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重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1. 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 的形成

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 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发展过程:

古代教育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夏----------校;商----------序;周----------痒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 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

2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过后期,《礼记》中的《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邋 等”,即循序渐进。

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柏拉图: 《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康德 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裴斯泰洛齐 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

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

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

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认知成分;二、情感成分;三、价值成分;四、理想成分

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本章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

个人身心发展

概念: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简答)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特殊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佛洛依德(奥地利)威尔逊、格塞尔(美)。

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英)、华生(美)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1. 顺序性 1.阶段性: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两个方面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 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

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三个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实践

3.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 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对人个性的发展

人的价值: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4. 中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心理断乳期:初中生:13、14--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少年时代和初中教育: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

青年时代和高中教育:成熟-------------------------理想与未来

两种误区:一类是过分欣赏自己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

在价值观上,两种极端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本章重点

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简答)

素质教育思想(简答)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教育目的: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和依据

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体现了教育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

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本章重点: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

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简答,论述)

1、学生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者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重点)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基础)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横向)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纵向)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深度)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五章 练习

1、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2、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第六章:课程

本章重点:课程的分类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具体的三个表现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质某一门学科。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功能设计等

按课程任务分类(重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从教育阶段角度: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第二节: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高度概括,不具体,要具体化,要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

2.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他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并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设计的知道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来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第四节: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第五节: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基础: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 上形成的。

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评价重点由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①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②搜集信息;

③组织材料;

④分析资料;

⑤报告结果。

第七章:教学(上)

本章重点:

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

教学的过程的结构(简答)

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简答)

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述)

第一节: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工作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意义:1.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知识)

2 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能力)

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培养品德)

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个性)

第二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认识的间接性; ②认识的交往性; ③认识的教育性; ④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基础,智力发展是重要条件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1 引起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

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

本原则

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是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文直观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知识与智力的转化,应注意哪几个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理解教材有哪两种思维途径?、

一、从具体形象思惟向抽象逻辑思惟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开始。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八章:教学(下)

本章重点: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作业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题与选答题两大类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和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个别教学法:古代的教学法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按能力或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在年龄编班内再按能力和成绩分

第三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内容型策略: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形式化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

第九章:德育

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原则

德育模式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二节: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2.德育过程的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规律

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 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德育的方法: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

2.德育的基本方法:a.说服法、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二、第四节: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由皮亚杰提出,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道德问题及其设计

认知模式的评论

二,体谅模式

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的创

特征

理论假设:教育即学会关心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三,社会模仿模式 (由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重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

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

设计一个班会(论述)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对象: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是指班主任级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 (德鲁克)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怎么协调: a.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b.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培养和组织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1. 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 的形成

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 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发展过程:

古代教育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夏----------校;商----------序;周----------痒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 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

2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过后期,《礼记》中的《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邋 等”,即循序渐进。

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柏拉图: 《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康德 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裴斯泰洛齐 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

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

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

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认知成分;二、情感成分;三、价值成分;四、理想成分

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本章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

个人身心发展

概念: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简答)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特殊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佛洛依德(奥地利)威尔逊、格塞尔(美)。

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英)、华生(美)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1. 顺序性 1.阶段性: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两个方面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 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

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三个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实践

3.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 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对人个性的发展

人的价值: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4. 中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心理断乳期:初中生:13、14--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少年时代和初中教育: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

青年时代和高中教育:成熟-------------------------理想与未来

两种误区:一类是过分欣赏自己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

在价值观上,两种极端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本章重点

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简答)

素质教育思想(简答)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教育目的: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和依据

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体现了教育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

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本章重点: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

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简答,论述)

1、学生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习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者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重点)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基础)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横向)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纵向)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深度)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五章 练习

1、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2、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第六章:课程

本章重点:课程的分类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具体的三个表现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质某一门学科。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功能设计等

按课程任务分类(重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从教育阶段角度: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第二节: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高度概括,不具体,要具体化,要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

2.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他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并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设计的知道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来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第四节: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第五节: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基础: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 上形成的。

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评价重点由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①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②搜集信息;

③组织材料;

④分析资料;

⑤报告结果。

第七章:教学(上)

本章重点:

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

教学的过程的结构(简答)

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简答)

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述)

第一节: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工作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意义:1.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知识)

2 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能力)

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培养品德)

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个性)

第二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认识的间接性; ②认识的交往性; ③认识的教育性; ④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基础,智力发展是重要条件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1 引起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

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

本原则

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是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文直观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知识与智力的转化,应注意哪几个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不仅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理解教材有哪两种思维途径?、

一、从具体形象思惟向抽象逻辑思惟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开始。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八章:教学(下)

本章重点: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作业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题与选答题两大类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和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个别教学法:古代的教学法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按能力或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在年龄编班内再按能力和成绩分

第三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内容型策略: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形式化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

第九章:德育

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原则

德育模式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二节: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2.德育过程的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规律

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 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德育的方法: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

2.德育的基本方法:a.说服法、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二、第四节: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由皮亚杰提出,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道德问题及其设计

认知模式的评论

二,体谅模式

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的创

特征

理论假设:教育即学会关心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三,社会模仿模式 (由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重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

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

设计一个班会(论述)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对象: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是指班主任级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 (德鲁克)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怎么协调: a.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b.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培养和组织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


相关内容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提要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提要 第一章 职业理念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求考生能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能够针对我国中学教育职业理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 ...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用书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
  • 严格依据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写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渊初级中学冤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筲编著 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窑窑窑 图书在版编目渊悦陨孕冤数据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要北京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袁2012.6渊 ...

  • 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 一.学校简介 学校名称:天津师范大学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 学校代码:10065 天津师范大学系市属重点院校,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 ...

  • 2016湖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命题规律
  • 2016湖北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上命题规律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资格笔试.面试资料.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考试面试资料. 首先综合素质上分为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等四大部分知识.在我们整张试卷的结构中职业理念所占比重为15%,每次考4道单选题和 1道 ...

  • 2016年山西太原市教师招聘考试
  • 2016年山西太原市教师招聘考试 山西太原教师招聘时间为每年的7-8月份, 具体招聘要求参考太原万柏林教师招聘公告 一般招聘范围和条件 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 ...

  • 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 全国重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隶属于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以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育.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 ...

  • 招生工作总结
  • 200*年,我市普招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省招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通过市、县(市、区)和各级招办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本着“确保公正、努力公平、尽量公开”的原则秉公办事,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加强考试管理,严肃 ...

  • 2016年粤东西北教师招聘笔试科目
  • 2016年粤东西北教师招聘笔试科目 广东教师招聘.广东教师资格的最新资讯.考试公告及真题资料请详情查看广东教师招聘网,我们会及时更新最新消息! 2016年粤东西北教师招聘公告尚未发布,中公广东教师考试网现将2015年粤东西北教师招聘信息整理如下,以供考生参考. 2015年广东省粤东西北教师招聘的公告 ...

  • 广州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 www.nbcart.com.cn 杭州南北朝画室 免费试学一周 广州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座落在国内一流大学城园区,占地面积2127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演艺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学生公寓等 ...

  • 一级建造师考试经验(超强经验分享.备考系列经验谈)
  • 一级建造师考试经验(超强经验分享.备考系列经验谈).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一级建造师考试超强经验分享 2010新版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教材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