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你的学科特点谈谈你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

1.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表明新课程正在“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学生怎样学的,学的过程怎么样,这是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方法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2. 新课程关注“学习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有人将它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本次新课程凸现“过程”目标,一是因为只有关注

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可以加以科学的指导,最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因为让中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并非是要他们获取重大的历史研究成果,而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合作、负责等“情感”目标的内容。如:让学生谈谈美国在二战中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原因,对于这类问题历史专家早有研究成果,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料,去理解这个问题。就研究结果而言,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学生却可以通过探究的过程学到收集资料、表达观点、论证观点等方面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训练思维、掌握学习策略、体验“情感”目标的过程。

3. 新课程关注“学习方法”。

这里的“方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的一般方法,二是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这次新课程改革关注“学习方法”,一方面表明新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历史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

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1]另一方面也表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是一种策略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在教学实践层面,容易被教师忽视,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真正落实,教师对“方法”的实际指导是有限的,如历史教材的阅读、历史信息的获得、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综合、历史现象的比较与评价等历史学习方法,在教学实际中并未有真正有效的实施,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死记一些历史知识,而没有真正去体会历史学习的方法,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即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归类、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通过历史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正确识读历史地图、收集历史资料,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等等;三是知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即要学习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迁移,包括知识、方法的迁移,要能够在新背景下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总之,从研究或教学设计的层面看,历史教育可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践层面看,它们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三维目标”都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过来,“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离开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思维的训练,岂不是成为空中楼阁了吗?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是在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思维训练中完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1. 在教案(或学案)设计中凸现“过程与方法”。

在教案中都有“教学目标”这一栏,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这一栏中应该凸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教案的设计与书写,是课前的准备,如果课前的准备就只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那它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得到有效落实的。因此,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思维、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是很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叙写最忌含糊其辞,难以评价。如《秦朝统一》这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这样设计:(1)教师呈现《秦朝

统一》图,引导学生猜想秦统一的策略,启发学生讨论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学生初步学习读图识史与历史猜想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分析、概括等方法;(2)引导学生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让学生学习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3)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焚书坑儒》,体验文化专制的残酷与危害;(4)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进一步理解秦朝的特殊历史地位,再次学习辩证评价的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方法”目标。

“方法”怎么教?布朗(Brown ,1986)等人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因素:一是教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执行与监控策略的使用;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围。[2]由此可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2)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去尝试,直至达到熟练的程度。(3)教师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方法使用过程的外显(说出或写出),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有声语言”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说,教师在讲解学习策略后,应立

即抽不同程度的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策略,促使学生对所学策略的内化。[3]如历史课文的阅读方法之一──问题阅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其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并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第二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第三步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按步骤尝试时,教师巡视指导;到学生基本完成阅读以后,我又请学生说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如何操作,经过几次操练,学生就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并在新情境中去运用了。又如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在引导学生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作比较时,我先介绍比较方法的操作步骤:先确定比较点,即从基本的历史要素入手进行比较,如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或内容、结果及影响;然后思考两个历史事件产生异同的原因。历史学习中的可比事件或人物很多,经过几次练习,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如果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并复述这种方法,会增强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有意识水平,也会丰富这一方法的内容。总之,正如施良方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指出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主要指认知策略;我们通常说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质上主要就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是能够学会的,并且当学会这些策略后,它们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他还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

是否会学习。学校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使他们能够走出学校之后,不断地、有效地学习。[4]

3. 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方法”目标。

作业是历史学习的环节之一,因此,与新课程相匹配的作业设计应该大量增加探究学习、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内容。从目标的角度看,应该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过程与方法”。笔者有以下几个常用方法。(1)渗透在历史习题之中。如下题:有的人曾经把隋炀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较,认为秦始皇和唐太宗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也做过,但秦始皇和唐太宗获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而隋炀帝却被万世唾骂。请回答:隋炀帝做过哪些秦始皇也做过的事情?隋炀帝做过的哪些事情,后来的唐太宗也做过?你认为后人对隋炀帝的评价公正吗?为什么?这道题既包含历史比较的方法,又渗透了历史评价的方法。再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你推测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季节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民的心情如此?此题涵盖了历史信息的获取、体验学习等方法。过去的历史习题常以“复现式”为主,它属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2)直接设计“方法”的内容。如下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民生产、生活的描述:①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

民已经使用曲辕犁进行耕田,用翻车进行灌溉;②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占城稻米,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玉米食品;③半坡氏族已经培植出粟,河姆渡氏族已经会种植水稻;④南宋时期的农民已经用《农政全书》指导农业生产。请问:上述哪几项描述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你是怎样来解答这类题目的?又如下题:“历史意义”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一段文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的又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请问:对于“历史意义”这类历史知识,你是怎样学习的?请你写出你学习的过程、步骤及效果。这道题是我校2003学年第一学期的初三年级的期中考试题。有人主张考“方法”应该渗透在习题之中,但我们认为直接考方法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凸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增强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意关注。

综上所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在新课程中得以真正落实,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它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应该与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相一致,在目标的表述与叙写时,其行为主体是学生。(2)学生学习历史的

过程与方法与历史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融为一体的。(3)新课程的历史作业,应该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传统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分别为新的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取代。教学目标向多元化与具体化发展。可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维目标”频频出现在教育专家和教师口中。那么,什么是三维目标?为什么要确立三维目标?如何确立和落实三维目标呢?今天,我把收集、整理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新课程目标的制订的层次性

任何教育过程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以往的教学大纲只在“教学目的”中规定了历史教育的总目标,却未能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而《历史课程标准》在制订课程目标时,体现了层次性原则。

从宏观上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年级目标。《标准》中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总体目标,规

定着初中历史教育的整体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终结性要求。分年级目标规定着某个年级或某个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阶段性要求,它比总体目标更具体、深入一步。

【案例】《标准》对8年级中国近代史的教育目标作了如下规定。

1.基础知识教育目标:“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力培养目标:“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落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从微观上看,课程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内容层次和水平层次的划分上。内容层次的划分是指对历史知识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要求。

【案例】对“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学习主题的具体要求是: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这里凡在陈述中使用“知道”“列举”“了解”“说出”“讲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层次性原则更多地是指水平层次,它划分的依据是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例,在7~9年级这三个年级中,明确地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从《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看,7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8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迁移能力。9年级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的内涵解读

1.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之为“双基”。

学科基础知识——指各个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

学科基本技能——指各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

知识和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把“知识与技能”列在三维目标的第一维,既肯定了“双基”本身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肯定了“双基”现在乃至今后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仍应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过程。包括:文本的认知发展过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情感体验的内化升华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思维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目标达成时的最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方法也只能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并通过一定的过程掌握一定的

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动机、兴趣、感情、意志乃至品格、个性等在内的心理特征,即非智力因素。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态度——是指最根本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态度,涵盖了一个人对方方面面的正确态度,社会责任。包含着德育的全部内容。

价值观——指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定位,也就是生活理想,人生目的,亦即通常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2.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制订采用崭新的思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具有新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1)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要求

以往,中学历史教育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传授历史知识,第二项任务是培养能力。《历史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阐释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定的历史知识总是和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历史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历史学科能力,同样,历史学科能力的获取及呈现也都伴随着相应的历史知识。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能力形成提高的基础。

历史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 程序性知识。历史学科陈述性知识分两类: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生就能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进而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基本的历史技能和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从全球的空间角度和人类产生以来的时间角度,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从时间观念来讲,要

