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文献综述

在校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逐渐被人们忽视,我国粮食浪费越来越严重,而其中高校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浪费粮食已经成为全国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的缺乏。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和意见,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为节约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主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普遍缺乏合理的饮食消费观”。[1]多数大学生都存在浪费粮食的习惯,他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仅为世界水平的1/6,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一直处于300公斤的低水平。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的国情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却浪费成风,有失大学生责任与素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校园粮食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和杜绝粮食浪费的紧迫性。

一、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严重性

学生每人每天都会或多或少浪费粮食,“算下来。一个学校,一年

就是2.2万多公斤粮食被浪费掉,足够100个人整整吃一年。就一个学校食堂的一个残食桶而言,每日浪费食物价格总计为141.172元——155.068元。全校每天能运走16只残食桶,一年算下来,学校每年在粮食上的浪费金额在2710502.4元——2977305.6元之间”。[2]这些都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但是我们大学生都没有注意过个人的小浪费细算最终形成的大浪费。“其实比粮食浪费更可怕的是对粮食浪费的淡漠”。[3]当今大学生鲜有人意识到浪费的可耻和节约的必要,他们漠视粮食浪费的态度比浪费粮食的行为更令人触目惊心。

二、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原因

1.社会节约意识淡化甚至消失。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从小丰衣足食,即使浪费粮食也不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指正,久而久之,未形成节约的习惯。“更有甚者把剩饭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把剩饭多少当成自己财富的象征,进而形成恶性攀比”,[2]这是比单纯的浪费更可怕的事。

2.学生饮食消费行为不合理。不合理的饮食消费行为表现为挑食偏食、盲目消费、无计划消费、攀比消费等等。这些不和里的饮食消费习惯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在大学生无规律的生活现状及低俗的价值取向。

3.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高。学校食堂厨师厨艺不怎么好,况且食堂主要为盈利,饭菜往往会偷工减料,不合学生胃口。

4.基础教育的失误。“青少年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一直是我国地大物博,致使部分学生对我国人口基数大,基础底子薄,资源、能源严重

短缺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4]而这也是大学生漠视粮食浪费现象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5.“奢侈的社会风气,侵蚀了学生的节约意识”。[5]现行社会,奢侈风气愈演愈烈,校园攀比之风盛行,即使是贫困学生也难免有攀比的虚荣心,更无谈节约的美德。

6.粮食价格低。价格是影响供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粮食这类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价格对其影响固然较小,但是,如果价格过低,即使把馒头扔进垃圾箱也不觉得可惜。

三、杜绝粮食浪费的紧迫性及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粮食在我国供不应求,粮食供求紧张形势严峻,而社会浪费之风盛行,高校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我们大学生有必要担负起一份责任,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刻不容缓。而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社会主义高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该更应该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

对策如下:

1. 在学校大力开展大学生节约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团课、党

课的形式让我们现在面临的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深入人心,提高并深化学生对我国粮食现状的认识,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理念,鼓励大学生懂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任务和责任。通过节约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端正饮食消费习惯和行为。“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

消费习惯,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追求应以国家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标准”。[4]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而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道德教育是根本,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应该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浪费是个人行为,但是放大到社会,则是不可容忍的可耻行为,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认识,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态度与认识。

2. 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具有

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4]学生浪费粮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跟风、攀比的心理有关,而这种心理无非是受校园浪费的风气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对遏制浪费行为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氛围的营造需要舆论、海报、广播等的大力宣传,让节俭逐渐成为主流校园文化之一。

3. 改革学校食堂规章制度。学生浪费粮食,与学校食堂的对饭

菜质量的疏忽不无关系,食堂应该适当提高饭菜质量,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并考虑学生的营养与健康,这样可以直接减少浪费。

4. 把节约行为、合理的消费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内容。通过把节

约美德与奖学金、助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对节约资源的重视,形成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正确导向。

5.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通过体验劳动辛苦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实践中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树立最低投入、最高产出的生产意识,无形当中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能耗”。[5]当今的大学生对劳动的价值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轻视劳动者的人比比皆是,浪费粮食就是轻视老动的一个表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会让他们理解劳动的价值和不易,并开始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总结]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源。中国这一古老的命题, 至今仍不失为治国之道”,[6]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3%的人口,这是世界公认的奇迹,但是粮食供求矛盾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难题,然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无视这个国情,纵容自己和他人浪费成风,这是大学生的悲哀,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悲哀。本调查,只是针对本校进行的小范围调查,放眼全国,有多少地区的人还在承受着贫穷饥饿带来的折磨?推行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应该纳入的教学内容,更是大学生本身的责任所在。“在我国,浪费几乎无处不在,在高校,在田间地头,在餐馆,在住宅区”,[7]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应该要纵容这些浪费吗?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每一位大学生做起,点点滴滴的节约会为节约型社会的

