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物色]疑义辨析举隅

作者:张灯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05期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

  “玄驹”指,即蚂蚁,各本均无疑义。“丹鸟”,又称“丹良”,皇侃以为指萤虫。范注云:“丹良即螳螂之转音,丹良即螳螂也。八月萤食蚊蚋,恐无是理。”于是,周本、郭本、赵本、向释、龙本皆据范说注“丹鸟”为丹良即螳螂。《义证》既列范注,又引吴林伯《〈文心雕龙物色〉义疏》以为指“萤虫”。惟牟本注译皆确认“丹鸟”是“萤火虫”。

  恐应以牟本为确。

  本条二句,出自《大戴礼记·夏小正》,各本几乎皆引其原文:“八月,……丹鸟羞白鸟。丹鸟也者,谓丹良也。白鸟也者,谓蚊蚋也。其谓之鸟何也?重其养者也。有翼者为鸟。羞也者,进也,不尽食也。”戴氏也未明确“丹良”是否即螳螂,故唐孔颖达的《礼记·月令》正义云:“未知丹良竟是何物,皇氏以为丹良是萤火,今按《尔雅·释虫》郭氏等诸释皆不云萤火是丹良,未闻皇氏何所依据。”范注等将“丹鸟”转音以为指螳螂,恐怕就是这样来的。

  其实,郭璞等所释之《尔雅》,虽未说丹良即萤虫,但同样也不说螳螂(写作“蟷蠰”)又有丹良之别名。范注等的依据已嫌不足。崔豹《古今注·鱼虫》对此有确凿的解释:“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腐草为之,食蚊蚋。”如此详明,应是考查周全的结果。至于说萤火食蚊蚋“恐无是理”,则更为想当然之语。蜘蛛可食投于网上大于自身数倍的蜻蜓或飞鸟,萤虫何以不能食小于本体的蚊蚋呢?戴德著《大戴礼》虽未见晋人所著之《古今注》,彦和则可以见到,本条所称的“丹鸟”,正应是崔豹所述之萤虫,不然则当更用别称。稍晚于彦和的皇侃(约晚20年)释“丹良”为萤火,想即据自《古今注》。彦和或未见皇氏之作,但唐时孔颖达应崔、皇二著并见,何以诘“何所依据”呢?这就是说,丹鸟即丹良,指萤虫有据,指螳螂恐属臆断。就据《礼记·月令》所述,“小暑至,螳螂生。”活动于仲夏时分,而“腐草为萤”则又当季夏之月。旧说以为农历八月阴气凝聚昆虫贮物越冬,这里的“丹鸟”也似应指萤虫为当。

  再则,紧接本条有“微虫”二字。指蚂蚁为“微虫”自确,作为另一微虫“丹鸟”,恐也非螳螂之属,因其体积已不堪称“微”,而指稍大于蚂蚁的萤虫应正妥。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写气图貌”的“气”字,有三种训释。周注以为指“天气,如日出”(按:即指下文提到的“杲杲”);龙注解释为“气象”。其余如牟本、赵本、郭本、向释,则都将“气”字译作“神气”。蒋祖怡《物色篇试释》云:“‘写气’指神似,‘图貌’指形似。”(转引自《义证》)恐能代表牟本等的解意。

  “属采附声”则有两种理解。牟、赵、向本解作运用词藻、安排音律,即以为“采”、“声”指作品自身显现的藻采声韵;郭本、龙本则以为指作品所写外物的色泽和音响。郭注说:“此处‘声采’,非文章之声采,乃风物之声采也。”龙注的解释更具体明确:“属采:用有色彩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色彩。附声:用象声的辞语摹拟自然景物的声音。”(周本有点特殊,译作“运用辞藻和摹状声音”,恰对两说各取其半)何解最切,根本还得从作者的实际论述入手。

  根据王国维“古者谓杂帛为物”的训解,王元化以为“物”字实指外境、万物或自然(参见《文心雕龙讲疏》,下引同此)。《义证》也说:“‘物色’指风、花、雪、月、春、夏、秋、冬之类。”说本篇系关于文学景物描写的专论,各家基本上是均无异辞的。而且,无论是举例还是论证,全篇论述非常集中,始终围绕“物—情—文”三者关系予以展开,丝毫不曾逸出这个范围。及至本条诸语,看得出作者又是从“文”与“物”、“文”与“情”这样两组的关联中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可见,“文”(有的著述称“辞”)又是全篇论述的中心。这不是抽象的、泛指的文学描写,而是实在的、专指的“文”,也即写景状物。既如此,本条句中的“写、图、属、附”皆任动词,其后跟的宾词“气、貌、采、声”自应必指外物的属性。所以,“气”正当如龙注所云解作气象即景象,与“图貌”的“貌”字意近;解作“天气”自不误,可惜意指太窄,解作景象应包括“天气”在内。“采”“声”自然也非指作品的藻采音律,而是指外景的色彩音响。骆凯鸿《物色》注云:“‘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二语互文足义,犹云‘写气图貌,属采附声,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也。”(见《札记》附录,下引同)句式把握确极。经这样的分解组合,句子意指也更显明豁。再据紧接所列《诗经》的“灼灼”“依依”,至“参差”“沃若”,以及《楚辞》的“嵯峨”“葳蕤”,无不都是写形写貌、绘声绘色的字眼,可知“气”训景象不误。

