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风范道德的楷模

职业的风范 道德的楷模

——杨石飞同志参评“思想道德楷模”申报材料

杨石飞同志,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3月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我单位工作以来,先后任设计咨询中心第一项目组经理、天津分公司经理、大师工作室副主任,自始至终坚持以过硬的党性为后盾,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技术、业务能力突出,近几年来承担了大量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完成了数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成果显著,对于推动企业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共产党员继往开来,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扬新时代新风尚的典型代表。2003年他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和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建设系统职工素质工程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公司“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一、投身实践、敬业尽责,夯实思想和业务基础。

杨石飞同志进单位后,一直从事岩土工程设计、桩基咨询和科研工作,这些业务也是我单位重点发展方向,因此任务重、技术难度高、市场以及硬件条件艰苦。他始终勤勤恳恳,埋头实践,在短短三年中,他逐渐成长为部门咨询业务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在咨询设计业务初现辉煌的背后,凝聚着杨石飞同志和同事们的辛勤汗水。在过去的几年里,杨石飞同志给自己定下一条劳动纪律:“尽量做最早到岗的人,决不做最早离岗的人”。不论任务如何繁重、工程进度如何仓促,他总能按时、出色地完成工程任务,因此,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偶尔一两次的准时下班或者双休日休息,都渐渐成了例外,有好几次为了及时赶出报告,他一个人在单位彻夜加班,第二天清早,清洁工来到公司看到两眼红肿的他还在电脑前不停地忙碌。他深知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婚礼的喜庆气氛还未散,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单位忙碌起来。每天回到家后,那不足四平方米的“书房”是他在家中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新婚妻子对丈夫没日没夜的加班有时不解,说他面对电脑的时间比面对她的时间多出十倍,对客户说的话比对她说的话也要多十倍。“你还年轻,身体别累垮了。”、“别犯傻,用不着拼命的。”,面对亲人的告诫,他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那就是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投入

到自己喜爱的岩土工程事业中去,这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说,我是一名党员,那种仅是为了得到 某个职务、或某种利益和荣誉而工作的人是渺小的,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是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展现技术和管理才能。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讲,仅有工作的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人格修养、工作经验、现场问题处理能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要求。作为上海市建委科研项目《上海地区岩土工程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的第二完成人,杨石飞同志在工作最早阶段就开始接受了比较先进的岩土工程咨询理念,为后期的桩基设计咨询奠定了基础;进行该课题的科研攻关的整个过程,使他对上海地区的桩基设计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材料,为以后明晰咨询思路,领会优化原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作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他深刻体会到工程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为此,他从不放弃到各个工地巡查、学习的机会,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以及公司技术领导汇报沟通,贯彻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前些年,部门推行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改革,杨石飞通过竞聘上岗,成为该部门第一项目组项目经理。之后,他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对自己技术要求更高。作为项目组经理,既要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任务,又要进行技术创新,对外联系业务、工地巡查工作等更加频繁。因此,他的车经常出入工地现场,常常是灰头垢脸。一年下来,他跑的里程数远远超过专职经营人员,在他带领下,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很快打开了发展局面,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2009年3月,公司公开招聘天津分公司经理,杨石飞抛开上海优越的待遇生活勇敢应聘,最终脱颖而出,受命组建天津分公司和天津申凯技术服务公司,他很快进入角色,为协助天津投资方解决种植园厂区地基问题,远赴印尼,在40多度艰苦环境一站就是两周;为赶在年前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野外作业,与工人在零下15度工地同吃住。在人员匮乏、资金紧张情况下,他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先后承接了天津海河隧道监测、天津于家堡枢纽工程监测等大型项目,逐渐打开了局面,增强公司在天津市场知名度,为天津分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成为重大工程建设的栋梁。