能够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了解历史上的纪年方法(如,中国历史上的干支纪年法、帝王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国民纪年法、十二生肖纪年法等,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伊斯兰教历等) ;二是要掌握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代计算方法,并且要初步了解历史上各种纪年方法与公元纪年之间的对应和换算。从空间观念来讲,要能置换与指认古今地理名称和范围,能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②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

所谓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就是说初中生要能识别历史地图和各种图片资料,学会读懂各种历史表格(如历史年表、大事年表、王朝世系表、人口统计表) ,能够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的历史地图,能够自己动手制作表格等。

③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以及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阅读、搜集和整理历史材料。历史材料既包括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音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判断,要教给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在适应其自身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学会搜集、阅读并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比较历史现象。

④形成口头和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具备对历史问题的基本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

⑤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能以历史的眼光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它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历史思维能力有着多重层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探究和思考,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重心在个性化的探究过程与知识能力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探究和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方法,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而得出“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们发表见解的权利。

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形成新的认识。

⑦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形成初步的历史意识,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2)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要求

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首先,强调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一个完整的历史学习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体验、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产生了解人类历史,探究人类发展进步历程的强烈愿望;二是通过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把对历史的体验与感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人类过去的历史;三是通过各种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概括、综合、评价等;四是在体验、理解、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这四个阶段往往是交叉、重叠、反复进行的。因此,课程目标强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次,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方式,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习的方法与方式僵化单一、缺乏个性。因此,课程目标特别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在这方面,课程目标特别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如: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举办历史故事会、演讲会、讲座等;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进行历史考察;仿制历史文物;鉴赏历史文物;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编辑、出版历史板报、刊物;举办历史专题展览;拟写历史论文、札记、社区史、家庭史等;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搜集各种历史材料;制作、填写历史图表和年表;学唱历史歌曲等。

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包括:记忆、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辩论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构程序、不同的遵循原则、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不同的获取手段。但无论怎样,历史方法的掌握都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历史学习的许多特有的方法,带有技能性质的,如阅读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其他带有综合性的方法,如搜集与整理材料的方法,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迁移的方法等。

历史课程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程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

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以好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以下几点。

①善于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②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③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上下功夫,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索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④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对世界的心理反应,比如爱憎、喜欢、厌恶、愤怒、悲伤等;“态度”是指人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比如积极、消极、坚决、动摇等。情感和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情感态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兴趣动机、

树立信心、增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等。价值观则是指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观念,可以大致分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增强民族意识、开阔国际意识、养成民主法制意识等。

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等。

在这方面,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世界各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曲折、艰辛和成就,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行对比,认识到中国历史发展的成就、传统、连续性等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历史、成就、文化传统等表现出认同感和赞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才是理智的、坚定的、成熟的。

②体验人文主义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即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体验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学会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标准》要求初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与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③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伴随始终的。而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与发明、发现者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密切相关的。因此,《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科技史内容的学习,不仅要了解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且要了解科学精神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认识到一切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科学精神才是人类最永恒、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培养和树立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批判和修正错误、大胆怀疑等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④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历史经历了从专制与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发展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民主与法制同专制与人治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较量,最终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确立了民主与法制;并且直到今日,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而斗争。因此,《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人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从不平等到追求平等的演进历程,理解追求人类的平等与自由、建立公正的民主政治和健全的法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⑤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是在与外界的交流和交往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社会正逐步形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当今时代,任何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国家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理解、认同、尊重、欣赏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选择,培养与世界上其他文明共容、共处、相互学习的思想,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三、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

1.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2.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

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3.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

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

知识与技能,重在经验的获取,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在人格的塑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过程与方法,重在把握上述两个维度目标达成的途径与策略,这是提升经验和塑造人格的必由之路。三个维度各有侧重,互相贯通,构成一个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是前提条件。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会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其意义更加深远。基础教育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要义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应试教育”的要害不在于“应试”,而在于仅仅“应试”。但是,也必须反对那种离开“双基”而孤立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做法,因为这两维内涵是依附于知识与技能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学生在探索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定的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教师的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要有意识地将这一点变成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附有“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密切相关。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教学活动涉及到板报、识图、纪年、讨论、辩论、图表、演剧、制作、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辩论、比较等十余类。笔者试以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种教学活动为例,谈谈自己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制定与表述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例一 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近代史教学活动建议)

这个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关键环节:搜集哪些资料、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辨析资料。

按不同标准,资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艺术作品和历史材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资料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手资料证据力强于二手资料,历史材料证据力强于文学资料,实物资料证据力强于文字资料,但也

有例外;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互相印证,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互相印证,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互相印证,从而形成证据链。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不同种类的资料,是获取有效信息、辨析资料价值和科学评价洋务运动的重要前提。

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搜集方法。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要到图书馆或上网搜索,口碑资料要调查访问,实物资料要去博物馆,遗址遗迹要实地考察。一手资料一般要去大型图书馆,或求计于专家学者;二手资料来源比较广泛,途径很多。与洋务运动有关的艺术作品则可在近代诗歌选、近代民谣选、近代文学史中去淘宝。

搜集到各种资料后,评价洋务运动前,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要辨析资料的价值。首先,我们要究问资料的出处、作者的身份、立场、倾向甚至是学识,因为这些直接关涉到资料的可信度。比如,面对一段顽固派批评洋务运动的材料,我们要考虑其批评中肯不中肯,有无夸大成分。其次,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明问题。这其中,又要区分事实和观点,有意证据还是无意证据,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还以顽固派批评洋务运动的材料为例,这段材料中,我们应会区分,哪些是对洋务运动的客观描述,哪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要混为一谈。我们还应知道,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如公开奏请停建铁路;还是作者无意为之,如在无意出版的私人日记中袒露忧虑。前者更可能夸大其词,后者反映的则是真实的心路历程。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批评,一般不应成为我们否定洋务运动的理由;它从侧面反映出洋务运动触动了一部分守旧的官僚地主的利益,可以作为证明洋务运动功绩的间接证据。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错误是:搜集什么资料、如何搜集资料,不对学生作任何指导,任由学生天马行空,结果搜集到的基本上是文字资料、二手资料;拿起材料就用,不用事实说话,不管证据力度如何,而是借后人的此观点驳斥后人的彼观点,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意义,甚至会使学生思维混乱,以为历史评价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口齿伶俐就行。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观点自由,老师的不干预,看似以学生为本,实则徒增学生投机取巧之心。究其根源,在于误解“不干预”的实质:“不干预”是指“不干预”结果,而非“不干预”过程与方法也!

