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回忆

李政道回忆“科教宗师”叶企孙

2014年06月06日 13:52:2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9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叶企孙,名鸿眷,以字行。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县唐家弄一书香门第。叶企孙幼入私塾,1907年入敬业学校,1913年入清华学校,国学根基深厚,1918年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192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6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3月回国。叶企孙将一生都献给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功勋卓著。

叶企孙老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4年,我从当时在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老师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先生是1925年叶老师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届学生。据王老师说,一开始物理系的老师只有叶老师一人,助教两人,即赵忠尧先生和施汝为先生。所有的物理专业课都由叶老师一人主讲。我进西南联大后,有幸遇见了吴大猷老师。吴老师的老师饶毓泰先生和叶老师、吴有训先生、胡刚复先生被并称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四位先驱。 1946年春,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教授受政府委托,分

别推荐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优秀青年助教各两名去美国深造。吴大猷老师从西南联大的物理系助教中推荐朱光亚一人,尚缺一人他无法确定,就找当年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老师,叶老师破格推荐当时只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我去美国做博士生。所以,没有叶老师和吴大猷老师,就没有我后来的科学成就。叶老师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且是影响我一生科学成就的恩师!1946年秋,经吴大猷和叶企孙两位老师的举荐和帮助,我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专业。

说来凑巧,我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28年前,即1918年,叶企孙老师以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的名义也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插班进大学三年级。1921年,在杜安(W·Duane)教授指导下,叶企孙老师与帕尔默(H·H·Palmer)合作,用X射线法重新测定了普朗克常数h值为(6556±0009)×10-27尔格秒(其不确定值度为

0.14%),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公认的最精确的值,在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十余年。叶老师后来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4年学成回国,先后在南京、北京、昆明执教。他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担任过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又担任过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37年至1938年,叶老师在天津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军民提供研制炸药的器材、经费和输送有关技术专家。

叶老师是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对中国的物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成功时,邓小平先生曾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祖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黄祖洽、周光召、唐孝威等,都是叶老师培养过的学生。 近年,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来说,必将有着深远的影响。叶企孙老师是现代中国科教兴国的先驱者。他在1925年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时是副教授,和两位助教一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让清华大学物理系进入全国前列。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21年聘请密立根(Milikan)教授主持校务后,不到10年就成为世界名校。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虽不能跟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相比,但当时中国的条件比美国差多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能把一个新创办的物理系办成全国第一流,现在看来,在发展的速度上、在办系的成功上,我想,叶老师的创业成就是可以跟20世纪初的加州理工学院相媲美的,是十分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其中的道理的。

我自1946年离开祖国后,很遗憾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叶老师。1993年,叶老师的亲属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有三张泛黄的纸

片,上面有叶老师批改的分数:“李政道:58+25=83”。原来是我1945年在西南联大时的电磁学考卷。这份考卷用的纸是昆明的土纸。电磁学的年终分数由两部分合成,一是理论考试部分(即这份考卷),满分是60分,我的成绩是58分;第二部分是电磁学实验成绩的分数,满分是40分,我得了25分。两部分相加得83分。这份考卷叶老师一直存藏着,直到他含冤去世16年之后才被发现。当叶老师的侄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叶铭汉院士把这份半个世纪前的考卷给我看时,我百感交集,叶企孙老师的慈爱容貌,如在目前。 叶企孙老师是我的物理启蒙老师之一,他在西南联大给我的教诲和厚爱,对我后来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非常敬仰他,永远怀念他。

(李政道)来源:《名人传记》

李政道回忆“科教宗师”叶企孙

2014年06月06日 13:52:2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9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叶企孙,名鸿眷,以字行。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县唐家弄一书香门第。叶企孙幼入私塾,1907年入敬业学校,1913年入清华学校,国学根基深厚,1918年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192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6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3月回国。叶企孙将一生都献给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功勋卓著。

叶企孙老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4年,我从当时在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老师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先生是1925年叶老师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届学生。据王老师说,一开始物理系的老师只有叶老师一人,助教两人,即赵忠尧先生和施汝为先生。所有的物理专业课都由叶老师一人主讲。我进西南联大后,有幸遇见了吴大猷老师。吴老师的老师饶毓泰先生和叶老师、吴有训先生、胡刚复先生被并称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四位先驱。 1946年春,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教授受政府委托,分

别推荐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优秀青年助教各两名去美国深造。吴大猷老师从西南联大的物理系助教中推荐朱光亚一人,尚缺一人他无法确定,就找当年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老师,叶老师破格推荐当时只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我去美国做博士生。所以,没有叶老师和吴大猷老师,就没有我后来的科学成就。叶老师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且是影响我一生科学成就的恩师!1946年秋,经吴大猷和叶企孙两位老师的举荐和帮助,我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专业。

说来凑巧,我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28年前,即1918年,叶企孙老师以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的名义也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插班进大学三年级。1921年,在杜安(W·Duane)教授指导下,叶企孙老师与帕尔默(H·H·Palmer)合作,用X射线法重新测定了普朗克常数h值为(6556±0009)×10-27尔格秒(其不确定值度为

