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应力和应变

第二章 应力和应变

地震波传播的任何定量的描述,都要求其能表述固体介质的内力和变形的特征。现在我们对后面几章所需要的应力、应变理论的有关部分作简要的复习。虽然我们把这章作为独立的分析,但不对许多方程进行推导,读者想进一步了解其细节,可查阅连续介质力学的教科书。

三维介质的变形称为应变,介质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和应变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通过描述弹性固体性质的本构关系相联系。

2.1 应力的表述——应力张量

2.1.1应力表示

考虑一个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均匀弹性介质里一个任意取向的无限小平面。

ˆ来规定。在nˆ方 平面的取向可以用这个平面的单位法向矢量n

向的一侧施加在此面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牵引力,用矢量

ˆ相反方向的另一侧施加在此面上ˆ)=(tx,ty,tz)表示。在nt(n

ˆ)=-t(nˆ)。t在垂直的力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t(-n

于平面方向的分量叫做法应力,平行于平面方向的分量叫做

ˆ,这里P剪应力。在流体的情况下,没有剪应力,t=-pn

是压强。

上面的表示这是一个平面上的应力状况,为表示固体内部任意平面上的应力状态,应力张量τ在笛卡尔坐标系(图2.1)里可以用作用于yz,xz,xy平面的牵引力来定义+:

ˆ)tx(yˆ)tx(z⎡tx(xˆ)⎤⎡τxxτxyτxz⎤

⎥⎢⎥⎢

ˆ)ty(yˆ)ty(zˆ)⎥=⎢τyxτyyτyz⎥ (2.1) τ=⎢ty(x

⎢⎥⎢t(xˆ)tz(zˆ)⎥⎣zˆ)tz(y⎦⎣τzxτzyτzz⎦

在右式的表示中,第一个下角标表示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下角标表示该面上应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

图2.1 在笛卡尔坐标系里描述作用在无限小立方体面上的力的牵引力矢

ˆ),t(yˆ),t(zˆ)。 量t(x

应力分量的符号规定如下:对于正应力,我们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对于剪应力,如果截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一致,则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如果截面方向与外法线方向相反,则沿着坐标轴反方向为正。

下面讨论下角标颠倒后与颠倒前的值的关系。我们考虑xz面上在y轴方向延伸单位长度1的小微元立方体,在z方向的边长为∆z,在x方向的边长为∆x,如图所示,右边的τxz的外法线方向与x轴一致,因此沿z方向为正,而左边的τxz的外法线方向与x轴相反,逆z方向为正。τzx的分析与此分析类似。绕y轴的顺时针转动力矩为2τzxS

2τxzS

∆z∆z

=2τzx(1∆x)=τzx∆z∆x,逆时针旋转的力矩为22

∆x∆x

=2τxz(1∆z)=τxz∆z∆x,由于弹性体内部的微元不可能发生转动,因22

此两者必须相等,因此有τxz=τzx。类似地有:τxy=τyx,τyz=τzy。故应力张量是对称的,即:

⎡τxxτxyτxz⎤

⎢⎥

τ=τT=⎢τxyτyyτyz⎥ (2.2)

⎢τττ⎥⎣xzyzzz⎦

应力张量只包含6个独立的要素,它们足以完全描述介质中一个给定点的应力状态。

2、任意一个面上的应力可以由应力张量表示

一点的九个应力分量如果能够完全确定一点的应力状态,则其必须能够表达通过该点的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矢量。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在O点用三个坐标面和一任意斜截面截取一个微分四

面体单元,斜截面的法线方向矢量为n,它的三个方向余弦分别为l,m和n。

设斜截面上的应力为pn,i,j 和 k 分别为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pn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px, py, pz。则应力矢量可以表示为

pn = pxi+ py j+ pz k

设S为ΔABC的面积,则

ΔOBC=lS, ΔOCA=mS, ΔOAB=nS

ΔABC的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可表示为

n = l i+ m j + n k

微分四面体在应力矢量和体积力作用下应满足平衡条件。由x方向的平衡,可得

∑F

x

=0,

pxS-τxx∆OBC-τxy∆OAC-τxz∆OAB=0

注意,τxx,τxy,τxz取负是因为外法线方向与作用面的方向相反。将

公式

代入上式,有

pxS-τxxSl-τxySm-τxzSn=0

从而 px=τxxl+τxym+τxzn

py=τyxl+τyym+τyznpz=τzxl+τzym+τzzn

同理

如果采用张量记号,则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

上式给出了物体内一点的9个应力分量和通过同一点的各个微分面上的应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式表明,只要有了应力分量,就能够确定一点任意截面的应力矢量,或者正应力和切应力。因此应力分量可以确定一点的应力状态。

ˆ定义的平面,任一个取向由n一个侧面作用于另一个侧面的牵引力为应力张ˆ的乘积,即: 量与n

ˆ)⎤⎡τxxτxyτxz⎤⎡nˆx⎤⎡tx(n

⎥⎢⎥⎢⎥⎢

ˆ)=τnˆ=⎢ty(nˆ)⎥=⎢τxyτyyτyz⎥⎢nˆy⎥ (2.3) t(n

⎥⎢ˆ⎥⎢t(n⎥⎢

z⎦⎣zˆ)⎦⎣τxzτyzτzz⎦⎣n

ˆ的平面和xy,xz,yz平面所围限的四面体(柯西四面体)这可以通过对由垂直于n

面上的力求和作出说明。

ˆ的牵引力矢量t的线性算子,简单地说,应力张量是给出相对于法向矢量n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力张量与任何特定的坐标系无关。在地震学中,我们几乎总是把应力张量写成笛卡尔几何学里的一个3⨯3的矩阵。注意到对称的要求,应

力张量的独立参数由9个减少为6个,呈现为最一般形式的二阶张量(标量为零阶张量,矢量为一阶张量,等等)。

应力张量通常随在物质里的位置而变化,它是作用在固体里每一点的无限小的面上的力的度量。应力只给出了这些面由一边作用于另一边的力的度量,计量标准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然而,可能有其他力(如重力)。这些力称为体力,计量标准是每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上的力。

2.1.3坐标变换

如果一处的应力状态为σ11=1,σ22=-1,而其他元素为零,将其旋转45度后的应力状态为

0⎛

σ'=-1

0 ⎝

-10⎫

00⎪

⎪00⎪⎭

不同坐标系下的应力状态表示

一点的应力分量不仅随着变形体中点的位置在改变,而且即使在同一点,由于截面的法线方向不同,截面上的应力也不一样。假设已知在坐标系Oxyz中,弹性体中的某点的应力状态表示为:

⎡τxxτxyτxz⎤⎢⎥τ=⎢τxyτyyτyz⎥

⎢τττ⎥⎣xzyzzz⎦

则对于新的坐标系Ox’y’z’,这点的各应力分量是多少就是本小节讨论的问题。设新旧坐标系的方向余弦表如下:

的应力可以表示为:⎡τxxτxyτxz⎤⎡l1⎤⎢⎥

ˆ')=τxˆ'=⎢τxyτyyτyz⎥⎢m1⎥ t(x⎢⎥

⎢τττ⎥⎢n⎥⎣xzyzzz⎦⎣1⎦

ˆ'方向即得到在新坐标系中的各分量,将应力矢此应力有三个分量,将其再投影到x

ˆ'点乘即可得到: 量与x

⎡τxxτxyτxz⎤⎡l1⎤

⎢⎥

ˆ')=[l1m1n1]⎢τxyτyyτyz⎥⎢m1⎥τx'x'=i't(x⎢⎥ ⎢τττ⎥⎢n⎥

⎣xzyzzz⎦⎣1⎦

=l12τxx+m12τyy+n12τzz+2l1m1τxy+2m1n1τyz+2n1l1τxz

⎡τxxτxyτxz⎤⎡l2⎤⎢⎥

ˆ')=[l2m2n2]⎢τxyτyyτyz⎥⎢m2⎥τy'y'=j't(y⎢⎥ ⎢τττ⎥⎢n⎥

⎣xzyzzz⎦⎣2⎦

222=l2τxx+m2τyy+n2τzz+2l2m2τxy+2m2n2τyz+2n2l2τxz⎡τxxτxyτxz⎤⎡l3⎤

⎢⎥⎥ˆ')=[l3m3n3]⎢τxyτyyτyz⎥⎢τz'z'=k't(zm3⎢⎥ ⎢τττ⎥⎢n⎥⎣xzyzzz⎦⎣3⎦

22

=l32τxx+m3τyy+n3τzz+2l3m3τxy+2m3n3τyz+2n3l3τxz

⎡τxxτxyτxz⎤⎡l1⎤

⎢⎥

ˆ')=[l2m2n2]⎢τxyτyyτyz⎥⎢m1⎥τx'y'=j't(x⎢⎥ ⎢τττ⎥⎢n⎥

⎣xzyzzz⎦⎣1⎦

=l1l2τxx+m1m2τyy+n1n2τzz+(l1m2+l2m1)τxy+(m1n2+m2n1)τyz+(l2n1+n2l1)τxz⎡τxxτxyτxz⎤⎡l2⎤⎢⎥

ˆ')=[l3m3n3]⎢τxyτyyτyz⎥⎢m2⎥τy'z'=k't(y⎢⎥ ⎢τττ⎥⎢n⎥

⎣xzyzzz⎦⎣2⎦

=l2l3τxx+m2m3τyy+n2n3τzz+(l2m3+l3m2)τxy+(m2n3+m3n2)τyz+(l2n3+n2l3)τxz

⎡τxxτxyτxz⎤⎡l1⎤⎢⎥

ˆ')=[l3m3n3]⎢τxyτyyτyz⎥⎢m1⎥τx'z'=k't(x⎢⎥

⎢τττ⎥⎢n⎥⎣xzyzzz⎦⎣1⎦

=l1l3τxx+m1m3τyy+n1n3τzz+(l3m1+l1m3)τxy+(m3n1+m1n3)τyz+(l1n3+n1l3)τxz

所以

n1⎤⎡τxxτxyτxz⎤⎡l1l2l3⎤⎢⎥⎢⎥=NTτN n2⎥τττmmm⎢⎥xyyyyz123⎥⎢⎥⎢⎥nnn⎥n3⎥23⎦⎦⎣τxzτyzτzz⎦⎢⎣1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一个斜面上的正应力可以表示为:

