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程改革

浅谈化学课程改革

大连市108中学/赵扬

摘自:《大连市108中学》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的反映了课程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作为知识、技能的载体----教材也必然的不断向前发展、更新换代。

一、教材的修改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化学教材经历了翻译----编写----修订几个重要的时期。80年代以来,就作了4次修订和调整。其原因只有一个:教材编制理论性太强,内容艰深,分量太重,重视了科技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全民素养的提高,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某些知识陈旧,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几次修订的重心都是删掉偏深的理论,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更新教材的内容,与实际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新教材(高一化学,2000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修订较以往教材的修订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1. 重视知识更新与体现现代化要求

伴随科技发展,知识革新,原教材的内容显得有些陈旧。而新教材重视和体现知识的更新,把与高科技、环境、材料、信息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知识引进教材,使中学生接触了许多现代化的内容,尤其与社会生活、人类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使学生了解了化学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会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全面的了解自然,正确、辨证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特点的结合

教材编制的“三序”原则是教材发展的经验总结,当确立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建构教材编制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编制体系的优劣决定了教材功能发挥的好坏。在对新、原教材的比较中发现,新教材有多处内容改动,并且更加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3. 加强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指导作用

课程编制要正确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关系。新教材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等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联系sts 等生产生活实际知识的编制较原教材有所不同、且有很大提高。

4. 优化了课程编制体系,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新、原教材的课程编制体系有很大差别。原教材的内容展现多以描述性为主,重视科学结论的传授,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大都为验证性实验。这种编制体系往往造成学生“读死书”和“死读书”,从而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一个侧面。新教材的编制体系主要以发现法为主。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1]新教材并不直接把科学结论显露出来,而是先提出与科学结论有关的问题(多以“讨论”形式出现),然后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的物质条件(如实验、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分析、归纳、抽象或做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发现新的事物,获得新知识。新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大都为探究性实验。这种编制体系关心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在教材这个硬件中,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1.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新教材给教师的最大体会: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新教材的编制不光起到了教材的本能作用----知识传播的载体和教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且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工具。我们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观过去死抠书本知识、高考考点,应该努力的探索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和学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教师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去从事21世纪的教育事业。“教育要实现现代化,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不能不从观念、思想、方法、行动上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2. 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未来的教育事业不但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转变,而且也要求改善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以前观念认为: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旧观念早已被迅猛膨胀的知识所埋没。目前比较有共识的一点:教师应该有一股源源不断补充知识的自来水。例如化学科学中,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分子机器等前沿领域的东西已经进入生产、生活以及课堂,而这些内容对于教师而言也是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努力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和跨学科之间的一些知识。同时学习和完善有关教育理论的知识,像教育学、心理学、教法、教育管理等师范性知识。例如,可以学习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 bagley )的要素主义理论、布鲁纳(j. s. bruner)的结构主义理论、杜威(john dewey)

的儿童中心论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等等国外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国内的有陕西省搞的“诱思探究教学法”、浙江省搞的“情、知、性教学法”等等当代教育成果。

3. 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学生,领会课改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感觉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开篇的理论知识很难讲、难教,学生难掌握,许多教了几十年的教师突然感觉不会教书了。其实教师应该精研新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一定要把教学生学会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到教学生会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上来。在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由此,教师应该以课程、教材为基础,以探究为手段重新审视和更新教法把当前课程改革的宗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主体的责权性,落实课程的公平性和育人宗旨。

4. 重视学生的过程评价

教育是一门科学,就得重视过程,不应该单一的强调结果。为了达到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创新能力等,就应在对学生学业测评中引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测评,把结果测评和过程测评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至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结尾

当今,竞争愈加激烈,不论科技,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或全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培养或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得依靠教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教育中,无论整个课程结构、还是具体的教材编制等的课程建设都是至观重要。当然,要搞好课程建设不是一年、两年短时间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正如2001年6月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在部分省市基础教育宣传座谈会上强调;“新闻宣传要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鼓劲加油”。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新课程实施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使课程改革沿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浅谈化学课程改革

大连市108中学/赵扬

摘自:《大连市108中学》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的反映了课程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作为知识、技能的载体----教材也必然的不断向前发展、更新换代。

一、教材的修改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化学教材经历了翻译----编写----修订几个重要的时期。80年代以来,就作了4次修订和调整。其原因只有一个:教材编制理论性太强,内容艰深,分量太重,重视了科技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全民素养的提高,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某些知识陈旧,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几次修订的重心都是删掉偏深的理论,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更新教材的内容,与实际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新教材(高一化学,2000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修订较以往教材的修订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1. 重视知识更新与体现现代化要求

伴随科技发展,知识革新,原教材的内容显得有些陈旧。而新教材重视和体现知识的更新,把与高科技、环境、材料、信息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知识引进教材,使中学生接触了许多现代化的内容,尤其与社会生活、人类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使学生了解了化学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会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全面的了解自然,正确、辨证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特点的结合

