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数学之谜

金字塔数学之谜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和埃及国家的象征,还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人类失落的文明中,很少有古迹能像金字塔一样让人感到如此神秘和敬畏。有一句阿拉伯谚语至今还在流传“人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 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块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设计它呢?陵墓的通风道倾斜深入多层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华丽的浮雕,但谁也不能明白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和运用怎样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这其中有许多的未解之谜。

现在让我们看看金字塔在数学方面的未解之谜吧。

有人对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测量和研究后,提出了许多蕴含在大金字塔中的数字之谜。譬如: 延伸胡夫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至无穷则为地球的子午线(纬线),但是地球上任何的四面正对东南西北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它的两条平分线分别是纬线和经线,这并不是金字塔独有的;穿过胡夫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均匀的两半,但是考虑到魏格纳得大陆漂移说,那么在几千年前穿过胡夫大金字塔的子午线并没有平分海洋和陆地。大金字塔的底面周长230.36米,为362.31库比特(古埃及一种度量单位),这个数字与一年中的天数相近。如果埃及人是具有这些超越时代的数学知识的那么为什么不干脆让金字塔底面周长为365库比特,而只是近似呢,这只不过是一个巧合。 大金字塔的原有高度146.7米(现已塌落至137.3米)乘以10亿,约等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地球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椭圆形,所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日地距离)不是一个固定值,日地距离本身就是变化的你再是近似值就很牵强了。大金字塔4个底边长之和,除以高度的两倍,即为

3.14——圆周率。但是以52度左右倾斜面建造的四方角锥,用其高h去除其底边的两倍,即2s/h,都得到接近π的值。 大金字塔本身的重量乘上7×1015(8000个金字塔就有地球重量了,太不可信!)恰好是地球的重量。

类似的所谓的金字塔数学之谜还有很多,作者也就不一一推敲了。明显这些数字关系有的是一种偶然巧合,有的是危言耸听的故意夸大,有的根本不符合事实真相。

为了找到数学关系而在金字塔中寻找能找到什么呢。

此外,还有些数字反映了古埃及人民在数学和天文方面取得的杰出成绩。比如,古埃及人已懂得用水面定位的方法(即先灌水,利用水平面平整地基),获得精确的地平面;古埃及人选定一颗(或几颗)恒星,借助简单器械仔细观测,记录恒星在地平线上的出没位置,然后平分从观察点到恒星出没点形成的角就测出了子午线。所以这并不是多么神秘的奇事,只是埃及建筑师们的智慧和当代人非要找出神秘之事的自圆其说。其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只要你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金字塔数学之谜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和埃及国家的象征,还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人类失落的文明中,很少有古迹能像金字塔一样让人感到如此神秘和敬畏。有一句阿拉伯谚语至今还在流传“人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 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块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设计它呢?陵墓的通风道倾斜深入多层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华丽的浮雕,但谁也不能明白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和运用怎样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这其中有许多的未解之谜。

现在让我们看看金字塔在数学方面的未解之谜吧。

有人对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测量和研究后,提出了许多蕴含在大金字塔中的数字之谜。譬如: 延伸胡夫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至无穷则为地球的子午线(纬线),但是地球上任何的四面正对东南西北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它的两条平分线分别是纬线和经线,这并不是金字塔独有的;穿过胡夫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均匀的两半,但是考虑到魏格纳得大陆漂移说,那么在几千年前穿过胡夫大金字塔的子午线并没有平分海洋和陆地。大金字塔的底面周长230.36米,为362.31库比特(古埃及一种度量单位),这个数字与一年中的天数相近。如果埃及人是具有这些超越时代的数学知识的那么为什么不干脆让金字塔底面周长为365库比特,而只是近似呢,这只不过是一个巧合。 大金字塔的原有高度146.7米(现已塌落至137.3米)乘以10亿,约等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地球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椭圆形,所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日地距离)不是一个固定值,日地距离本身就是变化的你再是近似值就很牵强了。大金字塔4个底边长之和,除以高度的两倍,即为

3.14——圆周率。但是以52度左右倾斜面建造的四方角锥,用其高h去除其底边的两倍,即2s/h,都得到接近π的值。 大金字塔本身的重量乘上7×1015(8000个金字塔就有地球重量了,太不可信!)恰好是地球的重量。

类似的所谓的金字塔数学之谜还有很多,作者也就不一一推敲了。明显这些数字关系有的是一种偶然巧合,有的是危言耸听的故意夸大,有的根本不符合事实真相。

为了找到数学关系而在金字塔中寻找能找到什么呢。

此外,还有些数字反映了古埃及人民在数学和天文方面取得的杰出成绩。比如,古埃及人已懂得用水面定位的方法(即先灌水,利用水平面平整地基),获得精确的地平面;古埃及人选定一颗(或几颗)恒星,借助简单器械仔细观测,记录恒星在地平线上的出没位置,然后平分从观察点到恒星出没点形成的角就测出了子午线。所以这并不是多么神秘的奇事,只是埃及建筑师们的智慧和当代人非要找出神秘之事的自圆其说。其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只要你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相关内容

  • 埃及金字塔与数学
  • 埃及金字塔与数学 摘要: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数学这门学科究竟是何时诞生的呢?古埃及作为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了他们发展农业.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从控制洪水和灌溉,测量田地的面积.计算仓库的容积.推算适合农业生产的历法以及相关的财富计 ...

  • 数学与建筑学的关系 文科数学论文
  • 浅述数学与建筑学的关系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hematics and Architecture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多个著名建筑的简要分析,说明了这些建筑在建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例如比例,曲线和抽象数学-- ...

  • 课堂中的"金字塔"
  • 摘要:要想融"数学建模"的思想于小学数学课堂,就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 关键字:数学建模:思想:问题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到了数学建模的概念.什么是数学模型? 数 ...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数学故事小希帕蒂娅巧测金字塔的高度素材北师大版剖析
  • 小希帕蒂娅巧测金字塔的高度 希帕蒂娅和她的父亲都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希帕蒂娅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小希帕蒂娅就已经掌握了很多算术和几何方面的数学理论,并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天早晨,红日初升,她和父亲手拉手在草坪上悠闲地散步.走着走着,突然, ...

  •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1.陈景润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 ...

  •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 张景超 内乡县赤眉镇中心小学 比例尺 教学内容 :P53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 学会解 ...

  • 伟人泰勒斯
  • 科学之父--泰勒斯 学号:[1**********]2 姓名:令 刚 班级:09级地科班 摘要:被称为科学之父的著名希腊数学家泰勒斯,在哲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在当时的条件下测出金字塔的高度.预测出日食等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在各学科方面突出的成就赢得了科学之父的称号. 关键词: ...

  • 学生.教师.课堂三管齐下
  • [摘 要]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应抓住高中学段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学习金字塔"为理论支撑,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综合使用多种感官: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师角色:课堂上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引入.关注课堂生 ...

  •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成长日记_4
  •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成长日记 刘蔓英 东莞市东城区第一小学 邮编:523121 [摘要] 数学日记就像一个聚宝盆,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写日记,还能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是让人快乐的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