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仓颉中学“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引言:毋庸讳言,学校教育自然应当以德育为先,这是无可非议

的。但学校德育工作一直以来却饱受诟病,得不到师生以及社会各界

的认可。这个现实的问题归根究底主要是因为学生与传统德育课程存

在较远的心理距离。传统德育课程对现代高中生的吸引力偏小。从大

面积上看,特别是微观到每一位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我们不能不产生

深深的忧虑:德育改革的步伐还相当缓慢,任务还十分艰巨。

按照常理判断,教师职业肯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然而事实上教

师所受的所谓专业训练主要侧重于以教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技能训

练,广为人知的“教书匠”称号本身就反映了广大教师教学技能越来

越纯熟但当“教书匠们”在传统德育课堂上面对新时代来自“421”

家庭的“00后”新人类的时候,老师们发现娴熟的说教手段几乎统

统无效。“集体”“谦和”“孝顺”这些词语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心灵。

让人忍不住就要连连叹息“这垮掉的一代”。然而我们或许不应这么

悲观,假如我们多从好的一面去思考问题,这些00后的孩子其实更

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思想。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拥有更好地获

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新课标的实施与教学改

革的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的教育必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

培养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非常重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大德育活动(道德课堂、社团活动、综合实践这些活动甚至可以运用

动漫、微电影等载体),切实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改进教育

方式,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

点对生态德育实践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国内

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尝试显得

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白水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追溯仓颉、杜康、蔡

伦、雷祥等远古圣贤的丰功伟绩,感受浓郁而古老的汉字文化、酿酒

文化、陶艺文化,白水教育人暗下决心:长江后浪推前浪,白水人才

也要像白水苹果一样四海名扬。仓颉中学地处白水县雷公路南段,是

市县两级政府重点工程。学校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现有教职员

工220余人,全部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其中28名为师大毕业

的免费师范生。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400多人。这里拥有全县各

学科带头人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这里聚集了全县乃至邻县部分乡镇

优秀的高中学子。“年轻的”仓颉中学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勇于创

新,大胆实践,致力于打造德育特色学校,尝试构建“高中生态德育

课程体系”。在学校全员育人架构下,全体教师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立足本校实际,把现实存在的问题当作一个个研究的

课题。学校《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始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课题研究的管理力度,通过认真学习不

断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按照课题组统一安排,依靠学校的大力

支持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分阶段实施课题研究,最终该课题的研究达

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教育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快乐教学,管

理者快乐管理的理想状态。目前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新的

改革思路要求我们必须换视野、换办法、换策略、换政策、换包装,

更重要的是换内核、换思想。

本课题研究的生态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是一种新颖

的人生观统领下的教育观和德育观。实质上更加强调注重个体生命价

值,以人为本。学校以外在以及内在环境(包括校园自然环境、校园

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生态环境)产生对学生个体道德素质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尽力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

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体系的内部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

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西方社会其实也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且尤为重视德育素材

的“亲邻化”“友善化”。早在1976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

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先提出

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这说明他已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孟母三

迁”的故事历代流传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关

系。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撰写的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

教育生态学著作。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

文首次明确提出“生态德育”一说。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由传统的一元

向多元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旧的规则已经失效,新的规

则却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极易出现混乱或真空。学校德育工作

面临此前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学校德育教育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

代生活,如何让德育教育和当代高中生产生心理上的深度共鸣?德育

教育与学校巨大的教学升学压力怎样实现合拍?生态德育课程体系

对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不同要求分别是什么?我们又将如何开发利用

新的德育教育资源,丰富德育教育手段?如何利用本地和本校历史和

文化资源?诸多问题,日渐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亟

待解决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德育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

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尤显其重要性。

二、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

(一)选题的目的

1、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改革班级导师

机制,落实全员德育导师的主导职能,落实全面、和谐、因材施教的

育人理念,进一步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向转化和转变。

2、建立和完善仓颉中学德育研究室,聘请兼职德育教研员,建

立起针对德育教育行为的研究机制,开展常态化、高效化的生态德育

课程体系教科研活动,把注意力由关注学生成绩转为关注学生成长过

程,大面积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导航学生的理想,鼓励学生成才的信心。使学生,尤其是不