  将“气”字解作“神气”,虽也不误,但恐非胜解。因为神气可指外在形貌,却又极易和偏指内在气蕴的“神韵”一语相通相混,与本条专指气象形貌的“气”字意不最贴,甚至会误认为作者于此提出了“神似”的要求。后出版的龙本不取众多注家解作的“神气”,而是译“气”为“气象”,道理或正在于此。至于说“写气”指神似、“图貌”指形似,则不免又有以今释古之嫌。彦和自然不反对神似,所举各例也都显得神韵毕具,但他毕竟尚未作出文学描写应由“形似”进到“神似”这样的概括和提升。我们可以认为“神形兼备”等说发端于彦和,但它们终究还是后人的理论表述。其实,彦和关于写景的突出贡献,并不体现在形神关系的阐述上。他的写景论的着眼点,基本仍集中于形似之上,只不过是一种“以少总多”、“善于适要”的形似,其效果自然也就通向了后人概括的“神似”。

  再,“宛转”和“徘徊”,于本条之中用意相近相仿,言文学描状总追随外物的形貌声采,又与作家的心绪情感起伏与共。有的本子将“与心而徘徊”译作结合作家的思想感情“细心琢磨”或“来回斟酌”,恐还欠确。“徘徊”本指来回走动,这里谓环绕于心的周围而不离左右,实无琢磨、斟酌的意思,故赵译“和自己起伏的心情相合拍”应最当。

  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

  “触类而长”,向注引《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余各本虽未引此文句,但几乎一律译作“触类旁通”,表明解意基本相同。其实,《周易》说的是卦爻,按类推衍,增而长之,八卦互相搭配于是可得六十四卦,故云“触类而长之”。孔疏解释得非常清楚:“触类而长之,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若触刚之事类以次增长于刚,若触柔之事类以次增长于柔。天下之能事毕矣者,天下万物皆如此例,各以类增长,则天下所能之事法象皆尽,故曰天下之能事毕矣也。”彦和用此语则仅为说明《楚辞》的写景特点。景物描状作为灵动多变的艺术手段,自然不可能象卦辞那样规整有序地类推、延伸和组合,故“触类而长”在这里系借用其语而又另赋了含义,重点应在一“长”字上,实言写景技法已有了丰富和发展。

  再者,要说写景善取触类旁通、联想不绝的写法,那恰恰正是《诗经》的擅长。除直接赋写描状外,三百篇大量采用比兴手法,以甲物喻比乙物、以此物联类彼物,篇什中可谓俯拾皆是。彦和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指的正是这种特征。这就是说,“联类”二字即已含有触类旁通的意思,本条的“触类而长”自宜另作解释,应当是义不重出的。

  关于《楚辞》写景不同于《诗经》的特点,本条“重沓舒状”四字即为概括性表述。这里的“重沓”,显然非谓《诗经》一唱三叹的反复咏唱,而是指《楚辞》一重又一重的描状,将情志心绪抒写得更加酣畅淋漓的独特手段。《说文》云:“沓,语多沓沓也。”《玉篇》也说:“沓,多言也。”“复沓”即谓垒积多重式的叙写,正与前文言《诗经》“以少总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楚辞》的实际也正是如此。以屈赋为例,不仅《离骚》反反复复以香草美人为喻,再三再四写驾龙驭凤上天入地,充分抒写忧心如焚的上下求索,就如《涉江》这样不长的篇章也不取简洁写法而取奔泻式的铺叙:“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深林杳以冥冥分,乃猨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这里不仅写景抒情已融为一体,且叙写方式也已大不同于《诗经》,下文说“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本扬雄《法言》)因而也有了切实的依据。

  所以,无论就文意的连贯,或是风骚的写景实际而言,本条“触类而长”已无推算卦爻的原意。“触类”应指接触物类,“触类而长”实为写景状物已有进展之谓也。理解当否,自有待专家指正。

  至如《雅》咏棠(裳)华,“或黄或白”

  “或黄或白”,是《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一诗中的原句,故知彦和所称之“咏棠华”,必指是诗无疑。原作为“裳裳者华”,刘氏何以写作“棠华”呢?

  吴林伯认为:“《说文》:‘裳,或作常。’《广雅》:‘常常,盛也。’‘常’又通‘棠’,《小雅·常棣》,《御览》引作‘棠棣’。本篇‘棠华’,为‘裳裳者华’的省略。”

  光从单字而言,吴说似乎可通,“棠华”与“裳华”系同音假借。但是,一旦将这一训释代入具体的语言环境,显然又有诸多不可通达处。“裳”所以通“常”,那是专指下衣而言。《说文》云:“裳,下帬(按:即‘裙’字)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但是,《小雅》诗中的“裳裳”却不指下裙,毛传、郑笺、孔疏一律解作“堂堂”,形容“华”之鲜明耀眼,词性亦已改变(闻一多《诗经通义》解作车辆帷裳,词性不改,却也不指下裳)。要说通假,此“裳裳”正是“堂堂”之假借。据《广雅》,“裳裳”、“常常”即使均可解作茂盛而互通,实也与“堂堂”相关,而与“棠”字无涉。至于“常”和“棠”可以互通,则又是在专指甘棠(即今谓之郁李)的条件下而言的。《诗经》写作“常棣”,《论语·子罕》写为“唐棣”,唐以前引毛《诗》已多写作“棠棣”,《御览》则更印为“棠棣”。“常”“唐”“棠”互用是特指情况下的假借,不能普遍应用,故众多词书均不列它们的通假关系,更何况“裳”与“棠”之间还转了几重弯呢!此其一。

