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今文献载体的演变

浅谈古今文献载体的演变

文献是记录一切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文献载体是符号化的系统知识存贮体。在我国, “ 文献” 一词最早见于《 论语 · 八佾》 之中。孔子说: “ 夏礼吾能言 之, 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 足故也。足, 则吾能征之矣。 ” 对孔子所说的文献, 宋 代的朱熹在《 四书章句集注》 中注释为: “ 文, 典籍也,献,贤也。 ” 典籍是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 而献同贤, 是指阅历丰富、 满腹经纶的贤人。可见“ 文献”一词包含着“ 典籍” 和“ 贤人” 两个方面的含义。随着 历史的发展, “ 文献” 的含义逐渐演化为专指那些具有 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 而“ 贤” 的含义逐渐消失了。到了现代,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为了传播知识, 交流经验,出现了各种知识信息载 体的材料, 发明了各种各样记录知识信息的方式, 涌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文献。我国的国家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 ( G B 3 7 9 2 1 - -8 3 ) 给文献下的定义是:“ 文献是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可见,凡是人类的知识信 息以文字、 图形 、 代码、 符号、 视频、 声频等形式, 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载在物质载体上, 由此形成的每一件记录, 都统称为文献。

文献载体有天然材料手工刻写的非纸张型材料: 如古代的甲骨、 玉石、 青铜器、 简策到以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型为主的人造纤维( 纸张) 型材料再到现代的胶片、 磁带、 磁盘、 光盘以及机读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为代表的电子载体材料文献。这一发展演变也就是载体材料本身的笨重到轻便, 信息记录的密度由小到大, 信息记录传递由慢到快的进程。

一、天然材料 原始社会初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当贫乏,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交流思想, 传播知识, 传播经验要靠语言、表情、 手势、 行动等 自然的表达方式。用结绳、 契刻 等帮助记忆, 结绳和契刻本身不是文字, 它们没有和语言中的固定词联系起来, 同一个结绳和契刻既可以代表一天, 一个月, 一个地点, 只有当事人知道, 别人难以捉摸。这种原始的记录方式, 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是,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类在改造大 自然和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改造着自己, 完善着 自己, 丰富着自己, 人类的知识经验积累逐渐增多, 靠原始的交流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 人们为了延长记忆记录劳动成果, 积累和传播劳动经验, 贮存和积累知识, 获得更多劳动果实的需要, 同时也不断寻求新的 一种表达交流方式, 也就是说 , 社会发展到人们需要用语言把信息记录下来传之久远的时候, 文字作为语言的辅助工具应运而生了, 逐渐形成了人们共同创造最后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工具。并且以甲骨、玉石、 青铜器、 简策、 木牍、 缣帛等作为记录知识语言文字的载体材料, 凝聚着古人的智慧、 技艺、 生活情趣、 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信息,就此形成了文献。

古代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上, 称甲骨文。于是就有了中国最早的“ 文献” 了。后来人们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或在石块上, 成为铜器铭文, 石刻铭文。这些兽骨、 铜器、 石器等天然材料确实曾起到一定的书籍作用,它们不一定是为了传播知识和供别人阅读 , 但是它们都是文字记录, 是信息符号, 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载在物质载体上 ,由此形成每一件记录,也就形成了文献。虽然兽骨、铜器上的文字记载, 是以稽查 、考证、纪念、保存为目的,不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但是它们记载了当时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它们的信息密度小,体积重量大, 难以搬运流传和复制扩散, 主要具有文物保存性质。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是起到了书的作用, 但不算正式图书。

正式图书的出现以简策、 木牍、 缣帛为标志。在竹简和木简上写字, 要比在甲骨上刻字容易, 而且也便于编连。简策就是用毛笔把文字书写在竹、 木片等载体材料上, 然后按文义顺序片片连缀起来成为一部书。这样, 古人就有了编书的条件, 我国最古的正式书籍就是用竹简和木简编成的。春秋战国乃至两汉这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期间, 都是简策书

籍盛行的时期。其中有《 礼仪》 九篇, 这是以简策形式保存下来的一部古代经书。据古书记载, 西汉时候人们曾经在孔丘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竹简和木简,上面写着《 尚书》 、《 论语》、《 春秋》、《 孝经》、《 礼记》等几十篇儒家所谓的“ 经典” 文献。

