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度和加速度

一、选择题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t=t0时刻,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至a=0,则它的( )

A.速度逐渐减小

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

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相同时间的位移越来越小

4.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秒末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为6米 B.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C.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规定了正方向,讨论加速度的正负才有意义

三、计算题

7.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试求该质点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选项是( )

A.速度、加速度、路程 B.速度、位移、加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率 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2.在110m栏的比赛中,刘翔6s末的速度为9.2m/s,13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8m/s. B.10.4m/s C.9.2m/s D.8.46m/s

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C.平均速度v甲>v乙>v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均相等

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可能减小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5.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

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明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B.物体做变速运动,但加速度始终恒定

C.物体做来回往复运动 图5

D.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

6.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是断续的线段,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不可能的是( )

A.交变电流的电压不稳定 B.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C.振针离纸带距离过大 D.振针压得过紧

7.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二、计算题

8.一物体从A点沿正东方向以10m/s的速度运动6s到达B点,然后又以10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8s到达C点。则在1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一、选择题

1. 提示: 列车通过隧道,是指其头部进入隧道至尾部离开隧道这一过程,子弹在枪堂内的速度指子弹在枪堂中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正确答案A、D。

2.提示:位移始终为正值,表明向同一方向运动,A正确;A从x0处出发,B从参考点出发,B错;在0至t1这段时间内B位移始终为0,表明这段时间内B未运动,C正确;斜率不同,表明速率不同,D错.正确答案A、C。

3.提示:在加速度减小过程中,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速度增大,只是加速度在减小,所以速度变化越来越慢,A错,C对;由于速度增大,所以平均速度增大,相同时间位移越来越大,B、D错。正确答案C。

4.提示:由于出发点未知,故不能确定两者间距离,A错;速度一正一负,表明方向相反,

B、C对,D错。正确答案A、B、C。

5.提示:讨论失量的正负,只有规定正方向后才有意义,正确答案A、C、D。

二、填空题

6.提示:相同时间位移越来越大,说明速度越来越大。答案:加速直线,0.6。

三、计算题

7.提示:平均速度为:v

8.3秒末距离为9米 v1ttv2v1v2,得:v2vv。 21t2

一、选择题

1.路程、时间、速率是标量,B。2.提示:平均速度为:vx110m/s=8.46m/s。选D。 t13

3. 提示:20s内它们的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同,但甲的路程大乙,乙和丙相同,所以平均速率甲最大,乙和丙相同,A正确。选A。

4.加速度如果与速度同向,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A、C对;速度变化大,如果经历的时间长,加速度就很小,B错;速度很大,如果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对。选A、C、D。

5.提示:速度始终为正值,表明向同方向运动,D对,A、C错;速度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说明加速度方向变化,B错。选D。

6.提示:接在直流电源上和振针压得过紧打出的会是线段,而不是点;振针离纸带距离过大,会造成在纸带上无任何痕迹。选A。 7.A对。

二、计算题

8.提示:路程为s140m,平均速率为v

位移为xs140m/s。 t14x100m/s=7.14m/s。 t14(610)2(810)2m=100m,平均速度大小为v

9.提示:(1)该同学何时上升到最高点? (2)该同学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3)该同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 (4)该同学何时到达最低点?

(5)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否变化?……等。

10.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够通过道口,则有: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S=l+s+s0=(15+5+26)=46m汽车以v1=36km/h=10m/s通过这段位移所需时间t=S/ v2=4.6s。高速列车的最大速度应为v2

L230m/s=50m/s. t4.6

一、选择题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t=t0时刻,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至a=0,则它的( )

A.速度逐渐减小

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

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相同时间的位移越来越小

4.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秒末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为6米 B.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C.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规定了正方向,讨论加速度的正负才有意义

三、计算题

7.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试求该质点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选项是( )

A.速度、加速度、路程 B.速度、位移、加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率 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2.在110m栏的比赛中,刘翔6s末的速度为9.2m/s,13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8m/s. B.10.4m/s C.9.2m/s D.8.46m/s

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C.平均速度v甲>v乙>v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均相等

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可能减小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5.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

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明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B.物体做变速运动,但加速度始终恒定

C.物体做来回往复运动 图5

D.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

6.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是断续的线段,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不可能的是( )

A.交变电流的电压不稳定 B.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C.振针离纸带距离过大 D.振针压得过紧

