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变与不变

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变与不变

作者:范皑皑 杨钋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分维度的能力变化 图1:分维度的能力变化

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变化 图2: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在四年间的变化

编者按

大学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发展挑战,在行为和心理上都呈现较大变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探讨,应该也必须把大学作为其中的关键阶段。

然而,不论是个人层面的因素,还是院校层面的因素,都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研究学生能力发展,应将这两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1年启动了对于在校大学生能力的追踪调查,对2011年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追踪直至大四。在此,我们依据其中的调查数据一起探究。

1. 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强于认知能力

总体而言,学生在诚信度与社会规范意识、与人相处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得分普遍较高,有超过60%的学生达到了4分及以上(总分5分);而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角、外语听说和沟通能力等得分普遍较低。

分维度来看,一方面,在本科四年当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的能力得分最高,核心能力次之,知识与技能最次;另一方面,从大一到大二,学生各维度能力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而从大三到大四,学生各维度能力水平又急剧下降(见图1)。

在知识和能力中,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得分最高,而对专业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得分最低。

在核心能力中,自主学习与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相处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前三年中处于较高水平,而在第四年得分却最低;相反,组织领导能力在第一年得分最低,而第四年则得分最高。

在公民意识维度中,诚信度、社会规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前三年得分相对较高,且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第四年中却显著降低,甚至低于多元化意识、全球化意识和国家化视角的得分。

2. 毕业生能力自评得分最低

如图,学生主观自评的综合能力从大一到大二有显著的提高,而在大二到大三期间变化不显著,从大三到大四有显著的降低。

具体而言,从大一到大二,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听说和沟通能力、与人相处和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诚信度与社会规范意识、专业学科领域的操作动手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但同时,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学科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大二到大三,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听说和沟通能力、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角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三项能力有显著提高,其他能力项目没有显著的变化。

从大三到大四,总体而言,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和各分维度能力的评价急剧降低,唯有信息处理能力有显著提高。

3. 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学生能力变化情况不同

从院校类型看,从大一到大四,“985”院校学生的能力水平虽有小幅度波动,但基本保持在3.6-3.65的得分范围之内;而一般本科学生的能力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11”院校学生能力的变化幅度最大,大一时,自评最高,大四时,自评最低。

从不同学科来看,从大一到大四,人文和社科专业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呈现先上升后波动的趋势,且得分总体高于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学生;理科和工科学生的能力水平波动较大。共同点是,四类专业的学生能力得分均在第四年达到最低水平(见图2)。

4. 大学生能力水平与职业能力基本成正比

调查发现,从是否找到工作来看,找到工作的学生的能力水平显著高于未找到工作的学生,找到工作的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也显著小于未找到工作的学生。

从对工作的满意度来看,学生的能力水平越高,其对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也越高。 从实际收入与预期收入的关系来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从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来看,学生的能力水平越高,其找到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越高。 从工作与学历的匹配性来看,高能力学生的实际工作要求往往高于其自身学历水平,而低能力学生的实际工作要求往往低于其自身能力水平。

从学生能力与其获得工作的质量来看,学生的能力水平越高,找到提供“五险一金”的工作的可能性越高。

(范皑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副编审;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面向未来的大学生能力发展

作者:范皑皑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未来?瞬息万变,不可预知。

终身职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工作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刚出现的新兴岗位可能在五年后成为需求量最大的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将要面对的工作可能是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的是可能还未被发明的技术,所以他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未知的问题。2008年欧盟通过的《关于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建议》提出,第六级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在特定工作或学习领域解决复杂和不可预知问题所需的高级技能、熟练技艺和创新精神。

当然,大学生是能力的承载者,其能力的塑造同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先赋性因素,也有后致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特征等不可改变的因素,而后者包括投资教育、后天努力等可改变的因素。追求更高学位和获得工作经验是个人积累人力资本的两条路径,前者发生在高等学校组织系统中,而后者主要在社会工作场所中。传统上认为,高校主要通过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讲授提升个人认知能力,而工作场所主要通过碎片化的、独特的经验传递和体悟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等格局改变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作组织形态和技能要求的变化,二者的边界将进一步模糊,特别是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高校需要与社会有更多的融合和协同,更加注重按照社会的需求塑造学生能力。