0.14%),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公认的最精确的值,在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十余年。叶老师后来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4年学成回国,先后在南京、北京、昆明执教。他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担任过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又担任过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37年至1938年,叶老师在天津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军民提供研制炸药的器材、经费和输送有关技术专家。

叶老师是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对中国的物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成功时,邓小平先生曾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祖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黄祖洽、周光召、唐孝威等,都是叶老师培养过的学生。 近年,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来说,必将有着深远的影响。叶企孙老师是现代中国科教兴国的先驱者。他在1925年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时是副教授,和两位助教一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让清华大学物理系进入全国前列。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21年聘请密立根(Milikan)教授主持校务后,不到10年就成为世界名校。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虽不能跟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相比,但当时中国的条件比美国差多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能把一个新创办的物理系办成全国第一流,现在看来,在发展的速度上、在办系的成功上,我想,叶老师的创业成就是可以跟20世纪初的加州理工学院相媲美的,是十分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其中的道理的。

我自1946年离开祖国后,很遗憾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叶老师。1993年,叶老师的亲属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有三张泛黄的纸

片,上面有叶老师批改的分数:“李政道:58+25=83”。原来是我1945年在西南联大时的电磁学考卷。这份考卷用的纸是昆明的土纸。电磁学的年终分数由两部分合成,一是理论考试部分(即这份考卷),满分是60分,我的成绩是58分;第二部分是电磁学实验成绩的分数,满分是40分,我得了25分。两部分相加得83分。这份考卷叶老师一直存藏着,直到他含冤去世16年之后才被发现。当叶老师的侄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叶铭汉院士把这份半个世纪前的考卷给我看时,我百感交集,叶企孙老师的慈爱容貌,如在目前。 叶企孙老师是我的物理启蒙老师之一,他在西南联大给我的教诲和厚爱,对我后来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非常敬仰他,永远怀念他。

(李政道)来源:《名人传记》


相关内容

  • 访李政道博士
  • 访李政道博士 知识与技能 一.掌握访谈三要素及常用的提问方式. 二.学习访谈的技巧和访谈的一些基本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一.真正认识科学和正确面对科学. 二.认识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是美丽的和令人激动的,绝不是乏味和艰涩的道理. 三.分析李政道谈话中显示出的优秀品质. 过程设想 一.本文是&q ...

  • 一个上山,一个下山
  • <书城>杂志2009年第三期刊登了一篇南桥的文章<巫宁坤的"三个自我">,此文系对著名翻译家巫宁坤教授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一滴泪>的读后随感,其中写到巫宁坤先生早年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给美国"飞虎队"当翻译,抗日战争结束 ...

  •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
  •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来自中国的杨振宁(1922-)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来自中国的李政道(1926-),以表彰他们对所谓宇称定律的透彻研究,这些研究导致了与基本粒子有关的一些重要发现. 宇称是描写粒子在空间反演下变 ...

  • 李可染与李政道的交往
  • 李可染与李政道的交往 吕兆龙 李可染与李政道,无论从生活经历.研究领域都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李政道为什么会三次请李可染作画?两位大师怎么会相知相识,以至惺惺相惜成为忘年之交的呢?这一切都要从一次谈话说起. 自1987年以来,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都举办国际科学学术会议,不但世界一流的中外科学家和中国 ...

  • 吴健雄和宇称不守恒实验_李政道
  • "三·八"国际妇女节专题 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又到了,在此我们谨以这一专辑向活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编者按: 的女性物理学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这期专辑共组织了以下5篇文章:为纪念享誉国际的杰出物理学家吴健雄先生百年诞辰,1()编辑部征得李政道先生 ...

  • 压抑的胜利-张曼菱
  • 压抑的胜利 --致今日之北大学生 时间:2014年3月29日下午三点至五点 地点:北大理科教学楼303 主持人:高远东 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北大中文系79级学生 高远东:曼菱学长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一年北大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我看见,那个场面您是有份的,您 ...

  • 张曼菱北大演讲
  • 张曼菱北大演讲:你们为什么活得无趣? 来源:深窗综合 | 2014-08-22 07:02 编辑:卢善娟 有1人参与 分享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张曼菱(出生于1948年,女,汉族.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大陆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 ...

  • 往事回忆by李政道
  • 往 事 回 忆 李政道 早期芝加哥的岁月 四十年前,经吴大猷教授的推荐,我获得了中国政府的一笔奖学金赴美留学,在物理学方面继续深造.他给我的这一难得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但从它的本质来说,也是最难驾驭的.尽管机遇不可能预 ...

  • 游三河古镇(2)杨振宁旧居
  • 第二站     万年台--鹊渚桥--鹊渚游廊--杨振宁旧居--一人巷 三河镇街多,巷子也多,大小巷子26条,四通八达,走到十字街口,右边路口有交通示意图,我们一边按图索路,一边询问本地人,才不至于迷路和绕路. 万年台是一座戏台,位于小南河畔,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当时乡绅娱乐场所.三河人很爱玩,闲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