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2-19实验十九 用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实验十九 用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衍射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由于其基质材料不同而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它们都相当于一组数目很多,排列紧密,均匀的平行狭缝,透射光栅是用金刚石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刻划而成的。反射光栅则是刻划在精研过的硬质金属面上,用这种方法刻制的光栅,由于要求非常精密,因而制造困难,所以价格非常昂贵,而平常所用的光栅大都是复制品。如今由于单色性好的激光的出现,应用其干涉原理制成了全息光栅,制造容易,价格便宜,从而使得光栅摄谱仪在现代技术上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光栅实验也得以普及。本实验用的光栅是一块透射光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学会正确的调整方法; 2. 加深对光的衍射理论及光栅分光原理的理解; 3. 学会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及角色散率。

二、实验原理

1. 光栅衍射及光波波长的测定 根据夫琅禾费衍射理论,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地入射到透射光栅上(如图1所示),当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θ=k λ (k =0, ±1, ±2, ……) (1)

时,θ方向的光将加强,其它方向的光将减弱甚至完全抵消。式中θ是衍射角,d 是缝距又常称

为光栅常数(d = a + b ,其中a 是刻痕宽度,b 为狭缝宽度),k 为衍射光谱的级数,λ是光的波长。如果用会聚透镜将这些衍射后的光会聚起来,可以在透镜的焦平面上看到衍射后的光谱。

由光栅方程可知,对于所有波长的光,其零级谱线都在θ=0的方向上,其它各级谱线对称地分布在零级条纹两侧。当已知光栅常数d 时,只要测出第 k 级(实验中取k =1) 谱线的衍射角θ ,就可以求得产生衍射的光波的波长λ 。反之,入射光波长λ 已知,通过测定衍射角θ ,

171

图1 光栅衍射原理图

图2 光栅光谱示意图

便可求出光栅常数d 。

2. 光栅的角色散率

如果光源中包含几种成份的光波,根据衍射方程,在同一级谱线(除零级外) 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就有不同的衍射角θ,从而在同一级谱线中形成多条单色谱线,如图2所示。对于第k 级谱线,设相邻两单色谱线对应的波长差为Δλ,衍射角之差为Δθ ,定义该光栅在θ方向的角色散率D为

D =

Δθ

(2) Δλ

角色散率是表征光栅基本特性的物理量之一,对(1)式两边求微分,并结合(2)可得

D =

k

(3)

d cos θ

如果已知衍射级次k 和光栅常数d , 通过测出衍射角θ ,即可求出该衍射方向的角色散率D 。

三、实验仪器

JJY型1′分光计、光栅 、汞灯、手持照明放大镜、光学双面反射镜。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分光计的调节

分光计的调节步骤是:(1)调节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处;(2) 使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转轴;(3) 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且光轴垂直于分光计转轴。具体的调节方法参阅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2、光栅的调节

(1)调节光栅平面使之平行于仪器转轴并垂直于平行光管光轴

先将望远镜叉丝对准平行光管狭缝,并固定望远镜。按图

3所示的位置放置光栅,尽可能做到光栅平面垂直平分Z 1 Z 2 ,转动读数圆盘,并调节螺钉Z 1 、Z 2 直至望远镜中从光栅平面反回来的叉丝像(“十”字亮线)与叉丝(望远镜目镜分划板上“十”型刻线上部“十”字线)重合;把平台连同光栅转过1800,重复以上步骤,如果这两个位置上两组叉丝都重合,至此光栅平面与仪器转轴平行,并垂直于平行光管,随即固定圆盘。

(2)调节光栅使其刻痕与转轴平行

转动望远镜,一般就可以看见一级谱线,分别位于零级两侧,注意观察叉丝交点是否在各条谱线的中央,如果不是,可调节图3中的螺丝Z 3(注意不要再动Z 1 、Z 2)。调好后再回

172

图3 光栅在载物台上放置位置俯视示意图

头检查光栅平面是否仍保持和转轴平行,如果有了改变,就要反复多次调节,直到(1)、(2)两个要求都满足为止。

3、测光栅常数、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1)测光栅常数

转动望远镜(注意游标盘不能与度盘及望远镜连动)分别测出中央亮条纹两侧的绿谱线(汞灯的绿谱线波长λ=546.1nm )的第一级衍射角所对应的角位置,则其第一级衍射角为: ,重复进行二次,取平均值,代入(1)式求得光栅常数d 。 θ1=1+1−θ−1

(2)测光波波长

转动望远镜,观测紫光的第一级谱线,测出其对应的角位置,利用已测出的光栅常数d ,就可算出紫光的波长。重复二次,取平均值,并与公认值比较,计算其测量误差。

(3)测角色散率

利用上面的方法,在 k = ±1 时测出汞灯的两条黄线λ1及λ2的衍射角θi ,代入(1)式算出λ1及λ2,再由 (2)式求出光栅的角色散率D 。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一光栅常数、波长的测定

173

表二光栅角色散率的测定

六、注意事项

1. 光栅表面禁止用手或其它物体触摸, 注意光栅的拿法。 2. 光栅的位置要按图3放置,调节时要注意次序。

3.测量一个角度ө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标是否越过度盘的零刻度线,如果跨越0 ,则

º

′′应按公式θ=360−[(v 2−v 2) +(v 1−v 1]) 计算。

七、思考与问答

1.在使用光栅方程时,入射光应满足什么条件? 实验中是如何实现的? 如何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2.仍然用本实验的分光计,但给您换一光栅常数相同但刻痕数更多的光栅,能否提高分辨本领从而分开精细的谱线?