杨石飞同志常说:“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多作点事情。”临港大众CP5项目作为临港新城开发的首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占地面积1km2,杨石飞在前期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咨询。为检验咨询结果,要进行现场试验,作为整个试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两周内完成了包括三组单桩、三组天然地基、六组复合地基、两组长期沉降观测试验,一个月后,全部测试结果出来了:单桩承载力全部满足承载力要求,复合地基在8吨荷载作用沉降只有

1.6cm,满足咨询要求。三个月后,土地交接使用前的验收,德方提出的验收标准几近苛刻,而测试工作同样艰巨,时间只有两个礼拜,需要进行静力触探、压实度、复合桩基、载荷板„„试验数量之多,人员、设备要求之高,可谓是我单位近年之最。每天例会,杨石飞作为项目负责人,将昨天工作情况及当天工作计划以中英文向德方及临港集团汇报。由于现场工作内容准备充分,当最后一天野外测试工作结束,第二天六本总页数超过一千页的检测报告已经出炉。测试过程中,有一项平板载荷试验项目是按德国标准执行,由于国内该测试步骤及计算方法尚属空白,在与多方探讨及现场试验后,杨石飞摸索出该试验步骤及计算方法,指导现场测试人员。六月的临港,白天酷热难耐,晚上海风刺骨,他和项目组人员却全然不顾,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就蹲在卡车底下观测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让人鼓舞:垫层平均压实度超过97%,河道回填质量优良,复合地基在8吨荷载下沉降1.2cm,平板载荷试验模量达到高速公路标准,桩身质量全部II类以上,未发现断桩。中德双方代表在验收工作会议上大拇指顶着大拇指的姿势既是对地坪处理效果的认可,也是对验收测试工作的赞许。

由于在临港大众CP5等项目中的突出表现,临港集团委托我单位对滩涂围垦促淤大面积吹填土软基处理进行设计咨询,并进行前期试验。杨石飞同志作为长期参与临港建设的技术人员,二话没说就投入到紧张的设计、咨询、检测和评估工作中。在工程建设最紧张的前半年里,全部精力都扑在了临港这片土地上,几乎每天挂露而出、披霞而归,于是,这个来回一趟两三个小时的大工地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中船临港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基地和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是在临港新围区首先启动的大型项目,占地面积分别为37万和60万平方米,其中中船临港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基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船用配套建设项目;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是今年以来上海制造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由于两个项目都是生产超重型设备的厂房,对地坪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要求都极为苛刻;而受产品运输条件限制,又不得不把厂房设置在靠海区域,因此厂房有三分之一以上面积落在最软弱的新吹填土上,处理难度很大。在新围区仍然是一片汪洋的时候,杨石飞同志就已经和单位技术骨干一道赶到现场,调查周边砂源情况,探清场地原来的工程边界状况,为临港集团制订合理的吹填、排水方案,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吹填料质量好坏、积水能否及时排出、土体能否固结,直接影响后面地基处理的难度、工期、质量和造价。在众多专家智囊团的指导和施工单位的努力下,吹填按时在2005年3月份达到设计成陆标高。但是,时不我待,项目建设进度已经提上日程,准备在7月份开始打下第一根工程桩,而场地目前状况与水塘无异,不要说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行走,人在上面都无法立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地基处理成能满足建设需要的场地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杨石飞第一个带着工人,一面铺着竹篱笆一面开路,往新围区最中央、积水最严重的地方走去,在根本没办法采用常规勘测手段情况下,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查明场地内吹填土的埋深、分布等特性,取出里面的吹填料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分析。好几次不小心失足,半个身子已经陷进泥潭里,在别人慌忙帮拉上来的时候,鞋子都已经找不到了。就是靠着这种敬业傲业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对场地吹填土最真实、最直观的认识。结合我单位在软基处理方面的经验,认为虽然目前场地积水严重,但吹填料基本仍以粉性土为主,通过有效的强迫式排水措施,能显著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最终提出了最有效、最经济的、工期最短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结合排水固结法。

