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一百年

发表于2010年04月16日 由 方励之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正确的物理解释完成于1910年,迄今整一百年。“天蓝”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光纤通讯,即高锟先生去年获得物理诺贝尔奖的项目。

“天蓝”物理学似乎很普及。凡是看过“十万个为什么”的初中生,都能说出它的“标准答案”:

“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中文世界中,大小权威的教育和科学网站,大多仍采用上述“标准答案”,几乎一字不差。 这个“天蓝”解释,基本上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水平。它是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John Tyndall,1820-1893)首创的。常称作丁铎尔散射模型。确实,“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散射向四方”。但它并不是“天蓝”的真正原因。如果天蓝主要是由水滴冰晶等微粒的散射引起的,那末,天空的颜色和深浅,就应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当湿度变化时,空气中水滴冰晶的数目会明显变化。潮湿地区和沙漠地区的湿度差别很大,但天空是一样的蓝。丁铎尔散射模型解释不了。到十九世纪末叶,丁的天蓝解释已被质疑。

1880年代,瑞利(John Rayleigh,1842-1919)注意到,根本不必求助尘埃、水滴、冰晶等空气中的微粒,空气本身的氧和氮等分子对阳光就有散射,而且也是蓝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空气分子的散射就可以作为“天蓝”的主因。

然而,各个分子有散射,不等于空气整体会有蓝色。如果纯净的空气是极均匀的,分子再多也没有“天蓝”。就像一块极平的镜子,只有折射或反射,而极少散射。在均匀一致的环境中,不同分子的散射相互抵消了。就如在一个集体纪律超强的环境(如监狱)中,每个人的独立和散漫行为被彻底压缩。而“天蓝”靠的就是分子各自的独立和相互不干涉,或少干涉。 为此,瑞利假定,空气不是分子的“监狱”。相反,氧和氮等分子,无规行走,随机分布。瑞利由这个模型算出的定量结果,很好地符合天蓝的性质。1899年,瑞利写了一篇总结式的文章“论天空蓝色之起源”[1],开宗明义就说:

“即使没有外来的微粒,我们依旧会有蓝色的天”。

“外来的微粒”即指丁铎尔散射所需要的。从此,丁铎尔的天蓝理论被放弃。瑞利散射成为“天蓝”理论的主流。

瑞利的天蓝理论虽然很成功,瑞利的分子无规分布假定,也有根据。然而,瑞利实质上还要假定空气是所谓理想气体,这是一个不大的,但也不可忽略的弱点。因为空气不是理想气体。

1910年,爱因斯坦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用当时刚刚发展的熵(混乱的度量)的统计热力学理论证明:那怕最纯净的空气,也是有涨落起伏的。空气本身的密度涨落也能散射,也是蓝色光容易被散射。密度涨落的散射,不多也不少,正好能产生我们看到的蓝天。如果空气是理想气体,爱因斯坦的结果就同瑞利的一样。所以,简单地说,天空蓝色之起因是:

“空气中有不可消除的‘杂质’,即空气自身的涨落。密度涨落等对阳光的散射,形成了蓝天。”

“天蓝”起源物理不是爱因斯坦首创,但最完整的理论是爱因斯坦奠定的。所以说,“天蓝”物理学,完成于1910年。

瑞利和爱因斯坦的“天蓝”理论,是普遍适用的。可以用来解释纯净空气中的“蓝天”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纯净的水,纯净的玻璃等液体或固体中的“蓝天”现象。当然,也有该理论不

适用的地方。多年前,听到过有人对着“蓝天”发(歌)情,“我爱祖国的蓝天”,千万不要误听为“我爱祖国的独立而又无规游荡的分子们”。

高锟先生在他为“光纤通讯”奠基的第一篇论文[3]中引用关于行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天蓝”瑞利散射公式(即Einstein-Smoluchowski公式)。玻璃是凝固了的液体。即使最理想的玻璃,没有气泡,没有缺陷,玻璃中依旧有不可消除的‘杂质’,即玻璃本身的不可消除的涨落。在光纤中传播的讯号(光波),会被玻璃的涨落散射。“天蓝”机制,是光纤通讯讯号损失的一个物理主因。它是不能用光纤制造技术消除的。只能选择“不太蓝”的光,减低它的影响。

