风扇风叶的边缘可以看作线段。 生2: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4: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环节中,由教师介绍周围的线段到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线段,面对眼前熟悉的情景却要寻找全新的朋友,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明确的学习需求。

3、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还有两个端点。

生3:画线段时还要装上两个特殊标志。 4、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竖着拉,斜着拉,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 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出示图片: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毛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建构线段模型。(介绍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

(5)小结特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现在请大家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

(7)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的两个特点: 1、线段都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交流自己对线段的看法。

1、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里画“√”。

2、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填在( )里”。

【设计意图】:由教师示范折长方形纸到学生自己折,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牢固掌握了画线段的方法,也总结出了线段的特点,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你会画线段吗?

1.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吗? 2.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3.你能画一条比刚才更长或者更短的吗?

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

测量线段的方法: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左端,右端对着几厘米就是几厘米 练习: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画线段的注意事项: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先画好一个端点,再在相应的刻度上画好另一个端点,最后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2=4(厘米)

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画线段的注意事项: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先画好一个端点,再在相应的刻度上画好另一个端点,最后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四、 联系实际,拓展认识

谈话: 下面我们来玩个连一连的闯关游戏。准备好了吗 1、链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三角形

若给你四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2+1=6(条)

若给你五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4+3+2+1=10(条)

五、巩固练习,应用知识 1、猜猜一共有几条线段?

一共有(3)条线段 2、判断下面是否为线段。

3、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 )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特征:

(1)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

板书

认识线段

特征: 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掌握线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3. 教学用具

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1.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2.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3.问: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4.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5.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6.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板书课题: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比一比:哪种颜色的毛线最长?

我们可以拉直比较他们的长短

【设计意图】: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很多线段,比如数学书的这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演示)你知道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吗?请小朋友们也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找一找它的哪条边可以也看成线段? 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欢的图形的线段分别是哪几条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并且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电风扇风叶的边缘可以看作线段。 生2: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4: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环节中,由教师介绍周围的线段到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线段,面对眼前熟悉的情景却要寻找全新的朋友,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明确的学习需求。

3、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还有两个端点。

生3:画线段时还要装上两个特殊标志。 4、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竖着拉,斜着拉,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 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出示图片: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毛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建构线段模型。(介绍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

(5)小结特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现在请大家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

(7)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的两个特点: 1、线段都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交流自己对线段的看法。

1、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里画“√”。

2、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填在( )里”。

【设计意图】:由教师示范折长方形纸到学生自己折,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牢固掌握了画线段的方法,也总结出了线段的特点,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你会画线段吗?

1.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吗? 2.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3.你能画一条比刚才更长或者更短的吗?

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

测量线段的方法: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左端,右端对着几厘米就是几厘米 练习: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画线段的注意事项: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先画好一个端点,再在相应的刻度上画好另一个端点,最后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2=4(厘米)

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画线段的注意事项: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先画好一个端点,再在相应的刻度上画好另一个端点,最后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四、 联系实际,拓展认识

谈话: 下面我们来玩个连一连的闯关游戏。准备好了吗 1、链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三角形

若给你四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2+1=6(条)

若给你五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4+3+2+1=10(条)

五、巩固练习,应用知识 1、猜猜一共有几条线段?

一共有(3)条线段 2、判断下面是否为线段。

3、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 )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特征:

(1)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

板书

认识线段

特征: 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 ...

  • [认识线段]教案
  •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拉一拉.比一比"的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2. 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 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

  • 认识线段教案
  •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 第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产生的全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给的点完整地画出线段. 教学过程: ...

  • 线的认识教案
  •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丰小学 刘锦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 掌握三种线的 ...

  • 角的认识教案_小学四年级教案
  •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演示动画& ...

  •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1
  •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 ...

  • 直线射线和角教案设计
  • 直线射线和角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35-36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2. 知道角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弄清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区别. 教具准备: 导学卡,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 ...

  • 初二数学教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 逆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是证明某点在某条直线上及一条直线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垂直平分线 ...

  • 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反思网络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比 例 尺 陕西省佛坪县栗子坝小学 李剑飞 教材内容分析: 1.编写意图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本册教材一方面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比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将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的实例,安排了综合运用比例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