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 人们使用竹木简的同时,又发明了另一种办法, 以丝织品作为写字、 画图的载体材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运用蚕丝制造丝绸的国家。养蚕业发展较快, 丝织品的生产也更加普遍。这些丝织品有帛、 缣、 缯、 素等名称。人们用毛笔在丝织品上面写字, 抄书称为帛书、 缣书、缯书、 素书等。战国初期 的《 墨子》中也几次提到“ 书于竹帛” , 即写在竹简和丝帛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类文明的进步 , 书籍发展也越来越精致。到了汉代, 生产的一种缣帛成为专门用来书写的载体材料。在马王堆汉墓中有一大批帛书, 上面用篆字或隶字缮写约二十多种古书。其中《 老子》、 《 易经》、 《 战国策》 等书都与今本有很大不同, 这些帛书为我们研究古代典籍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新资料。缣帛、 竹简经过人工加工修饰, 便成为专门记载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文献工具。但是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的文献载体, 与甲骨、青铜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简牍的制作材料( 木头) 来源广泛, 加工也方便,可以用笔墨书写,写错了还可以用刀削去重写。缣帛柔软、 光滑、 轻薄, 易于运笔 、舒卷。尽管简牍和缣帛有优点,但是它们也有不足的地方, 简牍较笨重, 不便于阅读和携带,不便于存放,存放时间长了还会裂开。将简牍串起来的皮绳一断, 竹片散乱, 也不容易恢复原样。史书上说, 秦始皇当年每天批阅竹简公文重大一百多公斤。西汉的时候, 齐人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用了三千根竹简 , 由两个身强力壮 的人将它们抬进 宫去, 汉武帝看完它足足花了两个月。战国时, 思想家惠施外出游学, 随身携带的书就足足装了五车, 故有“ 学富五车” 的典故。这样多的简册, 运输、 存放都很麻烦。缣帛也同样有许多不便之处, 它虽然比简牍轻, 便于携带和书写, 但价钱太贵, 普通读书人用不起。正因为简牍和缣帛还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 所以,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一种能为大多数人利用的书写文献载体材料——纸慢慢发明出来了。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竹木材料和纺织材料, 作为图书文献载体,为纸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 人造纤维材料

人造纤维材料的产生, 纸的发明,为文献载体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使得纸写本书籍才有了产生的可能,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发展, 兼顾了竹木简策和缣帛的优点, 克服了它们笨重和昂贵的缺点, 使图书文献进入到社会化的生产、保存、传播 的新时代。在汉代初期,人们开始就探索新的物美 价廉的书写材料,纸张的发明和应用给文献载体材 料进行了新的革命。到了东汉中期,宦官蔡伦总结了民间的经验,把造纸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从此有了轻便又适用于书写的文献载体材料——纸张。由于这种纸价钱低廉,很快在人民中间推广,许多人喜欢用它写信、抄书等。东汉末年,又出现了一位造纸的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的纸张结构细密,洁白光滑,色泽鲜明,进而造纸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东汉武帝时,学者崔瑗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现在送你《许子》这部书,共十卷。因为贫穷,我无力用帛抄写,只能用纸了。”这个记载表明,创制出植物纤维以后不久,就有了抄在纸张型载体材料的整部书了,也反映当时纸的价格比帛低廉,可供一般知识分子使用。三国以后,随着造纸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纸的质量和数量继续提高,著书、藏书远远超过前期,出现了抄书的专门职业“经生”,荟萃前人著作要点, 按内容分门别类的类书。主要著作有南北朝的“八书”、《 南史》、《 北史》、《 史记》 、《 汉书》,合称为前四史的《 三国志》和《 后汉书》, 史评巨著《史通》以及典章通史《 通典》 等。纸质型载体材料终于 以本身物美价廉的优越性把简策和帛书型载体材料挤掉而居于首位,从此纸写本的文献载体书籍数量就越来越多了。纸书载体材料轻便,密度大,成本低,流传阅读方便, 成为图书世界的最主要的文献载体材料。

“印刷术”的发明,则对图书文献的快捷生产、存贮 、复制、传递、交流信息等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印刷工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又一次飞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 出的巨大贡献。“ 印刷术” 使信息超时空存储, 快捷存储、 多处存储复制多份文献, 增加复本等均变成现实。