由于涉及面积大,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后果严重,为慎重起见,临港集团委托我单位开辟三千平方米面积进行试验。杨石飞同志又马不停蹄开始制订试验方案,部署试验计划。留给试验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而现场许多试验施工条件都不具备。除了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还要到现场指挥施工方法,每天根本都顾不上休息。第一天进场,第二天排水设备进场,第三天施工井点降水,第四天开始降

水,节奏要求非常快。前期由于软土层排水条件认识不足,采用了常规的6m井点管降水,排水效果不明显,在认真总结分析后,及时调整,创造性地加工出长度只有4m的塑料管,滤管加长,一下子显著提高了降水效果。“五·一”节的时候,全部人员都在现场为马上进行的强夯施工作最后准备,单位领导亲自到现场慰问,恰逢滂沱大雨,领导看到杨石飞和其他工人在泥泞的场地紧张地工作,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个月后,试验结束,静载荷试验检测出来了,经过降水和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超过了400kPa,比处理前提高了近十倍,证明该方法在该场地是完全适用的。在充分的事实面前,临港集团采纳了该方法,并在7月份按时完成了整个新围区场地的地基处理工程,后期的检测结果也表明,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7月28日,中船临港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上海临港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为科技攻关的排头兵

几年来,杨石飞同志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不懈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公司咨询、设计业务的骨干,但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科研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此,他从来没有因为工程业务繁忙而放弃对科研进步的追求。近年来,他作为主要完成人或参与者完成科研项目11项,其中3项被评为国际先进,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了《岩土工程测试手册》一书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他对项目组的定位是 “科研先导”,努力克服以往科研机制弊病,在科研任务按项目制度实施的第一年,努力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科研发展之路,使项目组内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科研项目负责人成为整个科研的核心和牵头人,从以往的“要我做科研”转变成“我要做科研”,同时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迎难而上的决心。2004年初,建委科技委预研课题“大面积土体堆载对地基土边界条件影响研究”和“废弃物改性覆盖材料对填埋场岩土环境影响研究”顺利通过预研评审,并且在上海市建委计划的所有50余个预研课题项目中获得专家评分最高的两个课题,从而均获得了建委资助,进行为期两年的续研,这种同一单位同一年有两个课题获得上海市建委资助续研尚属首例,为我单位的科研工作打开一片新天地,充分体现了其倡导的科研制度革新对项目组科研

人员的激励作用。2005年6月,进行了一年的“2010中国世博会场址岩土工程问题研究”课题也获得专家认可,一致通过评审验收,杨石飞同志以及其项目组成员在整个课题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中坚作用。由于科研成果显著,世博会土地控股公司再次委托我单位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 “世博园区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工程地质、地下管线和地下建筑物的信息,该课题也已顺利完成。之后,作为与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进行的“上海市地质环境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影响研究”课题也初步完成了既定任务。课题任务的出色完成,不但提升了企业科研技术水平,也为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有的人看来,做工程技术人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尤其像岩土工程,成天与泥土打交道,走的是泥路,穿的是泥鞋,那种艰苦的环境是难以言语的,于是就常常有人对行业产生厚此薄彼的不愤,可在杨石飞同志看来,这个职业已经是一种不可割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了。这是他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自然也会去尊重、去珍爱他的这份职业。这应该就是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写照。

职业的风范 道德的楷模

——杨石飞同志参评“思想道德楷模”申报材料

杨石飞同志,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3月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我单位工作以来,先后任设计咨询中心第一项目组经理、天津分公司经理、大师工作室副主任,自始至终坚持以过硬的党性为后盾,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技术、业务能力突出,近几年来承担了大量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完成了数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成果显著,对于推动企业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共产党员继往开来,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扬新时代新风尚的典型代表。2003年他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和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建设系统职工素质工程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公司“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一、投身实践、敬业尽责,夯实思想和业务基础。

