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科社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A .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 .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 .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2.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 .党的领导问题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 .国家政权问题 D ,武装斗争问题

3.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几国获得胜利

C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新经济政策

4.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C .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D .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5.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

A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C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A.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 .德国古典哲学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

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夺取国家政权

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

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判断题

1.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

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3.“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列宁。( )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

5.既然列宁“一国胜利论”是正确的,那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就是错误的。( )

四、问答题

1.空想社会主义有什么功绩和缺陷?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简述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4.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5.资本主义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6.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

7.简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C 5.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问答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科学依据是( ) 。

a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c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d .剩余价值规律

2.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

a .苏联 b .南斯拉夫

c .越南 d .古巴

3.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 。

a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c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提出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四大

5.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6.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

a .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 .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 .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d .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7.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两大阵营的形成 d .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

a .党的领导问题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 .国家政权问题 d .武装斗争问题

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 。

a .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d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c .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d .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1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

a .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 .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 .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1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

a .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 b .阶级斗争

c .共产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3.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

a .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 b .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c .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d .安理会成员国决定重大国际事务

14.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首要条件是( ) 。

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 .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三大差别

c .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

d .科学文化事业的极大发展,

1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后来发展为( ) 。

a .戈尔巴乔夫主义 b .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c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 .自治社会主义

16.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都是( )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7.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 。

a .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中国的强大

18.哪个国家最早开始社会主义改革?( ) 。

a .匈牙利 b .南斯拉夫

c .中国 d .苏联

1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

a .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不断自我调节,人民成为主人

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0.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 .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21.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几国获得胜利

c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新经济政策

2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 。

a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b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c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

d .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

二、多项选择题

1.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包括( ) 。

a .深刻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 .认为社会发展有一定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

c .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主张和天才设想

d .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变革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e .找到了一条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道路

2.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 ) 。

a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 .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

c .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e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d .坚持改革开放

e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 。

a .经济斗争 b .政治斗争

c .文化斗争 d .思想斗争

e .理论斗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 ) 。

a .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c .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d .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e .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增强

6.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 ) 。

a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c .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 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e .它们的历史任务是不一样的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 .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e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

8.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 ) 。

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e .无产阶级是人数最多的阶级

9.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

a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 .德国古典哲学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e .剩余价值学说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 。

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 .剥削制度的彻底消灭

三、判断题

1.“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列宁。 ( )

2.社会主义就其本义来说,是一种理想社会观。 ( )

3.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国家政权问题。 ( )

4.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著作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 ( )

5.唯物史观揭示,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6.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 )

7.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8.被列宁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的是圣西门,因为他的空想社会主义启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

9.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 )

10.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 )

四、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五、简答题

1.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是什么?

2.为什么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曾经设想的实行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原则行不通?

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xF LO~A [资 料 来源于 贵州 学习 网 公务员考试公开选拔领导考试 WwW.GzU521.CoM ] *xF LO~A

1.c 2.c 3.d 4.a 5.d

6.b 7.b 8.c 9.b 10.d

11.d 12.d 13.d 14.a 15.c

16.b 17.b 18.b 19.d 20.d

21.c 22.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bd 3.abd 4.abe 5.abcde

6.abc 7.bd 8.abcd 9.bcd 10.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8 x 9.√ 10.×四、辨析题

1.错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他们许多天才的设想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虽然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各种设计,但基本上出于主观上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善良愿望,而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研究,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

2.错误。正确的说法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非常强调无产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几乎都给予了76' 情镇压。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排除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统治权的可能性。

五、简答题

1.答: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因为,非无产阶级的劳动群众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所有制传统的束缚使他们动摇不定、因循守旧,不可能自觉地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支配。所以,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他们,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一个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的专政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这种专政,才能抵制非无产阶级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业狭隘性和行业偏见的传统和恶习的复发,才能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从而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