三、光电磁化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造材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光电磁化材料在图书文献中得到应用。一大批新 型载体材料出现了,其中包括缩微胶卷、 录音带、 录像带、 激光唱片和计算机磁带、磁盘等,光盘技术发展的同时, 硬盘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 以及优盘的出现使文献载体发展进入多种新型文献载体并存的时代。它们同纸质载体材料相比,重量轻, 密度大,强度高, 适宜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 适于社会化存贮和传播知识情报信息, 特别是机读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 空问、 地域的限制,使得文献家族日益繁荣, 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型文献载体材料的不断涌现,让传统的纸型文献载体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地位; 使多种文献载体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相互结合; 从制作、 出版、发行到收藏、传播、利 用, 更加广泛普及,向着轻量化和高密度方向发展。从古到今 , 语言文字符号几乎是图书文献唯一的信息符号,尽管载体材料和制作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是沿着文字符号表达的轨道前进,始终没有突破脱离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当今社会,生产、销售、收藏、流通领域中,涌现了一大批新型的载体材料, 使各种载体材料并存并用, 但纸书载体材料仍然占有主要地位。当今, 非纸书载体材料的数量和速度逐渐超过纸书载体材料。纸书材料本身不断更新改造, 纸书和非纸书载体材料结合使文献载体得到综合发展。文献载体从非纸质文献过渡到纸质文献, 直至现代的电子文献,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个发展演变过程是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文献信息量的需求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期待着更加先进的文献载体问世。

浅谈古今文献载体的演变

文献是记录一切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文献载体是符号化的系统知识存贮体。在我国, “ 文献” 一词最早见于《 论语 · 八佾》 之中。孔子说: “ 夏礼吾能言 之, 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 足故也。足, 则吾能征之矣。 ” 对孔子所说的文献, 宋 代的朱熹在《 四书章句集注》 中注释为: “ 文, 典籍也,献,贤也。 ” 典籍是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 而献同贤, 是指阅历丰富、 满腹经纶的贤人。可见“ 文献”一词包含着“ 典籍” 和“ 贤人” 两个方面的含义。随着 历史的发展, “ 文献” 的含义逐渐演化为专指那些具有 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 而“ 贤” 的含义逐渐消失了。到了现代,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为了传播知识, 交流经验,出现了各种知识信息载 体的材料, 发明了各种各样记录知识信息的方式, 涌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文献。我国的国家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 ( G B 3 7 9 2 1 - -8 3 ) 给文献下的定义是:“ 文献是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可见,凡是人类的知识信 息以文字、 图形 、 代码、 符号、 视频、 声频等形式, 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载在物质载体上, 由此形成的每一件记录, 都统称为文献。

文献载体有天然材料手工刻写的非纸张型材料: 如古代的甲骨、 玉石、 青铜器、 简策到以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型为主的人造纤维( 纸张) 型材料再到现代的胶片、 磁带、 磁盘、 光盘以及机读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为代表的电子载体材料文献。这一发展演变也就是载体材料本身的笨重到轻便, 信息记录的密度由小到大, 信息记录传递由慢到快的进程。

一、天然材料 原始社会初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当贫乏,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交流思想, 传播知识, 传播经验要靠语言、表情、 手势、 行动等 自然的表达方式。用结绳、 契刻 等帮助记忆, 结绳和契刻本身不是文字, 它们没有和语言中的固定词联系起来, 同一个结绳和契刻既可以代表一天, 一个月, 一个地点, 只有当事人知道, 别人难以捉摸。这种原始的记录方式, 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是,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类在改造大 自然和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改造着自己, 完善着 自己, 丰富着自己, 人类的知识经验积累逐渐增多, 靠原始的交流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 人们为了延长记忆记录劳动成果, 积累和传播劳动经验, 贮存和积累知识, 获得更多劳动果实的需要, 同时也不断寻求新的 一种表达交流方式, 也就是说 , 社会发展到人们需要用语言把信息记录下来传之久远的时候, 文字作为语言的辅助工具应运而生了, 逐渐形成了人们共同创造最后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工具。并且以甲骨、玉石、 青铜器、 简策、 木牍、 缣帛等作为记录知识语言文字的载体材料, 凝聚着古人的智慧、 技艺、 生活情趣、 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信息,就此形成了文献。

