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史料珍贵·杭州日报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诞生 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

全国首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史料珍贵

法官毛煜焕用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参观感受:“慕名而去,欣喜而归”。他说,怀着敬畏之心看了陈列馆,是深切缅怀,是重温理想,更是坚定法治,砥砺前行。

2016-12-05

一名观众正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宪法宣誓墙前参观。记者 李忠 摄

记者 郑莉娜

宪法是“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位于西湖边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馆,该馆也是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就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30号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民国时期的别墅,由一幢平房、一幢二层楼房组成,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建成陈列馆后,共有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个部分。陈列馆将试运行3个月,开馆时间是上午9:00-16:30,周一闭馆。

宪法,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昨日,73岁的湖州安吉天荒坪农民吴西豪,让陈列馆的保安给他在门口拍照留影。拍照时,他特意挺直了腰杆。“参观了陈列馆后,我了解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毛主席在杭州写的。我对宪法的历史知道越多,就越能体会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他说,宪法,是我们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保证。回到村里后,要大力宣传宪法,告诉大家到杭州来时,一定要来西湖边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淳安县人大代表、千岛湖镇江滨社区党委书记胡海燕仔细地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表示要把相关知识带回去宣传。她说:“我一直做的是基层工作,在基层最难平衡的是情与法的关系。陈列馆提供了一个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老百姓的法治意识提高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依法办事,而不像过去只讲人情顾面子。”

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陈毅华来杭州一年多了,他现在参与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的建设。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在参观人群里很显眼。“我很少有时间来西湖边逛,今天有机会来看陈列馆很激动。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平时接触宪法知识的机会比较少,陈列馆开在西湖边上,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直观地感受宪法历史,学习宪法的知识。老百姓只有懂法才会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幸福生活有保证。”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浙江锦丰律师事务所主任樊德珠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公民要自觉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宪法也是对公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国家设立宪法日,国家工作人员正式任职时进行宪法宣誓,都表明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在杭州市人大代表杨一青看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根本法,每个公民都要牢牢树立宪法意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诞生,作为杭州人我倍感自豪,也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作为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去做宪法的宣传教育工作。”

浙江省特级教师沈小玲说,参观后感觉很震撼。“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珍贵的宪法资料,尤其是看到五四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经过全国人民历时两个多月的讨论,全国各界共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对我们年轻一代是很好的民主法治教育。”她还建议,每一所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来这里参观,接受宪法教育,让法治观念根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宪法,需要铭记于心

法官毛煜焕用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参观感受:“慕名而去,欣喜而归”。他说,怀着敬畏之心看了陈列馆,是深切缅怀,是重温理想,更是坚定法治,砥砺前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西湖边又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观,让西湖更加光辉,杭州再添荣耀。这对“四个全面”的建设特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无疑意义重大,有利于营造尊崇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是一个向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的载体,要让公民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全国劳动模范罗红英说,期待陈列馆能让每年来西湖游览的游客,感受宪法的神圣庄严。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梁玉童一大早就和同学赶来参观。她是学法学的大二学生。“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实践,看到这种场景很有纪念意义。也让我感受到了我国的宪法权威。”

她说,对于学法律的学生来说,又多了一个学习基地。她打算,回到学校带动更多其他专业的同学学习宪法。“我们老师常说一句法学名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做到把法律铭刻于心。”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诞生 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

全国首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史料珍贵

法官毛煜焕用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参观感受:“慕名而去,欣喜而归”。他说,怀着敬畏之心看了陈列馆,是深切缅怀,是重温理想,更是坚定法治,砥砺前行。

2016-12-05

一名观众正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宪法宣誓墙前参观。记者 李忠 摄

记者 郑莉娜

宪法是“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位于西湖边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馆,该馆也是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就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30号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民国时期的别墅,由一幢平房、一幢二层楼房组成,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建成陈列馆后,共有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个部分。陈列馆将试运行3个月,开馆时间是上午9:00-16:30,周一闭馆。

宪法,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昨日,73岁的湖州安吉天荒坪农民吴西豪,让陈列馆的保安给他在门口拍照留影。拍照时,他特意挺直了腰杆。“参观了陈列馆后,我了解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毛主席在杭州写的。我对宪法的历史知道越多,就越能体会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他说,宪法,是我们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保证。回到村里后,要大力宣传宪法,告诉大家到杭州来时,一定要来西湖边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淳安县人大代表、千岛湖镇江滨社区党委书记胡海燕仔细地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表示要把相关知识带回去宣传。她说:“我一直做的是基层工作,在基层最难平衡的是情与法的关系。陈列馆提供了一个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老百姓的法治意识提高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依法办事,而不像过去只讲人情顾面子。”

