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待医患纠纷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待医患纠纷

马永刚

医患纠纷是病患者在医疗场所进行医疗过程中因医疗程序、医疗行为以及医疗事故等与医疗机构发生的纷争。

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有着严格的医疗程序,如:挂号、诊断、交费、仪器检查、再回医生处开药、再交费、取药等流程,住院病人的医疗程序将更多。对于一个偶尔去医院看病的患者来说,这样的程序会让他们感觉到用时较长,烦琐、如果在个人预计的时间内未能检查完成,就会引起不满、抱怨甚至吵闹,严重者就会产生纠纷。 社会工作从宏观方面看,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工作方法。从微观方面看,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对特定群体、特定个体所面临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的工作方法。

一、社会工作能有效预防医疗问题的发生。

医务社会工作者以第三方的身份(不隶属于医院、无偿给予病患者提供服务)进入医疗机构,服务于病患者,贴近病患者,深入医护人员与病患者之中,易于取得医患双方的信任,对医患双方的沟通起到桥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基于理解、尊重、接纳等理念,采取宣传教育、情绪疏导、心理辅导,以平等、案主自决等具体手法,注重服务对象参与,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对各种医疗问题与矛盾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有效预防纠纷的产生。

二、社会工作能有效化解矛盾。

从社会工作角度对社会问题、医患纠纷问题起源的看法上,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医患纠纷问题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产生既有体制、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也与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社会工作就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认为,既要在宏观上进行体制改革,也要在微观上注重对服务对象的赋权增能,提高服务对象适应社会能力。

另: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专业伦理及服务手法能有效消解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增强信任感,从而有效化解矛盾。

根据本人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从事医务社工的工作经验及观察,个人认为,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1、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与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

2、病患者在入院治疗的过程中因对医疗服务、费用等问题的不满及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与自身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对社会的不满相结合而迁怒于医护人员。(如:近期医疗机构不断发生的恶性事件)

3、急诊及危重病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危及生命的焦虑情绪导致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治疗程序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极易失去理智而产生纠纷。

4、病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不足,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入院后的疾病恶化不能接受(如:认为只要入院,疾病就只会好不会坏等思想)部分危重病人的病情发展极快,病人家属很难接受恶化及不好的结果,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也易发生纠纷。

5、小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造成的纠纷。

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机构具有第三方的优势,无偿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具体工作如下:

1、在医院做宣传工作(宣传社会工作的理念等以取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及信任、宣传疾病知识、宣传遵守医疗程序的重要性等知识)

2、协助病患者及家属解决医疗程序上的不便

3、针对特定科室(急诊、重症科室等)易发生纠纷的处所定岗协助医护人员解决好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不稳定矛盾点及时汇报并及早介入处理。

4、对部分特殊困难病人进行经济援助(通过向红会、医疗救助基金等机构申请资金)、协助申请法律援助(工伤、交通事故伤害等)、心理辅导(改善其不良认知、提高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待医患纠纷

马永刚

医患纠纷是病患者在医疗场所进行医疗过程中因医疗程序、医疗行为以及医疗事故等与医疗机构发生的纷争。

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有着严格的医疗程序,如:挂号、诊断、交费、仪器检查、再回医生处开药、再交费、取药等流程,住院病人的医疗程序将更多。对于一个偶尔去医院看病的患者来说,这样的程序会让他们感觉到用时较长,烦琐、如果在个人预计的时间内未能检查完成,就会引起不满、抱怨甚至吵闹,严重者就会产生纠纷。 社会工作从宏观方面看,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工作方法。从微观方面看,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对特定群体、特定个体所面临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的工作方法。

一、社会工作能有效预防医疗问题的发生。

医务社会工作者以第三方的身份(不隶属于医院、无偿给予病患者提供服务)进入医疗机构,服务于病患者,贴近病患者,深入医护人员与病患者之中,易于取得医患双方的信任,对医患双方的沟通起到桥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基于理解、尊重、接纳等理念,采取宣传教育、情绪疏导、心理辅导,以平等、案主自决等具体手法,注重服务对象参与,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对各种医疗问题与矛盾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有效预防纠纷的产生。