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都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的乐趣;要善于

运用语言鼓励、榜样激励,尤其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当众表达、

吐露见解的机会和获得成功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

有用”,不断提升学生追寻成功的勇气和胆识。

4、学校要切实研究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载体,以高质

量、高品位、高契合度的校园文化、文娱活动促进学生乐学、爱学、

坚持以正能量感染学生。

5、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及生活中的苦乐关系,培养学生

保有一种持续的乐学心境。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张弛有度,自然发

展、恰到好处。

6、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生态德育教育资源,开展以学生身心健康

为中心目的的课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苦乐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现实意义:

在全国上下高中新课改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

者,必须迅速转变观念。在重视知识传授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

的培养。然而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导致学校德育教育落

后,生态德育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生态德育课程体系

尚未形成,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创新,各自为

战,造成德育教育难以形成合力。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繁荣,高校林立,周边各县市文化遗

存也极为丰富。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黄帝创业垂千古,仓颉造字惊鬼神。又有杜甫泣血吟诗,明皇衔恨长眠。我们必须利用好仓颉故里仓颉这一文化品牌,立足于这肥沃的文化土壤,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开展社团活动、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习惯养成教、传统文化教育等生态德育教育活动,以多样的形式鼓舞学生,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生态德育教育模式。

2、理论意义:

学习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教会学生用一种健康、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敏捷的学习境界,是学生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找到归属感;让德育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态德育不仅仅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而且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德育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边改边学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此项课题的研究对提高广大教育从业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改革创新意识,寻找理论基础,让学生了解自我,提升生命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一)主要内容:

1、生态德育内涵式发展。德育无小事,长远来看是一个战略问题。德育管理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生态德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2、改进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不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自始至终贯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思想。

3、创设德育教育研究情景,进行群体化研究与个例分析。

通过校园心理剧、心理绘画、微电影等情景呈现的方式引导教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德育发展原动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新课改就是要提供一个让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成长为有独立选择能力、有自由思考能力、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社团的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教育当中积极推动社团的建设和探究,也是响应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为高中生的自主成长提供空间。通过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自主成长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主体意

识,提高管理能力,找到归属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塑造完善人格。学校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新的命题,吸引了不少学生参加。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本文记述深入其中的师生们的一些尝试和思考。我们主要是以时事为校本,重学生体验、促学生发展。

5、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深入开展“让墙壁说话,展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室门口悬挂班级名片,展示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目标、班徽、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全家福等,每个班还制作了个性化班旗,创建了富有特色的走廊文化。充分利用室内白板和走廊软木蓝板自主设计、制作班级文化墙。设置了激励篇、宣传篇、知识篇、风采篇、欣赏篇、展示篇等栏目,人人参与,集体制作。学生展示了自我,陶冶了情操。

6、及时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我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及时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我们提出了“让校园里响起每个人的声音”的口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度大大提升,及时推出了《起航》校刊以及学校、班级文学报,班级走廊蓝板、室内白班,这些都成了学生展示和发表的空间。

(二)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

②行动研究法;

③文献法;

④经验总结法;

⑤案例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预计一年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1、组织发动及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9—2014、11)

(1)成立课题组,并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2)通知相关骨干教师做好准备工作,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学习各种相关资料等,理清课题的研究思路,初步写出个人的研讨草案和改进方案。

(3)做好课题的立项和开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积极做好课题立项的各项工作,保证立项成功,同时做好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联系县教研室领导以及学校教研处指导教师进行开题指导,保证按时开题。

(4)在保证按时开题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课题实施方案,并将课题方案和课题研究年度计划目录及时发到课题组的各位教师手中。

2、初步研究阶段(2014、11—2015、3)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讨,形成调查报告,讨论生态德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课题中的微观问题,例如解决学生缺乏礼貌、社团活动参与不积极的问题等等。

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子课题和与社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子课题,例如解决学生分组分层德育辅导的问题。

