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转型(五)提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力度钟启泉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规范,而且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会直接、间接地产生无尽的推动作用。学校现场的实践表明,尽管课时不多,也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却越来越彰显出应有的价值与魅力,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现在,该是完善其架构、提振其实施力度的时候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革新价值

重视儿童活动与体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大潮流。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以往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基础上创设的一种跨学科课程领域。它不采取特定的学科框架与内容,特色是重视课题性、主体性,旨在让学生探究通常在学科教学中难以学到的、牵涉诸多学科内容的课题,并在接触自然、社会现象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直接体验。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中小学崭新课程文化的创造带来了冲击性的影响。

它提醒一线教师,打破分科主义。学校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积,学校课程不仅旨在学科能力(素养)的形成,而且旨在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养成。这是构成文化素养的内核。这种文化素养也可以称之为核心素养,它超越了读、写、算以及功能性扫盲的概念,要求教师承担起架桥的任务——在生活与科学之间、在学科之间、在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它提醒一线教师,打破课时主义。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这是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应当成为一线教师教育活动的新常态。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从单元教学设计做起。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别不过是单元组织的不同,前者按照知识单元设计,即“目标—达成—评价”的方式组织,后者按照活动单元设计,即“主题—探究—表现”的方式设计。单元设计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功。

它提醒一线教师,学校课程的学科,没有主科与副科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学科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等价、等值的。因为,从教育学的角度说,两者作为认知的一种过程或形态,同样涵盖了三个要素——体验、信息、知识(概念),只不过具体的认知路径不同而已。知识单元的教学,是从知识(概念)到体验,活动单元的教学是从体验到知识(概念)。

它提醒一线教师,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其教学的基础归根结底在于认知差异,即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学中的认知差异与落差是教学展开的必然法则,这种差异与落差不是教学展开的困惑,而是作为学习集体的教学进展的原动力。优质的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的体验,借助认知冲突的产生与解决、再产生与再解决的不断循环往复,使学生学会整合信息,共同建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论意蕴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特质。对待综合实践活动的跨学科学习与分科的学科教学的关系,有三种立场:一是把整个学校课程加以跨学科化,批判学科“边界”的不可逾越性。二是重视分科教学的跨学科性,轻视或者否定分科教学。三是分科教学自身的综合性及其独特性两者相互环流。

跨学科学习的特质有三:

在跨学科学习的课时中,重视儿童的体验与直接经验。不过,这种活动容易陷入狭隘经验主义。日本学科教育学会编《新的学校课程的创造:学科教学与综合学习的结构化》认为,这里显然把科学同体验、直接经验二元对立起来了。这种二元对立只能导致科学认识方式的扭曲,这正是强调体验与直接经验的意义所在。

在跨学科学习中强调课题的综合性与方法论的学习。一旦着眼于学习的质,自然,习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区别就容易理解了:学科教学是从习得到探究,跨学科学习是从探究到习得。因此,儿童作为学习过程的自我决定者,为了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够动用学校内外种种人力、物力资源,调动种种社会参与和学习技能展开研究。这个过程正是“学问”行为的根本。

跨学科学习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进行活动成果的发表与交流。同时,也重视每一个儿童自身的记录与报告。这是由于重视了“表达”的评价。就是说,这种活动对于教师而言,可以细致地诊断儿童学习的实际状态,同时这种活动本身也成为激活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一个环节。儿童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更深、更多层次的理解。所谓重视“表达”的评价,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不是用划一的方法把知识记忆的有无作为评价对象,进而把评价行为本身同教育实践相隔绝。摆脱这种状态的评价就是“真实性评价”。

学会整合微观设计与宏观设计

学校的课程编制要在不断地调整中实现微观设计与宏观设计的整合,即微观的单元设计与课时设计,和宏观的学年教学计划与学校课程整体的设计,特别要关注单元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有效的课程编制不仅是一个个单元的设计,而且课程整体也要汲取逆向设计的思路来进行。就是说,在微观设计中不仅要把握教育目标,而且要明确,通过整个学校课程达到怎样的育人目标;在宏观设计中倘若能够考虑到长期地确保怎样的标准,就能够求得更加丰满充实的学校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它不仅在设计阶段,而且在实施阶段存在诸多挑战。表层的理由可以举出很多,如不是高考学科、没有专职教师、缺乏管理指导,因此容易边缘化,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根本的理由。革新的教师即便是面对分科课程,也会追求合科教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保守的教师即便是面对综合性的活动课程,也会当作分科课程来实施,这是因为这些教师缺乏整体的课程观,并不把活动课程视为学校课程的“半边天”。

在跨学科的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中,要有效地培育多样而均衡的实践技能,就得精心组织探究(Explore)、表现(Express)、交流(Exchange)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3E的活动构成”。这种单元设计的设计与实践在国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学者梳理了学校教育中基于21世纪型社会角色而开发的综合学习的六种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单元”设计的一种思路:

调查研究单元模型:接触对象—编制学习计划—实施调查—进行实践与校际交流—作品制作—相互交流—自我评价。

综合表现单元模型:作品鉴赏—表现题材的决定—相关信息的收集—脚本的编制—制作作品—作品上演—作品评价。

社会参与单元模型:社会交往—问题分析—信息收集—活动的选择与计划—志愿活动的准备—志愿活动的实施—自我评价。

企划实践单元模型:梦想与希望的明确化—问题的设定—信息的收集—企划的立案—准备与广告宣传—实施与运营—项目评价。

合作交流单元模型:同对手的交流—交流计划的共同决定—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作品的制作与分享—展示会与评议交流—成果的共同评价—网络的拓展。

自我实现单元模型:编写自传—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课题—自我分析—评价期限—确立自己的梦想与希望—成长发表会—未来设想。

作为跨学科学习的单元学习,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以作业与制作活动为中心展开学习。二是主动地展开项目的规划、运作与评价。三是基于“问题意识”与“目的意识”,实现自身的想法。四是展开“社会参与”与作品创作的实践活动。五是通过体验,掌握综合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整个单元学习的每一步活动系列,都体现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的资料与体验,致力于实践课题的探究。在这里,社会参与与实践活动成为设计的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一方面展现了一片课程创新的天地,另一方面也给人以一种喜忧参半的感觉。不过,可以相信,一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力度得到提振,当下的诸多忧虑必将烟消云散。(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 2015-9-15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规范,而且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会直接、间接地产生无尽的推动作用。学校现场的实践表明,尽管课时不多,也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却越来越彰显出应有的价值与魅力,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现在,该是完善其架构、提振其实施力度的时候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革新价值

重视儿童活动与体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大潮流。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以往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基础上创设的一种跨学科课程领域。它不采取特定的学科框架与内容,特色是重视课题性、主体性,旨在让学生探究通常在学科教学中难以学到的、牵涉诸多学科内容的课题,并在接触自然、社会现象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直接体验。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中小学崭新课程文化的创造带来了冲击性的影响。

它提醒一线教师,打破分科主义。学校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积,学校课程不仅旨在学科能力(素养)的形成,而且旨在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养成。这是构成文化素养的内核。这种文化素养也可以称之为核心素养,它超越了读、写、算以及功能性扫盲的概念,要求教师承担起架桥的任务——在生活与科学之间、在学科之间、在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它提醒一线教师,打破课时主义。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这是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应当成为一线教师教育活动的新常态。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从单元教学设计做起。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别不过是单元组织的不同,前者按照知识单元设计,即“目标—达成—评价”的方式组织,后者按照活动单元设计,即“主题—探究—表现”的方式设计。单元设计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功。

它提醒一线教师,学校课程的学科,没有主科与副科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学科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等价、等值的。因为,从教育学的角度说,两者作为认知的一种过程或形态,同样涵盖了三个要素——体验、信息、知识(概念),只不过具体的认知路径不同而已。知识单元的教学,是从知识(概念)到体验,活动单元的教学是从体验到知识(概念)。

它提醒一线教师,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其教学的基础归根结底在于认知差异,即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学中的认知差异与落差是教学展开的必然法则,这种差异与落差不是教学展开的困惑,而是作为学习集体的教学进展的原动力。优质的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的体验,借助认知冲突的产生与解决、再产生与再解决的不断循环往复,使学生学会整合信息,共同建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论意蕴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特质。对待综合实践活动的跨学科学习与分科的学科教学的关系,有三种立场:一是把整个学校课程加以跨学科化,批判学科“边界”的不可逾越性。二是重视分科教学的跨学科性,轻视或者否定分科教学。三是分科教学自身的综合性及其独特性两者相互环流。

跨学科学习的特质有三:

在跨学科学习的课时中,重视儿童的体验与直接经验。不过,这种活动容易陷入狭隘经验主义。日本学科教育学会编《新的学校课程的创造:学科教学与综合学习的结构化》认为,这里显然把科学同体验、直接经验二元对立起来了。这种二元对立只能导致科学认识方式的扭曲,这正是强调体验与直接经验的意义所在。

在跨学科学习中强调课题的综合性与方法论的学习。一旦着眼于学习的质,自然,习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区别就容易理解了:学科教学是从习得到探究,跨学科学习是从探究到习得。因此,儿童作为学习过程的自我决定者,为了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够动用学校内外种种人力、物力资源,调动种种社会参与和学习技能展开研究。这个过程正是“学问”行为的根本。

跨学科学习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进行活动成果的发表与交流。同时,也重视每一个儿童自身的记录与报告。这是由于重视了“表达”的评价。就是说,这种活动对于教师而言,可以细致地诊断儿童学习的实际状态,同时这种活动本身也成为激活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一个环节。儿童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更深、更多层次的理解。所谓重视“表达”的评价,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不是用划一的方法把知识记忆的有无作为评价对象,进而把评价行为本身同教育实践相隔绝。摆脱这种状态的评价就是“真实性评价”。