我们把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定义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核心能力及公民意识。知识与技能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工作领域而言的,具有排他性;核心能力是一些基础性的能力,其应用不限定在特定工作领域,因而具有迁移性;公民意识并不直接与工作内容相关,但是它们作为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价值判断,也可被作为一种非认知能力,与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对能力的自我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显著提升到显著下降的变化。这是因为初入校园的学生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秩序以后,独立性明显增强,这促使他们对自我的认可大大提升,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通识技能,他们都

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是当他们面临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时,随着他们对职场和社会的了解增多,他们越来越发现高校与社会相隔的不仅仅是一道校门,他们的能力储备远远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对大学生能力影响的可变性因素,高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根据大学生的一般认知,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力的提升只有60%来自高校的贡献。具体来看,高校给予他们的还是传统意义上对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发展前沿的理解以及对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具有可迁移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的贡献有限。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学生群体的异质性增加,决定了进入大学的学生群体能力在各维度上更加分散。同时,愈加分散的还有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向以及与此相关的能力需求。这意味着分层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将进一步分化,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培养单位需要更多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一些前沿领域,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技术将会过时,那就是说一个本科生在毕业时他所学的技术可能就已经被淘汰了。更新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与时俱进是一条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可迁移技能和非认知能力的塑造,授之以渔,让每个毕业生在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工作机会和挑战时能有确定性的长期解决方案。 (范皑皑)

大学生能力培养从“开学第一课”开始

作者:本报记者 陈鹏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大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进入大学,就应该树立能力培养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2015年9月,当2015级新生许佳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时,她手里拿着一本学校发放的“新生入学宝典”。

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许多高校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推介校园,南开大学的服务更是延伸到了新生报到之前。该校2015级新生赵亓鸢在暑假就从官方微信上认识了自己的辅导员。到校后,她更是惊讶地发现,舍友们和她一样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事实上,这种“凑巧”源于学校的精心安排。南开大学新生服务网搜集了每个新生的作息规律、兴趣爱好等信息,并将其作为分配宿舍的重要依据。

进入大学如何适应并提高,入学教育就成了新生的第一课。

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刚一过,华中科技大学新生洪镇就发现,现在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是注意力可以不只集中在学习上,“选择多了,也多了一些迷茫”。他成天与室友待在一起,与班上其他同学都很难接触,不仅如此,他对自己所学专业也缺乏了解和规划。他的这些困惑并没有在入学教育中得到解答。

人际关系怎么处理、学业发展如何规划„„对各种能力的考验,让入学新生十分困惑。开学期间,到清华大学学生学习和发展指导中心前来咨询的学生中60%的是大一新生。 “许多问题还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出现”,该中心教师詹逸思认为,新生入学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开学期间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前期,以便新生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成为他们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新起点。

有毕业生总结大学生活时曾说,荒废的大学四年起点正是大一。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杨克欣建议,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从大一开始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业和人生的规划,培养适应能力很关键。

(本报记者 陈鹏)

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变与不变

作者:范皑皑 杨钋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分维度的能力变化 图1:分维度的能力变化

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变化 图2: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在四年间的变化

编者按

大学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发展挑战,在行为和心理上都呈现较大变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探讨,应该也必须把大学作为其中的关键阶段。

然而,不论是个人层面的因素,还是院校层面的因素,都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研究学生能力发展,应将这两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1年启动了对于在校大学生能力的追踪调查,对2011年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追踪直至大四。在此,我们依据其中的调查数据一起探究。

1. 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强于认知能力

总体而言,学生在诚信度与社会规范意识、与人相处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得分普遍较高,有超过60%的学生达到了4分及以上(总分5分);而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角、外语听说和沟通能力等得分普遍较低。