  其二,就《诗经》本身的文本而言,“裳”、“常”二字(实为“裳”棠”二字)也是分得一清二白,丝毫不可互窜互代的。《常棣》诗咏棠棣之华,未见有写作“裳棣”者;反过来,“裳裳”形容花朵,与《小雅》另一首“皇皇者华”句式相同,义亦近似(“皇皇”即煌煌),却也不见“棠棠”可取代“裳裳”的用例。“省略”的说法也不可通。“裳裳者华”固然可简写作“裳华”,仍指鲜丽的花朵,但若写作“棠华”,则只能看作是另一首诗“常棣之华”一句的简缩,而不能等同于“裳华”。这就是说,“裳”“棠”在《诗经》众多的花卉描状中,实不可通假互代。

  问题出在哪里?杨校有非常合理的分析校勘:“是‘裳裳’为形容词,与‘皇皇者华’之‘皇皇’训为‘煌煌’同。‘华’亦泛指(传、笺、释文等均未指实),非如‘维常之华’之‘常’属于‘常棣’也。据此,则‘棠华’之‘棠’,非缘舍人误记,即由写者臆改(或原作‘裳华’)。”既然《诗经》里的“常”不可替“裳”,“裳裳者华”自然更不能简写作“棠华”。彦和这里所言,确指《裳裳者华》一诗,故“棠华”实应作“裳华”,非为通假关系,当属勘误性质。

  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

  “闲”字,牟本训为“法度”,向本解作“规律”,意谓入兴创作,贵在把握自然景色的规则而加以摹状。另一种说法,训“闲”为闲静、悠闲,即言写景贵在内心空灵;周本、郭本、赵本、龙本并《义证》等均采此说。注家多取后说,应与前辈学者有关论析相关。

  骆注曰:“刘氏《神思》篇云: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此虽为一切文言,而写景尤要。是故缀文之士,苟能虚心静气以涵养其天机,则景物当前,自能与之默契,抽毫命笔,不假苦思,自造精微,所谓信手拈来,悉成妙谛也;不则以心逐物,物足以扰心,取物赴心,心难于照物,思虚虽苦,终如系影捕风矣。”

  刘释也指出:“舍人论文家体物之理,皆至精粹,而‘入兴贵闲,析辞尚简’二语尤要。闲者,《神思》篇所谓虚静也,虚静之极,自生明妙。故能撮物象之精微,窥造化之灵秘……。”

  郭本、《义证》除此而外还引《养气》篇诸语,并予印证。

  骆氏刘氏所论,自有其精当处,他们把彦和关于创作的多重要求前后连贯起来,在这里具体的是将作家内境与外物状写联系而论,以免支离其完整的创作论体系。但是,细细体味上述两段,似也并未把内境与状写混为一谈。骆氏解释“然物有恒姿”至“晓会通也”等众多语句(本条数语正在其中),明确指出:“此言写景文之作术也。”他是将心境与文术分开的。刘释所云的“窥造化”、“撮物象”也清楚地表明除内在的虚心静气的涵养外,仍还有一个观察和表现的环节,二者不应是二而一的关系。所以,谓内心虚静为创作之先决条件自确,但将分明指写景要求的“入兴贵闲”一句也视作心境要求,即训“闲”为静而与《神思》篇“贵在虚静”的意思完全等同起来,总觉得颇不妥贴。因为面对“四序纷回”的繁复景象,作家即使心无旁鹜空明虚静,也未必定能写好景、状好物的。

  再者,《神思》论作家精神活动,《养气》论作家创作之生机,自然都着眼于“内”;本篇《物色》,论外在景物之描状,必应在观察描叙之上多做文章。《物色》与《神思》《养气》自可联可通,但这是指精神旨要的连通,并非谓面临的对象、处置的方法等均属一致。这就是说,“闲”字的训解归根结底应在自身的语言环境中求取。《说文》云:“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指木栏之类的遮拦物,故转注可训为规范、法度。所谓“入兴贵闲”,“入兴”谓起兴,即言感物起兴并予描状之。关键何在?在抓住其特点,“闲”字正当训规范,引申指景物的要点和特征。前文举例种种,无不都是写出景象特征,方能做到“情貌无遗”的。所以,就全篇论述的着眼点、文意的连贯、所举的例证看,“闲”字如牟本、向本训作法度即进而可指景物特点应属胜解。“析辞尚简”的“简”字指简约,与“闲”字对,自指抓住特征而后所有的简约。

  这个训释若不误,那末,本条后二句的意指也就较为清楚了:既然面对纷回繁杂的自然景物能抓住其特点,更兼善于用简练的语辞予以描状,景象的意趣自然轻而易举地飘然而至,作品的情味也必将会显得光彩而清新。这其实也承上文写景的成败而言,说明了“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的缘由。“飘飘而轻举”,有的注家释为飘飘如微风吹拂,恐不贴,失落了“轻举”的含义。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这里的“赠”和答”,确为赠送和酬答的意思,但是,“情”赠给谁?“兴”又酬答了什么?似乎,诸多的译释多少都有欠实欠确之弊。如牟译是:“象投赠一样,作者以情接物;象回答一样,景物又引起作者写作的灵感。”周译为:“用感情来看景物,象投赠;景物引起创作兴会,象酬答。”又如郭译写作“人们如何不一往情深,自然诗兴随之勃发”,龙译又为“一往情深观景似相赠,诗兴飞来好像是酬答”。这里,“兴”都解作“诗兴”、“兴会”;“情”字则有解作“情感”的,也有释为“情深”的,而且,意指都不那么的明确清楚,原因或在于对作者本意吃得欠透。