古代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上, 称甲骨文。于是就有了中国最早的“ 文献” 了。后来人们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或在石块上, 成为铜器铭文, 石刻铭文。这些兽骨、 铜器、 石器等天然材料确实曾起到一定的书籍作用,它们不一定是为了传播知识和供别人阅读 , 但是它们都是文字记录, 是信息符号, 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载在物质载体上 ,由此形成每一件记录,也就形成了文献。虽然兽骨、铜器上的文字记载, 是以稽查 、考证、纪念、保存为目的,不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但是它们记载了当时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它们的信息密度小,体积重量大, 难以搬运流传和复制扩散, 主要具有文物保存性质。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是起到了书的作用, 但不算正式图书。

正式图书的出现以简策、 木牍、 缣帛为标志。在竹简和木简上写字, 要比在甲骨上刻字容易, 而且也便于编连。简策就是用毛笔把文字书写在竹、 木片等载体材料上, 然后按文义顺序片片连缀起来成为一部书。这样, 古人就有了编书的条件, 我国最古的正式书籍就是用竹简和木简编成的。春秋战国乃至两汉这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期间, 都是简策书

籍盛行的时期。其中有《 礼仪》 九篇, 这是以简策形式保存下来的一部古代经书。据古书记载, 西汉时候人们曾经在孔丘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竹简和木简,上面写着《 尚书》 、《 论语》、《 春秋》、《 孝经》、《 礼记》等几十篇儒家所谓的“ 经典” 文献。

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 人们使用竹木简的同时,又发明了另一种办法, 以丝织品作为写字、 画图的载体材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运用蚕丝制造丝绸的国家。养蚕业发展较快, 丝织品的生产也更加普遍。这些丝织品有帛、 缣、 缯、 素等名称。人们用毛笔在丝织品上面写字, 抄书称为帛书、 缣书、缯书、 素书等。战国初期 的《 墨子》中也几次提到“ 书于竹帛” , 即写在竹简和丝帛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类文明的进步 , 书籍发展也越来越精致。到了汉代, 生产的一种缣帛成为专门用来书写的载体材料。在马王堆汉墓中有一大批帛书, 上面用篆字或隶字缮写约二十多种古书。其中《 老子》、 《 易经》、 《 战国策》 等书都与今本有很大不同, 这些帛书为我们研究古代典籍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新资料。缣帛、 竹简经过人工加工修饰, 便成为专门记载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文献工具。但是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的文献载体, 与甲骨、青铜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简牍的制作材料( 木头) 来源广泛, 加工也方便,可以用笔墨书写,写错了还可以用刀削去重写。缣帛柔软、 光滑、 轻薄, 易于运笔 、舒卷。尽管简牍和缣帛有优点,但是它们也有不足的地方, 简牍较笨重, 不便于阅读和携带,不便于存放,存放时间长了还会裂开。将简牍串起来的皮绳一断, 竹片散乱, 也不容易恢复原样。史书上说, 秦始皇当年每天批阅竹简公文重大一百多公斤。西汉的时候, 齐人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用了三千根竹简 , 由两个身强力壮 的人将它们抬进 宫去, 汉武帝看完它足足花了两个月。战国时, 思想家惠施外出游学, 随身携带的书就足足装了五车, 故有“ 学富五车” 的典故。这样多的简册, 运输、 存放都很麻烦。缣帛也同样有许多不便之处, 它虽然比简牍轻, 便于携带和书写, 但价钱太贵, 普通读书人用不起。正因为简牍和缣帛还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 所以,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一种能为大多数人利用的书写文献载体材料——纸慢慢发明出来了。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竹木材料和纺织材料, 作为图书文献载体,为纸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 人造纤维材料

人造纤维材料的产生, 纸的发明,为文献载体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使得纸写本书籍才有了产生的可能,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发展, 兼顾了竹木简策和缣帛的优点, 克服了它们笨重和昂贵的缺点, 使图书文献进入到社会化的生产、保存、传播 的新时代。在汉代初期,人们开始就探索新的物美 价廉的书写材料,纸张的发明和应用给文献载体材 料进行了新的革命。到了东汉中期,宦官蔡伦总结了民间的经验,把造纸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从此有了轻便又适用于书写的文献载体材料——纸张。由于这种纸价钱低廉,很快在人民中间推广,许多人喜欢用它写信、抄书等。东汉末年,又出现了一位造纸的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的纸张结构细密,洁白光滑,色泽鲜明,进而造纸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东汉武帝时,学者崔瑗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现在送你《许子》这部书,共十卷。因为贫穷,我无力用帛抄写,只能用纸了。”这个记载表明,创制出植物纤维以后不久,就有了抄在纸张型载体材料的整部书了,也反映当时纸的价格比帛低廉,可供一般知识分子使用。三国以后,随着造纸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纸的质量和数量继续提高,著书、藏书远远超过前期,出现了抄书的专门职业“经生”,荟萃前人著作要点, 按内容分门别类的类书。主要著作有南北朝的“八书”、《 南史》、《 北史》、《 史记》 、《 汉书》,合称为前四史的《 三国志》和《 后汉书》, 史评巨著《史通》以及典章通史《 通典》 等。纸质型载体材料终于 以本身物美价廉的优越性把简策和帛书型载体材料挤掉而居于首位,从此纸写本的文献载体书籍数量就越来越多了。纸书载体材料轻便,密度大,成本低,流传阅读方便, 成为图书世界的最主要的文献载体材料。