(2)确立课题组相关成员和具体的负责负责内容,各负其责。

(3)制定并完善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

本阶段具体开展的活动:

(1)课题组组织相关骨干教师认真学习,增强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建立基本模式实验推行。

(2)课题组骨干教师每月一次研讨,并做好记录和反馈。

(3)每周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重点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学习,并要求所有教师做好笔记

所有课题教师要对自己一周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反思,撰写好博客,从而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举办课题经验交流和总结,参与学校的教师论坛和讨论活动。

3、全面实施推进研究阶段(2015、3—2015、6)

本阶段的目标要求是,在前段课改研讨的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与提炼,进行创造性研究,完善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生态德育课程体系模式,分层次进行推广。

4、研讨总结,完成结题报告(2015、7—2015、9)

本阶段主要是进行反思提高,不断克服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使之内涵化发展,同时做好课题的总结和结题工作。

四、本课题重要创新点

1、全员德育教育。

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健美操社、美术社 、音乐社、舞蹈社、体育社、书法社、信息技术社、校园之声广播站等大型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共50余个。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每天下午4:30—5:30开展全校性的社团活动,学生爱好得到了肯定,身心得到了愉悦,整个校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2、特色班级文化。

深入开展了“让墙壁说话,展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室门口悬挂班级名片,展示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目标、班徽、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全家福

等,每个班还制作了个性化班旗,创建了富有特色的走廊文化。充分利用室内白板和走廊软木蓝板自主设计、制作班级文化墙。设置了激励篇、宣传篇、知识篇、风采篇、欣赏篇、展示篇等栏目,人人参与,集体制作。学生展示了自我,陶冶了情操。

4、生态德育内涵式发展。

德育无小事,长远来看是一个战略问题。德育管理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生态德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5、创设德育教育研究情景,群体化研究与个例分析相结合。 通过校园心理剧、心理绘画、微电影等情景呈现的方式引导教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德育发展原动力。

6、坚持落实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理论,要求学生在劳力上劳心。首先必须让他(她)亲自去做,每做一件事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做好,至于是运用书本还是运用别人的经验都由他们自己去选择,我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做法就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论是演讲会辩论赛还是歌咏比赛体操表演,我校坚持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必须是学生,活动的组织也都完全依靠学生,教师退居幕后,成为学生需要时才会前来请教请教的“顾问”。教师和家长不能借口对孩子好而剥夺学生亲自犯错的机会,这一点十分重要。

7、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好的导师是孩子一生的奇迹,好的课程会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伙伴,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所谓的标准化测验中。身为大人,我们必须付出很多努力,去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部分,人格品行才是教育的本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通过学习体会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本真,在小事中绽放生命的流光溢彩。

8、爱是一切问题的唯一答案。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所以爱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唯一答案。仓颉中学有一条铁的规定,学生见到老师必须行礼问好,老师也必须及时回应学生,看似简单的举动深层的含义就是让教育充满爱意,让师生关系融洽,让知识和道理变成老师微笑的样子。

五、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一)选题立项: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尝试尤为重要,学校领导及时提出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并积极投入实践,努力探索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快乐健康精神风貌的新途径、新方法,经报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通过,确立并开展“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校长、教研主任、教导主任亲自参与并组织部分教学骨干,青年新秀商议确立课题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并针对性地分析了该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确立了研究方法,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研究的具体步骤。

(二)成立组织机构:在赵高栓校长和校委会的指导下,学校召开了课题研究动员会议,成立了由教导主任王辉负责,校长赵高栓、教研主任赵云峰以及部分教学骨干、青年新秀组成的课题组。白水县教育局教研室具体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1、课题组未雨绸缪,提早开题,明确课题研究的总思路。

2、扎实组织实施,推进课题研究。本课题由县教研室督导,学校校委会牵头,教导处、教研处具体落实,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协作,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碰头会,定期考核评估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3、及时沟通,修正研究方向。定期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子课题负责人研讨会,对各子课题的实施方式方法和进程情况进行交流。