  本篇集中论述文学的景物描写问题,不仅详述自《诗经》以来写景手法演变发展的几个阶段,明确提出“以少总多”、“入兴贵闲”等等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物我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和阐述,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而且始终呈情“既随物以宛转”、物“亦与心而徘徊”的状况。这种互动作用的揭示,显然是对同时代的陆机、钟嵘等人“物之感人”说的超越和提升,也是对《神思》篇“神与物游”说的深化和具体化。王元化称之为“心物交融说”,并指出是对于创作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探讨。这就是说,《物色》篇对于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已作出了难能可贵的理论概括,彦和的突出贡献正体现在这里。

  作为赞辞结语也即全篇末句的本条,显然应与全篇论旨相关。钱钟书以为:“‘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刘勰此八字已包赅西方美学所称‘移情作用’。”(《管锥编》第三册)王元化也指出:“‘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可以说是这种物我交融、和谐默契的最高境界。”

  所以“情往似赠”实指寓情于景,即言情思如赠寄寓于自然景色;“兴来如答”与之相对,正应谓写景似答传导出情操襟怀。“兴”字解作诗兴、兴会本不误,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尚未化实为文字或作品的精神情绪,作者本人自可激动不已,却难有外在的影响,还谈不上有“答”,故“兴”字训解宜作引申。诗人既以外物起兴,必将寓情其中诉诸描状,“兴”字自不单指起兴,还应包括因兴而来的写景。不具体状写应无“如答”可言,“兴来”实乃写景之代称也。这样解句,方契全篇旨要,也使“赠”、“答”之喻落到了实处。

  关于《物色》的篇次问题

  本篇系于《时序》《才略》之间,形成一组文学与其他问题关系的论文,其实并无不妥。但不少注家认为本书篇次有所错乱,《物色》即是其中之一。理由大致有两条。一说以为内容与前后各篇不类不联。范注云:“本篇当移在《附会》篇之下,《总术》篇之上。盖物色犹言声色,即《声律》篇以下诸篇之总名,与《附会》篇相对而统于《总术》篇,今在卷十之首,疑有误也。”王证也以为:“范氏献疑是。……惟此篇何处错入,则不敢决言之耳。”刘释说,“此篇宜在《练字》篇后,皆论修辞之事也。今本乃浅人改编,盖误认《时序》为时令,故以《物色》相次。”郭本则将本篇置于《夸饰》、《隐秀》之间,依据是它属《序志》篇所述“剖情析采”的“析采”部分,与刘释论修辞的说法相近。再一个理由是全书五篇为一卷,据《序志》有“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等语,故《时序》应移于十卷之首,《物色》则当移前(参见1974年台湾版《文心雕龙考异》)。

  细酌各说,似都不怎么经得起推敲。全书五十篇,分为十卷,每卷五篇,其实正为编纂齐整而设,并非按类剖划。由于总论五篇,文体论二十篇,以致造成依类定卷的错觉。如若真的如此,《序志》具有“以驭群篇”的独立性,与《时序》、《才略》等均不类,岂非也应自成一卷?至于说《序志》所列篇名可标明篇第也不确。彦和是撮举选举,并非全列,怎可作为篇次排列的依据?

  根本还在于考察《物色》所论之内容。刘释的“论修辞”说不妥,《义证》已指出:“按刘永济在下边对本篇的解说,也不限于‘论修辞之事’”,似自相矛盾。其实,《物色》根本未如《比兴》、《夸饰》那样专论修辞手法,也不象郭注所言属“析采”即论述藻采的运用,而是阐述文学描写与自然景色的关系,与《时序》等篇论文学与时代、与作家才份、与文学鉴赏等关系相惬,列于此处正得其所哉。据不完全的敦煌残本看,唐时本书篇次已定,所列十五篇(完整的十三篇)与今本次第合。何以前面皆合后面却又错乱呢?在印刷条件很不发达的古代,说“浅人改编”之版本竟能沿而为流行的今本,实为极难想象的事。将本篇论题缩小到仅涉藻采或修辞上,自会怀疑篇第有误,问题恐出在注释家自身的理解上。详细的这里自无法展开。

  [*]本文简称的“牟本”指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 “周本”指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赵本”指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郭本”指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向本”指向长清《文心雕龙浅释》,“龙本”指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范注”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刘释”为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杨校”指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王证”即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义证》谓詹鍈《文心雕龙义证》,《札记》指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作者:张灯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05期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

  “玄驹”指,即蚂蚁,各本均无疑义。“丹鸟”,又称“丹良”,皇侃以为指萤虫。范注云:“丹良即螳螂之转音,丹良即螳螂也。八月萤食蚊蚋,恐无是理。”于是,周本、郭本、赵本、向释、龙本皆据范说注“丹鸟”为丹良即螳螂。《义证》既列范注,又引吴林伯《〈文心雕龙物色〉义疏》以为指“萤虫”。惟牟本注译皆确认“丹鸟”是“萤火虫”。

  恐应以牟本为确。

  本条二句,出自《大戴礼记·夏小正》,各本几乎皆引其原文:“八月,……丹鸟羞白鸟。丹鸟也者,谓丹良也。白鸟也者,谓蚊蚋也。其谓之鸟何也?重其养者也。有翼者为鸟。羞也者,进也,不尽食也。”戴氏也未明确“丹良”是否即螳螂,故唐孔颖达的《礼记·月令》正义云:“未知丹良竟是何物,皇氏以为丹良是萤火,今按《尔雅·释虫》郭氏等诸释皆不云萤火是丹良,未闻皇氏何所依据。”范注等将“丹鸟”转音以为指螳螂,恐怕就是这样来的。