不少权威的教育和科学(中文)网站上,正在报导高先生是“影响世界的华人”之最。高先生的影响,确实遍及全球。有趣的是,这些网站本身,似乎并不在“被影响”之列。比如,本文开头引用的“天蓝”解释,就还完全没有“被影响”。对青少年来说,那些“标准解释”虽然不算是有毒奶粉,但也是过期一百年的奶粉。

[1]J.Rayleigh,Phil.Mag.XLVII,375,1899 [2]A.Einstein,Ann.Physik,33,1275,1910 [3]C.Kao,Proc.IEE,113,No.7,1966 2010,电动力学课正讲到瑞利散射,Tucson,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一百年

发表于2010年04月16日 由 方励之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正确的物理解释完成于1910年,迄今整一百年。“天蓝”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光纤通讯,即高锟先生去年获得物理诺贝尔奖的项目。

“天蓝”物理学似乎很普及。凡是看过“十万个为什么”的初中生,都能说出它的“标准答案”:

“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中文世界中,大小权威的教育和科学网站,大多仍采用上述“标准答案”,几乎一字不差。 这个“天蓝”解释,基本上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水平。它是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John Tyndall,1820-1893)首创的。常称作丁铎尔散射模型。确实,“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散射向四方”。但它并不是“天蓝”的真正原因。如果天蓝主要是由水滴冰晶等微粒的散射引起的,那末,天空的颜色和深浅,就应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当湿度变化时,空气中水滴冰晶的数目会明显变化。潮湿地区和沙漠地区的湿度差别很大,但天空是一样的蓝。丁铎尔散射模型解释不了。到十九世纪末叶,丁的天蓝解释已被质疑。

1880年代,瑞利(John Rayleigh,1842-1919)注意到,根本不必求助尘埃、水滴、冰晶等空气中的微粒,空气本身的氧和氮等分子对阳光就有散射,而且也是蓝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空气分子的散射就可以作为“天蓝”的主因。

然而,各个分子有散射,不等于空气整体会有蓝色。如果纯净的空气是极均匀的,分子再多也没有“天蓝”。就像一块极平的镜子,只有折射或反射,而极少散射。在均匀一致的环境中,不同分子的散射相互抵消了。就如在一个集体纪律超强的环境(如监狱)中,每个人的独立和散漫行为被彻底压缩。而“天蓝”靠的就是分子各自的独立和相互不干涉,或少干涉。 为此,瑞利假定,空气不是分子的“监狱”。相反,氧和氮等分子,无规行走,随机分布。瑞利由这个模型算出的定量结果,很好地符合天蓝的性质。1899年,瑞利写了一篇总结式的文章“论天空蓝色之起源”[1],开宗明义就说:

“即使没有外来的微粒,我们依旧会有蓝色的天”。

“外来的微粒”即指丁铎尔散射所需要的。从此,丁铎尔的天蓝理论被放弃。瑞利散射成为“天蓝”理论的主流。

瑞利的天蓝理论虽然很成功,瑞利的分子无规分布假定,也有根据。然而,瑞利实质上还要假定空气是所谓理想气体,这是一个不大的,但也不可忽略的弱点。因为空气不是理想气体。

1910年,爱因斯坦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用当时刚刚发展的熵(混乱的度量)的统计热力学理论证明:那怕最纯净的空气,也是有涨落起伏的。空气本身的密度涨落也能散射,也是蓝色光容易被散射。密度涨落的散射,不多也不少,正好能产生我们看到的蓝天。如果空气是理想气体,爱因斯坦的结果就同瑞利的一样。所以,简单地说,天空蓝色之起因是:

“空气中有不可消除的‘杂质’,即空气自身的涨落。密度涨落等对阳光的散射,形成了蓝天。”

“天蓝”起源物理不是爱因斯坦首创,但最完整的理论是爱因斯坦奠定的。所以说,“天蓝”物理学,完成于1910年。

瑞利和爱因斯坦的“天蓝”理论,是普遍适用的。可以用来解释纯净空气中的“蓝天”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纯净的水,纯净的玻璃等液体或固体中的“蓝天”现象。当然,也有该理论不

适用的地方。多年前,听到过有人对着“蓝天”发(歌)情,“我爱祖国的蓝天”,千万不要误听为“我爱祖国的独立而又无规游荡的分子们”。

高锟先生在他为“光纤通讯”奠基的第一篇论文[3]中引用关于行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天蓝”瑞利散射公式(即Einstein-Smoluchowski公式)。玻璃是凝固了的液体。即使最理想的玻璃,没有气泡,没有缺陷,玻璃中依旧有不可消除的‘杂质’,即玻璃本身的不可消除的涨落。在光纤中传播的讯号(光波),会被玻璃的涨落散射。“天蓝”机制,是光纤通讯讯号损失的一个物理主因。它是不能用光纤制造技术消除的。只能选择“不太蓝”的光,减低它的影响。

