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摘要:本文以美国霸权主义为主线,分别对霸权理论、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中美霸权模式比较、中国崛起的应对策略以及美国霸权的发展趋势进行展开分析。 通过分析指出,中国以仁爱统治为基础,一直作为一支和平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披着文明外衣的美国暴力霸权下的应对策略;最后指出,霸权之后,我们当何去何从,才能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关键词:应对 美国 模式 霸权主义

1.霸权释义及理论

提及美国,我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高额军费下的强大军事力量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庞大金融,两者让所有的美国人引以为豪。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感觉自己愈健康、愈强壮、愈充沛、愈有成就感、愈有进取心,他也就愈不道德[1]。美国的“不道德”即是霸权主义。所谓霸权主义,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2]。对美国而言,世界上任何遥远角落的任何国家所发生的一切事项,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仅要为攫取美国的利益而战,为维护盟国小朋友的利益出发,还要为美国的价值观、稳定世界秩序,护持美国的霸权而战[3]。

2.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

1775年,莱克星顿村美军和北美民兵的枪声,吹响了美国崛起之路的号角。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的政治原则,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帮助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而,美国利用19世纪的世界格局扶摇直上,逐步挤进了世界强国俱乐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以中立国的立场暗地为各交战国提供巨额贷款及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由1914年负债37亿美元蜕变为1919年拥有40亿美元债权的国家。接着的世界大战,美国故伎重演,国力大增,于1944年7月确立了“美元-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北约组织的形成,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美国霸权大行其道。

3.中美霸权模式比较

3.1.中国模式霸权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形成了“内儒外法”、“王霸混杂”的基本统治方式。在不断削弱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制度中,历代国家将“注重农业和民生,积极抵抗灾害,坚决反对分裂而重区域协调”[4] 作为政治追求的主要目标,逐步奠定了中国的霸权地位。

“德化四夷”的思想自古有之,“故正近者不以威,来远者不以武,德义修而任贤良也”[5]。在中国的霸权模式下,此理念转变成“不依靠武力威胁,而依靠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力量,建立世界秩序”[6] 的“朝贡制度”,即通过中国购买力为基础的“德政”来换取朝贡国在经济文化上象征性的认同,形成了在普遍的文化秩序支配下以经济、文化交流的亲疏程度所确定的差序格局。

清王朝将这种霸权方式推向了极致,乾隆帝以“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7]的回答断然拒绝了英使马戛尔尼的通商要求,表达了“华夏不治夷狄”的政治主张。而在中国发达的文官系统中,其所认可的是谋略与制衡,而“如果事情非弄到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是失败的象征”[8]。

质言之,无论是知识分子,抑或是统治阶级都视武力统治为不耻,因此中国模式霸权是以德政为基础的仁爱统治的霸权。

3.2.美国模式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终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美国以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美国式民主和人权为旗帜,以强大的军事优势为工具[9],通过制定一系列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制度,以维持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具体表现为:

1).凭借技术的领先优势在经济贸易上实行“剪刀差”的贸易政策以谋取丰厚利润,与此同时,设置技术壁垒,防止其他国家的模仿,因一己之利阻碍人类的文明进程;通过金融的手段影响操纵他国的金融,进而影响、控制他国政治;

2).通过遍布全球的新闻系统以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娱乐系统宣传美国式的“民主”、“人权”,一厢情愿地坚信美国的“民主”、“人权”的优越性,并以美国的标准对他国的民主、人权进行指责、攻击;

3).高达全球军费总额50%的比重以维持庞大的战争机器的运转。在军事战略地带以及咽喉要道建立军事基地,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控制了其它国家的交

通命脉。而这庞大的战争机器的打击标准则是基于现实利益以及利益背后的霸权心态,如科索沃战争,美国旨在打击欧盟的崛起,巩固其霸权地位为出发点;

4).遏制挑战国的兴起。在经济方面,对区域性大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大国经济的发展,而给小国以自由贸易的“钟摆式”贸易政策;在政治方面,使大国之间形成均势,互相牵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美国的依赖,如德国与法国;

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安南无奈地抱怨,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美国的霸权是披着文明外衣的暴力霸权,美国霸权的存在是世界动乱的根源之一。

4.中国崛起的应对之策

4.1.反对美国文化霸权

“文化总是追随着权力,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

[10]。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为:利用“民主”和“人权”批评他国政治,干涉他国政权;制造“威胁论”以制造冲突的可能,给挑战国以压力。

美国的“民主”、“人权”在美国的实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殊不知“一个人的佳肴常为另一人的毒药”,一种在本土社会无害乃至有益的文化因素一旦侵入一个异族社会,往往会造成异常地破坏性后果[11]。确立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人权制度,只会给我国人民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一直是以仁爱统治的方式和平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应当用笔杆子还击美国的“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4.2.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历史告诉我们:清王朝的强大经济、革命党人的先进文化思想在军事暴力下不堪一击,唯有进行武装斗争,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团结之目的”[12]的斗争策略,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才得以实现。我国的利益需要适当的军事力量的存在才能得到保证。对敢于来犯之敌来说,“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13]。寄希于美国放弃军事霸权,无异于与虎谋皮。

