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导读·文心雕龙神思篇

名篇导读

2、文心雕龙〃神思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2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3。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4。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5: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6。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7。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8。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9。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10。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1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作。刘勰(公元465?-520?),字彦和,原籍山东莒县,寄居江苏镇江。《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是刘勰文学观的本体论部分;第二部分从第五篇《辨骚》至第二十五篇《书记》,共二十一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体论观点;第三部分从第二十六篇《神思》至第四十九篇《程器》,共二十四篇,是刘勰文学创作与批评论部分;第四部分是第五十篇《序志》,为全书总序。全书共三万七千余字,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第一部具有博大精深理论体系的专著。这里选的是第二十六篇《神思》,主要讨论艺术构思问题。神思,指神妙精微之思。曹学佺眉批云:“文,神物也,故以《神思》先之。”

2 《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原指身处隐居之地,而心怀利禄之欲。魏阙即上古时代悬挂法令的高台,此处代指朝廷。杨明照引《吕氏春秋·审为篇》高诱注:“身在江海之上,言志放也;魏阙,心下巨阙也。心下巨阙,言神内守也。”杨氏曰:“舍人文意本此。”可从。

3 黄侃曰:“此言思心之用,不限于身观,或感物而造端,或凭心而构象,无有幽深远近,皆思理之所行也。”(《文心雕龙札记》)

4 悄,音qiǎo,静寂。思接千载指神思能突破时间的限制,视通万里指突破空间的限制。 5 珠玉之声与风云之色,指声调的美好与景物的壮丽。然而神思尚属运思阶段,作品还未真正写成,则此处的吟咏之间与眉睫之前所变幻的声音与景物,应是指作者心中的意象。故下句说:“此思理之致乎!” 6 神与物游,指内在精神与外物形象的接触与互动。黄侃曰:“此言内心与外境相接也。内心与外境,非能一往相符会,当其窒塞,则耳目之近,神有不周;及其怡怿,则八极之外,理无不浃。„„必令心境相得,见相交融,斯则成连所以移情,庖丁所以满志也。”(《文心雕龙札记》)

7 关键、枢机,皆为主要的、紧要的部分。神居胸臆,古人以为心主思想,居于胸中,而志与气为其主导;外物因耳的听觉和目的视觉而感动人心,而辞令(动听的语言)是表达它的关键所在。枢,户枢。 8 枢机句承上“辞令管其枢机”而言,指辞令通达,能尽物情,则外物无所遁形,情貌尽出;关键句承上“志气统其关键”而言,指志气如果阻塞不通,则神思将有所隐避,不再能括摄物象。

9 陶,指制陶之器;钧,指造陶器的转轮。陶钧文思,指文思的酝酿。虚静,指精神状态的虚和静。《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淮南子·俶真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黄侃曰:“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执璇机以运大象,处户牗而得天倪,惟虚与静之故也。”(《文心雕龙札记》)疏、瀹,皆疏通意,澡、雪,皆洗涤意,两句皆为使精神虚静之意。

10 宝,指知识;酌,斟酌。两句指累积学问以增进知识,考辨事物之理以增广才学。纪昀眉批曰:“补出积学、酌理,方非徒骋聪明。”研阅指研究阅历,穷为穷尽,照为察看,引伸为理解。研阅以穷照,指仔细

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1。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2。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14。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15。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16。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17。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18。 总结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以彻底理解事物的道理。驯,顺也,致,指情致。怿,愉悦意,一本作“绎”,为整理、运用之意,驯致以怿辞,承接上句而来,指理解事物之理后,遂顺其情致,而寻找运用适当的言辞来表达。纪昀眉批曰:“观理真则思归一线,直凑单微,所谓‘用志不分,乃疑于神。’”这四句皆为神思之前的准备。黄侃曰:“此下四语,其事皆立于神思之先,故曰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言于此未尝致功,即徒思无益。”(《文心雕龙札记》)

11 玄,深奥之理;宰,主宰。玄解之宰,能领悟阐释深奥玄理的主宰,这里指作家的心灵。定墨,《礼记·玉藻》:“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墨为卜坼之兆。寻声律而定墨,意指揣摩音声而定下作品基调。独照,指独到见解,匠,匠人,这里亦指作家的心灵。窥,视也。意象,指意中之象,即外界事物在作者内心的形象反映。斤,斧也。窥意象而运斤,意指根据想象中的形象来运用适宜的文学手段创造作品。 12 驭文,即写作。术,方法。谋篇,构思全篇,大端,重点或要点。这两句是强调神思之前的知识、才能、技巧、逻辑思维能力等要素的重要性。

