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村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最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显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和政权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摆在各级党委、尤其是村级党政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深入调查、走访群众基础上,就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一些看法:

一、村级基层党组织存在问题及原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的前沿阵地,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与其所肩负的任务从整体上说是适应的,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也不少,归根起来有“三个不相适应”:

(一)村级党组织设置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自然条件和传统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以同乐苗族乡为例,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有45公里,位于桂黔交界处,土地面积有187. 5平方公里,4.1万人口,侗、苗、瑶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5%,总有行政村19个,自然屯95个,全乡设党组织78个,党员1036名(其中农村党员807名)。近年来,全乡各项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党组织威信和党员地位也不断提高,实现党建与经济双赢。但是随着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专业协会、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增多,外出流动党员逐年增多,加之部分村党员人数明显增加,偏壁且党员少的自然屯尚未建立党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甚至在管理上出现“真空”现象,影响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此迫切要求改进村级党组织的设置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二)村级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与党的能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班子建设方面,从同乐乡现有的脱产半脱产村干部来看,班子队伍的“四不强”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表现在:①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工作理念不新了,领导发展能力不强。②经济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级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缓慢;③落实方针政策能力不强。村干部综合素质低,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显得力不从心,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应付了事;④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一些村级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引发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二是党员队伍建设方面,①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②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③信仰动摇,不愿发挥带头作用。加之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无法补充鲜血液,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以同乐乡为例,在807名农村党员中,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181人,36-45岁157人,46-54岁105人,55-59岁88人,60岁以上276人。文化结构方面,高中及以上84人,初中288人,小学及以下435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有435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3.9%,这些说明党员队伍素质及水平与党的能力建设不相适应。

(三)村级党组织政权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要求不相应。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农村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从同乐乡村级党组织集体收入现状来看,在19个行政村中,空壳村有8个,有项目无收入的村有7个,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村有4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无钱办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级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二是“无地方办事”问题突出,目前同乐乡19个行政村中无地方办公1个,危房的有7个(木质结构),占36.8%,阵地建设步伐缓慢,无地方办事问题严重;三是“无人理事”问题突出,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政治前途渺茫。可谓是“干着国家事,端着泥饭碗”,全脱产村干部全年的工资都不到3000元,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这种“付出”与“受益”的不均衡性,同时,对于村干部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学尚未建立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四是“无机制保障”问题突出。制度不健全,理不清职责,分不开责任,两者之间相互较劲,或争夺、或指责、或推诿。

二、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关键时期,必须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组织设置新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不断探索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基层政权建设新办法,

从各方面切实增强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多样布局,建立与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设置体系。

1、屯屯各自建立党组织。针对分散、距离行政村较远的自然屯,要创造条件成立党组织。同时,有些相邻村屯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实施屯屯联合建立党组织,以先进村的优势,带动后进村的快速发展。

2、产业联合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按产业链多形式联合设置党组织,或是以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产业的规模基地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产业化经营市场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以及一些基层服务组织为主建立党组织,从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行业联合建立党组织。以乡镇为单位村、企联合建立行业党组织,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加强了对从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人行千里不断线”,党员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4、功能联合建立党组织。针对剩余劳动力从业岗位多样化、从业地点流动化的特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在流动党员集中地点、下岗党员居住地点设置固定的派驻党支部和临时流动党组织。

(二)多管齐下,建立与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相适应的村级干部和党员队伍。

1、把握好“入口关”。采取“严进宽出”的措施,把好村级干部和党员队伍的“入关口”, 优化整体素质,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首先,大力提倡村党组织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让党员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推选自己的领头人,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其次,要积极大胆地吸纳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入党,要积极把退伍回乡青年、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发展能人等培养成为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党支书,为党组织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2、把握好“培训关”。结合农村实际,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效果。可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培训,丰富培训模式,即“学校”型培训模式,“田间”型培训模式,“示范户”型培训模式,“网络”型培训模式,“协会”型培训模式,“外向”型培训模式,“圩期”型培训模式,“基地”型培训模式,“短信”型培训模式,“专家”型培训模式,“互学”型培训模式,“窗口”型培训模式,通过各类培训途径,积极为党员“补脑”“充电”,切实提高干部党员素质。

3、把握好“教育关”。教育出本领,活动出活力。要以开展各类活动达到教育学习目的。因此,农村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创建自我提高型活动。扎实开展“五实五创”学党章、学政策、学法律、学先进人物精神的“四学”活动和比业绩、比本领的生产技能竞赛活动;二是创建示范带动型活动。开展党员带富连锁创业工程、党员干部示范区、示范岗、示范点、示范户活动,为群众做出了示范,提供了导向,加快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步伐,突出了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三是创建全程服务型活动。开展好送科技、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温暖的“五送传情” 为主题活动和“三级联创”、“联户带创”等具有服务党员、服务基层的活动;四是创建团结共建型活动。开展“月也”、“芦苼踩蹚”、“多耶”等特色活动,提高农村党员团结意识,树立共建共创观念。展示党员风采,扩大党的影响,塑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4、把握好“管理关”。 对本地党员,要推行党员目标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推动村务规范管理、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对外出流动党员,要采取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双向反馈等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引导他们关心家乡、支持家乡、返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对老党员,要积极落实扶贫帮困各项措施,探索建立农村老党员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使党员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积极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

