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分析

赵书山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劣关系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客体和配置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衡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从学理分析的角度来审视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位、生态承载力、生态限制因子以及资源共享情况等,以期寻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本原因。为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人才资源的核心动力作用,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高资源不! 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将是应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生态失衡; 学理分析; 策略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高等教育资源是维系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生态因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良好发挥有赖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任何一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环节出现偏差都会阻碍系统功能的发挥。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在短时间内急剧积聚但其配置失衡现象随处可见。如何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它将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水平以及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优劣。本文主要从微观着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高等学校l 的资源配置情况。种高等教育资源。规范大学自然物力、财力资助社会环境。

一、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学观照

高等教育资源通常被界定为投入高等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而相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来说,“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它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日除了物质资源、财力资源(能量) 、信息资源,高等教育资源还应包括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高等教育资源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环境,高等教育资源与高等教育环境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高等教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一部分环境因子在一定条件能够转化为高等教育资源,其关键点在于这些环境因子能够为发展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所用,能够通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加工、创出而产生高等教育成果。各种高等教育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张力,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良好发挥,离不开高等教育资源合理的配置。首先我们看一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如图1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资源

1. 物质资源主要是指高校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料的总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是财力资源的物化。物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使用方式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

2. 财力资源是人才资源与物力资源消耗的货币形式,是教育投入的基本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的保障,它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财力资源的来源渠道、总量、流向及利用效率都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

3. 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资源即“作为资源的信息”,可以理解为有价值的信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对信息资源依赖度非常高的系统。信息资源全方位渗透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高等教育资源中

起到纽带的作用。

4.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总称(取得中等专业学历) 。人才资源是高等教育资源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教育者(其中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和受教育者(大学生) 两个层面。人才资源(有别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又称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核心) 是构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人才资源的总量及其能动作用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效益的发挥。

5. 高等教育文化资源是指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各种无形文化资源,包括没有物质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和事实,以及由物质载体体现与反映的各种文化精神,如社团组织、语言特征、建筑风格、思想观念、心理特征等。文化资源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而且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的资源,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资源沉淀、形成的过程。

在高等教育五类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根本‘高等教育是人的事业,也是为了人的事业。离开人,高等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回物力、财力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基础条件,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基础条件,否贝}l,再崇高的教育事业也是海市l 楼,再高尚的“象牙之塔”也是空中楼阁。信息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纽带,它对人才、财力、物力资源的配置起调节作用,维持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文化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灵魂,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高等教育资源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现象

资源有多寡之分,优劣之别,各种资源整体效能的良好发挥与资源供给总量、配比关系、配置主体及配置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正常发展需要有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不合适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贝}l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生态失衡现象时有发生,下面分别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客体及配置方式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失衡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资源是在市场、高校和政府三种力量的作用下配置到各级各类的高校之中,‘这三种力量不仅影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机构,而且影响资源的转换使用以及资源的产出方式’,因到了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此三种力量就变成了市场、学术和行政,三种力量相互制衡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在大学内部的配置主要是这三种力量综合的结果(如图2所示) 。

图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关系示意图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都存在失衡现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资源唯一的供给主体,大学成为政府部门的延伸机构,高等教育资源全部由政府统一配置,大学在资源配置中被剥夺了发言权。在大学内部也一样,行政力量包揽一切,尤其在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更是“一言堂”,学术力量被抑制,学术力量并没有作为有机内生性的力量主体地支配着高等教育资源,当然市场的力量完全处于缺位状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三种主体力量不能够各安其位。市场主体就是要花费最低的成本把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但我国市场主体的约束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同时多受到政府(行政) 力量的干预。政府(行政) 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缺位现象,政府(行政) 往往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许多管理超出了其权限范围,涉足了本应由高校自己管理的内部事务,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4j同时,我们知道,市场和政府(行政) 的力量并不是“灵丹妙药”,尤其在高校这个学术组织内,很多领域必须要由学术主体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并且学术力量应该在一个大学资

源配置过程中居主导地位。而现实贝}l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忙于“升格’、“更名”、设置热门的专业、大兴土木,有多少学术力量的参与其中,这是个应该引起多方重视的问题了。