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我们年轻的一代重新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让节约逐渐我们的主流文化,杜绝粮食浪费。

参考文献

[1]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 ,2008年7期

[2] 段若晨; 王鹏·高校大学生中浪费粮食现象调查与分析·喀什 师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3] 李根柱·从粮食短缺看粮食浪费[N]·山西政协报,2005-3-16

[4]张雪林·谈大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6期

[5] 蒋蕾蕾·对学生节约教育的几点想法[J]·环境教育,2009年第9期

[6] 傅昌志·中国粮食问题警示录[J]·商业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7] 摄影; 卢峥·食浪费小事还是大事[N]·河南日报,2004-10-27

在校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逐渐被人们忽视,我国粮食浪费越来越严重,而其中高校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浪费粮食已经成为全国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的缺乏。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和意见,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为节约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主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普遍缺乏合理的饮食消费观”。[1]多数大学生都存在浪费粮食的习惯,他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仅为世界水平的1/6,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一直处于300公斤的低水平。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的国情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却浪费成风,有失大学生责任与素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校园粮食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和杜绝粮食浪费的紧迫性。

一、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严重性

学生每人每天都会或多或少浪费粮食,“算下来。一个学校,一年

就是2.2万多公斤粮食被浪费掉,足够100个人整整吃一年。就一个学校食堂的一个残食桶而言,每日浪费食物价格总计为141.172元——155.068元。全校每天能运走16只残食桶,一年算下来,学校每年在粮食上的浪费金额在2710502.4元——2977305.6元之间”。[2]这些都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但是我们大学生都没有注意过个人的小浪费细算最终形成的大浪费。“其实比粮食浪费更可怕的是对粮食浪费的淡漠”。[3]当今大学生鲜有人意识到浪费的可耻和节约的必要,他们漠视粮食浪费的态度比浪费粮食的行为更令人触目惊心。

二、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原因

1.社会节约意识淡化甚至消失。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从小丰衣足食,即使浪费粮食也不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指正,久而久之,未形成节约的习惯。“更有甚者把剩饭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把剩饭多少当成自己财富的象征,进而形成恶性攀比”,[2]这是比单纯的浪费更可怕的事。

2.学生饮食消费行为不合理。不合理的饮食消费行为表现为挑食偏食、盲目消费、无计划消费、攀比消费等等。这些不和里的饮食消费习惯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在大学生无规律的生活现状及低俗的价值取向。

3.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高。学校食堂厨师厨艺不怎么好,况且食堂主要为盈利,饭菜往往会偷工减料,不合学生胃口。

4.基础教育的失误。“青少年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一直是我国地大物博,致使部分学生对我国人口基数大,基础底子薄,资源、能源严重

短缺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4]而这也是大学生漠视粮食浪费现象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5.“奢侈的社会风气,侵蚀了学生的节约意识”。[5]现行社会,奢侈风气愈演愈烈,校园攀比之风盛行,即使是贫困学生也难免有攀比的虚荣心,更无谈节约的美德。

6.粮食价格低。价格是影响供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粮食这类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价格对其影响固然较小,但是,如果价格过低,即使把馒头扔进垃圾箱也不觉得可惜。

三、杜绝粮食浪费的紧迫性及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粮食在我国供不应求,粮食供求紧张形势严峻,而社会浪费之风盛行,高校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我们大学生有必要担负起一份责任,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刻不容缓。而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社会主义高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该更应该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

对策如下:

1. 在学校大力开展大学生节约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团课、党

课的形式让我们现在面临的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深入人心,提高并深化学生对我国粮食现状的认识,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理念,鼓励大学生懂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任务和责任。通过节约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端正饮食消费习惯和行为。“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

消费习惯,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追求应以国家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标准”。[4]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而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道德教育是根本,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应该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浪费是个人行为,但是放大到社会,则是不可容忍的可耻行为,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认识,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态度与认识。

2. 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具有

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4]学生浪费粮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跟风、攀比的心理有关,而这种心理无非是受校园浪费的风气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对遏制浪费行为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氛围的营造需要舆论、海报、广播等的大力宣传,让节俭逐渐成为主流校园文化之一。

