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 xiù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花瓣( bàn )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

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

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 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3、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 xiù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花瓣( bàn )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

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

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 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3、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相关内容

  • [金色的草地]阅读教学课堂教案
  • <金色的草地>阅读教学课例教案 一.师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习我们第二课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3.师:我们齐读一下这个题目. (生齐读题目.)(展示图片1)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为什么叫"金色的草地"呀? ...

  • 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
  • 语文教案-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 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

  • 金色花教案2
  • 24.金色花 勉县三中 余延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和借鉴"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以朗读.想象感悟散文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朗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和借鉴"托物言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品 ...

  • 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

  • 18[在金色的沙滩上]教案
  • 22. 在金色的沙滩上 一.教学目标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识记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仿写比喻句. 2.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 ...

  •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导墅中心校 蔡书琴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等要素,正确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提高演唱能力 3.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出学生们对快乐童年的回忆. 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欢快.活泼地情绪 教学难点:顿音.切分节奏.休止符等 ...

  • 中班教案:金色的房子(附反思)
  • 活动设计背景 现有很多家庭都是独身子女,他们分享着父母长辈的关爱.但是却不懂得付出和分享.乐于分享是一种积极的亲社会的行为表现.而现在的孩子们恰恰缺少这些.故事中通过小姑娘体验到不与他人分享带来的后果--孤独.和分享后所带来的快乐.教育幼儿不要嫌弃同伴的缺点,应该友善和同伴相处,共同分享玩具,让幼儿 ...

  • 5金色的草地教案
  • 5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 ...

  • [金色花]教案(3)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