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客体的失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客体的失衡并不是指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平均分配,而是指应该把合适的高等教育资源用在合适的地方去。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客体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资源间的配比关系不平衡。其一,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财力资源投入的失衡。人才资源理应处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位置,其他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和材料资源应该是为人才资源的生长服务的,但我们现在的高校是本末倒置,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生活方面的硬件“设施”,而对于教学改革、人才引进、科研开发等“软件”方面重视不够。其二,文化资源与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的失衡。文化资源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情景性,是一个富集的过程。而作为一个“文化”组织的大学似乎对其“文化”特性熟视无睹为了获取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不惜牺牲沉淀已久的文化资源的事件不绝于耳。在大学“扩校运动”的进程中,我们不缺乏大厦,但缺乏具有大学“味道”的大楼; 我们不缺乏花草树木,但缺乏背后蕴藏有“故事”的一草一木; 我们不缺乏银行的巨额贷款,但缺乏众多校友慷慨解囊的无私捐赠; 我们拥有现代的建筑,一流的设备、仪器,但大学越来越像批量生产毕业生的工厂。其三,财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失衡。1999年之前,中国高校的发展一直‘}各守“量入而出”的原贝}l,扩招之后,原有的教学、生活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跟不上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加的需要,通过扩大财力资源来支持高校的物质建设无可厚非。但我们发现,一方面高校贷款过度,另一方面高校的基础工程朝“豪华”标准靠拢,导致财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出现严重的失衡。

(2)各种资源自身配置过程的不平衡。其一,人才资源。在我国高校人才资源中配置中,首先,表现为生师比较高,"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多数高校招生数急剧增加,师资骤然紧张,绝大多数高校生师比超过16:1,有的省份生师比最高的达到34. 8:1}}",; 其次,党政员多,专任教师少,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升格,导致党政人员严重超编; 再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新近的一轮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中,众多高校在短期内大量引进青年教师(有的学校为了评估,一年引进100多名硕士,而评估过后就连优秀的博士也不要) ,结果这些教师在住房安排、职称评定等方面严重扎堆,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其二,物力资源。物力资源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外显性资源,是一所大学存在的物质基础。目前,高校物质资源配置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整体规划性,短视行为严重; 资源的共享性差,单位所有思想严重,利用效率低; 只重视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而轻视有效的维护、保存和可持续利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其三,财力资源。从我国高校财力资源的来源看,目前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学生缴纳学费,企业、个人投资和社会捐赠力度较小,筹资渠道相对比较单

一。从高校财力资源的使用来看,高校专业的重复性设置,仪器、设备的重复性购买等造成财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加上人为的、制度因素等的影响形成的财力资源的浪费,更加使稀缺的财力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导致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乏力。

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失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政府配置或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自身的特性,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认真权衡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长短优劣,然后审慎地加以选择。而在过去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W 高等教育资源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边界模糊。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单独的计划配置还是完全的市场配置都不能够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两种资源配置边界比较模糊,该由市场配置的领域而计划

配置依然难以放手,该由计划配置的领域而市场配置却大行其道,从而使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出现混乱。以财力资源配置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了三种财力资源配置方式,即“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对比三种拨款模式,政府主导的同一性、计划性经费分配构成其共同特征,所不同的只是计划分配的具体方式。高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制定办学、发展方案,以迎合高等教育政策,进而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造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严重同一的趋势[6j由于我国高校财力资源过度依赖国家“计划”配置,通过市场的力量进入高等教育中的经费相对较少,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在财力资源的配置中缺乏有机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中的财力资源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2)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方式还不规范。在高校扩招

的形势下,一些高校表现出唯市场需求为瞻的趋势,公平有

序的市场竞争规贝}l尚未形成。一些高校学科建设缺乏坚实

基础,盲目设置专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 为了抢夺生源,入

学门槛一降再降,部分学校不顾质量只求招生规模,严重影

响了教学质量; 在各种资源的竞争中,出现诸如“权钱交易”、

“学位腐败’、‘学术失范”等不正当竞争现象,造成了极为不

良的社会影响。

(3)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市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这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上,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人才