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陈毅华来杭州一年多了,他现在参与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的建设。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在参观人群里很显眼。“我很少有时间来西湖边逛,今天有机会来看陈列馆很激动。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平时接触宪法知识的机会比较少,陈列馆开在西湖边上,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直观地感受宪法历史,学习宪法的知识。老百姓只有懂法才会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幸福生活有保证。”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浙江锦丰律师事务所主任樊德珠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公民要自觉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宪法也是对公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国家设立宪法日,国家工作人员正式任职时进行宪法宣誓,都表明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在杭州市人大代表杨一青看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根本法,每个公民都要牢牢树立宪法意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诞生,作为杭州人我倍感自豪,也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作为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去做宪法的宣传教育工作。”

浙江省特级教师沈小玲说,参观后感觉很震撼。“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珍贵的宪法资料,尤其是看到五四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经过全国人民历时两个多月的讨论,全国各界共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对我们年轻一代是很好的民主法治教育。”她还建议,每一所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来这里参观,接受宪法教育,让法治观念根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宪法,需要铭记于心

法官毛煜焕用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参观感受:“慕名而去,欣喜而归”。他说,怀着敬畏之心看了陈列馆,是深切缅怀,是重温理想,更是坚定法治,砥砺前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西湖边又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观,让西湖更加光辉,杭州再添荣耀。这对“四个全面”的建设特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无疑意义重大,有利于营造尊崇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是一个向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的载体,要让公民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全国劳动模范罗红英说,期待陈列馆能让每年来西湖游览的游客,感受宪法的神圣庄严。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梁玉童一大早就和同学赶来参观。她是学法学的大二学生。“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实践,看到这种场景很有纪念意义。也让我感受到了我国的宪法权威。”

她说,对于学法律的学生来说,又多了一个学习基地。她打算,回到学校带动更多其他专业的同学学习宪法。“我们老师常说一句法学名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做到把法律铭刻于心。”


相关内容

  • 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 --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摘编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鲁 炜 设立国家宪法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 ...

  • 宁波帮博物馆展陈doc
  • 宁波帮博物馆 详细地址:浙江宁波 设计时间:2009年 作品类别:原创作品 开工时间:2009年 竣工时间:2009年 设计公司: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 发布时间:2010-5-12 作品介绍: 宁波帮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约24000㎡.其中陈列区面积为4740㎡,投 ...

  • 实习报告主题内容
  • 2014年8月6日,伴着阴天,在毛彦斌,燕晋宁老师等的带领下,我们1102班和1101班的同学带着自己的行李踏上了南下的实习行程.一路上,我们师生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经过14天的艰苦奋斗,我们一起圆满完成了这次长途沪宁杭实习任务.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一共去了四个城市----南京.上海.苏州.杭州, ...

  • 红色旅游专题研究
  • 一.认识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

  • 南京景区导游词6.2
  • 各位贵宾大家早上好!这里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冬,杨树的杨,冬天的冬,是大家这两天的导游.我右手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X 师傅.这两天的行程了,就由我和X 师傅带领大家去游玩.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现在车门一关,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也不要叫我导游,叫小杨就好了!这两天 ...

  • 游嘉兴南湖,扬红船精神
  • 游嘉兴南湖,扬红船精神 -- 游嘉兴南湖之观后感 5月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公司27名党员在公司党支部张书记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位于浙江的革命圣地--嘉兴南湖.早就听说过嘉兴南湖和杭州西湖.绍兴爱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其中嘉兴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 ...

  •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
  • [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 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 演讲人:单霁翔 一提到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馆,大家都会想到这几座: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院和俄国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就是冬宫.有人甚至说,它们是世界四大博物馆,而我认为他们忽视了一座重要的博物馆,就是中国的 ...

  • 北师大真题
  • 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考研试题[历史系] 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5分×8=40分) 1, 红山文化 2, 伦台诏 3, 驿传 4, 子口税5, 光绪皇帝6,法币7, 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8, 农业发展四十条 二,简答题(10分×3=30分) 1,评述两税法. 2, 简单论述二十世纪30年代的 ...

  • 渣滓洞刑讯室考
  • 有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渣滓洞里有'中美合作所'48套刑罚,凡是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全都要经受酷刑折磨--"如果进一步了解有哪些革命者在渣滓洞受过刑?受的什么刑?受过几次刑?由哪几名特务施刑?受刑的后果是什么?则无人能准确回答. 孙曙问刑具的来历 孙曙是浙江诸暨人.1949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