例二 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现代史教学活动建议) 这个教学活动主要涉及到两种学习方法:访问、整理口述史料。

访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确定要了解的问题,拟定访问提纲,并选择合适的访问对象。在访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可对访问提纲进行调整。

相比之下,整理口述史料是重头戏。口述资料也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有真伪之分。口述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仅受制于口述者的态度、倾向,还受制于口述者的年龄、身份和学识。

首先,学生要区分是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即哪些是口述者亲身经历,哪些是口述者道听途说。一手资料,如“我们有幸参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第八次接见红卫兵。那天,在北京西郊机场,眼见得一辆辆敞蓬汽车从我们面前缓缓驶过,亲身感受到我曾和主席同呼吸在同一百平方米中,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拼命地高喊‘毛主席万岁’,声音都嘶哑了。我认为自己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我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见拙文《近距离观察文革》,下同)二手资料,如“曾听同学说过他爷爷的亲身经历。在文革期间,有一位伟人去世,举国哀悼,并不许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出现鲜艳的颜色。他爷爷迫于生活,去菜市场卖菜。突然,被一伙红卫兵包围起来,砸了他的菜摊并将他抓走,关了一个多月。直到放出来后才知道他的罪名竟是卖胡萝卜,而胡萝卜颜色鲜艳,冒犯了死去的伟人。”

其次,要分析口述者的身份、年龄、态度甚至是学识对口述史料质量的影响。现在初中生的父母在文革期间岁数都很小,记事少;如果后来没怎么上过学,往往会对文革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会对学生进行偏颇的教育。有的学生就写道:“父辈提起文革时,总显得有些茫然,他们甚至做过红卫兵去批斗过别人,却似乎对文革本身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另外,即使口述者的年龄足够大,能记忆文革、理解文革,也不能保证口述史料的完全真实。文革是一个民族的集体错误,口述者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大部分都犯过错误。一般而言,他们都倾向于隐瞒自己的错误,甚至有时还会篡改事实。对此,学生也有所察觉:“父亲的文革经历,每次都说到这,而且很明显是拿它当笑话。我觉得很奇怪,‘文革’是个沉重的话题,而我想父母的经历也必定是不顺利的,可他们谈的都是些趣事、趣闻。不知痛苦的那一部分是真的被忘记了,还是小心地滤了过去。反正希望他们是真的忘了吧。”“从祖父的神情,我感觉他似乎并不想多说。我们这一辈人,了解文革的实在太少。老一辈不愿意提,媒体渠道也不提,文革成了见不得人的暗疮。这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的态度。难道说不提就等于没发生吗?这样让我们怎样去了解历史?让我们怎样防止历史重演?”

以上是对搜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类教学活动中蕴含的过程与方法所作的分析。要将其转化“目标”,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课时等诸多因素,使目标具体化、系列化。

前文介绍的搜集和辨析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不可能在洋务运动一课中全部用到。为此,教师应该有学期培养计划和学年培养计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渗透相应的搜集和辨析资料的具体方法,并使之由浅入深,最终形成一个系列。如在洋务运动一课,可着力培养网络搜索、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等方法;而搜集和辨析史料的其他方法,则可在其他教学内容中逐步培养。

具体到教学目标的表述,赵亚夫教授认为,现有教学目标的表述常常空大无用,提出要给教学目标“消肿”(见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对此,笔者非常赞同,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洋务运动一课制定目标如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利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

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对洋务运动做出初步的评价。

同理,文化大革命一课,可制定如下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制定采访提纲,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

分析口述者的年龄、态度、倾向对于口碑史料价值的影响,感受复原历史真实的复杂性;

初步理解文化大革命大历史和小历史的联系和区别。

这样,对于一节课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具体了,可操作,易检测;对于一个学年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层次了,成系列,有深度。 初中历史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与实施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中学 唐少华

摘 要:“过程与方法”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它表明新课程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其关注点转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中加以体现与落实。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解读与实施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三大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内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

1.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这表明新课程“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历史教育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学生怎样学的,学的过程怎么样,这是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的。我理解“学生的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方法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2.新课程关注“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有人将它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本次新课程“过程”目标的突显,一是因为只有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或策略,教师才可以加以科学地指导,最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因为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研究历史,并非都是要得到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合作、负责等“情感”目标的内容。如让学生谈谈美国在二战中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原因,这类问题历史专家早有研究成果,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料,去理解这个问题。就学习结果而言,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学生可以学到收集资料、表达观点、论证观点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有人说,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训练思维、掌握学习策略、体验“情感”目标的过程。

3.新课程关注“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的一般方法,二是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这次新课程改革关注“学习方法”,一方面表明新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方式,改变历史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①另一方面也表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是一种策略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在教学实践层面,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真正落实。教师对“方法”的实际指导是有限的,如历史教材的阅读、历史信息的获得、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综合、历史现象的比较与评价等历史学习方法,在教学实际中并未真正有效的实施。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死记一些历史知识,而没有真正去体会历史学习的方法,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即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归类、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通过历史教

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正确识读历史地图、收集历史资料,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等等。三是知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即要学习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迁移,包括知识、方法的迁移,要能够在新背景下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总之,从研究或教学设计的层面看,历史教育可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践层面看,它们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三维目标”都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过来,“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离开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思维的训练,岂不是成为空中楼阁了吗?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是在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思维训练中完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1.在教案(或学案)设计中突显“过程与方法”。在教案中都有“教学目标”这一栏,我认为在“教学目标”这一栏中应该突显“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教案的设计与书写,是课前的准备,如果课前的准备就只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那它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思维、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是很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叙写最忌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秦朝统一》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1)教师呈现《秦朝统一》图,引导学生猜想秦统一的策略,启发学生讨论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学生初步学习读图识史与历史猜想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分析、概括等方法。(2)引导学生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这是让学生学习辩证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3)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焚书坑儒》,体验文化专制的残酷与危害。(4)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进一步理解秦朝的特殊历史地位,再次学习辩证评价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方法”目标。“方法”怎么教?布朗(Brown ,1986)等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因素:一是教学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执行与监控策略的使用;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围。②由此可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时,应该做到:(1)应该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2)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去尝试,直至达到熟练的程度。(3)教师

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方法使用过程的外显(说出或写出),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有声语言”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说,教师在讲解学习策略后,应立即抽不同程度的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策略,促使学生所学策略的内化。③如历史课文的阅读方法之一:问题阅读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其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并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第二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第三步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按步骤尝试时,教师巡视指导;到学生基本完成阅读以后,我又请同学说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如何操作。经过几次操练,学生就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并在新情境中去运用。又如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在引导学生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作比较时,我先介绍比较方法的操作步骤:先确定比较点,即从基本历史要素入手进行比较,如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或内容、结果及影响;然后思考两个历史事件产生异同的原因。历史学习中的可比事件或人物很多,经过几次练习,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比较方法。如果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并复述这种方法,会增强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水平,也会丰富这一方法的内容。总之,正如施良方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指出:“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主要指认知策略;我们通常说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质上主要就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是能够学会的,而且当学会这些策略后,它们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他还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学校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使他们能够走出学校之后,不断地、有效地学习。④

3.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方法”目标。作业是历史学习的环节之一,因此,与新课程相匹配的作业设计应该大量增加探究学习、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内容。从目标的角度看,应该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我的做法有:

(1)渗透在历史习题之中。如下题:有的学者曾经把隋炀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较,认为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过;他做过的事,后来的唐太宗多半也做过。但秦始皇和唐太宗却获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而他却被万世唾骂。请回答:隋炀帝做过哪些秦始皇也做过的事情?隋炀帝做过的哪些事情,后来的唐太宗也做过?你认为后人对隋炀帝的评价公正吗?为什么?这道题既包含历史比较的方法,又渗透了历史评价的方法。再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你推测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季节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民的心情如何?此题涵盖了历史信息的获取、体验学习等方法。而过去的历史习题常以“复现式”为主,体现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