(三)确定实施方案

1、明确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着眼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两个方面,从课程体系上入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本校为基础逐步扩展至本县其他高中学校乃至职业中专。

2、建立制度,保障运作。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建立了课题组成员定期汇报总结评议制度,建立了定期学习及学习交流制度,建立了教学及教研反思制度。学校教代会还通过了教研工作奖励方案,对课题研究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

3、加强学习,提升水平。通过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类培训活动,培训经费学校实报实销,保障了课题组成员得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培训,以学促研,以研促教。

六、工作反思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历时一年,行将告一段落,但本课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同样是本课题重要的成果之一。

(一)高度应试教育背景下,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当中贯彻新理念,需要践行者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尝试的步伐再迈开一点。

(二)本课题参与者都是一线教学人员或教学管理人员,研究过程当中与教育教学结合比较紧密。通过研究,提升了理论水平,结合实践,提升了教学效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仓颉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学生精神需求更加多元化,学生对个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需要我们的生态德育课程体系在普适性的基础上还要更加追求独特性。据此,我们的研究工作路还很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孩子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总之,我们今后还将在本课题的推广性和操作性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促使本县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与全省同仁一道致力于我省德育课程体系的优化。

参考资料:

《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

《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语文出版社,2010.8;

《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7;

《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仓颉中学“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引言:毋庸讳言,学校教育自然应当以德育为先,这是无可非议

的。但学校德育工作一直以来却饱受诟病,得不到师生以及社会各界

的认可。这个现实的问题归根究底主要是因为学生与传统德育课程存

在较远的心理距离。传统德育课程对现代高中生的吸引力偏小。从大

面积上看,特别是微观到每一位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我们不能不产生

深深的忧虑:德育改革的步伐还相当缓慢,任务还十分艰巨。

按照常理判断,教师职业肯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然而事实上教

师所受的所谓专业训练主要侧重于以教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技能训

练,广为人知的“教书匠”称号本身就反映了广大教师教学技能越来

越纯熟但当“教书匠们”在传统德育课堂上面对新时代来自“421”

家庭的“00后”新人类的时候,老师们发现娴熟的说教手段几乎统

统无效。“集体”“谦和”“孝顺”这些词语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心灵。

让人忍不住就要连连叹息“这垮掉的一代”。然而我们或许不应这么

悲观,假如我们多从好的一面去思考问题,这些00后的孩子其实更

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思想。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拥有更好地获

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新课标的实施与教学改

革的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的教育必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

培养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非常重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大德育活动(道德课堂、社团活动、综合实践这些活动甚至可以运用

动漫、微电影等载体),切实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改进教育

方式,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

点对生态德育实践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国内

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尝试显得

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白水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追溯仓颉、杜康、蔡

伦、雷祥等远古圣贤的丰功伟绩,感受浓郁而古老的汉字文化、酿酒

文化、陶艺文化,白水教育人暗下决心:长江后浪推前浪,白水人才

也要像白水苹果一样四海名扬。仓颉中学地处白水县雷公路南段,是

市县两级政府重点工程。学校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现有教职员

工220余人,全部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其中28名为师大毕业

的免费师范生。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400多人。这里拥有全县各

学科带头人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这里聚集了全县乃至邻县部分乡镇

优秀的高中学子。“年轻的”仓颉中学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勇于创

新,大胆实践,致力于打造德育特色学校,尝试构建“高中生态德育

课程体系”。在学校全员育人架构下,全体教师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立足本校实际,把现实存在的问题当作一个个研究的

课题。学校《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始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课题研究的管理力度,通过认真学习不

断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按照课题组统一安排,依靠学校的大力

支持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分阶段实施课题研究,最终该课题的研究达

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教育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快乐教学,管

理者快乐管理的理想状态。目前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新的

改革思路要求我们必须换视野、换办法、换策略、换政策、换包装,

更重要的是换内核、换思想。

本课题研究的生态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是一种新颖

的人生观统领下的教育观和德育观。实质上更加强调注重个体生命价

值,以人为本。学校以外在以及内在环境(包括校园自然环境、校园

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生态环境)产生对学生个体道德素质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尽力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