分维度来看,一方面,在本科四年当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的能力得分最高,核心能力次之,知识与技能最次;另一方面,从大一到大二,学生各维度能力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而从大三到大四,学生各维度能力水平又急剧下降(见图1)。

在知识和能力中,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得分最高,而对专业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得分最低。

在核心能力中,自主学习与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相处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前三年中处于较高水平,而在第四年得分却最低;相反,组织领导能力在第一年得分最低,而第四年则得分最高。

在公民意识维度中,诚信度、社会规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前三年得分相对较高,且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第四年中却显著降低,甚至低于多元化意识、全球化意识和国家化视角的得分。

2. 毕业生能力自评得分最低

如图,学生主观自评的综合能力从大一到大二有显著的提高,而在大二到大三期间变化不显著,从大三到大四有显著的降低。

具体而言,从大一到大二,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听说和沟通能力、与人相处和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诚信度与社会规范意识、专业学科领域的操作动手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但同时,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学科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大二到大三,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听说和沟通能力、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角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三项能力有显著提高,其他能力项目没有显著的变化。

从大三到大四,总体而言,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和各分维度能力的评价急剧降低,唯有信息处理能力有显著提高。

3. 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学生能力变化情况不同

从院校类型看,从大一到大四,“985”院校学生的能力水平虽有小幅度波动,但基本保持在3.6-3.65的得分范围之内;而一般本科学生的能力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11”院校学生能力的变化幅度最大,大一时,自评最高,大四时,自评最低。

从不同学科来看,从大一到大四,人文和社科专业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呈现先上升后波动的趋势,且得分总体高于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学生;理科和工科学生的能力水平波动较大。共同点是,四类专业的学生能力得分均在第四年达到最低水平(见图2)。

4. 大学生能力水平与职业能力基本成正比

调查发现,从是否找到工作来看,找到工作的学生的能力水平显著高于未找到工作的学生,找到工作的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也显著小于未找到工作的学生。

从对工作的满意度来看,学生的能力水平越高,其对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也越高。 从实际收入与预期收入的关系来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从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来看,学生的能力水平越高,其找到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越高。 从工作与学历的匹配性来看,高能力学生的实际工作要求往往高于其自身学历水平,而低能力学生的实际工作要求往往低于其自身能力水平。

从学生能力与其获得工作的质量来看,学生的能力水平越高,找到提供“五险一金”的工作的可能性越高。

(范皑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副编审;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面向未来的大学生能力发展

作者:范皑皑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未来?瞬息万变,不可预知。

终身职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工作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刚出现的新兴岗位可能在五年后成为需求量最大的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将要面对的工作可能是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的是可能还未被发明的技术,所以他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未知的问题。2008年欧盟通过的《关于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建议》提出,第六级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在特定工作或学习领域解决复杂和不可预知问题所需的高级技能、熟练技艺和创新精神。

当然,大学生是能力的承载者,其能力的塑造同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先赋性因素,也有后致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特征等不可改变的因素,而后者包括投资教育、后天努力等可改变的因素。追求更高学位和获得工作经验是个人积累人力资本的两条路径,前者发生在高等学校组织系统中,而后者主要在社会工作场所中。传统上认为,高校主要通过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讲授提升个人认知能力,而工作场所主要通过碎片化的、独特的经验传递和体悟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等格局改变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作组织形态和技能要求的变化,二者的边界将进一步模糊,特别是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高校需要与社会有更多的融合和协同,更加注重按照社会的需求塑造学生能力。

我们把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定义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核心能力及公民意识。知识与技能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工作领域而言的,具有排他性;核心能力是一些基础性的能力,其应用不限定在特定工作领域,因而具有迁移性;公民意识并不直接与工作内容相关,但是它们作为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价值判断,也可被作为一种非认知能力,与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对能力的自我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显著提升到显著下降的变化。这是因为初入校园的学生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秩序以后,独立性明显增强,这促使他们对自我的认可大大提升,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通识技能,他们都