⎡τxxτxyτxz⎤⎡nˆx⎤⎢⎥⎢⎥

ˆ)=nˆxnˆynˆz⎢τxyτyyτyz⎥⎢nˆy⎥ σ(n

⎢τττ⎥⎢n⎥ˆxzyzzzz⎣⎣⎦⎦⎡l1

τi'j'=⎢⎢l2

⎢⎣l3

m1

m2m3

[]

其剪应力为:

ˆ)]2-σ(nˆ)2 τ2=[t(n

2.1.4主应力和应力主轴

ˆ,使得在垂直于nˆ的面上,没有对任何应力张量,总是可以找到一个方向n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 ˆ)沿n剪应力,也就是说,t(n

ˆ=λnˆ=τnˆt(n)

ˆ-λnˆ=0 (2.4) τnˆ=0(τ-Iλ)n

这里I是单位矩阵,λ是标量(不要把这些值同后面将讨论的拉梅参数相混淆)。这是一个本征值问题,只有

det[τ-Iλ]=0 (2.5)

τ-Iλ]=0的才有非零解。由于τ是对称的,是实数,所以本征值也是实数。det[

左端为λ的三次多项式,在线性代数中为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令其等于零,得到三个本征值λ1、λ2、λ3的解。将这三个解分别代入(2.5)就可以得到相应于三个

ˆ(1),nˆ(2),nˆ(3),它们是正交的,在弹性力学中称这本正值λ1、λ2、λ3的本征矢量为n

三个方向为应力主轴。垂直于应力主轴的平面叫做主平面。我们通过相似性变换,

ˆ(1),nˆ(2),nˆ(3) 的坐标系里: 把τ旋转到n

τR

⎡τ100⎤

⎥=NTτN=⎢0τ02⎢⎥

⎢⎣00τ3⎥⎦

(2.6)

这里τR是旋转的应力张量,τ1、τ2、τ3是主应力(与本征值λ1,λ2,λ3相等),N是本征矢量矩阵:

(1)⎡nx⎢N=⎢n(y1)

⎢(1)⎣nz

(2)nx

(3)

⎤nx⎥

n(y3)⎥ (2.7) (3)⎥nz⎦

n(y2)

(2)

nz

NT=N-1为归一化到单位长度的正交的本征矢量。

在MATLAB中矩阵的本征值和本征向量的求法为:

[X,D]=eig(sigma);其中sigma为三维应力矩阵,X为三个本征向量,D为本征值矩阵。得到本征向量和本征值后,你可以采用X’*sigma*X得到的结果验证是否是向量矩阵。

如果τ1=τ2=τ3,那么应力场处于流体静压状态,没有任何取向的面有剪应力。在流体的情况下,应力张量可写成:

⎡-P00⎤

⎥ (2.8) τ=⎢0-P0⎢⎥

⎢0-P⎥⎣0⎦

这里P是压强。

对于垂直应力不变的应力状态,其水平方向不同的应力状态可以表示为:

⎡τxxτxy0⎤⎡τxx-στxy0⎤⎢⎥⎢⎥

τ=⎢τxyτyy0⎥,其主应力方程可以表示为⎢τxyτyy-σ0⎥=0,或者展开为

⎢0⎢00τzz⎥0τzz-σ⎥⎣⎦⎣⎦

2(τzz-σ)[σ2-(τxx+τyy)σ+(τxxτyy-τxy)]=0,解这个方程可得到三个主应力为:

2⎣

1σ2=⎡τxx+τyy-

⎢⎣2

122⎤σ1=⎡τ+τ+τ-τ+4τxyxxyyxxyy⎢⎥

τ

2⎤-τ+4τxxyyxy⎥ ⎦

2

及σ3=τzz

2.1.1 应力值

应力以单位面积上的力为计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是:

1帕斯卡(pa)=1牛顿米-2

回顾一下,1牛顿=1千克米秒-2=105达因。另一个普遍采用的力的单位是巴:

1巴(bar)=105pa 1千巴=108pa=100Mpa

1兆巴(Mbar)=1011pa=100Gpa(千兆帕)

如表2.1用参考模型PREM(Dziewonski和Anderson,1981)所给出的值所示,在地球里压力随深度快速增大。在400公里的深度,压力达到13.4Gpa,在核幔边界达136Gpa,在内核边界达329 Gpa。与此对比,月球中心的压力仅为4.8 Gpa,相当于在地球150公里深度所达到的值(Latham等人,1969),这是由于月球的质量小得多。

表2.1 地球内部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这些压力是地球内部的流体静压力。深部的剪切应力值小得多,包括与地幔对流有关的应力和由地震波传播所产生的动态应力。静态应力可能存在于地壳上部脆性部分。测量地壳剪应力是现代研究的课题。应力的量级是有争议的问题,地壳应力可能在100巴和1000巴(10-100 Mpa)之间,在接近活动断层的区域,应力有降低的趋势(活动断层的作用降低了应力)。

2.2 应变张量 2.2.1 位移场表示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怎样描述连续介质里点的位置的变化。任何一点与参考时间t0的相对位置都可以用一个矢量场来描述,即位移场为:

u(r0)=r-r0 (2.9)

这里r是现在的位置,r0是参考点的位置。位移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这本书中经常涉及到。它是位置变化的绝对度量。与此相对照,应变是位移场相对变化

的局部度量,即位移场空间梯度的度量。应变与材料的变形或形状的变化有关,而与位置的绝对变化无关。例如,张应变是按照长度的相对变化来定义的。如果把一根100米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另一端均匀地拉长到101米,那么沿细绳位移场从0变化到1米。依此,在绳的任何地方,应变场为0.01(1%)的常数。

考虑离开参考位置x0一个小的距离的某一点x的位移u=(ux,uy,uz),对u的每一个分量作泰勒级数展开,有:

∂u∂u∂u

ux=ux(x0)+xdx+xdy+xdz

∂x∂y∂z∂uy∂uy∂uy

uy=uy(x0)+dx+dy+dz

∂x∂y∂z∂u∂u∂u

uz=uz(x0)+zdx+zdy+zdz

∂x∂y∂z

写成矩阵形式得到:

⎡∂ux

⎢∂x⎢⎡ux⎤

⎢∂uy⎢⎥

u(x)=⎢uy⎥=u(x0)+⎢

⎢∂x⎢u⎥

⎣z⎦⎢∂uz

⎢⎣∂x

∂ux∂y∂uy∂y∂uz∂y

∂ux⎤

⎡dx⎤∂z⎥⎢⎥⎥

∂uy⎥⎢⎥

⎥⎢dy⎥=u(x0)+Jd (2.10) ∂z⎥⎢⎥∂uz⎥⎢⎥

dz⎥⎥⎢⎣⎦∂z⎦

这里d=x-x0,假定偏导数

∂ux∂uy

,等很小,它们的乘积可以忽略。那么,根 ∂x∂x

据无限小应变理论,我们就可以忽略展开式中的高阶项。庆幸的是在地震学中地球的应变几乎总是很小的,以致于这种近似是恰当的。我们可以通过把J 分成对称和反对称部分,把刚性旋转部分分离出来:

⎡∂ux∂ux∂ux⎤⎢∂x∂y∂z⎥⎢⎥⎢∂uy∂uy∂uy⎥J=⎢⎥=e+Ω (2.11)

∂x∂y∂z⎢⎥⎢∂uz∂uz∂uz⎥⎢⎥∂x∂y∂z⎣⎦这里应变张量e是对称的(eij=eji),可表达为:

⎡∂ux⎢

∂x⎢

⎢1∂uy∂uxe=⎢(+)

1∂ux∂uy

(+)2∂y∂x

∂uy

1∂ux∂uz⎤

(+)⎥2∂z∂x⎥1∂uy∂uz⎥(+)⎥ (2.12) ⎢2∂x

∂y∂y⎢⎢1(∂uz+∂ux1∂uz∂uy⎢⎣2∂x

∂z)

2(∂y+∂z

)这里旋转张量Ω是反对称的,可表达为:

⎡⎢

01∂ux∂uy

2(∂y-∂x)Ω=⎢⎢1∂u⎢

-x∂uy

2(∂y-∂x)0

⎢⎢-1(∂ux-∂uz1∂u

∂u⎢2∂z

)-(y-z)

⎣∂x2∂z∂y读者可对e+Ω=J作检验。

2.2.2物理解释

2∂z∂y⎥

∂uz

⎥∂z⎥

⎥⎦

1∂ux∂uz2(∂z-∂x)⎤⎥⎥12(∂uy∂z-∂uz∂y)⎥⎥ ⎥

⎥0

⎥⎥⎦

2.13) (

为简单起见,考虑平面的几何问题来讨论形变分量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经过弹性体内的任意一点P,沿x轴和y轴的正方向取两个微小长度的线段PA=dx,PB=dy。假定弹性体受力后,P,A,B分别移到P’,A’,B’。首先考察线段PA

∂u

和PB的线应变,设P在x方向的位移为u,则A点在x方向的位移将是u+dx,

∂x在y方向的位移为v+

∂v∂udx;B点在x方向的位移将是u+dy,在y方向的位移∂x∂y

为v+

∂u∂u∂v

dy。则PA线段的线应变为其伸长增加量dx与其长度dx之比,为,

∂x∂x∂y

同理,PB线段的线应变为

∂v

。 ∂y

对于上述二维情况,若以PA,PB看做是矩形的两个边,其面积为dxdy,则变形后的P’A’

的长度为dx+

∂u∂v

dx(忽略其他高阶小量),P’B’的长度为dy+dy(忽略其他高阶小量),∂x∂y

则小体积元的面积趋于零时,面积增量与原来面积的极限为:

∂u⎫⎛∂v⎫⎛dx+dxdy+dy⎪-dxdy ⎪

∂x⎭ ∂yS-S0⎝∂u∂v⎝⎭ =≈+

S0dxdy∂x∂y

同样的,对于三维情况,可以得到体积增量和原来体积之比的极限为:

∂u⎫⎛⎛dx+d⎪x

∂x⎭ V-V0⎝⎝=

V0

∂v⎫⎛∂w⎫d+dy+⎪-dz ∂y⎪∂z⎭⎭⎝dxdydz

dxdydz

∂u∂v∂w≈++=divu ∂x∂y∂z

因此(2-12)式对角线元素之和为∆=

∂ux∂uy∂uz

++=tr[e]=∇⋅u为体应变。 ∂x∂y∂z

在线性代数中表示为tr[e]=e11+e22+e33是e的迹。注意,膨胀是由位移场的散度给出的。

现在考察线段PA与PB之间的直角的改变,该改变量有两部分贡献:一部分为由y方向的位移v引起的,即x方向的线段PA的转角α,另一部分为由x方向的位移u引起的,即y方向的线段PB的转角β.由图的关系不难看出:

α≈tgα=

∂v∂u,β≈tgβ= 。在三维情况下也具有同样道理。因此e矩阵中的对角线元∂x∂y

素为线应变,非对角线元素为线段偏转角度之和的一半(采用弧度表示)。

Fig 3

参考上图,一个质点P﹙y、z﹚向逆时针方向扭转到P’﹙y、z﹚,扭转角度为ωx,若其扭转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

y

y=rcosα,z=rsinα

其位移形变为

v=-rωxsinα=-zωx w=rωxcosα=yωx

将其分別对y及z微分且相加,得出

ωx=

1⎛∂w∂v⎫

-⎪

2⎝∂y∂z⎭

1⎛∂u∂w⎫1⎛∂v∂u⎫

--⎪,这正是(2-13)式的几个元素 ⎪和ωz= 2⎝∂z∂x⎭2⎝∂x∂y⎭

同理得到ωy=

另外,我们在高等数学中学过旋度的表示为

i

rotu=∇⨯u=

∂∂xux

j∂∂yuy

k∂∂zuz

⎛∂u∂uy⎫⎛∂ux∂uz⎫⎛∂uy∂ux⎫= z---⎪i+ ⎪k⎪j+

∂y∂z∂z∂x∂x∂y⎭⎝⎝⎭⎝⎭

⎛∂u∂uy⎫⎛∂ux∂uz

因此Ω表示了作为刚体的旋转,其中 z-为以x轴为轴的旋转量,-⎪ ∂z⎭∂x⎝∂z⎝∂y

⎪为⎭

⎛∂uy∂ux⎫

-以y轴为轴的旋转量, ⎪为以z轴为轴的旋转量。因此(2-13)就代表刚度的旋⎝∂x∂y⎭

转。

下面以二维应变为例列举几种应变状态,以此可以理解不同应变状态下的变形。

二维情况下不同应变状态的变形举例

2.3 本征值和本征向量

在上式可以看到,像应力张量那样,应变张量是对称的,包含6个独立的参

ˆ,可以找到应变主轴,即:

数。通过计算位移的取向n

ˆ=enˆ

(2.18) u=λn

这里的意义可以仿照应力张量的形式自然得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下节我们将发现用脚标符号有助于表达应变张量。方程(2.12)可写成:

1

eij=(

∂iuj+∂jui) (2.20)

2这里假定i和j的顺序为1至3(按x,y,z的取向)。我们用了符号∂xuy=

2.2.1 应变值

∂uy∂x

由于应变表示长度的变化除以长度,故应变是无量纲的。与远场地震波通过相联系的动态应变,基本上小于10-6。

2.3 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

在弹性介质中,应力和应变通过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联系起来。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之间最一般的线性关系可以写成:

τij=cijklekl=

k=1,3l=1,3

∑∑c

ijkekl

e (2.21)

这里cijkl叫做弹性张量。在此,我们开始采用脚标符号求和的惯用做法。在乘积中任何重复的脚标都意味着求和是从脚标1到3。方程 (2.21)假定是完全弹性的,当应力作用,材料发生变形时,能量没有损失和衰减(有时,这些效应可由。在第六章之前,我们不考虑非弹性状态和衰减。 cijkl为复数来模拟)

应力张量是一个有81个(34)元素的四阶张量。

然而,由于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的对称性,它们各自只有六个分量,此时,Cijkl = Cjikl = Cijlk = Cjilk。因此如果不讨论预应力问题,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之间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τ11=c1111e11+c1122e22+c1133e33+c1112e12+c1123e23+c1113e13⎪τ=ce+ce+ce+ce+ce+ce

[***********][***********]⎪22

⎪⎪τ33=c3311e11+c3322e22+c3333e33+c3312e12+c3323e23+c3313e13

(2.22) ⎨

τ=ce+ce+ce+ce+ce+ce[***********][***********]⎪12

⎪τ23=c2311e11+c2322e22+c2333e33+c2312e12+c2323e23+c2313e13⎪⎪⎩τ13=c1311e11+c1322e22+c1333e33+c1312e12+c1323e23+c1313e13

上式只有36个弹性常数。可以证明,对于一个保守系统(即无能量损失),

C1122=C2211,C1133=C3311,C2233=C3322,C1213=C1312,C1223=C2312,C1323=C2313,C1121=C2111,C1113=C1311,C1123=C2311,C2212=C1222,C2213=C1322,C2223=C2322

因此对于极端的各向异性介质,C3321=C2133,C3313=C1333,C3323=C2333 (证明从略)。

独立的弹性参数为21个,这些元素只有21个是独立的。这21个元素是确定弹

性固体的最一般形式的应力—应变关系所必须的。

这样一种固体的性质可能随方向变化,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称这种介质是各向异性的。与此相反,各向同性的固体,所有方向的性质是相同的。对地球内部,大多数情况下,各向同性是合适的一级近似。但在一些地区观测到各向异性,这是现代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如果我们作了各向同性的假定,独立参数减至2个:λ和μ,这些参数又叫做介质的拉梅参数。

Cijkl=λδijδkl+μ(δikδjl+δilδjk)

C1

1

=

1

C1=C=μ2λ222

,+

C1122=C1133=C2233=λ

,,,

C1313=C1212=C2323=μ

C1112=C1113=C1123=C2212=C2213=C2223=C3312=C3313=C3323=0C1213=C1223=C1323=0。

我们将看到,拉梅参数及介质的密度将最终确定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对各向同性固体,应力—应变方程(2.21)为:

τij=⎡⎣λδijδkl+μ(δilδjk+δikδjl)⎤⎦ekl=λδijekk+2μeij (2.23)

这里我们用eij=eji合并μ的项。注意ekk=tr[e]是e的对角线元素的和。用这方程,我们根据应变可直接写出应力张量:

⎡λtr[e]+2μe112μe12⎢

τ=⎢2μe21λtr[e]+2μe22

⎢2μe2μe32⎣31

⎤⎥

2μe23⎥ (2.24) λtr[e]+2μe33⎥⎦2μe13

μ叫做剪这两个拉梅参数完全描述了各向同性固体里的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切模量,是介质抗剪切的度量。它的值是所作用的剪切应力与所导致的剪应变比率的一半,即μ=τxy/2exy(这里的2与应变张量的1/2有关)。另一个拉梅参数

λ,没有简单的物理解释。各向同性固体的其他普遍使用的弹性参数中很多具有

特定的物理意义。

2.4 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相互转换

杨氏模量E:两端拉伸的柱体的张应力与张应变的比率,

正应力和线应变之间满足胡克定律:

σε=

E

所以E表示弹性材料抵抗拉张(或压缩)的能力,E越大说明弹性体越难变形。 Possion比

弹性体纵向伸长(或缩短)∆L后,其横向也会有∆d的变化,

∆d

γ=-

叫做Possion系数。式中负号表示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方向相反,为保证γ为正而取的。Possion系数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实验表明,对于一切介质,γ介于0到0.5之间,对于地幔介质,常用0.25表示地幔的大部分,对于地球外核(液态),取为0.5.

体积模量K:在实际地球中,只受单向压力或拉力的情形很少,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方向都受力,最常见的是液体静压力。弹性体在静压力P作用下提及变化∆V,则有关系

∆V

P=-K

V

因此体变模量K为流体静压力与由其所导致的体积变化的比率,是介质不可压缩性的度量。

应指出,体变模量K可以从杨氏模量E和Possion系数推导出来。设一个立方体边长为L,体积则为V=L3,在液体静压应力下,整个体积的相对变化率可由

∆V3∆L

=边长的相对变化率决定,即:,就任何一个方向而言,在这个方向上VL

的压应力,使其长度改变∆L'而在与此方向垂直的另两个方向的压应力,又使其长度改变了-2γ∆L',故总的效果是这三个方向压应力作用之和:∆L=(1-2γ)∆L',从而得出:

∆V3∆L∆L'

==3(1-2γ),注意,∆L'为仅在单向压力作用下的长度的改VLL

变量,满足关系式:

∆L'P∆L'=,P=E LEL这样可得到:

ε=

K=

E

31-2γ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 单向拉伸实验:

τ11=σ,τ22=τ33=τ23=τ13=τ12=0

E

由胡克定律可得: e11=

τ11

,e22=e33=-γe11=-γ

τ11

E

τ11=2μe11+λekk0=2μe22+λekk 0=2μe33+λekk

三式相加得:

ekk=τ11 3λ+2μμ(3λ+2μ) λ+μ代入上式第一式得:E=

代入第二式或第三式得:γ=

各向均匀压缩试验: λ 2(λ+μ)

τ11=τ22=τ33=-p,τ12=τ13=τ23=0 体变模量定义为:K=

由广义胡克定律: -p ekk

-p=2μe11+λekk

-p=2μe22+λekk

-p=2μe33+λekk

三式相加得:

-3p=(3λ+2μ)ekk 与体变模量的定义比较可得K=λ+

在地震学中,我们主要涉及压缩(P)和剪切(S)波的速度。如后面第三章所指出,它们可由这些弹性常数和密度ρ来计算:

P波的速度α表达为: 2μ (2.26) 3

α=

S波的速度β表达为: +2 (2.28) ρ

β= (2.29) ρ

泊松比往往用来度量P波和S波速度的相对大小,表达为:

α2-2β2

(2.30) γ=222(α-β)

注意γ无量纲,在0-0.5之间变化,下限相当于流体的情况(μ=0)。对泊松固体,λ=μ,σ=0.25,α/β=3。多数地壳岩石,泊松比在0.25与0.30之间。

2.3.1 弹性模量的单位

拉梅参数、扬氏模量、体积模量都有像应力那样的单位(帕斯卡)。回顾一下:

1帕斯卡(pa)=1牛顿米-2=1千克米-1秒-2

注意当其被密度除时,结果即为速度平方(适合于方程2.28和2.29)的单位。

练习:

0-1⎫⎛1 ⎪1、地壳中某点的应力状态在北东下坐标系中表示为:τij= 0-10⎪,

-101⎪⎝⎭

单位MPa。求其三个主应力及其方向。

2、已知地壳中某点的主应力为σ1=75bar, σ2=50bar, σ3=-50bar,一斜截面的法线与三个主轴成等角,求该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提示该面的方向余弦为1

,1

,1

3)。

⎛111⎫ ⎪3、已知某点的应力张量为:τ= 111⎪,求其主应力大小和主轴方向。

111⎪⎝⎭

2.1 用方程(2.4),(2.18)和(2.24)说明对各向同性介质,应力主轴总是恰好与应变主轴重合。

2.2 由方程(2.28)和(2.29),根据地震波速度和密度导出拉梅参数的表达式。

2.3对于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体,用应变分量表示应力分量的胡克定律τij=λδijekk+2μeij,试利用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导出应力分量表示为应变分量的表达式:eij=-γ

Eδijτkk+1+γτij。 E

2.3 对泊松比为0.30的岩石,P/S波的速度比是多少?

2.4 观测到实验室里的花岗岩样品的P波速度为5.5km/s,密度为2.6Mg/m3。假定样品是泊松固体,求拉梅参数,扬氏模量、体积模量的值。给出你的以帕斯

卡为单位的答案。如果样品以地球24公里深度所存在的压力压缩,那么这样品体积的相对变化是多少?对这问题,假定当样品压缩时,体积模量没有变化。

2.5 用PREM模型的值(附录1)计算(a)核幔边界(CMB)和(b)内核边界(ICB)两边的体积模量的值。以帕斯卡单位表达你的答案。

2.6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圣地亚哥东北山脉(在Anza附近)建立了Pinon Flat观测台(PFO),仪器包括测量地壳变形的高质量的应变计。

(a) 假定在PFO底下5公里,地震波的速度α=6km/s,β=3.5km/s,密度ρ=2.7Mg/m3,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拉梅参数λ,μ的值。以帕斯卡单位给出答案。

(b)1922年南加利福尼亚PFO以北80公里的Landers地震(Ms=7.3)后,PFO应变仪观测到相对于地震前,应变有一个大的静态变化。应变张量的水平分量按以下数量变化:e11=-0.26⨯10-6,e22=0.92⨯10-6,e12=-0.69⨯10-6,这里脚标1表示东,2表示北,拉张为正。你可以假定应变的变化是在地震时瞬间出现的。假定在深部,这些值也是正确的,用你在(a)所得到的结果来确定由于地震,在5公里深的地方造成的应力变化,即计算τ11,τ22和τ12的变化。把这看成是假定在垂直方向应变没有变化,应变与深度无关的二维问题。

(c)计算在PFO因Lander地震,应变主轴的取向(水平)。用方位角表达你的答案(北东多少度)。

(d)在PFO观测到应变稳定的长期变化,一年的变化量为:

注意到长期的应变变化接近e11=0.101⨯10-6,e22=-0.02⨯10-6,e12=0.005⨯10-6。

于简单的E-W向拉伸,假定在过去100年,应变的速率是稳定的,初始应力为零,计算5公里深度应力张量的分量(注意,这或许是不很真实的假设!)不包括在5公里深度应力的流体静压分量。

图2.4 在1992年南加利福尼亚地震(MS 7.3)震中

以南80公里的PFO观测台观测到的应变变化。

(e)农民Bob在PFO附近有一平方公里的一小片土地,他将其围起来,并作高精度的测量。农民Bob每年增加或损失多少土地?由于Landers地震,他增加或损失多少土地?

(f)(计算)编写计算机程序计算垂直断层两侧从0°到170°之间不同方位(从北到东以10°增加)的应力。对你在(b)和(d)中计算的应力张量,作表列出断层方位和相应的剪应力及断层两边的法应力(对Landers地震,这些值是应力的变化,不是绝对值)。对每种情况,什么方位有最大的剪应力?

对于(b)中的应力状态:

Vp=6000;Vs=3500;dens=2700;

miu=dens*Vs^2;

lam=dens*Vp^2-2*miu;

e11=0.26e-6;e22=0.92e-6;e12=-0.69e-6;

ekk=e11+e22;

s11=lam*(ekk)+2*miu*e11;

s12=2*miu*e12;

s22=lam*(ekk)+2*miu*e22;

s=[s11,s12;s12,s22];

for theta=0:10:170

N=[cos(deg2rad(theta)) -sin(deg2rad(theta));sin(deg2rad(theta))

cos((deg2rad(theta)))];

theta

S=N*s*N'

end

对于(d)的情况,改变应变值即可。

(g)(计算)一些研究(例如,Stein等人,1992,1994;Harris和Simpson,1992;Harris等人,1995)通过假定沿断层地震破裂的可能性与库伦破裂函数CFF有关,模拟了大地震的空间分布。忽略了孔隙流体压力效应,CFF的变化可以表达为:

∆CFF=∆s+μ∆τn

这里τs是剪应力(曳引力),τn是法应力,μ是静摩擦系数(不能同剪切模量混淆)。注意当剪应力增大,断层上的压应力减小时,CFF增大(回顾一下,在我们的符号约定中,张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假定μ=0.2,修改你的计算机程序来计算每个断层取向的∆CFF。作出由于每个断层方位长期的变化,∆CFF年变化的表。

Vp=6000;Vs=3500;dens=2700;

miu=dens*Vs^2;

lam=dens*Vp^2-2*miu;

e11=0.26e-6;e22=0.92e-6;e12=-0.69e-6;

ekk=e11+e22;

s11=lam*(ekk)+2*miu*e11;

s12=2*miu*e12;

s22=lam*(ekk)+2*miu*e22;

s=[s11,s12;s12,s22];

for theta=0:10:170

N=[sin(deg2rad(theta)) cos(deg2rad(theta))];

t=s*N';

sigmaN=N*t;

shear=sqrt(sum(t.^2)-sigmaN^2);

theta

CFF=abs(shear)+0.2*sigmaN

end

(h)(计算)现在假定当他们的长期库伦破裂函数CFF达到某临界阀值时,断层将破裂。至下次地震的时间变量可表达为:

∆t=CFF1000+L-CFF1000 CFFa

这里CFFa是CFF的周年变化,CFF1000是CFF的千年变化,CFF1000+L是CFF的千年变化+Landers地震的变化(注意CFF1000+L≠CFF1000+CFFL)。用在下次地震前每年断层取向加速或减速的时间计算Landers地震的效应。用在下次地震前,加速为正的时间,减速为负的时间的符号约定,陈述你的每年的答案(敬告:这是复杂的)。把断层面上剪应力值的符号反过来,审核你的答案。通常(但不总是)当长期的和Landers地震的剪切变化符号一致(两者都是正或都是负)时,地震时间将提前,当剪切变化的符号不一致时,地震时间将推迟。

(i)提示:对(f)-(h),尤其是(h)作符号校正可能是复杂的。应力可能是正或负。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对每个断层方位规定两个单位矢量,一个平

ˆ)ˆ计算牵引力矢量。行断层(fˆ),另一个垂直于断层(p。通过把应力张量乘以p

ˆ的点积把牵引力矢量分解为剪应力和法应力。然后通过分别计算fˆ与p自然,此

ˆ应是单位长度。 时fˆ和p

(j)Landers地震后,没有观测到PFO附近地震活动性(小震活动)增强。这说明临界值的CFF模型是正确的吗?

