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

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

1、急性毒性:大鼠连续2 h吸入粉尘200 mg/m,未见中毒症状,大鼠经口LD50为3.16 g/kg,小鼠经口LD50为4.55 g/kg或大于500 mg/kg。

2、亚慢性及慢性毒性:大鼠吸入80~100 mg/m,2次/d,6次/周,连续4个月以上,出现体重增加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紊乱,肺内炎性改变等,长时间反复接触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对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大鼠经加入三聚氰胺饲料喂养13周,未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剂量(NOAEL)为63 mg(/kg·w·d);大鼠拌料喂养28天NOAEL为240 mg(/kg·w·d);大鼠拌料喂养14天NOAEL为417 mg(/kg·w·d);小鼠拌料喂养13周NOAEL为1600 mg(/kg·w·d)。林祥海等的实验中,按照美方提供的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4 g进行添加,对猫采用30 d连续喂养,猫的血清BUN和CRE逐渐升高,到23 d这两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显示有肾功能损伤。

3、生殖发育毒性: 另外三聚氰胺具有一定的生殖发育毒性。在大鼠实验中得出的最敏感的经口摄入的生殖发育毒性的NOAELs为400 mg/kg bw/day (雌鼠)、 1060 mg/kg bw/day (雄鼠)。

4、致癌性: 高剂量三聚氰胺还具有致癌性。Okumura M等(1992年)的研究证明饲喂含3%三聚氰胺饲料能导致F344鼠的膀胱结石,并且诱发膀胱肿瘤和输尿管肿瘤,而且这两个疾病发病率高度相关,他们认为三聚氰胺诱发膀胱癌和泌尿道增生性疾

病归因于结石的形成。Ogasawara H等(1995年)给F344/DuCrj鼠饲喂含三聚氰胺饲料产生结石,诱发膀胱肿瘤。结石的主要成分是1:1的三聚氰胺与尿酸,结果提示三聚氰胺诱导的小鼠泌尿道增生性病变,直接归因于结石的刺激,而不是三聚氰胺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和膀胱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此外Cremonezzi D C等(2001)利用三聚氰胺处理BALB/C小鼠成功复制出泌尿道肿瘤模型。宠物中毒事件中,报告的猫中毒数远远超过狗,是否存在毒性种属差异不得而知,因为两者发生率并不清楚。奶粉事件中受累的主要是幼儿,推测可能因为幼儿器官发育未完成,功能较差,无法及时排泄三聚氰胺,而且幼儿饮水也比成人少,故短时间内产生病变。

5.三聚氰胺在体内的迁移转化:MM产品中常混有其同系物三聚氰酸(CA)、三聚氰酸一酰胺(AMD)和三聚氰酸二酰胺(AMN),会使毒性增强。CA和MM紧密结合能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构而提高其毒性,摄入人体后由于胃酸的作用又再解离,分别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后进入肾脏,两者再次结合沉淀积累形成结石,堵塞肾小管造成肾衰竭。目前已经有MM和CA形成的共同结晶导致肾衰竭的相关报道[10-12]。Birgit等[13]单独饲喂猫0.5 %和1 %MM,或0.2 %,0.5 %和1 %CA持续10 d,未见肾功能异常。而当MM和CA分别以0 %,0.2 %,0.5 %,1 %的剂量混合饲喂48 h后发生了肾衰竭。检查混合物饲喂猫的尿和肾脏,均发现扇形的双折射晶体。肾脏组织病理学局部检查发现结晶主

要存在于远曲小管中,肾间质发生严重的水肿,皮质髓质交界处出血。检测肾脏MM 浓度为496~734 mg/kg,CA 浓度为487~690 mg/kg。结果表明,MM和CA的混合物是猫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发生取代反应(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网状结构,造成结石。

6.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 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然而,2007 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但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方案中指出结石绝大部分累及双侧集合系统及双侧输尿管,这与成人泌尿系统结石临床表现有所不 同,多发性结石影响肾功能的概率更高。由于患儿多不具备症状主诉能力,家长需要加强对相关儿童的观察,依靠腹部B超和(或)CT检查,可以帮助早期确定诊断。在治疗方面,目前没有针对三聚氰胺毒性作用的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主

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干预,解除患儿肾功能长期损害的风险。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使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安全高官史蒂芬·桑德洛夫表示,研究发现,在食品中只有同时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这两种化学成分时才对婴儿健康构成威胁。

班级:环境科学02班 学号:[1**********] 姓名:王楠楠

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

1、急性毒性:大鼠连续2 h吸入粉尘200 mg/m,未见中毒症状,大鼠经口LD50为3.16 g/kg,小鼠经口LD50为4.55 g/kg或大于500 mg/kg。

2、亚慢性及慢性毒性:大鼠吸入80~100 mg/m,2次/d,6次/周,连续4个月以上,出现体重增加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紊乱,肺内炎性改变等,长时间反复接触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对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大鼠经加入三聚氰胺饲料喂养13周,未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剂量(NOAEL)为63 mg(/kg·w·d);大鼠拌料喂养28天NOAEL为240 mg(/kg·w·d);大鼠拌料喂养14天NOAEL为417 mg(/kg·w·d);小鼠拌料喂养13周NOAEL为1600 mg(/kg·w·d)。林祥海等的实验中,按照美方提供的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4 g进行添加,对猫采用30 d连续喂养,猫的血清BUN和CRE逐渐升高,到23 d这两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显示有肾功能损伤。

3、生殖发育毒性: 另外三聚氰胺具有一定的生殖发育毒性。在大鼠实验中得出的最敏感的经口摄入的生殖发育毒性的NOAELs为400 mg/kg bw/day (雌鼠)、 1060 mg/kg bw/day (雄鼠)。