(2)直接设计“方法”的内容。如下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民生产、生活的描述:①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民已经使用曲辕犁进行耕田,用翻车进行灌溉;②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占城稻米,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玉米;③半坡氏族人们已经培植出粟,河姆渡的人们已经会种植水稻;④南宋时期的农民已经用《农政全书》指导农业生产。请问:上述哪几项描述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你是怎样来解答这类题目的?又如下题:“历史意义”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一段文字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的又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请问:对于“历史意义”这类历史知识,你是怎样学习的?请你写出你学习的过程、步骤及效果。这道题是我校2003学年第一学期的初三年级的期中考试题。有人主张考“方法”应该渗透在习题之中,但我们认为直接考方法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突显“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增强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的有意关注。

综上所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在新课程中得以真正的落实,必须注意几点:(1)它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应该与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相一致,在目标的表述与叙写时,其行为主体是学生。

(2)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与历史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融为一体的。(3)新课程的历史作业,应该体现“过程与方法”的内容。

用“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指导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

【摘要】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好课的先决条件,它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亮点”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置,但作为一线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落实有相当大的难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教师在课前进行设计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渗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从简要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入手,阐述在教学目的中预设“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环节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过程,在历史课程评价注入“过程与方法”目标等历史课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的要点,对初中历史课进行教学设计探索,以指导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有依据、科学地进行“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这是战时的军事原则,这个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各项教学工作,教学设计应是教师的授课前备战。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将总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是历史课程目标设置的一大改革,是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所谓“过程目标”,应包含“教”的过程目标与“学”的过程目标。“过程”除了重视师生互动过程外,还应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重视“历史过程”,即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认同历史,理解和解释历史进程。 “方法”应涵盖教法与学法两方面,即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所以,历史教法与学法是互为一体的。“教”不能狭义理解为教学生历史知识,而应重点理解为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能力的“方法”甚至学会交往、学会生活的方法。“方法”是引导“过程”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指针。冯一下先生提出的历史教学“过程即目标”和美国教育家在80年代末提出了“过程学习”的理论,指出“过程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各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讲,“过程学习,就是方法学习”。如何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很好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象指战员认真准备一个个战役一样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课程标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样才在课堂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

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预设“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便引导课堂教学中实施目标 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是多维目标,多维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与其它目标达成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同时,过程方法目标又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当中,要注重过程和方法作为课时目标之一,精心处理,因为新课标要求历史授课要注重过程和方法,以过程为核心,以方法为手段,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时明确提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引导这一目标的实施。历史教学与历史学习过程、方法之关系密切。如果不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设计,很容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是以无血无肉的干巴巴的知识堆积,又很容易倒致象以前那样仅仅是学生应接受那些重、难点和基础知识,学生只明白要学习什么,不明白干什么用,那么学生很容易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所以,历史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何与课程目标相适配,更好地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一节好的教学设计,不仅应具有科学性,还应体现正确、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给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选择和发展余地,但是否渗透了好的教学方法目标,无疑是衡量教学设计质量的一把关键的尺子。所以,历史教学设计不能只重结论目标,不重过程目标。新课程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在这方面有较大突破,有意识地强化方法过程的体现。

例如,在设计“贞观之治”这一课教学目标时,以往的教学目标只从学科体系出发,整篇围着掌握“唐朝兴起和唐初繁荣”等知识点,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需要预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等过程目标和讨论、找问题、制表等方法目标,改变过去课堂的长篇阔论,枯燥无味,目标,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参与。另外,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尝试“问题+活动”的模式,探索唐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和唐太宗与其他君王相比较,不强求得出惟一答案和固定的结论,突出探索追寻的过程。

二、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以便教学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中,应突出两者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过程”的优化与“方法”的形成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重视过程教学设计

重过程设计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教与学的过程”设计上,放在揭示历史知识规律的设计,如何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掌握真理。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要经历“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应用历史”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重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显然,学生只有经历“过程学习”,才能获取使用历史知识的技能,才能体现“学史鉴今”,“史为我用”,在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重视以下几点。

(1)要体现历史学习的参与过程设计

历史学习的参与过程是掌握的知识结论的基本点,是课程目标才得以实现基础。学生历史学习的参与不仅包括课堂内的参与,还应包括课外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学习的参与。尤其是探究性学习的参与过程是新课标尤为重视的,所以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树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的理念。

(2) 要体现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过程设计

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如有位大学生写了一篇《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文章,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是什么原因要感谢“鸦片战争”?追根溯源,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走向近代化,走向资产阶级改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3)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解释过程设计

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解释即应用是学习历史的目。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同时要求对不同的历史知识作出不同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重点、有适用性地掌握历史知识,达到促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的目和。

2、重视优化历史教学过程设计

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是实现过程目标的根本。教与学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的意见》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为他们提供

更多的获取信息,分析、讨论、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一论断即指出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的都要优化。所以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要从师生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几大方面实行优化设计。

3、重视获取历史学习“方法”设计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教师给予的教学方式的指导、教学或自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获取方法等。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把握改革教学方式,要“创造兴趣盎然的教学情景,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验实践的宽广平台。 ”

中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形成于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在教学设计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法。

(1)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会提出历史问题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说,历史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平时的历史学习。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疑难、有趣的历史问题,如近代中国为什么被“挨打”?随炀帝怎么开凿了大运河?等。如果能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就成了研究学习的很好题材。第二,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我们的社会每天所发生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时政大事等,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中东为什么老是打仗?”“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大?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这么快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都可以让学生用历史观点来探究问题。当然,历史研究性学习应该体现学科特性,提出的问题应该与历史学习密切相关。

(2)引导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收集

加强学生历史信息收集途径引导。可动员学生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到有关部门收集专题资料,在家庭中收集历史物品等,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都可收集到一些最新的有关历史的资料。

(3)引导学生对历史资料整理、分析

引导学生 概括、设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及综合素质,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当然,在历史学习“方法”设计方面,龚旭升先生在《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归类及撷萃》一文中,将活动案例归为论说、撰写、表演、体验与模拟实践、考察参观访问、创作与制作等六大类,对教师在史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历史课程评价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与否最终靠评价来检验。但评价理念直接影响评价效果。“课程评价改革首先应该是评价观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会因实施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轨道”。所以,历史新课程评价要改变那种只顾结果不顾过程的评价思路: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新课程评价要求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提高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既要评定学生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也要评定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在过程中运用的学习方法、策略和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终极目标,评价活动应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

1. 设计尊重主体,遵循原则和关注发展的评价内容

传统的历史课程评价中,一般都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评价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程标准》的评价方法与过程要求,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为此,历史课程评价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多维性原

则、动态性原则,关注发展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价内容应考虑是否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 是否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

2. 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评价方法

传统的历史学习评价重测试型评价、重终结性评价。评价方法应注重非测试型评价、形成性评价。所以,适应新课程要求,重“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是: 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这些内容在每一节课前教学设计时要认真进行思考如何操作,以达到教学评价过程的自然和完美,评价学生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觉。

最后,应该指出,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的撰写,涉及一些诸多方面的问题。每位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一样,但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设计,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落实课程目标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

1.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表明新课程正在“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学生怎样学的,学的过程怎么样,这是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方法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2. 新课程关注“学习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有人将它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本次新课程凸现“过程”目标,一是因为只有关注

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可以加以科学的指导,最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因为让中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并非是要他们获取重大的历史研究成果,而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合作、负责等“情感”目标的内容。如:让学生谈谈美国在二战中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原因,对于这类问题历史专家早有研究成果,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料,去理解这个问题。就研究结果而言,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学生却可以通过探究的过程学到收集资料、表达观点、论证观点等方面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训练思维、掌握学习策略、体验“情感”目标的过程。