第二章 应力和应变

地震波传播的任何定量的描述,都要求其能表述固体介质的内力和变形的特征。现在我们对后面几章所需要的应力、应变理论的有关部分作简要的复习。虽然我们把这章作为独立的分析,但不对许多方程进行推导,读者想进一步了解其细节,可查阅连续介质力学的教科书。

三维介质的变形称为应变,介质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和应变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通过描述弹性固体性质的本构关系相联系。

2.1 应力的表述——应力张量

2.1.1应力表示

考虑一个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均匀弹性介质里一个任意取向的无限小平面。

ˆ来规定。在nˆ方 平面的取向可以用这个平面的单位法向矢量n

向的一侧施加在此面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牵引力,用矢量

ˆ相反方向的另一侧施加在此面上ˆ)=(tx,ty,tz)表示。在nt(n

ˆ)=-t(nˆ)。t在垂直的力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t(-n

于平面方向的分量叫做法应力,平行于平面方向的分量叫做

ˆ,这里P剪应力。在流体的情况下,没有剪应力,t=-pn

是压强。

上面的表示这是一个平面上的应力状况,为表示固体内部任意平面上的应力状态,应力张量τ在笛卡尔坐标系(图2.1)里可以用作用于yz,xz,xy平面的牵引力来定义+:

ˆ)tx(yˆ)tx(z⎡tx(xˆ)⎤⎡τxxτxyτxz⎤

⎥⎢⎥⎢

ˆ)ty(yˆ)ty(zˆ)⎥=⎢τyxτyyτyz⎥ (2.1) τ=⎢ty(x

⎢⎥⎢t(xˆ)tz(zˆ)⎥⎣zˆ)tz(y⎦⎣τzxτzyτzz⎦

在右式的表示中,第一个下角标表示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下角标表示该面上应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

图2.1 在笛卡尔坐标系里描述作用在无限小立方体面上的力的牵引力矢

ˆ),t(yˆ),t(zˆ)。 量t(x

应力分量的符号规定如下:对于正应力,我们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对于剪应力,如果截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一致,则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如果截面方向与外法线方向相反,则沿着坐标轴反方向为正。

下面讨论下角标颠倒后与颠倒前的值的关系。我们考虑xz面上在y轴方向延伸单位长度1的小微元立方体,在z方向的边长为∆z,在x方向的边长为∆x,如图所示,右边的τxz的外法线方向与x轴一致,因此沿z方向为正,而左边的τxz的外法线方向与x轴相反,逆z方向为正。τzx的分析与此分析类似。绕y轴的顺时针转动力矩为2τzxS

2τxzS

∆z∆z

=2τzx(1∆x)=τzx∆z∆x,逆时针旋转的力矩为22

∆x∆x

=2τxz(1∆z)=τxz∆z∆x,由于弹性体内部的微元不可能发生转动,因22

此两者必须相等,因此有τxz=τzx。类似地有:τxy=τyx,τyz=τzy。故应力张量是对称的,即:

⎡τxxτxyτxz⎤

⎢⎥

τ=τT=⎢τxyτyyτyz⎥ (2.2)

⎢τττ⎥⎣xzyzzz⎦

应力张量只包含6个独立的要素,它们足以完全描述介质中一个给定点的应力状态。

2、任意一个面上的应力可以由应力张量表示

一点的九个应力分量如果能够完全确定一点的应力状态,则其必须能够表达通过该点的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矢量。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在O点用三个坐标面和一任意斜截面截取一个微分四

面体单元,斜截面的法线方向矢量为n,它的三个方向余弦分别为l,m和n。

设斜截面上的应力为pn,i,j 和 k 分别为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pn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px, py, pz。则应力矢量可以表示为

pn = pxi+ py j+ pz k

设S为ΔABC的面积,则

ΔOBC=lS, ΔOCA=mS, ΔOAB=nS

ΔABC的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可表示为

n = l i+ m j + n k

微分四面体在应力矢量和体积力作用下应满足平衡条件。由x方向的平衡,可得

∑F

x

=0,

pxS-τxx∆OBC-τxy∆OAC-τxz∆OAB=0

注意,τxx,τxy,τxz取负是因为外法线方向与作用面的方向相反。将

公式

代入上式,有

pxS-τxxSl-τxySm-τxzSn=0

从而 px=τxxl+τxym+τxzn

py=τyxl+τyym+τyznpz=τzxl+τzym+τzzn

同理

如果采用张量记号,则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

上式给出了物体内一点的9个应力分量和通过同一点的各个微分面上的应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式表明,只要有了应力分量,就能够确定一点任意截面的应力矢量,或者正应力和切应力。因此应力分量可以确定一点的应力状态。

ˆ定义的平面,任一个取向由n一个侧面作用于另一个侧面的牵引力为应力张ˆ的乘积,即: 量与n

ˆ)⎤⎡τxxτxyτxz⎤⎡nˆx⎤⎡tx(n

⎥⎢⎥⎢⎥⎢

ˆ)=τnˆ=⎢ty(nˆ)⎥=⎢τxyτyyτyz⎥⎢nˆy⎥ (2.3) t(n

⎥⎢ˆ⎥⎢t(n⎥⎢

z⎦⎣zˆ)⎦⎣τxzτyzτzz⎦⎣n

ˆ的平面和xy,xz,yz平面所围限的四面体(柯西四面体)这可以通过对由垂直于n

面上的力求和作出说明。

ˆ的牵引力矢量t的线性算子,简单地说,应力张量是给出相对于法向矢量n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力张量与任何特定的坐标系无关。在地震学中,我们几乎总是把应力张量写成笛卡尔几何学里的一个3⨯3的矩阵。注意到对称的要求,应

力张量的独立参数由9个减少为6个,呈现为最一般形式的二阶张量(标量为零阶张量,矢量为一阶张量,等等)。

应力张量通常随在物质里的位置而变化,它是作用在固体里每一点的无限小的面上的力的度量。应力只给出了这些面由一边作用于另一边的力的度量,计量标准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然而,可能有其他力(如重力)。这些力称为体力,计量标准是每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上的力。

2.1.3坐标变换

如果一处的应力状态为σ11=1,σ22=-1,而其他元素为零,将其旋转45度后的应力状态为

0⎛

σ'=-1

0 ⎝

-10⎫

00⎪

⎪00⎪⎭

不同坐标系下的应力状态表示

一点的应力分量不仅随着变形体中点的位置在改变,而且即使在同一点,由于截面的法线方向不同,截面上的应力也不一样。假设已知在坐标系Oxyz中,弹性体中的某点的应力状态表示为:

⎡τxxτxyτxz⎤⎢⎥τ=⎢τxyτyyτyz⎥

⎢τττ⎥⎣xzyzzz⎦

则对于新的坐标系Ox’y’z’,这点的各应力分量是多少就是本小节讨论的问题。设新旧坐标系的方向余弦表如下:

的应力可以表示为:⎡τxxτxyτxz⎤⎡l1⎤⎢⎥

ˆ')=τxˆ'=⎢τxyτyyτyz⎥⎢m1⎥ t(x⎢⎥

⎢τττ⎥⎢n⎥⎣xzyzzz⎦⎣1⎦

ˆ'方向即得到在新坐标系中的各分量,将应力矢此应力有三个分量,将其再投影到x

ˆ'点乘即可得到: 量与x

⎡τxxτxyτxz⎤⎡l1⎤

⎢⎥

ˆ')=[l1m1n1]⎢τxyτyyτyz⎥⎢m1⎥τx'x'=i't(x⎢⎥ ⎢τττ⎥⎢n⎥

⎣xzyzzz⎦⎣1⎦

=l12τxx+m12τyy+n12τzz+2l1m1τxy+2m1n1τyz+2n1l1τxz

⎡τxxτxyτxz⎤⎡l2⎤⎢⎥

ˆ')=[l2m2n2]⎢τxyτyyτyz⎥⎢m2⎥τy'y'=j't(y⎢⎥ ⎢τττ⎥⎢n⎥

⎣xzyzzz⎦⎣2⎦

222=l2τxx+m2τyy+n2τzz+2l2m2τxy+2m2n2τyz+2n2l2τxz⎡τxxτxyτxz⎤⎡l3⎤

⎢⎥⎥ˆ')=[l3m3n3]⎢τxyτyyτyz⎥⎢τz'z'=k't(zm3⎢⎥ ⎢τττ⎥⎢n⎥⎣xzyzzz⎦⎣3⎦

22

=l32τxx+m3τyy+n3τzz+2l3m3τxy+2m3n3τyz+2n3l3τxz

⎡τxxτxyτxz⎤⎡l1⎤

⎢⎥

ˆ')=[l2m2n2]⎢τxyτyyτyz⎥⎢m1⎥τx'y'=j't(x⎢⎥ ⎢τττ⎥⎢n⎥

⎣xzyzzz⎦⎣1⎦

=l1l2τxx+m1m2τyy+n1n2τzz+(l1m2+l2m1)τxy+(m1n2+m2n1)τyz+(l2n1+n2l1)τxz⎡τxxτxyτxz⎤⎡l2⎤⎢⎥

ˆ')=[l3m3n3]⎢τxyτyyτyz⎥⎢m2⎥τy'z'=k't(y⎢⎥ ⎢τττ⎥⎢n⎥

⎣xzyzzz⎦⎣2⎦

=l2l3τxx+m2m3τyy+n2n3τzz+(l2m3+l3m2)τxy+(m2n3+m3n2)τyz+(l2n3+n2l3)τxz

⎡τxxτxyτxz⎤⎡l1⎤⎢⎥

ˆ')=[l3m3n3]⎢τxyτyyτyz⎥⎢m1⎥τx'z'=k't(x⎢⎥

⎢τττ⎥⎢n⎥⎣xzyzzz⎦⎣1⎦

=l1l3τxx+m1m3τyy+n1n3τzz+(l3m1+l1m3)τxy+(m3n1+m1n3)τyz+(l1n3+n1l3)τxz

所以

n1⎤⎡τxxτxyτxz⎤⎡l1l2l3⎤⎢⎥⎢⎥=NTτN n2⎥τττmmm⎢⎥xyyyyz123⎥⎢⎥⎢⎥nnn⎥n3⎥23⎦⎦⎣τxzτyzτzz⎦⎢⎣1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一个斜面上的正应力可以表示为:

⎡τxxτxyτxz⎤⎡nˆx⎤⎢⎥⎢⎥

ˆ)=nˆxnˆynˆz⎢τxyτyyτyz⎥⎢nˆy⎥ σ(n

⎢τττ⎥⎢n⎥ˆxzyzzzz⎣⎣⎦⎦⎡l1

τi'j'=⎢⎢l2

⎢⎣l3

m1

m2m3

[]

其剪应力为:

ˆ)]2-σ(nˆ)2 τ2=[t(n

2.1.4主应力和应力主轴

ˆ,使得在垂直于nˆ的面上,没有对任何应力张量,总是可以找到一个方向n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 ˆ)沿n剪应力,也就是说,t(n

ˆ=λnˆ=τnˆt(n)

ˆ-λnˆ=0 (2.4) τnˆ=0(τ-Iλ)n

这里I是单位矩阵,λ是标量(不要把这些值同后面将讨论的拉梅参数相混淆)。这是一个本征值问题,只有

det[τ-Iλ]=0 (2.5)