2.答: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革命胜利后的初期,曾经几次强调采取巴黎公社那种人民自治、直接民主的民主形式来管理国家,也就是说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使所有人都参加国家管理。但在实践中确实难以行得通,其原因:一是俄国劳动群众文化水平的落后,由人民群众直接管理不现实;二是严酷的战争条件,往往需要将权力集中到无产阶级政党手里,实行高度集中的领导;三是究竟如何贯彻巴黎公社的原则,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自治、直接管理,还没有任何经验和模式可参照。

3.答: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直接的联系。但二者又存在根本的区别。一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反映早期无产者群众的解放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现代无产阶级解放要求的。二是科学社会主义正确说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而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正确说明。三是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是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的革命阶级,而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把希望寄托在拥有财富和统治权力的社会上层。四是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而空想社会主义否定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认为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就可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A .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 .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 .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2.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 .党的领导问题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 .国家政权问题 D ,武装斗争问题

3.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几国获得胜利

C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新经济政策

4.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C .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D .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5.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

A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C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A.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 .德国古典哲学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

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夺取国家政权

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

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判断题

1.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

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3.“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列宁。( )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

5.既然列宁“一国胜利论”是正确的,那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就是错误的。( )

四、问答题

1.空想社会主义有什么功绩和缺陷?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简述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4.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5.资本主义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6.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

7.简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C 5.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问答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科学依据是( ) 。

a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c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d .剩余价值规律

2.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

a .苏联 b .南斯拉夫

c .越南 d .古巴

3.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 ) 。

a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c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提出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四大

5.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6.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

a .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 .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 .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d .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7.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两大阵营的形成 d .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

a .党的领导问题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 .国家政权问题 d .武装斗争问题

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 。

a .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d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c .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d .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1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

a .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 .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 .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1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

a .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 b .阶级斗争

c .共产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3.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

a .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 b .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c .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d .安理会成员国决定重大国际事务

14.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首要条件是( ) 。

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 .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三大差别

c .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

d .科学文化事业的极大发展,

1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后来发展为( ) 。

a .戈尔巴乔夫主义 b .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c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 .自治社会主义

16.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都是( )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7.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 。

a .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中国的强大

18.哪个国家最早开始社会主义改革?( ) 。

a .匈牙利 b .南斯拉夫

c .中国 d .苏联

1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

a .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不断自我调节,人民成为主人

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0.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 .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21.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几国获得胜利

c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新经济政策

2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 。

a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b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c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

d .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

二、多项选择题

1.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包括( ) 。

a .深刻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 .认为社会发展有一定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

c .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主张和天才设想

d .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变革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e .找到了一条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道路

2.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 ) 。

a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 .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

c .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e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d .坚持改革开放

e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 。

a .经济斗争 b .政治斗争

c .文化斗争 d .思想斗争

e .理论斗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 ) 。

a .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c .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d .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e .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增强

6.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 ) 。

a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c .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 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e .它们的历史任务是不一样的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 .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e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

8.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 ) 。

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e .无产阶级是人数最多的阶级

9.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

a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 .德国古典哲学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e .剩余价值学说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 。

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 .剥削制度的彻底消灭

三、判断题

1.“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列宁。 ( )

2.社会主义就其本义来说,是一种理想社会观。 ( )

3.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国家政权问题。 ( )

4.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著作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 ( )

5.唯物史观揭示,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6.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 )

7.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8.被列宁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的是圣西门,因为他的空想社会主义启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

9.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 )

10.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 )

四、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五、简答题

1.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是什么?

2.为什么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曾经设想的实行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原则行不通?

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xF LO~A [资 料 来源于 贵州 学习 网 公务员考试公开选拔领导考试 WwW.GzU521.CoM ] *xF LO~A

1.c 2.c 3.d 4.a 5.d

6.b 7.b 8.c 9.b 10.d

11.d 12.d 13.d 14.a 15.c

16.b 17.b 18.b 19.d 20.d

21.c 22.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bd 3.abd 4.abe 5.abcde

6.abc 7.bd 8.abcd 9.bcd 10.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8 x 9.√ 10.×四、辨析题

1.错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他们许多天才的设想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虽然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各种设计,但基本上出于主观上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善良愿望,而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研究,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

