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

●难点磁场

1.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

均匀带电细杆MN,如图8-1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

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2.在正电荷附近有两个绝缘导体M、N,由于静电感

应发生了如图8-2的电荷分布,当用导线将a b两点联接

起来时,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流过,如果有电流,电流的方

向是怎样的?

3.如图8-3所示,面积足够大的、板间距离为d的两平行金属

板竖直放置,与直流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板间放一半径为R(2R

<d)的绝缘金属球壳,C、D是球壳水平直径上的两点,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上C、D两点电势差为图

8-1 图8—

2 RU d图

8-3

B.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中心O点场强为零

C.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正电

D.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负电

●案例探究

[例1]如图8-4所示,水平放置的金属板正上方有一固

定的正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的带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

影响Q的电场),从左端以初速度v0滑上金属板,沿光滑的上图

8-4 表面向右运动到右端,在该运动过程中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C.小球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D.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零

命题意图:考查对静电平衡导体特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选B,没有充分考虑到导体的放入.由于静电感应而导致空间电场的变化因素,思维片面化.

解题方法与技巧: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处于点电荷Q的电场中而达到静

电平衡状态,是一个等势体,其表面处电场线处处与表面垂直,故带电小

球(表面绝缘,电量不变)在导体表面滑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故小球做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C、D选项正确.

[例2]如图8-5所示,绝缘导体A带正电,导体不带电,由于静电

感应,使导体B的M端带上负电,而N端则带等量的正电荷.

(1)用导线连接M、N,导线中有无电流流过?

图8-5 (2)若将M、N分别用导线与大地相连,导线中有无电流流过?方

向如何?

命题意图:考查对静电平衡特点及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能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对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不深刻,误认为将M、N两点相连会进行电中和现象,有电流通过

.

解题方法与技巧:A为带正电的场源电荷,由正电荷即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分布可知:UA>UB>U地,其中,B是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UM=UN=UB.当用导线在不同位置间连接时,电流定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而在电势相等的两点间连接时,则导线中无电流通过.所以:

(1)因为UM=UN,故导线中无电流.

(2)因为UM=UN=UB>U地,所以无论用导线将M还是N与大地相连,电流均由导体B流向大地.

●锦囊妙计

高考对静电平衡内容的命题考查主要集中于对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的动态过程的分析以及对静电平衡导体特点的把握与运用.命题综合性强,背景抽象,常以填空与选择题型呈现于卷面,能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区分度.预计在

一、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

孤立的带电导体和处于感应电场中的感应导体,当达到静电平衡时,具有以下特点:

1.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E内=0.没有电场线.

2.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但导体表面的场强并不一定相同.

3. 导体外部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表面场强不一定为零.

4.对孤立导体,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并且电荷的分布与表面的曲率有关,曲率大的地方电荷分布密.

二、用导线连接不同静电平衡导体或同一导体不同部位时,判断电流方向的方法

1.判断有无电流要看导线两连接点有无电势差,判断电流流向要看两点电势高低(电流总是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

2.一般思路:首先要明确哪个导体是场源电荷,哪个导体是电场中的导体.其次,判明两不同导体或同一导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间电势的高低,最后确定有无电流产生及电流的流向.

●歼灭难点训练

1.如图8-6中,实心金属球A半径为R,带电量为Q,点

电荷B带电量为q.B与A球间的距离为r. 当B不存在而只有A

存在且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电荷Q在球心O处的电场强度

等于________.当点电荷B也同时存在并达到静电平衡时,球

心O处的电场强度等于________,金属球上的电荷在球心O图

8-6 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等于________.

2.如图8-7所示,A、B为两个大小不等的导体球壳(RA>RB),

分别有正电荷q与2q.

(1)球壳B与A接触一下后,将B放进A球壳内与内表面接

触,则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B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

(2)球壳B与A接触一下后,将B球壳放进A球壳内,使A

瞬间接地,再将B与A的内表面接触,则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

B球带电情况是________.