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是当他们面临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时,随着他们对职场和社会的了解增多,他们越来越发现高校与社会相隔的不仅仅是一道校门,他们的能力储备远远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对大学生能力影响的可变性因素,高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根据大学生的一般认知,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力的提升只有60%来自高校的贡献。具体来看,高校给予他们的还是传统意义上对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发展前沿的理解以及对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具有可迁移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的贡献有限。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学生群体的异质性增加,决定了进入大学的学生群体能力在各维度上更加分散。同时,愈加分散的还有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向以及与此相关的能力需求。这意味着分层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将进一步分化,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培养单位需要更多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一些前沿领域,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技术将会过时,那就是说一个本科生在毕业时他所学的技术可能就已经被淘汰了。更新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与时俱进是一条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可迁移技能和非认知能力的塑造,授之以渔,让每个毕业生在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工作机会和挑战时能有确定性的长期解决方案。 (范皑皑)

大学生能力培养从“开学第一课”开始

作者:本报记者 陈鹏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大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进入大学,就应该树立能力培养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2015年9月,当2015级新生许佳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时,她手里拿着一本学校发放的“新生入学宝典”。

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许多高校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推介校园,南开大学的服务更是延伸到了新生报到之前。该校2015级新生赵亓鸢在暑假就从官方微信上认识了自己的辅导员。到校后,她更是惊讶地发现,舍友们和她一样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事实上,这种“凑巧”源于学校的精心安排。南开大学新生服务网搜集了每个新生的作息规律、兴趣爱好等信息,并将其作为分配宿舍的重要依据。

进入大学如何适应并提高,入学教育就成了新生的第一课。

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刚一过,华中科技大学新生洪镇就发现,现在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是注意力可以不只集中在学习上,“选择多了,也多了一些迷茫”。他成天与室友待在一起,与班上其他同学都很难接触,不仅如此,他对自己所学专业也缺乏了解和规划。他的这些困惑并没有在入学教育中得到解答。

人际关系怎么处理、学业发展如何规划„„对各种能力的考验,让入学新生十分困惑。开学期间,到清华大学学生学习和发展指导中心前来咨询的学生中60%的是大一新生。 “许多问题还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出现”,该中心教师詹逸思认为,新生入学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开学期间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前期,以便新生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成为他们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新起点。

有毕业生总结大学生活时曾说,荒废的大学四年起点正是大一。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杨克欣建议,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从大一开始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业和人生的规划,培养适应能力很关键。

(本报记者 陈鹏)


相关内容

  • 变中有不变的思想的体会
  • 读<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想方法>体会 --抽象思想中"变中有不变思想""有限有无限"读后感想 河北沧州贾庆祥 电脑问题,不能语言交流,很遗憾,作为三组成员,对不起你们.写作能力所限,一定会有很多词不达意之处或很多不合适的地方,以后我会努力:多挣钱,换电 ...

  • 商不变性质
  • 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 2.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商不变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解决 ...

  • 探究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
  • 附录一 探究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理解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外力F .质量m 有关 (2) 理解外力F .质量m 对加速度a 的制约关系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 (2) 渗透科学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理解科学研 ...

  • 商不变的性质
  • 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教材内容:书P87例8.例9,课堂P55 执教人:杭州市文龙巷小学 沈晓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掌握除数和被除数末尾有0的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 3.通过数学活动提 ...

  •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王月平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下面对我执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5页:练习十一4.5题. 2.教材地位和作用:比的 ...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案(1) 主备教师 刘 健 主讲教师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授课时间 2012年__月__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 ...

  • 2014北师版第七册第六单元[除法]教案
  • 第六单元:除法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 2.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探索过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寻找合理简捷的计算途径,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 2.在实际情境中,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总价.数量与单 ...

  • 运用数学变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 数学 运用数学变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娄底市双峰八中 王月英 数学是一门抽象理论与心智技艺高度结合的学科.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一向被称作"思维的体操".因而数学教学应注重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 ...

  •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案
  • 课题: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姓名: 单位:电话: 邮箱: 能否提供录像课:能 教学目标: 1.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能将图形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形状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