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总分构段方式和运用恰当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学生能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处景物。

2、在自由读、男女生读、轻声读课文等多种形式下,学生能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2.学习第2、3自然段总分构段方式和运用恰当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学生能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处景物。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到庐山云雾的神秘,谁来背诵这一小节。齐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说。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这些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写千姿百态这一特点时,写了云雾的哪几种姿态?

2.作者是怎么把它的千姿百态写具体的呢?(打比方,划处相关句子.)

3.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得比方也不同。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云它的千姿百态?指名读。

4.仅仅是这四种姿态吗?文中有个词语写出来了。(千姿百态)。

5.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云雾不同的姿态吧!教师来读第一句话,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6.让我们把这美景,优美的句文字记在心间。先自己背背。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你来试一试吧,其他的同学跟她一起轻声背。

(三)、学习第3自然段:

师: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第三段,谁来读这一段。

1.理解:瞬息万变

2.哪些词语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在文中画出变化快的词语。 3.谁愿意来读,读出它的变化快?自己先试一试,读一读。

4.这段话还能读得更快一点吗?

5.这些“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是作者看见的吗?

6.那请同学们也展开丰富的想象,云雾还会变成什么?你看过形态各异的云吗?

7.你们想象的这些,也是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完的,课文中用了什么来表达的呢?

8.这么多的变化,就在我们一眨眼一喘息的时间,难怪作者说: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9.同学们能抓住这些变化快的词语来背背这一段吗?看谁背得最快。

(四)、 学习第4自然段

师:置身于这“千姿百态”的云雾之中,你们舍得离去吗?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云雾,你们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来到庐山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引读: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理解:流连往返

2.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让你流连忘返?

3.用“流连忘返”说说。

(五)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总结:课文学完了,课文都用总起句写出庐山的特点,然后用比喻句,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出特点。接下来我们将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六)、练习:

以“傍晚,天边的云彩千奇百怪”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四、 作业设计:

1. 完成补充习题。

2. 继续完成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总分构段方式和运用恰当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学生能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处景物。

2、在自由读、男女生读、轻声读课文等多种形式下,学生能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2.学习第2、3自然段总分构段方式和运用恰当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学生能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处景物。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到庐山云雾的神秘,谁来背诵这一小节。齐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说。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这些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写千姿百态这一特点时,写了云雾的哪几种姿态?

2.作者是怎么把它的千姿百态写具体的呢?(打比方,划处相关句子.)

3.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得比方也不同。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云它的千姿百态?指名读。

4.仅仅是这四种姿态吗?文中有个词语写出来了。(千姿百态)。

5.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云雾不同的姿态吧!教师来读第一句话,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6.让我们把这美景,优美的句文字记在心间。先自己背背。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你来试一试吧,其他的同学跟她一起轻声背。

(三)、学习第3自然段:

师: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第三段,谁来读这一段。

1.理解:瞬息万变

2.哪些词语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在文中画出变化快的词语。 3.谁愿意来读,读出它的变化快?自己先试一试,读一读。

4.这段话还能读得更快一点吗?

5.这些“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是作者看见的吗?

6.那请同学们也展开丰富的想象,云雾还会变成什么?你看过形态各异的云吗?

7.你们想象的这些,也是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完的,课文中用了什么来表达的呢?

8.这么多的变化,就在我们一眨眼一喘息的时间,难怪作者说: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9.同学们能抓住这些变化快的词语来背背这一段吗?看谁背得最快。

(四)、 学习第4自然段

师:置身于这“千姿百态”的云雾之中,你们舍得离去吗?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云雾,你们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来到庐山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引读: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理解:流连往返

2.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让你流连忘返?

3.用“流连忘返”说说。

(五)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总结:课文学完了,课文都用总起句写出庐山的特点,然后用比喻句,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出特点。接下来我们将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六)、练习:

以“傍晚,天边的云彩千奇百怪”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四、 作业设计:

1. 完成补充习题。

2. 继续完成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相关内容

  • 21庐山云雾说课稿
  • 关于 <庐山云雾> 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庐山云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庐山云雾>是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入学以来学生在第 ...

  •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研究要点:以读为本,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以读促写,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掌握写作方法,产生写作的欲望,做到读写结合.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 设计特色: 1. 在赏读中悟境 ...

  •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
  • 3.庐山的云雾(一)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 ...

  • 第一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
  • 主备人 陈梅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 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习作1>以及<练习1>组成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有两个 ...

  • 庐山的云雾
  • 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并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引导学生搜集庐山资料,并缩结合阅读教学,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

  •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 篇一: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庐 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惠农区惠农小学 张银银 一.课文介绍 < 庐山的云雾>这 是一篇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 课文集中笔墨对庐 山的云雾作了精彩的描写.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以"庐山 ...

  •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 3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洛源镇中心小学 蔡慧平 教材说明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并且会用"流连忘返"造 ...

  • 庐山的云雾教案
  •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王小羽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重点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总分的段式.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感受庐山 ...

  •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
  • 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对象:三(1)班 张老师 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 第2课时 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读) 复习生字词.(字的结构.部首.读音) 增 光 添 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