13 万涂,即万途,言神思初运,思绪繁多之貌。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工具,虚位,抽象无形之物。规矩在这里用作动词,言赋形于抽象之物。刻、镂皆为动词,雕刻之意,无形与虚位意同。这两句是讲使头脑中抽象无形的意象具有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即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之意。 14 搦,握持,翰,笔。气,气势,辞,指写出后的作品。半折,打对折,心始,构思之始。这两句是说刚握笔作文之时,气势旺盛,超过最终写成的作品;等到完成作品后,才发现所写下的东西比起当初的构想来,仅得其半。即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之意。

15 翻空,言神思纵横不受羁束之状。征实,坐实,求实,落实到书面。黄侃曰:“寻思与文不能相傅,由于思多变状,文有定形;加以研文常迟,驰思常速,则文歉于意,以常驭变,则思溢于文。”(《文心雕龙札记》)

16 授于,由„„赋予。意(内容)由思(思想)赋予,言(语言)又由意赋予。际,中间,空隙。这两句指思、意、言之间如果结合得紧密,则天衣无缝;反之,则远隔千里。

17 方寸,指心,域表,指疆界之外,极远之地;咫尺,言距离之近,山河,言空间的辽远。这两句描写思、意、言不相契合之状。原本道理与义理都在自己心中,却远涉山河、求之域外。所以下文归之于“秉心养术”和“含章司契”。

18 秉,握持、掌握。术,方法。务,专力、致力。含章,《周易·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章者,美质也。司契,王弼注《周易·讼卦》象辞曰:“有德司契,而不责于人。”契即契约或契券。这里引申为规矩、要领。陆机《文赋》:“意司契而为匠。”即意(内容)决定撰构文章的形式。这两句讲秉持本心,锻炼写作能力,内含美质,遵循创作的规律,不必过于苦心劳情。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19。相如含笔而腐毫20,扬雄辍19 禀,接受;制体,指文章的体裁、体式。这两句指作家所禀受的天赋才能有所不同,或迟缓,或敏悟;文章的体式也有所不同,其功能也大小不一。

20 相如,司马相如。含笔而腐毫,古人作文,常以口濡笔,进行构思,时间一长,则使毛笔之毫腐朽。此言司马相如构思迟缓。托名刘向的《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後成。”可觇见其迟缓之状。

翰而惊梦21,桓谭疾感于苦思22,王充气竭于思虑23,张衡研《京》以十年24,左思练《都》以一纪25: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26,枚皋应诏而成赋27,子建援牍如口诵28,仲宣举笔似宿构29,阮瑀据案而制书30,祢衡当食而草奏31: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32。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33。机敏故造次而成功34,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35。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36。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21 扬雄,西汉末年著名作家。辍翰惊梦,见于桓谭《新论·道赋》:“子云亦言:成帝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诏使作赋,一首始成,卒暴倦卧,梦五藏出地,以手收内之,及觉,大少气,病一年。”(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

22 桓谭,东汉初年著名学者。疾感于苦思,亦见于其《新论·道赋》:“余少时见扬子云丽文高论,不自量年少新进,猥欲逮及,尝激一事而作小赋,用精思太剧,而立感动致疾病。” (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 23 王充,东汉著名思想家。竭,尽也。气竭于思虑,见《后汉书·王充传》:“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年渐七十,志力衰耗。”

24 张衡,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京》,指张衡所作的《二京赋》。《后汉书·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25 左思,西晋著名文学家。《都》,指其所作《三都赋》,练,原指煮缣(细绢)使其洁白,此处指推敲与锤炼作品。一纪,十二年。《晋书·左思传》:“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着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此处说十年,而刘勰云一纪,约而言之矣。

26 淮南,指西汉淮南王刘安。崇,终也。荀悦《前汉纪》卷十二载:“初,安朝,上使作《离骚赋》。旦受诏,食时毕。”

27 枚皋,西汉辞赋家。《汉书·枚皋传》:“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 28 子建,曹植字,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援,持也;牍,供书写的木版。杨修《答临淄侯笺》:“尝亲见执事,握牍持笔,有所造作,若成诵在心。”