(三)多措并举,建立与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相适应的政权建设。

1、立足于夯基础,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要根据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策”,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拓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采取部门帮扶、村企联建、干部示范、科技服务等创建模式,找准突破点,助推集体经济起步,要以整顿转化集体经

济薄弱村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并且组织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以此更好引导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立足于强根基,着力加大活动场所建设。

农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前沿阵地,要利用项目扶持、后盾单位扶持、社会爱心人士扶持的“三扶持”办法、争取各级资金,解决无地方办公,或者办公地方差的村屯,着力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便民办事、党员活动、群众议事、党务村务公开、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传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基层阵地,使之真正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村民之家”。

3、立足于固根本,着力提高村级干部待遇。

调动干部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村级工作至关重要。要为村干部提供良好工作氛围,解决后顾之忧,切实提高村干的各种待遇。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凡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获得县市区奖励的可安排到乡镇所辖的集体企事业工作,建立一套考核、录用、奖惩、监督制度,真正让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二是提高在职干部工资待遇,要在职村干部在现有工资待遇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一定待遇,保障其正常生活工作支出,按时足额兑现工资,基本生活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村干安心工作;三是建立离任村干补助制度,对任期一届以上的村干,离任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实行任期年限补助办法,补助经费由上级财政负担。

4、立足于促发展,着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事关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委员会来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并使已形成的决策在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检验、较正和完善,增强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二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系会议制度、村干部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制度、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以及村民评议“两委”制度等,逐步把农村“两委”班子的关系纳入严格按照制度化程序办事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要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提高村民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畅通群众进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重点健全和落实村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干部定期述职制度、党员群众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村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最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显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和政权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摆在各级党委、尤其是村级党政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深入调查、走访群众基础上,就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一些看法:

一、村级基层党组织存在问题及原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的前沿阵地,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与其所肩负的任务从整体上说是适应的,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也不少,归根起来有“三个不相适应”:

(一)村级党组织设置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自然条件和传统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以同乐苗族乡为例,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有45公里,位于桂黔交界处,土地面积有187. 5平方公里,4.1万人口,侗、苗、瑶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5%,总有行政村19个,自然屯95个,全乡设党组织78个,党员1036名(其中农村党员807名)。近年来,全乡各项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党组织威信和党员地位也不断提高,实现党建与经济双赢。但是随着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专业协会、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增多,外出流动党员逐年增多,加之部分村党员人数明显增加,偏壁且党员少的自然屯尚未建立党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甚至在管理上出现“真空”现象,影响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此迫切要求改进村级党组织的设置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二)村级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与党的能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班子建设方面,从同乐乡现有的脱产半脱产村干部来看,班子队伍的“四不强”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表现在:①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工作理念不新了,领导发展能力不强。②经济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级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缓慢;③落实方针政策能力不强。村干部综合素质低,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显得力不从心,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应付了事;④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一些村级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引发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二是党员队伍建设方面,①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②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③信仰动摇,不愿发挥带头作用。加之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无法补充鲜血液,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以同乐乡为例,在807名农村党员中,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181人,36-45岁157人,46-54岁105人,55-59岁88人,60岁以上276人。文化结构方面,高中及以上84人,初中288人,小学及以下435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有435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3.9%,这些说明党员队伍素质及水平与党的能力建设不相适应。

(三)村级党组织政权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要求不相应。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农村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从同乐乡村级党组织集体收入现状来看,在19个行政村中,空壳村有8个,有项目无收入的村有7个,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村有4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无钱办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级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二是“无地方办事”问题突出,目前同乐乡19个行政村中无地方办公1个,危房的有7个(木质结构),占36.8%,阵地建设步伐缓慢,无地方办事问题严重;三是“无人理事”问题突出,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政治前途渺茫。可谓是“干着国家事,端着泥饭碗”,全脱产村干部全年的工资都不到3000元,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这种“付出”与“受益”的不均衡性,同时,对于村干部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学尚未建立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四是“无机制保障”问题突出。制度不健全,理不清职责,分不开责任,两者之间相互较劲,或争夺、或指责、或推诿。

二、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关键时期,必须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组织设置新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不断探索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基层政权建设新办法,

从各方面切实增强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多样布局,建立与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设置体系。

1、屯屯各自建立党组织。针对分散、距离行政村较远的自然屯,要创造条件成立党组织。同时,有些相邻村屯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实施屯屯联合建立党组织,以先进村的优势,带动后进村的快速发展。

