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霸主地位不会受到中国的威胁

美国全球霸主地位不会受到中国的威胁

提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正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家利益遍及全球。两国政界、学界异常关注这两个国家究竟将如何处理彼此间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奥巴马总统在刚结束的中、美峰会上,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前景作出积极的表态,是这次峰会的一个亮点,体现出习近平强调的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紧迫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这至少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可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局面。倘若今后北京和华府能够求同存异,冷静地处理双边及多边事务,则两国可能合乎理性地步入“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境况。本文节选在著名中美战略专家薛理泰最新作品《盛世危言:远观中国大战略》

中国传统上不重视制海权

中华文明的内向性不但来自中国历代汉族帝王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传统,还来自中国历代帝王向来不具备海洋意识,目光仅关注于中土。在传统上,中国历代帝王缺乏海洋意识,从来没有在海上与别国争霸的意念。这与世界霸权国家素来重视海权的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列强的战略博弈过程中,对英国的世界老大的地位构成直接挑战的,终究还是“世界老二”德国建设大海军的举动。德国在政治、经济、海外殖民地以及生存空间诸领域的挑战,对霸主英国的威胁毕竟还是间接而迟缓的,而德国急剧扩充海军的举动对英国的威胁却是直接而迅速的。

德国海军的壮大昭示着将有又一次的海上扩张,对英国海洋霸主的地位构成了直接而迅速的威胁。面对着德国势力的扩张和挑战,英国无法达成妥协,就此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序幕。而纳粹德国急剧扩充海军和空军,势难中止,也是促使英国挺身而出,联合法国,与德国迎头相撞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略上说,这也至少在当代反映出一种陆地—海洋的二元观。多少代以来,西方战略家呼吁取得制海权,最近又强调对天空和外层空间的控制权。而中国战略家们,从孙子到目前的决策层,却一直不重视制海权,而是陆地的守卫者。当前他们关注国内的政治稳定远甚于国际危机。毕竟中国领导人难得会将国际冲突和危机置于国内稳定和领导层的政治权力之上。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往外投射时贯注于不同的方向。中国人视线内向,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而西方人则视线外向,似乎永不安分守己,只顾对外扩张和控制。在中国人眼中,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性格不急躁、不急于求成的美国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都派出官员出使外国,最有名的壮举,如汉朝外交家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和明朝郑和下西洋等。然而,即使在中国强盛的年代,历代帝王始终没有利用陆上交通和航海业的优势,致力于开辟新领土,对外实行扩张主义。

原因在于,当时中国并没有强有力的商业市场需求去推动对外扩张,而且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往往着眼于内政的需要,例如郑和下西洋就有为明成祖寻觅建文帝的含义。及至清朝建政之初,清廷更是出于杜绝郑成功反攻大陆的宗旨,明令“片板不许入海”,禁止同海外贸易。鸦片战争之后,清廷仍然致力于奉行闭关政策,其实同当初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内向型的中华文明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国情与德国、日本和苏联截然不同。

中国人在传统上不重视制海权,在全球战略上,自然也不会对美国海洋霸主的地位构成挑战。未来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霸权国的地位不会受到来自中国的重大挑战,这是可以未卜先知的。

美国全球霸主地位不会受到中国的威胁

提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正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家利益遍及全球。两国政界、学界异常关注这两个国家究竟将如何处理彼此间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奥巴马总统在刚结束的中、美峰会上,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前景作出积极的表态,是这次峰会的一个亮点,体现出习近平强调的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紧迫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这至少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可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局面。倘若今后北京和华府能够求同存异,冷静地处理双边及多边事务,则两国可能合乎理性地步入“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境况。本文节选在著名中美战略专家薛理泰最新作品《盛世危言:远观中国大战略》