29 仲宣,王粲字,建安七子之一。宿构,指早已写成的作品。《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30 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案,应作“鞍”。《典略》:“太祖尝使阮瑀作书与韩遂,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大祖阮擥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

31 祢衡,汉魏之际的作家。当食,见《后汉书·祢衡传:“射(黄祖之子)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巵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览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草奏,亦见《后汉书·祢衡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㬰立成,辞义可观。”

32 骏发,指文思敏捷。总,总揽,要术,主要的方法。敏,机敏。敏在虑前,应机立断,指机敏得不经考虑,就能当机立断。这两句讲文思敏悟的作家。

33 覃,延长。覃思之人指需用很长时间来思考的人。饶,多也,歧路,岔路。鉴,察看,研虑,推究判断之貌。这两句讲文思迟缓的作家。黄侃曰:“此言文有迟速,关乎体性,然亦举其大概而已。世固有为文常速,忽窘于数行;为文每迟,偶利于一首,此由机有通滞,亦缘能有短长。”(《文心雕龙札记》) 34 造次,仓促之意。 35 博练,广泛的实践练习,兼指上文“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等方面。 36 理郁,指思想不通畅;辞溺,指过分沉浸在外在的言辞中。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37;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费38;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39。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40。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41,其微矣乎! 37 情,指情感,体,指风格。数,多样,富于变化,变,变化,亦含多样性。诡,不正,此处为不平常之意,杂,杂乱;迁、贸,皆变化意。此二句讲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不可一律而论。

38 费,一作贵。布贵麻贱,故云拿布与麻相比,麻并不显得贵重。杼轴,指织机,此处用如动词,指经过织机的加工,献功,指织成布。

39 追,赶得上,引申为能表达;知止,搁笔之意。 40 阐,说明;数,方法。 41 伊挚,商汤贤臣伊尹。《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轮扁,见于《庄子》,齐国善于斫轮的工匠,名扁。《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斵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此二例皆在说明道之精微,不可言说。

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42。物以貌求,心以理应43。刻镂声律,萌芽比兴44。结虑司契,垂帷制胜45。 42 神,神思,指作家的精神活动。象,物象,指外界万物的形象。情,情思。神与象通,情思变化,构成作品内容,即“所孕”。

43 这两句讲心物关系。外物以其形貌“求”得心之回应,心即以“理”(一定之法)来产生相应的活动。即《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44 比兴,参见《文心雕龙·比兴》篇。刘勰认为声律的讲求和比兴手法的运用都是在心物交融的活动中产生的。

45 结虑,即构思结撰。司契,见注18。垂帷,以军机之事喻作文之事。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指掌握了构思的法则,则能取得创作的成功。

思考题:

① 将《神思》篇与陆机《文赋》对读,找出其观点一致之处,加以解释。 ② 阐释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说。

《文心雕龙·神思》选篇参考书目

1、[清]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1959年。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华书局,1958年,曾多次重印。

3、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中华书局,1982年。

4、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1962年,上海古籍亦曾收入《蓬莱阁丛书》。

5、陆侃如、牟世金:《刘勰论创作》,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

6、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7、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8、张少康、汪春泓、陈允锋、陶礼天:《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名篇导读

2、文心雕龙〃神思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2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3。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4。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5: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6。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7。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8。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9。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10。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1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作。刘勰(公元465?-520?),字彦和,原籍山东莒县,寄居江苏镇江。《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是刘勰文学观的本体论部分;第二部分从第五篇《辨骚》至第二十五篇《书记》,共二十一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体论观点;第三部分从第二十六篇《神思》至第四十九篇《程器》,共二十四篇,是刘勰文学创作与批评论部分;第四部分是第五十篇《序志》,为全书总序。全书共三万七千余字,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第一部具有博大精深理论体系的专著。这里选的是第二十六篇《神思》,主要讨论艺术构思问题。神思,指神妙精微之思。曹学佺眉批云:“文,神物也,故以《神思》先之。”

2 《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原指身处隐居之地,而心怀利禄之欲。魏阙即上古时代悬挂法令的高台,此处代指朝廷。杨明照引《吕氏春秋·审为篇》高诱注:“身在江海之上,言志放也;魏阙,心下巨阙也。心下巨阙,言神内守也。”杨氏曰:“舍人文意本此。”可从。

3 黄侃曰:“此言思心之用,不限于身观,或感物而造端,或凭心而构象,无有幽深远近,皆思理之所行也。”(《文心雕龙札记》)

