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

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

教学情景描述: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参加森林农场(由室外跑进活动室)。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咿呀咿呀呦)。

二、欣赏音乐。

1、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

2、刚才有的地方“咿呀咿呀呦”很快就出来了,有的地方要等很长的时间才出来。我们来听听哪个地方的“咿呀咿呀呦”让我们等了很长时间。

再听一遍(出示图谱,请一个小朋友在图谱上指出来)。

3、请小朋友把系在脖子上的纱巾拿在手上唱。

4、我们边唱边跳好不好?唱“咿呀咿呀呦”时扭屁股好不好?

三、游戏。

师:我们到了森林农场,可是工人都不在,他们到森林里砍木头去了,我们去那里帮忙。

1、我们用什么做锯子?(幼:纱巾)

小锯子在“咿呀咿呀呦”时锯木头,好不好?

2、教师做大树,请两个小朋友做锯子,教师将纱巾蒙在头上,做大树,幼儿锯木头。

3、请小朋友做这个游戏。

4、师:“小木匠去劳动,流了一身汗,用什么代替扇子,让我们凉快一点?”(纱巾)我们扇扇子的时候,也唱一唱好不好?做一遍。

洗个澡,怎么办?„„(用纱巾)

四、我们跟音乐边唱边回去好不好。

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快乐的情绪体验。

1、教学目标明确,教具选择得当。

这个音乐活动教学目标明确,教具选择得当。一条小小的纱巾,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一会儿是“锯子”,一会儿是“擦汗的毛巾”,一会儿是“淋浴头”,一会儿又变成纳凉的“扇子”,真是太神奇了。纱巾的用途随场景不断变换,幼儿的角色也不断变化。这不仅满足了孩子好玩的天性,又给予幼儿充分宣泄、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使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幼儿的活动随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游戏活动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2、教学活动设计合理,环节紧凑。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把“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

音乐”三个环节相互穿插,通过情景设置(农场),把孩子带入特定的情景中,使人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将整个气氛带动起来,很有感染力。在活动中教师善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引导,“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我们用什么做锯子?”“小木匠去劳动,流了一身汗,用什么代替扇子,让我们凉快一点”“要洗澡,怎么办?”这些启发性的语言不但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中尽情展示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得到了最大的表现,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学习。在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三个环节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师幼互动频繁。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善于利用亲切的语言、风趣的表情和体态语言带动幼儿进入到特定的场景中,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从一开始的进场到谈话内容,教师一听到孩子说听到了“咿呀咿呀呦”的歌词时,就赶快带孩子互动,做起动作来;简单的“你们听到了吗”以及“唱咿呀咿呀呦时扭屁股好不好”就很自然地将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音乐活动中来。其间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人强烈的吸引力,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随后的活动中,教师又充分利用“纱巾”这一载体,不断地表现不同的动作和用途,引导幼儿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共同探索,激发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幼儿不断地有新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师幼

之间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频繁互动,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兴趣。透过这一切我们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反思: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新《纲要》强调对幼儿进行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新《纲要》的基本理念是:幼儿的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这个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虽然这只是一节很普通的音乐活动,但活动中体现出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教育思想以及“尊重儿童,以幼儿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情节,寓教于乐。

我们知道,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小班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在活动中根据情节的发展和活动的需要不断设置和变化情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自由、欢快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不是被动地去学习,而是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感受、快乐地体验。这样能充分地挖掘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本次活动启发我们,这比单纯地让孩子跟着老师唱,被动地学习,效果要好的多。

二、尊重儿童,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能让幼儿感到快乐的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这首音乐朗朗上口,音调优美,具有韵律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欣赏和掌握。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参与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让幼儿成为音乐的主人,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

让音乐带给幼儿快乐,让幼儿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吧!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就指出:音乐活动可使儿童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于交流、分离和共同创造的愉快体验。因此,我们更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性格特征,促进人格完善发展。

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

教学情景描述: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参加森林农场(由室外跑进活动室)。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咿呀咿呀呦)。

二、欣赏音乐。

1、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

2、刚才有的地方“咿呀咿呀呦”很快就出来了,有的地方要等很长的时间才出来。我们来听听哪个地方的“咿呀咿呀呦”让我们等了很长时间。

再听一遍(出示图谱,请一个小朋友在图谱上指出来)。

3、请小朋友把系在脖子上的纱巾拿在手上唱。

4、我们边唱边跳好不好?唱“咿呀咿呀呦”时扭屁股好不好?

三、游戏。

师:我们到了森林农场,可是工人都不在,他们到森林里砍木头去了,我们去那里帮忙。

1、我们用什么做锯子?(幼:纱巾)

小锯子在“咿呀咿呀呦”时锯木头,好不好?