3. 改革学校食堂规章制度。学生浪费粮食,与学校食堂的对饭

菜质量的疏忽不无关系,食堂应该适当提高饭菜质量,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并考虑学生的营养与健康,这样可以直接减少浪费。

4. 把节约行为、合理的消费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内容。通过把节

约美德与奖学金、助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对节约资源的重视,形成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正确导向。

5.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通过体验劳动辛苦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实践中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树立最低投入、最高产出的生产意识,无形当中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能耗”。[5]当今的大学生对劳动的价值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轻视劳动者的人比比皆是,浪费粮食就是轻视老动的一个表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会让他们理解劳动的价值和不易,并开始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总结]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源。中国这一古老的命题, 至今仍不失为治国之道”,[6]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3%的人口,这是世界公认的奇迹,但是粮食供求矛盾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难题,然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无视这个国情,纵容自己和他人浪费成风,这是大学生的悲哀,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悲哀。本调查,只是针对本校进行的小范围调查,放眼全国,有多少地区的人还在承受着贫穷饥饿带来的折磨?推行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应该纳入的教学内容,更是大学生本身的责任所在。“在我国,浪费几乎无处不在,在高校,在田间地头,在餐馆,在住宅区”,[7]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应该要纵容这些浪费吗?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每一位大学生做起,点点滴滴的节约会为节约型社会的

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我们年轻的一代重新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让节约逐渐我们的主流文化,杜绝粮食浪费。

参考文献

[1]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 ,2008年7期

[2] 段若晨; 王鹏·高校大学生中浪费粮食现象调查与分析·喀什 师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3] 李根柱·从粮食短缺看粮食浪费[N]·山西政协报,2005-3-16

[4]张雪林·谈大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6期

[5] 蒋蕾蕾·对学生节约教育的几点想法[J]·环境教育,2009年第9期

[6] 傅昌志·中国粮食问题警示录[J]·商业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7] 摄影; 卢峥·食浪费小事还是大事[N]·河南日报,2004-10-27


相关内容

  • 带式输送机滚筒文献综述
  •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系 别: 工程技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2015 年4月21日 带式运输机整体设计的文献综述 前言 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普通型胶带输送机选型的设计.首先对胶带输送机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了胶带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公式:然后按照这些设计准则设 ...

  •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一.简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 攀比心理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攀比心很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上的学生,在消费上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消费极不均衡.通过样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占有量超过65%.学 ...

  •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 2006年第3期(总第157期) 人口学刊 POPULATIONJOURNAL No13,2006 (Tot1No.157)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周福林,段成荣 1 2 (11河南财经学院人口发展研究所,郑州450002;21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摘 要>为了进一步 ...

  •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7.3 12 陈秋珍 John Sumelius (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2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农林学院) 国外研究着重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量化分析, 内容提要:综阅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可知, 与农业环境计划比较分析,对农业商品产出和非商品产出从联合生产角 ...

  • 昆明理工大学毛概实践
  • 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调查报告 --以昆工呈贡校区为调查对象 刘纯阳 余梦琦 和辉 李娜 张锦梅 蔡佳辰 茹敏瑞 曾志平 宋涛 刘哲雨(自动化11级) 文章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餐饮消费日趋火爆,但是在餐饮消费繁盛的背后却是让人痛心的浪费现象.同时 ...

  • 中学生在校午餐情况调查研究
  • 营养健康 --中学生在校午餐情况调查研究 班级:七年级(24)班 组名:visional crew 组长:陈翔婵 组员:陈彦.吴思斯.杨浩炯.何剑奇.林怡 一.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学校餐厅吃午饭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同学只是简单地吃几口饭菜便匆匆离开了食堂.而食堂的叔叔.阿姨在清理餐桌时看着我 ...

  • 科研--学生食堂浪费
  • 学生食堂粮食浪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院系名称: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作者:郑粤萍.周泽虹.李雪.李晓晨.叶春荣 指导教师:白国仲 职称:教授 活动地点:学校食堂 活动内容摘要: (1)确定课题与研究路线.对象. (2)按所确立的研究路线,查找资料并进行分析. (3)准备并收集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 研究生学术规范
  • 浙江大学研新生究生服务网当前位置: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 > 答卷查看答卷查看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1.[判断题] 对于研究成果,不可以一稿多投,但可以修改后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期刊上发表. (分值 2.0) 你的答案: 错误2.[判断题] 在学位论文或公开发表的作品中,如果使用他人(包括指导教师 ...

  • 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摘 要 学风反映了学生的整体风貌,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影响着学生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研究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不仅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还能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有关大学生学风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了高校对目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