教材编制的“三序”原则是教材发展的经验总结,当确立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建构教材编制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编制体系的优劣决定了教材功能发挥的好坏。在对新、原教材的比较中发现,新教材有多处内容改动,并且更加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3. 加强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指导作用

课程编制要正确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关系。新教材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等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联系sts 等生产生活实际知识的编制较原教材有所不同、且有很大提高。

4. 优化了课程编制体系,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新、原教材的课程编制体系有很大差别。原教材的内容展现多以描述性为主,重视科学结论的传授,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大都为验证性实验。这种编制体系往往造成学生“读死书”和“死读书”,从而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一个侧面。新教材的编制体系主要以发现法为主。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1]新教材并不直接把科学结论显露出来,而是先提出与科学结论有关的问题(多以“讨论”形式出现),然后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的物质条件(如实验、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分析、归纳、抽象或做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发现新的事物,获得新知识。新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大都为探究性实验。这种编制体系关心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在教材这个硬件中,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1.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新教材给教师的最大体会: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新教材的编制不光起到了教材的本能作用----知识传播的载体和教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且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工具。我们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观过去死抠书本知识、高考考点,应该努力的探索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和学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教师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去从事21世纪的教育事业。“教育要实现现代化,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不能不从观念、思想、方法、行动上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2. 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未来的教育事业不但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转变,而且也要求改善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以前观念认为: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旧观念早已被迅猛膨胀的知识所埋没。目前比较有共识的一点:教师应该有一股源源不断补充知识的自来水。例如化学科学中,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分子机器等前沿领域的东西已经进入生产、生活以及课堂,而这些内容对于教师而言也是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努力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和跨学科之间的一些知识。同时学习和完善有关教育理论的知识,像教育学、心理学、教法、教育管理等师范性知识。例如,可以学习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 bagley )的要素主义理论、布鲁纳(j. s. bruner)的结构主义理论、杜威(john dewey)

的儿童中心论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等等国外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国内的有陕西省搞的“诱思探究教学法”、浙江省搞的“情、知、性教学法”等等当代教育成果。

3. 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学生,领会课改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感觉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开篇的理论知识很难讲、难教,学生难掌握,许多教了几十年的教师突然感觉不会教书了。其实教师应该精研新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一定要把教学生学会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到教学生会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上来。在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由此,教师应该以课程、教材为基础,以探究为手段重新审视和更新教法把当前课程改革的宗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主体的责权性,落实课程的公平性和育人宗旨。

4. 重视学生的过程评价

教育是一门科学,就得重视过程,不应该单一的强调结果。为了达到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创新能力等,就应在对学生学业测评中引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测评,把结果测评和过程测评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至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结尾

当今,竞争愈加激烈,不论科技,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或全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培养或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得依靠教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教育中,无论整个课程结构、还是具体的教材编制等的课程建设都是至观重要。当然,要搞好课程建设不是一年、两年短时间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正如2001年6月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在部分省市基础教育宣传座谈会上强调;“新闻宣传要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鼓劲加油”。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新课程实施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使课程改革沿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关内容

  • 无机化学课程
  •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1) Inorganic chemistry(1) 课程编号:22149901 学分:2 总学时:28学时(2-0周学时× 14 周)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核心课程.理科课程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作用是要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元素化 学的基 ...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 ...

  • 初中九年级化学新课标2011
  • 化学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需要确定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或其载体)的逻辑和:18.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仔细考虑的五个因素有::19.探究方案设计的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原则:20.常见的重要的探究策略有:利用进行探究,利用:21.新的化学课程课标从"". ...

  • 化学科学的发展与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
  • 绪论 第一节 化学科学的发展与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 一.化学科学 你了解化学科学吗?(化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0世纪的化学家在干什么? 今天我们还能离开化学吗? 化学会被其他学科淹没吗? 化学课程的学习价值何在?  化学科学任重而道远 →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

  • 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 二.参考资料1 初等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清华大学化学系 宋心琦 熟悉中学化学教学的老师们对于初等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可以列举出很多,而且在过去的课程大纲或现在的课程标准中都可以找到根据.但是就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科主要思路来看,应当认为,大家所列举那些基本概念,它们的层次并不是等同的.而只有形成了符合 ...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判断和填空题
  • 三.判断题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正 ) 2.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误 ) 3.体验性目标是指用学生的心理 ...

  • 药学专业化学课程学科群的建设与实践_董顺福
  •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2.07.131 设计的合理,以及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活动构思与实践的优化. 药学专业化学课程学科群的建设与实践 董顺福 韩丽琴 赵文秀 董宏博 辛程远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132013 摘 要 药学专业是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领域,开展药学专 ...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一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一 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高中课程整体改革合拍,又要考虑化学的发展和高中化学的特点.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 ...

  • 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 46 理化教育LIHUAJIAOYU 谈新课程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源 ...

  • 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 学年第二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