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故事--父母的故事(网友来稿)

银川市 王晓静 引子 人的心灵是一方广袤无垠的天空,也是一块敏感脆弱的土地;是一塬纵横交错的山川,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是一磨坚硬无比的磐石,也是一根柔韧顽强的蒲苇。这其中蕴藏着很多故事。一、 母亲的故事课前发作业的时候,一个女同学作业写得非常工整,老师表扬了她,一个男同学拿去欣赏,女同学过来要作业,说了一句话,男同学立刻把作业还给她。这个男同学上课一直情绪低落。放学了,老师把他留下来,想问清原由。他说:老师没什么。转身走到后面窗户前,用手在眼睛上轻轻抹了一下,然后又走到老师这里,接着说:老师她说的是‘你妈没教过你吗’,前几天清明节我没能回去,这几天心里特别难受,我班还有一个同学和我一样,那天没上课就回去了,没等到话说完他已经转身走出了教室。老师明白了他情绪变化的原因,试着慢慢帮他解开心结。端午节到了,他给老师送来一篇文章,“记得在家时,好像大院里只有母亲会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最忙的,帮了张家帮王家,母亲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学包粽子的大妈婶子,包了拆,拆了包,还没等这些大妈婶子学会,张家的包完了,接着包王家的再学吧,好不容易包出来一个,一看吧,歪歪瘪瘪,四个角至少有两个在漏米,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们这些小孩子看了也跟着笑,还时不时地给这些大妈婶子当当评委,打打分,高兴了还要评出个一二三名。也不知是这些大妈婶子装笨还是不用心,记忆中好像没几个把粽子包得象模象样的,可怎么看都不如母亲包的好看。年复一年,整个大院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欢声笑语永远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年的端午节总会让我想起,就像吃了母亲包的粽子,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 可........”。孩子,不管他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毕竟还是孩子,他最需要的是母亲的关怀,最需要的是母亲用温柔敦厚的爱为他撑起的一方蓝天。二、 父亲的故事他的家庭健全,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他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现在又轮到和父亲一起生活了。当下午去上网,很晚才到家的时候,他看到桌子上的饭菜早已冰凉了,旁边放着一个烟盒,仅剩了几根,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父亲出去了。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心被触动了,他感受到父亲沉默里的期待,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会晚回家了,他懂得父亲对他跟母亲对他是一样样的啊!天下最深沉的爱就是父亲对儿女的爱,儿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慢慢体悟父爱如山。三、 父母的故事夜幕下,灯火阑珊,一群小学生正玩游戏,其中一个不按规则执行,耍赖;另一个孩子骂他,他还嘴,两人拧做一团。年龄小的孩子边哭边说:你有爹有哥,就欺负我没爹。打他的孩子怔住了,其他孩子都停止了游戏,一起围了过来,看到他孤苦伤心的样子,旁边有几个孩子也都哭了。这几个哭了的孩子,各自诉说了郁积在心中很久的委屈:他们当中一个的父亲是飞行员,飞机失事再没回来;一个的父亲在煤矿,瓦斯爆炸再没回来;一个的父母刚刚离婚,父亲再也没给他打过电话;一个的父亲离家后几年都没问过他的情况了。听完他们的诉说,打人的孩子也哇地一声哭了,他实在不知道这些,旁边听的孩子当中的另外几个,尽管没有那样不幸的遭遇,但都跟着哭了,然后大家都哭着回家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对父母的依赖,对亲情的渴望,一个健全而又健康的家,就是孩子自由的港湾,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摇篮。