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体系的内部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

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西方社会其实也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且尤为重视德育素材

的“亲邻化”“友善化”。早在1976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

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先提出

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这说明他已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孟母三

迁”的故事历代流传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关

系。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撰写的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

教育生态学著作。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

文首次明确提出“生态德育”一说。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由传统的一元

向多元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旧的规则已经失效,新的规

则却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极易出现混乱或真空。学校德育工作

面临此前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学校德育教育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

代生活,如何让德育教育和当代高中生产生心理上的深度共鸣?德育

教育与学校巨大的教学升学压力怎样实现合拍?生态德育课程体系

对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不同要求分别是什么?我们又将如何开发利用

新的德育教育资源,丰富德育教育手段?如何利用本地和本校历史和

文化资源?诸多问题,日渐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亟

待解决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德育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

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尤显其重要性。

二、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

(一)选题的目的

1、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改革班级导师

机制,落实全员德育导师的主导职能,落实全面、和谐、因材施教的

育人理念,进一步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向转化和转变。

2、建立和完善仓颉中学德育研究室,聘请兼职德育教研员,建

立起针对德育教育行为的研究机制,开展常态化、高效化的生态德育

课程体系教科研活动,把注意力由关注学生成绩转为关注学生成长过

程,大面积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导航学生的理想,鼓励学生成才的信心。使学生,尤其是不

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都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的乐趣;要善于

运用语言鼓励、榜样激励,尤其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当众表达、

吐露见解的机会和获得成功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

有用”,不断提升学生追寻成功的勇气和胆识。

4、学校要切实研究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载体,以高质

量、高品位、高契合度的校园文化、文娱活动促进学生乐学、爱学、

坚持以正能量感染学生。

5、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及生活中的苦乐关系,培养学生

保有一种持续的乐学心境。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张弛有度,自然发

展、恰到好处。

6、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生态德育教育资源,开展以学生身心健康

为中心目的的课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苦乐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现实意义:

在全国上下高中新课改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

者,必须迅速转变观念。在重视知识传授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

的培养。然而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导致学校德育教育落

后,生态德育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生态德育课程体系

尚未形成,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创新,各自为

战,造成德育教育难以形成合力。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繁荣,高校林立,周边各县市文化遗

存也极为丰富。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黄帝创业垂千古,仓颉造字惊鬼神。又有杜甫泣血吟诗,明皇衔恨长眠。我们必须利用好仓颉故里仓颉这一文化品牌,立足于这肥沃的文化土壤,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开展社团活动、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习惯养成教、传统文化教育等生态德育教育活动,以多样的形式鼓舞学生,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生态德育教育模式。

2、理论意义:

学习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教会学生用一种健康、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敏捷的学习境界,是学生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找到归属感;让德育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态德育不仅仅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而且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德育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边改边学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此项课题的研究对提高广大教育从业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改革创新意识,寻找理论基础,让学生了解自我,提升生命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一)主要内容:

1、生态德育内涵式发展。德育无小事,长远来看是一个战略问题。德育管理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生态德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2、改进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不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自始至终贯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思想。

3、创设德育教育研究情景,进行群体化研究与个例分析。

通过校园心理剧、心理绘画、微电影等情景呈现的方式引导教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德育发展原动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新课改就是要提供一个让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成长为有独立选择能力、有自由思考能力、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社团的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教育当中积极推动社团的建设和探究,也是响应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为高中生的自主成长提供空间。通过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自主成长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主体意

识,提高管理能力,找到归属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塑造完善人格。学校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新的命题,吸引了不少学生参加。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本文记述深入其中的师生们的一些尝试和思考。我们主要是以时事为校本,重学生体验、促学生发展。

5、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深入开展“让墙壁说话,展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室门口悬挂班级名片,展示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目标、班徽、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全家福等,每个班还制作了个性化班旗,创建了富有特色的走廊文化。充分利用室内白板和走廊软木蓝板自主设计、制作班级文化墙。设置了激励篇、宣传篇、知识篇、风采篇、欣赏篇、展示篇等栏目,人人参与,集体制作。学生展示了自我,陶冶了情操。