4、致癌性: 高剂量三聚氰胺还具有致癌性。Okumura M等(1992年)的研究证明饲喂含3%三聚氰胺饲料能导致F344鼠的膀胱结石,并且诱发膀胱肿瘤和输尿管肿瘤,而且这两个疾病发病率高度相关,他们认为三聚氰胺诱发膀胱癌和泌尿道增生性疾

病归因于结石的形成。Ogasawara H等(1995年)给F344/DuCrj鼠饲喂含三聚氰胺饲料产生结石,诱发膀胱肿瘤。结石的主要成分是1:1的三聚氰胺与尿酸,结果提示三聚氰胺诱导的小鼠泌尿道增生性病变,直接归因于结石的刺激,而不是三聚氰胺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和膀胱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此外Cremonezzi D C等(2001)利用三聚氰胺处理BALB/C小鼠成功复制出泌尿道肿瘤模型。宠物中毒事件中,报告的猫中毒数远远超过狗,是否存在毒性种属差异不得而知,因为两者发生率并不清楚。奶粉事件中受累的主要是幼儿,推测可能因为幼儿器官发育未完成,功能较差,无法及时排泄三聚氰胺,而且幼儿饮水也比成人少,故短时间内产生病变。

5.三聚氰胺在体内的迁移转化:MM产品中常混有其同系物三聚氰酸(CA)、三聚氰酸一酰胺(AMD)和三聚氰酸二酰胺(AMN),会使毒性增强。CA和MM紧密结合能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构而提高其毒性,摄入人体后由于胃酸的作用又再解离,分别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后进入肾脏,两者再次结合沉淀积累形成结石,堵塞肾小管造成肾衰竭。目前已经有MM和CA形成的共同结晶导致肾衰竭的相关报道[10-12]。Birgit等[13]单独饲喂猫0.5 %和1 %MM,或0.2 %,0.5 %和1 %CA持续10 d,未见肾功能异常。而当MM和CA分别以0 %,0.2 %,0.5 %,1 %的剂量混合饲喂48 h后发生了肾衰竭。检查混合物饲喂猫的尿和肾脏,均发现扇形的双折射晶体。肾脏组织病理学局部检查发现结晶主

要存在于远曲小管中,肾间质发生严重的水肿,皮质髓质交界处出血。检测肾脏MM 浓度为496~734 mg/kg,CA 浓度为487~690 mg/kg。结果表明,MM和CA的混合物是猫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发生取代反应(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网状结构,造成结石。

6.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 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然而,2007 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但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方案中指出结石绝大部分累及双侧集合系统及双侧输尿管,这与成人泌尿系统结石临床表现有所不 同,多发性结石影响肾功能的概率更高。由于患儿多不具备症状主诉能力,家长需要加强对相关儿童的观察,依靠腹部B超和(或)CT检查,可以帮助早期确定诊断。在治疗方面,目前没有针对三聚氰胺毒性作用的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主

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干预,解除患儿肾功能长期损害的风险。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使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安全高官史蒂芬·桑德洛夫表示,研究发现,在食品中只有同时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这两种化学成分时才对婴儿健康构成威胁。

班级:环境科学02班 学号:[1**********] 姓名:王楠楠


相关内容

  • 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 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赵维徽 宜宾学院 100603008 摘 要:食品添加剂在现在的食品工业中已经不可或缺的部分,食品添加剂的运用既存在有益作用也存在危害问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了解并严格遵循政府制定的相应卫生法规. 关 键 词:食品添加剂:有益作用:危害问题:安全使用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我 ...

  • 2000-2012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盘点.png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 肯德基速成鸡事件 2012年11月,媒体报道称山西粟海集团在家禽养殖饲料中添加的药物,足能毒死苍蝇.之后,山东六和集团.盈泰集团等养殖大户被媒体爆光出产从孵化到上餐桌分别只需45天和28天的速成鸡.快大鸭,这些鸡鸭出栏前至少要吃18种抗生素药物,为了使得肉鸡能够快速生长及无病出栏,甚至用上地塞米松等 ...

  • 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 食品安全法讲座稿 (特安呐) 2009年7月4日 6月1日起,中国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这部已出台四个月的法律将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开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新阶段. <食品安全法>经过四审.横跨三年.历时一年多,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获全国人大常 ...

  •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
  •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致癌问题.如某些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动物肿瘤.近年来还发现发色剂亚硝 ...

  •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理解出发,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 近几年来,一系列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毒大米.劣质奶粉.劣质龙口粉丝 ...

  • 2016年大学生网上选课尔雅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期末考试答案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油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1.0 分?A .二恶英?B .三苯四丙吡?C .苯并芘?D .亚硝胺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2005 年,我国关于油炸食品丙烯酰胺食品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是().1.0 分?A . 管理者监管不力?B .生产者隐瞒危害? ...

  • 食品安全和日常饮食课后答案
  • 1 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的问题或关注点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    A.食品安全法律和饮食组成不一样 B.饮食组成.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 C.食品安全法律和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 D.环境污染情况和食品安全法律 正确答案: B 2 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 ...

  • 浅析食品召回
  •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奶粉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纷纷召回问题奶粉.2009年12月,金桥乳业有限公司被查出5.25吨问题奶粉,其中11袋275公斤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随后,上海熊猫乳品爆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010年1月四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被爆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010年 ...

  • 化学与生活论文-食品添加剂
  •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危害 姓名 顾佳俊 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班级 2014261 学号 2014223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追求食品给我们带来的饱足感,更关注食品在色香味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刺激,因此食品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超标使用又给人们带来了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