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

1. 点到平面的距离

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 直线与平面的距离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直线上各点到这平面的距离相等,且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3. 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它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题型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1】如图(1),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A 到平面BCD 的距离;

【变式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求点A 1到平面AD 1B 1的距离。

【例2】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AA 1=2,E 为棱CC 1的中点。求B 1C 1到平面ADE 的距离。

【变式2】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B 1C =10,D 是AC 的中点。

(1)求点B 1到直线AC 的距离. (2)求直线AB 1到平面C 1BD 的距离.

A

1

1

B A B

【范例3】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AD=AA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

D ;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

1 A

巩固练习

1. △ABC 中,AB =9,AC =15,∠BAC =120°. △ABC 所4. 在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中,∠ABC =60°,PC ⊥平面ABCD ,E 是P A 的中点,求点E 到面PBC 的距离. 5、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菱形,且∠ABC=60°,PC ⊥平面ABCD ,M 是PA 的中点。

在平面外一点P 到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都是14, 那么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 ( )

A.7 B.9 C.11 D.13

2. 在四面体P —ABC 中,P A 、PB 、PC 两两垂直. M 是面 ABC 内一点,且点M 到三个面P AB 、PBC 、PCA 的距 离分别为2、3、6,则点M 到顶点P 的距离是 ( )

A.7 B.8 C.9 D.10 3、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AA 1=2,E 为棱

CC 1的中点。求C 到平面ADE 的

距离。

(1)求证:平面ABCD ⊥平面MDB ; (2)求点M 到平面PBC 的距离。

B

空间距离

1. 点到平面的距离

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 直线与平面的距离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直线上各点到这平面的距离相等,且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3. 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它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题型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1】如图(1),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A 到平面BCD 的距离;

【变式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求点A 1到平面AD 1B 1的距离。

【例2】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AA 1=2,E 为棱CC 1的中点。求B 1C 1到平面ADE 的距离。

【变式2】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B 1C =10,D 是AC 的中点。

(1)求点B 1到直线AC 的距离. (2)求直线AB 1到平面C 1BD 的距离.

A

1

1

B A B

【范例3】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AD=AA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

D ;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

1 A

巩固练习

1. △ABC 中,AB =9,AC =15,∠BAC =120°. △ABC 所4. 在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中,∠ABC =60°,PC ⊥平面ABCD ,E 是P A 的中点,求点E 到面PBC 的距离. 5、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菱形,且∠ABC=60°,PC ⊥平面ABCD ,M 是PA 的中点。

在平面外一点P 到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都是14, 那么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 ( )

A.7 B.9 C.11 D.13

2. 在四面体P —ABC 中,P A 、PB 、PC 两两垂直. M 是面 ABC 内一点,且点M 到三个面P AB 、PBC 、PCA 的距 离分别为2、3、6,则点M 到顶点P 的距离是 ( )

A.7 B.8 C.9 D.10 3、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AA 1=2,E 为棱

CC 1的中点。求C 到平面ADE 的

距离。

(1)求证:平面ABCD ⊥平面MDB ; (2)求点M 到平面PBC 的距离。

B


相关内容

  • 个人空间理论
  • 环 境 心 理 学 论 文 个人空间理论 胡一帆 20113973 环境心理学 个人空间理论 胡一帆 20113973 摘要: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了个人空间的理论,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距离. 本文根据这些不同的距离理论,分析了不同的人群之间的合理距离以及人群保持这些距离的原因. 引言:每个人都有自己 ...

  • 示范教案(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学生已学的知识,不难把平面上的知识推广到空间,遵循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利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借助勾股定理得到空间任意一点到原点的距离;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x2+y2=r2表示以原点为圆心,r为 ...

  •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 ...

  • 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心理距离_祝帼豪
  • ·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7卷总第136期2012年第7期总第774页 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心理距离 祝帼豪张积家陈俊 )是人对某事物接近或远离参照点(自己,此刻,此地)时摘要: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Distance 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对某一事件Const ...

  • 14.3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14.3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两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表示法是空间几何的语言基础,也是进行空间几何研究的起点. 课本通过观察旗杆是否直立在地面上的问题, 要求学生能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含义及其表示法,归纳出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理. 要求学生能理解异面直线间的 ...

  • E01.赋范向量空间下的加权费马点推广
  • 赋范向量空间下的加权费马点推广 摘要: 刘诗昆 指导老师:顾冬磊 著名经济学家韦伯说过,影响公司经济收益的最重要的三个条件是,它所处的位置,所处的位置和所处的位置.本文从经典的几何问题费马点进行加权,并将其推广至Lp 空间,使其纯数学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比较好的解决了韦伯工业区位论提出的猜想和其他实 ...

  • 与英美人士交流应保持怎样的距离为得体呢?
  • 与英美人士交流应保持怎样的距离爲得体呢? 在与本国人交谈时,你是否注意到这一现象:一个陌生人或一般关系的异性朋友离你很近与你交谈,你会感到很不舒服,於是你会有意或无意地往後移步与对方保持一定的交谈距离.而当你与熟悉的或亲密的朋友行走或交谈时,就会缩短交谈距离.根据不同物件的熟悉程度不时地调节适当的会 ...

  •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教案
  •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1)通过表示特殊长方体(所有棱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探索并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通过推导和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探索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体会转化(降维)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 ...

  • 人与人之间保持什么样的空间距离最好
  •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 ...

  • 数据的多流形结构分析
  • (由组委会填写) 第十二届"中关村青联杯"全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 (由组委会填写) 第十二届"中关村青联杯"全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 题 目 数据的多流形结构分析 摘 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数据不断产生,迫切需要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至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