二、社会工作能有效化解矛盾。

从社会工作角度对社会问题、医患纠纷问题起源的看法上,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医患纠纷问题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产生既有体制、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也与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社会工作就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认为,既要在宏观上进行体制改革,也要在微观上注重对服务对象的赋权增能,提高服务对象适应社会能力。

另: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专业伦理及服务手法能有效消解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增强信任感,从而有效化解矛盾。

根据本人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从事医务社工的工作经验及观察,个人认为,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1、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与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

2、病患者在入院治疗的过程中因对医疗服务、费用等问题的不满及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与自身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对社会的不满相结合而迁怒于医护人员。(如:近期医疗机构不断发生的恶性事件)

3、急诊及危重病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危及生命的焦虑情绪导致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治疗程序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极易失去理智而产生纠纷。

4、病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不足,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入院后的疾病恶化不能接受(如:认为只要入院,疾病就只会好不会坏等思想)部分危重病人的病情发展极快,病人家属很难接受恶化及不好的结果,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也易发生纠纷。

5、小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造成的纠纷。

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机构具有第三方的优势,无偿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具体工作如下:

1、在医院做宣传工作(宣传社会工作的理念等以取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及信任、宣传疾病知识、宣传遵守医疗程序的重要性等知识)

2、协助病患者及家属解决医疗程序上的不便

3、针对特定科室(急诊、重症科室等)易发生纠纷的处所定岗协助医护人员解决好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不稳定矛盾点及时汇报并及早介入处理。

4、对部分特殊困难病人进行经济援助(通过向红会、医疗救助基金等机构申请资金)、协助申请法律援助(工伤、交通事故伤害等)、心理辅导(改善其不良认知、提高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


相关内容

  • 苏南地区医患关系社会心理调查报告
  • 苏南地区医患关系社会心理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医院内的医患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又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当今,中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又对医患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医患关系紧张, ...

  • 伦理视角下的医患关系本质分析_陈默
  • 第15卷第4期2015年8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15,No.4Aug.2015 doi:10.16112/j.cnki.53-1160/c.2015.04.003 伦理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

  • 如何看待医患关系
  • 如何看待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 答:我认为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发生原因主要来自医者.患者.管理者三方面. 首先,医者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医疗界大多数的医务工作者都是认真负责.富有爱心.同情心,具有奉献精神,否则我们也不会选择这个职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也存在一些医德差劲的人,他们 ...

  •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 思考题: 1.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行业重大的创新与变革,医患沟通却是一条通向现代医学模式的新途径和桥梁,它的新意和科学性就在于真正开始触动了心理和社会因素来协助诊疗和保健康复等,它是更优化的医 ...

  • 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 <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浅谈医患关系 前一段时间看了医疗剧<到爱的距离>,真的感触颇多.进入医院工作,算上实习,也快要有一年,现在的感触,比当年看<医者仁心>和<心术>更深刻. 到爱的距离,这里讲述了很多种的爱.首先是医生对患者的大爱,医务人员之间的 ...

  • 林辉煌:'医闹'入刑依然很难真正保护医生
  • IPP评论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的官方微信平台,独家授权发布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最新文章.点击上方 IPP评论 关注我们. 编者按 这几年,"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几年,"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今年的 ...

  • 新形势下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
  • 新形势下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法律 医患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近年可说是争论纷纷,有人认为医疗卫生是公益福利事业,医方履行的是一种社会公共职责,因而,医患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有人认为医患之间是医疗服务 ...

  • 伦理学小论文
  • 当救人和"手术签字"制度发生冲突时 --伦理学角度审视 2007年11月21日,"正义网"报道了北京朝阳医院的一名患者李丽云因其丈夫肖志军拒绝手术签字,致使该院不能手术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事件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有关"一个人的生命是 ...

  • 我国医患关系浅谈
  • 我国医患关系浅谈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摘要 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关系的社会巨大变革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突出,在局部上其中某些社会矛盾聚合并表现在医患关系上,医患关系呈现出日益紧张的趋势, 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闹" 现象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