2、产业联合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按产业链多形式联合设置党组织,或是以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产业的规模基地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产业化经营市场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以及一些基层服务组织为主建立党组织,从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行业联合建立党组织。以乡镇为单位村、企联合建立行业党组织,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加强了对从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人行千里不断线”,党员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4、功能联合建立党组织。针对剩余劳动力从业岗位多样化、从业地点流动化的特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在流动党员集中地点、下岗党员居住地点设置固定的派驻党支部和临时流动党组织。

(二)多管齐下,建立与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相适应的村级干部和党员队伍。

1、把握好“入口关”。采取“严进宽出”的措施,把好村级干部和党员队伍的“入关口”, 优化整体素质,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首先,大力提倡村党组织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让党员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推选自己的领头人,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其次,要积极大胆地吸纳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入党,要积极把退伍回乡青年、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发展能人等培养成为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党支书,为党组织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2、把握好“培训关”。结合农村实际,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效果。可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培训,丰富培训模式,即“学校”型培训模式,“田间”型培训模式,“示范户”型培训模式,“网络”型培训模式,“协会”型培训模式,“外向”型培训模式,“圩期”型培训模式,“基地”型培训模式,“短信”型培训模式,“专家”型培训模式,“互学”型培训模式,“窗口”型培训模式,通过各类培训途径,积极为党员“补脑”“充电”,切实提高干部党员素质。

3、把握好“教育关”。教育出本领,活动出活力。要以开展各类活动达到教育学习目的。因此,农村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创建自我提高型活动。扎实开展“五实五创”学党章、学政策、学法律、学先进人物精神的“四学”活动和比业绩、比本领的生产技能竞赛活动;二是创建示范带动型活动。开展党员带富连锁创业工程、党员干部示范区、示范岗、示范点、示范户活动,为群众做出了示范,提供了导向,加快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步伐,突出了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三是创建全程服务型活动。开展好送科技、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温暖的“五送传情” 为主题活动和“三级联创”、“联户带创”等具有服务党员、服务基层的活动;四是创建团结共建型活动。开展“月也”、“芦苼踩蹚”、“多耶”等特色活动,提高农村党员团结意识,树立共建共创观念。展示党员风采,扩大党的影响,塑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4、把握好“管理关”。 对本地党员,要推行党员目标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推动村务规范管理、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对外出流动党员,要采取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双向反馈等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引导他们关心家乡、支持家乡、返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对老党员,要积极落实扶贫帮困各项措施,探索建立农村老党员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使党员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积极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

(三)多措并举,建立与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相适应的政权建设。

1、立足于夯基础,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要根据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策”,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拓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采取部门帮扶、村企联建、干部示范、科技服务等创建模式,找准突破点,助推集体经济起步,要以整顿转化集体经

济薄弱村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并且组织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以此更好引导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立足于强根基,着力加大活动场所建设。

农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前沿阵地,要利用项目扶持、后盾单位扶持、社会爱心人士扶持的“三扶持”办法、争取各级资金,解决无地方办公,或者办公地方差的村屯,着力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便民办事、党员活动、群众议事、党务村务公开、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传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基层阵地,使之真正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村民之家”。

3、立足于固根本,着力提高村级干部待遇。

调动干部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村级工作至关重要。要为村干部提供良好工作氛围,解决后顾之忧,切实提高村干的各种待遇。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凡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获得县市区奖励的可安排到乡镇所辖的集体企事业工作,建立一套考核、录用、奖惩、监督制度,真正让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二是提高在职干部工资待遇,要在职村干部在现有工资待遇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一定待遇,保障其正常生活工作支出,按时足额兑现工资,基本生活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村干安心工作;三是建立离任村干补助制度,对任期一届以上的村干,离任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实行任期年限补助办法,补助经费由上级财政负担。

4、立足于促发展,着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事关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委员会来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并使已形成的决策在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检验、较正和完善,增强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二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系会议制度、村干部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制度、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以及村民评议“两委”制度等,逐步把农村“两委”班子的关系纳入严格按照制度化程序办事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要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提高村民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畅通群众进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重点健全和落实村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干部定期述职制度、党员群众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关内容

  •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 作者:唐克 财经科学 1996年03期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组织保证 (一)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农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抓好农业这个根本,说到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广大农民群众 ...

  •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初探
  • 摘 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也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变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必须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和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必须促进基 ...

  •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浅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现状分析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党执政为民理念在农村基层的基本体现,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 ...

  • 弘扬建党精神调查报告
  • 弘扬建党精神, 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 ...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建设全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

  •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2009年第1期(总第105期)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Xiamen Municipal Committee No.1,2009General No.105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李波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

  •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论 文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 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严峻性课题.随着形势的变化.体质的转换.权利和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心工作的转移,对党建工作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 ...

  • 县委书记在2013年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志们: 在这新春伊始.万家欢庆的美好日子里,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刚刚闭幕之际,县委专门召开全委会议专题开展农村党建工作述职测评活动,研究部署xx年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这充分表明县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县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

  • 最新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 2011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各类组织中,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 ...

  • 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 近年来,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服务功能,落实经费保障,严格督导检查,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受到了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一.我区农村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