3. 新课程关注“学习方法”。

这里的“方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的一般方法,二是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这次新课程改革关注“学习方法”,一方面表明新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历史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

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1]另一方面也表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是一种策略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在教学实践层面,容易被教师忽视,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真正落实,教师对“方法”的实际指导是有限的,如历史教材的阅读、历史信息的获得、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综合、历史现象的比较与评价等历史学习方法,在教学实际中并未有真正有效的实施,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死记一些历史知识,而没有真正去体会历史学习的方法,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即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归类、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通过历史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正确识读历史地图、收集历史资料,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等等;三是知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即要学习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迁移,包括知识、方法的迁移,要能够在新背景下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总之,从研究或教学设计的层面看,历史教育可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践层面看,它们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三维目标”都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过来,“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离开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思维的训练,岂不是成为空中楼阁了吗?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是在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思维训练中完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1. 在教案(或学案)设计中凸现“过程与方法”。

在教案中都有“教学目标”这一栏,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这一栏中应该凸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教案的设计与书写,是课前的准备,如果课前的准备就只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那它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得到有效落实的。因此,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思维、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是很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叙写最忌含糊其辞,难以评价。如《秦朝统一》这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这样设计:(1)教师呈现《秦朝

统一》图,引导学生猜想秦统一的策略,启发学生讨论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学生初步学习读图识史与历史猜想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分析、概括等方法;(2)引导学生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让学生学习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3)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焚书坑儒》,体验文化专制的残酷与危害;(4)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进一步理解秦朝的特殊历史地位,再次学习辩证评价的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方法”目标。

“方法”怎么教?布朗(Brown ,1986)等人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因素:一是教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执行与监控策略的使用;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围。[2]由此可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2)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去尝试,直至达到熟练的程度。(3)教师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方法使用过程的外显(说出或写出),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有声语言”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说,教师在讲解学习策略后,应立

即抽不同程度的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策略,促使学生对所学策略的内化。[3]如历史课文的阅读方法之一──问题阅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其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并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第二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第三步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按步骤尝试时,教师巡视指导;到学生基本完成阅读以后,我又请学生说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如何操作,经过几次操练,学生就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并在新情境中去运用了。又如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在引导学生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作比较时,我先介绍比较方法的操作步骤:先确定比较点,即从基本的历史要素入手进行比较,如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或内容、结果及影响;然后思考两个历史事件产生异同的原因。历史学习中的可比事件或人物很多,经过几次练习,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如果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并复述这种方法,会增强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有意识水平,也会丰富这一方法的内容。总之,正如施良方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指出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主要指认知策略;我们通常说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质上主要就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是能够学会的,并且当学会这些策略后,它们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他还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

是否会学习。学校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使他们能够走出学校之后,不断地、有效地学习。[4]

3. 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方法”目标。

作业是历史学习的环节之一,因此,与新课程相匹配的作业设计应该大量增加探究学习、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内容。从目标的角度看,应该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过程与方法”。笔者有以下几个常用方法。(1)渗透在历史习题之中。如下题:有的人曾经把隋炀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较,认为秦始皇和唐太宗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也做过,但秦始皇和唐太宗获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而隋炀帝却被万世唾骂。请回答:隋炀帝做过哪些秦始皇也做过的事情?隋炀帝做过的哪些事情,后来的唐太宗也做过?你认为后人对隋炀帝的评价公正吗?为什么?这道题既包含历史比较的方法,又渗透了历史评价的方法。再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你推测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季节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民的心情如此?此题涵盖了历史信息的获取、体验学习等方法。过去的历史习题常以“复现式”为主,它属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2)直接设计“方法”的内容。如下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民生产、生活的描述:①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

民已经使用曲辕犁进行耕田,用翻车进行灌溉;②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占城稻米,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玉米食品;③半坡氏族已经培植出粟,河姆渡氏族已经会种植水稻;④南宋时期的农民已经用《农政全书》指导农业生产。请问:上述哪几项描述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你是怎样来解答这类题目的?又如下题:“历史意义”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一段文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的又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请问:对于“历史意义”这类历史知识,你是怎样学习的?请你写出你学习的过程、步骤及效果。这道题是我校2003学年第一学期的初三年级的期中考试题。有人主张考“方法”应该渗透在习题之中,但我们认为直接考方法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凸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增强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意关注。

综上所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在新课程中得以真正落实,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它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应该与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相一致,在目标的表述与叙写时,其行为主体是学生。(2)学生学习历史的

过程与方法与历史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融为一体的。(3)新课程的历史作业,应该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传统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分别为新的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取代。教学目标向多元化与具体化发展。可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维目标”频频出现在教育专家和教师口中。那么,什么是三维目标?为什么要确立三维目标?如何确立和落实三维目标呢?今天,我把收集、整理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新课程目标的制订的层次性

任何教育过程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以往的教学大纲只在“教学目的”中规定了历史教育的总目标,却未能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而《历史课程标准》在制订课程目标时,体现了层次性原则。

从宏观上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年级目标。《标准》中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总体目标,规

定着初中历史教育的整体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终结性要求。分年级目标规定着某个年级或某个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阶段性要求,它比总体目标更具体、深入一步。

【案例】《标准》对8年级中国近代史的教育目标作了如下规定。

1.基础知识教育目标:“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力培养目标:“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落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从微观上看,课程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内容层次和水平层次的划分上。内容层次的划分是指对历史知识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要求。

【案例】对“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学习主题的具体要求是: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这里凡在陈述中使用“知道”“列举”“了解”“说出”“讲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层次性原则更多地是指水平层次,它划分的依据是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例,在7~9年级这三个年级中,明确地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从《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看,7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8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迁移能力。9年级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的内涵解读

1.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之为“双基”。

学科基础知识——指各个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

学科基本技能——指各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

知识和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把“知识与技能”列在三维目标的第一维,既肯定了“双基”本身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肯定了“双基”现在乃至今后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仍应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过程。包括:文本的认知发展过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情感体验的内化升华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思维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目标达成时的最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方法也只能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并通过一定的过程掌握一定的

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动机、兴趣、感情、意志乃至品格、个性等在内的心理特征,即非智力因素。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态度——是指最根本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态度,涵盖了一个人对方方面面的正确态度,社会责任。包含着德育的全部内容。

价值观——指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定位,也就是生活理想,人生目的,亦即通常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2.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制订采用崭新的思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具有新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1)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要求

以往,中学历史教育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传授历史知识,第二项任务是培养能力。《历史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阐释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定的历史知识总是和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历史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历史学科能力,同样,历史学科能力的获取及呈现也都伴随着相应的历史知识。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能力形成提高的基础。

历史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 程序性知识。历史学科陈述性知识分两类: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生就能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进而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基本的历史技能和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从全球的空间角度和人类产生以来的时间角度,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从时间观念来讲,要

能够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了解历史上的纪年方法(如,中国历史上的干支纪年法、帝王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国民纪年法、十二生肖纪年法等,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伊斯兰教历等) ;二是要掌握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代计算方法,并且要初步了解历史上各种纪年方法与公元纪年之间的对应和换算。从空间观念来讲,要能置换与指认古今地理名称和范围,能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②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

所谓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就是说初中生要能识别历史地图和各种图片资料,学会读懂各种历史表格(如历史年表、大事年表、王朝世系表、人口统计表) ,能够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的历史地图,能够自己动手制作表格等。

③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以及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阅读、搜集和整理历史材料。历史材料既包括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音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判断,要教给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在适应其自身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学会搜集、阅读并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比较历史现象。