3.如图8-8所示,将一不带电的空腔导体A的内壁与一外壳接

地的静电计相连,又将另一个带正电的导体B向A移动,最后B

与A接触,此过程中静电计指针将会

A.B与A未接触时指针不张开,接触时变大

B.指针一直不张开

C.B与A未接触时指针不张开,接触时变小

D.B与A靠近时指针张开,接触时张角最大

8-7 图8-8

4.如图8-9所示,两个相同的空心金属球M和N,M带-Q电荷,N不带电,旁边各放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P和R(M、N相距很远,互不影响),当将带正电Q的小球分别放入M和N的空腔时

A.P、R上均出现感应电荷

8-9 B.P、R上均没有感应电荷

C.P上有感应电荷,而R上没有感应电荷

D.P上没有感应电荷,而R上有感应电荷

5.如图8-10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壳A,顶部开一小孔,有两只带正电的金属球B、C,用金属导线连接,让B球置于球壳A内的空腔中,与内表面接触后又提起,C球放置在A球壳外,待静电平衡后正确的判断是

A.B、C两球都不带电

B.B球不带电,C球带电 图

8-10 C.让C球接地后,B球不带电

D.让C球接地后,A球壳空腔内的场强为零

6.如图8-11所示,一导体球A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A,在A球球心与P点连线上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B,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B,当A、B同时存在时,图8-11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P点的场强大小应为

A.EB B.EA+EB C.|EA-EB|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C 2.有电流通过,方向是a→d 3.BD

[歼灭难点训练]

1.0;0;kq r2

2.(1)外表面带电3q;不带电(2)不带电;不带电

3.D 4.D 5.B 6.D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

●难点磁场

1.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

均匀带电细杆MN,如图8-1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

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2.在正电荷附近有两个绝缘导体M、N,由于静电感

应发生了如图8-2的电荷分布,当用导线将a b两点联接

起来时,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流过,如果有电流,电流的方

向是怎样的?

3.如图8-3所示,面积足够大的、板间距离为d的两平行金属

板竖直放置,与直流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板间放一半径为R(2R

<d)的绝缘金属球壳,C、D是球壳水平直径上的两点,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上C、D两点电势差为图

8-1 图8—

2 RU d图

8-3

B.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中心O点场强为零

C.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正电

D.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负电

●案例探究

[例1]如图8-4所示,水平放置的金属板正上方有一固

定的正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的带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

影响Q的电场),从左端以初速度v0滑上金属板,沿光滑的上图

8-4 表面向右运动到右端,在该运动过程中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C.小球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D.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零

命题意图:考查对静电平衡导体特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选B,没有充分考虑到导体的放入.由于静电感应而导致空间电场的变化因素,思维片面化.

解题方法与技巧: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处于点电荷Q的电场中而达到静

电平衡状态,是一个等势体,其表面处电场线处处与表面垂直,故带电小

球(表面绝缘,电量不变)在导体表面滑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故小球做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C、D选项正确.

[例2]如图8-5所示,绝缘导体A带正电,导体不带电,由于静电

感应,使导体B的M端带上负电,而N端则带等量的正电荷.

(1)用导线连接M、N,导线中有无电流流过?

图8-5 (2)若将M、N分别用导线与大地相连,导线中有无电流流过?方

向如何?

命题意图:考查对静电平衡特点及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能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对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不深刻,误认为将M、N两点相连会进行电中和现象,有电流通过

.

解题方法与技巧:A为带正电的场源电荷,由正电荷即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分布可知:UA>UB>U地,其中,B是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UM=UN=UB.当用导线在不同位置间连接时,电流定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而在电势相等的两点间连接时,则导线中无电流通过.所以:

(1)因为UM=UN,故导线中无电流.

(2)因为UM=UN=UB>U地,所以无论用导线将M还是N与大地相连,电流均由导体B流向大地.

●锦囊妙计

高考对静电平衡内容的命题考查主要集中于对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的动态过程的分析以及对静电平衡导体特点的把握与运用.命题综合性强,背景抽象,常以填空与选择题型呈现于卷面,能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区分度.预计在

一、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

孤立的带电导体和处于感应电场中的感应导体,当达到静电平衡时,具有以下特点:

1.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E内=0.没有电场线.

2.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但导体表面的场强并不一定相同.

3. 导体外部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表面场强不一定为零.

4.对孤立导体,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并且电荷的分布与表面的曲率有关,曲率大的地方电荷分布密.

二、用导线连接不同静电平衡导体或同一导体不同部位时,判断电流方向的方法

1.判断有无电流要看导线两连接点有无电势差,判断电流流向要看两点电势高低(电流总是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

2.一般思路:首先要明确哪个导体是场源电荷,哪个导体是电场中的导体.其次,判明两不同导体或同一导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间电势的高低,最后确定有无电流产生及电流的流向.

●歼灭难点训练

1.如图8-6中,实心金属球A半径为R,带电量为Q,点

电荷B带电量为q.B与A球间的距离为r. 当B不存在而只有A

存在且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电荷Q在球心O处的电场强度

等于________.当点电荷B也同时存在并达到静电平衡时,球

心O处的电场强度等于________,金属球上的电荷在球心O图

8-6 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等于________.

2.如图8-7所示,A、B为两个大小不等的导体球壳(RA>RB),

分别有正电荷q与2q.