杨石飞同志进单位后,一直从事岩土工程设计、桩基咨询和科研工作,这些业务也是我单位重点发展方向,因此任务重、技术难度高、市场以及硬件条件艰苦。他始终勤勤恳恳,埋头实践,在短短三年中,他逐渐成长为部门咨询业务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在咨询设计业务初现辉煌的背后,凝聚着杨石飞同志和同事们的辛勤汗水。在过去的几年里,杨石飞同志给自己定下一条劳动纪律:“尽量做最早到岗的人,决不做最早离岗的人”。不论任务如何繁重、工程进度如何仓促,他总能按时、出色地完成工程任务,因此,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偶尔一两次的准时下班或者双休日休息,都渐渐成了例外,有好几次为了及时赶出报告,他一个人在单位彻夜加班,第二天清早,清洁工来到公司看到两眼红肿的他还在电脑前不停地忙碌。他深知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婚礼的喜庆气氛还未散,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单位忙碌起来。每天回到家后,那不足四平方米的“书房”是他在家中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新婚妻子对丈夫没日没夜的加班有时不解,说他面对电脑的时间比面对她的时间多出十倍,对客户说的话比对她说的话也要多十倍。“你还年轻,身体别累垮了。”、“别犯傻,用不着拼命的。”,面对亲人的告诫,他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那就是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投入

到自己喜爱的岩土工程事业中去,这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说,我是一名党员,那种仅是为了得到 某个职务、或某种利益和荣誉而工作的人是渺小的,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是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展现技术和管理才能。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讲,仅有工作的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人格修养、工作经验、现场问题处理能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要求。作为上海市建委科研项目《上海地区岩土工程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的第二完成人,杨石飞同志在工作最早阶段就开始接受了比较先进的岩土工程咨询理念,为后期的桩基设计咨询奠定了基础;进行该课题的科研攻关的整个过程,使他对上海地区的桩基设计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材料,为以后明晰咨询思路,领会优化原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作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他深刻体会到工程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为此,他从不放弃到各个工地巡查、学习的机会,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以及公司技术领导汇报沟通,贯彻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前些年,部门推行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改革,杨石飞通过竞聘上岗,成为该部门第一项目组项目经理。之后,他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对自己技术要求更高。作为项目组经理,既要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任务,又要进行技术创新,对外联系业务、工地巡查工作等更加频繁。因此,他的车经常出入工地现场,常常是灰头垢脸。一年下来,他跑的里程数远远超过专职经营人员,在他带领下,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很快打开了发展局面,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2009年3月,公司公开招聘天津分公司经理,杨石飞抛开上海优越的待遇生活勇敢应聘,最终脱颖而出,受命组建天津分公司和天津申凯技术服务公司,他很快进入角色,为协助天津投资方解决种植园厂区地基问题,远赴印尼,在40多度艰苦环境一站就是两周;为赶在年前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野外作业,与工人在零下15度工地同吃住。在人员匮乏、资金紧张情况下,他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先后承接了天津海河隧道监测、天津于家堡枢纽工程监测等大型项目,逐渐打开了局面,增强公司在天津市场知名度,为天津分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成为重大工程建设的栋梁。

杨石飞同志常说:“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多作点事情。”临港大众CP5项目作为临港新城开发的首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占地面积1km2,杨石飞在前期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咨询。为检验咨询结果,要进行现场试验,作为整个试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两周内完成了包括三组单桩、三组天然地基、六组复合地基、两组长期沉降观测试验,一个月后,全部测试结果出来了:单桩承载力全部满足承载力要求,复合地基在8吨荷载作用沉降只有