3.比较光栅和棱镜的分光原理,并分析这两种光谱的特点。

°

174

实验十九 用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衍射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由于其基质材料不同而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它们都相当于一组数目很多,排列紧密,均匀的平行狭缝,透射光栅是用金刚石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刻划而成的。反射光栅则是刻划在精研过的硬质金属面上,用这种方法刻制的光栅,由于要求非常精密,因而制造困难,所以价格非常昂贵,而平常所用的光栅大都是复制品。如今由于单色性好的激光的出现,应用其干涉原理制成了全息光栅,制造容易,价格便宜,从而使得光栅摄谱仪在现代技术上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光栅实验也得以普及。本实验用的光栅是一块透射光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学会正确的调整方法; 2. 加深对光的衍射理论及光栅分光原理的理解; 3. 学会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及角色散率。

二、实验原理

1. 光栅衍射及光波波长的测定 根据夫琅禾费衍射理论,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地入射到透射光栅上(如图1所示),当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θ=k λ (k =0, ±1, ±2, ……) (1)

时,θ方向的光将加强,其它方向的光将减弱甚至完全抵消。式中θ是衍射角,d 是缝距又常称

为光栅常数(d = a + b ,其中a 是刻痕宽度,b 为狭缝宽度),k 为衍射光谱的级数,λ是光的波长。如果用会聚透镜将这些衍射后的光会聚起来,可以在透镜的焦平面上看到衍射后的光谱。

由光栅方程可知,对于所有波长的光,其零级谱线都在θ=0的方向上,其它各级谱线对称地分布在零级条纹两侧。当已知光栅常数d 时,只要测出第 k 级(实验中取k =1) 谱线的衍射角θ ,就可以求得产生衍射的光波的波长λ 。反之,入射光波长λ 已知,通过测定衍射角θ ,

171

图1 光栅衍射原理图

图2 光栅光谱示意图

便可求出光栅常数d 。

2. 光栅的角色散率

如果光源中包含几种成份的光波,根据衍射方程,在同一级谱线(除零级外) 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就有不同的衍射角θ,从而在同一级谱线中形成多条单色谱线,如图2所示。对于第k 级谱线,设相邻两单色谱线对应的波长差为Δλ,衍射角之差为Δθ ,定义该光栅在θ方向的角色散率D为

D =

Δθ

(2) Δλ

角色散率是表征光栅基本特性的物理量之一,对(1)式两边求微分,并结合(2)可得

D =

k

(3)

d cos θ

如果已知衍射级次k 和光栅常数d , 通过测出衍射角θ ,即可求出该衍射方向的角色散率D 。

三、实验仪器

JJY型1′分光计、光栅 、汞灯、手持照明放大镜、光学双面反射镜。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分光计的调节

分光计的调节步骤是:(1)调节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处;(2) 使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转轴;(3) 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且光轴垂直于分光计转轴。具体的调节方法参阅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2、光栅的调节

(1)调节光栅平面使之平行于仪器转轴并垂直于平行光管光轴

先将望远镜叉丝对准平行光管狭缝,并固定望远镜。按图

3所示的位置放置光栅,尽可能做到光栅平面垂直平分Z 1 Z 2 ,转动读数圆盘,并调节螺钉Z 1 、Z 2 直至望远镜中从光栅平面反回来的叉丝像(“十”字亮线)与叉丝(望远镜目镜分划板上“十”型刻线上部“十”字线)重合;把平台连同光栅转过1800,重复以上步骤,如果这两个位置上两组叉丝都重合,至此光栅平面与仪器转轴平行,并垂直于平行光管,随即固定圆盘。

(2)调节光栅使其刻痕与转轴平行

转动望远镜,一般就可以看见一级谱线,分别位于零级两侧,注意观察叉丝交点是否在各条谱线的中央,如果不是,可调节图3中的螺丝Z 3(注意不要再动Z 1 、Z 2)。调好后再回

