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教案范文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 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 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 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 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 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 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 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 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 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 比一比,听清要求。

3.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 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 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 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 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 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 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 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 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 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 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 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 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 比一比,听清要求。

3.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 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 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 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相关内容

  • 一年级数学上册 长短高矮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3长短.高矮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 ...

  • 一年级数学上册永威教案[下课啦
  • 下课啦 学习内容: 下课啦(高矮.长短的比较) 学习目标: 1. 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 长短等. 2. 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 初步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学习用具: 多谋体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孩子们,你们下课喜欢玩什么游 ...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 圆 的 认 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谭金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87页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会认.会读.会写整时:培养学生 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养成 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 ...

  •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新人教版)
  •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及特征,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 2.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合作学习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圆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整数部分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 ...

  •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 3
  •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测量.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标示,能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