1.6cm,满足咨询要求。三个月后,土地交接使用前的验收,德方提出的验收标准几近苛刻,而测试工作同样艰巨,时间只有两个礼拜,需要进行静力触探、压实度、复合桩基、载荷板„„试验数量之多,人员、设备要求之高,可谓是我单位近年之最。每天例会,杨石飞作为项目负责人,将昨天工作情况及当天工作计划以中英文向德方及临港集团汇报。由于现场工作内容准备充分,当最后一天野外测试工作结束,第二天六本总页数超过一千页的检测报告已经出炉。测试过程中,有一项平板载荷试验项目是按德国标准执行,由于国内该测试步骤及计算方法尚属空白,在与多方探讨及现场试验后,杨石飞摸索出该试验步骤及计算方法,指导现场测试人员。六月的临港,白天酷热难耐,晚上海风刺骨,他和项目组人员却全然不顾,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就蹲在卡车底下观测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让人鼓舞:垫层平均压实度超过97%,河道回填质量优良,复合地基在8吨荷载下沉降1.2cm,平板载荷试验模量达到高速公路标准,桩身质量全部II类以上,未发现断桩。中德双方代表在验收工作会议上大拇指顶着大拇指的姿势既是对地坪处理效果的认可,也是对验收测试工作的赞许。

由于在临港大众CP5等项目中的突出表现,临港集团委托我单位对滩涂围垦促淤大面积吹填土软基处理进行设计咨询,并进行前期试验。杨石飞同志作为长期参与临港建设的技术人员,二话没说就投入到紧张的设计、咨询、检测和评估工作中。在工程建设最紧张的前半年里,全部精力都扑在了临港这片土地上,几乎每天挂露而出、披霞而归,于是,这个来回一趟两三个小时的大工地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中船临港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基地和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是在临港新围区首先启动的大型项目,占地面积分别为37万和60万平方米,其中中船临港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基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船用配套建设项目;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是今年以来上海制造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由于两个项目都是生产超重型设备的厂房,对地坪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要求都极为苛刻;而受产品运输条件限制,又不得不把厂房设置在靠海区域,因此厂房有三分之一以上面积落在最软弱的新吹填土上,处理难度很大。在新围区仍然是一片汪洋的时候,杨石飞同志就已经和单位技术骨干一道赶到现场,调查周边砂源情况,探清场地原来的工程边界状况,为临港集团制订合理的吹填、排水方案,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吹填料质量好坏、积水能否及时排出、土体能否固结,直接影响后面地基处理的难度、工期、质量和造价。在众多专家智囊团的指导和施工单位的努力下,吹填按时在2005年3月份达到设计成陆标高。但是,时不我待,项目建设进度已经提上日程,准备在7月份开始打下第一根工程桩,而场地目前状况与水塘无异,不要说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行走,人在上面都无法立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地基处理成能满足建设需要的场地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杨石飞第一个带着工人,一面铺着竹篱笆一面开路,往新围区最中央、积水最严重的地方走去,在根本没办法采用常规勘测手段情况下,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查明场地内吹填土的埋深、分布等特性,取出里面的吹填料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分析。好几次不小心失足,半个身子已经陷进泥潭里,在别人慌忙帮拉上来的时候,鞋子都已经找不到了。就是靠着这种敬业傲业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对场地吹填土最真实、最直观的认识。结合我单位在软基处理方面的经验,认为虽然目前场地积水严重,但吹填料基本仍以粉性土为主,通过有效的强迫式排水措施,能显著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最终提出了最有效、最经济的、工期最短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结合排水固结法。

由于涉及面积大,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后果严重,为慎重起见,临港集团委托我单位开辟三千平方米面积进行试验。杨石飞同志又马不停蹄开始制订试验方案,部署试验计划。留给试验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而现场许多试验施工条件都不具备。除了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还要到现场指挥施工方法,每天根本都顾不上休息。第一天进场,第二天排水设备进场,第三天施工井点降水,第四天开始降

水,节奏要求非常快。前期由于软土层排水条件认识不足,采用了常规的6m井点管降水,排水效果不明显,在认真总结分析后,及时调整,创造性地加工出长度只有4m的塑料管,滤管加长,一下子显著提高了降水效果。“五·一”节的时候,全部人员都在现场为马上进行的强夯施工作最后准备,单位领导亲自到现场慰问,恰逢滂沱大雨,领导看到杨石飞和其他工人在泥泞的场地紧张地工作,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个月后,试验结束,静载荷试验检测出来了,经过降水和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超过了400kPa,比处理前提高了近十倍,证明该方法在该场地是完全适用的。在充分的事实面前,临港集团采纳了该方法,并在7月份按时完成了整个新围区场地的地基处理工程,后期的检测结果也表明,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7月28日,中船临港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上海临港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为科技攻关的排头兵