6、及时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我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及时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我们提出了“让校园里响起每个人的声音”的口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度大大提升,及时推出了《起航》校刊以及学校、班级文学报,班级走廊蓝板、室内白班,这些都成了学生展示和发表的空间。

(二)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

②行动研究法;

③文献法;

④经验总结法;

⑤案例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预计一年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1、组织发动及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9—2014、11)

(1)成立课题组,并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2)通知相关骨干教师做好准备工作,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学习各种相关资料等,理清课题的研究思路,初步写出个人的研讨草案和改进方案。

(3)做好课题的立项和开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积极做好课题立项的各项工作,保证立项成功,同时做好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联系县教研室领导以及学校教研处指导教师进行开题指导,保证按时开题。

(4)在保证按时开题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课题实施方案,并将课题方案和课题研究年度计划目录及时发到课题组的各位教师手中。

2、初步研究阶段(2014、11—2015、3)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讨,形成调查报告,讨论生态德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课题中的微观问题,例如解决学生缺乏礼貌、社团活动参与不积极的问题等等。

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子课题和与社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子课题,例如解决学生分组分层德育辅导的问题。

(2)确立课题组相关成员和具体的负责负责内容,各负其责。

(3)制定并完善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

本阶段具体开展的活动:

(1)课题组组织相关骨干教师认真学习,增强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建立基本模式实验推行。

(2)课题组骨干教师每月一次研讨,并做好记录和反馈。

(3)每周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重点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学习,并要求所有教师做好笔记

所有课题教师要对自己一周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反思,撰写好博客,从而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举办课题经验交流和总结,参与学校的教师论坛和讨论活动。

3、全面实施推进研究阶段(2015、3—2015、6)

本阶段的目标要求是,在前段课改研讨的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与提炼,进行创造性研究,完善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生态德育课程体系模式,分层次进行推广。

4、研讨总结,完成结题报告(2015、7—2015、9)

本阶段主要是进行反思提高,不断克服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使之内涵化发展,同时做好课题的总结和结题工作。

四、本课题重要创新点

1、全员德育教育。

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健美操社、美术社 、音乐社、舞蹈社、体育社、书法社、信息技术社、校园之声广播站等大型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共50余个。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每天下午4:30—5:30开展全校性的社团活动,学生爱好得到了肯定,身心得到了愉悦,整个校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2、特色班级文化。

深入开展了“让墙壁说话,展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室门口悬挂班级名片,展示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目标、班徽、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全家福

等,每个班还制作了个性化班旗,创建了富有特色的走廊文化。充分利用室内白板和走廊软木蓝板自主设计、制作班级文化墙。设置了激励篇、宣传篇、知识篇、风采篇、欣赏篇、展示篇等栏目,人人参与,集体制作。学生展示了自我,陶冶了情操。

4、生态德育内涵式发展。

德育无小事,长远来看是一个战略问题。德育管理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生态德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5、创设德育教育研究情景,群体化研究与个例分析相结合。 通过校园心理剧、心理绘画、微电影等情景呈现的方式引导教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德育发展原动力。

6、坚持落实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理论,要求学生在劳力上劳心。首先必须让他(她)亲自去做,每做一件事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做好,至于是运用书本还是运用别人的经验都由他们自己去选择,我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做法就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论是演讲会辩论赛还是歌咏比赛体操表演,我校坚持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必须是学生,活动的组织也都完全依靠学生,教师退居幕后,成为学生需要时才会前来请教请教的“顾问”。教师和家长不能借口对孩子好而剥夺学生亲自犯错的机会,这一点十分重要。

7、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好的导师是孩子一生的奇迹,好的课程会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伙伴,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所谓的标准化测验中。身为大人,我们必须付出很多努力,去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部分,人格品行才是教育的本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通过学习体会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本真,在小事中绽放生命的流光溢彩。