培养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导向来进行,但人才培养的过程还

必须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资源配

置实行的是计划模式,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还一直遵循着

计划的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教育内容都是预先确定好

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就业贝}l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模式,毕

业的学生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的学理分析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既有自然生态

系统的一般特征,也有人为干预所留下的痕迹。从学理上对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

们从本源上把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1.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位。每种高等教育资源在高等教

育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我国高等教育资

源在配置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平衡现象,一个重要原因

是出现了生态错位和缺位。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资源

学术和市场配置主体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而随着市场经济的

到来,由于市场的力量还不完善,学术的力量得不到重视,三

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不能够确定各自的位置和功能,就

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生态失衡; 在高等教育资源

客体中,人才资源本应该处于各种资源的核心位置,而现实

情况是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成为办学的中心任务,文化资源

和信息资源贝}l被边缘化,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没有凸显出

来,从而导致了乱象丛生; 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中,计划

经常抢市场的位置,而市场贝}l又不能很好地守住自己的领域

并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失

衡就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好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

位,扭转现有的错位、缺位的现象,从源头上改善高等教育资

源配置失衡现象。

2.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承载力。高等教育资源是有一定

的承载力的,一旦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超出了其承受能力,高

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和再生能力就会受到破坏,失去平衡,最

终也将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失去平衡。我国高等教育资

源配置出现失衡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高等教育资源

的承载力认识不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我们认为高等教育

的承载力没有很好地被挖掘出来,于是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

高等教育规模,同时我们只重视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供给而

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质量把关不严,使得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

超过了可接受的阑值,从而产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

象。因此,我们要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力进行合理评估,

量力而行,通过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追求适度高等教

育资源承载力。

3. 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各

种资源能够相互补充,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各

种资源是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配置的平衡点的。各种

资源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流动是靠信息的传递为纽带的,高

等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及时的信息

沟通,能够全面了解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情况,进而达到互通有无。同时高等教育资源都有其自身的最佳利用期,

“过期作废”,通过资源的共享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由于我

国高等教育资源“单位所有制”现象比较严重,缺乏资源共享

平台,很多高等教育资源流动不起来,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生

态系统变成了“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世界银行曾对我国部

分高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作过统计,约在60%以

下。我国教育部也曾做过统计,全国高校仪器设备有20%以

上处于闲置状态,价格昂贵的大型科研装备的利用率最高不

过巧}}}o由此可见,我们要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必

要‘I 生

4. 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高等教育资源是

多种资源的整合体,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关联的,每种资源除

了单独作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高等教育资源还以整体的

形式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我们是高等教育大国但

并不代表我们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的发挥不仅需要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而且还需要协调

好各种高等教育资源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其比例,发挥高等

教育资源的整体效能。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资源

配置过程中要有一个大的视野、整体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

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合力作用。

s. 高等教育资源限制因子。当某种高等教育资源由于

配给严重不足(或过量) 或配置方式极其不合理的时候,超过

了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就会严重影响其稳定和发展,那么,这种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就会成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同时,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通过各种资源间的相互转化,把限制因子变为非限制因子,当然,这种自然修复能力有限且时间比较缓慢。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观能动性,找准关键性限制因子及时进行解决,并且兼顾其他高等教育资源因子的合理配置。

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事业,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高校在优化人才资源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提升软实力。首先,要重视人才资源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应充分彰显学术人的力量,保障其“学术权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在对人才资源的评价体系中,要体现出不同人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其评价标准亦应有所区别,防止“一刀切”的评价办法。最后,优化人才资源的结构,提升师生比例,加强专任教师引进和培养工作

3. 正确处理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自然生

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必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贝}l而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高等教育,也必须引入竞争的机制,以增强其发展的活力。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又不能够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完全听任自然的安排,任其自生自灭,因为教育是“失败不起”的事业,我们不能把牺牲大学生的青春作为代价。因此,在处理市场和行政的关系的时候,正如前文所述,二者需要各安其位,防止错误和缺位现象的出现。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高等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应该占主导地位,而计划配置模式贝}l更注重宏观调配和个别领域的特殊保护。

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如果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那么,再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无济于事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情况来看,打破单位所有制,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显得尤为急切。同时,还应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避免铺张浪费