不少权威的教育和科学(中文)网站上,正在报导高先生是“影响世界的华人”之最。高先生的影响,确实遍及全球。有趣的是,这些网站本身,似乎并不在“被影响”之列。比如,本文开头引用的“天蓝”解释,就还完全没有“被影响”。对青少年来说,那些“标准解释”虽然不算是有毒奶粉,但也是过期一百年的奶粉。

[1]J.Rayleigh,Phil.Mag.XLVII,375,1899 [2]A.Einstein,Ann.Physik,33,1275,1910 [3]C.Kao,Proc.IEE,113,No.7,1966 2010,电动力学课正讲到瑞利散射,Tucson,


相关内容

  • 蓝色的画教案
  • 课题:黄色和蓝色的画 嫩江第一小学:袁江涛 教材分析: 认识和学习三原色以及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了解色彩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美术文化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知道色彩有冷暖之分,画面有色调倾向,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加以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感受黄色和蓝色特有的魅力,感 ...

  • 寻觅童年的故事
  • 我一直寻觅童年的故事,一只伤感的蓝风筝. 那天,在大姨邻居的家门口,一位手里拿着蓝风筝的小男孩,出现了.我的心一颤,他手里竟然拿了我心存已久的蓝色啊!我的天是蓝色的,我的海是蓝色的,我的心也是蓝色的.我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蓝色.我很生气的问:"你凭什么拿我的蓝色?"谁拿你的蓝色了?这 ...

  • 十种奇特蓝色动物0
  • 十种奇特蓝色动物 1. 1.蓝蜻蛉 蓝蜻蛉 蜻蛉颜色丰富多彩,但蓝色似乎最为常见 蜻蛉很像蜻蜓,但体型比蜻蜓小,蜻蛉颜色丰富多彩,但蓝色似乎最为常见.不是平淡 乏味的蓝色,而是从深钴蓝色到珠宝蓝绿色的丰富鲜明的蓝.心斑 绿蟌也叫蓝豆娘,据说 它们是 "最蓝的蜻蛉".英国和欧洲大多 ...

  • 优秀中班教案科学[多彩的颜色]
  • 温州新桥艳洁幼儿园:张慧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对颜色特别感兴趣,经常问老师是否要上美术绘画课.因此我选用这个主题<多彩的颜色>,让幼儿感知颜色的变化,并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从而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看图谱, ...

  • 用生活用品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碘的研究
  • ∃64∃化 学 教 育 2010年第1期 用生活用品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碘的研究 刘姝菂 乔金锁 ** * (晋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 中学教材中在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时, 先要灰化海带, 再用各种化学试剂与方法鉴别, 操作繁琐且不易得出准确结果.用生活中易得的白醋浸泡海带, ...

  •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头顶的天空看起来是明亮的蓝色.傍晚时分,夕阳给天空穿上一个无比精彩的红色,粉红色衣服.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吗?是什么让夕阳变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来了解光和地球的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 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分子和其他材料的混合物.主要的气体有的 ...

  • 三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
  • 三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 ...

  • 内向性格解析:
  • 第二章 内向性格解析: 蓝绿性格 红色性格和黄色性格,我称为外向性格,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内向性格-蓝色性格和绿色性格. 内向性格的人总体看起来是收敛的.腼腆的,谦虚的,不张扬的,慢节奏的,也是被动的.他们的深沉.执著和外向性格结合在一起就像两个齿轮在转动一样,你高的地方我低,我高的地方你低,形成了完 ...

  • 通道混合器理解-正解
  • 如何理解通道混合器 (2012-08-24 15:40:06) 在学习通道混合器之前,必须理解色彩的构成和通道的原理 简单说就是"红色+绿色=黄颜色"."红色+蓝色=品色"." 蓝色+绿色=青色",色彩互补. RGB 三值均为255,那么显 ...

  • 我喜欢的一种颜色
  •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我问一个朋友:"你最喜欢什么颜色?""蓝."他脱口而出.怔了怔,他又喃喃道:"蓝,当然是蓝色."当时,我偏着脑袋问:"为什么",记得他好像没吭声.今天,我终于自己找到了答案,不,是答案找到了我.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