8、爱是一切问题的唯一答案。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所以爱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唯一答案。仓颉中学有一条铁的规定,学生见到老师必须行礼问好,老师也必须及时回应学生,看似简单的举动深层的含义就是让教育充满爱意,让师生关系融洽,让知识和道理变成老师微笑的样子。

五、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一)选题立项: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尝试尤为重要,学校领导及时提出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并积极投入实践,努力探索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快乐健康精神风貌的新途径、新方法,经报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通过,确立并开展“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校长、教研主任、教导主任亲自参与并组织部分教学骨干,青年新秀商议确立课题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并针对性地分析了该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确立了研究方法,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研究的具体步骤。

(二)成立组织机构:在赵高栓校长和校委会的指导下,学校召开了课题研究动员会议,成立了由教导主任王辉负责,校长赵高栓、教研主任赵云峰以及部分教学骨干、青年新秀组成的课题组。白水县教育局教研室具体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1、课题组未雨绸缪,提早开题,明确课题研究的总思路。

2、扎实组织实施,推进课题研究。本课题由县教研室督导,学校校委会牵头,教导处、教研处具体落实,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协作,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碰头会,定期考核评估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3、及时沟通,修正研究方向。定期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子课题负责人研讨会,对各子课题的实施方式方法和进程情况进行交流。

(三)确定实施方案

1、明确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着眼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两个方面,从课程体系上入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本校为基础逐步扩展至本县其他高中学校乃至职业中专。

2、建立制度,保障运作。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建立了课题组成员定期汇报总结评议制度,建立了定期学习及学习交流制度,建立了教学及教研反思制度。学校教代会还通过了教研工作奖励方案,对课题研究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

3、加强学习,提升水平。通过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类培训活动,培训经费学校实报实销,保障了课题组成员得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培训,以学促研,以研促教。

六、工作反思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历时一年,行将告一段落,但本课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同样是本课题重要的成果之一。

(一)高度应试教育背景下,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当中贯彻新理念,需要践行者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尝试的步伐再迈开一点。

(二)本课题参与者都是一线教学人员或教学管理人员,研究过程当中与教育教学结合比较紧密。通过研究,提升了理论水平,结合实践,提升了教学效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仓颉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学生精神需求更加多元化,学生对个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需要我们的生态德育课程体系在普适性的基础上还要更加追求独特性。据此,我们的研究工作路还很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孩子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总之,我们今后还将在本课题的推广性和操作性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促使本县高中生态德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与全省同仁一道致力于我省德育课程体系的优化。

参考资料:

《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

《名师讲语文》,于漪、刘远,语文出版社,2010.8;

《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7;


相关内容

  • 立德树人修身致远牡丹江一中卜祥林校长的育人之道
  • 实践 魅力人物 探索 立德树人 修身致远 --牡丹江一中卜祥林校长的育人之道 本刊记者 人物速描 卜祥林,牡丹江市第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体育 工作优秀校长,黑龙江省重点中学研究会副主任.省示范性 普通高中评审特聘专家.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优 ...

  • 钟灵毓秀之德
  • 德育本身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多要素与结构的结合体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过程具有探究性.当下,人们把德育看成是人与教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德育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 ...

  • 中学下半年工作计划
  •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建设富有朝气活力、广有社会美誉的省五星级普通高中——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大力推进新课程的今天,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遇到了夹缝生存中难得的机遇,瓶颈发展中难得的空间。我校近几年发展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态势,但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不 ...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200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建设富有朝气活力、广有社会美誉的省五星级普通高中——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200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大力推进新课程的今天,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遇到了夹缝生存中难得的机遇,瓶颈发展中难得的空间。我校近几年发展始终保 ...

  • 2017年度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序号编号12017CG0757722017CG0761632017CG0763142017CG0766352017CG0769562017CG0769972017CG0773382017CG0773992017CG[1** ...

  • 思政教学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 ...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编者注:根据现有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现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发展.贴近班主任成长的更具实践价值课题,供大家选题参考.可直接选择,可改造性选择,也可自创. 1. 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2. 班主任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 3. 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

  •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
  •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 ...

  • 高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及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篇一: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初稿 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明礼仪"? 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在迈入21世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