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 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 上册

3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 鸟的天堂" 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课标表述】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学习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读准‚律、隙、耀‛的读音,读正确‚竹竿、规律、缝隙、照耀、静寂‛等词的读音。

2. 会写14个字,重点写正确‚规、隙、耀‛。

3.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的意思并运用此方法理解词语。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背诵喜欢的部分。

5.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评价方案】

1. 通过同桌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学习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 通过四人小组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四方面进行相互检查,学习目标2;(见评价单第二题)

3.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可计数‛一词写出表示的颜色的词并解释不可计数的意思,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目标3。(见评价单第三题)

4. 通过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学习目标4、5;

5.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文中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齐读课题。质疑课题。学生交流疑问。

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上一节课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并让同学们搜集作者巴金和‚‛鸟的天堂‚的资料,现在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同学发言,然后老师总结。

二、识字写字(落实目标1、2)

1. 课前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这些词你会读吗?指读词语。

2.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3.多音字‚数‛。出示‚不可计数‛,强调读音。

4. 小组互评完成评价单第一题。

5.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耀‛,要写好这个字不容易,注意:‛

明确:(1)‚耀‛字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紧凑;

(2)右边上面的‚羽‛的下面没有钩,观察它的占格;

(3)师范写‚耀‛,生书空。完成评价单第二题。投影展示纠正,同桌互评。

6.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三、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落实目标4)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

的景色。第3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落实目标6)

3. 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读第1段。

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反映了‚我们‛出游时心清十分愉快。)

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

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第2段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和朋友吃过晚饭一起划船到鸟的天堂。现在,就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跟随巴金爷爷走进‚鸟的天堂‛。

(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

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

(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在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这里为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我们的船……真是一株大树‛。为什么作者开始把它看成许多株?‚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4)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

请学生画出课文中的语句,读出来,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落实目标5)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试着朗读。

(7)指名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2. 学习第3段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第10、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四人各读10、11、12、13自然段。

(3)思考、交流:

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鸟飞。

(4)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在书上,读出来。

描写树上变得热闹的句子:‚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描写鸟的大小、颜色的句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描写鸟的动作的句子:‚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5)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我‛由于景色精彩看不过来而感到‚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反映‚鸟的天堂‛的热闹场面,写出了作者迷恋这种景色,看也看不够的心情。

(6)‚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细节描写,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3. 学习课文第4段。

(1)指名学生读第4段。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的‚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因为大榕树的茂盛和众鸟栖息的场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见的,他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点儿也不愿离去。

(3)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4)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5)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4. 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放配乐朗诵全课文录音,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听后,讨论: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可以归纳:①从第2段课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榕树枝繁叶茂,很适合鸟儿生活。②从‚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看出鸟儿在这里很受保护。③从‚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可以看出这儿环境幽静。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不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学完这篇课文后,在这个问题上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不乱捕捉鸟,不乱砍伐树木。)

小结: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留恋、

赞美之情。文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静有动,相映成趣,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文中有许多片段写得极为精彩,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

板书:

榕树 大 茂盛

3.鸟的天堂 和谐

鸟 多

欢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 上册

3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 鸟的天堂" 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课标表述】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学习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读准‚律、隙、耀‛的读音,读正确‚竹竿、规律、缝隙、照耀、静寂‛等词的读音。

2. 会写14个字,重点写正确‚规、隙、耀‛。

3.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的意思并运用此方法理解词语。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背诵喜欢的部分。

5.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评价方案】

1. 通过同桌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学习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 通过四人小组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四方面进行相互检查,学习目标2;(见评价单第二题)

3.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可计数‛一词写出表示的颜色的词并解释不可计数的意思,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目标3。(见评价单第三题)

4. 通过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学习目标4、5;

5.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文中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齐读课题。质疑课题。学生交流疑问。

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上一节课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并让同学们搜集作者巴金和‚‛鸟的天堂‚的资料,现在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同学发言,然后老师总结。

二、识字写字(落实目标1、2)

1. 课前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这些词你会读吗?指读词语。

2.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3.多音字‚数‛。出示‚不可计数‛,强调读音。

4. 小组互评完成评价单第一题。

5.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耀‛,要写好这个字不容易,注意:‛

明确:(1)‚耀‛字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紧凑;

(2)右边上面的‚羽‛的下面没有钩,观察它的占格;

(3)师范写‚耀‛,生书空。完成评价单第二题。投影展示纠正,同桌互评。

6.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三、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落实目标4)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

的景色。第3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落实目标6)

3. 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读第1段。

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反映了‚我们‛出游时心清十分愉快。)

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

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第2段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和朋友吃过晚饭一起划船到鸟的天堂。现在,就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跟随巴金爷爷走进‚鸟的天堂‛。

(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

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

(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在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这里为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我们的船……真是一株大树‛。为什么作者开始把它看成许多株?‚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4)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

请学生画出课文中的语句,读出来,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落实目标5)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试着朗读。

(7)指名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2. 学习第3段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第10、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四人各读10、11、12、13自然段。

(3)思考、交流:

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鸟飞。

(4)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在书上,读出来。

描写树上变得热闹的句子:‚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描写鸟的大小、颜色的句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描写鸟的动作的句子:‚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5)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我‛由于景色精彩看不过来而感到‚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反映‚鸟的天堂‛的热闹场面,写出了作者迷恋这种景色,看也看不够的心情。

(6)‚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细节描写,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3. 学习课文第4段。

(1)指名学生读第4段。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的‚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因为大榕树的茂盛和众鸟栖息的场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见的,他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点儿也不愿离去。

(3)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4)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5)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4. 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放配乐朗诵全课文录音,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听后,讨论: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可以归纳:①从第2段课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榕树枝繁叶茂,很适合鸟儿生活。②从‚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看出鸟儿在这里很受保护。③从‚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可以看出这儿环境幽静。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不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学完这篇课文后,在这个问题上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不乱捕捉鸟,不乱砍伐树木。)

小结: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留恋、

赞美之情。文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静有动,相映成趣,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文中有许多片段写得极为精彩,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

板书:

榕树 大 茂盛

3.鸟的天堂 和谐

鸟 多

欢乐


相关内容

  • 1.2015下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ok
  • 博才金峰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 ...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精品教案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精品教案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茂盛.充满生机的美丽:第二次作者重点描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让我们感受鸟的 ...

  •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会植树的鸟]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 <会植树的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地认读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了解自然界有一种会植树的鸟,通过植树鸟的举动,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理解课文. ...

  •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珍珠鸟 1.
  • 珍珠鸟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冯骥才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珍珠鸟变化的过程和原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语文上册教案(电子备课).txt档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观 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2.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熟读成诵的学习,体 ...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西湖]教案1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 ...

  • 四年级上册作文
  • 奋斗教育2013暑期补习班三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作文名称:写一处自然景观 一.审题指导 范围:一处自然景物 类型:写景 体裁:借景抒情 重点: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按一定顺序写. 二.选材指导 三.组材指导 怎样才能写好"校园一角"呢? 首先就要想想:写什么??这就要 ?角度不同,你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
  • 教学目标: 1. 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只有与动物和谐共处,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教学难点:理解& ...

  • 二年级语文上册[父亲和鸟]公开课教案
  • 父亲和鸟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读了<父亲和鸟>,知道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一直珍藏着一段有关--(生接读课题:父亲和鸟)的美好回忆. 那是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我们经过一片树林,你们看(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树林.雾蒙蒙的树林) 2.出示中心段,抓住关键词 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