④形成口头和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具备对历史问题的基本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

⑤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能以历史的眼光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它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历史思维能力有着多重层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探究和思考,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重心在个性化的探究过程与知识能力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探究和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方法,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而得出“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们发表见解的权利。

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形成新的认识。

⑦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形成初步的历史意识,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2)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要求

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首先,强调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一个完整的历史学习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体验、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产生了解人类历史,探究人类发展进步历程的强烈愿望;二是通过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把对历史的体验与感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人类过去的历史;三是通过各种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概括、综合、评价等;四是在体验、理解、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这四个阶段往往是交叉、重叠、反复进行的。因此,课程目标强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次,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方式,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习的方法与方式僵化单一、缺乏个性。因此,课程目标特别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在这方面,课程目标特别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如: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举办历史故事会、演讲会、讲座等;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进行历史考察;仿制历史文物;鉴赏历史文物;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编辑、出版历史板报、刊物;举办历史专题展览;拟写历史论文、札记、社区史、家庭史等;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搜集各种历史材料;制作、填写历史图表和年表;学唱历史歌曲等。

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包括:记忆、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辩论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构程序、不同的遵循原则、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不同的获取手段。但无论怎样,历史方法的掌握都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历史学习的许多特有的方法,带有技能性质的,如阅读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其他带有综合性的方法,如搜集与整理材料的方法,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迁移的方法等。

历史课程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程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

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以好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以下几点。

①善于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②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③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上下功夫,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索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④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对世界的心理反应,比如爱憎、喜欢、厌恶、愤怒、悲伤等;“态度”是指人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比如积极、消极、坚决、动摇等。情感和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情感态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兴趣动机、

树立信心、增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等。价值观则是指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观念,可以大致分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增强民族意识、开阔国际意识、养成民主法制意识等。

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等。

在这方面,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世界各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曲折、艰辛和成就,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行对比,认识到中国历史发展的成就、传统、连续性等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历史、成就、文化传统等表现出认同感和赞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才是理智的、坚定的、成熟的。

②体验人文主义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即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体验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学会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标准》要求初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与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③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伴随始终的。而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与发明、发现者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密切相关的。因此,《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科技史内容的学习,不仅要了解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且要了解科学精神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认识到一切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科学精神才是人类最永恒、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培养和树立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批判和修正错误、大胆怀疑等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④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历史经历了从专制与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发展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民主与法制同专制与人治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较量,最终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确立了民主与法制;并且直到今日,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而斗争。因此,《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人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从不平等到追求平等的演进历程,理解追求人类的平等与自由、建立公正的民主政治和健全的法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⑤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是在与外界的交流和交往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社会正逐步形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当今时代,任何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国家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理解、认同、尊重、欣赏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选择,培养与世界上其他文明共容、共处、相互学习的思想,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三、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

1.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2.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

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3.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

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

知识与技能,重在经验的获取,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在人格的塑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过程与方法,重在把握上述两个维度目标达成的途径与策略,这是提升经验和塑造人格的必由之路。三个维度各有侧重,互相贯通,构成一个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是前提条件。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会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其意义更加深远。基础教育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要义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应试教育”的要害不在于“应试”,而在于仅仅“应试”。但是,也必须反对那种离开“双基”而孤立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做法,因为这两维内涵是依附于知识与技能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学生在探索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定的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教师的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要有意识地将这一点变成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附有“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密切相关。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教学活动涉及到板报、识图、纪年、讨论、辩论、图表、演剧、制作、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辩论、比较等十余类。笔者试以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种教学活动为例,谈谈自己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制定与表述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例一 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近代史教学活动建议)

这个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关键环节:搜集哪些资料、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辨析资料。

按不同标准,资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艺术作品和历史材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资料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手资料证据力强于二手资料,历史材料证据力强于文学资料,实物资料证据力强于文字资料,但也

有例外;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互相印证,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互相印证,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互相印证,从而形成证据链。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不同种类的资料,是获取有效信息、辨析资料价值和科学评价洋务运动的重要前提。

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搜集方法。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要到图书馆或上网搜索,口碑资料要调查访问,实物资料要去博物馆,遗址遗迹要实地考察。一手资料一般要去大型图书馆,或求计于专家学者;二手资料来源比较广泛,途径很多。与洋务运动有关的艺术作品则可在近代诗歌选、近代民谣选、近代文学史中去淘宝。

搜集到各种资料后,评价洋务运动前,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要辨析资料的价值。首先,我们要究问资料的出处、作者的身份、立场、倾向甚至是学识,因为这些直接关涉到资料的可信度。比如,面对一段顽固派批评洋务运动的材料,我们要考虑其批评中肯不中肯,有无夸大成分。其次,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明问题。这其中,又要区分事实和观点,有意证据还是无意证据,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还以顽固派批评洋务运动的材料为例,这段材料中,我们应会区分,哪些是对洋务运动的客观描述,哪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要混为一谈。我们还应知道,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如公开奏请停建铁路;还是作者无意为之,如在无意出版的私人日记中袒露忧虑。前者更可能夸大其词,后者反映的则是真实的心路历程。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批评,一般不应成为我们否定洋务运动的理由;它从侧面反映出洋务运动触动了一部分守旧的官僚地主的利益,可以作为证明洋务运动功绩的间接证据。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错误是:搜集什么资料、如何搜集资料,不对学生作任何指导,任由学生天马行空,结果搜集到的基本上是文字资料、二手资料;拿起材料就用,不用事实说话,不管证据力度如何,而是借后人的此观点驳斥后人的彼观点,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意义,甚至会使学生思维混乱,以为历史评价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口齿伶俐就行。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观点自由,老师的不干预,看似以学生为本,实则徒增学生投机取巧之心。究其根源,在于误解“不干预”的实质:“不干预”是指“不干预”结果,而非“不干预”过程与方法也!

例二 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现代史教学活动建议) 这个教学活动主要涉及到两种学习方法:访问、整理口述史料。

访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确定要了解的问题,拟定访问提纲,并选择合适的访问对象。在访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可对访问提纲进行调整。

相比之下,整理口述史料是重头戏。口述资料也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有真伪之分。口述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仅受制于口述者的态度、倾向,还受制于口述者的年龄、身份和学识。

首先,学生要区分是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即哪些是口述者亲身经历,哪些是口述者道听途说。一手资料,如“我们有幸参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第八次接见红卫兵。那天,在北京西郊机场,眼见得一辆辆敞蓬汽车从我们面前缓缓驶过,亲身感受到我曾和主席同呼吸在同一百平方米中,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拼命地高喊‘毛主席万岁’,声音都嘶哑了。我认为自己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我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见拙文《近距离观察文革》,下同)二手资料,如“曾听同学说过他爷爷的亲身经历。在文革期间,有一位伟人去世,举国哀悼,并不许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出现鲜艳的颜色。他爷爷迫于生活,去菜市场卖菜。突然,被一伙红卫兵包围起来,砸了他的菜摊并将他抓走,关了一个多月。直到放出来后才知道他的罪名竟是卖胡萝卜,而胡萝卜颜色鲜艳,冒犯了死去的伟人。”

其次,要分析口述者的身份、年龄、态度甚至是学识对口述史料质量的影响。现在初中生的父母在文革期间岁数都很小,记事少;如果后来没怎么上过学,往往会对文革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会对学生进行偏颇的教育。有的学生就写道:“父辈提起文革时,总显得有些茫然,他们甚至做过红卫兵去批斗过别人,却似乎对文革本身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另外,即使口述者的年龄足够大,能记忆文革、理解文革,也不能保证口述史料的完全真实。文革是一个民族的集体错误,口述者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大部分都犯过错误。一般而言,他们都倾向于隐瞒自己的错误,甚至有时还会篡改事实。对此,学生也有所察觉:“父亲的文革经历,每次都说到这,而且很明显是拿它当笑话。我觉得很奇怪,‘文革’是个沉重的话题,而我想父母的经历也必定是不顺利的,可他们谈的都是些趣事、趣闻。不知痛苦的那一部分是真的被忘记了,还是小心地滤了过去。反正希望他们是真的忘了吧。”“从祖父的神情,我感觉他似乎并不想多说。我们这一辈人,了解文革的实在太少。老一辈不愿意提,媒体渠道也不提,文革成了见不得人的暗疮。这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的态度。难道说不提就等于没发生吗?这样让我们怎样去了解历史?让我们怎样防止历史重演?”