τ-Iλ]=0的才有非零解。由于τ是对称的,是实数,所以本征值也是实数。det[

左端为λ的三次多项式,在线性代数中为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令其等于零,得到三个本征值λ1、λ2、λ3的解。将这三个解分别代入(2.5)就可以得到相应于三个

ˆ(1),nˆ(2),nˆ(3),它们是正交的,在弹性力学中称这本正值λ1、λ2、λ3的本征矢量为n

三个方向为应力主轴。垂直于应力主轴的平面叫做主平面。我们通过相似性变换,

ˆ(1),nˆ(2),nˆ(3) 的坐标系里: 把τ旋转到n

τR

⎡τ100⎤

⎥=NTτN=⎢0τ02⎢⎥

⎢⎣00τ3⎥⎦

(2.6)

这里τR是旋转的应力张量,τ1、τ2、τ3是主应力(与本征值λ1,λ2,λ3相等),N是本征矢量矩阵:

(1)⎡nx⎢N=⎢n(y1)

⎢(1)⎣nz

(2)nx

(3)

⎤nx⎥

n(y3)⎥ (2.7) (3)⎥nz⎦

n(y2)

(2)

nz

NT=N-1为归一化到单位长度的正交的本征矢量。

在MATLAB中矩阵的本征值和本征向量的求法为:

[X,D]=eig(sigma);其中sigma为三维应力矩阵,X为三个本征向量,D为本征值矩阵。得到本征向量和本征值后,你可以采用X’*sigma*X得到的结果验证是否是向量矩阵。

如果τ1=τ2=τ3,那么应力场处于流体静压状态,没有任何取向的面有剪应力。在流体的情况下,应力张量可写成:

⎡-P00⎤

⎥ (2.8) τ=⎢0-P0⎢⎥

⎢0-P⎥⎣0⎦

这里P是压强。

对于垂直应力不变的应力状态,其水平方向不同的应力状态可以表示为:

⎡τxxτxy0⎤⎡τxx-στxy0⎤⎢⎥⎢⎥

τ=⎢τxyτyy0⎥,其主应力方程可以表示为⎢τxyτyy-σ0⎥=0,或者展开为

⎢0⎢00τzz⎥0τzz-σ⎥⎣⎦⎣⎦

2(τzz-σ)[σ2-(τxx+τyy)σ+(τxxτyy-τxy)]=0,解这个方程可得到三个主应力为:

2⎣

1σ2=⎡τxx+τyy-

⎢⎣2

122⎤σ1=⎡τ+τ+τ-τ+4τxyxxyyxxyy⎢⎥

τ

2⎤-τ+4τxxyyxy⎥ ⎦

2

及σ3=τzz

2.1.1 应力值

应力以单位面积上的力为计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是:

1帕斯卡(pa)=1牛顿米-2

回顾一下,1牛顿=1千克米秒-2=105达因。另一个普遍采用的力的单位是巴:

1巴(bar)=105pa 1千巴=108pa=100Mpa

1兆巴(Mbar)=1011pa=100Gpa(千兆帕)

如表2.1用参考模型PREM(Dziewonski和Anderson,1981)所给出的值所示,在地球里压力随深度快速增大。在400公里的深度,压力达到13.4Gpa,在核幔边界达136Gpa,在内核边界达329 Gpa。与此对比,月球中心的压力仅为4.8 Gpa,相当于在地球150公里深度所达到的值(Latham等人,1969),这是由于月球的质量小得多。

表2.1 地球内部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这些压力是地球内部的流体静压力。深部的剪切应力值小得多,包括与地幔对流有关的应力和由地震波传播所产生的动态应力。静态应力可能存在于地壳上部脆性部分。测量地壳剪应力是现代研究的课题。应力的量级是有争议的问题,地壳应力可能在100巴和1000巴(10-100 Mpa)之间,在接近活动断层的区域,应力有降低的趋势(活动断层的作用降低了应力)。

2.2 应变张量 2.2.1 位移场表示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怎样描述连续介质里点的位置的变化。任何一点与参考时间t0的相对位置都可以用一个矢量场来描述,即位移场为:

u(r0)=r-r0 (2.9)

这里r是现在的位置,r0是参考点的位置。位移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这本书中经常涉及到。它是位置变化的绝对度量。与此相对照,应变是位移场相对变化

的局部度量,即位移场空间梯度的度量。应变与材料的变形或形状的变化有关,而与位置的绝对变化无关。例如,张应变是按照长度的相对变化来定义的。如果把一根100米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另一端均匀地拉长到101米,那么沿细绳位移场从0变化到1米。依此,在绳的任何地方,应变场为0.01(1%)的常数。

考虑离开参考位置x0一个小的距离的某一点x的位移u=(ux,uy,uz),对u的每一个分量作泰勒级数展开,有:

∂u∂u∂u

ux=ux(x0)+xdx+xdy+xdz

∂x∂y∂z∂uy∂uy∂uy

uy=uy(x0)+dx+dy+dz

∂x∂y∂z∂u∂u∂u

uz=uz(x0)+zdx+zdy+zdz

∂x∂y∂z

写成矩阵形式得到:

⎡∂ux

⎢∂x⎢⎡ux⎤

⎢∂uy⎢⎥

u(x)=⎢uy⎥=u(x0)+⎢

⎢∂x⎢u⎥

⎣z⎦⎢∂uz

⎢⎣∂x

∂ux∂y∂uy∂y∂uz∂y

∂ux⎤

⎡dx⎤∂z⎥⎢⎥⎥

∂uy⎥⎢⎥

⎥⎢dy⎥=u(x0)+Jd (2.10) ∂z⎥⎢⎥∂uz⎥⎢⎥

dz⎥⎥⎢⎣⎦∂z⎦

这里d=x-x0,假定偏导数

∂ux∂uy

,等很小,它们的乘积可以忽略。那么,根 ∂x∂x

据无限小应变理论,我们就可以忽略展开式中的高阶项。庆幸的是在地震学中地球的应变几乎总是很小的,以致于这种近似是恰当的。我们可以通过把J 分成对称和反对称部分,把刚性旋转部分分离出来:

⎡∂ux∂ux∂ux⎤⎢∂x∂y∂z⎥⎢⎥⎢∂uy∂uy∂uy⎥J=⎢⎥=e+Ω (2.11)

∂x∂y∂z⎢⎥⎢∂uz∂uz∂uz⎥⎢⎥∂x∂y∂z⎣⎦这里应变张量e是对称的(eij=eji),可表达为:

⎡∂ux⎢

∂x⎢

⎢1∂uy∂uxe=⎢(+)

1∂ux∂uy

(+)2∂y∂x

∂uy

1∂ux∂uz⎤

(+)⎥2∂z∂x⎥1∂uy∂uz⎥(+)⎥ (2.12) ⎢2∂x

∂y∂y⎢⎢1(∂uz+∂ux1∂uz∂uy⎢⎣2∂x

∂z)

2(∂y+∂z

)这里旋转张量Ω是反对称的,可表达为:

⎡⎢

01∂ux∂uy

2(∂y-∂x)Ω=⎢⎢1∂u⎢

-x∂uy

2(∂y-∂x)0

⎢⎢-1(∂ux-∂uz1∂u

∂u⎢2∂z

)-(y-z)

⎣∂x2∂z∂y读者可对e+Ω=J作检验。

2.2.2物理解释

2∂z∂y⎥

∂uz

⎥∂z⎥

⎥⎦

1∂ux∂uz2(∂z-∂x)⎤⎥⎥12(∂uy∂z-∂uz∂y)⎥⎥ ⎥

⎥0

⎥⎥⎦

2.13) (

为简单起见,考虑平面的几何问题来讨论形变分量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经过弹性体内的任意一点P,沿x轴和y轴的正方向取两个微小长度的线段PA=dx,PB=dy。假定弹性体受力后,P,A,B分别移到P’,A’,B’。首先考察线段PA

∂u

和PB的线应变,设P在x方向的位移为u,则A点在x方向的位移将是u+dx,

∂x在y方向的位移为v+

∂v∂udx;B点在x方向的位移将是u+dy,在y方向的位移∂x∂y

为v+

∂u∂u∂v

dy。则PA线段的线应变为其伸长增加量dx与其长度dx之比,为,

∂x∂x∂y

同理,PB线段的线应变为

∂v

。 ∂y

对于上述二维情况,若以PA,PB看做是矩形的两个边,其面积为dxdy,则变形后的P’A’

的长度为dx+

∂u∂v

dx(忽略其他高阶小量),P’B’的长度为dy+dy(忽略其他高阶小量),∂x∂y

则小体积元的面积趋于零时,面积增量与原来面积的极限为:

∂u⎫⎛∂v⎫⎛dx+dxdy+dy⎪-dxdy ⎪

∂x⎭ ∂yS-S0⎝∂u∂v⎝⎭ =≈+

S0dxdy∂x∂y

同样的,对于三维情况,可以得到体积增量和原来体积之比的极限为:

∂u⎫⎛⎛dx+d⎪x

∂x⎭ V-V0⎝⎝=

V0

∂v⎫⎛∂w⎫d+dy+⎪-dz ∂y⎪∂z⎭⎭⎝dxdydz

dxdydz

∂u∂v∂w≈++=divu ∂x∂y∂z

因此(2-12)式对角线元素之和为∆=

∂ux∂uy∂uz

++=tr[e]=∇⋅u为体应变。 ∂x∂y∂z

在线性代数中表示为tr[e]=e11+e22+e33是e的迹。注意,膨胀是由位移场的散度给出的。

现在考察线段PA与PB之间的直角的改变,该改变量有两部分贡献:一部分为由y方向的位移v引起的,即x方向的线段PA的转角α,另一部分为由x方向的位移u引起的,即y方向的线段PB的转角β.由图的关系不难看出:

α≈tgα=

∂v∂u,β≈tgβ= 。在三维情况下也具有同样道理。因此e矩阵中的对角线元∂x∂y

素为线应变,非对角线元素为线段偏转角度之和的一半(采用弧度表示)。

Fig 3

参考上图,一个质点P﹙y、z﹚向逆时针方向扭转到P’﹙y、z﹚,扭转角度为ωx,若其扭转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

y

y=rcosα,z=rsinα

其位移形变为

v=-rωxsinα=-zωx w=rωxcosα=yωx

将其分別对y及z微分且相加,得出

ωx=

1⎛∂w∂v⎫

-⎪

2⎝∂y∂z⎭

1⎛∂u∂w⎫1⎛∂v∂u⎫

--⎪,这正是(2-13)式的几个元素 ⎪和ωz= 2⎝∂z∂x⎭2⎝∂x∂y⎭

同理得到ωy=

另外,我们在高等数学中学过旋度的表示为

i

rotu=∇⨯u=

∂∂xux

j∂∂yuy

k∂∂zuz

⎛∂u∂uy⎫⎛∂ux∂uz⎫⎛∂uy∂ux⎫= z---⎪i+ ⎪k⎪j+

∂y∂z∂z∂x∂x∂y⎭⎝⎝⎭⎝⎭

⎛∂u∂uy⎫⎛∂ux∂uz

因此Ω表示了作为刚体的旋转,其中 z-为以x轴为轴的旋转量,-⎪ ∂z⎭∂x⎝∂z⎝∂y

⎪为⎭

⎛∂uy∂ux⎫

-以y轴为轴的旋转量, ⎪为以z轴为轴的旋转量。因此(2-13)就代表刚度的旋⎝∂x∂y⎭

转。

下面以二维应变为例列举几种应变状态,以此可以理解不同应变状态下的变形。

二维情况下不同应变状态的变形举例

2.3 本征值和本征向量

在上式可以看到,像应力张量那样,应变张量是对称的,包含6个独立的参

ˆ,可以找到应变主轴,即:

数。通过计算位移的取向n

ˆ=enˆ

(2.18) u=λn

这里的意义可以仿照应力张量的形式自然得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下节我们将发现用脚标符号有助于表达应变张量。方程(2.12)可写成:

1

eij=(

∂iuj+∂jui) (2.20)

2这里假定i和j的顺序为1至3(按x,y,z的取向)。我们用了符号∂xuy=

2.2.1 应变值

∂uy∂x

由于应变表示长度的变化除以长度,故应变是无量纲的。与远场地震波通过相联系的动态应变,基本上小于10-6。

2.3 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

在弹性介质中,应力和应变通过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联系起来。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之间最一般的线性关系可以写成:

τij=cijklekl=

k=1,3l=1,3

∑∑c

ijkekl

e (2.21)

这里cijkl叫做弹性张量。在此,我们开始采用脚标符号求和的惯用做法。在乘积中任何重复的脚标都意味着求和是从脚标1到3。方程 (2.21)假定是完全弹性的,当应力作用,材料发生变形时,能量没有损失和衰减(有时,这些效应可由。在第六章之前,我们不考虑非弹性状态和衰减。 cijkl为复数来模拟)

应力张量是一个有81个(34)元素的四阶张量。

然而,由于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的对称性,它们各自只有六个分量,此时,Cijkl = Cjikl = Cijlk = Cjilk。因此如果不讨论预应力问题,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之间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τ11=c1111e11+c1122e22+c1133e33+c1112e12+c1123e23+c1113e13⎪τ=ce+ce+ce+ce+ce+ce

[***********][***********]⎪22

⎪⎪τ33=c3311e11+c3322e22+c3333e33+c3312e12+c3323e23+c3313e13

(2.22) ⎨

τ=ce+ce+ce+ce+ce+ce[***********][***********]⎪12

⎪τ23=c2311e11+c2322e22+c2333e33+c2312e12+c2323e23+c2313e13⎪⎪⎩τ13=c1311e11+c1322e22+c1333e33+c1312e12+c1323e23+c1313e13

上式只有36个弹性常数。可以证明,对于一个保守系统(即无能量损失),

C1122=C2211,C1133=C3311,C2233=C3322,C1213=C1312,C1223=C2312,C1323=C2313,C1121=C2111,C1113=C1311,C1123=C2311,C2212=C1222,C2213=C1322,C2223=C2322

因此对于极端的各向异性介质,C3321=C2133,C3313=C1333,C3323=C2333 (证明从略)。

独立的弹性参数为21个,这些元素只有21个是独立的。这21个元素是确定弹

性固体的最一般形式的应力—应变关系所必须的。

这样一种固体的性质可能随方向变化,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称这种介质是各向异性的。与此相反,各向同性的固体,所有方向的性质是相同的。对地球内部,大多数情况下,各向同性是合适的一级近似。但在一些地区观测到各向异性,这是现代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如果我们作了各向同性的假定,独立参数减至2个:λ和μ,这些参数又叫做介质的拉梅参数。

Cijkl=λδijδkl+μ(δikδjl+δilδjk)

C1

1

=

1

C1=C=μ2λ222

,+

C1122=C1133=C2233=λ

,,,

C1313=C1212=C2323=μ

C1112=C1113=C1123=C2212=C2213=C2223=C3312=C3313=C3323=0C1213=C1223=C1323=0。

我们将看到,拉梅参数及介质的密度将最终确定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对各向同性固体,应力—应变方程(2.21)为:

τij=⎡⎣λδijδkl+μ(δilδjk+δikδjl)⎤⎦ekl=λδijekk+2μeij (2.23)

这里我们用eij=eji合并μ的项。注意ekk=tr[e]是e的对角线元素的和。用这方程,我们根据应变可直接写出应力张量:

⎡λtr[e]+2μe112μe12⎢

τ=⎢2μe21λtr[e]+2μe22

⎢2μe2μe32⎣31

⎤⎥

2μe23⎥ (2.24) λtr[e]+2μe33⎥⎦2μe13

μ叫做剪这两个拉梅参数完全描述了各向同性固体里的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切模量,是介质抗剪切的度量。它的值是所作用的剪切应力与所导致的剪应变比率的一半,即μ=τxy/2exy(这里的2与应变张量的1/2有关)。另一个拉梅参数

λ,没有简单的物理解释。各向同性固体的其他普遍使用的弹性参数中很多具有

特定的物理意义。

2.4 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相互转换

杨氏模量E:两端拉伸的柱体的张应力与张应变的比率,

正应力和线应变之间满足胡克定律:

σε=

E

所以E表示弹性材料抵抗拉张(或压缩)的能力,E越大说明弹性体越难变形。 Possion比

弹性体纵向伸长(或缩短)∆L后,其横向也会有∆d的变化,

∆d

γ=-

叫做Possion系数。式中负号表示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方向相反,为保证γ为正而取的。Possion系数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实验表明,对于一切介质,γ介于0到0.5之间,对于地幔介质,常用0.25表示地幔的大部分,对于地球外核(液态),取为0.5.

体积模量K:在实际地球中,只受单向压力或拉力的情形很少,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方向都受力,最常见的是液体静压力。弹性体在静压力P作用下提及变化∆V,则有关系

∆V

P=-K

V

因此体变模量K为流体静压力与由其所导致的体积变化的比率,是介质不可压缩性的度量。

应指出,体变模量K可以从杨氏模量E和Possion系数推导出来。设一个立方体边长为L,体积则为V=L3,在液体静压应力下,整个体积的相对变化率可由

∆V3∆L

=边长的相对变化率决定,即:,就任何一个方向而言,在这个方向上VL

的压应力,使其长度改变∆L'而在与此方向垂直的另两个方向的压应力,又使其长度改变了-2γ∆L',故总的效果是这三个方向压应力作用之和:∆L=(1-2γ)∆L',从而得出:

∆V3∆L∆L'

==3(1-2γ),注意,∆L'为仅在单向压力作用下的长度的改VLL

变量,满足关系式:

∆L'P∆L'=,P=E LEL这样可得到:

ε=

K=

E

31-2γ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 单向拉伸实验:

τ11=σ,τ22=τ33=τ23=τ13=τ12=0

E

由胡克定律可得: e11=

τ11

,e22=e33=-γe11=-γ

τ11

E

τ11=2μe11+λekk0=2μe22+λekk 0=2μe33+λekk

三式相加得:

ekk=τ11 3λ+2μμ(3λ+2μ) λ+μ代入上式第一式得:E=

代入第二式或第三式得:γ=

各向均匀压缩试验: λ 2(λ+μ)

τ11=τ22=τ33=-p,τ12=τ13=τ23=0 体变模量定义为:K=

由广义胡克定律: -p ekk

-p=2μe11+λekk

-p=2μe22+λekk

-p=2μe33+λekk

三式相加得:

-3p=(3λ+2μ)ekk 与体变模量的定义比较可得K=λ+

在地震学中,我们主要涉及压缩(P)和剪切(S)波的速度。如后面第三章所指出,它们可由这些弹性常数和密度ρ来计算:

P波的速度α表达为: 2μ (2.26) 3

α=

S波的速度β表达为: +2 (2.28) ρ

β= (2.29) ρ

泊松比往往用来度量P波和S波速度的相对大小,表达为:

α2-2β2

(2.30) γ=222(α-β)

注意γ无量纲,在0-0.5之间变化,下限相当于流体的情况(μ=0)。对泊松固体,λ=μ,σ=0.25,α/β=3。多数地壳岩石,泊松比在0.25与0.30之间。

2.3.1 弹性模量的单位

拉梅参数、扬氏模量、体积模量都有像应力那样的单位(帕斯卡)。回顾一下:

1帕斯卡(pa)=1牛顿米-2=1千克米-1秒-2

注意当其被密度除时,结果即为速度平方(适合于方程2.28和2.29)的单位。

练习:

0-1⎫⎛1 ⎪1、地壳中某点的应力状态在北东下坐标系中表示为:τij= 0-10⎪,

-101⎪⎝⎭

单位MPa。求其三个主应力及其方向。

2、已知地壳中某点的主应力为σ1=75bar, σ2=50bar, σ3=-50bar,一斜截面的法线与三个主轴成等角,求该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提示该面的方向余弦为1

,1

,1

3)。

⎛111⎫ ⎪3、已知某点的应力张量为:τ= 111⎪,求其主应力大小和主轴方向。

111⎪⎝⎭

2.1 用方程(2.4),(2.18)和(2.24)说明对各向同性介质,应力主轴总是恰好与应变主轴重合。

2.2 由方程(2.28)和(2.29),根据地震波速度和密度导出拉梅参数的表达式。

2.3对于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体,用应变分量表示应力分量的胡克定律τij=λδijekk+2μeij,试利用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导出应力分量表示为应变分量的表达式:eij=-γ

Eδijτkk+1+γτij。 E

2.3 对泊松比为0.30的岩石,P/S波的速度比是多少?