4 悄,音qiǎo,静寂。思接千载指神思能突破时间的限制,视通万里指突破空间的限制。 5 珠玉之声与风云之色,指声调的美好与景物的壮丽。然而神思尚属运思阶段,作品还未真正写成,则此处的吟咏之间与眉睫之前所变幻的声音与景物,应是指作者心中的意象。故下句说:“此思理之致乎!” 6 神与物游,指内在精神与外物形象的接触与互动。黄侃曰:“此言内心与外境相接也。内心与外境,非能一往相符会,当其窒塞,则耳目之近,神有不周;及其怡怿,则八极之外,理无不浃。„„必令心境相得,见相交融,斯则成连所以移情,庖丁所以满志也。”(《文心雕龙札记》)

7 关键、枢机,皆为主要的、紧要的部分。神居胸臆,古人以为心主思想,居于胸中,而志与气为其主导;外物因耳的听觉和目的视觉而感动人心,而辞令(动听的语言)是表达它的关键所在。枢,户枢。 8 枢机句承上“辞令管其枢机”而言,指辞令通达,能尽物情,则外物无所遁形,情貌尽出;关键句承上“志气统其关键”而言,指志气如果阻塞不通,则神思将有所隐避,不再能括摄物象。

9 陶,指制陶之器;钧,指造陶器的转轮。陶钧文思,指文思的酝酿。虚静,指精神状态的虚和静。《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淮南子·俶真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黄侃曰:“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执璇机以运大象,处户牗而得天倪,惟虚与静之故也。”(《文心雕龙札记》)疏、瀹,皆疏通意,澡、雪,皆洗涤意,两句皆为使精神虚静之意。

10 宝,指知识;酌,斟酌。两句指累积学问以增进知识,考辨事物之理以增广才学。纪昀眉批曰:“补出积学、酌理,方非徒骋聪明。”研阅指研究阅历,穷为穷尽,照为察看,引伸为理解。研阅以穷照,指仔细

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1。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2。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14。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15。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16。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17。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18。 总结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以彻底理解事物的道理。驯,顺也,致,指情致。怿,愉悦意,一本作“绎”,为整理、运用之意,驯致以怿辞,承接上句而来,指理解事物之理后,遂顺其情致,而寻找运用适当的言辞来表达。纪昀眉批曰:“观理真则思归一线,直凑单微,所谓‘用志不分,乃疑于神。’”这四句皆为神思之前的准备。黄侃曰:“此下四语,其事皆立于神思之先,故曰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言于此未尝致功,即徒思无益。”(《文心雕龙札记》)

11 玄,深奥之理;宰,主宰。玄解之宰,能领悟阐释深奥玄理的主宰,这里指作家的心灵。定墨,《礼记·玉藻》:“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墨为卜坼之兆。寻声律而定墨,意指揣摩音声而定下作品基调。独照,指独到见解,匠,匠人,这里亦指作家的心灵。窥,视也。意象,指意中之象,即外界事物在作者内心的形象反映。斤,斧也。窥意象而运斤,意指根据想象中的形象来运用适宜的文学手段创造作品。 12 驭文,即写作。术,方法。谋篇,构思全篇,大端,重点或要点。这两句是强调神思之前的知识、才能、技巧、逻辑思维能力等要素的重要性。

13 万涂,即万途,言神思初运,思绪繁多之貌。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工具,虚位,抽象无形之物。规矩在这里用作动词,言赋形于抽象之物。刻、镂皆为动词,雕刻之意,无形与虚位意同。这两句是讲使头脑中抽象无形的意象具有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即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之意。 14 搦,握持,翰,笔。气,气势,辞,指写出后的作品。半折,打对折,心始,构思之始。这两句是说刚握笔作文之时,气势旺盛,超过最终写成的作品;等到完成作品后,才发现所写下的东西比起当初的构想来,仅得其半。即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之意。

15 翻空,言神思纵横不受羁束之状。征实,坐实,求实,落实到书面。黄侃曰:“寻思与文不能相傅,由于思多变状,文有定形;加以研文常迟,驰思常速,则文歉于意,以常驭变,则思溢于文。”(《文心雕龙札记》)