以上是对搜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类教学活动中蕴含的过程与方法所作的分析。要将其转化“目标”,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课时等诸多因素,使目标具体化、系列化。

前文介绍的搜集和辨析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不可能在洋务运动一课中全部用到。为此,教师应该有学期培养计划和学年培养计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渗透相应的搜集和辨析资料的具体方法,并使之由浅入深,最终形成一个系列。如在洋务运动一课,可着力培养网络搜索、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等方法;而搜集和辨析史料的其他方法,则可在其他教学内容中逐步培养。

具体到教学目标的表述,赵亚夫教授认为,现有教学目标的表述常常空大无用,提出要给教学目标“消肿”(见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对此,笔者非常赞同,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洋务运动一课制定目标如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利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

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对洋务运动做出初步的评价。

同理,文化大革命一课,可制定如下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制定采访提纲,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

分析口述者的年龄、态度、倾向对于口碑史料价值的影响,感受复原历史真实的复杂性;

初步理解文化大革命大历史和小历史的联系和区别。

这样,对于一节课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具体了,可操作,易检测;对于一个学年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层次了,成系列,有深度。 初中历史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与实施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中学 唐少华

摘 要:“过程与方法”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它表明新课程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其关注点转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中加以体现与落实。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过程与方法;解读与实施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三大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内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

1.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这表明新课程“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历史教育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学生怎样学的,学的过程怎么样,这是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的。我理解“学生的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能力(包括方法的掌握),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2.新课程关注“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有人将它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本次新课程“过程”目标的突显,一是因为只有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或策略,教师才可以加以科学地指导,最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因为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研究历史,并非都是要得到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合作、负责等“情感”目标的内容。如让学生谈谈美国在二战中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原因,这类问题历史专家早有研究成果,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料,去理解这个问题。就学习结果而言,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学生可以学到收集资料、表达观点、论证观点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有人说,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训练思维、掌握学习策略、体验“情感”目标的过程。

3.新课程关注“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的一般方法,二是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这次新课程改革关注“学习方法”,一方面表明新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方式,改变历史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①另一方面也表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是一种策略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在教学实践层面,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真正落实。教师对“方法”的实际指导是有限的,如历史教材的阅读、历史信息的获得、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综合、历史现象的比较与评价等历史学习方法,在教学实际中并未真正有效的实施。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死记一些历史知识,而没有真正去体会历史学习的方法,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即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归类、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通过历史教

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正确识读历史地图、收集历史资料,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等等。三是知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即要学习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迁移,包括知识、方法的迁移,要能够在新背景下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总之,从研究或教学设计的层面看,历史教育可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践层面看,它们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三维目标”都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过来,“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离开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思维的训练,岂不是成为空中楼阁了吗?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是在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思维训练中完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1.在教案(或学案)设计中突显“过程与方法”。在教案中都有“教学目标”这一栏,我认为在“教学目标”这一栏中应该突显“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教案的设计与书写,是课前的准备,如果课前的准备就只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没有“过程与方法”目标,那它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思维、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是很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叙写最忌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秦朝统一》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1)教师呈现《秦朝统一》图,引导学生猜想秦统一的策略,启发学生讨论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学生初步学习读图识史与历史猜想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分析、概括等方法。(2)引导学生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这是让学生学习辩证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3)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焚书坑儒》,体验文化专制的残酷与危害。(4)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进一步理解秦朝的特殊历史地位,再次学习辩证评价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方法”目标。“方法”怎么教?布朗(Brown ,1986)等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因素:一是教学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执行与监控策略的使用;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围。②由此可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时,应该做到:(1)应该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2)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去尝试,直至达到熟练的程度。(3)教师

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方法使用过程的外显(说出或写出),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有声语言”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说,教师在讲解学习策略后,应立即抽不同程度的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策略,促使学生所学策略的内化。③如历史课文的阅读方法之一:问题阅读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其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并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第二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第三步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按步骤尝试时,教师巡视指导;到学生基本完成阅读以后,我又请同学说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如何操作。经过几次操练,学生就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并在新情境中去运用。又如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在引导学生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作比较时,我先介绍比较方法的操作步骤:先确定比较点,即从基本历史要素入手进行比较,如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或内容、结果及影响;然后思考两个历史事件产生异同的原因。历史学习中的可比事件或人物很多,经过几次练习,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比较方法。如果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并复述这种方法,会增强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水平,也会丰富这一方法的内容。总之,正如施良方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指出:“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主要指认知策略;我们通常说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质上主要就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认知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是能够学会的,而且当学会这些策略后,它们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他还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学校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使他们能够走出学校之后,不断地、有效地学习。④

3.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方法”目标。作业是历史学习的环节之一,因此,与新课程相匹配的作业设计应该大量增加探究学习、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内容。从目标的角度看,应该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我的做法有:

(1)渗透在历史习题之中。如下题:有的学者曾经把隋炀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较,认为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过;他做过的事,后来的唐太宗多半也做过。但秦始皇和唐太宗却获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而他却被万世唾骂。请回答:隋炀帝做过哪些秦始皇也做过的事情?隋炀帝做过的哪些事情,后来的唐太宗也做过?你认为后人对隋炀帝的评价公正吗?为什么?这道题既包含历史比较的方法,又渗透了历史评价的方法。再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你推测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季节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农民的心情如何?此题涵盖了历史信息的获取、体验学习等方法。而过去的历史习题常以“复现式”为主,体现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

(2)直接设计“方法”的内容。如下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民生产、生活的描述:①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民已经使用曲辕犁进行耕田,用翻车进行灌溉;②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占城稻米,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经能够吃上玉米;③半坡氏族人们已经培植出粟,河姆渡的人们已经会种植水稻;④南宋时期的农民已经用《农政全书》指导农业生产。请问:上述哪几项描述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你是怎样来解答这类题目的?又如下题:“历史意义”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一段文字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的又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请问:对于“历史意义”这类历史知识,你是怎样学习的?请你写出你学习的过程、步骤及效果。这道题是我校2003学年第一学期的初三年级的期中考试题。有人主张考“方法”应该渗透在习题之中,但我们认为直接考方法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突显“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增强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的有意关注。

综上所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在新课程中得以真正的落实,必须注意几点:(1)它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应该与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相一致,在目标的表述与叙写时,其行为主体是学生。

(2)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与历史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融为一体的。(3)新课程的历史作业,应该体现“过程与方法”的内容。