4.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当着世界工厂的角色,纵经济发展迅速,然仍为“边缘国家”,成为“增长代价”的承担者。即弗兰克所谓的以“秩序和结构日益解体”为代价的 “无发展的增长”。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以掌握核心技术,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剪刀差”和减少“发展的代价”,方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发展趋势及结局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正向着多极化发展,霸权主义已渐取守势。各国在物质上的成功带来了对本土文化扩张的需求,亨廷顿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也正如亨廷顿所说,文明中压倒一切的教训是,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可避免的[14]。全球经济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避免了霸权主义下的可悲和平,在霸权之后,我们应当“摒弃地区性国家之间的可悲的杀伐战争”,通过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增加文明之间的理解、宽容,以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参考文献:

1.《权力意志》上卷,尼采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1页;

2. http://baike.baidu.com/view/8049.htm

3.《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5. 《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6.《盐铁论·世务第四十七》,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508页; 7.《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70页 9. 《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1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11.《历史研究》,汤因比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05页;

12.《毛泽东选集》卷四中《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4页;

13. 《毛泽东选集》卷四中《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9页;

14.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如何应对美国模式霸权主义

摘要:本文以美国霸权主义为主线,分别对霸权理论、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中美霸权模式比较、中国崛起的应对策略以及美国霸权的发展趋势进行展开分析。 通过分析指出,中国以仁爱统治为基础,一直作为一支和平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披着文明外衣的美国暴力霸权下的应对策略;最后指出,霸权之后,我们当何去何从,才能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关键词:应对 美国 模式 霸权主义

1.霸权释义及理论

提及美国,我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高额军费下的强大军事力量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庞大金融,两者让所有的美国人引以为豪。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感觉自己愈健康、愈强壮、愈充沛、愈有成就感、愈有进取心,他也就愈不道德[1]。美国的“不道德”即是霸权主义。所谓霸权主义,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2]。对美国而言,世界上任何遥远角落的任何国家所发生的一切事项,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仅要为攫取美国的利益而战,为维护盟国小朋友的利益出发,还要为美国的价值观、稳定世界秩序,护持美国的霸权而战[3]。

2.美国霸权的形成过程

1775年,莱克星顿村美军和北美民兵的枪声,吹响了美国崛起之路的号角。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的政治原则,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帮助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而,美国利用19世纪的世界格局扶摇直上,逐步挤进了世界强国俱乐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以中立国的立场暗地为各交战国提供巨额贷款及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由1914年负债37亿美元蜕变为1919年拥有40亿美元债权的国家。接着的世界大战,美国故伎重演,国力大增,于1944年7月确立了“美元-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北约组织的形成,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美国霸权大行其道。

3.中美霸权模式比较

3.1.中国模式霸权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形成了“内儒外法”、“王霸混杂”的基本统治方式。在不断削弱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制度中,历代国家将“注重农业和民生,积极抵抗灾害,坚决反对分裂而重区域协调”[4] 作为政治追求的主要目标,逐步奠定了中国的霸权地位。

“德化四夷”的思想自古有之,“故正近者不以威,来远者不以武,德义修而任贤良也”[5]。在中国的霸权模式下,此理念转变成“不依靠武力威胁,而依靠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力量,建立世界秩序”[6] 的“朝贡制度”,即通过中国购买力为基础的“德政”来换取朝贡国在经济文化上象征性的认同,形成了在普遍的文化秩序支配下以经济、文化交流的亲疏程度所确定的差序格局。

清王朝将这种霸权方式推向了极致,乾隆帝以“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7]的回答断然拒绝了英使马戛尔尼的通商要求,表达了“华夏不治夷狄”的政治主张。而在中国发达的文官系统中,其所认可的是谋略与制衡,而“如果事情非弄到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是失败的象征”[8]。

质言之,无论是知识分子,抑或是统治阶级都视武力统治为不耻,因此中国模式霸权是以德政为基础的仁爱统治的霸权。

3.2.美国模式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终使美国登上了“宇宙之巅”。美国以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美国式民主和人权为旗帜,以强大的军事优势为工具[9],通过制定一系列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制度,以维持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具体表现为:

1).凭借技术的领先优势在经济贸易上实行“剪刀差”的贸易政策以谋取丰厚利润,与此同时,设置技术壁垒,防止其他国家的模仿,因一己之利阻碍人类的文明进程;通过金融的手段影响操纵他国的金融,进而影响、控制他国政治;

2).通过遍布全球的新闻系统以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娱乐系统宣传美国式的“民主”、“人权”,一厢情愿地坚信美国的“民主”、“人权”的优越性,并以美国的标准对他国的民主、人权进行指责、攻击;