2.错误。正确的说法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非常强调无产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几乎都给予了76' 情镇压。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排除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统治权的可能性。

五、简答题

1.答: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因为,非无产阶级的劳动群众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所有制传统的束缚使他们动摇不定、因循守旧,不可能自觉地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支配。所以,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他们,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一个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的专政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这种专政,才能抵制非无产阶级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业狭隘性和行业偏见的传统和恶习的复发,才能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从而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

2.答: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革命胜利后的初期,曾经几次强调采取巴黎公社那种人民自治、直接民主的民主形式来管理国家,也就是说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使所有人都参加国家管理。但在实践中确实难以行得通,其原因:一是俄国劳动群众文化水平的落后,由人民群众直接管理不现实;二是严酷的战争条件,往往需要将权力集中到无产阶级政党手里,实行高度集中的领导;三是究竟如何贯彻巴黎公社的原则,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自治、直接管理,还没有任何经验和模式可参照。

3.答: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直接的联系。但二者又存在根本的区别。一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反映早期无产者群众的解放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现代无产阶级解放要求的。二是科学社会主义正确说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而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正确说明。三是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是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的革命阶级,而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把希望寄托在拥有财富和统治权力的社会上层。四是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而空想社会主义否定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认为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就可以。


相关内容

  • 厦门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系:金融系 专业:金融学 年级:2007硕士 人数:31人 一.总学分要求40分(公共课8学分+基础课9学分+学位课9学分+选修课14学分) 二.公共英语课程必修学分为4学分. 1.全校公共英语入学考试成绩排序位于前30%的硕士生可以申请英语课程免修免考,直接获得 ...

  • 2014-2015CSSCI期刊目录
  • CSSI(C0241-2105来源期)收刊录目录( 共 533 )种 管理学学 拟收科来录期刊名源单29( 种 )期名刊 称管世界理南 管开理论评中国 软科学科 研管 理科学学究研 共公理学管 报管科理学报 管学科学 理学科学科学与技管理术 研与发展管理究外 国经与管理济 理管程学报工 理学报管中 ...

  • 党的十五大精神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
  • 作者:严书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8年06期 一.十五大对科学社会主义教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要全面.正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运用这一理 ...

  • 香港社区精神康复工作
  • 当代护士·上旬刊 ▲香港精神科社区服务概况 冯奕梅 ▲▲ 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笔者作为粤港合作培训专科护士计划中的成人精神科专科学员中的一员,在香港医管局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很好的启发.特别是香港社区精 ...

  • 哲学社会科学对重庆经济社会的作用与贡献
  • 维普资讯 http//:ww.cwqiv.com p2 0 02 年1 O月 O t 2o .c0 2 渝 大 州学学报 (会 科学 版 月・ )刊 社 双 OJRU F NYZ UAL 0 H0U UN I VER r ( o Yil Sine d tn S)r Sa c c ces iiE o ...

  • 注重从源头上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
  • 2011年08月17日 10:58:41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中央党校科社部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社会发展问题高端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一主 ...

  •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基础医学专业 )
  •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基础医学专业 ) 学号: 硕士生姓名 导 师 专 业 研究方向 入学时间 学制 培养环节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学分 考核 方式 各 学 期 工 作 内 容 及 安 排 说明: 1.本计划在硕士生入学一个月内,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和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要 ...

  • 沈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东阳涉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
  • 2014年02月25日 1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331) 93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辽宁省沈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东阳涉嫌严重违纪,被辽宁省纪委立案调查. 近日有媒体报道,张东阳已于2014年1月下旬被中央纪检部门带走调查.案发或缘于其任职辽中县委书记期间的问题 ...

  • 陕柴中学2017年第24期通讯稿--感恩母校 桃李天下
  • 陕柴中学信息 [2017]第 24期 陕柴中学 2017年 3月28日 感恩母校 桃李天下 3月28日早上,陕柴中学高中2013届毕业生张松涛的父亲怀着感激之情给学校送来了感谢信,张松涛从陕柴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经过刻苦努力今年又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校领导及张科社老师接待了家长,并表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