  其实,郭璞等所释之《尔雅》,虽未说丹良即萤虫,但同样也不说螳螂(写作“蟷蠰”)又有丹良之别名。范注等的依据已嫌不足。崔豹《古今注·鱼虫》对此有确凿的解释:“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腐草为之,食蚊蚋。”如此详明,应是考查周全的结果。至于说萤火食蚊蚋“恐无是理”,则更为想当然之语。蜘蛛可食投于网上大于自身数倍的蜻蜓或飞鸟,萤虫何以不能食小于本体的蚊蚋呢?戴德著《大戴礼》虽未见晋人所著之《古今注》,彦和则可以见到,本条所称的“丹鸟”,正应是崔豹所述之萤虫,不然则当更用别称。稍晚于彦和的皇侃(约晚20年)释“丹良”为萤火,想即据自《古今注》。彦和或未见皇氏之作,但唐时孔颖达应崔、皇二著并见,何以诘“何所依据”呢?这就是说,丹鸟即丹良,指萤虫有据,指螳螂恐属臆断。就据《礼记·月令》所述,“小暑至,螳螂生。”活动于仲夏时分,而“腐草为萤”则又当季夏之月。旧说以为农历八月阴气凝聚昆虫贮物越冬,这里的“丹鸟”也似应指萤虫为当。

  再则,紧接本条有“微虫”二字。指蚂蚁为“微虫”自确,作为另一微虫“丹鸟”,恐也非螳螂之属,因其体积已不堪称“微”,而指稍大于蚂蚁的萤虫应正妥。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写气图貌”的“气”字,有三种训释。周注以为指“天气,如日出”(按:即指下文提到的“杲杲”);龙注解释为“气象”。其余如牟本、赵本、郭本、向释,则都将“气”字译作“神气”。蒋祖怡《物色篇试释》云:“‘写气’指神似,‘图貌’指形似。”(转引自《义证》)恐能代表牟本等的解意。

  “属采附声”则有两种理解。牟、赵、向本解作运用词藻、安排音律,即以为“采”、“声”指作品自身显现的藻采声韵;郭本、龙本则以为指作品所写外物的色泽和音响。郭注说:“此处‘声采’,非文章之声采,乃风物之声采也。”龙注的解释更具体明确:“属采:用有色彩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色彩。附声:用象声的辞语摹拟自然景物的声音。”(周本有点特殊,译作“运用辞藻和摹状声音”,恰对两说各取其半)何解最切,根本还得从作者的实际论述入手。

  根据王国维“古者谓杂帛为物”的训解,王元化以为“物”字实指外境、万物或自然(参见《文心雕龙讲疏》,下引同此)。《义证》也说:“‘物色’指风、花、雪、月、春、夏、秋、冬之类。”说本篇系关于文学景物描写的专论,各家基本上是均无异辞的。而且,无论是举例还是论证,全篇论述非常集中,始终围绕“物—情—文”三者关系予以展开,丝毫不曾逸出这个范围。及至本条诸语,看得出作者又是从“文”与“物”、“文”与“情”这样两组的关联中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可见,“文”(有的著述称“辞”)又是全篇论述的中心。这不是抽象的、泛指的文学描写,而是实在的、专指的“文”,也即写景状物。既如此,本条句中的“写、图、属、附”皆任动词,其后跟的宾词“气、貌、采、声”自应必指外物的属性。所以,“气”正当如龙注所云解作气象即景象,与“图貌”的“貌”字意近;解作“天气”自不误,可惜意指太窄,解作景象应包括“天气”在内。“采”“声”自然也非指作品的藻采音律,而是指外景的色彩音响。骆凯鸿《物色》注云:“‘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二语互文足义,犹云‘写气图貌,属采附声,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也。”(见《札记》附录,下引同)句式把握确极。经这样的分解组合,句子意指也更显明豁。再据紧接所列《诗经》的“灼灼”“依依”,至“参差”“沃若”,以及《楚辞》的“嵯峨”“葳蕤”,无不都是写形写貌、绘声绘色的字眼,可知“气”训景象不误。

  将“气”字解作“神气”,虽也不误,但恐非胜解。因为神气可指外在形貌,却又极易和偏指内在气蕴的“神韵”一语相通相混,与本条专指气象形貌的“气”字意不最贴,甚至会误认为作者于此提出了“神似”的要求。后出版的龙本不取众多注家解作的“神气”,而是译“气”为“气象”,道理或正在于此。至于说“写气”指神似、“图貌”指形似,则不免又有以今释古之嫌。彦和自然不反对神似,所举各例也都显得神韵毕具,但他毕竟尚未作出文学描写应由“形似”进到“神似”这样的概括和提升。我们可以认为“神形兼备”等说发端于彦和,但它们终究还是后人的理论表述。其实,彦和关于写景的突出贡献,并不体现在形神关系的阐述上。他的写景论的着眼点,基本仍集中于形似之上,只不过是一种“以少总多”、“善于适要”的形似,其效果自然也就通向了后人概括的“神似”。

  再,“宛转”和“徘徊”,于本条之中用意相近相仿,言文学描状总追随外物的形貌声采,又与作家的心绪情感起伏与共。有的本子将“与心而徘徊”译作结合作家的思想感情“细心琢磨”或“来回斟酌”,恐还欠确。“徘徊”本指来回走动,这里谓环绕于心的周围而不离左右,实无琢磨、斟酌的意思,故赵译“和自己起伏的心情相合拍”应最当。

