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 《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望天门山》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

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 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确日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四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关键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解说:引导学生想像与联想,实现从文字信息到画面信息的转化,从而进入意境,实现阅读价值。改写并不等于古诗今译,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诗歌语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对学生的解答应多加肯定、鼓励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这个难点。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

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画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2)读出节奏感。

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 《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望天门山》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

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 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确日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四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关键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解说:引导学生想像与联想,实现从文字信息到画面信息的转化,从而进入意境,实现阅读价值。改写并不等于古诗今译,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诗歌语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对学生的解答应多加肯定、鼓励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这个难点。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

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画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2)读出节奏感。

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 4教案
  • <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以及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理解诗意,体会诗人高兴的心情以及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

  • 1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 四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 1.<大海睡了>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夜色中大海的静谧美.<海上的风>将海风比作花神.琴师.大力士.和狮子,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大海的变化万千(动态美). 2.<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表达了作者对 ...

  • 西师大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歌词两首]教案
  • 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 ...

  •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2.<金色的草地>描写了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在住处窗前的草地上玩耍.游戏并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 ...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必背内容
  • 三年级上册语文 知识汇总 一.第五册必背内容:(包括词.句.段.篇) 一.古诗: 1.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 ...

  •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10首)
  •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 上册古诗(10首) 4.古诗二首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 ...

  • 小学语文诗词全集
  •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图片及简介资料(精品)
  • 黄山奇石图片及简介 1.飞来石.平天矼西端峰头上的一块巨石,从光明顶.天海.西海等处都能看到.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1.5到2.5米,重约360吨.其下为高崖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很小.上面的巨石似从天上飞来,故名飞来石.从北海向西海道中观赏,石则成桃状,故又名 ...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错题集
  • 1.按要求写句子.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缩句) 2.选字填空. 带 戴 爱( ) ( )领 ( )红领巾 皮( ) 3.造句. 引人注目-- 使劲-- 4.读一读,填一填. 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草地的颜色和蒲公英有关.原来蒲公英的花就 像 ,可以 .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