另外,加强对无形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减少无形资源的流失。

四、应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的策略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个系统工程,各种资源需要在一定时空中达到一定的配置比例才能发挥出资源的整体效益,这样,在我们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生态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平衡的观念显得尤其重要,同时,还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下面分别论述一下在应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采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高等教育资源从某种意义说就是被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它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大力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生成的有利条件,从源头上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使更多的高品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充实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当中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应该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尽量避免其他生态系统的不良干扰,提升其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确保高等教育资源长期不变质。

2. 树立以人才资源为核心的战略思想。人才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常言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高注释:

①此处的高等学校主要指公立普通高校,包括各种公立大

学、学院、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为了便于行文有时也通称为大学

参考文献:

1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论Dl.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s:49.

2彭勃,薛赛男. 生态化:高等教育资源的新观照J. 现

代教育管理,2009, (4) :11一13.

3康宁. 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

Dl.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s :217}218.

4夏丽萍.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6:74}7s .

s 彭勃,等.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生态学关照J. 辽

宁教育研究,2007,(4):16一18.

6张继明.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探微J. 复旦

教育论坛,2008,(4):13一16.

7王广宇,徐晓辉.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探讨

J. 北方经济,2006,(6):62一

6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分析

赵书山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劣关系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客体和配置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衡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从学理分析的角度来审视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位、生态承载力、生态限制因子以及资源共享情况等,以期寻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本原因。为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人才资源的核心动力作用,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高资源不! 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将是应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生态失衡; 学理分析; 策略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高等教育资源是维系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生态因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良好发挥有赖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任何一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环节出现偏差都会阻碍系统功能的发挥。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在短时间内急剧积聚但其配置失衡现象随处可见。如何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它将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水平以及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优劣。本文主要从微观着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高等学校l 的资源配置情况。种高等教育资源。规范大学自然物力、财力资助社会环境。

一、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学观照

高等教育资源通常被界定为投入高等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而相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来说,“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它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日除了物质资源、财力资源(能量) 、信息资源,高等教育资源还应包括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高等教育资源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环境,高等教育资源与高等教育环境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高等教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一部分环境因子在一定条件能够转化为高等教育资源,其关键点在于这些环境因子能够为发展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所用,能够通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加工、创出而产生高等教育成果。各种高等教育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张力,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良好发挥,离不开高等教育资源合理的配置。首先我们看一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如图1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资源

1. 物质资源主要是指高校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料的总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是财力资源的物化。物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使用方式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

2. 财力资源是人才资源与物力资源消耗的货币形式,是教育投入的基本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的保障,它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财力资源的来源渠道、总量、流向及利用效率都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

3. 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资源即“作为资源的信息”,可以理解为有价值的信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对信息资源依赖度非常高的系统。信息资源全方位渗透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高等教育资源中

起到纽带的作用。

4.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总称(取得中等专业学历) 。人才资源是高等教育资源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教育者(其中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和受教育者(大学生) 两个层面。人才资源(有别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又称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核心) 是构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人才资源的总量及其能动作用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效益的发挥。

5. 高等教育文化资源是指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各种无形文化资源,包括没有物质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和事实,以及由物质载体体现与反映的各种文化精神,如社团组织、语言特征、建筑风格、思想观念、心理特征等。文化资源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而且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的资源,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资源沉淀、形成的过程。

在高等教育五类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根本‘高等教育是人的事业,也是为了人的事业。离开人,高等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回物力、财力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基础条件,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基础条件,否贝}l,再崇高的教育事业也是海市l 楼,再高尚的“象牙之塔”也是空中楼阁。信息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纽带,它对人才、财力、物力资源的配置起调节作用,维持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文化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灵魂,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高等教育资源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现象

资源有多寡之分,优劣之别,各种资源整体效能的良好发挥与资源供给总量、配比关系、配置主体及配置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正常发展需要有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不合适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贝}l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生态失衡现象时有发生,下面分别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客体及配置方式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失衡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资源是在市场、高校和政府三种力量的作用下配置到各级各类的高校之中,‘这三种力量不仅影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机构,而且影响资源的转换使用以及资源的产出方式’,因到了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此三种力量就变成了市场、学术和行政,三种力量相互制衡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在大学内部的配置主要是这三种力量综合的结果(如图2所示) 。