172

图3 光栅在载物台上放置位置俯视示意图

头检查光栅平面是否仍保持和转轴平行,如果有了改变,就要反复多次调节,直到(1)、(2)两个要求都满足为止。

3、测光栅常数、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1)测光栅常数

转动望远镜(注意游标盘不能与度盘及望远镜连动)分别测出中央亮条纹两侧的绿谱线(汞灯的绿谱线波长λ=546.1nm )的第一级衍射角所对应的角位置,则其第一级衍射角为: ,重复进行二次,取平均值,代入(1)式求得光栅常数d 。 θ1=1+1−θ−1

(2)测光波波长

转动望远镜,观测紫光的第一级谱线,测出其对应的角位置,利用已测出的光栅常数d ,就可算出紫光的波长。重复二次,取平均值,并与公认值比较,计算其测量误差。

(3)测角色散率

利用上面的方法,在 k = ±1 时测出汞灯的两条黄线λ1及λ2的衍射角θi ,代入(1)式算出λ1及λ2,再由 (2)式求出光栅的角色散率D 。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一光栅常数、波长的测定

173

表二光栅角色散率的测定

六、注意事项

1. 光栅表面禁止用手或其它物体触摸, 注意光栅的拿法。 2. 光栅的位置要按图3放置,调节时要注意次序。

3.测量一个角度ө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标是否越过度盘的零刻度线,如果跨越0 ,则

º

′′应按公式θ=360−[(v 2−v 2) +(v 1−v 1]) 计算。

七、思考与问答

1.在使用光栅方程时,入射光应满足什么条件? 实验中是如何实现的? 如何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2.仍然用本实验的分光计,但给您换一光栅常数相同但刻痕数更多的光栅,能否提高分辨本领从而分开精细的谱线?

3.比较光栅和棱镜的分光原理,并分析这两种光谱的特点。

°

174


相关内容

  • 用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有实验数据)
  • 实验七 用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一. 目的: 1 加深对光的衍射理论及光栅分光原理的理解: 2 掌握用透射关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及角色散率的方法. 3 测量光波波长. 二. 仪器及用具 分光计.透射光栅.汞灯. 三. 原理 1光栅衍射及光波波长的测定 由夫琅和费衍射理论,当波长为的 ...

  • 实验十 光栅常数的测定
  • 实验十 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及光栅的参数 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都与角度有关,一些光学量如折射率.波长.衍射条纹的极大和极小位置等都可以通过测量有关的角度去确定.在光学技术中,精确测量光线偏折的角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利用分光计通过对不同色光衍射角的测定,来实现光 ...

  • 透射光栅特性的研究
  • 透射光栅特性的研究 一. 实验的意义 光栅是利用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原理使光波发生色散的光学元件,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宽.等间距的狭缝或刻痕所组成.衍射光栅简称为光栅,一般具有较大的色散率和较高的分辨本领,故已被广泛地装配在各种光谱仪器中.现代高科技可制成每厘米有上万条狭缝的光栅,它不仅适用于分析可见光 ...

  • 光波波长的测量
  •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光波的波长 顾怀斌 (红河学院理学院,物理系 08物理2班,[1**********]0) 摘要:光学实验是大学基础物理实验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光波波长的测量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就对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光波的波长进行说明,①用双棱镜测量光波的波长,②用透射 光栅测量光波的波长. 关 ...

  • 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 1.1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用平面透射光栅得到日光灯白光的夫朗和费衍射条纹,其中可以清晰的得到汞光谱中的绿线(546.07nm),钠光谱中的二黄线(D1589.592nm,D2588.995nm).若d为光栅常数,为衍射角,为光波波长,k为光谱级数(k0,1,2),则产生衍 ...

  • 物理实验报告
  • [实验目的] 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掌握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的方法. [实验仪器] 分光计,透射光栅,钠光灯,白炽灯. [实验原理] 光栅是一种非常好的分光元件,它可以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并形成明亮细窄的谱线. 光栅分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本实验采用透射光栅,它是在一块透明的屏板上刻上大量相互 ...

  • 波动光学课件
  • 第九章 波动光学 内容:1.光波及其相干条件 2.杨氏双缝干涉 3.薄膜干涉 4.迈克尔孙干涉仪 5.单缝衍射 6.光栅衍射 7.X光衍射 8.自然光与偏振光 9.起偏与检偏 10.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 重点与难点: 1.杨氏双缝干涉2.等倾干涉: 3.等厚干涉: 4.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应用 5.单缝 ...

  • [波的衍射]专题实验论文
  • <波的衍射>专题实验论文 专业:思源 姓名:王若闻 学号:09274070 摘要:波的衍射专题共包括五个实验,光波的夫琅禾费衍射,透射光栅衍射,微波布拉格衍射,X 射线晶体衍射和电子衍射.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前三个实验进行研究,但是三个实验又都各有不同,其中夫朗禾费衍射主要是对衍射进行观察并 ...

  • 光栅组成的激光器
  • !第"#卷!第"$期 !$**+年"$月强激光与粒子束,-.,/0123456235)7/538-942:25;6%&'("#,)&("$!7?@$$($**+)"$>"A#B>*? 光纤光栅!&quo ...