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 课文内容填空:

暮寝而思之,曰:“ ,私我

也; ,畏我也; ,欲有求于我

也。”

今齐地方千里,,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王曰.“善。”乃下令: ,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 , 受下

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

二、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

2、 修:。 3、 昳( )丽:。

4、 朝( )服衣冠:。

5、 窥镜:

6、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 旦日:8、 明日:。

9、 弗如远甚:

10、美我:。美,

11、私:动词,。

12、“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13、四境之内:

14、蔽:

15、面刺:。

16、谤讥于市朝:。

讥, 。谤讥,在这里指“ 。市朝, 。

17、闻:这里是“的意思。18、时时:。

19、间( )进:。间,。

20、期( )年:。21、朝( )于齐:

22、战胜于朝廷:

三、 文后练习:辨析下列句子中相同字的意思。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3、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4、 朝服衣冠,窥镜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四、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皆以美于徐公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附加练习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

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这有什么作用?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

括。

4、齐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最终取得了

什么效果?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

“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

意思是什么?

8、试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

9、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

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10、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11、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意思是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__

12、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13、积累几个冒死进谏的忠臣。

答案:

1、 答: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围绕“有自知

之明,善于思考”)

2、 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类比推理,由小及大,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委

婉规劝。作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委婉。

3、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4、 措施:下令群臣吏民提出意见,并给予不同的奖赏。

效果:纳谏除蔽,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5、 (1)这说明了纳谏的人非常的多。 (2)过去齐国积弊之深,齐王受蔽之重。

6、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病越来越少。

7、 “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

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8、 A 邹忌:(1)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并分析思索;(2)在政治上有除弊革新的责

任感,敢于坚持真理;(3)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B 、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9、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10、A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B 、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 、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 提高建议效果。

D 、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11、门庭若市 庭:院子;若:像;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2、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

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

13、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比干冒死进谏剖心示忠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不如。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齐威王说:“ 好!”就下了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 课文内容填空:

暮寝而思之,曰:“ ,私我

也; ,畏我也; ,欲有求于我

也。”

今齐地方千里,,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王曰.“善。”乃下令: ,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 , 受下

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

二、课文下面注释:

1、 选自《》。

2、 修:。 3、 昳( )丽:。

4、 朝( )服衣冠:。

5、 窥镜:

6、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 旦日:8、 明日:。

9、 弗如远甚:

10、美我:。美,

11、私:动词,。

12、“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13、四境之内:

14、蔽:

15、面刺:。

16、谤讥于市朝:。

讥, 。谤讥,在这里指“ 。市朝, 。

17、闻:这里是“的意思。18、时时:。

19、间( )进:。间,。

20、期( )年:。21、朝( )于齐:

22、战胜于朝廷:

三、 文后练习:辨析下列句子中相同字的意思。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3、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4、 朝服衣冠,窥镜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四、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皆以美于徐公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附加练习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

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这有什么作用?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

括。

4、齐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最终取得了

什么效果?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

“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

意思是什么?

8、试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

9、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

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10、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11、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意思是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__

12、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13、积累几个冒死进谏的忠臣。

答案:

1、 答: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围绕“有自知

之明,善于思考”)

2、 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类比推理,由小及大,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委

婉规劝。作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委婉。

3、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4、 措施:下令群臣吏民提出意见,并给予不同的奖赏。

效果:纳谏除蔽,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5、 (1)这说明了纳谏的人非常的多。 (2)过去齐国积弊之深,齐王受蔽之重。

6、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病越来越少。

7、 “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

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8、 A 邹忌:(1)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并分析思索;(2)在政治上有除弊革新的责

任感,敢于坚持真理;(3)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B 、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9、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10、A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B 、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 、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 提高建议效果。

D 、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11、门庭若市 庭:院子;若:像;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2、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

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

13、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比干冒死进谏剖心示忠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不如。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齐威王说:“ 好!”就下了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相关内容

  • 邹忌答案文档
  • 二.课文分析: 1.作家作品:战国时代( )体史书,共有( )篇,是西汉( )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2.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 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 ...

  •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1]
  •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邹忌( ) 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 ) 孰视之( ) 窥镜自视( ) 谤讥于市朝( ) 期年之后( )皆朝于齐(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朝衣冠,窥镜(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

  •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年级:九年级 班级 : 4班 姓名 学习目标 :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 ...

  • 七-九年级(语文版)课内古文必考篇目总复习题(2)答案
  • 七-九年级(语文版)课内古文必考篇目总复习题2(答案) 7.<满井游记> 9.(1)湿透(2)吸而饮 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 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 9.C (2分) 10. ①争着 ②大约 ③好像 ④在 (2 ...

  •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教案25篇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作者:余映潮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读过了,那么我们现在做两个练习,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屏 ...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从教材出发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本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本文是中考十九 ...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
  • 苏州家长帮社区 http://jzb.com/bbs/su/ 2015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 [重庆市B 卷](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

  • 九下文言文答案
  • 答案 1. 孟子 战国 孔子 孔孟 2.D 3.A 4. ①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饿:使--饿瘦 空乏:使--资财缺乏 ②征:证验,表现 喻:被了解 5. ①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②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③这以后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