几年来,杨石飞同志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不懈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公司咨询、设计业务的骨干,但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科研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此,他从来没有因为工程业务繁忙而放弃对科研进步的追求。近年来,他作为主要完成人或参与者完成科研项目11项,其中3项被评为国际先进,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了《岩土工程测试手册》一书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他对项目组的定位是 “科研先导”,努力克服以往科研机制弊病,在科研任务按项目制度实施的第一年,努力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科研发展之路,使项目组内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科研项目负责人成为整个科研的核心和牵头人,从以往的“要我做科研”转变成“我要做科研”,同时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迎难而上的决心。2004年初,建委科技委预研课题“大面积土体堆载对地基土边界条件影响研究”和“废弃物改性覆盖材料对填埋场岩土环境影响研究”顺利通过预研评审,并且在上海市建委计划的所有50余个预研课题项目中获得专家评分最高的两个课题,从而均获得了建委资助,进行为期两年的续研,这种同一单位同一年有两个课题获得上海市建委资助续研尚属首例,为我单位的科研工作打开一片新天地,充分体现了其倡导的科研制度革新对项目组科研

人员的激励作用。2005年6月,进行了一年的“2010中国世博会场址岩土工程问题研究”课题也获得专家认可,一致通过评审验收,杨石飞同志以及其项目组成员在整个课题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中坚作用。由于科研成果显著,世博会土地控股公司再次委托我单位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 “世博园区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工程地质、地下管线和地下建筑物的信息,该课题也已顺利完成。之后,作为与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进行的“上海市地质环境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影响研究”课题也初步完成了既定任务。课题任务的出色完成,不但提升了企业科研技术水平,也为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有的人看来,做工程技术人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尤其像岩土工程,成天与泥土打交道,走的是泥路,穿的是泥鞋,那种艰苦的环境是难以言语的,于是就常常有人对行业产生厚此薄彼的不愤,可在杨石飞同志看来,这个职业已经是一种不可割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了。这是他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自然也会去尊重、去珍爱他的这份职业。这应该就是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写照。


相关内容

  • 学习孟二冬事迹有感-平凡中的伟大[两篇]
  • 今年的4月22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位很普通的教师离开了我们,而就是这一位淡泊名利的学者,朴实无华的师者,意志顽强的病者,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和思考.人们怀念他,赞美他.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9日满怀感激地给孟教授的女儿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充满感情地感谢这位教师,高度地赞扬这位教师,他并 ...

  • 师表风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师德优秀论文集
  • 基本资料 师表风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师德优秀论文集 作者: 董良军主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12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22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集130余篇优秀论文,论文内容全是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本书论文水平较高,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借鉴和 ...

  • [做一个好教师]读书随笔
  • <做一个好教师>读书随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首要财富,是教育强校的重要保障,是顺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着引导社会文明不断前进的使命,是学校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教师对学生的 ...

  • 2016年小学师德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2016年小学师德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 ...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师德修养必要途径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师德修养必要途径 通过两天的培训学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 ...

  • 2012年小学师德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我校师德建设工作 ...

  • 2014年小学师德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我校师德建设工作 ...

  • 教师文明礼仪学习心得
  • 教师文明礼仪学习心得一:教师文明礼仪学习心得 在海南省建设战略上升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刻,我校被光荣的评为文明礼仪师范学校,值此光荣之际,我校全体师生及教职工在校领导的强烈号召之下,开展了文明礼仪的认真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触颇多. 在地球仪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夏威夷与我们的海南岛处于同一 ...

  •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