2、教师做大树,请两个小朋友做锯子,教师将纱巾蒙在头上,做大树,幼儿锯木头。

3、请小朋友做这个游戏。

4、师:“小木匠去劳动,流了一身汗,用什么代替扇子,让我们凉快一点?”(纱巾)我们扇扇子的时候,也唱一唱好不好?做一遍。

洗个澡,怎么办?„„(用纱巾)

四、我们跟音乐边唱边回去好不好。

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快乐的情绪体验。

1、教学目标明确,教具选择得当。

这个音乐活动教学目标明确,教具选择得当。一条小小的纱巾,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一会儿是“锯子”,一会儿是“擦汗的毛巾”,一会儿是“淋浴头”,一会儿又变成纳凉的“扇子”,真是太神奇了。纱巾的用途随场景不断变换,幼儿的角色也不断变化。这不仅满足了孩子好玩的天性,又给予幼儿充分宣泄、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使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幼儿的活动随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游戏活动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2、教学活动设计合理,环节紧凑。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把“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

音乐”三个环节相互穿插,通过情景设置(农场),把孩子带入特定的情景中,使人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将整个气氛带动起来,很有感染力。在活动中教师善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引导,“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我们用什么做锯子?”“小木匠去劳动,流了一身汗,用什么代替扇子,让我们凉快一点”“要洗澡,怎么办?”这些启发性的语言不但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中尽情展示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得到了最大的表现,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学习。在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三个环节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师幼互动频繁。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善于利用亲切的语言、风趣的表情和体态语言带动幼儿进入到特定的场景中,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从一开始的进场到谈话内容,教师一听到孩子说听到了“咿呀咿呀呦”的歌词时,就赶快带孩子互动,做起动作来;简单的“你们听到了吗”以及“唱咿呀咿呀呦时扭屁股好不好”就很自然地将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音乐活动中来。其间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人强烈的吸引力,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随后的活动中,教师又充分利用“纱巾”这一载体,不断地表现不同的动作和用途,引导幼儿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共同探索,激发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幼儿不断地有新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师幼

之间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频繁互动,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兴趣。透过这一切我们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反思: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新《纲要》强调对幼儿进行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新《纲要》的基本理念是:幼儿的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这个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虽然这只是一节很普通的音乐活动,但活动中体现出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教育思想以及“尊重儿童,以幼儿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情节,寓教于乐。

我们知道,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小班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在活动中根据情节的发展和活动的需要不断设置和变化情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自由、欢快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不是被动地去学习,而是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感受、快乐地体验。这样能充分地挖掘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本次活动启发我们,这比单纯地让孩子跟着老师唱,被动地学习,效果要好的多。

二、尊重儿童,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能让幼儿感到快乐的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这首音乐朗朗上口,音调优美,具有韵律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欣赏和掌握。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参与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让幼儿成为音乐的主人,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

让音乐带给幼儿快乐,让幼儿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吧!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就指出:音乐活动可使儿童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于交流、分离和共同创造的愉快体验。因此,我们更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性格特征,促进人格完善发展。


相关内容

  • 大家一起来 教学 设计
  • 大家一起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2. 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创编韵律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见识的扩展, 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 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 ...

  • 范例:刘雅婷[小班体育活动:小松鼠学本领]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题 目: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系 别: 专 业: 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 小班体育活动:小松鼠学本领 刘雅婷 12 级学前教育三班 12104136 教师教育系 学前教育专业 戴明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 ...

  • 咿呀咿呀呦参考教案2
  •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 ...

  •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
  •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探索与研究 摘要:幼儿音乐课程对初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部分幼儿音乐教师由于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所以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幼儿设计音乐课程主题,幼儿只能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中是教师做得多,幼儿难有发挥的空间,这样一来,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被压抑了.为了促 ...

  • 小班音乐伊呀伊呀哟
  • 小班:音乐 活动名称:咿呀咿呀呦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 旋律欢快活泼, 节奏鲜明, "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 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因此 ...

  • 音乐教科研工作小结
  • 随着幼教事业的改革发展,“科研兴园”已逐渐成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使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完善制度 我园的教科室一直是很完善的,形成了一系列科研制度和体系,通过“幼儿园——教科室——课题组——班级”形成科 ...

  • 编花篮教案
  • 学生唱歌素质差 电子琴 开始一定要让他们轻声唱 最差的班级去试教 501班聪明活跃点 502班乖点 <编花篮>教案 东风教育集团东风校区--干雅雯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十册第八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 ...

  • 甜津津的河水
  • 甜津津的河水 师:我给你们带来一样好吃的,看看这是什么? 幼:棒棒糖. 师:对.吃过棒棒糖吗? 幼:吃过. 师:那棒棒糖吃在嘴里是? 幼:甜甜的. 师:嗯,是甜甜的没错.但是孩子们,你们猜一猜,这一根甜甜的棒棒糖可能会是什么味道的呢?是甜甜的它大概可能会是什么味道的呢? 幼:是草莓味的. 师:草莓味 ...

  • 舞 蹈 培 训 教 材
  • 舞 蹈 培 训 教 材 (适用年龄:6-8岁) 目 录 1.如果你们爱我--------------...1 2.石头剪刀布---------------..2 3.刷牙啦 --------------............. 4 4.对数歌 ----------------..... 5 5.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