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绝对值(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及运算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计算: -1

2+(-1

3)=____ -12+13=____

1

+1

=____ 11

-=____

2. 3. 04. 5. ℃,6. 7. 8. 9. A . B . C . D . 10. 下列计算用的加法运算律是 [ ]

-22

3+3. 2-3+7. 8

=-1

3+(-2

3)+3. 2+7. 8

=-(1

3+2

3)+3. 2+7. 8

=-1+11=10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1

A . 交换律 B. 结合律

C . 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 D. 先用结合律,再用交换律

11. 若两个数绝对值之差为0,则这两个数 [ ]

A .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 . 两数均为0 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12. -[0. 5-1

3-(1

6+2. 5-0. 3) ]等于 [ ]

A . 2

()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1 B.0 C.-1 D.3

(4)已知M 是6的相反数,N 比M 的相反数小2, 则M - N 等于( )

A 4 B 8 C -10 D 2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2

(5)x <0, y>0时, 则x, x+y, x-y ,y 中最小的数是 ( )

A x B x -y Cx+y D y

(6) x - + y +3 = 0, 则y -x -1

2的值是()

A -41

2 B -2111

2 C -12 D 12

(7)若有理数a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5,则a 的值是 ( )

A 5 B -5 C ±5 D ±1

5

2,

1.|x|=2,则这个数是( )

A .2 B .2和-2

C .-2 D .以上都错

2.|1

2a|=-1

2a ,则a 一定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3.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为m ,则这个数为( )

A .-m B .m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3

C .±m D .2m

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零 D .负数、零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它自身

B .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C .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D .-a 的绝对值等于a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4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及运算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计算: -1

2+(-1

3)=____ -12+13=____

1

+1

=____ 11

-=____

2. 3. 04. 5. ℃,6. 7. 8. 9. A . B . C . D . 10. 下列计算用的加法运算律是 [ ]

-22

3+3. 2-3+7. 8

=-1

3+(-2

3)+3. 2+7. 8

=-(1

3+2

3)+3. 2+7. 8

=-1+11=10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1

A . 交换律 B. 结合律

C . 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 D. 先用结合律,再用交换律

11. 若两个数绝对值之差为0,则这两个数 [ ]

A .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 . 两数均为0 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12. -[0. 5-1

3-(1

6+2. 5-0. 3) ]等于 [ ]

A . 2

()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1 B.0 C.-1 D.3

(4)已知M 是6的相反数,N 比M 的相反数小2, 则M - N 等于( )

A 4 B 8 C -10 D 2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2

(5)x <0, y>0时, 则x, x+y, x-y ,y 中最小的数是 ( )

A x B x -y Cx+y D y

(6) x - + y +3 = 0, 则y -x -1

2的值是()

A -41

2 B -2111

2 C -12 D 12

(7)若有理数a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5,则a 的值是 ( )

A 5 B -5 C ±5 D ±1

5

2,

1.|x|=2,则这个数是( )

A .2 B .2和-2

C .-2 D .以上都错

2.|1

2a|=-1

2a ,则a 一定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3.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为m ,则这个数为( )

A .-m B .m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3

C .±m D .2m

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零 D .负数、零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它自身

B .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C .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D .-a 的绝对值等于a

2012九月下版:选取实时最能丢分题【绝对值+混合运算】 4


相关内容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华东师大版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意义 复习内容:有理数的意义.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如果用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那么 就表示其相反意义的量. 2.常用的一些符号和数学语言的含义: ⑴ a>0,表明a 是正数. ...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
  • 2015暑假预习七年级数学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面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 2.据媒体报道,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 000 000 元.将680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68×107 B.6.8× ...

  •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课本死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课本死知识点 1. 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 截面: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截面. 3. 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

  • 2014最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2014年新版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1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 ...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不同方向看 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初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目录比较
  • 华师大版(新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2.2 数轴 1.数轴 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7 有理 ...

  • 初一数学教材目录(北师大版)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不同方向看 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 ...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二次根式(二)
  • 学生 教师 课题 重点 难点 二次根式(二) 学 校 年 级 授课日期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授课时段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一: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把被开放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成 同一项. 一般步骤: 1.将每个二次根式都化为最简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