7.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二、计算题

8.一物体从A点沿正东方向以10m/s的速度运动6s到达B点,然后又以10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8s到达C点。则在1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一、选择题

1. 提示: 列车通过隧道,是指其头部进入隧道至尾部离开隧道这一过程,子弹在枪堂内的速度指子弹在枪堂中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正确答案A、D。

2.提示:位移始终为正值,表明向同一方向运动,A正确;A从x0处出发,B从参考点出发,B错;在0至t1这段时间内B位移始终为0,表明这段时间内B未运动,C正确;斜率不同,表明速率不同,D错.正确答案A、C。

3.提示:在加速度减小过程中,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速度增大,只是加速度在减小,所以速度变化越来越慢,A错,C对;由于速度增大,所以平均速度增大,相同时间位移越来越大,B、D错。正确答案C。

4.提示:由于出发点未知,故不能确定两者间距离,A错;速度一正一负,表明方向相反,

B、C对,D错。正确答案A、B、C。

5.提示:讨论失量的正负,只有规定正方向后才有意义,正确答案A、C、D。

二、填空题

6.提示:相同时间位移越来越大,说明速度越来越大。答案:加速直线,0.6。

三、计算题

7.提示:平均速度为:v

8.3秒末距离为9米 v1ttv2v1v2,得:v2vv。 21t2

一、选择题

1.路程、时间、速率是标量,B。2.提示:平均速度为:vx110m/s=8.46m/s。选D。 t13

3. 提示:20s内它们的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同,但甲的路程大乙,乙和丙相同,所以平均速率甲最大,乙和丙相同,A正确。选A。

4.加速度如果与速度同向,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A、C对;速度变化大,如果经历的时间长,加速度就很小,B错;速度很大,如果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对。选A、C、D。

5.提示:速度始终为正值,表明向同方向运动,D对,A、C错;速度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说明加速度方向变化,B错。选D。

6.提示:接在直流电源上和振针压得过紧打出的会是线段,而不是点;振针离纸带距离过大,会造成在纸带上无任何痕迹。选A。 7.A对。

二、计算题

8.提示:路程为s140m,平均速率为v

位移为xs140m/s。 t14x100m/s=7.14m/s。 t14(610)2(810)2m=100m,平均速度大小为v

9.提示:(1)该同学何时上升到最高点? (2)该同学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3)该同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 (4)该同学何时到达最低点?

(5)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否变化?……等。

10.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够通过道口,则有: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S=l+s+s0=(15+5+26)=46m汽车以v1=36km/h=10m/s通过这段位移所需时间t=S/ v2=4.6s。高速列车的最大速度应为v2

L230m/s=50m/s. t4.6


相关内容

  • 15加速度
  • 15加速度.txt其实全世界最幸福的童话,不过是一起度过柴米油盐的岁月.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 高一物理人教版 1.5加速度习题课
  • 加速度习题课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对加速度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 1.由公式a =∆v 可知( ) ∆t A .a 与△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v 决定. C.a 的方向与△v 方向相同. D. △v/△t 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 ...

  • 1.5加速度教案
  • 课 题 课 型 知识与技能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新授课(1 课时)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 a  v t 教 学 目 标 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在直线运动中能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 系判断物体是在做加 ...

  • 高一物理学案-第2讲-速度和加速度
  • 第二讲 速度和加速度 [ 知识要点 ] 一.速度 1.基本概念 1)定义:速度 v 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比值. 2)公式:v =x/t 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m/s(ms-1)或km/h 5)速度是矢量,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 ...

  • 浅谈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 浅谈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作者:张改叶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2期 速度和加速度是技校物理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物理运动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很好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本质和区别,才能澄清错误认识,正确解决具体问题,并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一.正确理解 ...

  • 加速度学案
  •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能用公式a=△v/△t 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能从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 ...

  •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
  •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二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步骤: ⑴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按照要求装好纸带. ⑵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 ⑶接通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了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数起,数一数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点的间隔 ...

  • 高一物理加速度的认识与运用
  • 教学计划(教案) 加速度 (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a =D v D t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3)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5)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 ...

  • 高一物理加速度教案5
  • [课题4]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教学要求] ⒈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 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⒊了解实际生活中某些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能判断加 ...

  •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1
  • 1.5 速度的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又比较抽象的概念,加速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先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