学会整合微观设计与宏观设计

学校的课程编制要在不断地调整中实现微观设计与宏观设计的整合,即微观的单元设计与课时设计,和宏观的学年教学计划与学校课程整体的设计,特别要关注单元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有效的课程编制不仅是一个个单元的设计,而且课程整体也要汲取逆向设计的思路来进行。就是说,在微观设计中不仅要把握教育目标,而且要明确,通过整个学校课程达到怎样的育人目标;在宏观设计中倘若能够考虑到长期地确保怎样的标准,就能够求得更加丰满充实的学校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它不仅在设计阶段,而且在实施阶段存在诸多挑战。表层的理由可以举出很多,如不是高考学科、没有专职教师、缺乏管理指导,因此容易边缘化,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根本的理由。革新的教师即便是面对分科课程,也会追求合科教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保守的教师即便是面对综合性的活动课程,也会当作分科课程来实施,这是因为这些教师缺乏整体的课程观,并不把活动课程视为学校课程的“半边天”。

在跨学科的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中,要有效地培育多样而均衡的实践技能,就得精心组织探究(Explore)、表现(Express)、交流(Exchange)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3E的活动构成”。这种单元设计的设计与实践在国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学者梳理了学校教育中基于21世纪型社会角色而开发的综合学习的六种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单元”设计的一种思路:

调查研究单元模型:接触对象—编制学习计划—实施调查—进行实践与校际交流—作品制作—相互交流—自我评价。

综合表现单元模型:作品鉴赏—表现题材的决定—相关信息的收集—脚本的编制—制作作品—作品上演—作品评价。

社会参与单元模型:社会交往—问题分析—信息收集—活动的选择与计划—志愿活动的准备—志愿活动的实施—自我评价。

企划实践单元模型:梦想与希望的明确化—问题的设定—信息的收集—企划的立案—准备与广告宣传—实施与运营—项目评价。

合作交流单元模型:同对手的交流—交流计划的共同决定—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作品的制作与分享—展示会与评议交流—成果的共同评价—网络的拓展。

自我实现单元模型:编写自传—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课题—自我分析—评价期限—确立自己的梦想与希望—成长发表会—未来设想。

作为跨学科学习的单元学习,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以作业与制作活动为中心展开学习。二是主动地展开项目的规划、运作与评价。三是基于“问题意识”与“目的意识”,实现自身的想法。四是展开“社会参与”与作品创作的实践活动。五是通过体验,掌握综合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整个单元学习的每一步活动系列,都体现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的资料与体验,致力于实践课题的探究。在这里,社会参与与实践活动成为设计的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一方面展现了一片课程创新的天地,另一方面也给人以一种喜忧参半的感觉。不过,可以相信,一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力度得到提振,当下的诸多忧虑必将烟消云散。(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 2015-9-15


相关内容

  • 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 [摘 要]随着国家沿海大开发战略和地区人才工程建设的推进,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行为产生巨大的导向和调控作用,而大学生个体的职业规划发展也是沿海开发战略人才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政策环境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实地调研发现,人才工作的推进面临供需失衡 ...

  •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问题研究
  •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问题研究 摘要:特殊性研究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形成中国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必然选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研究需要阐释两个命题,一是如何研究特殊性,二是特殊性是什么,前者反映的是研究方法论,后者则是分析.判断的综合结果.相对于"他国",基础教育改 ...

  • 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 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教育在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

  • 2008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 2009年第4期(总第351期 ) EDUCA TIONAL RESEARCH No. 4,2009General ,No. 351 2008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本刊编辑部 2008年, 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教育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国家中 ...

  • 中学年度工作计划 (800字)
  • 注重内涵式发展 做强特色化学校 --xx 中学学年度工作思路 (x 年x 月x 日) 指 导 思 想 新的学年度学校将在市教育局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南,全面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

  • 走科学的内涵发展之路
  • 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这座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年轻直辖市,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探路者. 四年来,重庆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卓有成效:城乡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 ...

  • 浅谈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转型
  • 浅谈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转型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郯城县分校 于慎兴 农民科技培训2015年10月第10期 当前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全国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农民需要,转变 ...

  • iData_现代化学校_促进公平_追求卓越__省略_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历史
  • B 研究 现代化学校:促进公平,追求卓越 --- 广东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历史启示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志红 一.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分要分别达到其总分的85%以上:二是的历史演进 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效益加分的合计(一)普及提高阶段(20世纪90年得分要达到总分的90%以上:三是所有代初至 ...

  • 2010年政治学习笔记
  • 各位委员.同志们: 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下面,我向全委会做工作报告. 一.区委常委会2010年的主要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区委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动科学发展.全力创优争先.造福新城人民"为主题,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