中国传统上不重视制海权

中华文明的内向性不但来自中国历代汉族帝王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传统,还来自中国历代帝王向来不具备海洋意识,目光仅关注于中土。在传统上,中国历代帝王缺乏海洋意识,从来没有在海上与别国争霸的意念。这与世界霸权国家素来重视海权的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列强的战略博弈过程中,对英国的世界老大的地位构成直接挑战的,终究还是“世界老二”德国建设大海军的举动。德国在政治、经济、海外殖民地以及生存空间诸领域的挑战,对霸主英国的威胁毕竟还是间接而迟缓的,而德国急剧扩充海军的举动对英国的威胁却是直接而迅速的。

德国海军的壮大昭示着将有又一次的海上扩张,对英国海洋霸主的地位构成了直接而迅速的威胁。面对着德国势力的扩张和挑战,英国无法达成妥协,就此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序幕。而纳粹德国急剧扩充海军和空军,势难中止,也是促使英国挺身而出,联合法国,与德国迎头相撞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略上说,这也至少在当代反映出一种陆地—海洋的二元观。多少代以来,西方战略家呼吁取得制海权,最近又强调对天空和外层空间的控制权。而中国战略家们,从孙子到目前的决策层,却一直不重视制海权,而是陆地的守卫者。当前他们关注国内的政治稳定远甚于国际危机。毕竟中国领导人难得会将国际冲突和危机置于国内稳定和领导层的政治权力之上。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往外投射时贯注于不同的方向。中国人视线内向,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而西方人则视线外向,似乎永不安分守己,只顾对外扩张和控制。在中国人眼中,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性格不急躁、不急于求成的美国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都派出官员出使外国,最有名的壮举,如汉朝外交家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和明朝郑和下西洋等。然而,即使在中国强盛的年代,历代帝王始终没有利用陆上交通和航海业的优势,致力于开辟新领土,对外实行扩张主义。

原因在于,当时中国并没有强有力的商业市场需求去推动对外扩张,而且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往往着眼于内政的需要,例如郑和下西洋就有为明成祖寻觅建文帝的含义。及至清朝建政之初,清廷更是出于杜绝郑成功反攻大陆的宗旨,明令“片板不许入海”,禁止同海外贸易。鸦片战争之后,清廷仍然致力于奉行闭关政策,其实同当初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内向型的中华文明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国情与德国、日本和苏联截然不同。

中国人在传统上不重视制海权,在全球战略上,自然也不会对美国海洋霸主的地位构成挑战。未来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霸权国的地位不会受到来自中国的重大挑战,这是可以未卜先知的。


相关内容

  • 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 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作者: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02期 张尔升.陈羽逸,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裴广一,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雪晶,国家开发银行三亚分行.通信作者及地址:张尔升,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编:57022 ...

  • 李光满重磅文章(10):中国如何化解"四大战略安全"风险
  • 文|李光满 当前,中国面临着粮食.能源.网络.货币战略安全问题,这四大战略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中国战略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外交和军事斗争的软勒和瓶颈,因此如何解决这四大战略安全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急迫而重大的课题. 首先是粮食安全存在四大问题.关于粮食,最近出现了几个引起 ...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签署<布雷顿森林 ...

  • 当中国统治世界论文
  • 当中国统治世界 摘要 30多年来,中国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伴随中国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也在愈来愈影响世界,世界也在愈来愈影响中国.本文主要是谈论马丁.雅克所撰写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以及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文明国家 中国模式 文化威胁 ...

  •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及影响; 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50年 ...

  •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 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英西矛盾.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 ...

  •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当代国际关系千变万化,形式复杂,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如何在嬗变的国际关系中左右逢源,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崛起,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当代国际关系脱胎于美 ...

  • 工业化大国崛起模式背后的理性计算
  • 工业化大国崛起模式背后的理性计算 --历史透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高 程 2013-04-16 13:41:19 来源:<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5期 [内容提要]工业时代的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崛起时期市场环境①的差异导致了各种类型崛起模式的出现.不同的崛起模式选择和战略空间定位是约束条件下 ...

  •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 作者:赵可金 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5年01期 美国芝加哥大学知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01年出版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 ,迅速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强调进攻的鲜明特色与当前小布什政府 的外交政策有些类似,不少人往往将其作为小布什政府的指导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 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