16 授于,由„„赋予。意(内容)由思(思想)赋予,言(语言)又由意赋予。际,中间,空隙。这两句指思、意、言之间如果结合得紧密,则天衣无缝;反之,则远隔千里。

17 方寸,指心,域表,指疆界之外,极远之地;咫尺,言距离之近,山河,言空间的辽远。这两句描写思、意、言不相契合之状。原本道理与义理都在自己心中,却远涉山河、求之域外。所以下文归之于“秉心养术”和“含章司契”。

18 秉,握持、掌握。术,方法。务,专力、致力。含章,《周易·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章者,美质也。司契,王弼注《周易·讼卦》象辞曰:“有德司契,而不责于人。”契即契约或契券。这里引申为规矩、要领。陆机《文赋》:“意司契而为匠。”即意(内容)决定撰构文章的形式。这两句讲秉持本心,锻炼写作能力,内含美质,遵循创作的规律,不必过于苦心劳情。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19。相如含笔而腐毫20,扬雄辍19 禀,接受;制体,指文章的体裁、体式。这两句指作家所禀受的天赋才能有所不同,或迟缓,或敏悟;文章的体式也有所不同,其功能也大小不一。

20 相如,司马相如。含笔而腐毫,古人作文,常以口濡笔,进行构思,时间一长,则使毛笔之毫腐朽。此言司马相如构思迟缓。托名刘向的《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後成。”可觇见其迟缓之状。

翰而惊梦21,桓谭疾感于苦思22,王充气竭于思虑23,张衡研《京》以十年24,左思练《都》以一纪25: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26,枚皋应诏而成赋27,子建援牍如口诵28,仲宣举笔似宿构29,阮瑀据案而制书30,祢衡当食而草奏31: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32。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33。机敏故造次而成功34,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35。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36。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21 扬雄,西汉末年著名作家。辍翰惊梦,见于桓谭《新论·道赋》:“子云亦言:成帝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诏使作赋,一首始成,卒暴倦卧,梦五藏出地,以手收内之,及觉,大少气,病一年。”(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

22 桓谭,东汉初年著名学者。疾感于苦思,亦见于其《新论·道赋》:“余少时见扬子云丽文高论,不自量年少新进,猥欲逮及,尝激一事而作小赋,用精思太剧,而立感动致疾病。” (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 23 王充,东汉著名思想家。竭,尽也。气竭于思虑,见《后汉书·王充传》:“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年渐七十,志力衰耗。”

24 张衡,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京》,指张衡所作的《二京赋》。《后汉书·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25 左思,西晋著名文学家。《都》,指其所作《三都赋》,练,原指煮缣(细绢)使其洁白,此处指推敲与锤炼作品。一纪,十二年。《晋书·左思传》:“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着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此处说十年,而刘勰云一纪,约而言之矣。

26 淮南,指西汉淮南王刘安。崇,终也。荀悦《前汉纪》卷十二载:“初,安朝,上使作《离骚赋》。旦受诏,食时毕。”

27 枚皋,西汉辞赋家。《汉书·枚皋传》:“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 28 子建,曹植字,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援,持也;牍,供书写的木版。杨修《答临淄侯笺》:“尝亲见执事,握牍持笔,有所造作,若成诵在心。”

29 仲宣,王粲字,建安七子之一。宿构,指早已写成的作品。《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30 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案,应作“鞍”。《典略》:“太祖尝使阮瑀作书与韩遂,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大祖阮擥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

31 祢衡,汉魏之际的作家。当食,见《后汉书·祢衡传:“射(黄祖之子)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巵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览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草奏,亦见《后汉书·祢衡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㬰立成,辞义可观。”

32 骏发,指文思敏捷。总,总揽,要术,主要的方法。敏,机敏。敏在虑前,应机立断,指机敏得不经考虑,就能当机立断。这两句讲文思敏悟的作家。

33 覃,延长。覃思之人指需用很长时间来思考的人。饶,多也,歧路,岔路。鉴,察看,研虑,推究判断之貌。这两句讲文思迟缓的作家。黄侃曰:“此言文有迟速,关乎体性,然亦举其大概而已。世固有为文常速,忽窘于数行;为文每迟,偶利于一首,此由机有通滞,亦缘能有短长。”(《文心雕龙札记》) 34 造次,仓促之意。 35 博练,广泛的实践练习,兼指上文“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等方面。 36 理郁,指思想不通畅;辞溺,指过分沉浸在外在的言辞中。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37;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费38;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39。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40。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41,其微矣乎! 37 情,指情感,体,指风格。数,多样,富于变化,变,变化,亦含多样性。诡,不正,此处为不平常之意,杂,杂乱;迁、贸,皆变化意。此二句讲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不可一律而论。