图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关系示意图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都存在失衡现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资源唯一的供给主体,大学成为政府部门的延伸机构,高等教育资源全部由政府统一配置,大学在资源配置中被剥夺了发言权。在大学内部也一样,行政力量包揽一切,尤其在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更是“一言堂”,学术力量被抑制,学术力量并没有作为有机内生性的力量主体地支配着高等教育资源,当然市场的力量完全处于缺位状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三种主体力量不能够各安其位。市场主体就是要花费最低的成本把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但我国市场主体的约束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同时多受到政府(行政) 力量的干预。政府(行政) 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缺位现象,政府(行政) 往往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许多管理超出了其权限范围,涉足了本应由高校自己管理的内部事务,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4j同时,我们知道,市场和政府(行政) 的力量并不是“灵丹妙药”,尤其在高校这个学术组织内,很多领域必须要由学术主体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并且学术力量应该在一个大学资

源配置过程中居主导地位。而现实贝}l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忙于“升格’、“更名”、设置热门的专业、大兴土木,有多少学术力量的参与其中,这是个应该引起多方重视的问题了。

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客体的失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客体的失衡并不是指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平均分配,而是指应该把合适的高等教育资源用在合适的地方去。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客体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资源间的配比关系不平衡。其一,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财力资源投入的失衡。人才资源理应处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位置,其他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和材料资源应该是为人才资源的生长服务的,但我们现在的高校是本末倒置,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生活方面的硬件“设施”,而对于教学改革、人才引进、科研开发等“软件”方面重视不够。其二,文化资源与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的失衡。文化资源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情景性,是一个富集的过程。而作为一个“文化”组织的大学似乎对其“文化”特性熟视无睹为了获取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不惜牺牲沉淀已久的文化资源的事件不绝于耳。在大学“扩校运动”的进程中,我们不缺乏大厦,但缺乏具有大学“味道”的大楼; 我们不缺乏花草树木,但缺乏背后蕴藏有“故事”的一草一木; 我们不缺乏银行的巨额贷款,但缺乏众多校友慷慨解囊的无私捐赠; 我们拥有现代的建筑,一流的设备、仪器,但大学越来越像批量生产毕业生的工厂。其三,财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失衡。1999年之前,中国高校的发展一直‘}各守“量入而出”的原贝}l,扩招之后,原有的教学、生活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跟不上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加的需要,通过扩大财力资源来支持高校的物质建设无可厚非。但我们发现,一方面高校贷款过度,另一方面高校的基础工程朝“豪华”标准靠拢,导致财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出现严重的失衡。

(2)各种资源自身配置过程的不平衡。其一,人才资源。在我国高校人才资源中配置中,首先,表现为生师比较高,"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多数高校招生数急剧增加,师资骤然紧张,绝大多数高校生师比超过16:1,有的省份生师比最高的达到34. 8:1}}",; 其次,党政员多,专任教师少,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升格,导致党政人员严重超编; 再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新近的一轮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中,众多高校在短期内大量引进青年教师(有的学校为了评估,一年引进100多名硕士,而评估过后就连优秀的博士也不要) ,结果这些教师在住房安排、职称评定等方面严重扎堆,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其二,物力资源。物力资源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外显性资源,是一所大学存在的物质基础。目前,高校物质资源配置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整体规划性,短视行为严重; 资源的共享性差,单位所有思想严重,利用效率低; 只重视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而轻视有效的维护、保存和可持续利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其三,财力资源。从我国高校财力资源的来源看,目前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学生缴纳学费,企业、个人投资和社会捐赠力度较小,筹资渠道相对比较单

一。从高校财力资源的使用来看,高校专业的重复性设置,仪器、设备的重复性购买等造成财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加上人为的、制度因素等的影响形成的财力资源的浪费,更加使稀缺的财力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导致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乏力。

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失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政府配置或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自身的特性,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认真权衡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长短优劣,然后审慎地加以选择。而在过去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W 高等教育资源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边界模糊。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单独的计划配置还是完全的市场配置都不能够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两种资源配置边界比较模糊,该由市场配置的领域而计划