四、 作业的故事 上课,你会看到一个高个子学生,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老师,盯着黑板,手里时常拿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随时查找。桌子上放一本书,当老师要求作练习时,他拿着笔在本子上比划。检查的时候发现没有一点墨迹,老师劝他动手作一作,他不好意思地低头,却仍然不曾行动,一次是懒,那么一学期,甚至初中三年都没有交过作业,考试却总能名列前茅,这可令人深思了。当他以600多分的成绩考上高中,学习依然如故,老师千方百计讲清高中动手动脑的重要性,他的动作还是很慢。在偶然的闲聊中,他提到小学四年级,一次上数学课,后面同学打他,他还手,被老师发现,一早晨罚站四节课,从那以后他只在阅读和思考上下功夫,再也不写数学作业,其他作业也很少写了。听完这个故事,老师心中微微一震,终于懂得他第一次考试作文只写一小段的原因了。老师每天放学把他留下来,让他写几个单词,或者一首诗,慢慢增加,他虚心而又勤奋,竟然做得很好。有一次语文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一。在开学第一次打扫操场时,其他学生都敷衍了事,只有他拎着塑料袋满操场捡拾干净后才最后一个回家。 教师有时的偶然之举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世,从这点上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细腻的湖面激起微澜。有位名人说:毁灭一个人只需一句话,培植一个人需要千万句话。作为老师有时千万句可能还会有缺憾吧。五、 学科的故事 中午放学,她一个人背着书包踽踽而行,眼里噙着泪花,告诉老师因为数学跟不上,她想转学,父亲已经联系得差不多了。老师凝视着她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她作文写得很出色,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成功苗子,只是进入高中还没有找到通往数学王国的道路,走到十字路口茫然不知所措吧。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碰到这种难题。老师实在舍不得这样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离开,和她谈心,请她给老师一点时间,让老师试着帮助她,她答应了。老师私下请数学老师多帮助她,又给她讲“山不转,水要转”的道理,老师的风格经过多年磨砺,已经固化为“山”,而你正是智慧的“水”,绕到近前,汲取知识还要绕开,流向远方、、、、、、。时隔一月,她高兴地说,她不想走了,数学已经问题不大了,期末考试数学全年级第一。教师从心理上,行动上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把积淀在学生敏感脆弱心灵深层的薄冰慢慢用温暖融化,等于给他们注入了一支成长的助燃剂啊!六、 老师的故事 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每一天品味的酸甜酸苦辣都是新鲜的。学生说:“我们老师刚毕业的时候好漂亮,当初她说教我们教到高三就行了,不能再教到高四高五高六吧,还说将来我们会体会到‘吃不上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现在终于体会了”。听到这些反馈,老师们都会有点共鸣的。诸如高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这样隽永的教诲更是终身受益了。读到冯志远老师恐怕又有点顿生悲悯之情了,红烛燃尽,蒲苇犹生,每一位老师都有可以倾情抒写的故事。故事的余音教育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育和教育者的故事能启迪愚昧走向智慧,引领弱小走向强健,让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让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教育者讲着故事教育着学生成长,教育者做着故事陪伴学生成熟。 作者邮箱: wxiaojing12