(1)球壳B与A接触一下后,将B放进A球壳内与内表面接

触,则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B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

(2)球壳B与A接触一下后,将B球壳放进A球壳内,使A

瞬间接地,再将B与A的内表面接触,则A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

B球带电情况是________.

3.如图8-8所示,将一不带电的空腔导体A的内壁与一外壳接

地的静电计相连,又将另一个带正电的导体B向A移动,最后B

与A接触,此过程中静电计指针将会

A.B与A未接触时指针不张开,接触时变大

B.指针一直不张开

C.B与A未接触时指针不张开,接触时变小

D.B与A靠近时指针张开,接触时张角最大

8-7 图8-8

4.如图8-9所示,两个相同的空心金属球M和N,M带-Q电荷,N不带电,旁边各放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P和R(M、N相距很远,互不影响),当将带正电Q的小球分别放入M和N的空腔时

A.P、R上均出现感应电荷

8-9 B.P、R上均没有感应电荷

C.P上有感应电荷,而R上没有感应电荷

D.P上没有感应电荷,而R上有感应电荷

5.如图8-10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壳A,顶部开一小孔,有两只带正电的金属球B、C,用金属导线连接,让B球置于球壳A内的空腔中,与内表面接触后又提起,C球放置在A球壳外,待静电平衡后正确的判断是

A.B、C两球都不带电

B.B球不带电,C球带电 图

8-10 C.让C球接地后,B球不带电

D.让C球接地后,A球壳空腔内的场强为零

6.如图8-11所示,一导体球A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A,在A球球心与P点连线上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B,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B,当A、B同时存在时,图8-11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P点的场强大小应为

A.EB B.EA+EB C.|EA-EB|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C 2.有电流通过,方向是a→d 3.BD

[歼灭难点训练]

1.0;0;kq r2

2.(1)外表面带电3q;不带电(2)不带电;不带电

3.D 4.D 5.B 6.D


相关内容

  •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 第一章 静电场 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张成进 江苏徐州睢宁魏集中学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2. (二) 过程与方法 3. 4.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6.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学方法 1. 2. ★ 教学过程 一. 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 ① ...

  • 教案电场中的导体
  • 第4节电场中的导体 开课教师:李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场强叠加原理 (2)了解导体导电机制.静电平衡状态.静电感应现象: (3)理解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4)了解静电屏蔽现象. (5)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培养 ...

  • 3-1优秀教案:静电现象的应用
  • 教学设计(二)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理解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且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3)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静电平衡状态. 教学难点:电场中导体的特点. 教学方法:推理归纳法.问题解决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验 ...

  • 1.7.1[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 第7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年级:高二年级 学科:物理 编写人:郭春发 审核人:耿长群 时间:2010.9 学习目标 1.理解静电感应现象, 知道静电平衡条件 2.理解静电屏蔽 3.能够解释静电感应现象 知识梳理 1.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将一金属导体放入场强为E 0的匀强电 ...

  • 电场中的导体
  • [电场中的导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静电感应,知道感应起电的原理和感应电荷正.负的判定,电场中的导体. 2.知道静电平衡状态:理解静电平衡的特点,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3.知道静电屏蔽现象及其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

  • 静电平衡下导体特点
  •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特点与应用 以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为命题点的考题时现于高考卷面,充分表明当今高考已无热点,然而该类命题以其背景的抽象性.知识的综合性,始终是考生应考的难点. ●难点电场 1.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 均匀带电细杆MN,如图11-1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 ...

  • 涡流和静电屏蔽
  • 涡流(eddy current) 如图4.7-1所示,在一根导体外面绕上线圈,并让线圈通入交变电流,那么线圈就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线圈中间的导体在圆周方向是可以等效成一圈圈的闭合电路,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在导体的圆周方向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电流的方向沿导体的圆周方向转圈,就像 ...

  • [干货必备]高中物理之静电现象.电容器,不看后悔!
  • 基础知识 1.静电感应:把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等量正负电荷的现象. 2.静电现象:静电一般由摩擦产生,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分别带上了正负电荷,它们之间就产生电势差.电荷积累到一定数值时,带电体就发生放电现象. 3.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 ⑴处于静电平衡下的导体,内部合场强 ...

  •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
  •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 基础知识篇 1"何谓静电 l-1 何时会产生静电? 大家都很熟悉,当两个物体摩擦时,便会产生静电. 一般来说,静电会正当两个物体的接触与分离(剥离) .摩擦.物体的变形.及离子附着等情况下产生. (1)脱毛衣时 (2)物体摩擦时 (3)剥开相接触的物品时 (4)气体或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