配置依然难以放手,该由计划配置的领域而市场配置却大行其道,从而使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出现混乱。以财力资源配置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了三种财力资源配置方式,即“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对比三种拨款模式,政府主导的同一性、计划性经费分配构成其共同特征,所不同的只是计划分配的具体方式。高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制定办学、发展方案,以迎合高等教育政策,进而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造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严重同一的趋势[6j由于我国高校财力资源过度依赖国家“计划”配置,通过市场的力量进入高等教育中的经费相对较少,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在财力资源的配置中缺乏有机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中的财力资源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2)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方式还不规范。在高校扩招

的形势下,一些高校表现出唯市场需求为瞻的趋势,公平有

序的市场竞争规贝}l尚未形成。一些高校学科建设缺乏坚实

基础,盲目设置专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 为了抢夺生源,入

学门槛一降再降,部分学校不顾质量只求招生规模,严重影

响了教学质量; 在各种资源的竞争中,出现诸如“权钱交易”、

“学位腐败’、‘学术失范”等不正当竞争现象,造成了极为不

良的社会影响。

(3)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市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这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上,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人才

培养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导向来进行,但人才培养的过程还

必须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资源配

置实行的是计划模式,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还一直遵循着

计划的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教育内容都是预先确定好

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就业贝}l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模式,毕

业的学生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的学理分析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既有自然生态

系统的一般特征,也有人为干预所留下的痕迹。从学理上对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

们从本源上把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1.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位。每种高等教育资源在高等教

育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我国高等教育资

源在配置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平衡现象,一个重要原因

是出现了生态错位和缺位。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资源

学术和市场配置主体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而随着市场经济的

到来,由于市场的力量还不完善,学术的力量得不到重视,三

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不能够确定各自的位置和功能,就

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生态失衡; 在高等教育资源

客体中,人才资源本应该处于各种资源的核心位置,而现实

情况是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成为办学的中心任务,文化资源

和信息资源贝}l被边缘化,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没有凸显出

来,从而导致了乱象丛生; 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中,计划

经常抢市场的位置,而市场贝}l又不能很好地守住自己的领域

并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失

衡就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好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

位,扭转现有的错位、缺位的现象,从源头上改善高等教育资

源配置失衡现象。

2. 高等教育资源生态承载力。高等教育资源是有一定

的承载力的,一旦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超出了其承受能力,高

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和再生能力就会受到破坏,失去平衡,最

终也将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失去平衡。我国高等教育资

源配置出现失衡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高等教育资源

的承载力认识不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我们认为高等教育

的承载力没有很好地被挖掘出来,于是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

高等教育规模,同时我们只重视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供给而

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质量把关不严,使得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

超过了可接受的阑值,从而产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

象。因此,我们要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力进行合理评估,

量力而行,通过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追求适度高等教

育资源承载力。

3. 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各

种资源能够相互补充,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各

种资源是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配置的平衡点的。各种

资源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流动是靠信息的传递为纽带的,高

等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及时的信息

沟通,能够全面了解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情况,进而达到互通有无。同时高等教育资源都有其自身的最佳利用期,

“过期作废”,通过资源的共享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由于我

国高等教育资源“单位所有制”现象比较严重,缺乏资源共享

平台,很多高等教育资源流动不起来,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生

态系统变成了“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世界银行曾对我国部

分高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作过统计,约在60%以

下。我国教育部也曾做过统计,全国高校仪器设备有20%以

上处于闲置状态,价格昂贵的大型科研装备的利用率最高不

过巧}}}o由此可见,我们要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必

要‘I 生

4. 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高等教育资源是

多种资源的整合体,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关联的,每种资源除

了单独作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高等教育资源还以整体的

形式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我们是高等教育大国但

并不代表我们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的发挥不仅需要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而且还需要协调

好各种高等教育资源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其比例,发挥高等

教育资源的整体效能。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资源

配置过程中要有一个大的视野、整体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

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合力作用。

s. 高等教育资源限制因子。当某种高等教育资源由于

配给严重不足(或过量) 或配置方式极其不合理的时候,超过

了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就会严重影响其稳定和发展,那么,这种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就会成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同时,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通过各种资源间的相互转化,把限制因子变为非限制因子,当然,这种自然修复能力有限且时间比较缓慢。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观能动性,找准关键性限制因子及时进行解决,并且兼顾其他高等教育资源因子的合理配置。