银川市 王晓静 引子 人的心灵是一方广袤无垠的天空,也是一块敏感脆弱的土地;是一塬纵横交错的山川,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是一磨坚硬无比的磐石,也是一根柔韧顽强的蒲苇。这其中蕴藏着很多故事。一、 母亲的故事课前发作业的时候,一个女同学作业写得非常工整,老师表扬了她,一个男同学拿去欣赏,女同学过来要作业,说了一句话,男同学立刻把作业还给她。这个男同学上课一直情绪低落。放学了,老师把他留下来,想问清原由。他说:老师没什么。转身走到后面窗户前,用手在眼睛上轻轻抹了一下,然后又走到老师这里,接着说:老师她说的是‘你妈没教过你吗’,前几天清明节我没能回去,这几天心里特别难受,我班还有一个同学和我一样,那天没上课就回去了,没等到话说完他已经转身走出了教室。老师明白了他情绪变化的原因,试着慢慢帮他解开心结。端午节到了,他给老师送来一篇文章,“记得在家时,好像大院里只有母亲会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最忙的,帮了张家帮王家,母亲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学包粽子的大妈婶子,包了拆,拆了包,还没等这些大妈婶子学会,张家的包完了,接着包王家的再学吧,好不容易包出来一个,一看吧,歪歪瘪瘪,四个角至少有两个在漏米,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们这些小孩子看了也跟着笑,还时不时地给这些大妈婶子当当评委,打打分,高兴了还要评出个一二三名。也不知是这些大妈婶子装笨还是不用心,记忆中好像没几个把粽子包得象模象样的,可怎么看都不如母亲包的好看。年复一年,整个大院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欢声笑语永远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年的端午节总会让我想起,就像吃了母亲包的粽子,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 可........”。孩子,不管他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毕竟还是孩子,他最需要的是母亲的关怀,最需要的是母亲用温柔敦厚的爱为他撑起的一方蓝天。二、 父亲的故事他的家庭健全,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他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现在又轮到和父亲一起生活了。当下午去上网,很晚才到家的时候,他看到桌子上的饭菜早已冰凉了,旁边放着一个烟盒,仅剩了几根,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父亲出去了。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心被触动了,他感受到父亲沉默里的期待,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会晚回家了,他懂得父亲对他跟母亲对他是一样样的啊!天下最深沉的爱就是父亲对儿女的爱,儿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慢慢体悟父爱如山。三、 父母的故事夜幕下,灯火阑珊,一群小学生正玩游戏,其中一个不按规则执行,耍赖;另一个孩子骂他,他还嘴,两人拧做一团。年龄小的孩子边哭边说:你有爹有哥,就欺负我没爹。打他的孩子怔住了,其他孩子都停止了游戏,一起围了过来,看到他孤苦伤心的样子,旁边有几个孩子也都哭了。这几个哭了的孩子,各自诉说了郁积在心中很久的委屈:他们当中一个的父亲是飞行员,飞机失事再没回来;一个的父亲在煤矿,瓦斯爆炸再没回来;一个的父母刚刚离婚,父亲再也没给他打过电话;一个的父亲离家后几年都没问过他的情况了。听完他们的诉说,打人的孩子也哇地一声哭了,他实在不知道这些,旁边听的孩子当中的另外几个,尽管没有那样不幸的遭遇,但都跟着哭了,然后大家都哭着回家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对父母的依赖,对亲情的渴望,一个健全而又健康的家,就是孩子自由的港湾,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摇篮。四、 作业的故事 上课,你会看到一个高个子学生,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老师,盯着黑板,手里时常拿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随时查找。桌子上放一本书,当老师要求作练习时,他拿着笔在本子上比划。检查的时候发现没有一点墨迹,老师劝他动手作一作,他不好意思地低头,却仍然不曾行动,一次是懒,那么一学期,甚至初中三年都没有交过作业,考试却总能名列前茅,这可令人深思了。当他以600多分的成绩考上高中,学习依然如故,老师千方百计讲清高中动手动脑的重要性,他的动作还是很慢。在偶然的闲聊中,他提到小学四年级,一次上数学课,后面同学打他,他还手,被老师发现,一早晨罚站四节课,从那以后他只在阅读和思考上下功夫,再也不写数学作业,其他作业也很少写了。听完这个故事,老师心中微微一震,终于懂得他第一次考试作文只写一小段的原因了。老师每天放学把他留下来,让他写几个单词,或者一首诗,慢慢增加,他虚心而又勤奋,竟然做得很好。有一次语文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一。在开学第一次打扫操场时,其他学生都敷衍了事,只有他拎着塑料袋满操场捡拾干净后才最后一个回家。 教师有时的偶然之举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世,从这点上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细腻的湖面激起微澜。有位名人说:毁灭一个人只需一句话,培植一个人需要千万句话。作为老师有时千万句可能还会有缺憾吧。五、 学科的故事 中午放学,她一个人背着书包踽踽而行,眼里噙着泪花,告诉老师因为数学跟不上,她想转学,父亲已经联系得差不多了。老师凝视着她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她作文写得很出色,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成功苗子,只是进入高中还没有找到通往数学王国的道路,走到十字路口茫然不知所措吧。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碰到这种难题。老师实在舍不得这样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离开,和她谈心,请她给老师一点时间,让老师试着帮助她,她答应了。老师私下请数学老师多帮助她,又给她讲“山不转,水要转”的道理,老师的风格经过多年磨砺,已经固化为“山”,而你正是智慧的“水”,绕到近前,汲取知识还要绕开,流向远方、、、、、、。时隔一月,她高兴地说,她不想走了,数学已经问题不大了,期末考试数学全年级第一。教师从心理上,行动上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把积淀在学生敏感脆弱心灵深层的薄冰慢慢用温暖融化,等于给他们注入了一支成长的助燃剂啊!六、 老师的故事 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每一天品味的酸甜酸苦辣都是新鲜的。学生说:“我们老师刚毕业的时候好漂亮,当初她说教我们教到高三就行了,不能再教到高四高五高六吧,还说将来我们会体会到‘吃不上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现在终于体会了”。听到这些反馈,老师们都会有点共鸣的。诸如高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这样隽永的教诲更是终身受益了。读到冯志远老师恐怕又有点顿生悲悯之情了,红烛燃尽,蒲苇犹生,每一位老师都有可以倾情抒写的故事。故事的余音教育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育和教育者的故事能启迪愚昧走向智慧,引领弱小走向强健,让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让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教育者讲着故事教育着学生成长,教育者做着故事陪伴学生成熟。 作者邮箱: wxiaojing12