2.4 观测到实验室里的花岗岩样品的P波速度为5.5km/s,密度为2.6Mg/m3。假定样品是泊松固体,求拉梅参数,扬氏模量、体积模量的值。给出你的以帕斯

卡为单位的答案。如果样品以地球24公里深度所存在的压力压缩,那么这样品体积的相对变化是多少?对这问题,假定当样品压缩时,体积模量没有变化。

2.5 用PREM模型的值(附录1)计算(a)核幔边界(CMB)和(b)内核边界(ICB)两边的体积模量的值。以帕斯卡单位表达你的答案。

2.6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圣地亚哥东北山脉(在Anza附近)建立了Pinon Flat观测台(PFO),仪器包括测量地壳变形的高质量的应变计。

(a) 假定在PFO底下5公里,地震波的速度α=6km/s,β=3.5km/s,密度ρ=2.7Mg/m3,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拉梅参数λ,μ的值。以帕斯卡单位给出答案。

(b)1922年南加利福尼亚PFO以北80公里的Landers地震(Ms=7.3)后,PFO应变仪观测到相对于地震前,应变有一个大的静态变化。应变张量的水平分量按以下数量变化:e11=-0.26⨯10-6,e22=0.92⨯10-6,e12=-0.69⨯10-6,这里脚标1表示东,2表示北,拉张为正。你可以假定应变的变化是在地震时瞬间出现的。假定在深部,这些值也是正确的,用你在(a)所得到的结果来确定由于地震,在5公里深的地方造成的应力变化,即计算τ11,τ22和τ12的变化。把这看成是假定在垂直方向应变没有变化,应变与深度无关的二维问题。

(c)计算在PFO因Lander地震,应变主轴的取向(水平)。用方位角表达你的答案(北东多少度)。

(d)在PFO观测到应变稳定的长期变化,一年的变化量为:

注意到长期的应变变化接近e11=0.101⨯10-6,e22=-0.02⨯10-6,e12=0.005⨯10-6。

于简单的E-W向拉伸,假定在过去100年,应变的速率是稳定的,初始应力为零,计算5公里深度应力张量的分量(注意,这或许是不很真实的假设!)不包括在5公里深度应力的流体静压分量。

图2.4 在1992年南加利福尼亚地震(MS 7.3)震中

以南80公里的PFO观测台观测到的应变变化。

(e)农民Bob在PFO附近有一平方公里的一小片土地,他将其围起来,并作高精度的测量。农民Bob每年增加或损失多少土地?由于Landers地震,他增加或损失多少土地?

(f)(计算)编写计算机程序计算垂直断层两侧从0°到170°之间不同方位(从北到东以10°增加)的应力。对你在(b)和(d)中计算的应力张量,作表列出断层方位和相应的剪应力及断层两边的法应力(对Landers地震,这些值是应力的变化,不是绝对值)。对每种情况,什么方位有最大的剪应力?

对于(b)中的应力状态:

Vp=6000;Vs=3500;dens=2700;

miu=dens*Vs^2;

lam=dens*Vp^2-2*miu;

e11=0.26e-6;e22=0.92e-6;e12=-0.69e-6;

ekk=e11+e22;

s11=lam*(ekk)+2*miu*e11;

s12=2*miu*e12;

s22=lam*(ekk)+2*miu*e22;

s=[s11,s12;s12,s22];

for theta=0:10:170

N=[cos(deg2rad(theta)) -sin(deg2rad(theta));sin(deg2rad(theta))

cos((deg2rad(theta)))];

theta

S=N*s*N'

end

对于(d)的情况,改变应变值即可。

(g)(计算)一些研究(例如,Stein等人,1992,1994;Harris和Simpson,1992;Harris等人,1995)通过假定沿断层地震破裂的可能性与库伦破裂函数CFF有关,模拟了大地震的空间分布。忽略了孔隙流体压力效应,CFF的变化可以表达为:

∆CFF=∆s+μ∆τn

这里τs是剪应力(曳引力),τn是法应力,μ是静摩擦系数(不能同剪切模量混淆)。注意当剪应力增大,断层上的压应力减小时,CFF增大(回顾一下,在我们的符号约定中,张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假定μ=0.2,修改你的计算机程序来计算每个断层取向的∆CFF。作出由于每个断层方位长期的变化,∆CFF年变化的表。

Vp=6000;Vs=3500;dens=2700;

miu=dens*Vs^2;

lam=dens*Vp^2-2*miu;

e11=0.26e-6;e22=0.92e-6;e12=-0.69e-6;

ekk=e11+e22;

s11=lam*(ekk)+2*miu*e11;

s12=2*miu*e12;

s22=lam*(ekk)+2*miu*e22;

s=[s11,s12;s12,s22];

for theta=0:10:170

N=[sin(deg2rad(theta)) cos(deg2rad(theta))];

t=s*N';

sigmaN=N*t;

shear=sqrt(sum(t.^2)-sigmaN^2);

theta

CFF=abs(shear)+0.2*sigmaN

end

(h)(计算)现在假定当他们的长期库伦破裂函数CFF达到某临界阀值时,断层将破裂。至下次地震的时间变量可表达为:

∆t=CFF1000+L-CFF1000 CFFa

这里CFFa是CFF的周年变化,CFF1000是CFF的千年变化,CFF1000+L是CFF的千年变化+Landers地震的变化(注意CFF1000+L≠CFF1000+CFFL)。用在下次地震前每年断层取向加速或减速的时间计算Landers地震的效应。用在下次地震前,加速为正的时间,减速为负的时间的符号约定,陈述你的每年的答案(敬告:这是复杂的)。把断层面上剪应力值的符号反过来,审核你的答案。通常(但不总是)当长期的和Landers地震的剪切变化符号一致(两者都是正或都是负)时,地震时间将提前,当剪切变化的符号不一致时,地震时间将推迟。

(i)提示:对(f)-(h),尤其是(h)作符号校正可能是复杂的。应力可能是正或负。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对每个断层方位规定两个单位矢量,一个平

ˆ)ˆ计算牵引力矢量。行断层(fˆ),另一个垂直于断层(p。通过把应力张量乘以p

ˆ的点积把牵引力矢量分解为剪应力和法应力。然后通过分别计算fˆ与p自然,此

ˆ应是单位长度。 时fˆ和p

(j)Landers地震后,没有观测到PFO附近地震活动性(小震活动)增强。这说明临界值的CFF模型是正确的吗?


相关内容

  •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
  •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又称弹性理论,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弹性力学任务是确定结构或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位移和应变.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总的任务是相同的,但弹性力学研究的问题比材料力学要更加深刻和精确,并研究材料力学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材料力学-----研究 ...

  •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课后答案.
  • 第十三章 思考与练习 简述滑移和孪生两种塑性变形机理的主要区别. 答: 滑移是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滑移总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孪生变形时,需要达到一定的临界切应力值方可发生.在多晶体内,孪生变形是极其次要的一种补充变形 ...

  • 材料力学笔记(材力II)
  • 材料力学(土)笔记 第一章 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1.非对称纯弯曲梁的正应力 当梁不具有纵向对称平面 或者梁虽然具有纵向对称平面,但外力不作用在该平面内时 梁将发生非对称弯曲 这时对称弯曲的正应力公式将不再适用 1.1 非对称纯弯曲梁正应力的普遍公式 若梁的任意横截面上只有弯矩M (其值等于外力偶M ...

  • 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 2013/10/16 思考:下面的几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作用? 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 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 z 第一节 概念 ¾第一节 概述······································· ¾第二节 岩体初始应力场及其影响因素······ ¾第三节 第 节 ...

  • 滞回曲线对应力振幅和频率的响应_席道瑛
  • 第23卷 第2期 2001年5月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FORGEOPHYSICALANDVol.23No.2 May2001COMPUTINGTECHNIQUESGEOCHEMICALEXPLORATION 文章编号:1001-1749(2001)02-0121-04 滞回曲线对应力振幅和频率的响应 ...

  • 性能与测试
  • 材料的力学性质与测试 1.1载荷-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载荷:通常指施加于机械或结构上的外力 载荷根据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其中静载荷包括不随时间变化的恒载(如自重)和加载变化缓慢以至可以略去惯性力作用的准静载(如锅炉压力). 动载荷包括短时间快速作用的冲击载荷 ...

  • 我所认识的应力与应变
  •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 应力.应变都是用来描述物体受载后的反应.应力描述物体内部各点的受力状态,应变描述物体内微元体的变形. 一. 应力 1.应力的定义 可变形固体在外力等因素作用下,其内部各部分之间就要产生相互的作用.这种物体内的一部分与其相邻的另一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我们采用截面法来研究 ...

  • 第二章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二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一.判 断 题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3.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6.C20表示fcu= ...

  • 岩土塑性力学基础/新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适用教材/张学言 闫澍旺
  • 图书详情 目录 岩土塑性力学基础/新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适用教材/张学言 闫澍旺-图书- 查看图书详情   购买网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岩土塑性力学与变形固体力学 第二节 岩土类材料的应力一应变一强度特性 第三节 弹塑性力学及工程岩土力学的基本特征与局限性 第四节 岩土弹塑性本构关系与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