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事业,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高校在优化人才资源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提升软实力。首先,要重视人才资源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应充分彰显学术人的力量,保障其“学术权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在对人才资源的评价体系中,要体现出不同人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其评价标准亦应有所区别,防止“一刀切”的评价办法。最后,优化人才资源的结构,提升师生比例,加强专任教师引进和培养工作

3. 正确处理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自然生

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必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贝}l而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高等教育,也必须引入竞争的机制,以增强其发展的活力。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又不能够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完全听任自然的安排,任其自生自灭,因为教育是“失败不起”的事业,我们不能把牺牲大学生的青春作为代价。因此,在处理市场和行政的关系的时候,正如前文所述,二者需要各安其位,防止错误和缺位现象的出现。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高等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应该占主导地位,而计划配置模式贝}l更注重宏观调配和个别领域的特殊保护。

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如果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那么,再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无济于事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情况来看,打破单位所有制,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显得尤为急切。同时,还应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避免铺张浪费

另外,加强对无形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减少无形资源的流失。

四、应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的策略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个系统工程,各种资源需要在一定时空中达到一定的配置比例才能发挥出资源的整体效益,这样,在我们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生态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平衡的观念显得尤其重要,同时,还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下面分别论述一下在应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失衡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采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高等教育资源从某种意义说就是被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它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大力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生成的有利条件,从源头上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使更多的高品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充实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当中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应该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尽量避免其他生态系统的不良干扰,提升其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确保高等教育资源长期不变质。

2. 树立以人才资源为核心的战略思想。人才资源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常言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高注释:

①此处的高等学校主要指公立普通高校,包括各种公立大

学、学院、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为了便于行文有时也通称为大学

参考文献:

1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论Dl.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s:49.

2彭勃,薛赛男. 生态化:高等教育资源的新观照J. 现

代教育管理,2009, (4) :11一13.

3康宁. 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

Dl.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s :217}218.

4夏丽萍.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6:74}7s .

s 彭勃,等.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生态学关照J. 辽

宁教育研究,2007,(4):16一18.

6张继明.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探微J. 复旦

教育论坛,2008,(4):13一16.

7王广宇,徐晓辉.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探讨

J. 北方经济,2006,(6):62一

63.


相关内容

  •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要求
  •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和成就: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消费进入到全球化的消费市场.然而这既是经济腾飞的60年,同样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不断探索的60年.尽管中国力图避免 ...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探析
  •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这些对目前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科技观.生态发展观等几方面探析高校生态伦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以期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行动. ...

  • 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
  • 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 为了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由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组织,以全省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及各环保企业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企业,iso14000认证企业主管领导,"绿色学校"负责人及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大中型企业领导为成 ...

  • 浅谈生态位理论的意义及应用
  • -64・ 林业科技情报 2008.r01.40Nb.4 浅谈生态位理论的意义及应用 张润涛 (黑龙江店讷河市国庆林场) 郭健 (黑龙江省桦南县金沙林场) [摘要]生态住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充分理解.领会其深刻的内涵并应用于实践,对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 ...

  • 全面落实青海省_生态保护第一_战略的对策思考
  • 发展观纵谈 fazhanguanzongtan 5.要研究和解决基地管理的创新问题.民族地区的产业基地在管理上也是问题诸多,主要有:一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属地管理与属业管理交叉存在,管理主体"政出多门":二是产业基地普遍没有"产权地域空间",土地是地方的,园区是 ...

  •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7-2015)
  •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7-2015年)(意见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9-18 发表评论>> 关于征求对"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意见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 根据工作安排,拟于2008年10月召开"全国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浅议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 浅议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2010-09-26 01:45:26|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毛永波[①] (西安财经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西安710061) [摘要]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环境保护.和谐校园建设.文明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 ...

  •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 [摘要]人力资源对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而人力资源质量更起着关键作用.现阶段,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且对人力资源质量提出了新的衡量维度――生态意识.受人的意识.人的需求和人对自然现状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构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在长期正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