  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

  “触类而长”,向注引《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余各本虽未引此文句,但几乎一律译作“触类旁通”,表明解意基本相同。其实,《周易》说的是卦爻,按类推衍,增而长之,八卦互相搭配于是可得六十四卦,故云“触类而长之”。孔疏解释得非常清楚:“触类而长之,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若触刚之事类以次增长于刚,若触柔之事类以次增长于柔。天下之能事毕矣者,天下万物皆如此例,各以类增长,则天下所能之事法象皆尽,故曰天下之能事毕矣也。”彦和用此语则仅为说明《楚辞》的写景特点。景物描状作为灵动多变的艺术手段,自然不可能象卦辞那样规整有序地类推、延伸和组合,故“触类而长”在这里系借用其语而又另赋了含义,重点应在一“长”字上,实言写景技法已有了丰富和发展。

  再者,要说写景善取触类旁通、联想不绝的写法,那恰恰正是《诗经》的擅长。除直接赋写描状外,三百篇大量采用比兴手法,以甲物喻比乙物、以此物联类彼物,篇什中可谓俯拾皆是。彦和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指的正是这种特征。这就是说,“联类”二字即已含有触类旁通的意思,本条的“触类而长”自宜另作解释,应当是义不重出的。

  关于《楚辞》写景不同于《诗经》的特点,本条“重沓舒状”四字即为概括性表述。这里的“重沓”,显然非谓《诗经》一唱三叹的反复咏唱,而是指《楚辞》一重又一重的描状,将情志心绪抒写得更加酣畅淋漓的独特手段。《说文》云:“沓,语多沓沓也。”《玉篇》也说:“沓,多言也。”“复沓”即谓垒积多重式的叙写,正与前文言《诗经》“以少总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楚辞》的实际也正是如此。以屈赋为例,不仅《离骚》反反复复以香草美人为喻,再三再四写驾龙驭凤上天入地,充分抒写忧心如焚的上下求索,就如《涉江》这样不长的篇章也不取简洁写法而取奔泻式的铺叙:“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深林杳以冥冥分,乃猨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这里不仅写景抒情已融为一体,且叙写方式也已大不同于《诗经》,下文说“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本扬雄《法言》)因而也有了切实的依据。

  所以,无论就文意的连贯,或是风骚的写景实际而言,本条“触类而长”已无推算卦爻的原意。“触类”应指接触物类,“触类而长”实为写景状物已有进展之谓也。理解当否,自有待专家指正。

  至如《雅》咏棠(裳)华,“或黄或白”

  “或黄或白”,是《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一诗中的原句,故知彦和所称之“咏棠华”,必指是诗无疑。原作为“裳裳者华”,刘氏何以写作“棠华”呢?

  吴林伯认为:“《说文》:‘裳,或作常。’《广雅》:‘常常,盛也。’‘常’又通‘棠’,《小雅·常棣》,《御览》引作‘棠棣’。本篇‘棠华’,为‘裳裳者华’的省略。”

  光从单字而言,吴说似乎可通,“棠华”与“裳华”系同音假借。但是,一旦将这一训释代入具体的语言环境,显然又有诸多不可通达处。“裳”所以通“常”,那是专指下衣而言。《说文》云:“裳,下帬(按:即‘裙’字)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但是,《小雅》诗中的“裳裳”却不指下裙,毛传、郑笺、孔疏一律解作“堂堂”,形容“华”之鲜明耀眼,词性亦已改变(闻一多《诗经通义》解作车辆帷裳,词性不改,却也不指下裳)。要说通假,此“裳裳”正是“堂堂”之假借。据《广雅》,“裳裳”、“常常”即使均可解作茂盛而互通,实也与“堂堂”相关,而与“棠”字无涉。至于“常”和“棠”可以互通,则又是在专指甘棠(即今谓之郁李)的条件下而言的。《诗经》写作“常棣”,《论语·子罕》写为“唐棣”,唐以前引毛《诗》已多写作“棠棣”,《御览》则更印为“棠棣”。“常”“唐”“棠”互用是特指情况下的假借,不能普遍应用,故众多词书均不列它们的通假关系,更何况“裳”与“棠”之间还转了几重弯呢!此其一。

  其二,就《诗经》本身的文本而言,“裳”、“常”二字(实为“裳”棠”二字)也是分得一清二白,丝毫不可互窜互代的。《常棣》诗咏棠棣之华,未见有写作“裳棣”者;反过来,“裳裳”形容花朵,与《小雅》另一首“皇皇者华”句式相同,义亦近似(“皇皇”即煌煌),却也不见“棠棠”可取代“裳裳”的用例。“省略”的说法也不可通。“裳裳者华”固然可简写作“裳华”,仍指鲜丽的花朵,但若写作“棠华”,则只能看作是另一首诗“常棣之华”一句的简缩,而不能等同于“裳华”。这就是说,“裳”“棠”在《诗经》众多的花卉描状中,实不可通假互代。

  问题出在哪里?杨校有非常合理的分析校勘:“是‘裳裳’为形容词,与‘皇皇者华’之‘皇皇’训为‘煌煌’同。‘华’亦泛指(传、笺、释文等均未指实),非如‘维常之华’之‘常’属于‘常棣’也。据此,则‘棠华’之‘棠’,非缘舍人误记,即由写者臆改(或原作‘裳华’)。”既然《诗经》里的“常”不可替“裳”,“裳裳者华”自然更不能简写作“棠华”。彦和这里所言,确指《裳裳者华》一诗,故“棠华”实应作“裳华”,非为通假关系,当属勘误性质。