用“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指导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

【摘要】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好课的先决条件,它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亮点”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置,但作为一线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落实有相当大的难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教师在课前进行设计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渗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从简要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入手,阐述在教学目的中预设“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环节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过程,在历史课程评价注入“过程与方法”目标等历史课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的要点,对初中历史课进行教学设计探索,以指导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有依据、科学地进行“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这是战时的军事原则,这个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各项教学工作,教学设计应是教师的授课前备战。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将总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是历史课程目标设置的一大改革,是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所谓“过程目标”,应包含“教”的过程目标与“学”的过程目标。“过程”除了重视师生互动过程外,还应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重视“历史过程”,即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认同历史,理解和解释历史进程。 “方法”应涵盖教法与学法两方面,即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所以,历史教法与学法是互为一体的。“教”不能狭义理解为教学生历史知识,而应重点理解为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能力的“方法”甚至学会交往、学会生活的方法。“方法”是引导“过程”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指针。冯一下先生提出的历史教学“过程即目标”和美国教育家在80年代末提出了“过程学习”的理论,指出“过程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各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讲,“过程学习,就是方法学习”。如何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很好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象指战员认真准备一个个战役一样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课程标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样才在课堂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

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预设“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便引导课堂教学中实施目标 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是多维目标,多维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与其它目标达成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同时,过程方法目标又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当中,要注重过程和方法作为课时目标之一,精心处理,因为新课标要求历史授课要注重过程和方法,以过程为核心,以方法为手段,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时明确提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引导这一目标的实施。历史教学与历史学习过程、方法之关系密切。如果不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设计,很容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是以无血无肉的干巴巴的知识堆积,又很容易倒致象以前那样仅仅是学生应接受那些重、难点和基础知识,学生只明白要学习什么,不明白干什么用,那么学生很容易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所以,历史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何与课程目标相适配,更好地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一节好的教学设计,不仅应具有科学性,还应体现正确、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给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选择和发展余地,但是否渗透了好的教学方法目标,无疑是衡量教学设计质量的一把关键的尺子。所以,历史教学设计不能只重结论目标,不重过程目标。新课程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在这方面有较大突破,有意识地强化方法过程的体现。

例如,在设计“贞观之治”这一课教学目标时,以往的教学目标只从学科体系出发,整篇围着掌握“唐朝兴起和唐初繁荣”等知识点,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需要预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等过程目标和讨论、找问题、制表等方法目标,改变过去课堂的长篇阔论,枯燥无味,目标,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参与。另外,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尝试“问题+活动”的模式,探索唐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和唐太宗与其他君王相比较,不强求得出惟一答案和固定的结论,突出探索追寻的过程。

二、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以便教学过程中落实目标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中,应突出两者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过程”的优化与“方法”的形成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重视过程教学设计

重过程设计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教与学的过程”设计上,放在揭示历史知识规律的设计,如何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掌握真理。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要经历“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应用历史”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重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显然,学生只有经历“过程学习”,才能获取使用历史知识的技能,才能体现“学史鉴今”,“史为我用”,在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重视以下几点。

(1)要体现历史学习的参与过程设计

历史学习的参与过程是掌握的知识结论的基本点,是课程目标才得以实现基础。学生历史学习的参与不仅包括课堂内的参与,还应包括课外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学习的参与。尤其是探究性学习的参与过程是新课标尤为重视的,所以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树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的理念。

(2) 要体现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过程设计

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如有位大学生写了一篇《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文章,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是什么原因要感谢“鸦片战争”?追根溯源,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走向近代化,走向资产阶级改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3)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解释过程设计

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解释即应用是学习历史的目。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同时要求对不同的历史知识作出不同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重点、有适用性地掌握历史知识,达到促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的目和。

2、重视优化历史教学过程设计

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是实现过程目标的根本。教与学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的意见》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为他们提供

更多的获取信息,分析、讨论、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一论断即指出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的都要优化。所以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要从师生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几大方面实行优化设计。

3、重视获取历史学习“方法”设计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教师给予的教学方式的指导、教学或自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获取方法等。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把握改革教学方式,要“创造兴趣盎然的教学情景,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验实践的宽广平台。 ”

中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形成于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在教学设计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法。

(1)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会提出历史问题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说,历史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平时的历史学习。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疑难、有趣的历史问题,如近代中国为什么被“挨打”?随炀帝怎么开凿了大运河?等。如果能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就成了研究学习的很好题材。第二,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我们的社会每天所发生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时政大事等,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中东为什么老是打仗?”“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大?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这么快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都可以让学生用历史观点来探究问题。当然,历史研究性学习应该体现学科特性,提出的问题应该与历史学习密切相关。

(2)引导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收集

加强学生历史信息收集途径引导。可动员学生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到有关部门收集专题资料,在家庭中收集历史物品等,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都可收集到一些最新的有关历史的资料。

(3)引导学生对历史资料整理、分析

引导学生 概括、设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及综合素质,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当然,在历史学习“方法”设计方面,龚旭升先生在《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归类及撷萃》一文中,将活动案例归为论说、撰写、表演、体验与模拟实践、考察参观访问、创作与制作等六大类,对教师在史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历史课程评价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与否最终靠评价来检验。但评价理念直接影响评价效果。“课程评价改革首先应该是评价观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会因实施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轨道”。所以,历史新课程评价要改变那种只顾结果不顾过程的评价思路: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新课程评价要求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提高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既要评定学生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也要评定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在过程中运用的学习方法、策略和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终极目标,评价活动应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

1. 设计尊重主体,遵循原则和关注发展的评价内容

传统的历史课程评价中,一般都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评价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程标准》的评价方法与过程要求,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为此,历史课程评价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多维性原

则、动态性原则,关注发展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价内容应考虑是否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 是否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

2. 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评价方法

传统的历史学习评价重测试型评价、重终结性评价。评价方法应注重非测试型评价、形成性评价。所以,适应新课程要求,重“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是: 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这些内容在每一节课前教学设计时要认真进行思考如何操作,以达到教学评价过程的自然和完美,评价学生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觉。

最后,应该指出,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的撰写,涉及一些诸多方面的问题。每位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一样,但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设计,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落实课程目标的目的。


相关内容

  • 中学语文教师面试100问
  • http://www.zsbd.cn 语文教师面试100问 1.如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进行有效深入的阅读? 2.语文教师要具有哪些学科知识? 3.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要从哪几方面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4.你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 5.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哪些方面的写作能力? 6.作 ...

  • 小学语文面试技巧
  • 篇一:小学语文(讲课)面试技巧 小学语文(讲课)面试技巧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x号.我讲课的题目是< >,下面开始上课.(师喊)上课! 同学们好!(鞠躬) 请 坐!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并初步感知了这篇课文,同学们 都表现得很优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

  •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呈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这不但促进了课改的深入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家都知道,新课改的显著变化就是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强调了在一个人的发展空间里,应该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物理新课程的" ...

  •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

  • 新课程理论
  • 新课程理论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2. 新课程评价的改革 (1)学生评价: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

  •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
  • 辛庄联小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一(小学) 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 ...

  • 走进新课程试题
  •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和 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目标.过程与方法 目标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

  • 如何实现高中地理学科"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 如何实现高中地理学科"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摘 要:在地理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知识与技能" ...

  • 新课改测试题
  • 一. 填空(35分) 1.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 设 . . . . 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 . . . . . . . 等课程. 2.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 . .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 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