“印刷术”的发明,则对图书文献的快捷生产、存贮 、复制、传递、交流信息等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印刷工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又一次飞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 出的巨大贡献。“ 印刷术” 使信息超时空存储, 快捷存储、 多处存储复制多份文献, 增加复本等均变成现实。

三、光电磁化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造材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光电磁化材料在图书文献中得到应用。一大批新 型载体材料出现了,其中包括缩微胶卷、 录音带、 录像带、 激光唱片和计算机磁带、磁盘等,光盘技术发展的同时, 硬盘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 以及优盘的出现使文献载体发展进入多种新型文献载体并存的时代。它们同纸质载体材料相比,重量轻, 密度大,强度高, 适宜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 适于社会化存贮和传播知识情报信息, 特别是机读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 空问、 地域的限制,使得文献家族日益繁荣, 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型文献载体材料的不断涌现,让传统的纸型文献载体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地位; 使多种文献载体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相互结合; 从制作、 出版、发行到收藏、传播、利 用, 更加广泛普及,向着轻量化和高密度方向发展。从古到今 , 语言文字符号几乎是图书文献唯一的信息符号,尽管载体材料和制作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是沿着文字符号表达的轨道前进,始终没有突破脱离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当今社会,生产、销售、收藏、流通领域中,涌现了一大批新型的载体材料, 使各种载体材料并存并用, 但纸书载体材料仍然占有主要地位。当今, 非纸书载体材料的数量和速度逐渐超过纸书载体材料。纸书材料本身不断更新改造, 纸书和非纸书载体材料结合使文献载体得到综合发展。文献载体从非纸质文献过渡到纸质文献, 直至现代的电子文献,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个发展演变过程是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文献信息量的需求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期待着更加先进的文献载体问世。


相关内容

  •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 ...

  • 我国古代书籍的发展演变
  • 我国古代书籍的发展演变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古代从结绳记事开始.文字的产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论述了我国古代书籍由陶文.甲骨文.青铜铭文到简策书籍.缣帛书籍.写本书.刻本书和印本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古代书籍 书籍演变 中国书史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典籍.如果 ...

  •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
  •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 赵联赏 [专题名称]先秦.秦汉史 [专 题 号]K21 [复印期号]1998年01期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1997年09期第9-14页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历史政治. ...

  •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 (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97264Jul.2009Vol.26No.4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李 皓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 摘 要:樱花是日本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学符号之一.结合日本民族的&q ...

  • [语言的演变]教学设计示例
  • 教法展示 1.宣布训练重点 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 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 ...

  • 探析图书资料与互联网资源利用的对比
  • 摘 要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图书资源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主导地位日益削弱.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着网络环境下的新知识.新方法,以便更快地获取他们所需的文献.图书资源收藏的变化,使其服务功能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图书资源有着网络资源不具备的特点,所以对它的利用是不容忽视的.这就 ...

  • 图书馆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势分析_卜荣珍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5)17-0157-03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5年第25卷第17期 收稿日期:2015-06-03 图书馆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势分析 卜荣珍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 ...

  • 略论汉字的前途
  • 略论汉字的前途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文秘专业 2008291059 黄永梅 指导教师:柳国栋 [摘要]关于汉字的前途问题,几十年来有许多人研究讨论,但至今仍没达成共识.主张改革汉字的人把汉字跟拉丁文字比较后认为:汉字笔画复杂,声符不表音,义符不表义,难学.难写.难打印传输,是中国停滞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 ...

  • 全国性传统节庆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价值分析
  • 第31卷第2期(2013年第2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No.2Vol.31No.22013 全国性传统节庆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