  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

  “闲”字,牟本训为“法度”,向本解作“规律”,意谓入兴创作,贵在把握自然景色的规则而加以摹状。另一种说法,训“闲”为闲静、悠闲,即言写景贵在内心空灵;周本、郭本、赵本、龙本并《义证》等均采此说。注家多取后说,应与前辈学者有关论析相关。

  骆注曰:“刘氏《神思》篇云: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此虽为一切文言,而写景尤要。是故缀文之士,苟能虚心静气以涵养其天机,则景物当前,自能与之默契,抽毫命笔,不假苦思,自造精微,所谓信手拈来,悉成妙谛也;不则以心逐物,物足以扰心,取物赴心,心难于照物,思虚虽苦,终如系影捕风矣。”

  刘释也指出:“舍人论文家体物之理,皆至精粹,而‘入兴贵闲,析辞尚简’二语尤要。闲者,《神思》篇所谓虚静也,虚静之极,自生明妙。故能撮物象之精微,窥造化之灵秘……。”

  郭本、《义证》除此而外还引《养气》篇诸语,并予印证。

  骆氏刘氏所论,自有其精当处,他们把彦和关于创作的多重要求前后连贯起来,在这里具体的是将作家内境与外物状写联系而论,以免支离其完整的创作论体系。但是,细细体味上述两段,似也并未把内境与状写混为一谈。骆氏解释“然物有恒姿”至“晓会通也”等众多语句(本条数语正在其中),明确指出:“此言写景文之作术也。”他是将心境与文术分开的。刘释所云的“窥造化”、“撮物象”也清楚地表明除内在的虚心静气的涵养外,仍还有一个观察和表现的环节,二者不应是二而一的关系。所以,谓内心虚静为创作之先决条件自确,但将分明指写景要求的“入兴贵闲”一句也视作心境要求,即训“闲”为静而与《神思》篇“贵在虚静”的意思完全等同起来,总觉得颇不妥贴。因为面对“四序纷回”的繁复景象,作家即使心无旁鹜空明虚静,也未必定能写好景、状好物的。

  再者,《神思》论作家精神活动,《养气》论作家创作之生机,自然都着眼于“内”;本篇《物色》,论外在景物之描状,必应在观察描叙之上多做文章。《物色》与《神思》《养气》自可联可通,但这是指精神旨要的连通,并非谓面临的对象、处置的方法等均属一致。这就是说,“闲”字的训解归根结底应在自身的语言环境中求取。《说文》云:“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指木栏之类的遮拦物,故转注可训为规范、法度。所谓“入兴贵闲”,“入兴”谓起兴,即言感物起兴并予描状之。关键何在?在抓住其特点,“闲”字正当训规范,引申指景物的要点和特征。前文举例种种,无不都是写出景象特征,方能做到“情貌无遗”的。所以,就全篇论述的着眼点、文意的连贯、所举的例证看,“闲”字如牟本、向本训作法度即进而可指景物特点应属胜解。“析辞尚简”的“简”字指简约,与“闲”字对,自指抓住特征而后所有的简约。

  这个训释若不误,那末,本条后二句的意指也就较为清楚了:既然面对纷回繁杂的自然景物能抓住其特点,更兼善于用简练的语辞予以描状,景象的意趣自然轻而易举地飘然而至,作品的情味也必将会显得光彩而清新。这其实也承上文写景的成败而言,说明了“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的缘由。“飘飘而轻举”,有的注家释为飘飘如微风吹拂,恐不贴,失落了“轻举”的含义。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这里的“赠”和答”,确为赠送和酬答的意思,但是,“情”赠给谁?“兴”又酬答了什么?似乎,诸多的译释多少都有欠实欠确之弊。如牟译是:“象投赠一样,作者以情接物;象回答一样,景物又引起作者写作的灵感。”周译为:“用感情来看景物,象投赠;景物引起创作兴会,象酬答。”又如郭译写作“人们如何不一往情深,自然诗兴随之勃发”,龙译又为“一往情深观景似相赠,诗兴飞来好像是酬答”。这里,“兴”都解作“诗兴”、“兴会”;“情”字则有解作“情感”的,也有释为“情深”的,而且,意指都不那么的明确清楚,原因或在于对作者本意吃得欠透。

  本篇集中论述文学的景物描写问题,不仅详述自《诗经》以来写景手法演变发展的几个阶段,明确提出“以少总多”、“入兴贵闲”等等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物我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和阐述,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而且始终呈情“既随物以宛转”、物“亦与心而徘徊”的状况。这种互动作用的揭示,显然是对同时代的陆机、钟嵘等人“物之感人”说的超越和提升,也是对《神思》篇“神与物游”说的深化和具体化。王元化称之为“心物交融说”,并指出是对于创作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探讨。这就是说,《物色》篇对于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已作出了难能可贵的理论概括,彦和的突出贡献正体现在这里。

  作为赞辞结语也即全篇末句的本条,显然应与全篇论旨相关。钱钟书以为:“‘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刘勰此八字已包赅西方美学所称‘移情作用’。”(《管锥编》第三册)王元化也指出:“‘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可以说是这种物我交融、和谐默契的最高境界。”

  所以“情往似赠”实指寓情于景,即言情思如赠寄寓于自然景色;“兴来如答”与之相对,正应谓写景似答传导出情操襟怀。“兴”字解作诗兴、兴会本不误,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尚未化实为文字或作品的精神情绪,作者本人自可激动不已,却难有外在的影响,还谈不上有“答”,故“兴”字训解宜作引申。诗人既以外物起兴,必将寓情其中诉诸描状,“兴”字自不单指起兴,还应包括因兴而来的写景。不具体状写应无“如答”可言,“兴来”实乃写景之代称也。这样解句,方契全篇旨要,也使“赠”、“答”之喻落到了实处。