3).高达全球军费总额50%的比重以维持庞大的战争机器的运转。在军事战略地带以及咽喉要道建立军事基地,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控制了其它国家的交

通命脉。而这庞大的战争机器的打击标准则是基于现实利益以及利益背后的霸权心态,如科索沃战争,美国旨在打击欧盟的崛起,巩固其霸权地位为出发点;

4).遏制挑战国的兴起。在经济方面,对区域性大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大国经济的发展,而给小国以自由贸易的“钟摆式”贸易政策;在政治方面,使大国之间形成均势,互相牵制,在此基础上产生对美国的依赖,如德国与法国;

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安南无奈地抱怨,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美国的霸权是披着文明外衣的暴力霸权,美国霸权的存在是世界动乱的根源之一。

4.中国崛起的应对之策

4.1.反对美国文化霸权

“文化总是追随着权力,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

[10]。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为:利用“民主”和“人权”批评他国政治,干涉他国政权;制造“威胁论”以制造冲突的可能,给挑战国以压力。

美国的“民主”、“人权”在美国的实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殊不知“一个人的佳肴常为另一人的毒药”,一种在本土社会无害乃至有益的文化因素一旦侵入一个异族社会,往往会造成异常地破坏性后果[11]。确立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人权制度,只会给我国人民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一直是以仁爱统治的方式和平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应当用笔杆子还击美国的“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4.2.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历史告诉我们:清王朝的强大经济、革命党人的先进文化思想在军事暴力下不堪一击,唯有进行武装斗争,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团结之目的”[12]的斗争策略,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才得以实现。我国的利益需要适当的军事力量的存在才能得到保证。对敢于来犯之敌来说,“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13]。寄希于美国放弃军事霸权,无异于与虎谋皮。

4.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当着世界工厂的角色,纵经济发展迅速,然仍为“边缘国家”,成为“增长代价”的承担者。即弗兰克所谓的以“秩序和结构日益解体”为代价的 “无发展的增长”。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以掌握核心技术,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剪刀差”和减少“发展的代价”,方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发展趋势及结局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正向着多极化发展,霸权主义已渐取守势。各国在物质上的成功带来了对本土文化扩张的需求,亨廷顿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也正如亨廷顿所说,文明中压倒一切的教训是,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可避免的[14]。全球经济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避免了霸权主义下的可悲和平,在霸权之后,我们应当“摒弃地区性国家之间的可悲的杀伐战争”,通过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增加文明之间的理解、宽容,以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

参考文献:

1.《权力意志》上卷,尼采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11页;

2. http://baike.baidu.com/view/8049.htm

3.《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5. 《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6.《盐铁论·世务第四十七》,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508页; 7.《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8.《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70页 9. 《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1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11.《历史研究》,汤因比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05页;

12.《毛泽东选集》卷四中《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4页;

13. 《毛泽东选集》卷四中《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9页;

14.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相关内容

  • 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
  • 反对和批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 改革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中国模式"走自己的路,应对国际 经济危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决策层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特邀嘉宾 卫兴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林德山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危机理论不灵了吗 人民论坛记者:近年来,围绕 ...

  • 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 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在过去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 ...

  • 关于应对经济危机方法和科学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 (作者的话: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了,但是如何应对却因思想观点的不同,其拿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同.我从政治经济的综合角度,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更多的人探索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的发展之道.) 在写本文前,我曾写了"相对动态均衡经济学理论与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人类出路",旨在阐述 ...

  • 对"中国模式"的几点认识
  • 对"中国模式"的几点认识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这种飞速发展已形成一种中国特有的模式--中国模式.本文首先对"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的产生及内涵进行详细论述,然后对"中国模式& ...

  • 戴旭:如何应对当前三重(金融.粮食和石油)危机
  • 如何应对当前三重(金融.粮食和石油)危机 戴旭 继力拓矿业集团强迫宝钢接受96·5%的涨幅之后,必和必拓也和宝钢达成了涨幅97%的协议.这已经是中国钢铁企业连续5次,不得不接受世界最大铁矿石供应商近乎赤裸裸的价格敲诈了.之前世界原油价格已突破140美元一桶,十年间涨了14倍.中国众多企业甚至普通民众 ...

  • 科学社会主义考点整理
  •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科? (1)为什么要学习: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 ...

  •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综合国力和外部世界.理性的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国际形势及中国未来的走向. 一.中国国际 ...

  • 历史会考复习人教版
  • 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一.辛亥革命(1911年) 1. 辛亥革命的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组织准备: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④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 ...

  • 矛盾的本能--关于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走向的一点思考
  • 矛盾的本能--关于未来美国对华政策 和中美关系走向的一点思考 [3255] (2012-02-23) 早报导读1周点评:千万富翁白手起家的秘密! 专家研究发现:青钱柳降糖有神效(图) 未来30年内美国对华战略将是极为矛盾的,这种矛盾现在已经显现出来.有两种我称之为的"本能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