38 费,一作贵。布贵麻贱,故云拿布与麻相比,麻并不显得贵重。杼轴,指织机,此处用如动词,指经过织机的加工,献功,指织成布。

39 追,赶得上,引申为能表达;知止,搁笔之意。 40 阐,说明;数,方法。 41 伊挚,商汤贤臣伊尹。《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轮扁,见于《庄子》,齐国善于斫轮的工匠,名扁。《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斵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此二例皆在说明道之精微,不可言说。

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42。物以貌求,心以理应43。刻镂声律,萌芽比兴44。结虑司契,垂帷制胜45。 42 神,神思,指作家的精神活动。象,物象,指外界万物的形象。情,情思。神与象通,情思变化,构成作品内容,即“所孕”。

43 这两句讲心物关系。外物以其形貌“求”得心之回应,心即以“理”(一定之法)来产生相应的活动。即《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44 比兴,参见《文心雕龙·比兴》篇。刘勰认为声律的讲求和比兴手法的运用都是在心物交融的活动中产生的。

45 结虑,即构思结撰。司契,见注18。垂帷,以军机之事喻作文之事。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指掌握了构思的法则,则能取得创作的成功。

思考题:

① 将《神思》篇与陆机《文赋》对读,找出其观点一致之处,加以解释。 ② 阐释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说。

《文心雕龙·神思》选篇参考书目

1、[清]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1959年。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华书局,1958年,曾多次重印。

3、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中华书局,1982年。

4、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1962年,上海古籍亦曾收入《蓬莱阁丛书》。

5、陆侃如、牟世金:《刘勰论创作》,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

6、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7、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8、张少康、汪春泓、陈允锋、陶礼天:《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相关内容

  • 中国国学网-- [文心雕龙·养气]研究质疑三题
  • <文心雕龙·养气>研究质疑三题 发布时间: 2007-10-19 11:19:15 被阅览数: 359 次 来源: 光明网 文字 [ 大 中 小 ] ) <养气>篇居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中的什么位置?刘勰为什么提倡"养气"?如何理解刘勰在本篇 ...

  • 消夏之书|为文之用心,精细如雕长龙
  • 刘勰的<文心雕龙>,大概很多人听过,但不知道这是本怎样的书,其实正如名字,"为文之用心,精细如雕长龙",讲的是文学创作,前半句说文章内容要用心,后半句形容形式的精细."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来读神思篇吧,凉快一下. 神思第二十六 古人云:" ...

  • 文学创作与舞蹈创作的异同
  • [摘 要]<文心雕龙·神思>是全世界第一篇系统谈论艺术想象的文学作品,它把文学创作中从构思.想象到意象.语言再到写成作品的整个过程和相互关系都作了详尽的梳理和论述.在认识和理解文学创作的同时,笔者联想到与文学艺术共生互溶的舞蹈艺术,以及文学创作与舞蹈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相通性和差异性:本文 ...

  • [文心雕龙·物色]疑义辨析举隅
  • 作者:张灯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05期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 "玄驹"指,即蚂蚁,各本均无疑义."丹鸟",又称"丹良",皇侃以为指萤虫.范注云:"丹良即螳螂之转音,丹良即螳螂也.八月萤食蚊蚋,恐无是理.&q ...

  •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 一.关于<文心雕龙·征圣>中圣人之道是检验文章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文心雕龙·原道篇>已给这本探讨文学理论的著作指定了基本的方向.一个大大的光环套在它的头上--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虽然不是提倡先道德而后文章,但是本质的思想还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一个人在写作 ...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只不过有一些字的改变,不过意思大有所改夫神思方远,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这儿有些你说的解释,听听吧! 出自<文心雕龙 神思> 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 ...

  • 美学概论名词解释
  • 1."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 ...

  • 中学生阅读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学生阅读  >> 首页                  为了方便阅读,请点击此处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学生作文 [初中作文]隐形的翅膀 04-05 [初中作文]别样舞剧 03-07 [初中作文]雨的诉说 02-23 [初中作文]种子的对话 02-23 [初中作文]幸福 ...

  • [文心雕龙]的"中间概念"形态
  • 作者:刘振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9)04-0064-04 刘勰的杰出之处在于他仅用3万余字的篇幅就论述了文学活动流程里所要面对的绝大多数问题.刘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在于"互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