  关于《物色》的篇次问题

  本篇系于《时序》《才略》之间,形成一组文学与其他问题关系的论文,其实并无不妥。但不少注家认为本书篇次有所错乱,《物色》即是其中之一。理由大致有两条。一说以为内容与前后各篇不类不联。范注云:“本篇当移在《附会》篇之下,《总术》篇之上。盖物色犹言声色,即《声律》篇以下诸篇之总名,与《附会》篇相对而统于《总术》篇,今在卷十之首,疑有误也。”王证也以为:“范氏献疑是。……惟此篇何处错入,则不敢决言之耳。”刘释说,“此篇宜在《练字》篇后,皆论修辞之事也。今本乃浅人改编,盖误认《时序》为时令,故以《物色》相次。”郭本则将本篇置于《夸饰》、《隐秀》之间,依据是它属《序志》篇所述“剖情析采”的“析采”部分,与刘释论修辞的说法相近。再一个理由是全书五篇为一卷,据《序志》有“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等语,故《时序》应移于十卷之首,《物色》则当移前(参见1974年台湾版《文心雕龙考异》)。

  细酌各说,似都不怎么经得起推敲。全书五十篇,分为十卷,每卷五篇,其实正为编纂齐整而设,并非按类剖划。由于总论五篇,文体论二十篇,以致造成依类定卷的错觉。如若真的如此,《序志》具有“以驭群篇”的独立性,与《时序》、《才略》等均不类,岂非也应自成一卷?至于说《序志》所列篇名可标明篇第也不确。彦和是撮举选举,并非全列,怎可作为篇次排列的依据?

  根本还在于考察《物色》所论之内容。刘释的“论修辞”说不妥,《义证》已指出:“按刘永济在下边对本篇的解说,也不限于‘论修辞之事’”,似自相矛盾。其实,《物色》根本未如《比兴》、《夸饰》那样专论修辞手法,也不象郭注所言属“析采”即论述藻采的运用,而是阐述文学描写与自然景色的关系,与《时序》等篇论文学与时代、与作家才份、与文学鉴赏等关系相惬,列于此处正得其所哉。据不完全的敦煌残本看,唐时本书篇次已定,所列十五篇(完整的十三篇)与今本次第合。何以前面皆合后面却又错乱呢?在印刷条件很不发达的古代,说“浅人改编”之版本竟能沿而为流行的今本,实为极难想象的事。将本篇论题缩小到仅涉藻采或修辞上,自会怀疑篇第有误,问题恐出在注释家自身的理解上。详细的这里自无法展开。

  [*]本文简称的“牟本”指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 “周本”指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赵本”指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郭本”指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向本”指向长清《文心雕龙浅释》,“龙本”指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范注”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刘释”为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杨校”指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王证”即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义证》谓詹鍈《文心雕龙义证》,《札记》指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相关内容

  • [文心雕龙·物色]篇浅论
  • 文 艺鉴 赏 < 心文雕龙- 物色 >浅论篇 利杰袁 广 东 理文 职 学 业院 摘要 文章就 刘勰 < 文:心 龙雕 ・ 色物>篇 里色 与物 的人感 的关情系: 者是 互动二溶 的互,人 以 情之 心关注有万物之 景色 又,在万 物里发现 自 己进, 而成完自 :己物色与 ...

  • 文心雕龙读书报告
  • 刘勰创作<文心雕龙>历程的启示 初读刘彦和之<文心雕龙>,只觉其文均用骈文偶文写就,文字艰涩难解,加上用典繁多 而古奥,实不知其所云,唯有以"无法读懂之天书"喻之.故在此,我就其创作历程谈谈个 人的一点感受.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 ...

  • [文心雕龙]的"中间概念"形态
  • 作者:刘振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9)04-0064-04 刘勰的杰出之处在于他仅用3万余字的篇幅就论述了文学活动流程里所要面对的绝大多数问题.刘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在于"互证 ...

  • 绘画与文学
  • 绘画与文学 从创作和作品理论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绘画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其一,在魏晋人的文艺观念中,文学和绘画在技能和审美的价值之外,还被赋予或寄予了社会的.历史的.道德的价值.前文已经论述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绘画的教化属性,从观念的角度而言,教化绘画就是更多的被赋予了社会和道德价值 ...

  • 董仲舒同类相动说对六朝文论的影响
  • 董仲舒同类相动说对六朝文论的影响 李巧玲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历来影响颇大.天人感应同类相动说对南北朝的文艺理论其实是有先导和创始作用的.本文着重于阐述他的天人感应说中的思维方法即同类相动说,进一步阐述这种思维方法的特征,揭 ...

  •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欣赏-⑥夕阳箫鼓
  • <夕阳箫鼓>乐曲简介 <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的曲名,早见之于清·姚燮(1805-1864年 ...

  •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疑义辨析(PDFX页)
  • 语 一 <语论 >' ' 无 不友如 已 者 "疑 义析 辨. 朱利长 摘 要 : < (论语・ 学 >而有样一这段文:子字 : 日 " 君子重不则不,威:学则固不.主忠 信无友 不 如者己.过 ,则 勿改惮".前学辈者 "对无 友 如 ...

  • 名篇导读·文心雕龙神思篇
  • 名篇导读 2.文心雕龙"神思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2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3.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4.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5: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6.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 ...

  • [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