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演进与完善

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演进与完善

【摘 要】 随着我国审计体系的日趋完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关系的重新梳理和剖析,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分为无关型、协作关系型及伙伴关系型;进而推导出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应选择协作关系型,并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演进趋势是:由主从式的协作关系过渡到平等式的协作关系,进一步提出完善平等式协作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协作关系; 演进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内部审计随着我国审计体系的日趋完善,与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一起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然而,在近年审计法制建设中引人热议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问题。

首先,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相关法律制度上的不确定性。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审计法第29条)”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似乎已明确,但是,国务院国资委2004年8月制定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依然有效,其规定:“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国资委也提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当由国资委进行管理的要求。

其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外包机构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共享成为当今审计体系建设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解决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之间关系的现实问题为导向,运用实践经验总结法、分析论证法、文献综述法等,探究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演进过程,进一步理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以优化我国审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的情况

包括国家审计在内的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国家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Felix(1998)认为,内外部审计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许多职业

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演进与完善

【摘 要】 随着我国审计体系的日趋完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关系的重新梳理和剖析,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分为无关型、协作关系型及伙伴关系型;进而推导出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应选择协作关系型,并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演进趋势是:由主从式的协作关系过渡到平等式的协作关系,进一步提出完善平等式协作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协作关系; 演进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内部审计随着我国审计体系的日趋完善,与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一起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然而,在近年审计法制建设中引人热议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问题。

首先,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相关法律制度上的不确定性。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审计法第29条)”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似乎已明确,但是,国务院国资委2004年8月制定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依然有效,其规定:“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国资委也提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当由国资委进行管理的要求。

其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外包机构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共享成为当今审计体系建设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解决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之间关系的现实问题为导向,运用实践经验总结法、分析论证法、文献综述法等,探究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演进过程,进一步理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以优化我国审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的情况

包括国家审计在内的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国家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Felix(1998)认为,内外部审计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许多职业


相关内容

  • 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
  • 摘 要 审计风险模型先后经历了初级审计风险模型.基本审计风险模型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揭示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审计程序.审计资料.审计人员.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风险模型 演进过程 一.审计风险模型的演 ...

  • 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历程论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 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历程论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作者:史雅洁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12期 [摘 要]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计量的工具,它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合理性,也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出现财务报 ...

  • 内部控制概念的历史演进
  • 内部控制概念的历史演进 一张英民航甘肃空管分局财务部●李超西安交通大学普华永道西安分所 [摘要]本文从四个阶段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广义内部控制中部分要素的不可验证性,后续相关研究应当将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为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目标要素 一.引言 ...

  • 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并存
  • 中国监事工作研究会论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并存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之一,是实现董事会监督职能,保障董事会独立性的重要机构.它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本文在审计委员会制度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日本.德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情况与审计委员会制 ...

  • 2017年审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 2017年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3.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 4.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加强内控审计 5.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 6.浅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 ...

  • 内部审计的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 近年来,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突出,上市公司舞弊案层出不穷,理论与实践不断告诉我们,加强内部监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塑造更加健康的公司治理环境,合理利用公司资源是预防舞弊事件发生的最好办法.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强化公司治理,避免舞弊的发生,一套完整 ...

  •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 摘 要: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它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在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评价和控制等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的成效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 ...

  • 2015届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 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 (一)财务会计 1.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具体谈某一准则)的思考 2.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3.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4.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构建的探讨 5. 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7. 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8 ...

  • 审计学基础
  • 审计学基础 教 学 大 纲 (2008年1月修订) 兰 州 商 学 院 长 青 学二○○八年一月 院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审计学基础>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