相关内容

  • 品评小说人物的几个方法(网友来稿)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张守印小说是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文体,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通过作品人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品评小说人物,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熟悉情节,从情节入手.小说的本质就是故事,没有故事就不会有小说.有故事就会有人物,没有人物 ...

  •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网友来稿)
  • 郑映冰 王海桐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分析文章开头部分和第一.第二部分.2.了解不同部分里"我是谁".3.体会文章里的好词好 ...

  • 趣话汉字拆字格修辞(网友来稿)
  • 江苏朱庆和 说到"拆字格",并非当今人的首创.翻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此类语言现象颇多.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在他的<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拆字格"的语言故事:"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 ...

  • 身教重于言教(网友来稿)
  • 张红"传道.授业.解惑",古人就为我们做教师的定下了职责范围.为人师表已近十载的我却不敢苟同,因为我认为做教师的还应具备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身体力行,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深刻的记忆中有一位值得敬重的古代母亲,儿子见邻居有肉吃也吵着要吃肉,做父亲的哄劝儿子:"明天爹就 ...

  • 顿号的用法(网友来稿)
  • 叶子 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 ...

  • 小学生戴安盈:"黎明即起,铺床折被",小姑娘四岁就做到了·杭州日报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 小学生戴安盈:"黎明即起,铺床折被",小姑娘四岁就做到了 2015-08-27 在传了四代的家训中成长 ...

  • [访妙玉乞红梅]解析(网友来稿)
  • <访妙玉乞红梅>一诗,出于<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景即联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迷>.创作由来: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薛宝钗的堂妹宝琴以及李纨的两个堂妹李纹.李绮都来投奔各自的亲戚,又都住到了大观园中.所以宝玉.李纨.探春.湘云等海棠社成员便商议凑一社为这一众姊妹接风 ...

  • [失街亭]的六个"三"(网友来稿)
  •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刻绘,还是故事情节的安排,<失街亭>都匠心独 运 地安置了许多个"三",或言语.或表情.或行为.或波折,敏锐地抓住这些"三",可以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迅速而全面地把握主旨.了解人物,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

  • 关于樊迟学稼的思考(网友来稿)
  • 崔忠建 过去被称为"圣人"的孔子,如今被称作大思想家,教育家.对孔子的评价也是褒奖有加,不一而足.但是也不是一点微词没有.就是对孔子的反对劳动教育并不欣赏.在李长之<孔子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过在阶级社会里,孔子的思想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就是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